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93705U - 隧道窑清洁生产用脱硫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隧道窑清洁生产用脱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93705U
CN210993705U CN201921511804.2U CN201921511804U CN210993705U CN 210993705 U CN210993705 U CN 210993705U CN 201921511804 U CN201921511804 U CN 201921511804U CN 210993705 U CN210993705 U CN 210993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adsorption
device body
intercommunication
desulfur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118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亚东
韩亚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Province Xinmi City Bao Liang Refrac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Province Xinmi City Bao Liang Refr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Province Xinmi City Bao Liang Refr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Province Xinmi City Bao Liang Refrac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1180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93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93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93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隧道窑清洁生产用脱硫装置,装置本体顶部设置有顶盖,其中装置本体底部设置有清洗腔,装置本体中部设置有颗粒吸附层,在清洗腔与颗粒吸附层之间设置有输送腔,在颗粒吸附层与顶盖之间设置有排气腔,装置本体的进气口穿过有废气进气管,装置本体的顶部排气口与排气管连通。废气进气管位于装置本体内的一端插入中和溶液内,输送腔内设置有输送管,且输送管一端与清洗腔连通,另一端与颗粒吸附层连通。解决了现有隧道窑尾气需要进行脱硫处理,脱硫的方式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在整个装置受工作环境及体积的制约下,仅通过其中一种进行脱硫,整体效果不理想,且存在一定的杂质堵塞风道的问题。

Description

隧道窑清洁生产用脱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隧道窑清洁生产用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在耐火材料生产中需要使用到隧道窑对成型后耐火材料进行烧结,使之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在使用隧道窑烧结时大多使用到煤气或天然气进行烧结,烧结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如果直接排放势必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现有隧道窑尾气需要进行脱硫处理,脱硫的方式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在整个装置受工作环境及体积的制约下,仅通过其中一种进行脱硫,整体效果不理想,且存在一定的杂质堵塞风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隧道窑尾气需要进行脱硫处理,脱硫的方式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在整个装置受工作环境及体积的制约下,仅通过其中一种进行脱硫,整体效果不理想,且存在一定的杂质堵塞风道的问题,提供一种隧道窑清洁生产用脱硫装置。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隧道窑清洁生产用脱硫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顶部设置有顶盖,其中装置本体底部设置有清洗腔,装置本体中部设置有颗粒吸附层,在清洗腔与颗粒吸附层之间设置有输送腔,在颗粒吸附层与顶盖之间设置有排气腔,装置本体的进气口穿过有废气进气管,装置本体的顶部排气口与排气管连通。清洗腔内盛有中和溶液,清洗腔底部排液口与排液管连通,清洗腔底部进气口与输氧管连通,清洗腔上部进液口与中和溶液进液管连通,废气进气管位于装置本体内的一端插入中和溶液内,输送腔内设置有输送管,且输送管一端与清洗腔连通,另一端与颗粒吸附层连通。
