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82565U - 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82565U
CN211082565U CN201921817584.6U CN201921817584U CN211082565U CN 211082565 U CN211082565 U CN 211082565U CN 201921817584 U CN201921817584 U CN 201921817584U CN 211082565 U CN211082565 U CN 211082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ring
race
layer
rob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175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定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Ruic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Ruic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Ruic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Ruic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175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82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82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82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The Bea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包括轴承座圈、加强筋、轴承内圈及垫圈,所述轴承座圈内表面设有防潮垫片,所述防潮垫片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内侧设有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顶端外壁设有橡胶凸起圈,所述橡胶凸起圈上设有垫圈,所述轴承座圈底端设有弹簧钢层,所述弹簧钢层底端设有轴承副圈,所述轴承座圈外侧设有轴承套圈,所述轴承套圈内侧设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外端均匀设有若干中心辊,所述中心辊外端设有外包层,所述外包层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轴圈,所述轴承套圈顶端设有油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其承压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吸震能力,可避免损坏轴承,延长轴承的使用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轴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
背景技术
工业机器人轴承主要包括等截面薄壁轴承、十字交叉圆柱滚子轴承、谐波减速器轴承、直线轴承、关节轴承等。工业机器人轴承的特点有,可承受轴向、径向、倾覆等综合载荷;薄壁型轴承;高回转定位精度。存在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缺点,目前机器人用薄壁轴承为密封轴承,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内部的温度过高会使得磨损加剧,导致薄壁轴承使用的寿命较低,并且在润滑过程中需要对其内部零件进行拆除,会引起设备损坏且重新组装会导致精度降低,且长时间的震动会导致轴承出现裂纹,最终导致开裂,使其寿命降低。为此,提出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以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增强轴承的抗压抗震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防潮散热功能,延长轴承的使用时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包括轴承座圈、加强筋、轴承内圈及垫圈,所述轴承座圈内表面设有防潮垫片,所述防潮垫片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内侧设有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顶端外壁设有橡胶凸起圈,所述橡胶凸起圈上设有垫圈,所述轴承座圈底端设有弹簧钢层,所述弹簧钢层底端设有轴承副圈,所述轴承座圈外侧设有轴承套圈,所述轴承套圈内侧设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外端均匀设有若干中心辊,所述中心辊外端设有外包层,所述外包层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轴圈,所述轴承套圈顶端设有油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轴承座圈外端设为磨砂层,所述磨砂层内侧设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均匀设有若干滚珠,所述保持架内侧设有聚四氟乙烯层,所述聚四氟乙烯层内侧设有阻尼元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阻尼元件外端设为第一周向部,所述阻尼元件内端设为第二周向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油嘴底端通过管道接入所述轴承座圈内部。
