CN211096465U - 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96465U
CN211096465U CN201921986616.5U CN201921986616U CN211096465U CN 211096465 U CN211096465 U CN 211096465U CN 201921986616 U CN201921986616 U CN 201921986616U CN 211096465 U CN211096465 U CN 211096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let
knob
drainage device
shell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866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玮
吴骏豪
邓欢
王洪
孟春庆
金盛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on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Union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on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Union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19866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96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96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96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流装置,涉及医用工具技术领域,以缓解使用现有引流装置时,更换手术器械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该引流装置包括外壳和控制件;外壳的内部形成容纳腔,并且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一个出水口和多个进水口;控制件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并能够控制所述出水口与每个所述进水口之间的通断。使用该引流装置在对手术器械进行引流过程中,在需要更换手术器械时,不需要重新将负压装置连接所需引流的手术器械,省时省力,方便医生操作,能够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

Description

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关节镜技术20世纪初起源于日本,其本质是一种观察关节内部结构的直径为5mm左右的棒状光学器械,是用于诊治关节疾患的内窥镜。关节镜的临床应用为关节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随着医务人员对关节解剖的认识、关节镜的改进和完善以及操作技术的熟练和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关节镜下手术正逐步替代关节内手术的其它方法,形成独立的诊断治疗体系和独立的学科。20世纪70年代中期,关节镜处于突飞猛进的发展时代,世界各国关节外科医生认识到关节镜的优越性,开始引进设备和使用先进的技术,广泛地用于临床,不但用于大关节,而且能用于小关节内外的手术,大大地提高了正确诊断率和治愈率,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
在使用关节镜进行手术时,需要用到电刀和刨削刀,电刀的后端和刨削刀的后端均需要连接引流装置,现有引流装置主要为单孔硅胶引流管。手术时,单孔硅胶引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负压装置和手术器械,负压装置使得引流管的积液向体外引流,保证手术区域视野清晰,保证关节镜手术的正常进行。
但是,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使用器械种类经常需要更换,由于引流管仅为单孔,外科医生更换器械时,需花费时间去重新将负压装置连接所需引流的手术器械,才能继续进行手术,更换过程费时费力,延长手术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装置,以缓解使用现有引流装置时,更换手术器械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流装置,该引流装置包括:
外壳,内部形成容纳腔,并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一个出水口和多个进水口,所述出水口用于与负压装置连接,所述进水口用于与手术器械连接;
控制件,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并能够控制所述出水口与每个所述进水口之间的通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件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容纳腔的旋钮,所述旋钮的外侧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贴合;
所述旋钮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通路,所述通路选择性地导通所述出水口与其中一个所述进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为圆柱形,所述旋钮为扇形;