进一步的,颗粒吸附层内设置有吸附槽,吸附槽底部与输送管连通,吸附槽顶部开口插入有外吸附管,外吸附管底部为盲管,外吸附管外周设置有透气孔,外吸附管内设置有内吸附管,内吸附管底部为盲管,且内吸附管外周包裹有滤网,且滤网间填充有吸附剂,内吸附管顶部出气口与排气腔连通。
进一步的,外吸附管顶部设置有第一密封盖,且第一密封盖直径大于吸附槽开口直径,内吸附管顶部设置有第二密封盖,且第二密封盖直径大于内吸附管直径。
可选的,外吸附管上部设置有螺纹结构,并通过螺纹结构与吸附槽可拆卸连接,内吸附管上部也设置有螺纹结构,并螺纹结构与第一密封盖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吸附槽的内壁与外吸附管的外周之间存在间隙,外吸附管的内壁与内吸附管的滤网之间存在间隙。
可选的,废气进气管位于中和溶液内的一端上连接有滤板,且滤板为圆台结构,滤板上部与废气进气管连接,滤板外周设置有穿孔。
进一步的,清洗腔底部为倾斜结构,且清洗腔的排液口位于倾斜结构最低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隧道窑清洁生产用脱硫装置中通过设置位于中部颗粒吸附层和位于底部的中和溶液相配合,废气先进入中和溶液中,一部分二氧化硫与中和液中的碱性成分及导入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从而大幅降低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剩余气体向上移动再经过颗粒吸附层的吸附,再次降低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
2、在废气进气管上设置滤板,滤板上设置有穿孔,能够使得废气进入中和溶液中产生的大气泡碎裂为小气泡,从而提高二氧化硫与中和溶液接触面积,大幅提高脱硫效果。
3、采用吸附槽、内吸附管和外吸附管的结构,在吸附时产生的颗粒杂质会积攒在外吸附管内,并不会进入相应管道,仅需要现场维护人员定期更换外吸附管即可实现降低堵塞几率。
3、解决了现有隧道窑尾气需要进行脱硫处理,脱硫的方式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在整个装置受工作环境及体积的制约下,仅通过其中一种进行脱硫,整体效果不理想,且存在一定的杂质堵塞风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隧道窑清洁生产用脱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清洗腔结构示意图;
图3为颗粒吸附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吸附槽、外吸附管和内吸附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为装置本体、2为输送腔、3为颗粒吸附层、4为排气腔、5为顶盖、6为清洗腔、7为中和溶液、8为废气进气管、9为输送管、10为滤板、11为穿孔、12为排液管、13为中和溶液进液管、14为干燥箱、15为排气管、16为稳压气管、17为吸附槽、18为外吸附管、19为透气孔、20为第一密封盖、21为内吸附管、22为第二密封盖、23为滤气管、24为输氧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隧道窑清洁生产用脱硫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顶部设置有顶盖5,其中装置本体1底部设置有清洗腔6,装置本体1中部设置有颗粒吸附层3,在清洗腔6与颗粒吸附层3之间设置有输送腔2,在颗粒吸附层3与顶盖5之间设置有排气腔4,装置本体1的进气口穿过有废气进气管8,装置本体1的顶部排气口与排气管15连通,清洗腔6内盛有中和溶液7,清洗腔6底部排液口与排液管12连通,清洗腔6底部进气口与输氧管24连通,清洗腔6上部进液口与中和溶液进液管13连通,废气进气管8位于装置本体1内的一端插入中和溶液7内,输送腔2内设置有输送管9,且输送管9一端与清洗腔6连通,另一端与颗粒吸附层3连通。
使用中,隧道窑清洁生产用脱硫装置中通过设置位于中部颗粒吸附层和位于底部的中和溶液相配合,废气先进入中和溶液中,一部分二氧化硫与中和液中的碱性成分及导入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从而大幅降低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剩余气体向上移动再经过颗粒吸附层的吸附,再次降低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解决了现有隧道窑尾气需要进行脱硫处理,脱硫的方式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在整个装置受工作环境及体积的制约下,仅通过其中一种进行脱硫,整体效果不理想,且存在一定的杂质堵塞风道的问题。
