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57375U - 一种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57375U
CN211057375U CN201921431744.3U CN201921431744U CN211057375U CN 211057375 U CN211057375 U CN 211057375U CN 201921431744 U CN201921431744 U CN 201921431744U CN 211057375 U CN211057375 U CN 211057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double
sleeve
sliding rod
l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3174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孝君
宿新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exiao Machiner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exiao Machiner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exiao Machiner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exiao Machiner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57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573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所述双针筒织机包括支撑架、上针筒和下针筒,所述上针筒和下针筒的底端通过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带动上针筒和下针筒同轴转动,在所述上针筒内部设置牵拉装置,在所述上针筒的外部靠近上端的位置套设固定套筒。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采用大小卡套配合的压力式结构,对织物的不同部位交替压紧,保证织物产品的平整性,不需要手动操作,实现了牵拉装置与上针筒的同步转动同时降低用电成本。同时可以根据织物的厚度调节牵拉组件向下移动的距离,适用范围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
背景技术
织针配置在圆形针筒上、用以生产圆筒形纬编织物的针织机,简称圆织机。圆织机主要由给纱机构、编织机构、牵拉-卷取机构和传动机构组成。圆织机包括有单针筒和双针筒两种类型。单针筒是只有下面一个针筒来织造的;制得的织物罗口是双层的,且单针筒织机在提花时有较多线头,略感紧绷。而双针筒采用上下两个针筒同时工作,制得的织物罗口是单层的,比较舒适;且双针筒提花没有线头;就织造的效果及袜子整体穿着的舒适度来说,双针袜比单针袜舒适一个档次,很多用户对袜子质量要求比较高的,会指定要双针做。
双针筒圆型织机一般包括支承结构,支承结构主要由基座组成,基座搁置在地面上并支承下部针筒,使得下部针筒可绕其竖直定向的自身轴线转动。基座还借助于从基座竖直立起的柱体支承上部针筒,上部针筒布置在下部针筒上方并相对于下部针筒同轴布置。
现有技术中织机常用的牵拉装置有吸风式、气缸式、罗拉式等,其中气缸式的牵拉装置不能实现旋转,使其使用受限;罗拉式的牵拉装置需要手动操作,浪费人力成本。吸风式的牵拉装置如公开号为CN103946432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吸风式的牵拉装置,在上部针筒内靠近下端的位置制品阻挡件,该阻挡件与推压件和吸入管的上端配合,阻挡件设置为塞状并固定在杆的下端,该杆同轴布置在上部针筒内并在其上端连接流体操作缸的活塞的杆,该操作缸与上部针筒的上端连接。借助流体操作缸的致动,当上部针筒同轴布置在下部针筒的上方时,产生杆沿下部针筒的轴线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阻挡件的移动,从而引起其与推压件和吸入管的上端的配合或从推压件和吸入管的上端脱离。该现有技术耗电量较大,使用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所述双针筒织机包括支撑架、上针筒和下针筒,所述上针筒和下针筒的底端通过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带动上针筒和下针筒同轴转动,在所述上针筒内部设置牵拉装置,在所述上针筒的外部靠近上端的位置套设固定套筒。其中固定套筒与牵拉装置相配合,实现了对织物的交替压紧,增加织物平整度。
进一步的,所述牵拉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中心管、牵拉组件以及固定组件,所述牵拉组件套设在中心管的下端外部,所述固定组件套设在中心管的上端外部,用于带动牵拉组件上下移动,所述固定套筒套设在固定组件的外部。便于实现驱动装置带动上针筒及其内部的牵拉装置实现同步转动,以及牵拉组件的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固定组件上设置有滑槽,在所述滑槽内部安装滑块,在所述固定套筒的顶端设置有环形的轨道,所述滑块能够沿所述轨道滚动。同时滑块能在滑槽内部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滑块带动滑动杆、再由滑动杆带动牵拉组件上下移动,使得在编织的过程中,牵拉组件交替对织物进行压紧。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设置为波浪形结构,包括波峰部和波谷部,所述波峰部和波谷部交替设置。使得滑块在沿轨道滚动的过程中遇到波峰部滑块带动滑动杆及牵拉组件向上移动,遇到波谷部滑块带动滑动杆及牵拉组件向下移动,实现牵拉组件上下移动交替对织物进行压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盘和固定筒,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固定筒靠近上部的位置,所述滑块与滑动杆连接,所述滑槽的数量和滑动杆的数量相等,由所述滑块带动滑动杆和牵拉组件上下移动。固定盘用于限制滑槽内滑块向上移动的距离,防止滑块脱离安装槽。
