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63159U - 一种顶板式返离合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顶板式返离合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663159U CN204663159U CN201520256147.7U CN201520256147U CN204663159U CN 204663159 U CN204663159 U CN 204663159U CN 201520256147 U CN201520256147 U CN 201520256147U CN 204663159 U CN204663159 U CN 2046631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quare steel
- internal handle
- revolving meber
- top board
- handle revol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板式返离合组件,其方钢套的外侧面有一凹陷的曲面结构,曲面结构的终点与方钢套的外圆周面形成垂直台阶,起点与方钢套的外圆周面平滑过渡。当前面板遭到破坏时,外把手顺时针转动,顶板在曲面结构的起点开始向终点逐渐伸出直至被其弹簧完全弹出,内把手回转件与方钢套通过顶板传递转矩,方钢套带动内把手回转件实现上锁动作;若逆时针转动,顶板随着圆弧面的转动给顶板推动力,顶板克服其弹簧弹力被顶入内把手回转件,由于此时顶销和顶板没有起到传递转矩的作用,导致外把手带动方钢套空转。这种设计安全性比较高,在室内、室外都可以实现快速上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板式返离合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子门锁的离合机构多数位于门锁前面板或者是锁体内部。离合位于前面板的门锁结构简单,但是当前面板遭到破坏,卸掉前面板时,很容易打开门锁;离合位于锁体内部的门锁锁体,是电锁体,锁体上有信号线、供电线,锁体的安装比较麻烦,而且由于有电气元件的加入,锁体的可靠性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板式返离合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顶板式返离合组件,其包括:传动组件、方钢套、内把手回转件、顶销、顶销弹簧、顶销挡环、顶板、顶板盖板和顶板弹簧;外围设备为方钢、外把手、内把手和锁体内零件;
内把手回转件的端面上设有安装沉孔;内把手回转件的外圆周面上加工有径向的顶销孔和顶板孔,所述顶销孔和顶板孔均与安装沉孔贯通;内把手回转件的内圆周面为光滑圆面;
方钢套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径向盲孔,方钢套的端面上设有方钢孔;外侧面有一凹陷的曲面结构,该曲面结构的终点与方钢套的外圆周面形成垂直台阶,起点与方钢套的外圆周面平滑过渡;该曲面结构在方钢套外圆周面上从起点到终点对应的圆心角大于45度;
传动组件和锁体内零件上均设有方钢过孔;
连接关系为:
方钢套位于内把手回转件的安装沉孔内,内把手回转件的安装沉孔内壁面与方钢套的外圆周面贴合,方钢套能够在内把手回转件内转动;
顶销通过顶销弹簧和顶销挡环可压缩的安装在内把手回转件的顶销孔和方钢套的径向盲孔内,顶销的一端位于内把手回转件的安装沉孔外,另一端位于内把手回转件的安装沉孔内;
顶板通过顶板弹簧和顶板盖板可压缩的安装在内把手回转件的顶板孔内,顶销与安装沉孔内的方钢套外圆周面抵触;
传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锁体内零件和内把手回转件轴向卡合后周向固定成一体;
方钢的一端依次穿过锁体内零件、传动组件的方钢过孔后插入方钢套的方钢孔内,另一端与外把手固定连接;内把手回转件与内把手固定连接。
效果较佳的,所述内把手回转件的外圆周面上还设有轴向卡槽;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件a和传动件b;传动件a的一端设有与内把手回转件外圆周面上的轴向卡槽配合的伸出臂a1,传动件a的另一端设有卡槽a2;传动件b的一端设有与卡槽a2相配合的伸出臂b1,传动件b的另一端设有与锁体内零件内壁上伸出臂相配合的卡槽b2;
连接关系为:传动件a的伸出臂a1插入内把手回转件外圆周面上的轴向卡槽内;传动件b的伸出臂b1插入传动件a的卡槽a2内;传动件b的卡槽b2插入锁体内零件内壁上的伸出臂内。
