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15744U - 一种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15744U
CN211015744U CN201921960349.4U CN201921960349U CN211015744U CN 211015744 U CN211015744 U CN 211015744U CN 201921960349 U CN201921960349 U CN 201921960349U CN 211015744 U CN211015744 U CN 211015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abinet
cabinet unit
power input
input terminal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603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凯
钟春仁
贺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uma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oudi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7147725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11015744(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oudi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oudi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603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15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15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15744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6023 priority patent/WO2021093629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放置移动电源的电池仓以及用于给电池仓内的移动电源充电的充电端子;电源输入端子和电源输出端子,经所述电源输入端子输入的电流可从所述电源输出端子输出至另一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的电源输入端子;电路板和适配器,所述适配器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子,所述适配器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充电端子电连接所述电路板。通过充电柜单元电源输入端子和电源输出端子的配合,可以实现多个充电柜单元的堆叠设置,而且在增加充电柜单元数量时,不需要增加电源插座和电源充电线的数量,节约了制造成本,同时节省了占地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在移动电源市场领域中,移动电源租借设备的多个充电柜单元之间采用独立供电、通讯的方式,各个充电柜单元之间只是单纯的数量叠加。在移动电源使用需求大的场合常常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单纯通过增加充电柜单元的数量来解决需求大的问题,不仅需要提供与充电柜单元数量相等的电源插座和电源充电线,从而增加市场投入成本;而且由于电源插座和/或电源充电线长度的限制,充电柜单元的叠加数量有限,因此投放多个移动电源租借设备或者增大充电柜单元的容量,均容易导致充电柜占用面积大、影响商户的营业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旨在解决现有移动电源租借设备存在的投入成本高、占用面积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包括:
一个或多个用于放置移动电源的电池仓以及用于给电池仓内的移动电源充电的充电端子;
电源输入端子和电源输出端子,经所述电源输入端子输入的电流可从所述电源输出端子输出至另一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的电源输入端子;
电路板和适配器,所述适配器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子,所述适配器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充电端子电连接所述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柜单元还包括壳体,所述电源输出端子为电源输出母座,所述电源输出母座延伸出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电源输入端子为电源输入公头,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与电源输入公头位置对应的容纳腔,所述电源输入公头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源输出母座用于当两充电柜单元拼接时,卡设于另一个充电柜单元的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容纳腔内的电源输入公头插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柜单元的壳体的一端设有定位凸块,另一个端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块位置对应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块用于当两充电柜单元拼接时卡设于另一个充电柜单元的壳体的定位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块包括位于所述壳体的一端的中部位置的主定位凸块以及位于远离中部位置的副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凹槽包括与所述主定位凸块和副定位凸块位置对应的主定位凹槽以及副定位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主定位凸块以及副定位凸块均设于所述壳体的下端,且所述副定位凸块的凸起高度或者在副定位凸块上增设一脚垫后的总高度大于所述主定位凸块的凸起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