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74075U - 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74075U
CN210974075U CN201922008282.0U CN201922008282U CN210974075U CN 210974075 U CN210974075 U CN 210974075U CN 201922008282 U CN201922008282 U CN 201922008282U CN 210974075 U CN210974075 U CN 210974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lysis
acidification reactor
settling zone
hydrolytic
hydrolysis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0828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欢
占新民
蒋旭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ehua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ehua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ehua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ehua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0828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74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74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74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包括水解酸化反应器本体,所述水解酸化反应器本体被竖向隔板分隔成底部连通的水解反应区和沉淀区,所述水解反应区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水解反应区的顶部与所述沉淀区的顶部设有将所述水解反应区污水导入所述沉淀区的连通装置,所述沉淀区的顶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水解反应区底部靠近所述竖向隔板的位置处设有利用抽吸和推动原理导污泥的搅拌装置。通过设计了一种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并在反应器本体内设置竖向隔板,通过竖向隔板将反应器本体分隔成底部贯通的水解反应区和沉淀区,这种结构设计,结构紧凑,节省占地面积,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
背景技术
水解酸化反应器是指将厌氧生物反应控制在水解和酸化阶段,利用厌氧或兼性菌在水解和酸化阶段的作用,将污水中悬浮性有机固体和难降解的大分子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脂类等)水解成溶解性有机物和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小分子有机物再在酸化菌的作用下转化成挥发性脂肪酸的污水处理装置。
水解反应器通常分为升流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复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完全混合水解酸化反应器为常见的水解反应器形式,通常在反应器内设置搅拌装置使污水与污泥完全混合实现水解酸化反应,一般后接沉淀池分离污水、污泥并回流污泥至水解酸化反应器。由于常规的完全混合水解反应器的水解反应池和沉淀池是分开建设的,占地面积偏大,同时还需要设置污泥回流泵,设备投资和动力消耗均偏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解决当前完全混合水解反应器占地面积大、污水处理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包括水解酸化反应器本体,所述水解酸化反应器本体被竖向隔板分隔成底部连通的水解反应区和沉淀区,所述水解反应区的侧壁设有进水口,所述水解反应区的顶部与所述沉淀区的顶部设有将所述水解反应区内的污水导入所述沉淀区的连通装置,所述沉淀区的顶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水解反应区底部靠近所述竖向隔板的位置处设有引导污泥导向以及使泥水充分混合的搅拌装置。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解反应区内设有将所述水解反应区分为上部和下部的横向隔板,所述搅拌装置使所述沉淀区的污泥与所述水解反应区的污水均围绕所述横向隔板顺时针转动,达到充分混合的目的。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沉淀区的底部侧壁的一侧设置为便于引导沉降泥导向的第一斜坡。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斜坡与所述沉淀区底部水平线的夹角为40°~60°之间。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解反应区的底部靠近所述进水口处的侧壁设置为第二斜坡,便于污水和污泥循环流动。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斜坡与所述水解反应区底部水平线的夹角为40°~60°之间。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装置为潜水搅拌机。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通装置包括设在所述水解反应区的第一出水堰、由所述第一出水堰底部伸出的连接管以及设在所述沉淀区顶部中央与所述连接管相连的中心进水筒。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中心进水筒的下方设有反射板。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沉淀区的顶部四周设有第二出水堰,所述出水口设在所述第二出水堰上。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设计了一种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并在反应器本体内设置竖向隔板,通过竖向隔板将反应器本体分隔成底部贯通的水解反应区和沉淀区,这种结构设计,结构紧凑,节省占地面积,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水解酸化反应器本体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水解酸化反应器本体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1、竖向隔板;2、水解反应区;3、沉淀区;4、进水口;5、连通装置;6、出水口;7、搅拌装置;8、横向隔板;9、第一斜坡;10、第二斜坡;11、第一出水堰;12、连接管;13、中心进水筒;14、反射板;15、第二出水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当前完全混合水解反应器占地面积大、污水处理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水解酸化反应器本体,所述水解酸化反应器本体被竖向隔板1分隔成底部连通的水解反应区2和沉淀区3,所述水解反应区2侧壁设有进水口4,所述水解反应区2的顶部与所述沉淀区3的顶部设有将所述水解反应区2污水导入所述沉淀区3的连通装置5,所述沉淀区3的顶部设有出水口6,所述水解反应区2的底部靠近所述竖向隔板1的位置处设有利用抽吸和推动原理引导污泥导向的搅拌装置7。本申请中,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水解反应区2与所述沉淀区3之间的连通结构是通过在所述竖向隔板1的底部设置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至少为1个。这种将所述水解反应区2与所述沉淀区3设计在一个反应器本体中的结构,结构紧凑,节省占地面积,节省建造池壁所用的材料,节省成本。
