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7459B - 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7459B
CN112237459B CN202011122543.2A CN202011122543A CN112237459B CN 112237459 B CN112237459 B CN 112237459B CN 202011122543 A CN202011122543 A CN 202011122543A CN 112237459 B CN112237459 B CN 1122374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lation
inflation tube
branch
tube
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225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37459A (zh
Inventor
吴东
王强
张晟瑜
施文
李佳宁
阮戈冲
何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01112254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374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37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7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37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74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09Implements for ligaturing other than by clamps or clips, e.g. using a loop with a slip kno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5Excision instruments
    • A61B17/32056Surgical snare instrum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其包括设置多个橡皮圈及对应个数囊体的环形套;为每个囊体分别充气的充气管;连接充气管的充气结构;所述环形套设置在透明帽外侧,囊体沿环形套纵向依次设置;橡皮圈设置在每个囊体的外侧;充气管包括一个总的主充气管,主充气管两端都设置分支充气管,分支充气管为囊体充气,分支充气管与充气结构间设置连接件;连接件的第一部分设置在主充气管上,连接件的第二部分组合连接连接件第一部分;连接件的第一部分设置容纳分支充气管的容纳腔,连接件的第二部分设置可以伸入容纳腔且能实现对任意一个分支充气管组合连接完成单一分支充气管充气的伸入部。通过连接件的设置实现每次完成对一个囊体的充气。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辅助胃镜手术器械,具体涉及为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
背景技术
我国是消化道肿瘤的高发国家,而前五位最常见恶性肿瘤中,胃肠道肿瘤占据三席,分别为胃癌(第2位)、大肠癌(第4位)和食管癌(第5位)。目前我国肿瘤防治的战略方针已确定为“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早期发现消化道肿瘤成为临床和科研工作的核心。随着内镜筛查工作的普及以及诊断技术的提高,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早期胃肠肿瘤被发现。早期胃肠肿瘤病灶较为浅表,淋巴结转移风险小,预后明显好于晚期病例,而且可以在内镜下完成根治性切除。
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内镜治疗早期胃肠肿瘤创伤小,费用低,患者恢复快,因而具有很大优势。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 resection)就是此类技术的代表。传统内镜黏膜切除是应用一种圈套器,将病变收紧于圈套器内,然后通电,应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能将病变切除。而由于早期胃肠肿瘤多为平坦型无蒂病变,不像普通息肉那样有蒂,应用圈套器套住病变有一定难度。针对上述问题,已开发出一种安装于内镜头端的透明帽,可通过负压吸引将病变吸入透明帽内,然后在施以橡胶圈套。但现有的都为用线牵拉的套扎器,套扎器种类单一,且不能应用到可变内镜的透明帽外侧;因此需要一种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的套扎器。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套扎器的套扎方式单一,应用范围小的问题,提供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
发明内容
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其包括设置多个橡皮圈及对应个数囊体的环形套;为每个囊体分别充气的充气管;连接充气管的充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套设置在透明帽外侧,囊体与环形套一体连接,且囊体沿环形套纵向依次设置;橡皮圈设置在每个囊体的外侧;充气管在环形套部位为分支设置,每个分支充气管实现对一个囊体的充气,充气管设置在内镜管内的部分为所有分支汇集在一起的一个总的主充气管,主充气管内分别设置与每根分支充气管连通的充气通道一;主充气管的第一端连接设置在环形套内的分支充气管,主充气管第二端也连接分支充气管,第二端的分支充气管也分别与主充气管内的充气通道一分别连通;第二端的分支充气管与充气结构间设置连接件;连接件的第一部分设置在主充气管的第二端,连接件的第二部分连接连接件第一部分;连接件的第一部分设置容纳第二端分支充气管的容纳腔,连接件的第二部分的第一端设置可以伸入容纳腔且能实现与容纳腔内任意一个分支充气管组合连接完成单一分支充气管充气过程的伸入部;连接件的第二部分伸出单一充气管与充气结构连接;连接件的第一部分与主充气管第二端组合连接。通过连接件的设置可以实现每个充气管路的依次连接,每次完成对一个囊体的充气,并通过对囊体充气将设置在囊体外侧的橡皮圈弹出,实现套扎,在一个橡皮圈套扎失败后,对下一个囊体充气十分第二个橡皮圈,多个橡皮圈的设置可以有效保证橡皮圈对负压吸引组织的圈套套扎,使无蒂病变组织变成有蒂组织,以完成对其的去除操作;连接件第一部分与主充气管第二端的组合连接,可以方便将主充气管设置到内镜腔道内。