块包括位于所述壳体一端的边缘位置的侧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凹槽为设置于壳体另一端的侧定位凹槽,所述侧定位凹槽同时贯通所述壳体端面以及壳体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柜单元的壳体上还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与侧定位凹槽的布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块包括位于所述壳体一端的边缘位置的侧连接凸块,所述定位凹槽为设置于壳体另一端的侧连接凹槽,所述侧连接凸块与侧连接凹槽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柜单元还包括模组主体、锁扣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电池仓至少为两个且设置于所述模组主体上,每一个电池仓对应配置一所述锁扣机构,所述锁扣机构可锁止或解锁移动电源,每两个电池仓对应配置一个所述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可正反转的电机以及由所述电机驱动的解锁机构,所述电机正转或反转时,所述解锁机构可分别推动与一个电池仓对应的锁扣机构移动,以解锁该电池仓内的移动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机构包括与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朝向所述锁扣机构的推顶凸台,所述电机转动时,所述推顶凸台推动所述锁扣机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推顶凸台的两侧设有与转盘端面平滑过渡的推顶面,所述转盘转动时,所述推顶面逐渐推动所述锁扣机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仓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锁扣机构包括与所述模组主体转动连接的锁扣件;所述锁扣件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对应的卡扣部,另一端延伸至与所述转盘相对应;所述推顶凸台可在转盘转动时挤压该另一端,使锁扣件设有卡扣部的一端朝外移动,以解锁电池仓内的移动电源。
进一步地,同一动力机构对应的两个所述锁扣件由同一轴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模组主体上,所述推顶凸台可推动所述锁扣件绕所述轴杆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机构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锁扣件锁止移动电源的弹性复位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第一推杆和用于推顶所述第一推杆的第一弹性件,所述模组主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一推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推杆的另一端抵靠所述锁扣件。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机构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锁扣件上设有触发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触发部到达预定位置时,所述电机不再沿当前方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为光电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模组主体上还设有弹性推移机构,所述弹性推移机构包括第二推杆和用于推顶所述第二推杆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推杆的一端朝向所述电池仓的开口方向伸入电池仓。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仓包括沿移动电源插入电池仓的方向逐渐收窄的收窄仓段,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收窄仓段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包括:
一个或多个用于放置移动电源的电池仓以及用于给电池仓内的移动电源充电的充电端子;
电源输入端子和电源输出端子,经所述电源输入端子输入的电流可从所述电源输出端子输出至另一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的电源输入端子;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子,所述充电端子电连接所述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柜单元还包括壳体,所述电源输出端子为电源输出母座,所述电源输出母座延伸出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电源输入端子为电源输入公头,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与电源输入公头位置对应的容纳腔,所述电源输入公头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源输出母座用于当两充电柜单元拼接时,卡设于另一个充电柜单元的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容纳腔内的电源输入公头插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充电柜单元电源输入端子和电源输出端子的配合,可以实现多个充电柜单元的堆叠设置,而且在增加充电柜单元数量时,不需要增加电源插座和电源充电线的数量,节约了制造成本,同时节省了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充电柜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充电柜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充电柜单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充电柜单元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充电柜单元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解锁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转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锁扣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弹性复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弹性推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移动电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2,包括电池仓21、充电端子22、电源输入端子23、电源输出端子24、电路板25和适配器26。