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5323U - 闪蒸器及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闪蒸器及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15323U
CN219415323U CN202320567084.1U CN202320567084U CN219415323U CN 219415323 U CN219415323 U CN 219415323U CN 202320567084 U CN202320567084 U CN 202320567084U CN 219415323 U CN219415323 U CN 219415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avity
pipe
heat exchanger
air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670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芳斌
陈磊
邵艳坡
许永锋
梁科琳
褚永
晏璐
王军强
李永镇
白书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670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15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15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153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闪蒸器及空调系统,闪蒸器包括壳体、中隔板、第一液管、第二液管、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壳体内部设有腔室;中隔板设置在壳体内部,并将腔室分隔成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中隔板的下部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的节流孔;第一液管部分位于第一内腔,且第一液管的一个管口位于第一内腔的下部;第二液管部分位于第二内腔,且第二液管的一个管口位于第二内腔的下部;第一气管与第一内腔的上部连通;第二气管与第二内腔的上部连通。该闪蒸器采用一个罐体,实现了二级喷焓系统的两个经济器的作用,从而能够将二级喷焓系统的两个经济器集成到一个闪蒸罐,节省了空调系统的成本和空间。

Description

闪蒸器及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闪蒸器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常采用补气增焓的方法来提高低温制热效果,闪蒸器是补气增焓系统常用的辅助部件之一,冷媒进入闪蒸器后可以实现气液双向流通,闪蒸器下部的液态冷媒经节流后进入蒸发器换热,闪蒸器上部的气态冷媒经电磁阀后进入压缩机补气。目前,对于二级喷焓系统,一般需要在冷媒循环回路上设置两个经济器,导致空调系统的成本较高,占用空间也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闪蒸器及空调系统,能够将二级喷焓系统的两个经济器集成到一个闪蒸罐,节省成本和空间。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闪蒸器,包括壳体、中隔板、第一液管、第二液管、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其中:
所述壳体内部设有腔室;
所述中隔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并将所述腔室分隔成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中隔板的下部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二内腔的节流孔;
所述第一液管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内腔,且所述第一液管的一个管口位于所述第一内腔的下部;
所述第二液管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内腔,且所述第二液管的一个管口位于所述第二内腔的下部;
所述第一气管与所述第一内腔的上部连通;
所述第二气管与所述第二内腔的上部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闪蒸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中隔板从而将壳体内部的腔室分隔成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第一液管和第二液管中的一根作为冷媒入口,另一根作为冷媒出口,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均作为冷媒出口,且其中一根补气至压缩机的中压腔,另一根补气至压缩机的吸气口,因此,从压缩机的排气口出来的冷媒,经过空调系统中的一个换热器后,从其中一根液管进入到闪蒸器内部的其中一个内腔,且部分冷媒通过中隔板下部的节流孔去到另一个内腔,最后从另一根液管进入到空调系统中的另一个换热器并回到压缩机的吸气口,闪蒸器两个内腔上部的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能够分别补气至压缩机的中压腔和吸气口,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压缩机的吸气量,提升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实现空调系统的二级喷焓;该闪蒸器采用一个罐体,实现了二级喷焓系统的两个经济器的作用,从而能够将二级喷焓系统的两个经济器集成到一个闪蒸罐,节省了空调系统的成本和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闪蒸器中,所述中隔板的上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方向为从所述第二内腔朝向所述第一内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闪蒸器中,所述第一液管和所述第二液管均从所述壳体顶部伸入所述壳体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闪蒸器中,所述第一气管和所述第二气管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部或者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如上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闪蒸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闪蒸器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中隔板从而将壳体内部的腔室分隔成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第一液管和第二液管中的一根作为冷媒入口,另一根作为冷媒出口,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均作为冷