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92010U - 一种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92010U
CN210992010U CN201921108133.5U CN201921108133U CN210992010U CN 210992010 U CN210992010 U CN 210992010U CN 201921108133 U CN201921108133 U CN 201921108133U CN 210992010 U CN210992010 U CN 210992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ease agent
slow
chlorine dioxide
tube
acid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0813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穆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Qili Lu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Lanjie Green Sour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Lanjie Green Sour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Lanjie Green Sour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0813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92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92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92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包括容器,容器的顶部设有防水透气盖,容器的内部设有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该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可以任意控制二氧化氯的释放速度及数量,使其缓慢、均匀地释放,使用安全环保、简单方便,可适用于多种使用场景,释放时间在5~60天的范围内可控。

Description

一种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杀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二氧化氯能有效地杀灭各种病毒、细菌和霉菌,并能将空气中的甲醛、异味、臭味氧化为无毒、无味的物质,这是其它类型净化剂无法比拟的,是新一代绿色环境友好产品。二氧化氯独特的杀菌、消毒、防霉、除臭和保鲜功能,使其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家庭保健、饮食服务、种植养殖、畜牧水产、土壤修复、食品加工、药品生产、空气净化、公共场所等各个领域。此外,产品见效快,成本低,无三废。
由于二氧化氯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遇光和热很容易分解,它不能浓缩、压缩、储存,只能现场制备现场使用,因此限制了二氧化氯的推广应用。目前二氧化氯的缓释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固体亚氯酸钠和酸与固体稀释剂混合均匀后装入无纺布袋,外包装为塑料密封袋,并放置干燥剂,使用时将无纺布袋从塑料密封袋里取出并暴露于空气之中,固体亚氯酸钠和酸在空气中吸收水分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慢慢释放出来,以达到二氧化氯缓释目的;二是将固体亚氯酸钠、酸、高吸水树脂放入瓶中,使用时在瓶里加入适量的水,高吸水树脂遇水产生凝胶并将亚氯酸钠和酸裹覆,亚氯酸钠与酸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氯缓慢释放出来。现有方法存在的弊端是:二氧化氯的释放速度及数量很难控制,产品有效期短,使用效果不好,并且不安全,推广应用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包括容器,容器的顶部设有防水透气盖,容器的内部设有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容器与防水透气盖通过螺纹或粘结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水透气盖上设有气体释放槽,内部设有防水透气膜。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为两端敞开的管。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为一端敞开、另一端封闭的管。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为两端封闭的管。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的管径为5~50mm,长度为10~200m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的管壁上设有缓释剂排出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释剂排出孔的个数为1~12个,孔径为0.1~10m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酸性缓释剂管的内部填充有酸性缓释剂;所述酸性缓释剂选自柠檬酸缓释剂、草酸缓释剂、甲酸缓释剂、硫酸氢钠缓释剂中的一种。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其可以任意控制二氧化氯的释放速度及数量,使其缓慢、均匀地释放,使用安全环保、简单方便,可适用于多种使用场景,释放时间在5~60天的范围内可控。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种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的有益效果,提供了相应的附图,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附图只是所有附图中选出来的个别示例,目的也不是作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定,所有通过本申请中提供的附图获得的其他相应图谱均应该认为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半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亚氯酸钠缓释剂管的半剖图。
附图标记:1-防水透气盖、2-容器、3-亚氯酸钠缓释剂管、4-酸性缓释剂管、5-气体释放槽、6-亚氯酸钠缓释剂、7-缓释剂管密封板、8-缓释剂排出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可进一步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及科学术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如果现有技术中披露的具体术语的定义与本申请中提供的任何定义不一致,则以本申请中提供的术语定义为准。
