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41492U - 一种气液分离闪发器及其空调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液分离闪发器及其空调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41492U
CN211041492U CN201921574163.5U CN201921574163U CN211041492U CN 211041492 U CN211041492 U CN 211041492U CN 201921574163 U CN201921574163 U CN 201921574163U CN 211041492 U CN211041492 U CN 211041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gas
cavity
refrigeran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741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运栋
刘金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7416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41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41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41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分离闪发器及其空调器系统,包括外壳以及第一喷液管和第二喷液管,外壳设有分隔板,外壳通过分隔板形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设有排气口,第一喷液管和第二喷液管均连接于外壳。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喷液管和第二喷液管向偏向第二空腔侧壁的方向喷射气液冷媒,使第二空腔中的液态冷媒沿着第二空腔内侧壁流动,从而使气、液冷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离;同时,设置分隔板,分隔板将液态冷媒阻挡在第二空腔,气态冷媒通过分隔板进入第一空腔,并从排气口中排出,实现气、液冷媒的二次分离,避免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气液分离闪发器及其空调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分离闪发器及其空调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空调产品,采用闪发器实现喷气增焓,用于拓宽制冷、采暖使用工况,从而提高空调产品的能力、能效;但受限于目前的闪发器结构,气液分离效果较差,导致压缩机补气回液或独立压缩回液,影响压缩机的使用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有助于提高气液冷媒分离效果,从而提高压缩机使用可靠性以及空调能效的一种气液分离闪发器及其空调器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液分离闪发器,包括外壳以及用于与室内热交换器连接的第一喷液管和用于与室外热交换器连接的第二喷液管,所述外壳设有用于气液冷媒分离的分隔板,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分隔板形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设有排气口,所述第一喷液管和第二喷液管均连接于外壳用于向偏向第二空腔侧壁的方向喷射气液冷媒。
可选的,所述分隔板设有若干用于气体冷媒通过的分隔孔。
可选的,所述外壳包括上壳部和下壳部,所述上壳部的第一端设有所述分隔板,所述上壳部的第二端设有所述排气口,所述下壳部远离上壳部的一端安装有所述第一喷液管和第二喷液管。
可选的,所述第一空腔的侧壁设有用于引导气体冷媒向排气口移动的气体导向锥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喷液管和第二喷液管的侧壁均开设有用于向第二空腔喷射气液冷媒的喷液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喷液管和第二喷液管均开设有回油孔。
可选的,所述第二空腔的侧壁设有用于将液态冷媒导向第一喷液管和第二喷液管的液体导向锥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系统,包括上述的气液分离闪发器,所述排气口连接有压缩机,所述第一喷液管连接有室内热交换器,所述第二喷液管连接有室外热交换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均与压缩机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喷液管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与室内热交换器连接,所述第二喷液管通过第二电子膨胀阀与室外热交换器连接。
可选的,所述排气口通过电磁阀与压缩机的补气口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喷液管和第二喷液管向第二空腔侧壁的方向喷射气液冷媒,使第二空腔中的液态冷媒沿着第二空腔内侧壁流动,从而使气、液冷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离。同时,设置分隔板,当第一喷液管或第二喷液管向第二空腔中喷射气液冷媒时,分隔板将液态冷媒阻挡在第二空腔,气态冷媒通过分隔板进入第一空腔,并从排气口中排出,实现气、液冷媒的二次分离,避免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空调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闪发器的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闪发器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闪发器,1、外壳,11、第一空腔,12、第二空腔,13、排气口,14、上壳部,15、下壳部,16、气体导向锥面,17、液体导向锥面,2、第一喷液管,21、喷液孔,22、回油孔,3、第二喷液管, 4、分隔板,41、分隔孔,5、电磁阀,6、压缩机,7、室内热交换器,8、室外热交换器,9、第一电子膨胀阀,10、第二电子膨胀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参考图3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闪发器,包括外壳1以及用于与室内热交换器7连接的第一喷液管2和用于与室外热交换器8连接的第二喷液管3,外壳1设有用于气液冷媒分离的分隔板4,外壳1通过分隔板4形成第一空腔11和第二空腔12,第一空腔11设有排气口13,第一喷液管2和第二喷液管3均连接于外壳1 用于向偏向第二空腔12侧壁的方向喷射气液冷媒。