媒出口,且其中一根补气至压缩机的中压腔,另一根补气至压缩机的吸气口,因此,从压缩机的排气口出来的冷媒,经过空调系统中的一个换热器后,从其中一根液管进入到闪蒸器内部的其中一个内腔,且部分冷媒通过中隔板下部的节流孔去到另一个内腔,最后从另一根液管进入到空调系统中的另一个换热器并回到压缩机的吸气口,闪蒸器两个内腔上部的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能够分别补气至压缩机的中压腔和吸气口,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压缩机的吸气量,提升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实现空调系统的二级喷焓;该闪蒸器采用一个罐体,实现了二级喷焓系统的两个经济器的作用,从而能够将二级喷焓系统的两个经济器集成到一个闪蒸罐,节省了空调系统的成本和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中,还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至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至所述第一液管,所述第二液管连接至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气管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中压腔,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气管均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中,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液管之间还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所述第二液管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中,还包括四通阀,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分别连接至所述四通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前端的气液分离器,所述四通阀和所述第二气管均连接至所述气液分离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中,所述第二气管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闪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闪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以下至少一项”及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或复数项的任意组合。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例如,术语“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空调系统常采用补气增焓的方法来提高低温制热效果,闪蒸器是补气增焓系统常用的辅助部件之一,冷媒进入闪蒸器后可以实现气液双向流通,闪蒸器下部的液态冷媒经节流后进入蒸发器换热,闪蒸器上部的气态冷媒经电磁阀后进入压缩机补气。目前,对于二级喷焓系统,一般需要在冷媒循环回路上设置两个经济器,导致空调系统的成本较高,占用空间也较大。
基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闪蒸器及空调系统,能够将二级喷焓系统的两个经济器集成到一个闪蒸罐,节省成本和空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闪蒸器100,闪蒸器100包括壳体110、中隔板120、第一液管130、第二液管140、第一气管150和第二气管160,其中:
壳体110内部设有腔室;
中隔板120设置在壳体110内部,并将腔室分隔成第一内腔111和第二内腔112,中隔板120的下部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内腔111与第二内腔112的节流孔121;第一内腔111中的冷媒可以通过节流孔121流至第二内腔112,同理,第二内腔112中的冷媒也可以通过节流孔121流至第一内腔111;
第一液管130部分位于第一内腔111,且第一液管130的一个管口位于第一内腔111的下部;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液管130从壳体110顶部伸入壳体110内部,壳体110的顶部设置有可供第一液管130伸入的通孔,第一液管130的上半部分位于壳体110上方,第一液管130的下半部分伸至第一内腔111的下部,使得第一液管130的下管口处于第一内腔111的下部,从而使得第一液管130能够往第一内腔111注入冷媒或者从第一内腔111内部抽取冷媒;
第二液管140部分位于第二内腔112,且第二液管140的一个管口位于第二内腔112的下部;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二液管140从壳体110顶部伸入壳体110内部,壳体110的顶部设置有可供第二液管140伸入的通孔,第二液管140的上半部分位于壳体110上方,第二液管140的下半部分伸至第二内腔112的下部,使得第二液管140的下管口处于第二内腔112的下部,从而使得第二液管140能够往第二内腔112注入冷媒或者从第二内腔112内部抽取冷媒;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液管140的下管口的高度可以与第一液管130的下管口的高度一致,也可以略有错开;
第一气管150与第一内腔111的上部连通;具体地,壳体110的侧壁上部设置有与第一内腔111连通的通孔,第一气管150安装在该通孔上,第一气管150可以如图1所示没有伸至第一内腔111中,端部与第一内腔111的内壁相切,也可以如第一液管130般部分伸至第一内腔111中;
第二气管160与第二内腔112的上部连通;具体地,壳体110的侧壁上部设置有与第二内腔112连通的通孔,第二气管160安装在该通孔上,第二气管160可以如图1所示没有伸至第二内腔112中,端部与第二内腔112的内壁相切,也可以如第二液管140般部分伸至第二内腔112中。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闪蒸器100,一般应用于二级喷焓系统,搭配喷气增焓压缩机或者双级压缩机使用,参照图3所示,二级喷焓系统至少还包括两个分别与压缩机200连接的换热器,例如为图3中的第一换热器300和第二换热器4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闪蒸器100,通过在壳体110内部设置中隔板120从而将壳体110内部的腔室分隔成第一内腔111和第二内腔112,第一液管130和第二液管140中的一根作为冷媒入口,另一根作为冷媒出口,第一气管150和第二气管160均作为冷媒出口,且其中一根补气至压缩机200的中压腔,另一根补气至压缩机200的吸气口,因此,从压缩机200的排气口出来的冷媒,经过空调系统中的一个换热器后,从其中一根液管进入到闪蒸器100内部的其中一个内腔,且部分冷媒通过中隔板120下部的节流孔121去到另一个内腔,最后从另一根液管进入到空调系统中的另一个换热器并回到压缩机200的吸气口,闪蒸器100两个内腔上部的第一气管150和第二气管160能够分别补气至压缩机200的中压腔和吸气口,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压缩机200的吸气量,提升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实现空调系统的二级喷焓;该闪蒸器100采用一个罐体,实现了二级喷焓系统的两个经济器的作用,从而能够将二级喷焓系统的两个经济器集成到一个闪蒸罐,节省了空调系统的成本和空间。