所述电池仓为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电池仓21内用于放置若干移动电源3,当移动电源3位于所述电池仓21内时,所述充电端子22可给所述移动电源3充电。一个所述充电柜单元2的电源输入端子23电连接电源插座,经所述电源输入端子23输入的电流可从所述电源输出端子24输出至另一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2的电源输入端子23。所述适配器26分别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子23和电路板25,所述适配器26的电源输入端(图中未示出)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子23,所述适配器26的电源输出端(图中未示出)电连接所述电路板25,所述充电端子22电连接所述电路板25,所述电路板25可向所述充电端子22输出直流电,以用于给移动电源3充电。本实用新型通过充电柜单元2的电源输入端子23和电源输出端子24的配合,可以实现多个充电柜单元2的堆叠设置,而且在增加充电柜单元2数量时,不需要增加电源插座和电源充电线的数量,堆叠的充电柜单元的数量不受电源插座数量和/或电源充电线长度的限制,节约了制造成本;同时因为增加数量的方式是向上堆叠,因此不用增加占地面积。
具体地,在实际投入使用时,所述充电柜单元2上还设有主机1,所述主机1与充电柜单元2电连接,所述主机1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讯的方式,向所述充电柜单元2发送控制信号以对所述充电柜单元2进行控制。所述主机1与充电柜单元2之间和/或充电柜单元2与充电柜单元2可拆卸地上下堆叠设置,所述主机1与充电柜单元2之间通过所述充电柜单元2的电源输出端子24或电源输入端子23电连接,相邻充电柜单元2之间通过一者的电源输出端子24与另一者的电源输入端子23电连接。电源经由一个充电柜单元2的电源输入端子23输入后,通过电源输出端子24或者若干个电源输出端子24和电源输入端子23的配合,以向若干个充电柜单元2和主机1供应电流。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机1设于充电柜单元2的最上方,便于移动电源3的租借人进行扫码解锁,所述主机1的下方堆叠有一个或者多个充电柜单元2,所述电源充电线与最下方的充电柜单元2的电源输入端子23电连接,通过各个充电柜单元2的电源输入端子23和电源输出端子24相互之间的配合,可向其他充电柜单元2和主机1传输电流。所述各个充电柜单元2形成并联关系,各个充电柜单元2的电压相同,有利于稳定地向适配器26和电路板25供应电流,保证移动电源3的充电。
作为一个优选,所述电源为市电,所述市电为交流电,电压一般为100-240V。经由充电柜单元2的电源输入端子23输入的市电,通过电源输出端子24输出至另一充电柜单元2的电源输入端子23,即电源输入端子23和电源输出端子24传输的均是交流电。所述适配器26具有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功能,可将电源输入端子23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输出至电路板25。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也可以是380V的工业用电或者直流电。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充电柜单元2还包括壳体27,所述电源输出端子24为电源输出母座,所述电源输出母座延伸出所述壳体27的一端,所述电源输出母座的导体部分外设有绝缘层241,所述绝缘层241沿导体的方向延伸以将导体包设在绝缘层241内,避免工作人员增加充电柜导体时,误触导体造成触电现象,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所述电源输入端子23为电源输入公头,所述壳体27的另一端设有与电源输出母座位置对应的容纳腔231,所述容纳腔231与所述电源输出母座相对应,所述电源输入公头设于所述容纳腔231内,所述容纳腔231凹进所述壳体27内,工作人员在搬运或者安装过程中不容易接触到电源输入端子23,有效消除了误触电的隐患。所述电源输出母座用于当两充电柜单元2拼接时,卡设于另一个充电柜单元2的容纳腔231内并与所述容纳腔231内的电源输入公头插接,实现两个充电柜单元2之间的电流传输。所述容纳腔231与电源输出母座的设置,也起到了固定主机1与充电柜单元2或者充电柜单元2与充电柜单元2连接的作用。
作为一个优选,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充电柜单元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所述第一安装板201用于固定所述电源输出母座,所述第二安装板202用于固定所述电源输入公头,所述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可通过卡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实现与充电柜单元2的可拆卸连接。由于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电源线插头标准存在不一致的情况,移动电源租借设备在进入其他国家的时候,必须更换与之相对应的电源输出母座和电源输入公头,通过将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设置成可拆卸的,在更换电源输出母座和电源输入公头时,仅需将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拆下后,便可取出与安装板20连接的电源输出母座和电源输入公头,再将不同标准的电源输出母座和电源输入公头装配到充电柜单元2上,从而高效、节约地实现移动电源租借设备的部件更换。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充电柜单元2的壳体27的一端设有定位凸块271,另一个端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块271位置对应的定位凹槽272,所述定位凸块271用于当两充电柜单元2拼接时,卡设于另一个充电柜单元2的壳体的定位凹槽272内。所述主机1上也设有与相邻的充电柜单元2的定位凸块271或者定位凹槽272相对应的定位凹槽272或定位凸块271,所述定位凸块271和定位凹槽272相配合,不仅为安装主机1和充电柜单元2提供了导向作用,还起到固定相邻的主机1与充电柜单元2以及充电柜单元2之间连接关系的作用。