进一步,环形套上设置防止橡皮圈滑动的阻挡结构,阻挡结构设置在每个囊体的下方。通过设置阻挡结构可以有效保证橡皮圈的在移动前的位置,也能为橡皮圈积攒势能,保证其能在足够弹性势能的状态下从透明帽上脱出到组织上,并圈套住组织。
进一步,阻挡结构设置为阻挡环或者为间断设置的阻挡突,阻挡环或阻挡突的外径大于橡皮圈套在透明帽上的内径。此种设置可以有效保证阻挡。
进一步,环形套设置为具有弹性的环形套,借助弹性套在透明帽上,或者环形套为硬质环形套,用生物胶将环形套设置在透明帽上。
进一步,主充气管与分支充气管为可变形的但不会阻断充气路径的医用塑料管,将环形套设置到透明帽上后,通过在透明帽最前端弯折进入到内镜腔内,弯折过程要保护充气管路。
进一步,主充气管为圆柱形或扁平矩形充气管,分支充气管连接的充气通道一均匀的设置在主充气管内。
进一步,主充气管为圆柱形充气管,分支充气管连接的充气通道一均匀的设置在主充气管内,且每个充气通道一的圆心到主充气管的圆心距离相等。
进一步,主充气管第二端与连接件的第一部分通过螺纹结构组合连接,分支充气管从主充气管第二端伸出;连接件的第一部分的容纳腔完全容纳分支充气管;此种设置可以有效的实现连接,并且可以很好的实现对分支充气管的保护。
进一步,连接件的第二部分的伸入部的最外壁与容纳腔的腔壁形状吻合;伸入部后还设置较伸入部尺寸大的操作部,伸入部与操作部内设置与单一分支充气管组合连接的充气通道二。
进一步,容纳腔为圆柱形容纳腔,伸入部位圆柱形伸入部,伸入部的充气通道二的位置为与分支充气管实现组合连接的通道。
进一步,伸入部包括与容纳腔腔壁吻合的外壁环及一个与分支充气管组合的组合管;组合管与分支充气管为密闭组合方式。
或者,伸入部包括一个与容纳腔形状一致的实体的圆柱段,圆柱段内设置与所有分支充气管组合的组合通道,只有一个组合通道与后端操作部内的充气通道二连通完成充气。通过拔出转动伸入部实现充气通道二与不同分支充气管的对准及对准后的组合,进而实现对不同囊体的充气,达到释放不同橡胶圈的目的。
进一步,连接件的第一部分的外围为尺寸较大的柱形结构,此种设置方便操作。
进一步,在连接件的第一部分柱形结构的上表面上根据分支充气管的位置设置对应数目的定位孔;在连接件的第二部分的操作部下表面对应充气通道二的位置设置伸入定位孔内的定位杆,通过设置定位孔与定位杆可以很快速的找到准确的位置,且知晓那个分支充气管与充气通道二连通。
进一步,还可在连接件的第一部分的上部面设置标号,分别表示下方不同的囊体,此种设置可以保证囊体按照设定好的顺序打开,保证最佳的释放效果。
进一步,为了实现连接件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在操作时不分离,连接件的第一部分设置双层容纳腔,分别为容纳腔一与容纳腔二;容纳腔一内容纳分支充气管;对应连接件的第二部分设双层伸入部,分别为伸入部一与伸入部二;伸入部一设置在容纳腔一内且伸入部一的外壁与容纳腔一腔壁吻合,伸入部二设置在容纳腔二内且伸入部二的外壁与容纳腔二腔壁吻合;伸入部二与容纳腔二内设置实现伸入部二在容纳腔二内移动且伸入部二不会从容纳腔二中脱出的防脱结构。
进一步,防脱结构包括设置在伸入部二上的突出结构及设置在容纳腔二内防止突起滑出的360°突起。
或者,为保证在准确的位置将伸入部一准确设置到特定的分支充气管上;防脱结构包括,设置在伸入部二上标记充气通道二位置的突出结构,设置在容纳腔二腔壁上的360度环形槽;及连通360度环形槽的与分支充气管数目一致且能引导突出结构移动保证充气通道二与分支充气管准确组合的纵向槽;突出结构沿360度环形槽转动,当转动到某一纵向槽后,沿纵向槽移动,实现充气通道二与特定分支充气管组合,充气后实现特定囊体的撑起,进而实现囊体外侧橡胶圈的释放。
进一步,操作部设置在伸入部二后端,操作部外侧沿操作部纵向向连接件的第一部分设置的操作杆,操作杆最前端设置锁死突;连接件的第一部分柱形结构外侧设置容纳锁死突的锁死槽;操作杆设置一个,锁死槽沿柱形结构腔壁设置于分支充气管数目对应的个数;锁死槽的位置与纵向槽的位置对应;当锁死突进入到特定锁死槽后,表示充气通道二与特定的分支充气管完成组合并实现锁死,这样就可以在锁死状态下完成对特定囊体的充气,减少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进一步,伸入部一包括与容纳腔一腔壁吻合的外壁环及一个与分支充气管组合的组合管;组合管与分支充气管为密闭组合方式。
或者,伸入部一包括一个与容纳腔一形状一致的实体的圆柱段,圆柱段内设置与所有分支充气管组合的组合通道,只有一个组合通道与后端操作部内的充气通道二连通完成充气。通过转动伸入部实现充气通道二与不同分支充气管的组合,进而实现对不同囊体的充气,达到释放不同橡胶圈的目的。
进一步,在柱形结构上表面设置于纵向槽体位置对应的数字标记,通过数字标记方便根据顺序连通对应的分支充气管,进而实现按顺序充气囊体释放橡胶圈的效果。
进一步,环形套上设置3个囊体,对应设置3个分支充气管。
使用时,先将连接件的第一部分与主充气管分离,通过钳道将主充气管送到钳道口,后将连接件的第一部分与主充气管组合,后根据需要转动连接件的第二部分使充气通道二与对应的分支气管密闭组合,后进行充气,通过囊体膨胀释放橡胶圈,释放成功完成套扎,释放失败,再次转动连接件二,组合其他分支充气管,对其他囊体充气,释放另一橡胶圈。
与现有技术的器械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多个气囊及气囊外侧的橡胶圈的设置实现通过充气的方式实现橡胶圈的释放,且通过后方连接件的设置实现对特定囊体的充气,特定橡胶圈的释放,结构设计合理,可以有效实现橡胶圈按照顺序释放,最大程度保证套扎的成功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连接件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可分离的实施方案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可分离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可分离的连接件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可分离的连接件的第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可分离的连接件的第二部分带外壁环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