所述旋钮具有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当所述旋钮处于第一连通状态时,所述出水口与其中一个所述进水口连通;当所述旋钮处于第二连通状态时,所述出水口与另一个所述进水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侧面上开设有两个所述进水口和一个所述出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该引流装置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外壳的端面并与所述旋钮连接,能够带动所述旋钮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该引流装置还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水口,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用于与负压装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控制所述出水管通断的总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总开关包括把手部和圆柱形的伸入部,所述伸入部沿径向开设有连通孔;
所述出水管沿径向设置有弧形的容纳壳,所述伸入部转动安装于所述容纳壳并与所述容纳壳的内壁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该引流装置还包括多个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水口,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手术器械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为硅胶软管。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分析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流装置,该引流装置的外壳上设置有多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出水口用于与负压装置连接,每个进水口都能够连接一个手术器械。医生在使用该引流装置和多个手术器械进行手术时,通过操作控制件控制出水口与不同的进水口之间连通,实现对不同手术器械的引流,进而使医生实现对手术器械的更换。所以,使用该引流装置在对手术器械进行引流过程中,在需要更换手术器械时,通过操作控制件便可以实现对不同手术器械的引流,不需要重新将负压装置连接所需引流的手术器械,省时省力,方便医生操作,能够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流装置的剖视图。
图标:10-外壳;11-出水口;12-进水口;20-控制件;21-旋钮;211-通路;30-手柄;40-出水管;41-容纳壳;50-进水管;60-总开关;61-伸入部;611-连通孔;62-把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引流装置进行详细描述,请一并参照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和图2。
参照图1和图2,该引流装置包括外壳10和控制件20;外壳10的内部形成容纳腔,且外壳10上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一个出水口11和多个进水口12;控制件20安装于容纳腔,并能够控制出水口11与每个进水口12之间的通断;其中,出水口11用于与负压装置连接,使容纳腔中形成负压,进水口12用于与手术器械连接,进而使该引流装置能够连接多个手术器械。
该引流装置的每个进水口12都能够连接一个手术器械,医生在使用该引流装置和多个手术器械进行手术时,通过操作控制件20控制出水口11与不同的进水口12之间连通,实现对不同手术器械的引流,进而使医生实现对手术器械的更换。所以,使用该引流装置在对手术器械进行引流过程中,在需要更换手术器械时,通过操作控制件20便可以实现对不同手术器械的引流,不需要重新将负压装置连接所需引流的手术器械,省时省力,方便医生操作,能够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需要说明的是,该引流装置不仅可以应用在关节镜手术中,还可以应用在椎间孔镜、腹腔镜、胸腔镜、膀胱镜、肾镜等其他需要引流积液的手术中。
参照图2,控制件20包括转动安装于容纳腔的旋钮21,旋钮21的外侧面与外壳10的内壁贴合;旋钮21与外壳1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通路211,通路211选择性地连接出水口11与其中一个进水口12。
旋钮21使出水口11通过通路211只能与其中一个进水口12连通,转动旋钮21能够更换与出水口11连通的进水口12,医生能够根据手术需要旋转旋钮21来选择与出水口11连通的进水口12。
负压装置工作时使容纳腔中产生负压,产生负压的空间具体为旋钮21与外壳10的内壁之间的通路211,医生通过转动旋钮21,使出水口11与需要使用的手术器械对应的进水口12通过通路211实现连通,此时,由于通路211中为负压,积液被吸进通路211并从出水口11排出。
图1和图2示出了外壳10和旋钮21的一种具体结构,具体描述如下。
其中,外壳10为圆柱形,外壳10的侧面上开设有两个进水口12和一个出水口11。图1和图2中示出的引流装置上能够连接两个手术器械,在使用关节镜进行手术时,一个进水口12与电刀连接,另一个进水口12与刨削刀连接;在需要使用电刀时,转动旋钮21,使通路211将出水口11与电刀对应的进水口12连通,进而电刀能够通过该引流装置将积液向外引流;在需要使用刨削刀时,转动旋钮21,使通路211将出水口11与刨削刀对应的进水口12连通,进而刨削刀能够通过该引流装置将积液向外引流。
同时,旋钮21为扇形,旋钮21的缺口与外壳10之间形成通路211;旋钮21的外侧面与外壳10的内壁贴合,并且在旋钮21的圆心处设置转轴与外壳10的端面内壁连接。
旋钮21具有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当旋钮21处于第一连通状态时,通路211将出水口11与其中一个进水口12连通;当旋钮21处于第二连通状态时,通路211将出水口11与另一个进水口12连通。以使用关节镜进行手术为例,一个进水口12与电刀连接,另一个进水口12与刨削刀连接;旋钮21处于第一连通状态时,通路211将出水口11与电刀对应的进水连通;旋钮21处于第二连通装置时,通路211将出水口11与刨削刀对应的进水口12连通。具体如图2所示,旋钮21的缺口角度大于等于出水口11与任一进水口12的夹角,旋钮21的缺口与外壳10之间形成的通路211能够覆盖出水口11与任一进水口12,保证通路211能够将出水口11与任一进水口12连通。
