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26123U - 一种便于颜料充分混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颜料充分混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26123U
CN211026123U CN201921536109.1U CN201921536109U CN211026123U CN 211026123 U CN211026123 U CN 211026123U CN 201921536109 U CN201921536109 U CN 201921536109U CN 211026123 U CN211026123 U CN 211026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itator
stirring
mixing
rod
raw materi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361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井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5361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26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26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261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颜料充分混合装置,具体涉及颜料混合技术领域,包括搅拌桶,所述搅拌桶两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底部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内设置有搅料棒,所述托板底部一侧设置有碾压棍,所述碾压棍与托板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轴承。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轴转动带动碾压棍转动,将原料进一步碾碎成更小的粉末状,搅拌轴带动搅拌器转动,加速混合原料的混合,加热板与搅拌桶底部相贴合,实现对搅拌桶底部直接加热,加速原料的溶解,进一步提高混合原料的混合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颜料充分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颜料混合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便于颜料充分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随着建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不但要坚固,而且还要美观,需要对一些建筑进行着色,所述颜料的混合装置比不可少,现有的颜料混合装置对颜料混合效果差,使得颜料混合不均匀,导致在对建筑着色时,着色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颜料充分混合装置,通过搅拌轴转动带动碾压棍转动,将原料进一步碾碎成更小的粉末状,搅拌轴带动搅拌器转动,加速混合原料的混合,加热板与搅拌桶底部相贴合,实现对搅拌桶底部直接加热,加速原料的溶解,进一步提高混合原料的混合效率,加热板对搅拌桶加热的同时对水进行加热,水加热后对搅拌桶进行保温,同时水散热速率慢,提高能源利用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颜料充分混合装置,包括搅拌桶,所述搅拌桶两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底部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内设置有搅料棒,所述托板底部一侧设置有碾压棍,所述碾压棍与托板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碾压棍顶部以及搅拌轴顶部均设置有齿轮,两组所述齿轮之间连接有链条,所述搅拌桶顶部设置有桶盖,靠近所述碾压棍的桶盖一侧固定连接有漏斗,所述碾压棍转动安插在漏斗内,所述搅拌桶底部设置有水槽,所述水槽与搅拌桶之间设置有加热板;
所述搅拌桶内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托板之间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活动板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轴承。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料棒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搅料棒设置有三个,两组所述搅料棒交错设置,所述搅料棒设置成三棱柱形式,两组所述搅料棒棱角朝向相反。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靠近所述碾压棍的托板一侧设置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底部延伸至漏斗内,所述输料管与安装架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板。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碾压棍底部周向侧设置为打磨层,所述碾压棍两侧与漏斗内壁之间的距离从上到下逐渐缩小,所述碾压棍顶部设置为弧形结构。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漏斗底部设置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底部与活动板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靠近所述碾压棍的搅拌桶底部一端设置有玻璃管,所述玻璃管中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两端分别与安装架以及搅拌桶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桶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搅拌桶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搅拌桶底部为铜制材料。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杆贯穿桶盖延伸至桶盖内,所述螺纹杆通过第二轴承与活动板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输料管将原料排入至漏斗内,接通电机,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进一步带动碾压棍转动,碾压棍底部周向侧设置为打磨层,碾压棍两侧与漏斗内壁之间的距离从上到下逐渐缩小,将原料进一步碾碎成更小的粉末状,同时碾压棍的转动便于下料,搅拌轴带动搅拌器转动,搅拌器带动搅料棒转动实现对混合原料进行搅拌,进一步加速混合原料的混合,接通加热板,向水槽内注入水,加热板与搅拌桶底部相贴合,实现对搅拌桶底部直接加热,加速原料的溶解,进一步提高混合原料的混合效率,加热板对搅拌桶加热的同时对水进行加热,水加热后对搅拌桶进行保温,同时水散热速率慢,提高能源利用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实现原料充分混合的进步;