进一步,所述加强筋外端均匀设有若干卡接柱,所述卡接柱顶端皆卡入所述轴承座圈中。
进一步,所述轴承座圈与所述轴承副圈前端皆设有散热口。
进一步,所述锁紧件内部皆卡进所述轴承座圈内。
进一步,所述轴承座圈及所述轴承副圈配置相同,且二者相对于所述弹簧钢层对称设置。
进一步,所述轴承套圈左右两端皆设有卡口。
进一步,所述轴承座圈与所述弹簧钢层的连接处设有弹性橡胶圈,所述轴承副圈与所述弹簧钢层的连接处设有弹性橡胶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将两个规格一致的轴承座圈背对设置,在原有的轴承运转的基础上,增强轴承的承受能力,延长轴承运转的时间,二者通过弹簧钢层及两个弹性橡胶圈的连接,可在一定范围内允许转轴出现弯曲,对轴承细微的角度进行调节,避免损坏轴承,延长轴承的使用时间。
2、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利用轴承套圈进行固定连接,并通过油嘴直接对轴承座圈内部的结构进行润滑,以保证钢柱及其他传动部件的润滑程度,减少其磨损,避免出现因需要润滑反复拆卸导致的精度误差,从而保证使用效果。
3、轴承套圈内的中心辊及轴圈可分解承受一部分轴向载荷,减少轴承座圈受到的压力,减缓薄壁轴承的磨损,延长其使用时间,轴承套圈内的外包层可保护中心辊及轴圈,防止受到其外力撞击。
4、在轴承内圈与聚四氟乙烯层之间设置的阻尼元件,其规律排布,均匀安装,第一周向部及第二周向部能够沿着周向产生压缩,将轴承内圈及轴承外圈施加给阻尼元件的摩擦力转换为对阻尼元件的压力,使得阻尼元件不易受损,延长阻尼元件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轴承的吸震能力,减少轴承使用过程中的震动,减少机器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的A-A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的轴承座圈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轴承座圈、11为轴承副圈、12为弹簧钢层、13为磨砂层、14为保持架、15为聚四氟乙烯层、16为橡胶凸起圈、17为阻尼元件、171为第一周向部、172为第二周向部、2为防潮垫片、3为加强筋、4为卡接柱、5为轴承内圈、6为垫圈、7为轴承套圈、71 为锁紧件、72为轴圈、73为中心辊、74为外包层、75为油嘴、8为卡口、9为散热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包括轴承座圈1、加强筋3、轴承内圈5及垫圈6,所述轴承座圈1内表面设有防潮垫片2,所述防潮垫片2上设有加强筋3,所述加强筋3内侧设有轴承内圈5,所述轴承内圈5顶端外壁设有橡胶凸起圈16,所述橡胶凸起圈16上设有垫圈6,所述轴承座圈1底端设有弹簧钢层12,所述弹簧钢层12底端设有轴承副圈11,弹簧钢层12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及弯曲能力,所述轴承座圈1外侧设有轴承套圈7,所述轴承套圈7内侧设有锁紧件71,所述锁紧件71外端均匀设有若干中心辊73,所述中心辊 73外端设有外包层74,所述外包层74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轴圈72,所述轴承套圈7顶端设有油嘴75。
所述轴承座圈1外端设为磨砂层13,磨砂层13可增强轴承座圈1 的耐磨性能,延长轴承座圈1的使用时间,所述磨砂层13内侧设有保持架14,所述保持架14均匀设有若干滚珠,所述保持架14内侧设有聚四氟乙烯层15,聚四氟乙烯层15的摩擦系数极低,可作为润滑剂使用,且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避免轴承运转产生高温影响轴承座圈1 及其组件,所述聚四氟乙烯层15内侧设有阻尼元件17。
所述阻尼元件17外端设为第一周向部171,所述阻尼元件17内端设为第二周向部172,阻尼元件17可以是橡胶、塑料或其他高分子材料或者高阻尼合金,还可以是多种材料组合制成,阻尼元件规律排布,均匀安装,第一周向部171及第二周向部172能够沿着周向产生压缩,将轴承内圈及轴承外圈施加给阻尼元件17的摩擦力转换为对阻尼元件17的压力,使得阻尼元件17不易受损,延长阻尼元件17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轴承的吸震能力,减少轴承使用过程中的震动对轴承造成的损伤,减少机器误差。
所述油嘴75底端通过管道接入所述轴承座圈1内部,可向油嘴75 中加入润滑油,轴承座圈1在转动过程中,润滑油能够通过管道流向轴承座圈1内的保持架14及其他组件,保证轴承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正常的运转,避免元件生锈。
所述加强筋3外端均匀设有若干卡接柱4,所述卡接柱4顶端皆卡入所述轴承座圈1中,使得加强筋3能够牢牢地嵌在轴承座圈1表面,加强轴承座圈1与轴承上其他部件的联系,避免其在轴承运转过程中脱落或者松动,保证轴承运转的精确性。
所述轴承座圈1与所述轴承副圈11前端皆设有散热口9,能够散去轴承内部元件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避免轴承内部温度过高引起故障。
所述锁紧件71内部皆卡进所述轴承座圈1内,加强轴承套圈7与轴承座圈1及轴承套圈7与轴承副圈11之间的连接,避免轴承套圈7脱落。
所述轴承座圈1及所述轴承副圈11配置相同,且二者相对于所述弹簧钢层12对称设置。
所述轴承套圈7左右两端皆设有卡口8,卡扣8内设有与固定装置相适配的锁止扣,锁止扣锁住固定连接装置,避免其脱落移位,便于外部的连接结构对轴承套圈7及轴承座圈1进行安装固定,避免其脱落。