有益效果:
顶板式返离合组件位于室内的后面板上,在前面板遭到破坏,卸掉前面板时,门锁依然不会被打开,而且该结构在顶销没有动作的时候,只可以单方向转动:当方钢套在前面板把手的带动下顺时针转动时,方钢套上外圆侧壁与顶板接触,通过顶板把方钢套和内把手回转件连接到一起,从而使内把手回转件也进行顺时针转动,这一转动方向为使门锁上锁的方向;反向转动时,即逆时针转动,方钢套由于其外圆形状把顶板压回到内把手回转件内,直至转过360°回到原位,方钢套出现打滑的现象,不能带动内把手回转件转动,实现单方向转动。这种设计安全性比较高,当前面板遭到破坏时,门锁依然不会被打开,而且这种设计在室内、室外都可以实现快速上锁。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顶板式返离合组件中的传动组件可以根据智能锁的实际需求由一个以上的传动件组成,这样大大增加的传动组件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之应用于各种厚度的门板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板式返离合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板式返离合组件的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板式返离合组件的方钢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板式返离合组件的顶板顺时针转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板式返离合组件的顶板逆时针转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式返离合组件,其包括:传动件a和b、方钢套4、内把手回转件5、顶销6、顶销弹簧7、顶销挡环8、顶板11、顶板盖板10和顶板弹簧9;外围设备为方钢、外把手、内把手和锁体内零件1;锁体内零件1为锁舌的执行机构。传动件a的附图标记为2,传动件b的附图标记为3。
内把手回转件5的端面上设有安装沉孔;内把手回转件5的外圆周面上加工有径向的顶销孔和顶板孔,所述顶销孔和顶板孔均与安装沉孔贯通;内把手回转件5的外圆周面上还设有与传动件a配合的轴向卡槽;内把手回转件5的内圆周面为光滑圆面;
如图3所示,方钢套4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径向盲孔17,方钢套4的端面上设有方钢孔16;外圆周面有一凹陷的曲面结构18,该曲面结构18的终点与方钢套4的外圆周面形成垂直台阶,起点与方钢套4的外圆周面平滑过渡;该曲面结构18在方钢套4外圆周面上从起点到终点对应的圆心角大于45度;
如图2所示,传动件a、传动件b和锁体内零件1上均设有方钢过孔;传动件a的一端设有与内把手回转件5外圆周面上的轴向卡槽配合的伸出臂a1,传动件a的另一端设有卡槽a2;传动件b的一端设有与卡槽a2相配合的伸出臂b1,传动件b的另一端设有与锁体内零件1内壁上伸出臂相配合的卡槽b2;
伸出臂a1的附图标记为12,卡槽a2的附图标记为13,伸出臂b1的附图标记为14,卡槽b2的附图标记为15。
连接关系为:
方钢套4位于内把手回转件5的安装沉孔内,内把手回转件5的安装沉孔内壁面与方钢套4的外圆周面贴合,方钢套4凹陷的曲面结构18在内把手回转件5与方钢套4之间形成凹槽,方钢套4能够在内把手回转件5内转动;
顶销6通过顶销弹簧7和顶销挡环可压缩的安装在内把手回转件5的顶销孔和方钢套4的径向盲孔17内,顶销6一端位于内把手回转件5的安装沉孔外侧,另一端位于内把手回转件5的安装沉孔内;
顶板11通过顶板弹簧9和顶板盖板10可压缩的安装在内把手回转件5的顶板孔内,顶销6与安装沉孔内的方钢套4外圆周面抵触;
传动件a的伸出臂a1插入内把手回转件5外圆周面上的轴向卡槽内;传动件b的伸出臂b1插入传动件a的卡槽a2内;传动件b的卡槽b2插入锁体内零件1内壁上的卡槽内;从而内把手、内把手回转件5、传动件a和b连接成一体,能够同步周向运动;
方钢的一端依次穿过锁体内零件1、传动件a、传动件b的方钢过孔后插入方钢套4的方钢孔内;另一端与外把手固定连接,内把手回转件5与内把手固定连接。
为了节省成本和空间,本申请设计的内把手回转件5的侧壁较薄,但是由于顶销6的长度相对而言比较长,故设计顶销6穿过内把手回转件5的一段为一定厚度。
内把手回转件5与内把手连接;传动件a、b与内把手回转件5啮合,内把手可以带动内把手回转件5、传动件a、b三者直接实现开锁、上锁动作。
凹陷的曲面结构18一端与方钢套4侧壁形成垂直面,另一端与方钢套4侧壁一体连接;挡板在挡板弹簧的作用下弹至内把手回转件5的内部与所述垂直面贴合,此时顶销6被弹出内把手回转件5。