2、通过当混合原料较少时,向下转动螺纹杆,在第二轴承的作用下使得活动板向下移动,使得活动板正好处于混合原料的顶部,使得混合原料在一定的容积内搅拌,防止在搅拌少量混合原料时,混合原料惯性太大,导致搅拌桶不稳定,甚至造成搅拌桶发生倾倒,同时活动板防止混合原料污染活动板上层的搅拌桶内壁,便于搅拌桶的清洗,与现有技术相比,有防止搅拌桶发生倾倒的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槽与搅拌桶装配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料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搅拌桶、2加热板、3水槽、4搅拌器、5搅料棒、6出料口、7挡板、8活动板、9第二轴承、10螺纹杆、11安装架、12托板、13搅拌轴、14电机、15链条、16齿轮、17第一轴承、18输料管、19第一固定板、20桶盖、21玻璃管、22第二固定板、23碾压棍、24漏斗、25波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颜料充分混合装置,包括搅拌桶1,所述搅拌桶1两侧设置有安装架11,所述安装架11固定连接有托板12,所述托板12顶部设置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搅拌轴13,所述搅拌轴13底部设置有搅拌器4,所述搅拌器4内设置有搅料棒5,所述托板12底部一侧设置有碾压棍23,所述碾压棍23与托板12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轴承17,所述碾压棍23顶部以及搅拌轴13顶部均设置有齿轮16,两组所述齿轮16之间连接有链条15,所述搅拌桶1顶部设置有桶盖20,靠近所述碾压棍23的桶盖20一侧固定连接有漏斗24,所述碾压棍23转动安插在漏斗24内,所述搅拌桶1底部设置有水槽3,所述水槽3与搅拌桶1之间设置有加热板2;
所述搅料棒5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搅料棒5设置有三个,两组所述搅料棒5交错设置,所述搅料棒5设置成三棱柱形式,两组所述搅料棒5棱角朝向相反,减小搅料棒5在搅料时的阻力;
靠近所述碾压棍23的托板12一侧设置有输料管18,所述输料管18底部延伸至漏斗24内,所述输料管18与安装架11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9,提高输料管18的稳定性;
所述碾压棍23底部周向侧设置为打磨层,对原料进行打磨,碾碎,便于原料的溶解,所述碾压棍23两侧与漏斗24内壁之间的距离从上到下逐渐缩小,将原料碾压成更小的粉末状颗粒,更加便于溶解,所述碾压棍23顶部设置为弧形结构,防止原料堆积在碾压棍23顶部,同时便于下料;
所述漏斗24底部设置有波纹管25,所述波纹管25底部与活动板8固定连接,波纹管25实现伸长缩短,便于原料从漏斗24内进入搅拌桶1内;
靠近所述碾压棍23的搅拌桶1底部一端设置有玻璃管21,玻璃管21的设置便于观察搅拌桶1中原料的高度,所述玻璃管21中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22,提高玻璃管21的稳定性,所述第二固定板22两端分别与安装架11以及搅拌桶1固定连接;
所述搅拌桶1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挡板7,实现原料在搅拌时撞击回流,提高原料的混合效率,所述搅拌桶1底部开设有出料口6,便于排料,所述搅拌桶1底部为铜制材料,铜制材料导热快,对搅拌桶1加热效果好;
实施方式具体为:在实际使用时,通过输料管18上的输料泵将原料从输料管18排入至漏斗24内,接通电机14,电机14带动搅拌轴13转动,搅拌轴13在齿轮16、链条15以及第一轴承17的作用下带动碾压棍23转动,由于碾压棍23底部周向侧设置为打磨层,碾压棍23两侧与漏斗24内壁之间的距离从上到下逐渐缩小,当原料下落至漏斗24底部时,在碾压棍23的作用下,将原料进一步碾碎成更小的粉末状,同时碾压棍23的转动便于下料,碾碎后的原料从波纹管25掉落至搅拌桶1内,向搅拌桶1内加入水,搅拌轴13带动搅拌器4转动,搅拌器4带动搅料棒5转动实现对混合原料进行搅拌,进一步加速混合原料的混合,接通加热板2,同时向水槽3内注入水,加热板2与搅拌桶1底部相贴合,实现对搅拌桶1底部直接加热,搅拌桶1底部为铜制材料,热传递效果好,加热板2对搅拌桶1直接加热,加速原料的溶解,进一步提高混合原料的混合效率,加热板2对搅拌桶1加热的同时对水进行加热,水加热后对搅拌桶1进行保温,同时水散热速率慢,提高能源利用率,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颜料混合装置对颜料混合效果差,使得颜料混合不均匀,导致在对建筑着色时,着色不均匀的问题。
如图1所示,所述搅拌桶1内设置有活动板8,所述活动板8与托板12之间设置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与活动板8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轴承9;
所述螺纹杆10贯穿桶盖20延伸至桶盖20内,所述螺纹杆10通过第二轴承9与活动板8转动连接;
实施方式具体为:在实际使用时,当混合原料较少时,向下转动螺纹杆10,在第二轴承9的作用下使得活动板8向下移动,使得活动板8正好处于混合原料的顶部,使得混合原料在一定的容积内搅拌,防止在搅拌少量混合原料时,混合原料惯性太大,导致搅拌桶1不稳定,甚至造成搅拌桶1发生倾倒,同时活动板8防止混合原料污染活动板8上层的搅拌桶1内壁,便于搅拌桶1的清洗,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搅拌桶1在搅拌少量混合原料时,混合原料在搅拌时惯性太大,导致搅拌桶1不稳定容易发生倾倒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5,通过搅拌轴13转动带动碾压棍23转动,将原料进一步碾碎成更小的粉末状,搅拌轴13带动搅拌器4转动,加速混合原料的混合,加热板2与搅拌桶1底部相贴合,实现对搅拌桶1底部直接加热,加速原料的溶解,进一步提高混合原料的混合效率,加热板2对搅拌桶1加热的同时对水进行加热,水加热后对搅拌桶1进行保温,同时水散热速率慢,提高能源利用率,当混合原料较少时,向下转动螺纹杆10,在第二轴承9的作用下使得活动板8向下移动,使得活动板8正好处于混合原料的顶部,使得混合原料在一定的容积内搅拌,防止在搅拌少量混合原料时,混合原料惯性太大,导致搅拌桶1不稳定,甚至造成搅拌桶1发生倾倒。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便于颜料充分混合装置,包括搅拌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1)两侧设置有安装架(11),所述安装架(11)固定连接有托板(12),所述托板(12)顶部设置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搅拌轴(13),所述搅拌轴(13)底部设置有搅拌器(4),所述搅拌器(4)内设置有搅料棒(5),所述托板(12)底部一侧设置有碾压棍(23),所述碾压棍(23)与托板(12)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轴承(17),所述碾压棍(23)顶部以及搅拌轴(13)顶部均设置有齿轮(16),两组所述齿轮(16)之间连接有链条(15),所述搅拌桶(1)顶部设置有桶盖(20),靠近所述碾压棍(23)的桶盖(20)一侧固定连接有漏斗(24),所述碾压棍(23)转动安插在漏斗(24)内,所述搅拌桶(1)底部设置有水槽(3),所述水槽(3)与搅拌桶(1)之间设置有加热板(2);
