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55264U - 一种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55264U
CN211055264U CN201922132127.XU CN201922132127U CN211055264U CN 211055264 U CN211055264 U CN 211055264U CN 201922132127 U CN201922132127 U CN 201922132127U CN 211055264 U CN211055264 U CN 2110552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rawler
supporting
wheel
sightseeing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3212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中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ashun Electric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ashun Electric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ashun Electric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ashun Electric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3212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552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552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552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包括车架、司机座椅、若干乘客座椅、操控装置、电动发动机及履带驱动机构;所述履带驱动机构包括橡胶履带、驱动轮、导向轮及三个支撑装置,所述驱动轮与导向轮包括中间齿轮及设在所述中间齿轮两侧的传动轮;三个所述支撑装置分别与橡胶履带内圈底部的轮槽结构相抵接,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板及四个支撑轮。本实用新型采用履带驱动机构代替轮式驱动机构,中间齿轮通过与橡胶履带齿合传动连接,并通过支撑装置加以支撑配合的方式,从而提高观光车的通过性及爬坡能力,满足观光车在野外路况复杂的路面中行驶的需求;采用性质较为柔软的橡胶履带,可减少观光车在行驶时对路面造成的破坏。

Description

一种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观光车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观光车,是一种摆渡车,动力上一般使用电瓶车,用电池产生动力,环保无污染,有效利用资源。具有个性化的操控系统,转向灵活、手感舒适、轻便顺畅、驾驶简单等优点。观光车广泛应用于酒店,景区,售楼看房车,工厂,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码头,体育馆,公园等场所。一般来说,观光车常在室外路面平稳的路况下使用,市面上的普通电动观光车就可满足行驶需求;但在一些路况复杂的野外景点下行驶时,由于路面坑洼崎岖不平,上坡路径较多,普通的轮式电动观光车就难以行进,无法满足观光车要在路况复杂的野外景点中行驶的需求。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性及爬坡能力强、对路面破坏性小、乘坐安全的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包括车架、司机座椅、若干乘客座椅、操控装置、电动发动机及履带驱动机构,所述司机座椅设于车架前端,所述乘客座椅设于车架上,所述操控装置设于车架头部,所述电动发动机设于车架尾部,所述履带驱动机构与电动发动机连接;
其中,所述履带驱动机构包括橡胶履带、驱动轮、导向轮及三个支撑装置,所述橡胶履带设于车架两侧,所述驱动轮设于车架后端,所述导向轮设于车架前端,所述驱动轮与电动发动机的传动系统连接,所述驱动轮与导向轮结构相同,均包括中间齿轮及设在所述中间齿轮两侧的传动轮,所述橡胶履带中部设有与中间齿轮适配的链轨结构,所述橡胶履带的内圈左右两侧设有与传动轮适配的轮槽结构,所述中间齿轮设于橡胶履带内圈并与链轨结构齿合连接,所述传动轮设于橡胶履带内圈并与轮槽结构相抵接;
三个所述支撑装置分别与橡胶履带内圈底部的轮槽结构相抵接,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板及四个支撑轮,所述支撑架一端与车架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支撑板连接,四个所述支撑轮与支撑板连接并与橡胶履带内圈底部的轮槽结构相抵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中,所述橡胶履带的上方设有履带护罩,所述履带护罩焊接在车架侧端。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中,所述橡胶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上凸设有若干加强防滑块。