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88084U - 一种刺梨果渣收集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刺梨果渣收集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88084U
CN210988084U CN201922174660.2U CN201922174660U CN210988084U CN 210988084 U CN210988084 U CN 210988084U CN 201922174660 U CN201922174660 U CN 201922174660U CN 210988084 U CN210988084 U CN 2109880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usion
drying chamber
roller
motor
pom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746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令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17466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880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880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880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果渣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刺梨果渣收集处理装置,包括烘干室、顶部设为开口的挤压箱、落料斗、两个挤压辊轴、螺旋送料辊轴、第一电动机和过滤网,所述挤压箱固定安装在所述烘干室的上方,所述落料斗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压箱的顶部,两个所述挤压辊轴均转动安装在所述挤压箱的两侧内壁上,所述挤压辊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挤压箱外,所述螺旋送料辊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挤压箱的两侧内壁上,所述螺旋送料辊轴位于所述挤压辊轴的下方。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的挤压辊轴便可将果渣中大部分汁液挤出,然后果肉再经过烘干工作后便可将多余水分去除,延长了果肉的保存期限,使果渣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刺梨果渣收集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渣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刺梨果渣收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刺梨为蔷薇科多年生落叶灌木缫丝花的果实,又名山王果、刺莓果和木梨子等,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是一种稀有的果实,生于海拔500~2500米的向阳山坡、沟谷、路旁以及灌木丛中,是贵州、凉山、冕宁山区等地的天然野果,在贵州省和河南省开封市有大面积的人工种植,并应运而生有较多的刺梨生产线,从而呈现出较多的刺梨制品,且在刺梨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果渣,这些果渣也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可被再次收集利用,汁液可被做成果汁,果肉可被做成果渣饼、果渣糕等食品,也可以做成宠物的干粮等。
但是,现有的果渣收集方式较为传统,由于果渣中还含有较多的汁液,在收集时并没有很好的将果肉与果汁分离,从而导致果汁的浪费,并且含有水分的果渣保存期限较短,容易腐烂变质,不利于果渣的再次利用,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为此,提出一种刺梨果渣收集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刺梨果渣收集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刺梨果渣收集处理装置,包括烘干室、顶部设为开口的挤压箱、落料斗、两个挤压辊轴、螺旋送料辊轴、第一电动机和过滤网,所述挤压箱固定安装在所述烘干室的上方,所述落料斗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压箱的顶部,两个所述挤压辊轴均转动安装在所述挤压箱的两侧内壁上,所述挤压辊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挤压箱外,所述螺旋送料辊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挤压箱的两侧内壁上,所述螺旋送料辊轴位于所述挤压辊轴的下方,所述第一电动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压箱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螺旋送料辊轴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压箱的内壁上,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螺旋送料辊轴的下方;
所述挤压箱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与任意一个所述挤压辊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挤压辊轴上分别固定套设有主动齿和从动齿,所述挤压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螺旋送料辊轴和所述过滤网之间的排料管,烘干室内设有皮带传送机组,所述皮带传送机组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烘干室的两侧,所述排料管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皮带传送机组的上方,所述烘干室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热风机,所述烘干室内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多个位于所述皮带传送机组上方的出风管。
优选的,所述挤压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液管。