作为一个优选,所述定位凸块271包括位于所述壳体27的一端的中部位置的主定位凸块2711以及位于远离中部位置的副定位凸块2712,所述定位凹槽272包括与所述主定位凸块2711和副定位凸块2712位置对应的主定位凹槽2721以及副定位凹槽2722。所述主定位凸块2711以及副定位凸块2712均设于所述壳体27的下端,且所述副定位凸块2712的凸起高度或者在副定位凸块2712上增设一脚垫后的总高度大于所述主定位凸块2711的凸起高度。每一个充电柜单元2的副定位凸块2712为四个,位于最下面的充电柜单元2的副定位凸块2712可以作为支撑脚,支撑堆叠在上面的其他充电柜单元2和主机1。
作为一个优选,所述定位凸块271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27一端的边缘位置的侧定位凸块2713,所述定位凹槽272为设置于壳体另一端的侧定位凹槽273,所述侧定位凹槽273同时贯通所述壳体27端面以及壳体27侧壁。所述侧定位凸块2713与侧定位凹槽2723的设置可为充电柜单元2的安装提供导向作用。所述充电柜单元2的壳体27上还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231与侧定位凹槽2723的布线槽273。所述布线槽273用于安装与电源连接的电源充电线,所述电源充电线镶嵌进所述布线槽273,节省了空间,并使得电线与电源输入端子23连接更紧密。
作为一个优选,所述定位凸块271包括位于所述壳体27一端的边缘位置的侧连接凸块2714,所述定位凹槽272为设置于壳体27另一端的侧连接凹槽2714,所述侧连接凸块2714与侧连接凹槽2724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固定孔2715,所述固定孔2715可与螺钉、螺杆等连接件(图中未示出)配合实现相邻两个充电柜单元2之间的固定连接,即当两个充电柜单元2堆叠放置时,使用螺钉、螺杆等连接件插入侧连接凸块2714与侧连接凹槽2724的固定孔2715内,实现两个充电柜单元2的相互固定连接,用于防止充电柜单元2掉落或者脱落。
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充电柜单元2还包括模组主体28、锁扣机构281和动力机构29,所述模组主体28上设有至少两个电池仓21,每个所述电池仓21用于放置一个移动电源3,每一个电池仓21对应配置有一锁扣机构281,所述锁扣机构281可锁止或解锁电池仓21内的移动电源3。优选地,所述锁扣机构281设于所述电池仓21上,当移动电源3位于所述电池仓21内时,所述锁扣机构281可伸入电池仓21内以锁止移动电源3,防止移动电源3被盗取。所述锁扣机构281也可移出电池仓21以解锁移动电源3。每两个所述电池仓21对应配置一个所述动力机构29,所述动力机构29包括可正反转的电机291以及由所述电机291驱动的解锁机构292,所述电机291正转或反转时,所述解锁机构292可分别推动与一个电池仓21对应的锁扣机构281移动,以解锁该电池仓21内的移动电源3。也即电机291正转时解锁机构292推动一个锁扣机构281移动、反转时可推动另一个锁扣机构281移动,所述锁扣机构281移动至退出电池仓21后,将解除对移动电源3的锁止,从而实现一个电机291可解锁两个移动电源3。移动电源3被解锁后,用户可从所述电池仓21取出移动电源3。通过解锁机构292和电机291的配合,达到了一个电机291可解锁两个移动电源3的效果,从而减少了电池仓模组所需的电机291的数量,从而降低了移动电源3充电模组的制造成本,同时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体积和重量更小。
进一步地,所述模组主体28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电机291的安装腔211,所述电机291的两端设有固定耳2911,所述固定耳2911与安装腔211的外壁之间可通过螺钉、铆钉、螺杆等固定连接,通过在模组主体28上设置安装腔211来安装电机291,可使得电池仓模组整体结构更加可靠和紧凑。
如图5至图7所示,优选地,所述解锁机构292包括与所述电机291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转盘2921,所述解锁机构292位于两个所述锁扣机构281之间,所述转盘2921上设有朝向所述锁扣机构281的推顶凸台29211,所述电机291转动时,所述推顶凸台29211可抵顶所述锁扣机构281,以推动所述锁扣机构281移动,实现对移动电源3的解锁。
具体地,所述推顶凸台29211的两侧设有与转盘2921端面平滑过渡的推顶面292111,所述转盘2921转动时,所述推顶面292111逐渐推动所述锁扣机构281移动以解锁移动电源3。所述推顶面292111为弧形凸面,所述弧形凸面的凸出厚度沿解锁机构292的解锁旋转方向逐渐增大,所述解锁机构292的另一侧面设有与推顶面292111相对应的凹腔292112,所述凹腔292112的设置可以节省加工解锁机构292的材料成本,减轻解锁机构292的重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推顶面292111也可以是斜面。
如图5图和图9所示,所述锁扣机构281包括与所述模组主体28转动连接的锁扣件2811,所述锁扣件2811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212位置对应的卡扣部28111,另一端延伸至与所述转盘2921相对应。所述电池仓21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212,所述锁扣件2811与所述第一通孔212位置对应,所述移动电源3上设有与所述卡扣部28111相配合的卡槽31,所述卡扣部2811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12并伸入所述卡槽31时,锁止所述移动电源3。所述推顶凸台29211可在转盘2921转动时挤压锁扣件2811的另一端,使锁扣件2811设有卡扣部28111的一端朝外移出移动电源3的卡槽31,以解锁电池仓21内的移动电源3。
如图5至图9所示,同一动力机构29对应的两个所述锁扣件2811由同一轴杆293转动连接于所述模组主体28上,所述电池仓21上设有安置所述轴杆293的第一轴孔28213,所述第一轴孔28213可固定所述轴杆293,所述锁扣件2811上设有与轴杆293相对应的的第二轴孔28112,所述轴杆293穿设于所述第一轴孔28213和第二轴孔28112,所述推顶凸台29211可推动所述锁扣件2811绕所述轴杆293转动。具体的,锁扣件2811整体为L形结构,动力机构29设置于模组主体28后端,L形结构的锁扣件2811的转角位置通过轴杆293与模组主体28的转角位置转动连接。L形结构的锁扣件2811的一端延伸至模组主体28后端与动力机构29相对应,另一端则沿模组主体28侧边延伸至于其上的卡扣部28111与第一通孔212相对应,进一步实现了充电柜单元2的结构紧凑化。
