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77286U - 一种智能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77286U
CN215377286U CN202021821840.1U CN202021821840U CN215377286U CN 215377286 U CN215377286 U CN 215377286U CN 202021821840 U CN202021821840 U CN 202021821840U CN 215377286 U CN215377286 U CN 215377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shell
buckling
support
intelligent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2184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义魁
乔琳琳
杨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mao Smart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mao Smart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mao Smart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mao Smart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2184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77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77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772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开关,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按键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按键支架,所述按键支架位于所述按键面板下方,所述按键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扣合部,所述扣合部分别扣合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多组弹力臂,多组所述弹力臂位于所述按键支架下方、并使所述按键支架的各个部位位于同一高度上,所述弹力臂的固定端到自由端逐渐向上倾斜,所述弹力臂的自由端上侧面抵接所述按键支架,所述按键支架的下方设有微动组件。用户在向下按压按键面板的时候,会有很好的按压行程及回弹手感,机械动作明显,增加使用体感,且产品整体更美观精致。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开关。
背景技术
开关的词语解释为开启和关闭。它还是指一个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最常见的开关是让人操作的机电设备,其中有一个或数个电子接点。接点的"闭合"表示电子接点导通,允许电流流过;开关的"开路"表示电子接点不导通形成开路,不允许电流流过。按照开关数分:单控开关、双控开关、多控开关、调光开关、调速开关、防溅盒、门铃开关、感应开关、触摸开关、遥控开关、智能开关、插卡取电开关、浴霸专用开关、网络开关等,其中,随着智能家居设备地发展,智能开关越来越普及,智能开关是指利用控制板和电子元器件的组合及编程,以实现电路智能开关控制的单元。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智能开关,一个智能开关中往往包含有多个控制按键,在使用时,还存在按键面板存在差位,智能开关外观不美观,且在使用时,用户没有启动开关的机械感以及回弹感,使用感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观更加美观精致,用户使用感更佳的智能开关。
一种智能开关,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按键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按键支架,所述按键支架位于所述按键面板下方,所述按键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扣合部,所述扣合部分别扣合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多组弹力臂,多组所述弹力臂位于所述按键支架下方、并使所述按键支架的各个部位对应位于同一高度上,所述弹力臂的固定端到自由端逐渐向上倾斜,所述弹力臂的自由端上侧面抵接所述按键支架,所述按键支架的下方设有微动组件。
上述方案中,按键面板下方设有按键支架,按键支架设有扣合部,扣合部扣合于壳体上,那么按键支架既能够达到稳定支撑按键面板的目的,也能够在按键面板被下压之后,复位时仍能够进行扣合,按键支架下方设有弹力臂,弹力臂的自由端向上且抵接按键支架,也就是说,按键支架始终会受到向上复位的力的作用,按键支架下方还设有微动组件,那么,在向下按压按键面板的时候,会有很好的按压行程及回弹手感,机械动作明显,增加使用体感,弹力臂将按键支架抬升到固定高度并保持平衡,从而使得按键面板上的多联按键保持在同一平面上,改善按键相互间的断差,使产品整体更美观精致。
进一步的,所述微动组件包括支撑板,以及向所述支撑板上方凸起的微动开关,所述按键支架上设有向所述按键支架下方凸起的凸柱,所述凸柱上套接有硅胶套,所述硅胶套的底端与所述微动开关的上方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按键支架还包括主支板,所述扣合部位于所述主支板的两端,所述扣合部包括与所述主支板连接、并向所述主支板下方弯折的折板,以及位于所述折板端部、并向所述折板外侧凸起的扣台。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扣合部配合的扣接孔,所述折板位于所述扣接孔内,所述扣台扣接于所述扣接孔的下方。
进一步的,任一所述按键支架上设有四组所述扣合部,一所述主支板的一端连接有两组所述扣合部。
进一步的,所述弹力臂的固定端靠近所述壳体的中部,所述弹力臂从靠近所述壳体中部的位置向所述壳体外侧延伸,所述弹力臂的自由端朝向所述按键支架的一侧设有半球形凸起。