可分离的连接件的第二部分带圆柱段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不分离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不分离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不分离的连接件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不分离的连接件的第二部分带圆柱段的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不分离的连接件的第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不分离的连接件的第一部分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主充气管第二端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主充气管横切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囊体全部充气状态结构示意图,本图仅示意全部充气时的状态,但具体实施时仅存在一个囊体充气,其他囊不充气的状态;
图16为本发明本发明囊体全部充气状态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本发明囊体全部未充气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8本发明橡皮圈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形套;11、囊体;12、橡胶圈;13、阻挡环;2、主充气管;21、分支充气管;22、充气通道一;31、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1、容纳腔;312、螺纹;313、柱形结构;314、定位孔;32、连接件的第二部分;321、伸入部;322、操作部;323、充气通道二;324、外壁环;325、组合管;326、圆柱段;327、组合通道;328、定位杆;41、容纳腔一;42、容纳腔二;43、伸入部一;44、伸入部二;45、突出结构;46、360度环形槽;47、纵向槽;48、操作杆;49、锁死突;491、锁死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
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其包括设置3个橡皮圈及对应个数囊体11的环形套1;为每个囊体11分别充气的充气管;连接充气管的充气结构;所述环形套1设置在透明帽外侧,囊体11与环形套1一体连接,且囊体11沿环形套1纵向依次设置;橡皮圈设置在每个囊体11的外侧;充气管在环形套1部位为分支设置,每个分支充气管21实现对一个囊体11的充气,充气管设置在内镜管内的部分为所有分支汇集在一起的一个总的主充气管2,主充气管2内分别设置与每根分支充气管21连通的充气通道一22;主充气管2的第一端连接设置在环形套1内的分支充气管21,主充气管2第二端也连接分支充气管21,第二端的分支充气管21也分别与主充气管2内的充气通道一分别连通;第二端的分支充气管21与充气结构间设置连接件;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设置在主充气管2的第二端,连接件的第二部分32连接连接件第一部分;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设置容纳第二端分支充气管21的容纳腔311,连接件的第二部分32的第一端设置可以伸入容纳腔311且能实现与容纳腔311内任意一个分支充气管21组合连接完成单一分支充气管21充气过程的伸入部321;连接件的第二部分32伸出单一充气管与充气结构连接;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与主充气管2第二端组合连接。通过连接件的设置可以实现每个充气管路的依次连接,每次完成对一个囊体11的充气,并通过对囊体11充气将设置在囊体11外侧的橡皮圈弹出,实现套扎,在一个橡皮圈套扎失败后,对下一个囊体11充气十分第二个橡皮圈,多个橡皮圈的设置可以有效保证橡皮圈对负压吸引组织的圈套套扎,使无蒂病变组织变成有蒂组织,以完成对其的去除操作;连接件第一部分与主充气管2第二端的组合连接,可以方便将主充气管2设置到内镜腔道内。
环形套1上设置防止橡皮圈滑动的阻挡结构,阻挡结构设置在每个囊体11的下方。通过设置阻挡结构可以有效保证橡皮圈的在移动前的位置,也能为橡皮圈积攒势能,保证其能在足够弹性势能的状态下从透明帽上脱出到组织上,并圈套住组织。阻挡结构设置为阻挡环13,阻挡环13或阻挡突的外径大于橡皮圈套在透明帽上的内径。此种设置可以有效保证阻挡。
环形套1设置为具有弹性的环形套1,借助弹性套在透明帽上。
主充气管2与分支充气管21为可变形的但不会阻断充气路径的医用塑料管,将环形套1设置到透明帽上后,通过在透明帽最前端弯折进入到内镜腔内,弯折过程要保护充气管路。
主充气管2为圆柱形充气管,分支充气管21连接的充气通道一均匀的设置在主充气管2内,且每个充气通道一的圆心到主充气管2的圆心距离相等。
主充气管2第二端与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通过螺纹312结构组合连接,分支充气管21从主充气管2第二端伸出;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的容纳腔311完全容纳分支充气管21;此种设置可以有效的实现连接,并且可以很好的实现对分支充气管21的保护。
连接件的第二部分32的伸入部321的最外壁与容纳腔311的腔壁形状吻合;伸入部321后还设置较伸入部321尺寸大的操作部322,伸入部321与操作部322内设置与单一分支充气管21组合连接的充气通道二323。
容纳腔311为圆柱形容纳腔311,伸入部321位圆柱形伸入部321,伸入部321的充气通道二323的位置为与分支充气管21实现组合连接的通道。
伸入部321包括与容纳腔311腔壁吻合的外壁环324及一个与分支充气管21组合的组合管325;组合管325与分支充气管21为密闭组合方式。
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的外围为尺寸较大的柱形结构313,此种设置方便操作。
实施例2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