如图4和图10所示,所述锁扣机构281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锁扣件2811锁止移动电源3的弹性复位机构283,在使用人取出已经解锁的移动电源3后,所述弹性复位机构283可推动所述锁扣件2811复位,在使用人归还移动电源3时,使用人推动所述移动电源3进入电池仓21,移动电源3先将卡扣部28111顶出电池仓21,当移动电源3的卡槽31到达与卡扣部28111相对应的位置时,所述弹性复位机构283可推动所述锁扣件2811再次复位,从而锁止移动电源3。
具体地,所述弹性复位机构283包括第一推杆2831和用于推顶所述第一推杆2831的第一弹性件2832,所述第一推杆2831上设有第一凸起28311,所述第一凸起28311环绕所述第一推杆2831设置,第一凸起28311在第一推杆2831的径向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一弹性件2832的直径,所述电池仓21上设有与第一推杆2831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214,所述第一安装孔214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推杆2831的直径并小于所述第一弹性件2832的直径,所述第一推杆2831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214伸入所述电池仓21内,所述第一弹性件2832以及第一推杆283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14,所述第一推杆2831的另一端抵靠所述锁扣件2811。当所述解锁机构292推动锁扣件2811移动时,所述锁扣件2811将抵顶所述第一推杆2831并推动第一推杆2831伸入所述电池仓21内,与此同时,所述第一弹性件2832受到压缩产生弹力,当所述解锁机构292复位后,所述第一弹性件2832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将推动所述锁扣件2811复位。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锁扣机构281还包括检测装置2812,所述锁扣件2811上设有触发部28213,所述检测装置2812检测到所述触发部28213到达预定位置时,所述电机291不再沿当前方向转动,此时,触发部28213另一端的卡扣部28111移出了移动电源3的卡槽31,移动电源3被解锁。所述检测装置2812通过检测所述触发部28213的位置,并以此判断所述锁扣件2811所处的位置,当归还移动电源3至电池仓21内时,所述移动电源3先将卡扣推出所述电池仓21,待移动电源3的卡槽31移动至与第一通孔212相对应的位置时,所述卡扣重新进入电池仓21并卡入所述卡槽31。所以,在归还移动电源3过程中,所述触发部28213有移动和复位两个动作,当用户将纸或者其他硬物塞入电池仓21内时,所述触发部28213无法复位,当检测装置2812检测到触发部28213未复位时,检测装置2812无法发送移动电源3归还成功的信号。
具体地,所述检测装置2812为光电开关,所述检测装置2812包括光电信号发射器(图中未示出)、光电信号接收器(图中未示出)和检测槽28121,所述光电信号发射器可发出激光、红外灯等光电信号,所述光电信号发射器和光电信号接收器分设于所述检测槽28121的两侧,所述光电信号发射器可从检测槽28121的一侧发射光信号至检测槽28121的另一侧。所述触发部28213为挡光板,当卡扣部28111退出所述电池仓21内时,所述挡光板进入所述检测槽28121,所述挡光板将阻挡所述光信号到达检测槽28121另一侧的光电信号接收器,所述光电信号接收器无法接收到光电信号发射器发射的光信号时,系统将判定移动电源3归还不成功。通过设置光电信号发射器、光电信号接收器和检测槽28121,能够有效解决非法分子通过假归还盗取移动电源3的问题,且装配简单、成本较低。
如图11所示,所述模组主体28上还设有弹性推移机构284,当解锁机构292推动锁扣件2811移动、从而将卡扣部28111移出移动电源3的卡槽31后,所述弹性推移机构284的端部可伸入所述电池仓21内,以推顶所述移动电源3移出电池仓21一段距离,方便用户从电池仓21中取出移动电源3而不用抠出。所述弹性推移机构284包括第二推杆2841、用于推顶所述第二推杆2841的第二弹性件2842以及固定件2843,所述第二推杆2841的一端由所述电池仓21的底部伸入电池仓21。所述固定件2843和固定耳2911同时被螺钉、铆钉、螺杆等固定在安装腔211外壁上,所述第二弹性件2842设于所述固定件2843与第二推杆2841之间,所述第二推杆2841设有第二凸起28411,所述第二凸起28411环绕所述第二推杆2841设置,所述第二弹性件2842套设于所述第二凸起28411与固定件2843之间,所述电池仓21上设有与第二推杆2841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15,所述第二凸起28411在第二推杆2841径向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二安装孔215的直径。当卡扣部28111锁止所述移动电源3时,所述第二推杆2841穿过第二安装孔215抵顶所述移动电源3,此时第二弹性件2842被压缩在第二凸起28411与固定件2843之间,当所述卡扣部28111退出卡槽31时,所述第二弹性件2842释放弹力,推动第二推杆2841移动,从而将移动电源3推顶出所述电池仓21。优选地,所述第一推杆2831和第二推杆2841、第一弹性件2832和第二弹性件2842采用同一规格,方便制造加工。
如图6和图12所示,所述电池仓21包括沿移动电源3插入电池仓11的方向逐渐收窄的收窄仓段(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通孔212设置于所述收窄仓段的侧壁上。与之相对应的是,所述移动电源3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可指示归还方向的收窄部32,所述收窄部32与收窄仓段相对应,所述收窄部32的截面积沿该收窄部32所在端的延伸方向逐渐减小,用户在归还移动电源时,可以根据收窄部11所指示的归还方向将移动电源放入电池仓内。用户在归还移动电源时,可以方便地观察到收窄部32,并根据该收窄部32所指示的归还方向快速确认移动电源的哪一端该先放入电池仓,以将移电源顺利归还至电池仓内,提高移动电源的归还效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212设置于所述收窄仓段的侧壁上,与之相对应的是,所述移动电源的卡槽31设于所述收窄部32上,当非法分子想通过硬质纸片或者金属薄片等工具伸入电池仓内以盗取移动电源时,工具难以弯折到达卡槽31所在位置,从而提高了移动电源的防盗性能。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2,包括电池仓21、充电端子22、电源输入端子23、电源输出端子24以及电路板25。所述电池仓为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电池仓21内用于放置若干移动电源3,当移动电源3位于所述电池仓21内时,所述充电端子22可给所述移动电源3充电。一个所述充电柜单元2的电源输入端子23电连接电源插座,经所述电源输入端子23输入的电流可从所述电源输出端子24输出至另一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2的电源输入端子23。所述电路板25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子23,所述充电端子22电连接所述电路板25,所述电路板25可向所述充电端子22输出直流电,以用于给移动电源3充电。本实用新型通过充电柜单元2的电源输入端子23和电源输出端子24的配合,可以实现多个充电柜单元2的堆叠设置,而且在增加充电柜单元2数量时,不需要增加电源插座和电源充电线的数量,堆叠的充电柜单元的数量不受电源插座数量和/或电源充电线长度的限制,节约了制造成本;同时因为增加数量的方式是向上堆叠,因此不用增加占地面积。