此外,图2还示出了旋钮21的所成角度大于两个进水口12之间的夹角,当医生进行手术过程中暂时不需要对积液进行引流时,不需要关闭负压装置,直接通过转动旋钮21,使旋钮21将两个进水口12都进行封堵,此时两个进水口12上连接的手术器械都不再对积液进行引流。
参照图1,该引流装置还包括手柄30,手柄30设置于外壳10的端面并与壳体内的旋钮21连接,能够带动旋钮21转动,医生通过操作手柄30实现对旋钮21的转动,方便了医生对旋钮21的操作。
若该引流装置不包括手柄30,可以将连接在旋钮21上的转轴从外壳10的端面伸出,医生能够转动转轴,转动带动旋钮21转动,进而实现出水口11与不同进水口12的连通。
当然,除了图1和图2中示出的外壳10和旋钮21的具体结构外,该外壳10和旋钮21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该外壳10可以为球形,球形外壳10上开设一个出水口11和至少两个进水口12,出水口11用于与负压装置连接,每个进水口12都能够连接一个手术器械,旋钮21为设置在外壳10内的球形结构,旋钮21的外侧面与外壳10的内壁贴合,球形的旋钮21上设置一个缺口,该缺口与外壳10的内壁形成通路211,使通路211能够连通出水口11和其中一个进水口12,同时在外壳10上开设一个窗口,医生能够将手指从外壳10的窗口伸入来转动旋钮21。医生在进行手术过程中,需要更换手术器械时,通过绕旋钮21的球心转动旋钮21,出水口11与不同的进水口12连通,实现对不同手术器械的引流。
控制件20除图1和图2中示出的结构以及以上描述的结构外,控制件20还可以为其他能够控制出水口11与每个进水口12之间的通断的部件。例如,控制件20可以为三通阀、四通阀等。
参照图1和图2,该引流装置还包括出水管40,出水管40的一端连接于出水口11,出水管40的另一端用于与负压装置连接。具体地,出水管40的端部可以粘接在外壳10的出水口11处,出水管40的端部也可以与外壳10一体连接。
如图2,出水管40上设置有控制出水管40通断的总开关60,医生通过操作总开关60实现对出水管40通断的控制。当医生操作总开关60使出水管40贯通时,与出水管40连接的负压装置能够使外壳10的容纳腔和出水管40内产生负压,进而能够吸出积液;当医生操作总开关60使出水管40中断时,外壳10的容纳腔和出水管40内无法产生负压,此时不再向外吸出积液。
图2示出了总开关60具体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总开关60包括把手部62和圆柱形的伸入部61;把手部62位于出水管40的外侧,医生能够通过把手部62来操作总开关60;伸入部61沿自身的径向开设有连通孔611;出水管40沿径向设置有弧形的容纳壳41,伸入部61转动安装于容纳壳41并且,伸入部61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与容纳壳41的内壁贴合。
当伸入部61上的连通孔611的端口转动到容纳壳41处时,连通孔611的两端口被容纳壳41的内壁封堵,伸入部61将出水管40断开,该引流装置不再向外引流积液;当连通孔611的端口转动离开容纳壳41处时,连通孔611将出水管40贯通,该引流装置向外引流积液。
当然,除图2示出的总开关60的具体结构外,总开关60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总开关60还可以为设置在出水管40上的球阀、蝶阀等阀门,医生能够通过转动设置在出水管40上的阀门来实现对出水管40通断的控制。
参照图1和图2,该引流装置还包括多个进水管50,进水管50的一端连接于进水口12,进水管50的另一端用于与手术器械连接。进水管50的端部可以粘接在外壳10的进水口12的边沿,或者,进水口12向外凸起,进水管50的端部套装在进水口12上。
具体地,进水管50为硅胶软管,进而使进水管50能够自由弯曲,进水管50与手术器械连接后,进水管50不会妨碍手术器械在手术过程中的正常使用。
该引流装置为一次性用品,每个引流装置只能在一次手术中使用,使用后的引流装置应作为医疗废品进行处理。外壳10、控制件20、手柄30、出水管40和总开关60均应采用医用材料,例如,可以采用医用聚氯乙烯、医用聚乙烯、医用聚碳酸酯等材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0),内部形成容纳腔,并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一个出水口(11)和多个进水口(12),所述出水口(11)用于与负压装置连接,所述进水口(12)用于与手术器械连接;
控制件(20),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并能够控制所述出水口(11)与每个所述进水口(12)之间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20)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容纳腔的旋钮(21),所述旋钮(21)的外侧面与所述外壳(10)的内壁贴合;
所述旋钮(21)与所述外壳(1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通路(211),所述通路(211)选择性地导通所述出水口(11)与其中一个所述进水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为圆柱形,所述旋钮(21)为扇形;
所述旋钮(21)具有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当所述旋钮(21)处于第一连通状态时,所述出水口(11)与其中一个所述进水口(12)连通;当所述旋钮(21)处于第二连通状态时,所述出水口(11)与另一个所述进水口(1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的侧面上开设有两个所述进水口(12)和一个所述出水口(11)。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30),所述手柄(30)设置于所述外壳(10)的端面并与所述旋钮(21)连接,能够带动所述旋钮(21)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水管(40),所述出水管(4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水口(11),所述出水管(40)的另一端用于与负压装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40)上设置有控制所述出水管(40)通断的总开关(6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开关(60)包括把手部(62)和圆柱形的伸入部(61),所述伸入部(61)沿径向开设有连通孔(611);