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其包括设置3个橡皮圈及对应个数囊体11的环形套1;为每个囊体11分别充气的充气管;连接充气管的充气结构;所述环形套1设置在透明帽外侧,囊体11与环形套1一体连接,且囊体11沿环形套1纵向依次设置;橡皮圈设置在每个囊体11的外侧;充气管在环形套1部位为分支设置,每个分支充气管21实现对一个囊体11的充气,充气管设置在内镜管内的部分为所有分支汇集在一起的一个总的主充气管2,主充气管2内分别设置与每根分支充气管21连通的充气通道一22;主充气管2的第一端连接设置在环形套1内的分支充气管21,主充气管2第二端也连接分支充气管21,第二端的分支充气管21也分别与主充气管2内的充气通道一分别连通;第二端的分支充气管21与充气结构间设置连接件;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设置在主充气管2的第二端,连接件的第二部分32连接连接件第一部分;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设置容纳第二端分支充气管21的容纳腔311,连接件的第二部分32的第一端设置可以伸入容纳腔311且能实现与容纳腔311内任意一个分支充气管21组合连接完成单一分支充气管21充气过程的伸入部321;连接件的第二部分32伸出单一充气管与充气结构连接;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与主充气管2第二端组合连接。通过连接件的设置可以实现每个充气管路的依次连接,每次完成对一个囊体11的充气,并通过对囊体11充气将设置在囊体11外侧的橡皮圈弹出,实现套扎,在一个橡皮圈套扎失败后,对下一个囊体11充气十分第二个橡皮圈,多个橡皮圈的设置可以有效保证橡皮圈对负压吸引组织的圈套套扎,使无蒂病变组织变成有蒂组织,以完成对其的去除操作;连接件第一部分与主充气管2第二端的组合连接,可以方便将主充气管2设置到内镜腔道内。
环形套1上设置防止橡皮圈滑动的阻挡结构,阻挡结构设置在每个囊体11的下方。通过设置阻挡结构可以有效保证橡皮圈的在移动前的位置,也能为橡皮圈积攒势能,保证其能在足够弹性势能的状态下从透明帽上脱出到组织上,并圈套住组织。阻挡结构设置为间断设置的阻挡突,阻挡环13或阻挡突的外径大于橡皮圈套在透明帽上的内径。此种设置可以有效保证阻挡。
环形套1设置为具有弹性的环形套1,借助弹性套在透明帽上。
主充气管2与分支充气管21为可变形的但不会阻断充气路径的医用塑料管,将环形套1设置到透明帽上后,通过在透明帽最前端弯折进入到内镜腔内,弯折过程要保护充气管路。
主充气管2为圆柱形充气管,分支充气管21连接的充气通道一均匀的设置在主充气管2内,且每个充气通道一的圆心到主充气管2的圆心距离相等。
主充气管2第二端与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通过螺纹312结构组合连接,分支充气管21从主充气管2第二端伸出;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的容纳腔311完全容纳分支充气管21;此种设置可以有效的实现连接,并且可以很好的实现对分支充气管21的保护。
连接件的第二部分32的伸入部321的最外壁与容纳腔311的腔壁形状吻合;伸入部321后还设置较伸入部321尺寸大的操作部322,伸入部321与操作部322内设置与单一分支充气管21组合连接的充气通道二323。
容纳腔311为圆柱形容纳腔311,伸入部321位圆柱形伸入部321,伸入部321的充气通道二323的位置为与分支充气管21实现组合连接的通道。
伸入部321包括一个与容纳腔311形状一致的实体的圆柱段326,圆柱段326内设置与所有分支充气管21组合的组合通道327,只有一个组合通道327与后端操作部322内的充气通道二323连通完成充气。通过拔出转动伸入部321实现充气通道二323与不同分支充气管21的对准及对准后的组合,进而实现对不同囊体11的充气,达到释放不同橡胶圈12的目的。
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的外围为尺寸较大的柱形结构313,此种设置方便操作。
实施例3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
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其包括设置3个橡皮圈及对应个数囊体11的环形套1;为每个囊体11分别充气的充气管;连接充气管的充气结构;所述环形套1设置在透明帽外侧,囊体11与环形套1一体连接,且囊体11沿环形套1纵向依次设置;橡皮圈设置在每个囊体11的外侧;充气管在环形套1部位为分支设置,每个分支充气管21实现对一个囊体11的充气,充气管设置在内镜管内的部分为所有分支汇集在一起的一个总的主充气管2,主充气管2内分别设置与每根分支充气管21连通的充气通道一22;主充气管2的第一端连接设置在环形套1内的分支充气管21,主充气管2第二端也连接分支充气管21,第二端的分支充气管21也分别与主充气管2内的充气通道一分别连通;第二端的分支充气管21与充气结构间设置连接件;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设置在主充气管2的第二端,连接件的第二部分32连接连接件第一部分;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设置容纳第二端分支充气管21的容纳腔311,连接件的第二部分32的第一端设置可以伸入容纳腔311且能实现与容纳腔311内任意一个分支充气管21组合连接完成单一分支充气管21充气过程的伸入部321;连接件的第二部分32伸出单一充气管与充气结构连接;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与主充气管2第二端组合连接。通过连接件的设置可以实现每个充气管路的依次连接,每次完成对一个囊体11的充气,并通过对囊体11充气将设置在囊体11外侧的橡皮圈弹出,实现套扎,在一个橡皮圈套扎失败后,对下一个囊体11充气十分第二个橡皮圈,多个橡皮圈的设置可以有效保证橡皮圈对负压吸引组织的圈套套扎,使无蒂病变组织变成有蒂组织,以完成对其的去除操作;连接件第一部分与主充气管2第二端的组合连接,可以方便将主充气管2设置到内镜腔道内。
环形套1上设置防止橡皮圈滑动的阻挡结构,阻挡结构设置在每个囊体11的下方。通过设置阻挡结构可以有效保证橡皮圈的在移动前的位置,也能为橡皮圈积攒势能,保证其能在足够弹性势能的状态下从透明帽上脱出到组织上,并圈套住组织。阻挡结构设置为阻挡环13,阻挡环13或阻挡突的外径大于橡皮圈套在透明帽上的内径。此种设置可以有效保证阻挡。
形套为硬质环形套1,用生物胶将环形套1设置在透明帽上。
主充气管2与分支充气管21为可变形的但不会阻断充气路径的医用塑料管,将环形套1设置到透明帽上后,通过在透明帽最前端弯折进入到内镜腔内,弯折过程要保护充气管路。