所述搅拌桶(1)内设置有活动板(8),所述活动板(8)与托板(12)之间设置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与活动板(8)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轴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颜料充分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料棒(5)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搅料棒(5)设置有三个,两组所述搅料棒(5)交错设置,所述搅料棒(5)设置成三棱柱形式,两组所述搅料棒(5)棱角朝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颜料充分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碾压棍(23)的托板(12)一侧设置有输料管(18),所述输料管(18)底部延伸至漏斗(24)内,所述输料管(18)与安装架(11)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颜料充分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棍(23)底部周向侧设置为打磨层,所述碾压棍(23)两侧与漏斗(24)内壁之间的距离从上到下逐渐缩小,所述碾压棍(23)顶部设置为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颜料充分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24)底部设置有波纹管(25),所述波纹管(25)底部与活动板(8)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颜料充分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碾压棍(23)的搅拌桶(1)底部一端设置有玻璃管(21),所述玻璃管(21)中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22),所述第二固定板(22)两端分别与安装架(11)以及搅拌桶(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颜料充分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1)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挡板(7),所述搅拌桶(1)底部开设有出料口(6),所述搅拌桶(1)底部为铜制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颜料充分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0)贯穿桶盖(20)延伸至桶盖(20)内,所述螺纹杆(10)通过第二轴承(9)与活动板(8)转动连接。
CN201921536109.1U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便于颜料充分混合装置 Active CN211026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6109.1U CN211026123U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便于颜料充分混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6109.1U CN211026123U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便于颜料充分混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26123U true CN211026123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62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36109.1U Active CN211026123U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便于颜料充分混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261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29024U (zh) 一种浇注搅拌机
CN107744748A (zh) 一种变性淀粉混合设备
CN211026123U (zh) 一种便于颜料充分混合装置
CN206715724U (zh) 一种组合式连续双轴预湿混料机
CN212369997U (zh) 一种基于保护膜生产的原料混合装置
CN218138904U (zh) 一种混凝土的混合设备
CN215882203U (zh) 一种高强度硅树脂塑胶材料制备设备
CN212978755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搅拌设备
CN213376307U (zh) 一种外墙乳胶漆搅拌装置
CN213533170U (zh) 预拌砂浆制备用混合搅拌设备
CN108522573A (zh) 一种便于注水的高效和面装置
CN210651294U (zh) 一种水利施工用高效混凝土搅拌装置
CN210906179U (zh) 一种用于生产减水剂的搪瓷反应釜
CN211754105U (zh) 一种多原料聚集搅拌装置
CN107175765A (zh) 一种自循环式混凝土搅拌机
CN208894099U (zh) 一种多工位变性淀粉搅拌设备
CN207344833U (zh) 一种带有加料装置的新型混凝土搅拌装置
CN216658435U (zh) 一种可款速搅拌均匀的混凝土搅拌机
CN208197186U (zh)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搅拌机
CN220758922U (zh) 一种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加工装置
CN215511630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搅拌装置
CN220464283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分层式砂浆混合机
CN214266119U (zh) 一种施工用混凝土搅拌装置
CN216658478U (zh) 一种预拌混凝土用的混料机
CN214810271U (zh) 一种印染粉体皂洗剂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