在本文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中明确地另有指示,否则没有限定单复数形式的特征也意在包括复数形式的特征。还应理解的是,如本文所用术语“包含”,与“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等同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所陈述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优选的”、“优选地”、“更优选的”等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提供某些有益效果的实施方案。然而,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其他情况下,其他实施方案也可能是优选的。除此之外,对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表述并不暗示其他实施方案不可用,也并非旨在将其他实施方案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外。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内、外”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装置本身而言,指向装置内部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左、右”的含义指的是阅读者正对附图时,阅读者的左边即为左,阅读者的右边即为右,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他部件的间接连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包括容器,容器的顶部设有防水透气盖,容器的内部设有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与防水透气盖通过螺纹或粘结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透气盖上设有气体释放槽,内部设有防水透气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被放置在容器的内部,不与容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的内部填充有亚氯酸钠缓释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酸性缓释剂管的内部填充有酸性缓释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酸性缓释剂可列举柠檬酸、草酸、甲酸、硫酸氢钠等固体酸性缓释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为两端敞开的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为一端敞开、另一端封闭的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为两端封闭的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的端部使用缓释剂管密封板或管帽封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释剂管密封板和管帽上设有小孔,小孔的个数为1~8个,孔径为0.1~8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的管壁上设有缓释剂排出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释剂排出孔的个数为1~12个,孔径为0.1~10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的管径为5~50mm,长度为10~200mm。
本申请中的防水透气盖、容器、亚氯酸钠缓释剂管、酸性缓释剂管、缓释剂管密封板的材质均为PVC,但不限于PVC以外的其他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用清洁的水注满容器,放入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盖上并拧紧带有气体释放槽和防水透气膜的防水透气盖,容器内部的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可更换不同规格,任意控制二氧化氯的释放速度及数量,以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要求。
实施例
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与附图。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容器2,容器2的顶部设有防水透气盖1,容器2的内部设有亚氯酸钠缓释剂管3和酸性缓释剂管4。
所述容器2与防水透气盖1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防水透气盖1上设有气体释放槽5。
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3和酸性缓释剂管4被放置在容器2的内部。
如图2所示,亚氯酸钠缓释剂管3的内部填充有亚氯酸钠缓释剂6。
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3为两端封闭的管,底部设有缓释剂管密封板7。
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3与缓释剂密封板7的连接方式为粘结连接。
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3的管壁上设有缓释剂排出孔8。
所述酸性缓释剂管4与亚氯酸钠缓释剂管3的构造相同,区别在于酸性缓释剂管4的内部填充有酸性缓释剂。
实施例2
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亚氯酸钠/酸性缓释剂管,其为一端敞开、另一端使用管帽封闭的管,管径为20mm,长度为50mm。
将该亚氯酸钠缓释剂管3和酸性缓释剂4管用于实施例1中的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中,二氧化氯的缓释时间为22天。
实施例3
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亚氯酸钠/酸性缓释剂管,其为两端敞开的管,管径为20mm,长度为50mm。
将该亚氯酸钠缓释剂管3和酸性缓释剂4管用于实施例1中的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中,二氧化氯的缓释时间为12天。
实施例4
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亚氯酸钠/酸性缓释剂管,其为两端使用管帽封闭的管,管径为20mm,长度为100mm,管壁上设有3个直径为2mm的缓释剂排出孔8。
将该亚氯酸钠缓释剂管3和酸性缓释剂4管用于实施例1中的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中,二氧化氯的缓释时间为38天。
实施例5
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亚氯酸钠/酸性缓释剂管,其为两端使用管帽封闭的管,管径为20mm,长度为50mm,管帽上设有3个直径为2mm的小孔。
将该亚氯酸钠缓释剂管3和酸性缓释剂4管用于实施例1中的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中,二氧化氯的缓释时间为25天。
实施例6
实施例6提供了一种亚氯酸钠/酸性缓释剂管,其为两端使用管帽封闭的管,管径为20mm,长度为50mm,管壁上设有3个直径为5mm的缓释剂排出孔8。
将该亚氯酸钠缓释剂管3和酸性缓释剂4管用于实施例1中的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中,二氧化氯的缓释时间为14天。
实施例7
实施例7提供了一种亚氯酸钠/酸性缓释剂管,其为两端使用管帽封闭的管,管径为5mm,长度为200mm,管壁上设有3个直径为2mm的缓释剂排出孔8。
将该亚氯酸钠缓释剂管3和酸性缓释剂4管用于实施例1中的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中,二氧化氯的缓释时间为60天。