主充气管2为圆柱形充气管,分支充气管21连接的充气通道一均匀的设置在主充气管2内,且每个充气通道一的圆心到主充气管2的圆心距离相等。
主充气管2第二端与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通过螺纹312结构组合连接,分支充气管21从主充气管2第二端伸出;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的容纳腔311完全容纳分支充气管21;此种设置可以有效的实现连接,并且可以很好的实现对分支充气管21的保护。
连接件的第二部分32的伸入部321的最外壁与容纳腔311的腔壁形状吻合;伸入部321后还设置较伸入部321尺寸大的操作部322,伸入部321与操作部322内设置与单一分支充气管21组合连接的充气通道二323。
容纳腔311为圆柱形容纳腔311,伸入部321位圆柱形伸入部321,伸入部321的充气通道二323的位置为与分支充气管21实现组合连接的通道。
伸入部321包括一个与容纳腔311形状一致的实体的圆柱段326,圆柱段326内设置与所有分支充气管21组合的组合通道327,只有一个组合通道327与后端操作部322内的充气通道二323连通完成充气。通过拔出转动伸入部321实现充气通道二323与不同分支充气管21的对准及对准后的组合,进而实现对不同囊体11的充气,达到释放不同橡胶圈12的目的。
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的外围为尺寸较大的柱形结构313,此种设置方便操作。
在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柱形结构的上表面上根据分支充气管21的位置设置对应数目的定位孔314;在连接件的第二部分32的操作部322下表面对应充气通道二323的位置设置伸入定位孔314内的定位杆328,通过设置定位孔314与定位杆328可以很快速的找到准确的位置,且知晓那个分支充气管21与充气通道二323连通。
还可在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的上部面设置标号,分别表示下方不同的囊体11,此种设置可以保证囊体11按照设定好的顺序打开,保证最佳的释放效果。
实施例4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
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其包括设置3个橡皮圈及对应个数囊体11的环形套1;为每个囊体11分别充气的充气管;连接充气管的充气结构;所述环形套1设置在透明帽外侧,囊体11与环形套1一体连接,且囊体11沿环形套1纵向依次设置;橡皮圈设置在每个囊体11的外侧;充气管在环形套1部位为分支设置,每个分支充气管21实现对一个囊体11的充气,充气管设置在内镜管内的部分为所有分支汇集在一起的一个总的主充气管2,主充气管2内分别设置与每根分支充气管21连通的充气通道一22;主充气管2的第一端连接设置在环形套1内的分支充气管21,主充气管2第二端也连接分支充气管21,第二端的分支充气管21也分别与主充气管2内的充气通道一分别连通;第二端的分支充气管21与充气结构间设置连接件;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设置在主充气管2的第二端,连接件的第二部分32连接连接件第一部分;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设置容纳第二端分支充气管21的容纳腔311,连接件的第二部分32的第一端设置可以伸入容纳腔311且能实现与容纳腔311内任意一个分支充气管21组合连接完成单一分支充气管21充气过程的伸入部321;连接件的第二部分32伸出单一充气管与充气结构连接;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与主充气管2第二端组合连接。通过连接件的设置可以实现每个充气管路的依次连接,每次完成对一个囊体11的充气,并通过对囊体11充气将设置在囊体11外侧的橡皮圈弹出,实现套扎,在一个橡皮圈套扎失败后,对下一个囊体11充气十分第二个橡皮圈,多个橡皮圈的设置可以有效保证橡皮圈对负压吸引组织的圈套套扎,使无蒂病变组织变成有蒂组织,以完成对其的去除操作;连接件第一部分与主充气管2第二端的组合连接,可以方便将主充气管2设置到内镜腔道内。
环形套1上设置防止橡皮圈滑动的阻挡结构,阻挡结构设置在每个囊体11的下方。通过设置阻挡结构可以有效保证橡皮圈的在移动前的位置,也能为橡皮圈积攒势能,保证其能在足够弹性势能的状态下从透明帽上脱出到组织上,并圈套住组织。阻挡结构设置为阻挡环13,阻挡环13或阻挡突的外径大于橡皮圈套在透明帽上的内径。此种设置可以有效保证阻挡。
环形套1设置为具有弹性的环形套1,借助弹性套在透明帽上。
主充气管2与分支充气管21为可变形的但不会阻断充气路径的医用塑料管,将环形套1设置到透明帽上后,通过在透明帽最前端弯折进入到内镜腔内,弯折过程要保护充气管路。
主充气管2为圆柱形或扁平矩形充气管,分支充气管21连接的充气通道一均匀的设置在主充气管2内。
主充气管2为圆柱形充气管,分支充气管21连接的充气通道一均匀的设置在主充气管2内,且每个充气通道一的圆心到主充气管2的圆心距离相等。
主充气管2第二端与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通过螺纹312结构组合连接,分支充气管21从主充气管2第二端伸出;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的容纳腔311完全容纳分支充气管21;此种设置可以有效的实现连接,并且可以很好的实现对分支充气管21的保护。
连接件的第二部分32的伸入部321的最外壁与容纳腔311的腔壁形状吻合;伸入部321后还设置较伸入部321尺寸大的操作部322,伸入部321与操作部322内设置与单一分支充气管21组合连接的充气通道二323。
容纳腔311为圆柱形容纳腔311,伸入部321位圆柱形伸入部321,伸入部321的充气通道二323的位置为与分支充气管21实现组合连接的通道。
为了实现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与第二部分在操作时不分离,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设置双层容纳腔311,分别为容纳腔一41与容纳腔二42;容纳腔一41内容纳分支充气管21;对应连接件的第二部分32设双层伸入部321,分别为伸入部一43与伸入部二44;伸入部一43设置在容纳腔一41内且伸入部一43的外壁与容纳腔一41腔壁吻合,伸入部二44设置在容纳腔二42内且伸入部二44的外壁与容纳腔二42腔壁吻合;伸入部二44与容纳腔二42内设置实现伸入部二44在容纳腔二42内移动且伸入部二44不会从容纳腔二42中脱出的防脱结构。