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闪蒸器100中,中隔板120的上部设置有单向阀122,单向阀122的方向为从第二内腔112朝向第一内腔11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中隔板120的上部设置有单向阀122,可以使得第二内腔112中的气态冷媒能够通过单向阀122流向第一内腔111,适用于不需要二级喷焓的运行工况,也即不需要采用二级喷焓时,可以将第二液管140作为冷媒入口,将第一液管130作为冷媒出口。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其他实施例提供的闪蒸器100中,第一液管130和第二液管140还可以从壳体110侧壁上部伸入壳体110内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其他实施例提供的闪蒸器100中,第一气管150和第二气管160还可以设置于壳体110的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如上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闪蒸器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闪蒸器100通过在壳体110内部设置中隔板120从而将壳体110内部的腔室分隔成第一内腔111和第二内腔112,第一液管130和第二液管140中的一根作为冷媒入口,另一根作为冷媒出口,第一气管150和第二气管160均作为冷媒出口,且其中一根补气至压缩机200的中压腔,另一根补气至压缩机200的吸气口,因此,从压缩机200的排气口出来的冷媒,经过空调系统中的一个换热器后,从其中一根液管进入到闪蒸器100内部的其中一个内腔,且部分冷媒通过中隔板120下部的节流孔121去到另一个内腔,最后从另一根液管进入到空调系统中的另一个换热器并回到压缩机200的吸气口,闪蒸器100两个内腔上部的第一气管150和第二气管160能够分别补气至压缩机200的中压腔和吸气口,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压缩机200的吸气量,提升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实现空调系统的二级喷焓;该闪蒸器100采用一个罐体,实现了二级喷焓系统的两个经济器的作用,从而能够将二级喷焓系统的两个经济器集成到一个闪蒸罐,节省了空调系统的成本和空间。
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中,还包括压缩机200、第一换热器300和第二换热器400,压缩机200的排气口连接至第一换热器300,第一换热器300连接至第一液管130,第二液管140连接至第二换热器400,第一气管150连接至压缩机200的中压腔,第二换热器400和第二气管160均连接至压缩机200的吸气口。
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为单制热功能的空调系统的原理图,第一换热器300为室内换热器,第二换热器400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与闪蒸器100之间还设置有室内电子膨胀阀500,室外换热器与闪蒸器100之间还设置有室外电子膨胀阀600。具体地,制热时,高温高压的冷媒从压缩机200的排气口出来,流动到室内换热器300,经过室内电子膨胀阀500的节流后通过第一液管130进入到闪蒸器100的第一内腔111,部分冷媒①通过中隔板120下部的节流孔121流通到第二内腔112,第二内腔112中的部分冷媒②通过第二液管140流经室外电子膨胀阀600,经过室外换热器400回到压缩机200的吸气口;另外,闪蒸器100的第一内腔111中的部分冷媒③通过第一气管150进入到压缩机200的中压腔,蒸器100的第二内腔112中的部分冷媒④通过第二气管160进入到压缩机200的吸气口。其中,流经室内换热器300的冷媒流量=压缩机200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流量=冷媒②+冷媒③+冷媒④;压缩机200的吸气口的冷媒流量=冷媒②+冷媒④;流经室外换热器400的冷媒流量=冷媒②。
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中,第一换热器300与第一液管130之间还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500;第二液管140与第二换热器400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600。
参照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中,还包括四通阀700,压缩机200的排气口、压缩机200的吸气口、第一换热器300以及第二换热器400分别连接至四通阀700。
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图3所示的单制热功能的空调系统,图4所示的空调系统为具有制热和制冷功能的空调系统:第一换热器300为室内换热器,第二换热器400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与闪蒸器100之间还设置有室内电子膨胀阀500,室外换热器与闪蒸器100之间还设置有室外电子膨胀阀600。具体地,制热时,高温高压的冷媒从压缩机200的排气口出来,经过四通阀700后,流动到室内换热器300,经过室内电子膨胀阀500的节流后通过第一液管130进入到闪蒸器100的第一内腔111,部分冷媒①通过中隔板120下部的节流孔121流通到第二内腔112,第二内腔112中的部分冷媒②通过第二液管140流经室外电子膨胀阀600,经过室外换热器400后去到四通阀700,再回到压缩机200的吸气口;另外,闪蒸器100的第一内腔111中的部分冷媒③通过第一气管150进入到压缩机200的中压腔,蒸器100的第二内腔112中的部分冷媒④通过第二气管160进入到压缩机200的吸气口。其中,流经室内换热器300的冷媒流量=压缩机200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流量=冷媒②+冷媒③+冷媒④;压缩机200的吸气口的冷媒流量=冷媒②+冷媒④;流经室外换热器400的冷媒流量=冷媒②。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制热时,从第二气管160直接回到压缩机200的吸气口的冷媒,与从第二液管140流经室外电子膨胀阀600和外换热器400回到压缩机200的吸气口的冷媒,相当于两条并联的冷媒支路,第二气管160所在支路提高了压缩机的吸气量,分担了室外换热器400的流量,室外换热器400的压降变小,换热量更好,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换热能力得到提升。
制冷时,高温高压的冷媒从压缩机200的排气口出来,经过四通阀700,经过室外换热器400,经过室外电子膨胀阀600节流后,再通过第二液管140进入到闪蒸器100的第二内腔112,部分冷媒通过中隔板120下部的节流孔121流到闪蒸器100的第一内腔111,参照图5,部分冷媒还通过中隔板120的上部设置的单向阀122的通道流到第一内腔111,第一内腔111的气态冷媒去到压缩机的中压腔,液态冷媒则经过通过第一液管130去到室内电子膨胀阀500,再经过室内换热器300,再经过四通阀700后回到压缩机200的吸气口。