以上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容器的顶部设有防水透气盖,容器的内部设有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的内部填充有亚氯酸钠缓释剂;所述酸性缓释剂管的内部填充有酸性缓释剂;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的管壁上设有缓释剂排出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与防水透气盖通过螺纹或粘结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盖上设有气体释放槽,内部设有防水透气膜。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为两端敞开的管。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为两端敞开的管。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为一端敞开、另一端封闭的管。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为一端敞开、另一端封闭的管。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为两端封闭的管。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为两端封闭的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亚氯酸钠缓释剂管和酸性缓释剂管的管径为5~50mm,长度为10~200m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剂排出孔的个数为1~12个,孔径为0.1~10mm。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缓释剂选自柠檬酸缓释剂、草酸缓释剂、甲酸缓释剂、硫酸氢钠缓释剂中的一种。
CN201921108133.5U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 Active CN210992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8133.5U CN210992010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8133.5U CN210992010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92010U true CN210992010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65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08133.5U Active CN210992010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920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7899A (zh) * 2021-09-28 2021-12-10 中北大学 一种可控缓释反应型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及发生方法
WO2022261884A1 (zh) * 2021-06-17 2022-12-22 文霞 健康防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61884A1 (zh) * 2021-06-17 2022-12-22 文霞 健康防护装置
CN113767899A (zh) * 2021-09-28 2021-12-10 中北大学 一种可控缓释反应型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及发生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08823B1 (ko) 서방형 이산화염소 발생제형 및 이를 이용한 서방형 이산화염소 발생팩
CN210992010U (zh) 一种二氧化氯控制释放装置
CN111713490B (zh) 一种二氧化氯消毒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JP2002543977A (ja) 制御された気体徐放のためのエネルギー活性化組成物
CN111296427A (zh) 一种固载二氧化氯缓释凝胶
JP2012036072A (ja) 用時二酸化塩素発生剤の製品形状ならびに成分組成
CN101428149A (zh) 消毒除臭保鲜装置及其制备二氧化氯保鲜剂的方法
CN110898246A (zh) 一种能净化空气的凝胶粉及其制作方法
CN111097270A (zh) 一种空气净化凝胶盒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CN103341190A (zh) 一种杀菌装置
US20140311094A1 (en) Methods of Increasing the Generation of a Gas Within a Package
US20030021819A1 (en) Microbial and odor control using amorphous calcium silicate impregnated with sodium chlorite
CN104743686B (zh) 一种可再生鱼缸杀菌放氧包
CN212127510U (zh) 一种可控制二氧化氯出气量的消毒剂发生器
CN212817347U (zh) 一种二氧化氯缓释剂管及二氧化氯缓释装置
KR101372999B1 (ko) 수소 광촉 음이온 살균 정화장치
KR20190057036A (ko) 친환경 고농도 액상 살균소독제의 저장용기 및 이의 사용방법
CN111066814A (zh) 一种新型缓释型气体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JPH06233985A (ja) 殺菌消毒剤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KR102478400B1 (ko) 이산화염소 가스 방출용 고체형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살균·탈취제
CN108211752A (zh) 一种除味剂及消除空间内空气异味的方法
CN214261354U (zh) 一种除甲醛去味净化装置
CN210656148U (zh) 一种二氧化氯发生控释装置
JP2017131360A (ja) 固形薬剤を封入した薬液噴霧装置
CN106621761B (zh) 凝胶空气清新剂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2

Address after: 610000 No. 609, Yanhua Road, Dujiangy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ujiangyan,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after: SICHUAN QILI LVYUAN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41 floor 15, unit 1, building 4, No. 1700, north section of Tianfu Avenue, Chengdu hi tech Zone, China (Sichu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Wuho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Lanjie Green Sour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10000 No. 609, Yanhua Road, Dujiangy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ujiangyan,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after: Sichuan Qili Luyu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No. 609, Yanhua Road, Dujiangy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ujiangyan,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QILI LVYUAN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