其中中和溶液可以为氨水或者氢氧化钙浆液等碱性溶液,为了使得整个装置具有一定的智能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清洗腔内设置pH值传感器,当中和溶液的pH下降时开启排液管将中和反应后液体排出,同时开启中和溶液进液管补充适量中和溶液,在中和溶液补充时,清洗腔内的多余空气由输送管中排出。
为了使得各个管道的流速及相关参数可控,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需要选用现有技术中的控制阀,将其安装在废气进气管、输氧管、中和溶液进液管和排气管等管道上,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颗粒吸附层进行了公开,颗粒吸附层3内设置有吸附槽17,吸附槽17底部与输送管9连通,吸附槽17顶部开口插入有外吸附管18,外吸附管18底部为盲管,外吸附管18外周设置有透气孔19,外吸附管18内设置有内吸附管21,内吸附管21底部为盲管,且内吸附管21外周包裹有滤网,且滤网间填充有吸附剂,内吸附管21顶部出气口与排气腔4连通。
从输送管进入颗粒吸附层的废气,先进入吸附槽,然后通过外吸附管的外周上的透气孔进入外吸附管的内部,经过内吸附管外周的滤网中吸附剂的吸附进一步降低了二氧化硫的含量,其中吸附剂可以为石灰颗粒与活性碳颗粒的混合物。
需要说明的是单独基于颗粒吸附层对二氧化硫进行吸附,其效果弱于NID干法或者喷雾干燥法进行脱硫,但是本申请中先基于清洗腔中中和溶液已经将大部分二氧化硫进行脱出,再通过颗粒吸附层进一步优化,适宜于工作环境小及设备体积小的情况。
外吸附管18顶部设置有第一密封盖20,且第一密封盖20直径大于吸附槽17开口直径,内吸附管21顶部设置有第二密封盖22,且第二密封盖22直径大于内吸附管21直径。外吸附管18上部设置有螺纹结构,并通过螺纹结构与吸附槽17可拆卸连接,内吸附管21上部也设置有螺纹结构,并螺纹结构与第一密封盖20可拆卸连接。吸附槽17的内壁与外吸附管18的外周之间存在间隙,外吸附管18的内壁与内吸附管21的滤网之间存在间隙。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采用吸附槽、内吸附管和外吸附管的结构,在吸附时产生的颗粒杂质会积攒在外吸附管内,并不会进入相应管道,仅需要现场维护人员定期更换外吸附管即可实现降低堵塞几率。
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在螺旋结构的配合下,使得外吸附管能够与吸附槽紧密连接,同时由于内吸附管外周包裹由滤网和吸附剂组成的结构,其中心形成类似滤气管23的管状空腔,气体由管状空腔进入排气腔进行汇聚,最终从排气管排出。
为了提高整个颗粒吸附层的工作效率,可以选用由多个吸附槽组成的吸附结构,每个吸附槽中均设置有相匹配的外吸附管和内吸附管,本申请附图2和图3中使用的是由6个吸附槽组成的吸附结构。
废气进气管8位于中和溶液7内的一端上连接有滤板10,且滤板10为圆台结构,滤板10上部与废气进气管8连接,滤板10外周设置有穿孔11。清洗腔6底部为倾斜结构,且清洗腔6的排液口位于倾斜结构最低点。
使用中,在废气进气管上设置滤板,滤板上设置有穿孔,能够使得废气进入中和溶液中产生的大气泡碎裂为小气泡,从而提高二氧化硫与中和溶液接触面积,大幅提高脱硫效果。
为了便于滤板的安装和更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清洗腔顶部开设防渗漏的活动开口,在需要更换时通过排液管将中和溶液排尽,然后开启活动开口,对滤板进行更换,为了提高滤板的寿命,可以选用耐碱性腐蚀的材料或者在滤板表面涂层耐碱性腐蚀的涂层。
需要提及的是,在装置本体顶部还设置有干燥箱,其中设置有干燥剂能够吸附待进入排气管的气体中存在的水分,同时为了平衡整个装置本体内气体的压力,在装置本体顶部设置有稳压气管,开启后能够将气体导入装置本体内。

Claims (7)

1.隧道窑清洁生产用脱硫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顶部设置有顶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底部设置有清洗腔(6),装置本体(1)中部设置有颗粒吸附层(3),在清洗腔(6)与颗粒吸附层(3)之间设置有输送腔(2),在颗粒吸附层(3)与顶盖(5)之间设置有排气腔(4),装置本体(1)的进气口穿过有废气进气管(8),装置本体(1)的顶部排气口与排气管(15)连通;
所述清洗腔(6)内盛有中和溶液(7),清洗腔(6)底部排液口与排液管(12)连通,清洗腔(6)底部进气口与输氧管(24)连通,清洗腔(6)上部进液口与中和溶液进液管(13)连通,所述废气进气管(8)位于装置本体(1)内的一端插入中和溶液(7)内,所述输送腔(2)内设置有输送管(9),且输送管(9)一端与清洗腔(6)连通,另一端与颗粒吸附层(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窑清洁生产用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吸附层(3)内设置有吸附槽(17),所述吸附槽(17)底部与输送管(9)连通,吸附槽(17)顶部开口插入有外吸附管(18),所述外吸附管(18)底部为盲管,外吸附管(18)外周设置有透气孔(19),外吸附管(18)内设置有内吸附管(21),所述内吸附管(21)底部为盲管,且内吸附管(21)外周包裹有滤网,且滤网间填充有吸附剂,内吸附管(21)顶部出气口与排气腔(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