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06151U - 一种用于改善烘缸缸面洁净度的双刮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改善烘缸缸面洁净度的双刮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06151U
CN211006151U CN201921711446.XU CN201921711446U CN211006151U CN 211006151 U CN211006151 U CN 211006151U CN 201921711446 U CN201921711446 U CN 201921711446U CN 211006151 U CN211006151 U CN 211006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aper
air bag
scraper blade
drying cylinder
press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114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聪定
万涛
黄跃
鲁仕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ying International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ying International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ying International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ying International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1144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06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06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061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善烘缸缸面洁净度的双刮刀装置,包括刮刀座和刮刀座轴、第一刮刀片、销轴、绕销轴转动的上压板、下压板、开放气囊、加压气囊、第二刮刀片、顶触件、第三气囊、开关、用于检测烘缸缸面是否存在胶黏物并在检测到胶黏物时触发开关的多个检测单元;第一刮刀片与上压板可拆卸连接,下压板与刮刀座顶部固定连接;上压板为倒“山”字型结构,下压板为“山”字型结构;销轴同时套设于上压板的中柱和下压板的中柱内;开放气囊、加压气囊分别设置在销轴的两侧;刮刀座设置有凹槽,第三气囊设置在凹槽内;顶触件一侧与第二刮刀片转动连接,另一侧与第三气囊连接;检测单元设置在第一刮刀片与第二刮刀片之间。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改善烘缸缸面洁净度的双刮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造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改善烘缸缸面洁净度的双刮刀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分有机制和手工两种形式。机制是在造纸机上连续进行,将适合于纸张质量的纸浆,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在造纸机的网部初步脱水,形成湿的纸页,再经压榨脱水,然后烘干成纸。造纸产业以木材、竹、芦苇等原生植物纤维和废纸等再生纤维为原料,目前造纸行业原料结构中废纸原料所占比重达到60%以上。
由于废纸原料多次的循环使用,导致原料品质差,胶黏物含量多。湿纸幅经过烘缸加热蒸发脱水时,其上的胶黏物会转移到烘缸缸面,进而在烘缸缸面积累,由于胶黏物在热的烘缸缸面黏性大,易造成纸幅在烘缸处黏断或造成缠缸、塞缸,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以及纸机运行率。清洁烘缸缸面的传统方法是采用单刮刀刮掉缸面上的胶黏物,但是,单刮刀的清洁效果不好,不能将烘缸缸面上的胶黏物彻底清除,进而使滞留于烘缸缸面上的胶黏物二次污染纸页,降低产品的质量,同时,单刮刀易磨损,当单刮刀磨损后,无法有效的去除缸面胶黏物。如何改善烘缸缸面的洁净度成为以废纸为原料的造纸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善烘缸缸面洁净度的双刮刀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用于改善烘缸缸面洁净度的双刮刀装置,烘缸缸面上黏附有多个胶黏物,所述双刮刀装置包括刮刀座和套设于刮刀座内的刮刀座轴,所述刮刀座与刮刀座轴转动连接,还包括第一刮刀片、销轴、绕销轴转动的上压板、下压板、开放气囊、加压气囊、第二刮刀片、顶触件、用于控制第二刮刀片的第三气囊、用于控制第三气囊的开关、用于检测烘缸缸面是否存在胶黏物并在检测到胶黏物时触发开关的多个检测单元;