优选的,所述烘干室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避让口,所述皮带传送机组与所述避让口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热风机的出风口固定安装有通风管的一端,所述通风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烘干室内并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挤压箱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轴承孔,所述螺旋送料辊轴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孔的内壁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挤压箱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两个第二轴承孔,两个所述挤压辊轴上均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二轴承,四个所述第二轴承孔的内壁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烘干室、挤压箱、落料斗、挤压辊轴、螺旋送料辊轴、第一电动机、过滤网、第二电动机、主动齿、从动齿、排料管、排液管、皮带传送机组、热风机、连接管和出风管相配合,使用时,启动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和热风机,将果渣倒入挤压箱,同时在第二电动机的带动下,两个挤压辊轴便开始对果渣进行挤压,使果渣中大部分水分被挤出,果汁便通过排液管排出,同时螺旋送料辊轴便会带动果肉前进,并通过排料管排入皮带传送机组上,然后传送至到烘干室内进行烘干,使果肉上多余的水分被消除,果渣的处理便完成,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的挤压辊轴便可将果渣中大部分汁液挤出,然后果肉再经过烘干工作后便可将多余水分去除,延长了果肉的保存期限,使果渣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挤压箱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烘干室;2、挤压箱;3、落料斗;4、挤压辊轴;5、螺旋送料辊轴;6、第一电动机;7、过滤网;8、第二电动机;9、主动齿;10、从动齿;11、排料管;12、排液管;13、皮带传送机组;14、热风机;15、连接管;16、出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刺梨果渣收集处理装置,包括烘干室1、顶部设为开口的挤压箱2、落料斗3、两个挤压辊轴4、螺旋送料辊轴5、第一电动机6和过滤网7,所述挤压箱2固定安装在所述烘干室1的上方,所述落料斗3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压箱2的顶部,两个所述挤压辊轴4均转动安装在所述挤压箱2的两侧内壁上,所述挤压辊轴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挤压箱2外,所述螺旋送料辊轴5转动安装在所述挤压箱2的两侧内壁上,所述螺旋送料辊轴5位于所述挤压辊轴4的下方,所述第一电动机6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压箱2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一电动机6的输出轴与所述螺旋送料辊轴5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7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压箱2的内壁上,所述过滤网7位于所述螺旋送料辊轴5的下方;
所述挤压箱2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机8,所述第二电动机8的输出轴与任意一个所述挤压辊轴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挤压辊轴4上分别固定套设有主动齿9和从动齿10,所述挤压箱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螺旋送料辊轴5和所述过滤网7之间的排料管11,烘干室1内设有皮带传送机组13,所述皮带传送机组13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烘干室1的两侧,所述排料管11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皮带传送机组13的上方,所述烘干室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热风机14,所述烘干室1内固定安装有连接管15,所述连接管15上设有多个位于所述皮带传送机组13上方的出风管16。
所述挤压箱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液管12,所述烘干室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避让口,所述皮带传送机组13与所述避让口相适配,所述热风机14的出风口固定安装有通风管的一端,所述通风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烘干室1内并与所述连接管15固定连接,所述挤压箱2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轴承孔,所述螺旋送料辊轴5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孔的内壁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挤压箱2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两个第二轴承孔,两个所述挤压辊轴4上均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二轴承,四个所述第二轴承孔的内壁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通过烘干室1、挤压箱2、落料斗3、挤压辊轴4、螺旋送料辊轴5、第一电动机6、过滤网7、第二电动机8、主动齿9、从动齿10、排料管11、排液管12、皮带传送机组13、热风机14、连接管15和出风管16相配合,使用时,启动第一电动机6、第二电动机8和热风机14,将果渣倒入挤压箱2,同时在第二电动机8的带动下,两个挤压辊轴4便开始对果渣进行挤压,使果渣中大部分水分被挤出,果汁便通过排液管12排出,同时螺旋送料辊轴5便会带动果肉前进,并通过排料管11排入皮带传送机组13上,然后传送至到烘干室1内进行烘干,使果肉上多余的水分被消除,果渣的处理便完成,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的挤压辊轴4便可将果渣中大部分汁液挤出,然后果肉再经过烘干工作后便可将多余水分去除,延长了果肉的保存期限,使果渣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启动第一电动机6、第二电动机8和热风机14,然后将果渣通过落料斗3倒入挤压箱2并落至两个挤压辊轴4之间,同时在第二电动机8的带动下,与之对应的挤压辊轴4便会转动,并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关系,使得另一个挤压辊轴4也转动,继而对落下的果渣进行挤压,使得果渣中大部分的水分被挤出,然后果汁和果肉继续下落至过滤网7上,果汁便会落下并通过排液管12排到下一级处理设备中,同时,在第一电动机6的带动下,螺旋送料辊轴5便会转动,进而带动果肉前进,然后通过排料管11排入皮带传送机组13上,果肉在皮带传送机组13的传送下,到达烘干室1内,同时热风机14便会将热风通入连接管15,随即通过出风管16排到烘干室1内,继而能够对果肉进行烘干,使得果肉上多余的水分被消除,然后继续传送至下一个处理设备中,至此对于果渣的处理便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刺梨果渣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室(1)、顶部设为开口的挤压箱(2)、落料斗(3)、两个挤压辊轴(4)、螺旋送料辊轴(5)、第一电动机(6)和过滤网(7),所述挤压箱(2)固定安装在所述烘干室(1)的上方,所述落料斗(3)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压箱(2)的顶部,两个所述挤压辊轴(4)均转动安装在所述挤压箱(2)的两侧内壁上,所述挤压辊轴(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挤压箱(2)外,所述螺旋送料辊轴(5)转动安装在所述挤压箱(2)的两侧内壁上,所述螺旋送料辊轴(5)位于所述挤压辊轴(4)的下方,所述第一电动机(6)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压箱(2)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一电动机(6)的输出轴与所述螺旋送料辊轴(5)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7)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压箱(2)的内壁上,所述过滤网(7)位于所述螺旋送料辊轴(5)的下方;
