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83917U - 内窥镜辅助器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辅助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83917U
CN215383917U CN202120860109.8U CN202120860109U CN215383917U CN 215383917 U CN215383917 U CN 215383917U CN 202120860109 U CN202120860109 U CN 202120860109U CN 215383917 U CN215383917 U CN 2153839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sleeve
wall
endoscope
inf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601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卫东
张智
黄梦雅
张家智
李宏博
王桃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hu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hu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hu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hu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601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839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839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839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内窥镜辅助器,该辅助器为套管,套管内部限定出一供内窥镜末端插入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内径不大于内窥镜外径,且所述套筒上具有至少一个可扩大筒体外径的扩充部,所述扩充部包括设置套管上的大小可变的通道以及与该通道连通并与充气机构连接的充气口,充气机构与充气口配合对通道输入气流,促使该通道径向向外扩张,从而与结肠壁固定。

Description

内窥镜辅助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内窥镜辅助器。
背景技术
结肠镜是用于结肠和小肠远端部分的内窥镜检查,柔性的S状结肠镜是用于直肠和肠子下部的检查。每种内窥手术可提供可视的诊断,如溃疡、息肉,并准许活组织检查或切除可疑病灶。目前的结肠镜检查过程有以下两个问题:1、结肠的内层为褶皱结构,当内窥镜的末端沿着结肠内腔通过时,这些褶皱会妨碍医护人员观察黏膜全部表面的能力,尤其是在拔管的过程中会阻碍检测隐藏到这些褶皱内的病灶的能力。2、从检测到组织损害到完成手术的过程中,保持末端的位置会比较困难,当将结肠镜拔出时,往往会出现末端打滑的现象,由此,医护人员会失去所要的位置,如果失去末端位置,则需要重新定位组织损害。为打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同时解决上述两种问题的内窥镜辅助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防止内窥镜打滑且能使内窥镜更全面观察结肠内部环境的内窥镜辅助器。
内窥镜辅助器,该辅助器为套管,套管内部限定出一供内窥镜末端插入的安装通道,且所述套筒上具有至少一个可扩大筒体外径的扩充部,所述扩充部包括设置套管上的大小可变的通道以及与该通道连通并与充气机构连接的充气口,充气机构与充气口配合对通道输入气流,促使该通道径向向外扩张,以实现扩充部最外侧与结肠内壁充分接触达到固定,本辅助器与内窥镜配合使用,辅助器与内窥镜套接并置于内窥镜末端,将内窥镜置入结肠内部时,此时扩充部处于未向外扩张状态,保证内窥镜的顺畅置入,便于插入;当检测到组织损害时,可使得扩充部径向向外膨胀,增大辅助器的外径,从而与结肠壁接触,将内窥镜固定在结肠相对位置,以免发生打滑等情况,便于操作;当内窥镜要退出结肠时,因膨胀的扩充部直径稍大,在退出过程,带动结肠的褶皱内壁摩擦拉伸,从而便于观察隐藏在褶皱内的病灶。
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扩充部周向均匀布置在套管上,保证各处受力均匀,提高辅助器的稳定性能。
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套管具有自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周向内壁以及形成于周向内壁外侧的周向外壁,周向外壁与周向内壁之间具有自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夹层,所述通道被限定在该夹层上,且充气机构与充气口配合对通道输入气流,促使周向外壁径向向外扩张,直至结肠壁固定可尽可能的保证套管外表面的光滑程度,保证内窥镜的顺畅置入。
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充气口采用半透膜制成,且充气口与内窥镜上的送气口相对设置,送气口出气时,外界气压增大,通道内气压小,在一定的气流冲击力下,使得气体流入至通道内;送气口与充气口相对设置,避免送气口的气流向他处扩散,更好的使气流通过半透膜进入通道内,从而导致通道内外压强发生变化,由于通道外侧的材料特性,进而使得通道向外扩张,增大辅助器的外径。
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充气口外接有一充气管。
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扩充部均匀对称布置有至少两个,保证辅助器的稳固性能 。
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套管采用软质材料制成,避免损伤结肠内部环境。
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扩充部为气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辅助器使用方便,同时不会对结肠内部造成损伤;
2.设置扩充部扩大增大辅助器的外径,从而在内窥镜发现结肠内部损坏组织时,固定内窥镜在结肠处的相对位置,同时在内窥镜退出结肠的过程中,通过扩充部与结肠内部摩擦带动结肠的褶皱处拉伸,以观察褶皱处的组织状态;
3.扩充部设置在套管壁,可尽可能的保证套管外表面的光滑程度;
4.扩孔部均匀设置,保证各处受力均匀,提高稳固性能。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外接充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充气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内窥镜自带送气口充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1;
图5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内窥镜自带送气口充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
图6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内窥镜自带送气口充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3。
其中,1、套管;11、周向内壁;12、周向外壁;13、夹层;2、内窥镜;3、安装通道;4、扩充部;5、通道;6、充气口;7、充气管;8、充气接头;9、送气口;10、内窥镜摄像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方法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固持”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段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窥镜2辅助器,该辅助器为套管1,套管1内部限定出一供内窥镜2末端插入的安装通道3,且所述套筒上具有至少一个可扩大筒体外径的扩充部4,所述扩充部4包括设置套管1上的大小可变的通道5以及与该通道5连通并与充气机构连接的充气口6,充气机构与充气口6配合对通道5输入气流,促使该通道5径向向外扩张,以实现扩充部最外侧与结肠内壁充分接触达到固定,本辅助器与内窥镜2配合使用,辅助器与内窥镜2套接并置于内窥镜2末端,将内窥镜2置入结肠内部时,此时扩充部4处于未向外扩张状态,保证内窥镜2的顺畅置入,便于插入;当检测到组织损害时,可使得扩充部4径向向外膨胀,增大辅助器的外径,从而与结肠壁接触,将内窥镜2固定在结肠相对位置,以免发生打滑等情况,便于操作;当内窥镜2要退出结肠时,因膨胀的扩充部4直径稍大,在退出过程,带动结肠的褶皱内壁摩擦拉伸,从而便于观察隐藏在褶皱内的病灶。