所述第一刮刀片与上压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压板与刮刀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压板为倒“山”字型结构,所述下压板为“山”字型结构;所述销轴同时套设于所述上压板的中柱和下压板的中柱内;所述开放气囊、加压气囊分别设置在销轴的两侧;
所述刮刀座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三气囊设置在凹槽内;所述顶触件一侧与第二刮刀片转动连接,另一侧与第三气囊连接;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第一刮刀片与第二刮刀片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检测杆、凸缘、弹簧;所述检测杆贯穿所述刮刀座的侧壁,其伸入凹槽的一端部靠近开关,且与开关的位置相对应,另一端部靠近烘缸缸面;所述凸缘设置在检测杆上;所述弹簧一端与凸缘连接,另一端与刮刀座侧壁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多个检测单元沿第一刮刀片的长度方向呈均匀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刮刀片、第二刮刀片的长度与烘缸的轴长度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刮刀片、第二刮刀片上均设置有用于抽吸走胶黏物的真空抽吸区域,所述真空抽吸区域通过真空管道与真空风机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刮刀片、第二刮刀片上均设置有用于储存胶黏物的收集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刮刀座内设置有分别与开放气囊、加压气囊、第三气囊连接的第一充放气机构、第二充放气机构、第三充放气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清洁烘缸缸面的效果好,彻底清除烘缸缸面上的胶黏物,显著改善烘缸缸面的洁净度,使纸幅稳定脱水运行,保证生产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产品质量以及纸机运行率,有效避免出现断纸、纸病、缠缸以及塞缸的现象;保证刀刃与烘缸缸面的任何一点接触都非常均衡,显著延长刮刀片的使用寿命,降低刀刃的磨损,防止刮伤烘缸缸面,同时,通过调节供气的压力,使线压得到有效的控制,此外,刀片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烘缸缸面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刮刀片处于最大打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第一刮刀片处于打开状态、第二刮刀片未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刮刀片处于最大加压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第一刮刀片处于工作状态且检测单元检测到胶黏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第一刮刀片和第二刮刀片均处于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烘缸缸面;2—纸幅;3—胶黏物;4—刮刀座;41—刮刀座轴;5—第一刮刀片;51—上压板;52—下压板;53—销轴;54—开放气囊;55—加压气囊;6—第二刮刀片;61—顶触件;62—第三气囊;63—开关;7—检测单元;71—检测杆;72—凸缘;7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实施例