所述轴承座圈1与所述弹簧钢层12的连接处设有弹性橡胶圈,所述轴承副圈11与所述弹簧钢层12的连接处设有弹性橡胶圈,弹簧钢层 12上下分别设置两个橡胶圈依次与轴承座圈1、轴承副圈11连接,可增加三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利用橡胶圈的摩擦性能及强大形变性质增大轴承座圈1与轴承副圈11连接强度,可在一定范围内允许转轴出现弯曲,对轴承细微的角度进行调节,避免损坏轴承,延长轴承的使用时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轴承套圈7 与轴承座圈1、轴承副圈11卡接固定,利用卡扣8将轴承安装于指定位置处,在轴承工作过程中,轴承内圈5及垫圈6与轴心固定连接,为轴心提供支撑装置,轴承运转过程中,阻尼元件17的第一周向部171及第二周向部172能够沿着周向产生压缩,将轴承内圈及轴承外圈施加给阻尼元件17的摩擦力转换为对阻尼元件17的压力,使得阻尼元件17 不易受损,延长阻尼元件17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轴承的吸震能力,减少轴承使用过程中的震动,减少机器误差,磨砂层13可增强轴承座圈 1的耐磨性能,延长轴承座圈1的使用时间,散热口9能够散去轴承内部元件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避免轴承内部温度过高引起故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包括轴承座圈(1)、加强筋(3)、轴承内圈(5)及垫圈(6),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圈(1)内表面设有防潮垫片(2),所述防潮垫片(2)上设有加强筋(3),所述加强筋(3)内侧设有轴承内圈(5),所述轴承内圈(5)顶端外壁设有橡胶凸起圈(16),所述橡胶凸起圈(16)上设有垫圈(6),所述轴承座圈(1)底端设有弹簧钢层(12),所述弹簧钢层(12)底端设有轴承副圈(11),所述轴承座圈(1)外侧设有轴承套圈(7),所述轴承套圈(7)内侧设有锁紧件(71),所述锁紧件(71)外端均匀设有若干中心辊(73),所述中心辊(73)外端设有外包层(74),所述外包层(74)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轴圈(72),所述轴承套圈(7)顶端设有油嘴(75);
其中,所述轴承座圈(1)外端设为磨砂层(13),所述磨砂层(13)内侧设有保持架(14),所述保持架(14)均匀设有若干滚珠,所述保持架(14)内侧设有聚四氟乙烯层(15),所述聚四氟乙烯层(15)内侧设有阻尼元件(17);
其中,所述阻尼元件(17)外端设为第一周向部(171),所述阻尼元件(17)内端设为第二周向部(172);
其中,所述油嘴(75)底端通过管道接入所述轴承座圈(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3)外端均匀设有若干卡接柱(4),所述卡接柱(4)顶端皆卡入所述轴承座圈(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圈(1)与所述轴承副圈(11)前端皆设有散热口(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71)内部皆卡进所述轴承座圈(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圈(1)及所述轴承副圈(11)配置相同,且二者相对于所述弹簧钢层(12)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套圈(7)左右两端皆设有卡口(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圈(1)与所述弹簧钢层(12)的连接处设有弹性橡胶圈,所述轴承副圈(11)与所述弹簧钢层(12)的连接处设有弹性橡胶圈。
CN201921817584.6U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 Active CN211082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7584.6U CN211082565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7584.6U CN211082565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82565U true CN211082565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30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17584.6U Active CN211082565U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825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22890A (en) Bearing seals
US4238992A (en) Pump diaphragm
US10746302B2 (en) Seal and corresponding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15510570A (ja) シール装置及びシール装置の製造方法
JPS61294226A (ja) ロ−タリ安全カツプリング
CN211082565U (zh) 一种机器人用组合式薄壁轴承
US20190234480A1 (en) Magnetic suspension shock absorber
CN211009895U (zh) 液压油缸
CN109312864A (zh) 防尘密封圈
JP2005172128A (ja) 油入緩衝器
US20160271771A1 (en) Wrench apparatus
CN103453025A (zh) 密封装置
CN208123444U (zh) 防尘封
CN210715590U (zh) 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轴承
US3770284A (en) Shaft and line seals
CN202251428U (zh) 轴承
JP5729548B2 (ja) シール装置
JP5116153B2 (ja) ベローズ式アキュムレータ
CN211501380U (zh) 一种磁悬浮转子跌落径向保护装置
CN219605703U (zh) 一种新型密封伺服油缸
CN103192405B (zh) 采用无圈轴承的外骨骼机器人关节结构
CN112460154A (zh) 一种磁悬浮转子跌落径向保护装置
CN111022506A (zh) 一种装配式轴承
CN217976840U (zh) 一种液压缸保护装置及其液压缸
CN211550294U (zh) 一种装配式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