更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扩充部4周向均匀布置在套管1上,保证各处受力均匀,提高辅助器的稳定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的扩充部4均匀对称布置有至少2个,图中未4个,保证辅助器的稳固性能 。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1采用软质材料制成,避免损伤结肠内部环境。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的扩充部4为气囊。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套管具有自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周向内壁11以及形成于周向内壁11外侧的周向外壁12,周向外壁12与周向内壁11之间具有自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夹层13,所述通道5被限定在该夹层13上,且充气机构与充气口6配合对通道5输入气流,促使周向外壁12径向向外扩张,直至结肠壁固定,可尽可能的保证套管1外表面的光滑程度,保证内窥镜2的顺畅置入,具体请参照图1与图2。
在进一步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与图5所示,所述的充气口6采用半透膜制成,且充气口6与内窥镜2上的送气口9相对设置,以使得气体流入至通道5内,送气口出气时,外界气压增大,通道内气压小,在一定的气流冲击力下,使得气体流入至通道内;送气口与充气口相对设置,避免送气口的气流向他处扩散,更好的使气流通过半透膜进入通道内,从而导致通道内外压强发生变化,由于通道外侧的材料特性,进而使得通道向外扩张,增大辅助器的外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的充气口6外接有一充气管7。
使用方式:将辅助件套接在内窥镜2末端,充气管7与内窥镜2镜身使用胶带固定,当内窥镜2置入结肠时,气囊处于未充气状态,直径小,便于插入;当检测到组织损害时,可对充气接头8进行充气,此时气囊为充气状态,气囊扩充使直径扩大,可与结肠壁接触,起到固定内窥镜2相对位置作用,便于操作;当内窥镜2要退出结肠时,气囊扩充可时结肠的褶皱内壁被摩擦拉伸,可便于观察隐藏在褶皱内的病灶。
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例子。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内窥镜辅助器,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器为套管,套管内部限定出一供内窥镜末端插入的安装通道,且所述套管上具有至少一个可扩大筒体外径的扩充部,所述扩充部包括设置套管上的大小可变的通道以及与该通道连通并与充气机构连接的充气口,充气机构与充气口配合对通道输入气流,促使该通道径向向外扩张,以实现扩充部最外侧与结肠内壁充分接触达到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充部周向均匀布置在套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具有自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周向内壁以及形成于周向内壁外侧的周向外壁,周向外壁与周向内壁之间具有自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夹层,所述通道被限定在该夹层上,且充气机构与充气口配合对通道输入气流,促使周向外壁径向向外扩张,直至结肠壁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口采用半透膜制成,且充气口与内窥镜上的送气口相对设置,以使得气体流入至通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口外接有一充气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充部均匀对称布置有至少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采用软质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充部为气囊。
CN202120860109.8U 2021-04-25 2021-04-25 内窥镜辅助器 Active CN2153839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0109.8U CN215383917U (zh) 2021-04-25 2021-04-25 内窥镜辅助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0109.8U CN215383917U (zh) 2021-04-25 2021-04-25 内窥镜辅助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83917U true CN215383917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73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60109.8U Active CN215383917U (zh) 2021-04-25 2021-04-25 内窥镜辅助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839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08524B2 (en) Inflatable member for an endoscope sheath
JP5144515B2 (ja) 内視鏡組立体
US7396329B2 (en) Endoscopic retractor instrument and associated method
US6793661B2 (en) Endoscopic sheath assemblies having longitudinal expansion inhibiting mechanisms
EP1063915B1 (en) Anchoring and positioning device for an endoscope
JP4541559B2 (ja) 可撓性スリーブを使用する結腸内プローブの推進
CN110074746B (zh) 在内窥镜中使用的组件及其应用
JP4574617B2 (ja) 胃腸洗浄装置
US11779196B2 (en)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with attachable intestine pleating structures
WO1991014391A2 (en) An endoscope with potential channel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JP2003527900A5 (zh)
US9833126B2 (en) Balloon access device with features for engaging an endoscope
CN201759539U (zh) 一种软式内窥镜的外套管
JP5515008B2 (ja) 流体による自己推進機能を有するダブルバルーン式内視鏡装置
WO2009067544A2 (en) Inflatable artificial muscle for elongated instrument
US20170251917A1 (en)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with intestine pleating devices and methods
JP2007536980A (ja) マルチルーメン型配管で使用するためのコネクター
CN215383917U (zh) 内窥镜辅助器
CN209032433U (zh) 一种内镜下检查辅助双囊套管
CN115245309A (zh) 内窥镜辅助器
US11406245B2 (en) Overtube
JP7154317B2 (ja) オーバーチューブ
US20090287049A1 (en) Access Systems Including Collapsible Port Body For Intra-Abdominal Surgery
CN216221607U (zh) 一种取异物辅助气囊
CN219048377U (zh) 一种肠镜用气囊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