外把手通过方钢与方钢套4相连,方钢套4和传动件a、b贴合但无相互作用,所以利用外把手只能通过指令实现开锁。
顶销6正常情况下被推出内把手回转件5,如图4所示;在开锁时,顶销6被推入方钢套4,方钢套4和内把手回转件5可以通过顶销6连接,如图5所示。
设定顺时针转动内外把手为上锁方向、逆时针为开锁方向;
从内把手方向上锁、开锁时:与顶销6、顶板11和方钢套4无关,内把手带动内把手回转件5转动,内把手回转件5依次带动传动件a、b和锁体内零件1,从而带动锁体内零件1实现动作;
利用外把手开锁时分三种情况:
1.有正确开锁指令时,正常开门指令控制外部的动作机构推动顶销6,顶销6穿过内把手回转件5上的顶销孔,顶销6从内把手回转件5的顶销孔内推至方钢套4上的侧面圆孔,此时顶销6将内把手回转件5和方钢套4连接起来,使得内把手回转件5和方钢套4能够做同步周向运动;此时转动外把手,与外把手相连的方钢随之转动,方钢带动方钢套4转动;内把手回转件5带动传动零件a、b,从而带动锁体内零件1实现开锁动作;
2.没有开锁指令时,顶销6无动作,若外把手顺时针转动,顶板11在曲面结构18的起点开始向终点逐渐缩回,直至其全部缩回至内把手回转件上的顶板孔中,顶板11与方钢套4外圆周面上的垂直台阶贴合,内把手回转件5与方钢套4通过顶板11传递转矩,外把手带动方钢套4转动,方钢套4带动内把手回转件5实现上锁动作;若逆时针转动,顶板11随着圆弧面的转动给顶板11推动力,顶板11克服其弹簧弹力被顶入内把手回转件5,由于此时顶销6和顶板11没有起到传递转矩的作用,导致外把手带动方钢套4空转。
3.前面板被破坏时,顺时针为锁门,逆时针则由于圆弧面的相互作用,使得内把手回转件5和方钢套4之间空转,内把手回转件5不能被方钢套4带动开锁。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顶板式返离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组件、方钢套(4)、内把手回转件(5)、顶销(6)、顶销弹簧(7)、顶销挡环(8)、顶板(11)、顶板盖板(10)和顶板弹簧(9);外围设备为方钢、外把手、内把手和锁体内零件(1);
内把手回转件(5)的端面上设有安装沉孔;内把手回转件(5)的外圆周面上加工有径向的顶销孔和顶板孔,所述顶销孔和顶板孔均与安装沉孔贯通;内把手回转件(5)的内圆周面为光滑圆面;
方钢套(4)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径向盲孔(17),方钢套(4)的端面上设有方钢孔(16);外侧面有一凹陷的曲面结构(18),该曲面结构(18)的终点与方钢套(4)的外圆周面形成垂直台阶,起点与方钢套(4)的外圆周面平滑过渡;
传动组件和锁体内零件(1)上均设有方钢过孔;
连接关系为:
方钢套(4)位于内把手回转件(5)的安装沉孔内,内把手回转件(5)的安装沉孔内壁面与方钢套(4)的外圆周面贴合,方钢套(4)能够在内把手回转件(5)内转动;
顶销(6)通过顶销弹簧(7)和顶销挡环可压缩的安装在内把手回转件(5)的顶销孔内,并伸入方钢套(4)的径向盲孔(17)内;顶销(6)的一端位于内把手回转件(5)的安装沉孔外,另一端位于内把手回转件(5)的安装沉孔内;
顶板(11)通过顶板弹簧(9)和顶板盖板(10)可压缩的安装在内把手回转件(5)的顶板孔内,顶销(6)与安装沉孔内的方钢套(4)外圆周面抵触;
传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锁体内零件(1)和内把手回转件(5)轴向卡合后周向固定成一体;
方钢的一端依次穿过锁体内零件(1)、传动组件的方钢过孔后插入方钢套(4)的方钢孔内,另一端与外把手固定连接;内把手回转件(5)与内把手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板式返离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把手回转件(5)的外圆周面上还设有轴向卡槽;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件a(2)和传动件b(3);传动件a(2)的一端设有与内把手回转件(5)外圆周面上的轴向卡槽配合的伸出臂a1(12),传动件a(2)的另一端设有卡槽a2(13);传动件b(3)的一端设有与卡槽a2(13)相配合的伸出臂b1(14),传动件b(3)的另一端设有与锁体内零件(1)内壁上伸出臂相配合的卡槽b2(15);