具体地,在实际投入使用时,所述充电柜单元2上还设有主机1,所述主机1与充电柜单元2电连接,所述主机1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讯的方式,向所述充电柜单元2发送控制信号以对所述充电柜单元2进行控制。所述主机1与充电柜单元2之间和/或充电柜单元2与充电柜单元2可拆卸地上下堆叠设置,所述主机1与充电柜单元2之间通过所述充电柜单元2的电源输出端子24或电源输入端子23电连接,相邻充电柜单元2之间通过一者的电源输出端子24与另一者的电源输入端子23电连接。电源经由一个充电柜单元2的电源输入端子23输入后,通过电源输出端子24或者若干个电源输出端子24和电源输入端子23的配合,以向若干个充电柜单元2和主机1供应电流。
作为一个优选,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所述电源输入端子23和电源输出端子24均传输直流电,电源输入端子23与电路板25之间无需设置适配器进行电源类型转换,即可直接向电路板25供应直流电,节省了充电柜单元2的制造成本。
如图2至图6所示,所述充电柜单元2还包括壳体27,所述电源输出端子24为电源输出母座,所述电源输出母座延伸出所述壳体27的一端,所述电源输出母座的导体部分外设有绝缘层241,所述绝缘层241沿导体的方向延伸以将导体包设在绝缘层241内,避免工作人员增加充电柜导体时,误触导体造成触电现象,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所述电源输入端子23为电源输入公头,所述壳体27的另一端设有与电源输出母座位置对应的容纳腔231,所述容纳腔231与所述电源输出母座相对应,所述电源输入公头设于所述容纳腔231内,所述容纳腔231凹进所述壳体27内,工作人员在搬运或者安装过程中不容易接触到电源输入端子23,有效消除了误触电的隐患。所述电源输出母座用于当两充电柜单元2拼接时,卡设于另一个充电柜单元2的容纳腔231内并与所述容纳腔231内的电源输入公头插接,实现两个充电柜单元2之间的电源传输。所述容纳腔231与电源输出母座的设置,也起到了固定主机1与充电柜单元2或者充电柜单元2与充电柜单元2连接的作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1)

1.一种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用于放置移动电源的电池仓以及用于给电池仓内的移动电源充电的充电端子;
电源输入端子和电源输出端子,经所述电源输入端子输入的电流可从所述电源输出端子输出至另一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的电源输入端子;
电路板和适配器,所述适配器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子,所述适配器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充电端子电连接所述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柜单元还包括壳体,所述电源输出端子为电源输出母座,所述电源输出母座延伸出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电源输入端子为电源输入公头,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与电源输入公头位置对应的容纳腔,所述电源输入公头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源输出母座用于当两充电柜单元拼接时,卡设于另一个充电柜单元的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容纳腔内的电源输入公头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柜单元的壳体的一端设有定位凸块,另一个端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块位置对应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块用于当两充电柜单元拼接时卡设于另一个充电柜单元的壳体的定位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块包括位于所述壳体的一端的中部位置的主定位凸块以及位于远离中部位置的副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凹槽包括与所述主定位凸块和副定位凸块位置对应的主定位凹槽以及副定位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定位凸块以及副定位凸块均设于所述壳体的下端,且所述副定位凸块的凸起高度或者在副定位凸块上增设一脚垫后的总高度大于所述主定位凸块的凸起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块包括位于所述壳体一端的边缘位置的侧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凹槽为设置于壳体另一端的侧定位凹槽,所述侧定位凹槽同时贯通所述壳体端面以及壳体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柜单元的壳体上还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与侧定位凹槽的布线槽。