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08006U - 一种推动式电子锁离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推动式电子锁离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08006U
CN211008006U CN201920970091.XU CN201920970091U CN211008006U CN 211008006 U CN211008006 U CN 211008006U CN 201920970091 U CN201920970091 U CN 201920970091U CN 211008006 U CN211008006 U CN 211008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motor
clutch
transmission shaft
clutch c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7009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97009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08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08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08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推动式电子锁离合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机、传动轴、电机凸轮、离合凸轮、方钢,所述方钢和电机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端,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电机,另一端安装有电机凸轮,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轴驱动电机凸轮转动,所述传动轴穿过离合凸轮,所述离合凸轮可在传动轴上移动,所述离合凸轮和电机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传动轴外围,所述电机凸轮与离合凸轮相互抵接,所述电机凸轮与离合凸轮之间具有可拼接成圆柱状的斜截面,所述离合凸轮设有插销,所述方钢设有用于嵌入插销的帽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耐用可靠的优点,为电子锁的使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推动式电子锁离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推动式电子锁离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智能门锁正处于普及的蓝海时期,随着大家对智能门锁方便性的逐步接纳,作为智能家居的入口,智能门锁的安全性也开始被重视起来。与传统的机械锁相比,智能锁新增了指纹开锁、密码开锁等新方式,因此,其内部必须增加电子解锁的模块,通过电机带动离合器开锁。因此,电机、离合器成了非常关键的部分,直接影响智能锁的整体安全性能。
但目前的离合器设计较为复杂,离合器和电机的配合不够合理,导致电子锁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故障,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难以满足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推动式电子锁离合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电机逆时针转动180度后,电机凸轮回位,弹簧将离合凸轮回弹至离合凸轮U型叉插进方钢的帽槽,此时处于一体执行闭合状态;当电机顺时针转动180度后,电机凸轮将离合凸轮顶起上压弹簧,离合凸轮U型叉从方刚帽的帽槽脱离,此时处于分开执行分离状态。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推动式电子锁离合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机、传动轴、电机凸轮、离合凸轮、方钢,所述方钢和电机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端,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电机,另一端安装有电机凸轮,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轴驱动电机凸轮转动,所述传动轴穿过离合凸轮,所述离合凸轮可在传动轴上移动,所述离合凸轮和电机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传动轴外围,所述电机凸轮与离合凸轮相互抵接,所述电机凸轮与离合凸轮之间具有可拼接成圆柱状的斜截面,所述离合凸轮设有插销,所述方钢设有用于嵌入插销的帽槽。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凸轮边缘处设有第一弧形斜面,所述离合凸轮设有与第一弧形斜面相匹配的第二弧形斜面,所述第一弧形斜面与第二弧形斜面相互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斜面有两个,两个第一弧形斜面环绕在电机凸轮周围;所述第二弧形斜面有两个,两个第二弧形斜面环绕在离合凸轮周围。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凸轮中部开有用于插接传动轴的连接孔,所述离合凸轮中部开有用于穿过传动轴的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为扁位轴。