如图6和图7所示,浆料在纸机的网部成形,并在网压部脱水后,形成湿的纸幅2,纸幅2传递至烘干部,经过烘缸加热蒸发脱水时,其上的胶黏物3会转移到烘缸缸面1,胶黏物3在热的烘缸缸面1黏性大,若不清除易造成纸幅2黏断或造成缠缸、塞缸,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双刮刀装置,以彻底清除烘缸缸面1的胶黏物3,保证纸幅2稳定脱水运行,提高生产运行的稳定性。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用于改善烘缸缸面洁净度的双刮刀装置,包括刮刀座4和套设于刮刀座4内的刮刀座轴41,所述刮刀座4与刮刀座轴41转动连接,以便于提高所述双刮刀装置的实用性,增大其适用范围;还包括第一刮刀片5、销轴53、绕销轴53转动的上压板51、下压板52、开放气囊54、加压气囊55、第二刮刀片6、顶触件61、用于控制第二刮刀片6的第三气囊62、用于控制第三气囊62的开关63、用于检测烘缸缸面1是否存在胶黏物3并在检测到胶黏物3时触发开关63的多个检测单元7;所述第一刮刀片5与第二刮刀片6利用气囊均能完全紧密的贴合在烘缸缸面1上,跟随性能良好,通过气囊使刃口与烘缸缸面1任何一点的接触都非常均衡,降低刀刃的磨损,防止刮伤烘缸缸面1,不需人工调整刮刀的线压,通过调节供气的压力,使线压得到有效的控制,控制第一刮刀片5、第二刮刀片6与烘缸缸面1的接触压力大小,所述双刮刀装置有效解决单刮刀无法解决的线压力、材质、角度以及清洁不彻底等问题;
所述第一刮刀片5与上压板51可拆卸连接,例如,可以通过插销连接,以便于更换或维修第一刮刀片5,提高第一刮刀片5的更换速度,所述上压板51可以采用高弹性的弹簧不锈钢材料;所述下压板52与刮刀座4顶部固定连接,以提高所述双刮刀装置的稳定性和工作可靠性;所述上压板51为倒“山”字型结构,所述下压板52为“山”字型结构;所述销轴53同时套设于所述上压板51的中柱和下压板52的中柱内,以实现上压板51绕销轴53转动;所述开放气囊54、加压气囊55分别设置在销轴53的两侧,采用开放气囊54,向其内充气,使第一刮刀片5打开,以便于快速更换第一刮刀片5;
所述刮刀座4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三气囊62设置在凹槽内;所述顶触件61一侧与第二刮刀片6转动连接,另一侧与第三气囊62连接,所述第二刮刀片6与第三气囊62之间通过顶触件61连接,所示顶触件61与第二刮刀片6转动连接以便于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第二刮刀片6的角度,提高所述双刮刀装置的实用性和适用范围;所述检测单元7设置在第一刮刀片5与第二刮刀片6之间,以便于检测第一刮刀片5清洁后的烘缸缸面1是否存在胶黏物3,并在检测到胶黏物3时触发开关63,进而使第三气囊62控制第二刮刀片6靠近烘缸缸面1并刮除第一刮刀片5未清除掉的胶黏物3;通过所述第一刮刀片5与第二刮刀片6对烘缸缸面1进行多重清洁,以使所述双刮刀装置对烘缸缸面1上的胶黏物3清除的更干净、彻底,显著改善烘缸缸面1的洁净度,避免出现胶黏物3未完全清除的情况,进而提高产品质量以及纸机运行率,有效避免出现断纸、纸病、缠缸以及塞缸的现象,此外,通过检测单元7、第三气囊62、开关63等构件控制所述第二刮刀片6,使其在不被需要时,远离烘缸缸面1,在被需要刮除第一刮刀片5未清除掉的胶黏物3时,靠近烘缸缸面1,以降低第二刮刀片6和烘缸缸面1的磨损,显著延长所述第二刮刀片6的使用寿命。
所述双刮刀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开放气囊54和加压气囊55分别被控制充气和放气动作,而且,开放气囊54和加压气囊55被控制一个充气的过程中另一个放气。如图3和图4所示,在开放气囊54充气的过程中,加压气囊55放气,开放气囊54使第一刮刀片5打开,远离烘缸缸面1;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在加压气囊55充气的过程中,开放气囊54放气,加压气囊55使第一刮刀片5靠近烘缸缸面1,并使第一刮刀片5与烘缸缸面1产生接触压力,以便于第一刮刀片5清洁烘缸缸面1,通过调节供气的压力,控制第一刮刀片5与烘缸缸面1的接触压力大小。
如图6和图7所示,当第一刮刀片5未能彻底清除的胶黏物3被所述检测单元7检测到时,检测单元7触发开关63,开关63控制第三气囊62充气,顶触件61被第三气囊62顶向第二刮刀片6并给予第二刮刀片6一推力,第二刮刀片6借助此推力靠近烘缸缸面1并进行刮除烘缸缸面1上的胶黏物3;然后,第三气囊62放气,如图4所示,使第二刮刀片6离开烘缸缸面1;最后,所述第二刮刀片6处于不工作状态;直至检测单元7再次检测到胶黏物3,使开关63被触发,第三气囊62充气,如此往复,实现彻底清除烘缸缸面1上的胶黏物3,显著改善烘缸缸面1的洁净度。
本实用新型清洁烘缸缸面1的效果好,彻底清除烘缸缸面1上的胶黏物3,显著改善烘缸缸面1的洁净度,使纸幅2稳定脱水运行,保证生产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产品质量以及纸机运行率,有效避免出现断纸、纸病、缠缸以及塞缸的现象;保证刀刃与烘缸缸面1的任何一点接触都非常均衡,显著延长第一刮刀片5、第二刮刀片6的使用寿命,降低刀刃的磨损,防止刮伤烘缸缸面1,同时,通过调节供气的压力,使线压得到有效的控制,此外,刀片更换方便。
如图1~图7所示,所述检测单元7包括检测杆71、凸缘72、弹簧73;所述检测杆71贯穿所述刮刀座4的侧壁,以限定检测杆71只能沿其轴向运动,其伸入凹槽的一端部靠近开关63,且与开关63的位置相对应,以便于检测杆71的端部触发开关63,另一端部靠近烘缸缸面1,以便于其端部检测烘缸缸面1上的胶黏物3;所述凸缘72设置在检测杆71上;所述弹簧73一端与凸缘72连接,另一端与刮刀座4侧壁连接,通过弹簧73实现检测杆71与刮刀座4侧壁之间弹性连接,进而便于检测杆71的复位,即,当处于平衡状态的检测杆71靠近烘缸缸面1的端部受到胶黏物3的撞击时,检测杆71在撞力的作用下沿其轴向向开关63运动,进而触发开关63,然后,检测杆71在弹簧73给予的弹力作用下,沿其轴向向烘缸缸面1运动,最后,回复到初始的平衡状态,直至检测杆71靠近烘缸缸面1的端部再次受到胶黏物3的撞击,如此往复,实现检测烘缸缸面1是否存在胶黏物3并在检测到胶黏物3时触发开关63的目的。