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中,所述支撑轮的轮径分别小于驱动轮及导向轮的轮径。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中,所述乘客座椅的两侧设有扶手架。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中,靠近头部的所述扶手架上设有语音播报器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中,所述车架的尾部还设有反光板。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中,所述车架头部还设有挡风玻璃。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履带驱动机构代替轮式驱动机构,中间齿轮通过与橡胶履带齿合传动连接,并通过支撑装置加以支撑配合的方式,从而提高观光车的通过性及爬坡能力,满足观光车在野外路况复杂的路面中行驶的需求;另外,采用性质较为柔软的橡胶履带,可减少观光车在行驶时对路面造成的破坏;整体对地附着力强、乘坐安全舒适、上落方便、结构简单,更容易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包括车架1、司机座椅2、若干乘客座椅3、操控装置4、电动发动机5及履带驱动机构6,所述司机座椅2设于车架1前端,所述乘客座椅3设于车架1上,所述操控装置4 设于车架1头部,所述电动发动机5设于车架1尾部,所述履带驱动机构6与电动发动机5连接;
其中,所述履带驱动机构6包括橡胶履带61、驱动轮62、导向轮63及三个支撑装置64、所述橡胶履带61设于车架1侧端,所述驱动轮62设于车架1 后端,所述导向轮63设于车架1前端,所述驱动轮62与电动发动机5的传动系统连接,所述驱动轮62与导向轮63结构相同,均包括中间齿轮621及设在所述中间齿轮621两侧的传动轮622,所述橡胶履带61中部设有与中间齿轮621 适配的链轨结构611,所述橡胶履带61的内圈左右两侧设有与传动轮622适配的轮槽结构612,所述中间齿轮621设于橡胶履带61内圈并与链轨结构611齿合连接,所述传动轮622设于橡胶履带61内圈并与轮槽结构612相抵接;
三个所述支撑装置64分别与橡胶履带61内圈底部的轮槽结构612相抵接,所述支撑装置64包括支撑架641、支撑板642及四个支撑轮643,所述支撑架 641一端与车架1连接,所述支撑架641的另一端与支撑板642连接,四个所述支撑轮643与支撑板642连接并与橡胶履带61内圈底部的轮槽结构612相抵接。
如图1至图5所示,驾驶员乘坐在司机座椅2上,通过操控装置4驾驶观光车,观光的乘客乘坐在乘客座椅3上。本实施例中,观光车共设有5个乘客座椅3。电动发动机5为观光车的驱动动力装置,本实施例中,电动发动机5设于车架1尾部,即本观光车采用后驱的方式驾驶。履带驱动机构6可提高观光车的通过性及爬坡能力,驱动轮62与电动发动机5的传动系统连接,当电动发动机5启动时,带动车架1两侧的驱动轮62转动,由于驱动轮62的中间齿轮621与橡胶履带61的链轨结构611相互齿合卡接,进而带动橡胶履带61运动。中间齿轮621两侧的传动轮622设在橡胶履带61内圈左右两侧的轮槽结构612 上,可增加橡胶履带6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履带驱动机构6的对地附着力,达到增强观光车通过性及爬坡能力的效果。导向轮63的设置,可使橡胶履带61形成一个封闭的椭圆结构,使得橡胶履带61可实现传动前行。支撑装置64设在橡胶履带61的内圈底部,行走时在橡胶履带61的轮槽结构64上滚动,使得橡胶履带61在行进时更加稳定。橡胶履带61材质柔软,具有重量轻、噪音小、震动小、路面破坏性低、行驶速度快的特点,满足观光车轻量化的设计使用需求。需要说明的是,电动发动机5的传动系统为现有技术,传动系统可以实现履带驱动机构6的转向功能,本实用新型只针对履带驱动机构6进行改进。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为提高橡胶履带61的抓地力,所述橡胶履带61 与地面的接触面上凸设有若干加强防滑块613。加强防滑块613可提高橡胶履带 61对路面的附着力,进而增强观光车的路面通过性。
如图1及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轮643的轮径分别小于驱动轮62 及导向轮63的轮径。采用轮径较小的支撑轮643,使得即可实现支撑橡胶履带 61的同时,又能达到降低重量的效果,使整体重量更轻。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方便乘客及司机上下观光车,所述橡胶履带61 的上方设有履带护罩65,所述履带护罩65焊接在车架1侧端。司机及乘客可踩踏在履带护罩65上,方便上下观光车。
如图1所示,更进一步的,所述乘客座椅3的两侧设有扶手架31。扶手架 31的设置,可更方便乘客上下观光车,乘客可手持扶手架31,然后脚踩在履带护罩65上,通过手脚并用的方式上下观光车,提高乘客上下观光车的安全性。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靠近头部的所述扶手架31上设有语音播报器7。语音播报器7可播放关于景区的介绍录音,当观光车停至某一景点时,语音播报器7启动,为乘客自动讲解介绍景区特色,方便实用。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为防止后车追尾,所述车架1的尾部还设有反光板8。由于本观光车行驶速度较慢,在灯光较暗的环境下行驶时,当后面来车灯光照到反光板8时,反光板8可将光线强烈的反射,引起后方司机的注意,进而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所述车架1头部还设有挡风玻璃9。挡风玻璃9可将前方的迎风阻挡,避免来风干扰司机驾驶观光车。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履带驱动机构代替轮式驱动机构,中间齿轮通过与橡胶履带齿合传动连接,并通过支撑装置加以支撑配合的方式,从而提高观光车的通过性及爬坡能力,满足观光车在野外路况复杂的路面中行驶的需求;另外,采用性质较为柔软的橡胶履带,可减少观光车在行驶时对路面造成的破坏;整体对地附着力强、乘坐安全舒适、上落方便、结构简单,更容易生产制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司机座椅、若干乘客座椅、操控装置、电动发动机及履带驱动机构,所述司机座椅设于车架前端,所述乘客座椅设于车架上,所述操控装置设于车架头部,所述电动发动机设于车架尾部,所述履带驱动机构与电动发动机连接;