进一步地,所述插销有两个,两个插销分别设置在离合凸轮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分为位于左侧的第一壳体和位于右侧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通过螺丝安装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推动式电子锁离合装置,设计巧妙,在电机的作用下,采用电机凸轮和离合凸轮结构上的相互配合,再借助弹簧的辅助作用,实现电子锁离合装置的可靠控制。而且由于采用推动式设计,可防止电机堵转,当电机逆时针转动180度后,电机凸轮随之转动至与离合凸轮形成一圆柱体,两者之间没有间隙,弹簧推动离合凸轮的插销插进方钢的帽槽,此时离合装置处于闭合状态,让手柄可以转动方钢而开锁;而当电机顺时针转动180度后,电机凸轮与离合凸轮由于相互抵顶而错开,两者之间分开一段距离,电机凸轮将离合凸轮顶起,弹簧受力压缩,离合凸轮的插销从方钢的帽槽脱离,此时离合装置处于分离状态,手柄无法带动方钢转动而开锁。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耐用可靠的优点,为电子锁的使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凸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离合凸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壳体;2-电机;3-传动轴;4-电机凸轮;5-离合凸轮;6-方钢;7-弹簧;8-插销;9-帽槽;10-第一弧形斜面;11-第二弧形斜面;12-连接孔;13-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推动式电子锁离合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电机2、传动轴3、电机凸轮4、离合凸轮5、方钢6,方钢6和电机2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两端,传动轴3的一端连接电机2,另一端安装有电机凸轮4,电机2通过传动轴3驱动电机凸轮4转动,传动轴3穿过离合凸轮5,离合凸轮5可在传动轴3上移动,离合凸轮5和电机2之间设有弹簧7,弹簧7套接在传动轴3外围,电机凸轮4与离合凸轮5相互抵接,电机凸轮4与离合凸轮5之间具有可拼接成圆柱状的斜截面,离合凸轮5设有插销8,方钢6设有用于嵌入插销8的帽槽9。
在本实施例中,在电机2的作用下,采用电机凸轮4和离合凸轮5结构上的相互配合,再借助弹簧7的辅助作用,实现电子锁离合装置的可靠控制。而且由于采用推动式设计,可防止电机2堵转,当电机2逆时针转动180度后,电机凸轮4随之转动至与离合凸轮5形成一圆柱体,两者之间没有间隙,弹簧7推动离合凸轮5的插销8插进方钢6的帽槽9,此时离合装置处于闭合状态,让手柄可以转动方钢6而开锁;而当电机2顺时针转动180度后,电机凸轮4与离合凸轮5由于相互抵顶而错开,两者之间分开一段距离,电机凸轮4将离合凸轮5顶起,弹簧7受力压缩,离合凸轮5的插销8从方钢6的帽槽9脱离,此时离合装置处于分离状态,手柄无法带动方钢6转动而开锁。
优选地,电机凸轮4边缘处设有第一弧形斜面10,离合凸轮5设有与第一弧形斜面10相匹配的第二弧形斜面11,第一弧形斜面10与第二弧形斜面11相互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电机凸轮4和离合凸轮5之间具有可拼接成圆柱状的斜截面,电机凸轮4设计有第一弧形斜面10,离合凸轮5设计有第二弧形斜面11,第一弧形斜面10和第二弧形斜面11是相互匹配的,两者都处在同一个圆柱体中,因此当第一弧形斜面10随电机2逆时针转动到180度后,第一弧形斜面10和第二弧形斜面11就会完全拼接在一起,此时电机凸轮4和离合凸轮5就会无缝结合,弹簧7得以推动离合凸轮5的插销8插进方钢6的帽槽9中;而当第一弧形斜面10随电机2顺时针转动180度后,第一弧形斜面10和第二弧形斜面11刚好完全错开,此时电机凸轮4和离合凸轮5相互抵顶,迫使弹簧7回压,离合凸轮5的插销8从方钢6的帽槽9中脱离出来。
优选地,第一弧形斜面10有两个,两个第一弧形斜面10环绕在电机凸轮4周围;第二弧形斜面11有两个,两个第二弧形斜面11环绕在离合凸轮5周围。这样的设计使得电机凸轮4和离合凸轮5相互受力更加均匀,提高两者结合或者分离时的稳定性,从而增强离合装置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中,电机凸轮4中部开有用于插接传动轴3的连接孔12,离合凸轮5中部开有用于穿过传动轴3的圆孔13。且优选地,传动轴3选用扁位轴。这样扁位轴是牢固地插接在连接孔12内,即连接孔12的形状与扁位轴是相匹配的,以保证电机凸轮4会跟随扁位轴转动而转动。而离合凸轮5中部开的是圆孔13,扁位轴是直接穿过圆孔13的,即离合凸轮5可在扁位轴上移动,以保证弹簧7可以推动离合凸轮5沿扁位轴轴线方向前后移动。
优选地,插销8设计有两个,两个插销8分别设置在离合凸轮5的两侧。为了适配,两个插销8与两个帽槽9也是相互对应的,同时,两个插销8分别设置在离合凸轮5的两侧,这样两个插销8就可以牢固地从两侧插接帽槽9内,整个离合装置受力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分为位于左侧的第一壳体和位于右侧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通过螺丝安装连接在一起。即壳体1没有采用一体化设计,而采用分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可拆卸安装设计,以便于检修、保养以及维护,提高了拆解和安装的便捷性,更加人性化。