所述出水管(40)沿径向设置有弧形的容纳壳(41),所述伸入部(61)转动安装于所述容纳壳(41)并与所述容纳壳(41)的内壁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进水管(50),所述进水管(5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水口(12),所述进水管(50)的另一端用于与手术器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50)为硅胶软管。
CN201921986616.5U 2019-11-15 2019-11-15 引流装置 Active CN211096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6616.5U CN211096465U (zh) 2019-11-15 2019-11-15 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6616.5U CN211096465U (zh) 2019-11-15 2019-11-15 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96465U true CN211096465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15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86616.5U Active CN211096465U (zh) 2019-11-15 2019-11-15 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9646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7459A (zh) * 2020-10-20 2021-01-19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
CN114504291A (zh) * 2022-01-20 2022-05-17 成都美创卓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冲洗内窥镜镜鞘
WO2024001300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吸引阀组件、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7459A (zh) * 2020-10-20 2021-01-19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
CN112237459B (zh) * 2020-10-20 2021-08-3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
CN114504291A (zh) * 2022-01-20 2022-05-17 成都美创卓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冲洗内窥镜镜鞘
WO2024001300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吸引阀组件、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96465U (zh) 引流装置
US20180361035A1 (en) Power assisted lipoplasty
US5569284A (en) Morcellator
CN212490057U (zh) 一种输尿管镜鞘套件
JP3029598B2 (ja) 手術用具
CH701321A1 (it) Dispositivo per trattamenti di resezione/rimozione endoscopica dei tessuti.
US2012011616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lushing during endoscopic surgery
US20190133640A1 (en) Rotary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For Intrauterine Tissue Resection
WO2011097955A1 (zh) 前列腺手术内窥镜
CA2696493A1 (en) Integral insufflation valve
WO2023088264A1 (zh) 多功能穿刺器、手术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0811819A (zh) 一种电凝冲吸器
CN218304859U (zh) 一种内窥镜镜鞘
CN201734779U (zh) 一种腔镜手术用鞘套式冲洗及吸引装置
CN115590615A (zh) 激光光纤操作器
KR102325058B1 (ko) 속도 조절 밸브가 설치된 음압 배액장치
CN208447663U (zh) 一种妇科腹腔镜
CN207721792U (zh) 控制开关以及冲洗装置
CN219001336U (zh) 辅助抽血装置
CN103977497A (zh) 鼻内镜外科手术用多功能吸引器
CN203842163U (zh) 鼻内镜外科手术用多功能吸引器
CN217091566U (zh) 腹腔镜吸引器
CN213371901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关节镜软套管
CN117426831A (zh) 内窥镜手术刨削器
CN219440219U (zh) 腹腔镜手术用的冲洗吸引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