进一步的,所述牵拉组件包括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由所述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交替按压织物,所述滑动杆包括带动第一卡套上下移动的第一滑动杆以及带动第二卡套上下移动的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交替设置。使得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分别由不同的滑动杆带动从而产生上下的相对移动,实现对织物不同部位压紧,保证织物产品整体质量的平整性;交替设置使得两个第一滑动杆相对,两个第二滑动杆相对,便于实现对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的平衡控制,保证双针筒织机工作稳定,降低设备故障率。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上均套设有弹簧,在所述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上还设置有挡位孔,通过插销插入挡位孔中控制弹簧的伸缩挡位。便于用于根据织物的厚度控制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向下移动的距离,适用范围广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套设置在所述第二卡套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卡套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卡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套包括位于上部的凸台和位于下部的第一套体,在所述凸台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内穿设第一滑动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套包括平台和第二套体,在所述平台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内穿设第二滑动杆。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采用大小卡套配合的压力式结构,对织物的不同部位交替压紧,保证织物产品的平整性,不需要手动操作,实现了牵拉装置与上针筒的同步转动,同时降低用电成本。同时可以根据织物的厚度调节牵拉组件向下移动的距离,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双针筒织机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爆炸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2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牵拉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卡套与第二卡套配合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牵拉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卡套与第二卡套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架,2-上针筒,3-下针筒,4-基座,5-上针筒安装板,6-下针筒安装板,7-传动轴,8-牵拉装置,80-中心管,81-牵拉组件,811-第一卡套,812-第二卡套,8111-凸台,8112-第一套体,8113-第一连接孔,8121-平台,8122-第二套体,8123-第二连接孔,82-固定组件,821固定盘,822-固定筒,8211-滑槽,8212-滑块,8213-连接部,8214-弯折部,8215-安装槽,8216-轴承,8217-第一开孔,8218-第二开孔,83-滑动组件,831-第一滑动杆,832-第二滑动杆,833-挡位孔,10-固定套筒,11-固定杆,12-轨道,121-波峰部,122-波谷部,100-织物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针筒织机,包括支撑架1、上针筒2和下针筒3,支承架1包括有用于搁置在地面上起支撑作用的基座4、位于基座4上部的上针筒安装板5和下针筒安装板6。上针筒2靠近顶端的位置和下针筒3的底端通过传动轴7连接,传动轴7带动上针筒2和下针筒3同轴转动。
在上针筒2的侧向表面上和下针筒3的侧向表面上设置多个轴向凹槽,且上针筒2侧表面上的轴向凹槽和下针筒3上的轴向凹槽对准,在轴向凹槽内容纳编织钩针,编织钩针可以根据指令在下针筒的轴向凹槽和上针筒的轴向凹槽之间相互转移,实现拾取纱线并形成织物。
在上针筒2内部设置牵拉装置8,下针筒3内部设置张紧装置,牵拉装置8用于在编织织物时将织物接近边缘的位置压紧在下针筒3内部的张紧装置上,且将牵拉装置8设置为大小卡套配合的压力式结构,所述压力式结构为由牵拉装置8向下通过压力将织物压紧,保证织物产品的平整性。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手动操作,实现了牵拉装置与上针筒的同步转动,同时降低用电成本。
如图2~9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牵拉装置8包括中心管80、牵拉组件81以及设置在上部的固定组件82,所述中心管80、牵拉组件81以及固定组件82同轴设置,牵拉组件81套设在中心管80的下端外部,用于按压织物。所述牵拉组件81通过滑动组件83与固定组件82固定连接。固定组件82套设在中心管80的上端外部,用于带动牵拉组件81上下移动,便于实现驱动装置带动上针筒2及其内部的牵拉装置8实现同步转动,以及牵拉组件81的上下移动。
所述牵拉组件81包括第一卡套811和第二卡套812,所述第一卡套811设置在第二卡套812的内部,且第一卡套811的长度大于第二卡套812。所述滑动组件83包括滑动杆,滑动杆分为第一滑动杆831和第二滑动杆832,第一滑动杆831带动第一卡套811上下移动,第二滑动杆832带动第二卡套812上下移动,使得第一卡套811和第二卡套812分别由不同的滑动杆带动从而产生上下的相对移动,实现对织物不同部位压紧,保证织物产品整体质量的平整性。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杆831和第二滑动杆832交替设置,且分别设置为两根,使得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杆831相对,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杆832相对,便于实现对第一卡套811和第二卡套812的平衡控制,保证双针筒织机工作稳定,降低设备故障率。