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整个设计巧妙,在电机2的作用下,采用电机凸轮4和离合凸轮5结构上的相互配合,再借助弹簧7的辅助作用,实现电子锁离合装置的可靠控制。而且由于采用推动式设计,可防止电机2堵转,当电机2逆时针转动180度后,电机凸轮4随之转动至与离合凸轮5形成一圆柱体,两者之间没有间隙,弹簧7推动离合凸轮5的插销8插进方钢6的帽槽9,此时离合装置处于闭合状态,让手柄可以转动方钢6而开锁;而当电机2顺时针转动180度后,电机凸轮4与离合凸轮5由于相互抵顶而错开,两者之间分开一段距离,电机凸轮4将离合凸轮5顶起,弹簧7受力压缩,离合凸轮5的插销8从方钢6的帽槽9脱离,此时离合装置处于分离状态,手柄无法带动方钢6转动而开锁。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耐用可靠的优点,为电子锁的使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推动式电子锁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机、传动轴、电机凸轮、离合凸轮、方钢,所述方钢和电机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端,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电机,另一端安装有电机凸轮,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轴驱动电机凸轮转动,所述传动轴穿过离合凸轮,所述离合凸轮可在传动轴上移动,所述离合凸轮和电机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传动轴外围,所述电机凸轮与离合凸轮相互抵接,所述电机凸轮与离合凸轮之间具有可拼接成圆柱状的斜截面,所述离合凸轮设有插销,所述方钢设有用于嵌入插销的帽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动式电子锁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凸轮边缘处设有第一弧形斜面,所述离合凸轮设有与第一弧形斜面相匹配的第二弧形斜面,所述第一弧形斜面与第二弧形斜面相互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推动式电子锁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斜面有两个,两个第一弧形斜面环绕在电机凸轮周围;所述第二弧形斜面有两个,两个第二弧形斜面环绕在离合凸轮周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动式电子锁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凸轮中部开有用于插接传动轴的连接孔,所述离合凸轮中部开有用于穿过传动轴的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动式电子锁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为扁位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动式电子锁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有两个,两个插销分别设置在离合凸轮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动式电子锁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分为位于左侧的第一壳体和位于右侧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通过螺丝安装连接在一起。
CN201920970091.XU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推动式电子锁离合装置 Active CN211008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0091.XU CN211008006U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推动式电子锁离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0091.XU CN211008006U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推动式电子锁离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08006U true CN211008006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75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70091.XU Active CN211008006U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推动式电子锁离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080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43144B (zh) 一种锁芯装置
CN102966271B (zh) 机电一体化电子锁锁体
CN104328945A (zh) 一种电子锁离合器
CN105649427A (zh) 机械门锁
CN212027424U (zh) 一种内置锁芯的门把手
CN211008006U (zh) 一种推动式电子锁离合装置
CN106968521B (zh) 防误操作的电子锁离合机构及电子锁
CN201933849U (zh) 空转逃生执手锁
CN204199870U (zh) 一种电子锁离合器
CN103174334A (zh) 一种离合式电子锁
CN104847168B (zh) 门把手结构及冰箱
CN208587018U (zh) 一种摇把锁
CN203271339U (zh) 一种离合式电子锁
KR200466663Y1 (ko) 도어락의 구동축 연장용 허브
CN217205898U (zh) 应急开锁组件、锁芯和井盖
CN104790728A (zh) 一种螺旋式返离合组件
CN213039068U (zh) 一种双控制传动组件及门锁
CN103437602B (zh) 万能电控锁芯
CN103711362A (zh) 一种能防盗的面板与把手和锁头
CN217975788U (zh) 锁的驱动器
CN213234568U (zh) 锁体
CN201972460U (zh) 具有离合传动结构的锁具
CN204663159U (zh) 一种顶板式返离合组件
CN204552318U (zh) 无内置电池的电子密码锁
CN203475971U (zh) 用于防盗门上的防盗叶片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