连接关系为:传动件a(2)的伸出臂a1(12)插入内把手回转件(5)外圆周面上的轴向卡槽内;传动件b(3)的伸出臂b1(14)插入传动件a(2)的卡槽a2(13)内;传动件b(3)的卡槽b2(15)插入锁体内零件(1)内壁上的卡槽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56147.7U CN204663159U (zh) | 2015-04-24 | 2015-04-24 | 一种顶板式返离合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56147.7U CN204663159U (zh) | 2015-04-24 | 2015-04-24 | 一种顶板式返离合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663159U true CN204663159U (zh) | 2015-09-23 |
Family
ID=54133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256147.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63159U (zh) | 2015-04-24 | 2015-04-24 | 一种顶板式返离合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66315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95407A (zh) * | 2015-04-24 | 2015-09-09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一种顶板式返离合组件 |
-
2015
- 2015-04-24 CN CN201520256147.7U patent/CN204663159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95407A (zh) * | 2015-04-24 | 2015-09-09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一种顶板式返离合组件 |
CN104895407B (zh) * | 2015-04-24 | 2017-05-03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一种顶板式返离合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238927B2 (en) | Gear-driven clutching and resetting device of door lock | |
CN202509890U (zh) | 智能化安全防盗门 | |
CN204663159U (zh) | 一种顶板式返离合组件 | |
CN104790728A (zh) | 一种螺旋式返离合组件 | |
CN104895407A (zh) | 一种顶板式返离合组件 | |
CN205206485U (zh) | 一种螺旋式返离合组件 | |
CN201915697U (zh) | 锁芯隐藏式防盗锁 | |
CN201420496Y (zh) | 防盗猫眼 | |
CN102605993A (zh) | 门窗把手锁 | |
CN205487170U (zh) | 一种防松脱的led显示屏箱体 | |
CN202483286U (zh) | 锁紧式防松安全锁 | |
CN208236103U (zh) | 一种防猫眼锁具 | |
CN201190514Y (zh) | 防盗门防撬装置 | |
CN204476008U (zh) | 一种智能枪弹柜柜门、弹屉电机锁 | |
CN203403734U (zh) | 指纹防盗锁具 | |
CN107060527B (zh) | 一种锁具 | |
CN101586422A (zh) | 一种冰箱锁 | |
CN204876823U (zh) | 一种具有保险结构的门锁执手装置 | |
CN205400280U (zh) | 一种简化转动行程的门锁 | |
CN203297594U (zh) | 箱子组件、自动变速箱及汽车 | |
CN204492354U (zh) | 一种机械锁开锁装置 | |
CN201424868Y (zh) | 一种冰箱锁 | |
CN219548634U (zh) | 一种抽屉锁 | |
CN202324824U (zh) | 遥控锁的顶板结构 | |
CN2916047Y (zh) | 推拉窗/门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503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