进一步的,第一卡套811包括位于上部的凸台8111和位于下部的第一套体8112,凸台8111设置在第一套体7112的顶部且远离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在凸台811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8113,第一连接孔8113内穿设有第一滑动杆831,第一滑动杆831伸入第一连接孔8113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部,用于实现第一滑动杆831与第一卡套811的凸台8111固定连接。
优选的,本实施例分别在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的底部套设有橡胶圈,由橡胶圈压紧织物,与金属材质的牵拉装置相比,降低对织物的磨损,提高产品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套812包括平台8121和第二套体8122,所述平台8121设置在第二套体8122的顶部且向接近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且第一卡套811顶部的凸台8111直径不大于第二套体8121的内径,凸台8111位于平台8121和第二套体8122形成的区域内部,使得第一卡套811能够在第二卡套812内部上下移动。在平台8121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8123,第二连接孔8123内穿设有第二滑动杆832,第二滑动杆832伸入第二连接孔8123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部,用于实现第二滑动杆与第二卡套的平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83还包括有弹簧,所述弹簧分别套设在第一滑动杆831和第二滑动杆832上,在第一滑动杆831和第二滑动杆832上设置有挡位孔833,通过插销插入挡位孔833中控制弹簧的伸缩挡位,便于根据织物的厚度控制第一卡套811和第二卡套812向下移动的距离,适用范围广泛。
所述固定组件82包括固定盘822和固定筒821,在固定筒821靠近上部的位置设置有滑槽8211,滑槽8211的数量和滑动杆的数量相等。优选的,滑槽8211设置为四个。固定盘822用于限制滑槽8211内滑块8212向上移动的距离,防止滑块脱离安装槽。在滑槽8211内部安装滑块8212,滑块8212的一端向远离上针筒中心轴线a的方向凸出,滑块8212的另一端与滑动杆连接,且滑块8212的高度小于滑槽8211的高度,使得滑块8212能够在滑槽8211内部上下滑动,从而实现滑块8212带动滑动杆、再由滑动杆带动第一卡套811或第二卡套812上下移动,使得在编织的过程中,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交替对织物进行压紧。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8212包括有连接部8213和弯折部8214,弯折部8214设置为L型结构,L型的弯折部8214一端与连接部8213连接,另一端平行于连接部8213。在连接部8213和弯折部8214之间形成安装槽8215,安装槽8215内用于安装轴承8216。在弯折部8214上设置第一开孔8217,连接部8213上与第一开孔8217对应的部位设置有第二开孔8218,连接轴穿过第一开孔8217、轴承8216的中心孔以及第二开孔8218将轴承安装在滑块8212上,使得所述轴承8216在随着滑块8212上下移动的同时能够沿连接轴转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连接部8213上还设置有第三开孔,第三开孔垂直于第二开孔8218,滑动杆穿过第三开孔与滑块8212固定连接,实现滑块8212带动滑动杆上下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部分,本实施例在上针筒安装板5的上部还设置有固定套筒10,固定套筒10套设在上针筒2的外部靠近上端的位置,且与上针筒2同轴设置。所述固定套筒10通过固定杆11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固定套筒10套设在所述牵拉装置8的固定组件82外部,使得固定组件82能够在固定套筒10内部转动。
在固定套筒10的顶端设置有环形的轨道12,滑块8212中的轴承8216抵接在轨道12上,并能够沿轨道12滚动。所述轨道12设置为波浪形结构,使得滑块8212在沿轨道12滚动的过程中实现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卡套或者第二卡套移动。优选的,在轨道12上设置有一对波峰部121和一对波谷部122,所述波峰部121和波谷部122交替设置,使得两个波峰部121沿固定套筒10的径向方向相对设置,两个波谷部122也沿固定套筒10的径向方向相对设置。且所述波峰部121和波谷部122之间设置为平滑过渡,防止在牵拉装置转动的过程中发生卡顿现象,提高设备运行平稳性。
在上针筒2转动编织的过程中,四个滑块8212分别带动四个滑动杆随上针筒2一起转动,当与第一滑动杆831相连的滑块8212转动到波峰部121的位置、与第二滑动杆832相连的滑块8212转动到波谷部122的位置时,记为第一状态,此时与第一滑动杆831相连的滑块带动第一滑动杆831以及第一卡套811向上移动,同时第二滑动杆832相连的滑块带动第二滑动杆832以及第二卡套812向下移动,由第二卡套812压紧织物;
当与第二滑动杆832相连的滑块转动到波峰部121的位置、与第一滑动杆831相连的滑块8212转动到波谷部122的位置时,记为第二状态,此时与第二滑动杆832相连的滑块8212带动第二滑动杆832以及第二卡套812向上移动,同时与第一滑动杆831相连的滑块带动第一滑动杆831以及第一卡套811向下移动,由第一卡套811压紧织物,由此实现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对织物的不同部位交替压紧,进一步保证平整度,使得纹路清晰,提高整体美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所述双针筒织机包括支撑架(1)、上针筒(2)和下针筒(3),所述上针筒(2)和下针筒(3)的底端通过传动轴(7)连接,所述传动轴(7)带动上针筒(2)和下针筒(3)同轴转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针筒(2)内部设置牵拉装置(8),在所述上针筒(2)的外部靠近上端的位置套设与牵拉装置(8)配合的固定套筒(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装置(8)包括同轴设