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块包括位于所述壳体一端的边缘位置的侧连接凸块,所述定位凹槽为设置于壳体另一端的侧连接凹槽,所述侧连接凸块与侧连接凹槽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可与连接件配合实现相邻两个充电柜单元之间的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柜单元还包括模组主体、锁扣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电池仓至少为两个且设置于所述模组主体上,每一个电池仓对应配置一所述锁扣机构,所述锁扣机构可锁止或解锁移动电源,每两个电池仓对应配置一个所述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可正反转的电机以及由所述电机驱动的解锁机构,所述电机正转或反转时,所述解锁机构可分别推动与一个电池仓对应的锁扣机构移动,以解锁该电池仓内的移动电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包括与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朝向所述锁扣机构的推顶凸台,所述电机转动时,所述推顶凸台推动所述锁扣机构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凸台的两侧设有与转盘端面平滑过渡的推顶面,所述转盘转动时,所述推顶面逐渐推动所述锁扣机构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锁扣机构包括与所述模组主体转动连接的锁扣件;所述锁扣件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对应的卡扣部,另一端延伸至与所述转盘相对应;所述推顶凸台可在转盘转动时挤压该另一端,使锁扣件设有卡扣部的一端朝外移动,以解锁电池仓内的移动电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其特征在于,同一动力机构对应的两个所述锁扣件由同一轴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模组主体上,所述推顶凸台可推动所述锁扣件绕所述轴杆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机构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锁扣件锁止移动电源的弹性复位机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机构包括第一推杆和用于推顶所述第一推杆的第一弹性件,所述模组主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一推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推杆的另一端抵靠所述锁扣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机构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锁扣件上设有触发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触发部到达预定位置时,所述电机不再沿当前方向转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为光电开关。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主体上还设有弹性推移机构,所述弹性推移机构包括第二推杆和用于推顶所述第二推杆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推杆的一端朝向所述电池仓的开口方向伸入电池仓。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包括沿移动电源插入电池仓的方向逐渐收窄的收窄仓段,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收窄仓段的侧壁上。
20.一种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用于放置移动电源的电池仓以及用于给电池仓内的移动电源充电的充电端子;
电源输入端子和电源输出端子,经所述电源输入端子输入的电流可从所述电源输出端子输出至另一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的电源输入端子;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子,所述充电端子电连接所述电路板。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柜单元还包括壳体,所述电源输出端子为电源输出母座,所述电源输出母座延伸出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电源输入端子为电源输入公头,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与电源输入公头位置对应的容纳腔,所述电源输入公头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源输出母座用于当两充电柜单元拼接时,卡设于另一个充电柜单元的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容纳腔内的电源输入公头插接。
CN201921960349.4U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 Active CN211015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0349.4U CN211015744U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
PCT/CN2020/126023 WO2021093629A1 (zh) 2019-11-13 2020-11-03 一种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60349.4U CN211015744U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15744U true CN211015744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77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60349.4U Active CN211015744U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15744U (zh)
WO (1) WO202109362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3770A1 (zh) * 2019-11-13 2021-05-20 深圳竹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仓模组及移动电源租借设备
WO2021093629A1 (zh) * 2019-11-13 2021-05-20 深圳竹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
WO2021093827A1 (zh) * 2019-11-13 2021-05-20 深圳竹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源租借设备