其中,所述履带驱动机构包括橡胶履带、驱动轮、导向轮及三个支撑装置,所述橡胶履带设于车架两侧,所述驱动轮设于车架后端,所述导向轮设于车架前端,所述驱动轮与电动发动机的传动系统连接,所述驱动轮与导向轮结构相同,均包括中间齿轮及设在所述中间齿轮两侧的传动轮,所述橡胶履带中部设有与中间齿轮适配的链轨结构,所述橡胶履带的内圈左右两侧设有与传动轮适配的轮槽结构,所述中间齿轮设于橡胶履带内圈并与链轨结构齿合连接,所述传动轮设于橡胶履带内圈并与轮槽结构相抵接;
三个所述支撑装置分别与橡胶履带内圈底部的轮槽结构相抵接,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板及四个支撑轮,所述支撑架一端与车架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支撑板连接,四个所述支撑轮与支撑板连接并与橡胶履带内圈底部的轮槽结构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履带的上方设有履带护罩,所述履带护罩焊接在车架侧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上凸设有若干加强防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的轮径分别小于驱动轮及导向轮的轮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座椅的两侧设有扶手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其特征在于:靠近头部的所述扶手架上设有语音播报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尾部还设有反光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头部还设有挡风玻璃。
CN201922132127.XU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 Active CN2110552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2127.XU CN211055264U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2127.XU CN211055264U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55264U true CN211055264U (zh) 2020-07-21

Family

ID=71592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32127.XU Active CN211055264U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552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40131B1 (en) Three-wheeled vehicle
US8985255B2 (en) Narrow body ultra efficient three wheeled electric vehicle with automotive class feel
CN108024895B (zh) 轮子与履带混合式移动机构
KR101272035B1 (ko) 1인승 이동 수단
US9855173B2 (en) All terrain wheelchair
CN205144894U (zh) 一种单轮驱动电动轮椅
CN204452708U (zh) 一种脚控休闲健身电动车
CN211055264U (zh) 一种野外行驶的履带式旅游观光车
CN102381374A (zh) 履带式全地形人员输送车
CN212357836U (zh) 一种城市空中轨道及轨道式共享电力单车
KR101437485B1 (ko) 지상주행 및 공중주행이 가능한 레일바이크 장치
CN202088882U (zh) 一种电动车
CN205469532U (zh) 一种水陆两用二轮踏板电动车
CN201999131U (zh) 球形两轮双向轿车
CN205872159U (zh) 一种新型履带雪地车
JP2009161160A (ja) 車椅子車輪の構造
CN111118980A (zh) 一种城市空中轨道及轨道式共享电力单车
KR101859425B1 (ko) 듀얼모드 전환 차체 프레임을 갖는 역삼륜 전동카
CN2707579Y (zh) 轻便微型电动车
CN106627006B (zh) 封闭紧凑型可涉水后轮转向电动车
RU2769261C1 (ru) Велоэлектромобиль
CN106627905A (zh) 一种车斗前置式电动三轮车
CN104097738B (zh) 一种前后轮360°转向自行车的传动装置
CN208963247U (zh) 一种旋转车架以及由其构成的用脚转向操控的休闲电动车
CN201362318Y (zh) 厢式电动客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