多个检测单元7沿第一刮刀片5的长度方向呈均匀分布,以提高检测单元7的检测效果,进而提高所述双刮刀装置清洁烘缸缸面1的效果,实现彻底清除烘缸缸面1的胶黏物3,显著改善烘缸缸面1的洁净度。
所述第一刮刀片5、第二刮刀片6的长度与烘缸的轴长度相等,以便于所述第一刮刀片5、第二刮刀片6能够刮除整个烘缸缸面1的胶黏物3,提高刮除效果,进而保证所述双刮刀装置能够清洁整个烘缸缸面1,改善烘缸缸面1的洁净度,避免部分烘缸缸面1清洁不到位。
所述第一刮刀片5、第二刮刀片6上均设置有用于抽吸走胶黏物3的真空抽吸区域,所述真空抽吸区域通过真空管道与真空风机连通,以便于将第一刮刀片5、第二刮刀片6刮除的胶黏物3吸走,避免胶黏物3掉落在纸机的其他部位,造成二次污染,此外,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部分烘缸的气压会设置得比较低,胶黏物3在烘缸缸面1黏附的比较紧,使胶黏物3不容易被刮除,设置与第一刮刀片5、第二刮刀片6相配合的真空抽吸区域以便于清除烘缸缸面1上的胶黏物3,改善烘缸缸面1的洁净度。
所述第一刮刀片5、第二刮刀片6上均设置有用于储存胶黏物3的收集槽,以便于将第一刮刀片5、第二刮刀片6刮除的胶黏物3收集或储存起来,避免胶黏物3掉落在纸机的其他部位,造成二次污染。
所述刮刀座4内设置有分别与开放气囊54、加压气囊55、第三气囊62连接的第一充放气机构、第二充放气机构、第三充放气机构,以便于实现所述开放气囊54、加压气囊55、第三气囊62的充气和放气。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改善烘缸缸面洁净度的双刮刀装置,烘缸缸面(1)上黏附有多个胶黏物(3),所述双刮刀装置包括刮刀座(4)和套设于刮刀座(4)内的刮刀座轴(41),所述刮刀座(4)与刮刀座轴(41)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刮刀片(5)、销轴(53)、绕销轴(53)转动的上压板(51)、下压板(52)、开放气囊(54)、加压气囊(55)、第二刮刀片(6)、顶触件(61)、用于控制第二刮刀片(6)的第三气囊(62)、用于控制第三气囊(62)的开关(63)、用于检测烘缸缸面(1)是否存在胶黏物(3)并在检测到胶黏物(3)时触发开关(63)的多个检测单元(7);
所述第一刮刀片(5)与上压板(51)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压板(52)与刮刀座(4)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压板(51)为倒“山”字型结构,所述下压板(52)为“山”字型结构;所述销轴(53)同时套设于所述上压板(51)的中柱和下压板(52)的中柱内;所述开放气囊(54)、加压气囊(55)分别设置在销轴(53)的两侧;
所述刮刀座(4)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三气囊(62)设置在凹槽内;所述顶触件(61)一侧与第二刮刀片(6)转动连接,另一侧与第三气囊(62)连接;所述检测单元(7)设置在第一刮刀片(5)与第二刮刀片(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烘缸缸面洁净度的双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7)包括检测杆(71)、凸缘(72)、弹簧(73);所述检测杆(71)贯穿所述刮刀座(4)的侧壁,其伸入凹槽的一端部靠近开关(63),且与开关(63)的位置相对应,另一端部靠近烘缸缸面(1);所述凸缘(72)设置在检测杆(71)上;所述弹簧(73)一端与凸缘(72)连接,另一端与刮刀座(4)侧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烘缸缸面洁净度的双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检测单元(7)沿第一刮刀片(5)的长度方向呈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烘缸缸面洁净度的双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刀片(5)、第二刮刀片(6)的长度与烘缸的轴长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烘缸缸面洁净度的双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刀片(5)、第二刮刀片(6)上均设置有用于抽吸走胶黏物(3)的真空抽吸区域,所述真空抽吸区域通过真空管道与真空风机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烘缸缸面洁净度的双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刀片(5)、第二刮刀片(6)上均设置有用于储存胶黏物(3)的收集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烘缸缸面洁净度的双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座(4)内设置有分别与开放气囊(54)、加压气囊(55)、第三气囊(62)连接的第一充放气机构、第二充放气机构、第三充放气机构。