窑清洁生产用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吸附管(18)顶部设置有第一密封盖(20),且第一密封盖(20)直径大于吸附槽(17)开口直径,所述内吸附管(21)顶部设置有第二密封盖(22),且第二密封盖(22)直径大于内吸附管(21)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窑清洁生产用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吸附管(18)上部设置有螺纹结构,并通过螺纹结构与吸附槽(17)可拆卸连接,所述内吸附管(21)上部也设置有螺纹结构,并螺纹结构与第一密封盖(20)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窑清洁生产用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槽(17)的内壁与外吸附管(18)的外周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外吸附管(18)的内壁与内吸附管(21)的滤网之间存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窑清洁生产用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进气管(8)位于中和溶液(7)内的一端上连接有滤板(10),且滤板(10)为圆台结构,滤板(10)上部与废气进气管(8)连接,滤板(10)外周设置有穿孔(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窑清洁生产用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腔(6)底部为倾斜结构,且清洗腔(6)的排液口位于倾斜结构最低点。
CN201921511804.2U 2019-09-11 2019-09-11 隧道窑清洁生产用脱硫装置 Active CN210993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1804.2U CN210993705U (zh) 2019-09-11 2019-09-11 隧道窑清洁生产用脱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1804.2U CN210993705U (zh) 2019-09-11 2019-09-11 隧道窑清洁生产用脱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93705U true CN210993705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505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11804.2U Active CN210993705U (zh) 2019-09-11 2019-09-11 隧道窑清洁生产用脱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937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37695U (zh) 一种新型烧结烟气脱硫净化系统
CN210993705U (zh) 隧道窑清洁生产用脱硫装置
CN114272744A (zh) 一种用于干法烟气脱硫的移动床装置及工艺
CN104624030B (zh) 气体净化用填料床设备
CN209451648U (zh) 一种基于干粉喷射的烟气汞硫协同脱除装置
CN211159238U (zh) 一种带检测的co2去除装置
CN214261361U (zh) 一种喷淋式洗涤塔
CN207755963U (zh) 一种易于换料的活性炭吸附箱
CN217410339U (zh) 一种固定床烟气脱硫装置
CN208023312U (zh) 一种无筛转子的气流冲击双筛鼓式压筛的筛浆设备
CN209940917U (zh) 一种乙炔生产线
CN218608810U (zh) 一种对流式固定床脱硫装置
CN207520823U (zh) 一种活性炭脱硫装置
CN211025788U (zh) 隧道窑清洁生产用脱硝装置
CN209237672U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
CN217549456U (zh) 废气排放烟气脱硫装置
CN211302636U (zh) 一种耐火材料清洁生产脱硫塔
CN212327848U (zh) 一种带有可视窗的吸附筒罐体
CN108252147A (zh) 一种无筛转子的气流冲击双筛鼓式压筛的筛浆设备
CN212855242U (zh) 一种综合脱硫塔
CN218741228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吸附解析装置
CN215610575U (zh) 一种脱硫剂的回收装置
CN216337472U (zh) 一种移动床煤气脱硫系统
CN214345556U (zh) 一种用于煤化工烟气的循环式脱硫脱硝装置
CN217613886U (zh) 一种利用生物炭高效吸附除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