防脱结构包括设置在伸入部二44上的突出结构45及设置在容纳腔二42内防止突起滑出的360°突起。
伸入部一43包括与容纳腔一41腔壁吻合的外壁环324及一个与分支充气管21组合的组合管325;组合管325与分支充气管21为密闭组合方式。
在柱形结构313上表面设置于纵向槽47体位置对应的数字标记,通过数字标记方便根据顺序连通对应的分支充气管21,进而实现按顺序充气囊体11释放橡胶圈12的效果。
实施例5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
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其包括设置3个橡皮圈及对应个数囊体11的环形套1;为每个囊体11分别充气的充气管;连接充气管的充气结构;所述环形套1设置在透明帽外侧,囊体11与环形套1一体连接,且囊体11沿环形套1纵向依次设置;橡皮圈设置在每个囊体11的外侧;充气管在环形套1部位为分支设置,每个分支充气管21实现对一个囊体11的充气,充气管设置在内镜管内的部分为所有分支汇集在一起的一个总的主充气管2,主充气管2内分别设置与每根分支充气管21连通的充气通道一22;主充气管2的第一端连接设置在环形套1内的分支充气管21,主充气管2第二端也连接分支充气管21,第二端的分支充气管21也分别与主充气管2内的充气通道一分别连通;第二端的分支充气管21与充气结构间设置连接件;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设置在主充气管2的第二端,连接件的第二部分32连接连接件第一部分;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设置容纳第二端分支充气管21的容纳腔311,连接件的第二部分32的第一端设置可以伸入容纳腔311且能实现与容纳腔311内任意一个分支充气管21组合连接完成单一分支充气管21充气过程的伸入部321;连接件的第二部分32伸出单一充气管与充气结构连接;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与主充气管2第二端组合连接。通过连接件的设置可以实现每个充气管路的依次连接,每次完成对一个囊体11的充气,并通过对囊体11充气将设置在囊体11外侧的橡皮圈弹出,实现套扎,在一个橡皮圈套扎失败后,对下一个囊体11充气十分第二个橡皮圈,多个橡皮圈的设置可以有效保证橡皮圈对负压吸引组织的圈套套扎,使无蒂病变组织变成有蒂组织,以完成对其的去除操作;连接件第一部分与主充气管2第二端的组合连接,可以方便将主充气管2设置到内镜腔道内。
环形套1上设置防止橡皮圈滑动的阻挡结构,阻挡结构设置在每个囊体11的下方。通过设置阻挡结构可以有效保证橡皮圈的在移动前的位置,也能为橡皮圈积攒势能,保证其能在足够弹性势能的状态下从透明帽上脱出到组织上,并圈套住组织。阻挡结构设置为间断设置的阻挡突,阻挡环13或阻挡突的外径大于橡皮圈套在透明帽上的内径。此种设置可以有效保证阻挡。
环形套1设置为具有弹性的环形套1,借助弹性套在透明帽上。
主充气管2与分支充气管21为可变形的但不会阻断充气路径的医用塑料管,将环形套1设置到透明帽上后,通过在透明帽最前端弯折进入到内镜腔内,弯折过程要保护充气管路。
主充气管2为圆柱形充气管,分支充气管21连接的充气通道一均匀的设置在主充气管2内,且每个充气通道一的圆心到主充气管2的圆心距离相等。
主充气管2第二端与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通过螺纹312结构组合连接,分支充气管21从主充气管2第二端伸出;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的容纳腔311完全容纳分支充气管21;此种设置可以有效的实现连接,并且可以很好的实现对分支充气管21的保护。
连接件的第二部分32的伸入部321的最外壁与容纳腔311的腔壁形状吻合;伸入部321后还设置较伸入部321尺寸大的操作部322,伸入部321与操作部322内设置与单一分支充气管21组合连接的充气通道二323。
容纳腔311为圆柱形容纳腔311,伸入部321位圆柱形伸入部321,伸入部321的充气通道二323的位置为与分支充气管21实现组合连接的通道。
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的外围为尺寸较大的柱形结构313,此种设置方便操作。
为了实现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与第二部分在操作时不分离,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设置双层容纳腔311,分别为容纳腔一41与容纳腔二42;容纳腔一41内容纳分支充气管21;对应连接件的第二部分32设双层伸入部321,分别为伸入部一43与伸入部二44;伸入部一43设置在容纳腔一41内且伸入部一43的外壁与容纳腔一41腔壁吻合,伸入部二44设置在容纳腔二42内且伸入部二44的外壁与容纳腔二42腔壁吻合;伸入部二44与容纳腔二42内设置实现伸入部二44在容纳腔二42内移动且伸入部二44不会从容纳腔二42中脱出的防脱结构。
为保证在准确的位置将伸入部一43准确设置到特定的分支充气管21上;防脱结构包括,设置在伸入部二44上标记充气通道二323位置的突出结构45,设置在容纳腔二42腔壁上的360度环形槽46;及连通360度环形槽46的与分支充气管21数目一致且能引导突出结构45移动保证充气通道二323与分支充气管21准确组合的纵向槽47;突出结构45沿360度环形槽46转动,当转动到某一纵向槽47后,沿纵向槽47移动,实现充气通道二323与特定分支充气管21组合,充气后实现特定囊体11的撑起,进而实现囊体11外侧橡胶圈12的释放。操作部322设置在伸入部二44后端,操作部322外侧沿操作部322纵向向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设置的操作杆48,操作杆48最前端设置锁死突49;连接件的第一部分31柱形结构313外侧设置容纳锁死突49的锁死槽491;操作杆48设置一个,锁死槽491沿柱形结构313腔壁设置于分支充气管21数目对应的个数;锁死槽491的位置与纵向槽47的位置对应;当锁死突49进入到特定锁死槽491后,表示充气通道二323与特定的分支充气管21完成组合并实现锁死,这样就可以在锁死状态下完成对特定囊体11的充气,减少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伸入部一43包括一个与容纳腔一41形状一致的实体的圆柱段326,圆柱段326内设置与所有分支充气管21组合的组合通道327,只有一个组合通道327与后端操作部322内的充气通道二323连通完成充气。通过转动伸入部321实现充气通道二323与不同分支充气管21的组合,进而实现对不同囊体11的充气,达到释放不同橡胶圈12的目的。
