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45308U - 开关面板 - Google Patents

开关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45308U
CN211045308U CN201922102436.2U CN201922102436U CN211045308U CN 211045308 U CN211045308 U CN 211045308U CN 201922102436 U CN201922102436 U CN 201922102436U CN 211045308 U CN211045308 U CN 211045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switch
base
flap
main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024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大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luo Home Yun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gl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l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gl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0243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45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45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45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开关面板,开关面板包括开关主板和底座,开关主板上设有显示屏,开关主板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往复移动地安装在底座上,开关主板上开设有第一按键区域,第一按键区域中设有至少一个按键,底座上开设有第二按键区域,第二按键区域中设有至少一个按键,当开关主板相对于底座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按键区域隐藏于开关主板下方,当开关主板相对于底座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按键区域显露于外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不仅大幅度地减少墙面的安装空间占用的问题发生,提高墙面的使用率,美观度也不受影响,而且用户操控也非常方便,只需推开开关面板即可。

Description

开关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关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家电设备的种类和功能都越来越多,因此需要设置的控制开关相应增多。目前,在开关面板产品中,常见只有在开关面板表面上设置有独立一排按键,导致每一个开关面板只能对少量的家电设备进行控制;如果需要控制更多的家电设备,则需要在家中的墙面上安装多个控制面板来实现。这样容易会造成墙面的安装空间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单一开关面板无法控制更多的家电设备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墙面的安装空间占用的开关面板。
一种开关面板,包括开关主板和底座,所述开关主板上设有显示屏,所述开关主板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往复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开关主板上开设有第一按键区域,所述第一按键区域中设有至少一个按键,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二按键区域,所述第二按键区域中设有至少一个按键,当所述开关主板相对于所述底座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按键区域隐藏于所述开关主板下方,当所述开关主板相对于所述底座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按键区域显露于外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面板还包括滑动组件,所述开关主板通过所述滑动组件滑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开关主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连接部及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相对两侧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所述滑槽套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两侧的边沿上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部包括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和第三折板,所述第一折板的一侧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一折板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折板的一侧上,所述第二折板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三折板的一侧上,所述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和第三折板围合形成所述滑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朝向第二连接板的一侧上,所述第二连接板对应所述限位部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部活动安装在所述限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主板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底座朝向所述开关主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壁对应所述滑动部的位置还开设有让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于为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板往复滑动提供动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扭簧,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柱,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柱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为触摸显示屏,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触摸显示屏、第一按键区域和第二按键区域内的按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开关面板设置成开关主板和底座两部分,开关主板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往复移动地安装在底座上。开关主板上包括第一按键区域,第一按键区域内设有至少一个按键,底座上设有第二按键区域,第二按键区域内设有至少一个按键。