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喷液管2和第二喷液管3向偏向第二空腔12侧壁的方向喷射气液冷媒,使第二空腔12中的液态冷媒沿着第二空腔12内侧壁流动,从而使气、液冷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离;同时,设置分隔板4,当第一喷液管2或第二喷液管3向第二空腔12中喷射气液冷媒时,分隔板4将液态冷媒阻挡在第二空腔12,气态冷媒通过分隔板4进入第一空腔11,并从排气口13中排出,实现气、液冷媒的二次分离,避免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6,提高压缩机6运行的可靠性。
参考图4,进一步的,分隔板4设有若干用于气体冷媒通过的分隔孔41,该分隔孔41可让气态冷媒通过的同时阻隔液态冷媒的通过,从而实现气、液冷媒的分离。
参考图3,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外壳包括上壳部14和下壳部15,上壳部14的第一端设有分隔板4,上壳部14的第二端设有排气口13,下壳部15远离上壳部14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喷液管2和第二喷液管3,避免第一喷液管2和第二喷液管3喷出的气液冷媒弹射分隔板4,使用时,上壳部14和下壳部15纵向上下布置,从而使第一喷液管2和第二喷液管3喷出的液态冷媒沉降在第二空腔12中,气态冷媒升起从分隔板4进入第一空腔11的排气口13排出。
进一步的,第一空腔11的侧壁设有用于引导气体冷媒向排气口 13移动的气体导向锥面16,引导进入第一空腔11的气态冷媒从排气口13中排出,提高冷媒的排出效率。
本实施例的第一喷液管2和第二喷液管3的侧壁均开设有用于向第二空腔12喷射气液冷媒的喷液孔21,使第一喷液管2和第二喷液管3喷出的液体向第二空腔12内侧壁喷出,同时使沉积在第二空腔 12中的液态冷媒离心旋转形成漩涡进行气、液冷媒的离心分离。
进一步的,第一喷液管2和第二喷液管3均开设有回油孔22,实现油正常流动,防止存油,保证冷媒循环过程中对压缩机6的润滑。
进一步的,第二空腔12的侧壁设有用于将液态冷媒导向第一喷液管2和第二喷液管3的液体导向锥面17,使液态冷媒向第二空腔 12的一端聚集,便于第一喷液管2和第二喷液管3离心喷液过程中形成漩涡进行气、液冷媒的离心分离。
参考图1-图4,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系统,包括上述的气液分离闪发器,排气口13依次连接有电磁阀5和压缩机6,第一喷液管2连接有室内热交换器7,第二喷液管3连接有室外热交换器 8,室内热交换器7和室外热交换器8均与压缩机6连接。压缩机6 通过与上述的气液分离闪发器连接,避免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6,提高压缩机6使用可靠性,进而提高空调器系统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第一喷液管2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9与室内热交换器 7连接,第二喷液管3通过第二电子膨胀阀10与室外热交换器8连接,使经过第一喷液管2或第二喷液管3的液态冷媒分别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9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0节流后进入闪发器100进行气液两相冷媒分离,气态进入压缩机6补气口,液态冷媒流出闪发器100时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9或第二电子膨胀阀10二次节流后进入室外换热器或室内换热器,实现冷媒循环。
其中,排气口13通过电磁阀5与压缩机6的补气口连接,当电磁阀5打开时,气态冷媒通过排气口13进入压缩机6补气口,实现制冷喷气增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制热喷气增焓运行:冷媒从室内热交换器7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 9节流后,产生的气液两相冷媒进入闪发器100,通过第一喷液管2 的喷液孔21喷出,液态冷媒会沿着第二空腔12的内侧壁旋转,气态冷媒则通过分隔板4的分隔孔41进入第一空腔11,且分隔板4将液态冷媒阻挡在第二空腔12内,实现气、液冷媒的完全分离。液态冷媒通过第二喷液管3流出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10进行二次节流后进入室外换热器,实现冷媒循环。当电磁阀5打开时,气态冷媒通过排气口13进入压缩机6补气口,实现制热喷气增焓。
制冷喷气增焓运行:冷媒从室外热交换器8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 10节流后,产生的气液两相冷媒进入闪发器100,通过第二喷液管3 的喷液孔21喷出,液态冷媒会沿着第二空腔12的内侧壁旋转,气态冷媒则通过分隔板4的分隔孔41进入第一空腔11,且分隔板4将液态冷媒阻挡在第二空腔12内,实现气、液冷媒的完全分离。液态冷媒通过第一喷液管2流出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9进行二次节流后进入室内换热器,实现冷媒循环。