所述挤压箱(2)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机(8),所述第二电动机(8)的输出轴与任意一个所述挤压辊轴(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挤压辊轴(4)上分别固定套设有主动齿(9)和从动齿(10),所述挤压箱(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螺旋送料辊轴(5)和所述过滤网(7)之间的排料管(11),烘干室(1)内设有皮带传送机组(13),所述皮带传送机组(13)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烘干室(1)的两侧,所述排料管(11)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皮带传送机组(13)的上方,所述烘干室(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热风机(14),所述烘干室(1)内固定安装有连接管(15),所述连接管(15)上设有多个位于所述皮带传送机组(13)上方的出风管(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梨果渣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箱(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液管(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梨果渣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避让口,所述皮带传送机组(13)与所述避让口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梨果渣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机(14)的出风口固定安装有通风管的一端,所述通风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烘干室(1)内并与所述连接管(1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梨果渣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箱(2)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轴承孔,所述螺旋送料辊轴(5)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孔的内壁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梨果渣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箱(2)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两个第二轴承孔,两个所述挤压辊轴(4)上均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二轴承,四个所述第二轴承孔的内壁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
CN201922174660.2U 2019-12-07 2019-12-07 一种刺梨果渣收集处理装置 Active CN2109880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4660.2U CN210988084U (zh) 2019-12-07 2019-12-07 一种刺梨果渣收集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4660.2U CN210988084U (zh) 2019-12-07 2019-12-07 一种刺梨果渣收集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88084U true CN210988084U (zh) 2020-07-14

Family

ID=71496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74660.2U Active CN210988084U (zh) 2019-12-07 2019-12-07 一种刺梨果渣收集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880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8811A (zh) 一种齿辊式油茶壳籽清选方法与装置
CN211268530U (zh) 一种沙棘饮料加工榨汁装置
CN211672336U (zh) 一种油茶果脱壳清理设备
CN211630911U (zh) 一种打瓜取籽机
CN112680990A (zh) 一种植物纤维提取装置
CN114683606A (zh) 集成式鲜果榨汁以及粉碎一体机
CN210988084U (zh) 一种刺梨果渣收集处理装置
CN106174663A (zh) 红薯全粉自动化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CN113546721A (zh) 一种餐厨废弃物一体化高效处理装置
CN207136157U (zh) 一种螺旋刀式青皮核桃脱皮装置
CN112108441A (zh) 一种多功能药材加工装置
CN207040180U (zh) 西洋参种子脱皮机
CN215649170U (zh) 一种蔬菜加工用的脱水烘干装置
CN211275477U (zh) 木屑多级筛选系统
CN211129662U (zh) 一种花生脱壳装置
CN209436236U (zh) 一种医药原料生产用清洗装置
CN111567821A (zh) 集物料除外壳及摩擦式清洗的一体化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2337943A (zh) 水藻高效回收处理装置
CN206858592U (zh) 一种用于汽爆竹子提取木糖的装置
CN216154876U (zh) 一种茶叶加工机械自动上料装置
CN217986619U (zh) 一种破损率小的莲子开边机
CN212035873U (zh) 一种坚果处理设备
CN110881670B (zh) 一种多功能中药材脱皮机及其加工方法
CN213001250U (zh) 一种高效棉籽壳仁分离机
CN216539411U (zh) 一种稻谷加工用除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