开关主板相对于底座位于第一位置时,即当开关主板闭合时,第二按键区域隐藏于开关主板下方;开关主板相对于底座位于第二位置时,即当开关主板打开时,第二按键区域显露于外部。因此,在需要控制更多家电设备时,打开开关主板,通过第二按键区域的按键进行控制。如此设置,开关主板和底座其实是两个单独的控制单元,两个控制单元通过叠加的方式使得单个开关面板可以实现控制多一倍的家电设备,不仅大幅度地减少墙面的安装空间占用的问题发生,提高墙面的使用率,美观度也不受影响,而且用户操控也非常方便,只需推开开关面板即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开关面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关面板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开关面板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滑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开关主板与第一连接板装配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底座与第二连接板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开关主板;110、显示屏;120、第一按键区域;130、第一安装槽;200、底座;210、第二按键区域;220、第二安装槽;221、让位槽;300、滑动组件;310、第一连接板;311、连接部;312、滑动部;3121、滑槽;3122、第一折板;3123、第二折板;3124、第三折板;313、限位部;314、第一固定柱;320、第二连接板;321、限位槽;322、第二固定柱;330、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根据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和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开关面板包括开关主板100和底座200,开关主板100上设有显示屏110。开关主板100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往复移动地安装在底座200上。开关主板100上开设有第一按键区域120,第一按键区域120中设有至少一个按键。底座200上开设有第二按键区域210,第二按键区域210中设有至少一个按键。当开关主板100相对于底座200位于第一位置(如图1的位置)时,第二按键区域210隐藏于开关主板100下方;当开关主板100相对于底座200位于第二位置(如图2的位置)时,第二按键区域210显露于外部。
具体地,底座200远离所述开关主板100的一侧安装在墙壁上,用于固定开关面板。第一按键区域120的按键可用于控制第一家电设备,第二按键区域210的按键可用于控制第二家电设备;其中,定义第一家电设备为常用的家电设备,第二家电设备为不常用的家电设备。当用户只需控制第一家电设备时,开关主板100相对于底座200位于第一位置,即当开关主板100全覆盖在底座200上,对第一按键区域120的按键控制即可满足所需设备的操作;当需要控制第二家电设备时,滑动打开开关主板100后,开关主板100相对于底座200位于第二位置,让隐藏在开关主板100下方的第二按键区域210显露在外部,方便用户对第二按键区域210的按键进行控制,从而完成对第二家电设备的操作。因此,在需要控制更多家电设备时,打开开关主板100,通过第二按键区域210的按键进行控制。如此设置,开关主板100和底座200其实是两个单独的控制单元,两个控制单元通过叠加的方式使得单个开关面板可以实现控制多一倍的家电设备,不仅大幅度地减少墙面的安装空间占用的问题发生,提高墙面的使用率,美观度也不受影响,而且用户操控也非常方便,只需推开开关面板即可使用。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开关面板还包括滑动组件300。开关主板100通过滑动组件300滑动安装在底座200上。滑动组件300的设置方便开关主板100在底座200上的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3、图6和图7所示,滑动组件300包括第一连接板310和第二连接板320,第一连接板310固定连接于开关主板100上,第二连接板320固定连接于底座200上,第一连接板310与第二连接板320滑动连接。通过第一连接板310和第二连接板320的配合,当开关面板不滑动时,覆盖在底座200上,实现堆叠的效果,此时第二按键区域210隐藏在开关主板100下方。当开关面板滑开时,第二按键区域210即可显露出来。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连接板310包括连接部311及设置于连接部311相对两侧的滑动部312。滑动部312上开设有滑槽3121,第一连接板310通过滑槽3121套接于第二连接板320两侧的边沿上移动。滑动部312包括第一折板3122、第二折板3123和第三折板3124,第一折板3122的一侧连接于连接部311上,第一折板3122的另一侧连接于第二折板3123的一侧上,第二折板3123的另一侧连接于第三折板3124的一侧上,第一折板3122、第二折板3123和第三折板3124围合形成滑槽3121。其中,滑槽3121对第一连接板310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
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310还包括限位部313,限位部313设置于连接部311朝向第二连接板320的一侧上,第二连接板320对应限位部313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321,限位部313活动安装在限位槽321内。由于限位槽321对限位部313的移动距离进行限位,从而对第一连接板310的移动距离进行限位,进而对开关主板100限定了移动的范围,保证了开关主板100正常使用。
如图3、图6和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开关主板100朝向底座20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30,连接部311远离第二连接板320的一侧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30内,底座200朝向开关主板100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20,第二连接板320安装在第二安装槽220内,第二安装槽220的底壁对应滑动部312的位置还开设有让位槽221。第一安装槽130和第二安装槽220的设置有利于第一连接板310和第二连接板320快速装配,提高装配的效率。让位槽221的设置保证滑动部312正常移动。
如图3、图6和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滑动组件300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于第一连接板310和所述第二连接板320之间,弹性件用于为第一连接板310相对第二连接板320往复滑动提供动力。进一步地,弹性件包括扭簧330,第一连接板310上朝向第二连接板3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柱314,第二连接板320上朝向第一连接板3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柱322,扭簧330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柱31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柱322固定连接。扭簧330通过自身的形变来产生弹力,比如,当开关主板100相对于底座200位于第一位置时,扭簧330处于向上弯曲的状态;当开关主板100向上滑动时,扭簧330则向下形变并产生向上的弹力,使开关主板100容易向上滑动,直到开关主板100相对于底座200位于第二位置,此时扭簧330处于向下弯曲的状态;同样的,当开关主板100向下滑动时,扭簧330则向上形变并产生向下的弹力,使开关主板100容易向下滑动,直到开关面板相对于底座200回到第二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屏110为触摸显示屏,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电路板(图中未示),电路板分别与触摸显示屏、第一按键区域120和第二按键区域210内的按键电连接。