当电磁阀5打开时,气态冷媒通过排气口13进入压缩机6补气口,实现制冷喷气增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液分离闪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用于与室内热交换器连接的第一喷液管和用于与室外热交换器连接的第二喷液管,所述外壳设有用于气液冷媒分离的分隔板,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分隔板形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设有排气口,所述第一喷液管和第二喷液管均连接于外壳用于向偏向第二空腔侧壁的方向喷射气液冷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闪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设有若干用于气体冷媒通过的分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闪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壳部和下壳部,所述上壳部的第一端设有所述分隔板,所述上壳部的第二端设有所述排气口,所述下壳部远离上壳部的一端安装有所述第一喷液管和第二喷液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分离闪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的侧壁设有用于引导气体冷媒向排气口移动的气体导向锥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闪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液管和第二喷液管的侧壁均开设有用于向第二空腔喷射气液冷媒的喷液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闪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液管和第二喷液管均开设有回油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液分离闪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的侧壁设有用于将液态冷媒导向第一喷液管和第二喷液管的液体导向锥面。
8.一种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闪发器,所述排气口连接有压缩机,所述第一喷液管连接有室内热交换器,所述第二喷液管连接有室外热交换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均与压缩机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液管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与室内热交换器连接,所述第二喷液管通过第二电子膨胀阀与室外热交换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通过电磁阀与压缩机的补气口连接。
CN201921574163.5U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气液分离闪发器及其空调器系统 Active CN211041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74163.5U CN211041492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气液分离闪发器及其空调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74163.5U CN211041492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气液分离闪发器及其空调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41492U true CN211041492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63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74163.5U Active CN211041492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气液分离闪发器及其空调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414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56214B2 (ja) 油分離器および室外機
CN102706047B (zh) 制冷剂分配器和制冷循环装置
CN101932890A (zh) 经济器
US9890977B2 (en) Flash tank economizer for two stage centrifugal water chillers
US10222104B2 (en) Distributor and turbo refrigerating machine and evaporator having the same
JP3945252B2 (ja) エジェクタサイクル用の気液分離器
US11959671B2 (en) Refrigerant distributor and evaporator comprising the refrigerant distributor
CN206399052U (zh) 一种干式机组蒸发器后增设分液器系统
CN201973964U (zh) 一种具有气液分离功能的立式蒸发器
CN103375953A (zh) 气液分离器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11041492U (zh) 一种气液分离闪发器及其空调器系统
CN105758074A (zh) 一种油分离器
JP6601022B2 (ja) 気液分離装置
CN101956691B (zh) 制冷压缩机消音器
CN206281262U (zh) 空调的气液分离器
CN106352624B (zh) 热泵机组
CN204987582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及设有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
CN111707025A (zh) 储液器、制冷系统组件和冰箱
KR20160117683A (ko) 차량용 어큐뮬레이터
CN111256384A (zh) 空调系统
CN219415323U (zh) 闪蒸器及空调系统
WO2022239211A1 (ja) 冷媒貯留容器及び該冷媒貯留容器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11290644U (zh) 冷媒分配器以及包含该冷媒分配器的蒸发器
CN213841397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
CN215675952U (zh) 一种储液式气液分离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