进一步的,任意一所述按键支架下方设有四组所述弹力臂。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扣合部扣合于所述上壳体上,所述按键面板覆盖于所述上壳体上方,所述微动组件位于所述下壳体的上侧。
进一步的,所述弹力臂对称排布于所述上壳体上,所述微动组件位于所述弹力臂与所述扣合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设有容置腔,所述微动组件下方设有开关触发组件,所述开关触发组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进一步的,任一所述按键支架与所述按键面板之间设有三组触发按键,三组所述触发按键从左到右均匀分布于所述按键面板上,所述弹力臂的自由端、所述微动组件以及所述扣合部均位于最外侧的所述触发按键的外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智能开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智能开关局部未覆盖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按键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智能开关的第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智能开关的第二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的放大示意图。
主要元素符号说明
按键面板 10 壳体 20
按键支架 30 微动组件 40
开关触发组件 50 上壳体 21
下壳体 22 弹力臂 211
扣接孔 212 主支板 31
扣合部 32 折板 321
扣台 322 凸柱 33
硅胶套 331 支撑板 41
微动开关 4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开关,包括壳体20,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20上的按键面板10,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20内部的按键支架30,所述按键支架30位于所述按键面板10下方,所述按键支架30的两端分别设有扣合部32,所述扣合部32分别扣合于所述壳体20上,所述壳体20内还设有多组弹力臂211,多组所述弹力臂211位于所述按键支架30下方、并使所述按键支架30的各个部位对应位于同一高度上,所述弹力臂211的固定端到自由端逐渐向上倾斜,所述弹力臂211的自由端上侧面抵接所述按键支架30,所述按键支架30的下方设有微动组件40。
结合附图理解可知,按键面板10下方设有按键支架30,按键支架30设有扣合部32,扣合部32扣合于壳体20上,那么按键支架30既能够达到稳定支撑按键面板10的目的,也能够在按键面板10被下压之后,复位时仍能够进行扣合,按键支架30下方设有弹力臂211,弹力臂211的自由端向上且抵接按键支架30,也就是说,按键支架30始终会受到向上复位的力的作用,按键支架30下方还设有微动组件40,那么,在向下按压按键面板10的时候,会有很好的按压行程及回弹手感,机械动作明显,增加使用体感,弹力臂211将按键支架30抬升到固定高度并保持平衡,从而使得按键面板10上的多联按键保持在同一平面上,改善按键相互间的断差,使产品整体更美观精致。
具体的,所述微动组件40包括支撑板41,以及向所述支撑板41上方凸起的微动开关42,所述按键支架30上设有向所述按键支架30下方凸起的凸柱33,所述凸柱33上套接有硅胶套331,所述硅胶套331的底端与所述微动开关42的上方抵接。
支撑板41的位置是固定的,支撑板41上的微动开关42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在受力情况下向下行进,并在不受力时复位。凸柱33上套接硅胶套331,那么,在向下按压按键面板10的时候,按键支架30对应向下,凸柱33向下,凸柱33上套接的硅胶套331进一步推挤微动开关42,从而使得微动开关42向下,由于硅胶套331本身具有缓冲作用,所以其对微动开关42进行挤压的时候,是一个柔缓的挤压动作,这样一来,用户在使用的时候,既能够有机械推动的感觉,也能够有回弹的手感,且硅胶套331也对凸柱33以及微动开关42起到了保护作用。
关于按键支架30的部分,所述按键支架30还包括主支板31,所述扣合部32位于所述主支板31的两端,所述扣合部32包括与所述主支板31连接、并向所述主支板31下方弯折的折板321,以及位于所述折板321端部、并向所述折板321外侧凸起的扣台322。所述壳体20上设有与所述扣合部32配合的扣接孔212,所述折板321位于所述扣接孔212内,所述扣台322扣接于所述扣接孔212的下方。任一所述按键支架30上设有四组所述扣合部32,一所述主支板31的一端连接有两组所述扣合部32。
如图,在此实施例中,按键面板10固定在按键支架30上方,按键面板10与按键支架30之间设有触发按键,在触动触发按键的时候会使按键面板10、按键支架30受到向下的力。按键支架30通过扣合部32与壳体20连接。具体可以看到,本实施例中扣合部32包括折板321以及扣台322,折板321从扣接孔212的正面传到扣接孔212背面,从而使得位于折板321端部的扣台322扣合到壳体20的背面,具体扣合位置在扣接孔212的外侧。在不使用的状态下,扣台322与壳体20抵接,在使用状态下,扣台322随按键支架30整体向下,而后在按键支架30复位时,扣台322再次扣合于壳体20上。每一个按键支架30对应的设有四组扣合部32,分别分布于按键支架30的两端,且一组靠近主支板31的前侧,一组靠近主支板31的后侧,确保按键支架30各个部位稳定的固定到壳体20上。
在此实施例中,关于弹力臂211的部分,所述弹力臂211的固定端靠近所述壳体20的中部,所述弹力臂211从靠近所述壳体20中部的位置向所述壳体20外侧延伸,所述弹力臂211的自由端朝向所述按键支架30的一侧设有半球形凸起。任意一所述按键支架30下方设有四组所述弹力臂211。
请参见图7、图8,弹力臂211使得按键支架30始终受到向上的力,即使被向下推进也会复位到原本的位置,且弹力臂211的数量为多组,本实施例中每个按键支架30下方有四个弹力臂211,且弹力臂211从壳体20的中部向两侧延伸,分别抵接按键支架30的两侧,使得按键支架30的各个部位都受到向上的力,使得按键面板10上的多个触发按键保持在同一个平面上,避免触发按键之间的断差,同时也进一步保证了按键支架30在不受力之后能够复位。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0包括上壳体21以及下壳体22,所述扣合部32扣合于所述上壳体21上,所述按键面板10覆盖于所述上壳体21上方,所述微动组件40位于所述下壳体22的上侧。所述弹力臂211对称排布于所述上壳体21上,所述微动组件40位于所述弹力臂211与所述扣合部32之间。所述下壳体22设有容置腔,所述微动组件40下方设有开关触发组件50,所述开关触发组件50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案件支架为三组,按键面板10与之对应的设有三组,每组按键支架30与按键面板10之间设有三组触发按键,三组触发按键从左到右均匀分布于按键面板10上,弹力臂211的自由端、微动组件40以及扣合部32均位于最外侧的触发按键的外侧。