触摸显示屏有利于对家电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和调节,进一步方便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个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主板和底座,所述开关主板上设有显示屏,所述开关主板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往复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开关主板上开设有第一按键区域,所述第一按键区域中设有至少一个按键,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二按键区域,所述第二按键区域中设有至少一个按键,当所述开关主板相对于所述底座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按键区域隐藏于所述开关主板下方,当所述开关主板相对于所述底座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按键区域显露于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面板还包括滑动组件,所述开关主板通过所述滑动组件滑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开关主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连接部及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相对两侧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所述滑槽套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两侧的边沿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包括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和第三折板,所述第一折板的一侧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一折板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折板的一侧上,所述第二折板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三折板的一侧上,所述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和第三折板围合形成所述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朝向第二连接板的一侧上,所述第二连接板对应所述限位部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部活动安装在所述限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主板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底座朝向所述开关主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壁对应所述滑动部的位置还开设有让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于为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板往复滑动提供动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扭簧,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柱,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柱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触摸显示屏,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触摸显示屏、第一按键区域和第二按键区域内的按键电连接。
CN201922102436.2U 2019-11-28 2019-11-28 开关面板 Active CN211045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2436.2U CN211045308U (zh) 2019-11-28 2019-11-28 开关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2436.2U CN211045308U (zh) 2019-11-28 2019-11-28 开关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45308U true CN211045308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37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02436.2U Active CN211045308U (zh) 2019-11-28 2019-11-28 开关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453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19106B1 (en) Panel-type control button
JP2007087945A (ja) 多方向ボタン及び多方向ボタンを使用するノートパソコン
TW201740412A (zh) 按鍵
EP1360446A1 (en) Domestic appliance
CN105826114B (zh) 按键及其键盘
CN211045308U (zh) 开关面板
CN206003665U (zh) 侧键组件及终端设备
CN205900399U (zh) 缓冲耐用型键盘按键结构
CN115373522A (zh) 一种触控键帽、键盘及键盘触控输入组件
JP2003510715A (ja) 電子機器のためのキーボード
CN211743016U (zh) 电子设备
CN212643703U (zh) 滑动切换机械淋浴器
CN209266267U (zh) 一种按键组件及开关
CN207339812U (zh) 电容式按键开关
CN217640169U (zh) 一种触控板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16250451U (zh) 具有预选功能的开关
CN214376342U (zh) 一种新型机械键盘
CN219370849U (zh) 按键结构及带按键的设备
CN221010487U (zh) 控制面板及家电设备
CN220137660U (zh) 一种新型仿形鼠标
CN210111970U (zh) 美规面板开关
CN216212972U (zh) 一种具有多点触摸滑动条的智能墙壁开关面板
CN219392634U (zh) 触摸板组件和审讯终端
CN213817730U (zh) 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5434575B (zh) 家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7

Address after: No. 15, Jiannan Road, Nanyou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Hengda Tianjing B2801

Patentee after: Xingluo home yunwul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a01, block 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za, no.1698, Haizhu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tar Networ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