在柱形结构313上表面设置于纵向槽47体位置对应的数字标记,通过数字标记方便根据顺序连通对应的分支充气管21,进而实现按顺序充气囊体11释放橡胶圈12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其包括设置多个橡皮圈及对应个数囊体的环形套;为每个囊体分别充气的充气管;连接充气管的充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套设置在透明帽外侧,囊体与环形套一体连接,且囊体沿环形套纵向依次设置;橡皮圈设置在每个囊体的外侧;充气管在环形套部位为分支设置,每个分支充气管实现对一个囊体的充气,充气管设置在内镜管内的部分为所有分支汇集在一起的一个总的主充气管,主充气管内分别设置与每根分支充气管连通的充气通道一;主充气管的第一端连接设置在环形套内的分支充气管,主充气管第二端也连接分支充气管,第二端的分支充气管也分别与主充气管内的充气通道一分别连通;第二端的分支充气管与充气结构间设置连接件;连接件的第一部分设置在主充气管的第二端,连接件的第二部分连接连接件第一部分;连接件的第一部分设置容纳第二端分支充气管的容纳腔,连接件的第二部分的第一端设置可以伸入容纳腔且能实现与容纳腔内任意一个分支充气管组合连接完成单一分支充气管充气过程的伸入部;连接件的第二部分伸出单一充气管与充气结构连接;连接件的第一部分与主充气管第二端组合连接;环形套上设置防止橡皮圈滑动的阻挡结构,阻挡结构设置在每个囊体的下方;阻挡结构设置为阻挡环或者为间断设置的阻挡突,阻挡环或阻挡突的外径大于橡皮圈套在透明帽上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其特征在于,主充气管为圆柱形充气管,分支充气管连接的充气通道一均匀的设置在主充气管内,且每个充气通道一的圆心到主充气管的圆心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其特征在于,主充气管第二端与连接件的第一部分通过螺纹结构组合连接,分支充气管从主充气管第二端伸出;连接件的第一部分的容纳腔完全容纳分支充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其特征在于,连接件的第二部分的伸入部的最外壁与容纳腔的腔壁形状吻合;伸入部后还设置较伸入部尺寸大的操作部,伸入部与操作部内设置与单一分支充气管组合连接的充气通道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其特征在于,容纳腔为圆柱形容纳腔,伸入部位圆柱形伸入部,伸入部的充气通道二的位置为与分支充气管实现组合连接的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其特征在于,在连接件的第一部分柱形结构的上表面上根据分支充气管的位置设置对应数目的定位孔;在连接件的第二部分的操作部下表面对应充气通道二的位置设置伸入定位孔内的定位杆。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其特征在于,连接件的第一部分设置双层容纳腔,分别为容纳腔一与容纳腔二;容纳腔一内容纳分支充气管;对应连接件的第二部分设双层伸入部,分别为伸入部一与伸入部二;伸入部一设置在容纳腔一内且伸入部一的外壁与容纳腔一腔壁吻合,伸入部二设置在容纳腔二内且伸入部二的外壁与容纳腔二腔壁吻合;伸入部二与容纳腔二内设置实现伸入部二在容纳腔二内移动且伸入部二不会从容纳腔二中脱出的防脱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其特征在于,防脱结构包括,设置在伸入部二上标记充气通道二位置的突出结构,设置在容纳腔二腔壁上的360度环形槽;及连通360度环形槽的与分支充气管数目一致且能引导突出结构移动保证充气通道二与分支充气管准确组合的纵向槽;突出结构沿360度环形槽转动。
CN202011122543.2A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 Active CN1122374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2543.2A CN112237459B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2543.2A CN112237459B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7459A CN112237459A (zh) 2021-01-19
CN112237459B true CN112237459B (zh) 2021-08-31

Family

ID=74169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22543.2A Active CN112237459B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374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3376B (zh) * 2021-02-25 2023-06-09 重庆市中医院 一种内痔套扎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A200000441A1 (ru) * 1998-08-20 2000-12-25 Сумитомо Бейклайт Ко., Лтд. Набор для последовательного лигирования
CN2436107Y (zh) * 2000-05-29 2001-06-27 刘明 气动式连续套扎器
US6280452B1 (en) * 1998-06-22 2001-08-28 Ensurg, Inc. Balloon actuated ligating band dispenser
CN105105810A (zh) * 2015-07-15 2015-12-02 王维国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装置
CN108853691A (zh) * 2018-05-15 2018-11-23 因诺唯特(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心静脉导管
CN211096465U (zh) * 2019-11-15 2020-07-28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引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17454A (ja) * 1995-10-25 1997-05-06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バルーン付内視鏡的結紮用キット