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中,还包括设置于压缩机200的吸气口前端的气液分离器800,四通阀700和第二气管160均连接至气液分离器800。
参照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中,第二气管160与气液分离器800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电磁阀900。
在第二气管160与气液分离器800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电磁阀900,能够在不需要通过第二气管160进行二级补气增焓时控制电磁阀900关闭。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闪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内部设有腔室;
中隔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并将所述腔室分隔成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中隔板的下部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二内腔的节流孔;
第一液管,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内腔,且所述第一液管的一个管口位于所述第一内腔的下部;
第二液管,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内腔,且所述第二液管的一个管口位于所述第二内腔的下部;
第一气管,与所述第一内腔的上部连通;
第二气管,与所述第二内腔的上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的上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流通方向为从所述第二内腔朝向所述第一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管和所述第二液管均从所述壳体顶部伸入所述壳体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管和所述第二气管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部或者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5.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闪蒸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至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至所述第一液管,所述第二液管连接至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气管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中压腔,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气管均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液管之间还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所述第二液管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通阀,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均连接至所述四通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前端的气液分离器,所述四通阀和所述第二气管均连接至所述气液分离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管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电磁阀。
CN202320567084.1U 2023-03-21 2023-03-21 闪蒸器及空调系统 Active CN219415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7084.1U CN219415323U (zh) 2023-03-21 2023-03-21 闪蒸器及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7084.1U CN219415323U (zh) 2023-03-21 2023-03-21 闪蒸器及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15323U true CN219415323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36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67084.1U Active CN219415323U (zh) 2023-03-21 2023-03-21 闪蒸器及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153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2890B (zh) 经济器
CN206399052U (zh) 一种干式机组蒸发器后增设分液器系统
CN214276220U (zh) 换热器和空调
CN215930202U (zh) 过冷回气装置以及空调系统
CN201764743U (zh) 虹吸喷射满液式冷水机组
CN106123414A (zh) 一种数据中心用蒸发前置气液分离装置的微通道机房空调
CN219415323U (zh) 闪蒸器及空调系统
CN209801850U (zh) 一种低温环境下的制冷压缩机及其制冷系统
CN218442847U (zh) 一种直澎式微动力满液供液制冷装置
CN114838535B (zh) 旁通加热气液分离器的空调系统及其加热方法
CN217686006U (zh) 节流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15260633U (zh) 一种模块化磁悬浮离心式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CN212842360U (zh) 一种制冷剂量控制装置和制冷设备
CN211650813U (zh) 一种低环温热泵系统
CN106969520A (zh) 一种双回路冷水机组及双温冷却系统
CN201032231Y (zh) 一种多组冷却塔水位平衡连通系统
CN107763868A (zh) 一种带油冷却装置的压缩冷凝机组
CN109682105B (zh) 空调系统
CN113154728A (zh) 一种热交换式储液罐
CN206755642U (zh) 一种双回路冷水机组及双温冷却系统
CN111076439A (zh) 补气结构、离心式冷水机组及空调器
CN110206733A (zh) 一种双级压缩多补气压缩机和空调器
CN201100799Y (zh) 适用于多压缩机并联连接空调系统的气液分离器
CN218033841U (zh) 节流结构以及空调机组
CN215490042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