上述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按键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按键支架,所述按键支架位于所述按键面板下方,所述按键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扣合部,所述扣合部分别扣合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多组弹力臂,多组所述弹力臂位于所述按键支架下方、并使所述按键支架的各个部位位于同一高度上,所述弹力臂的固定端到自由端逐渐向上倾斜,所述弹力臂的自由端上侧面抵接所述按键支架,所述按键支架的下方设有微动组件,所述微动组件包括支撑板,以及向所述支撑板上方凸起的微动开关,所述按键支架上设有向所述按键支架下方凸起的凸柱,所述凸柱上套接有硅胶套,所述硅胶套的底端与所述微动开关的上方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支架包括主支板,所述扣合部位于所述主支板的两端,所述扣合部包括与所述主支板连接、并向所述主支板下方弯折的折板,以及位于所述折板端部、并向所述折板外侧凸起的扣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扣合部配合的扣接孔,所述折板位于所述扣接孔内,所述扣台扣接于所述扣接孔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按键支架上设有四组所述扣合部,一所述主支板的一端连接有两组所述扣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臂的固定端靠近所述壳体的中部,所述弹力臂从靠近所述壳体中部的位置向所述壳体外侧延伸,所述弹力臂的自由端朝向所述按键支架的一侧设有半球形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任意一所述按键支架下方设有四组所述弹力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扣合部扣合于所述上壳体上,所述按键面板覆盖于所述上壳体上方,所述微动组件位于所述下壳体的上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臂对称排布于所述上壳体上,所述微动组件位于所述弹力臂与所述扣合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设有容置腔,所述微动组件下方设有开关触发组件,所述开关触发组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开关,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按键支架与所述按键面板之间设有三组触发按键,三组所述触发按键从左到右均匀分布于所述按键面板上,所述弹力臂的自由端、所述微动组件以及所述扣合部均位于最外侧的所述触发按键的外侧。
CN202021821840.1U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智能开关 Active CN215377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1840.1U CN215377286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智能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1840.1U CN215377286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智能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77286U true CN215377286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599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21840.1U Active CN215377286U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智能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772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66436B (en) Keyboard apparatus
TW463117B (en) Keyboard device and personal computer using the same
KR101957654B1 (ko) 패널형 제어 버튼
CN215377286U (zh) 一种智能开关
CN107799346A (zh) 带强制分离机构的微动开关
CN210170824U (zh) 一种触摸屏的辅助点击装置
CN110767483A (zh) 自发电无线开关及其联动方法
CN212848143U (zh) 自定义手感力的汽车电子开关
CN212625228U (zh) 具有按钮的后装智能开关
CN106997817A (zh) 磁性复位按键开关
CN206697396U (zh) 磁性复位按键开关
CN219202969U (zh) 一种微动开关触点构造
CN211980476U (zh) 一键双控智能开关
CN215578322U (zh) 一种无线开关面板
CN108666162B (zh) 键盘装置及其按键结构
CN214254206U (zh) 料理机
CN216818148U (zh) 一种半球形按钮及带有半球形按钮的微动开关
CN201556554U (zh) 一种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或办公电器的按键装置
CN220710164U (zh) 一种防误触轻触开关
CN217114177U (zh) 一种隐藏式功能按键组件
CN211788756U (zh) 一种机械键盘
CN202977249U (zh) 一种平面全触点开关
CN218160098U (zh) 一种机械键盘
CN212485176U (zh) 一种双导通按键开关
CN216793517U (zh) 一种按键以及游戏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