置的中心管(80)、牵拉组件(81)以及固定组件(82),所述牵拉组件(81)套设在中心管(80)的下端外部,所述固定组件(82)套设在中心管(80)的上端外部,用于带动牵拉组件(81)上下移动,所述固定套筒(10)套设在固定组件(82)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组件(82)上设置有滑槽(8211),在所述滑槽(8211)内部安装滑块(8212),在所述固定套筒(10)的顶端设置有环形的轨道(12),所述滑块(8212)能够沿所述轨道(12)滚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2)设置为波浪形结构,包括波峰部(121)和波谷部(122),所述波峰部(121)和波谷部(122)交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82)包括固定盘(822)和固定筒(821),所述滑槽(8211)设置在所述固定筒(821)靠近上部的位置,所述滑块(8212)与滑动杆连接,所述滑槽(8211)的数量和滑动杆的数量相等,由所述滑块(8212)带动滑动杆和牵拉组件(81)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组件(81)包括第一卡套(811)和第二卡套(812),由所述第一卡套(811)和第二卡套(812)交替按压织物,所述滑动杆包括带动第一卡套(811)上下移动的第一滑动杆(831)以及带动第二卡套(812)上下移动的第二滑动杆(832),所述第一滑动杆(831)和第二滑动杆(832)交替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滑动杆(831)和第二滑动杆(832)上均套设有弹簧,在所述第一滑动杆(831)和第二滑动杆(832)上还设置有挡位孔(833),通过插销插入挡位孔(833)中控制弹簧的伸缩挡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套(811)设置在所述第二卡套(812)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卡套(81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卡套(812)。
9.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套(811)包括位于上部的凸台(8111)和位于下部的第一套体(8112),在所述凸台(811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8113),所述第一连接孔(8113)内穿设第一滑动杆(831)。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套(812)包括平台(8121)和第二套体(8122),在所述平台(8121)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8123),所述第二连接孔(8123)内穿设第二滑动杆(832)。
CN201921431744.3U 2019-04-10 2019-08-30 一种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 Active CN21105737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859756 2019-04-10
CN201910285975 2019-04-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57375U true CN211057375U (zh) 2020-07-21

Family

ID=7158662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31683.0U Active CN211057371U (zh) 2019-04-10 2019-08-30 一种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
CN201921431744.3U Active CN211057375U (zh) 2019-04-10 2019-08-30 一种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31683.0U Active CN211057371U (zh) 2019-04-10 2019-08-30 一种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1057371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57371U (zh) 2020-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57375U (zh) 一种双针筒织机牵拉装置
CN208816978U (zh) 一种纺织机械支撑装置
CN208309118U (zh) 一种便于更换针头的缝纫机
CN211036285U (zh) 一种双针筒织机
CN211057354U (zh) 一种双针筒织机固定装置
CN115948873B (zh) 一种便于更换纺织针头的纺织装置
CN215628561U (zh) 一种简易机智跑乌斯座
CN110512347B (zh) 一种双针筒织机编织方法
CN213708690U (zh) 一种双面针刺机用刺针伸缩装置
CN207775512U (zh) 绣花机用前导板
CN206873051U (zh)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新型双生克三角装置
CN213389123U (zh) 一种可调式织缝翻袜机机架
CN210916497U (zh) 电脑横机的压线装置
CN220116776U (zh) 一种针织布纬编机
CN211057363U (zh) 一种双针筒织机张紧装置
CN114293313B (zh) 一种全自动电脑织袜系统
EP0385154A1 (en) Mechanical take down device
CN213013315U (zh) 一种纺织用纺织线的排线装置
CN218989642U (zh) 一种用于刺绣织物定型的智能热压机
CN208604295U (zh) 一种圆拱型机纱咀导轨
CN210916496U (zh) 一种电脑横机的压线装置
CN2157199Y (zh) 圆型针织机编织部的改良构造
CN219195314U (zh) 一种经编机压纱装置
CN217577587U (zh) 一种凸轮收丝机滚筒
CN215328669U (zh) 一种涤纶布制备用的针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