本申请中,如图1所示,所述水解反应区2内设有将所述水解反应区2分为上部和下部的横向隔板8,所述搅拌装置7使所述沉淀区3的污泥与所述水解反应区2的污水均围绕所述横向隔板8顺时针转动,达到充分混合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隔板8的宽度大于所述水解反应区2的宽度。本申请中,所述搅拌装置7优选为潜水搅拌机;进一步的,所述潜水搅拌机的数量至少为1个。所述搅拌装置的结构设计省去了污泥回流泵,节省了设备投资成本。
本申请中,如图1所示,所述沉淀区3的底部侧壁的一侧设置为便于引导沉降泥导向的第一斜坡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坡9与所述沉淀区3底部水平线的夹角为40°~60°之间,优选为50°,这种倾斜角度设计更利于承接污水以及沉降泥的抽吸。所述水解反应区2的底部临近入水口处的侧壁设置为第二斜坡10,便于污水和污泥循环流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斜坡10与所述水解反应区2底部水平线的夹角为40°~60°之间,优选为45°。
本申请中,如图1所示,所述连通装置5包括设在所述水解反应区2的第一出水堰11、由所述第一出水堰11底部伸出的连接管12以及设在所述沉淀区3顶部中央与所述连接管12相连的中心进水筒13;进一步的,在所述中心进水筒13的下方设有反射板14,所述反射板进一步优选为倒三角形的反射板,一方面改变了中心进水筒13的水流方向,使水流向上并向外流动,另一方面缓冲了由中心进水筒13直落的水流,防止水流直冲而下造成所述沉淀区3底部污泥的扰动。所述沉淀区3的顶部四周设有第二出水堰15,所述出水口6设在所述第二出水堰15上。所述第一出水堰11与所述第二出水堰15均起进一步沉降污泥和稳定水流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设计了一种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并在反应器本体内设置竖向隔板1,通过竖向隔板1将反应器本体分隔成底部贯通的水解反应区2和沉淀区3,这种结构设计,结构紧凑,节省占地面积,成本低。
以上仅结合目前考虑的最实用的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描述,需要理解的是,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申请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解酸化反应器本体,所述水解酸化反应器本体被竖向隔板(1)分隔成底部连通的水解反应区(2)和沉淀区(3),所述水解反应区(2)的侧壁设有进水口(4),所述水解反应区(2)的顶部与所述沉淀区(3)的顶部设有将所述水解反应区(2)内的污水导入所述沉淀区(3)的连通装置(5),所述沉淀区(3)的顶部设有出水口(6),所述水解反应区(2)底部靠近所述竖向隔板(1)的位置处设有引导污泥导向以及使泥水充分混合的搅拌装置(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反应区(2)内设有将所述水解反应区(2)分为上部和下部的横向隔板(8),所述搅拌装置(7)使所述沉淀区(3)的污泥与所述水解反应区(2)的污水均围绕所述横向隔板(8)顺时针转动,达到充分混合的目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3)的底部侧壁的一侧设置为便于引导沉降泥导向的第一斜坡(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坡(9)与所述沉淀区(3)底部水平线的夹角为40°~60°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反应区(2)的底部靠近所述进水口(4)处的侧壁设置为第二斜坡(10),便于污水和污泥循环流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坡(10)与所述水解反应区(2)底部水平线的夹角为40°~60°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7)为潜水搅拌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装置(5)包括设在所述水解反应区(2)的第一出水堰(11)、由所述第一出水堰(11)底部伸出的连接管(12)以及设在所述沉淀区(3)顶部中央与所述连接管(12)相连的中心进水筒(1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进水筒(13)的下方设有反射板(14)。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3)的顶部四周设有第二出水堰(15),所述出水口(6)设在所述第二出水堰(15)上。
CN201922008282.0U 2019-11-20 2019-11-20 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 Active CN210974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08282.0U CN210974075U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08282.0U CN210974075U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74075U true CN210974075U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59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08282.0U Active CN210974075U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740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0502A (zh) * 2021-11-22 2021-12-31 胡明成 一种多相活性污泥反硝化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0502A (zh) * 2021-11-22 2021-12-31 胡明成 一种多相活性污泥反硝化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5947B (zh) V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103395948B (zh) Z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210974075U (zh) 一体化完全混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
CN203866158U (zh) 一种同心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N102010106A (zh) 一体化高效氧化沟及其处理污水流程
CN103420483B (zh) 一种批序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02379803U (zh) 一种错流式曝气沉淀过滤装置
CN109293079B (zh) 一种低能耗曝气循环澄清池
CN202155080U (zh) 可调式水力循环澄清器
CN216191595U (zh) 一种高级氧化设备
CN211644890U (zh) 一种紧凑型机械搅拌混凝沉淀装置
CN103861334B (zh) 自动调节水力喷射澄清器
CN211688594U (zh) 一种污水处理反应沉淀池
CN202961995U (zh) 自动调节水力喷射澄清器
CN201064679Y (zh) 斜管混凝沉淀池
CN113786650A (zh) 一种低能耗曝气高效反应澄清池
CN105461060A (zh) Tao一体化自循环生物反应器
CN220976630U (zh) 一种智能化高效除磷设备
CN205382013U (zh) Tao一体化自循环生物反应器
CN214571212U (zh) 一种适用于高浊度难处理水的地理式预处理设施
CN211035359U (zh) 基于污水沉淀设备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10945011U (zh) 磁活性污泥一体化装置
CN219314687U (zh) 一种原水处理装置
CN208308495U (zh) 一种新型污水预沉系统
CN219185918U (zh) 一种有污泥回流的两级混凝絮凝系统的沉淀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