CN113256890A (zh) * 2021-05-18 2021-08-13 深圳华信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充电宝及共享充电宝存取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613809A (en) * 2021-12-15 2023-06-21 Plustech Ltd Mobile device charg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742743U (zh) * 2018-01-16 2018-08-17 北京松鼠电电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一种机柜式共享充电宝借还结构
JP2019128874A (ja) * 2018-01-26 2019-08-01 東京電力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レンタルシステムおよびレンタル方法
WO2019193599A1 (en) * 2018-04-02 2019-10-10 Mehul Pravinkant Shukla Powerbank rental kiosk system
CN208014091U (zh) * 2018-04-27 2018-10-26 重庆壹元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源租赁装置
CN211015744U (zh) * 2019-11-13 2020-07-14 深圳市搜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
CN110829529A (zh) * 2019-11-13 2020-02-21 深圳市搜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源租借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3770A1 (zh) * 2019-11-13 2021-05-20 深圳竹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仓模组及移动电源租借设备
WO2021093629A1 (zh) * 2019-11-13 2021-05-20 深圳竹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
WO2021093827A1 (zh) * 2019-11-13 2021-05-20 深圳竹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源租借设备
CN113256890A (zh) * 2021-05-18 2021-08-13 深圳华信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充电宝及共享充电宝存取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93629A1 (zh) 2021-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15744U (zh) 一种可堆叠的充电柜单元
CN110829529A (zh) 一种移动电源租借设备
US7212420B2 (en) Universal serial bus voltage transformer
CN211239365U (zh) 一种移动电源租借设备
CA3011680A1 (en) Electrical outlet and removable power module
US8471523B2 (en) Charging/discharging device having concealed universal serial bus plug(s)
US20220302723A1 (en) Mobile power supply rental device
US5654870A (en) Battery drawer
CN211015745U (zh) 一种电池仓模组及移动电源租借设备
CN110728800A (zh) 一种电池仓模组及移动电源租借设备
WO2023174051A1 (zh) 插接头、母线槽、插接箱、连接器和配电系统
US8011940B1 (en) Power socket device having switches
CN111224263A (zh) 双向双面电连接器
CN211182748U (zh) 可替换式插头结构
CN218351856U (zh) 插座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15932590U (zh) 输入装置
CN115332889A (zh) 插座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15528648U (zh) 一种充电装置及充电组件
CN215071725U (zh) 一种充电装置
CN115395316A (zh) 插座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12231144U (zh) 基于电池的无线电力设备
CN204834956U (zh) 一种伸缩插片式移动插座
CN217954683U (zh) 移动电源测试设备
CN217469015U (zh) 收线式插座结构
CN219107074U (zh) 移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 / F, financial technology building, 11 Keyuan Road, Science Park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um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 / F, financial technology building, 11 Keyuan Road, Science Park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OUDI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 / F, financial technology building, 11 Keyuan Road, Science Park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um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 / F, financial technology building, 11 Keyuan Road, Science Park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umang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