CN201921711446.XU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用于改善烘缸缸面洁净度的双刮刀装置 Active CN211006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11446.XU CN211006151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用于改善烘缸缸面洁净度的双刮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11446.XU CN211006151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用于改善烘缸缸面洁净度的双刮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06151U true CN211006151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97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11446.XU Active CN211006151U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用于改善烘缸缸面洁净度的双刮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061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K169838B1 (da) Tørt, mekanisk vakuumanlæg til fjernelse af snavs og fnug fra en trykdugcylinder i en offsettrykpresse.
CN107379785B (zh) 一种喷墨纺织印花设备
CN211006151U (zh) 一种用于改善烘缸缸面洁净度的双刮刀装置
CN208136608U (zh) 一种压榨辊的辅助清洁装置
CN109654815A (zh) 一种丝织布料清洗干燥装置
CN202688770U (zh) 一种烘缸刮刀除渣装置
CN112962253A (zh) 一种纺织布脱水设备
BRPI0612450A2 (pt) aparelho de molde de cilindro para uso em uma máquina de fabricação de cilindro, método para aumentar a quantidade de torque transferido a partir de uma composição de fabricação para um molde de cilindro ou crivo em uma máquina de fabricação de cilindro e máquina para a produção de produtos de papel ou para produtos de fibra de cimento
CN207351176U (zh) 滚筒刮板干燥机
CN112411248A (zh) 一种造纸用耐磨胶辊
CN202595561U (zh) 一种高速造纸机
CN101417513A (zh) 一种无滤布压滤机
CN202608247U (zh) 一种胶印机滚筒自动清洗后的橡皮布快速干燥装置
CN214193935U (zh) 一种造纸用脱水装置
CN212955749U (zh) 一种纺织机械纱线上浆烘干装置
CN211538758U (zh) 一种再造烟叶涂布后导辊及干网在线清洗装置
CN210262320U (zh) 一种布匹脱水装置
CN207619734U (zh) 一种造纸机
CN203960664U (zh) 一种拷贝纸机压榨毛毯装置
CN208914799U (zh) 一种绿色印刷清洗装置
CN208949644U (zh) 一种造纸用纸张快速脱离装置
CN112726262A (zh) 一种造纸用脱水装置及其脱水方法
CN207193456U (zh) 重物分离器新型排杂装置
JP6458294B2 (ja) 湿紙の搬送装置、抄紙装置及び古紙再生処理装置
CN212227679U (zh) 用于滚筒刮板烘干机的刮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