US20080214993A1 (en) * 2007-03-02 2008-09-04 Brett Haarala Catheter adapter apparatus
US9402980B2 (en) * 2010-09-23 2016-08-02 Best Medical International, Inc. Rectal catheter for urological and other applications
US20140012194A1 (en) * 2012-07-03 2014-01-09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Three way valve for medical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0452B1 (en) * 1998-06-22 2001-08-28 Ensurg, Inc. Balloon actuated ligating band dispenser
EA200000441A1 (ru) * 1998-08-20 2000-12-25 Сумитомо Бейклайт Ко., Лтд. Набор для последовательного лигирования
CN2436107Y (zh) * 2000-05-29 2001-06-27 刘明 气动式连续套扎器
CN105105810A (zh) * 2015-07-15 2015-12-02 王维国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装置
CN108853691A (zh) * 2018-05-15 2018-11-23 因诺唯特(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心静脉导管
CN211096465U (zh) * 2019-11-15 2020-07-28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引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7459A (zh) 2021-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64588B2 (en) Endoscopic inspection using a flexible sleeve
US20050256376A1 (en) Connector for use with multilumen tubing
US7056283B2 (en) Double sleeve endoscope
US7396329B2 (en) Endoscopic retractor instrument and associated method
US1107674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ipulating the side wall of a body lumen or body cavity so as to provide increased visualization of the same and/or increased access to the same, and/or for stabilizing instruments relative to the same
US10537238B2 (en) Substantially rigid and stable endoluminal surgical suite for treating a gastrointestinal lesion
EP3533377B1 (en) Apparatus for manipulating the side wall of a body lumen or body cavity so as to provide increased visualization of the same and/or increased access to the same, and/or for stabilizing instruments relative to the same
US8262677B2 (en) Ligation tool for endoscope and endoscopic ligation system
CN109310452B (zh) 用于内窥镜手术的标本取出系统
US2011005425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mated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an endoscope through the digestive tract
CN108784763B (zh) 弯曲囊导管牵开装置及其牵开方法
EP2999391B1 (en) An endoscope accessory
CN112237459B (zh) 一种应用在透明帽上的带多个橡皮圈的气囊式套扎器
US20170156573A1 (en) Endoscopic overtube and medical system
EP1755438A1 (en) Connector for use with multilumen tubing
US20200038043A1 (en) Medical system
CN213641102U (zh) 一种新型内镜手术用套扎器
CN109771002A (zh) 气囊驱动式套扎装置
CN101292885A (zh)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及缝合方法
US20150216698A1 (en) Gastric calibration tube
AU2021228665A1 (en) Medical therapy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JPH08546A (ja) 内視鏡装置
CN215937610U (zh) 一种应用于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取出的气囊式保护罩
CN215383917U (zh) 内窥镜辅助器
CN215129223U (zh) 胸腔镜用气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