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0106A - 一体化高效氧化沟及其处理污水流程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高效氧化沟及其处理污水流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10106A
CN102010106A CN 201010570327 CN201010570327A CN102010106A CN 102010106 A CN102010106 A CN 102010106A CN 201010570327 CN201010570327 CN 201010570327 CN 201010570327 A CN201010570327 A CN 201010570327A CN 102010106 A CN102010106 A CN 102010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idation ditch
annular
wall
annular wall
m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57032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忠庆
肖友淦
王永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City Construc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City Construc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City Construc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Fuzhou City Construc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 20101057032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101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10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01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高效氧化沟及其处理污水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径依次缩小的第一环形壁、第二环形壁和环形沉淀池壁,在两两环形壁之间分别形成氧化沟缺氧区和好氧区,以及位于环形沉淀池壁内的周进周出幅流式沉淀池,在第一环形壁外侧壁一侧边设有具有污水进口的厌氧池,在第一环形壁、第二环形壁和环形沉淀池壁上分别设有以让厌氧池与氧化沟缺氧区连通、氧化沟缺氧区与好氧区连通、氧化沟好氧区与周进周出幅流式沉淀池连通的连通孔,所述周进周出幅流式沉淀池内设有以将污泥排至污泥回流泵房的吸泥机和污泥回流管,所述周进周出幅流式沉淀池内还设有出水管。该一体化高效氧化沟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有利于提高生物除磷脱氮的效率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体化高效氧化沟及其处理污水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氧化沟及其处理污水的流程,尤其是指将沉淀、氧化沟集于一体的连续运行氧化沟,属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一体化氧化沟广义上是指,作为生化处理的氧化沟和沉淀池或其他类型的固液分离设施合建为同一构筑物的布置形式。目前国内有单位推出的一体化氧化沟,主要包括侧沟式和中心岛式两种类型,其特点是:集曝气、沉淀(泥水分离)和污泥回流功能为一体,不设单独的沉淀池。
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曝气与沉淀的合建方式,占地较省;特殊的固液分离器,能达到较大的污泥表面负荷,相对普通沉淀池更节省用地及基建投资。
但是,就目前该技术的可靠成熟及稳定性来讲,有些问题应当考虑:即难以形成功能相对独立的厌氧、缺氧和好氧区域,对除磷脱氮要求较高的场合稳定性较差。
固液分离器内斜板(或类似组件)强化了分离效果,提高了表面负荷,从而进一步减少占地面积。但是,实践证明,由于污水污泥具有粘稠性,且易形成生物粘膜,斜管或斜板有堵塞和淤积的可能,增加了设备维护的工作量。只有在理想的水力条件下,固液分离器内才会形成污泥层,通过截留作用,强化分离效果。但是,由于污水流量和水质的变化,氧化沟内的流速和出流量总是变化的,污泥层难以稳定,有可能出现浮泥,增加出水的悬浮物。
发明内容
为克服传统一体化氧化沟除磷脱氮稳定性差、沉淀效果差和系统效率低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高效氧化沟,该一体化高效氧化沟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而且有利于提高生物除磷脱氮的效率和稳定性。
本发明一体化高效氧化沟,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径依次缩小的第一环形壁、第二环形壁和环形沉淀池壁,在两两环形壁之间分别形成氧化沟的缺氧区和好氧区,以及位于环形沉淀池壁内的周进周出幅流式沉淀池,在第一环形壁外侧壁一侧边设有具有污水进口的厌氧池,在第一环形壁、第二环形壁和环形沉淀池壁上分别设有以让厌氧池与氧化沟缺氧区连通、氧化沟缺氧区与氧化沟好氧区连通、氧化沟好氧区与周进周出幅流式沉淀池连通的连通孔,所述周进周出幅流式沉淀池内设有以将污泥排至设置于厌氧池内污泥回流泵房的吸泥机和污泥回流管。
上述氧化沟缺氧区和氧化沟好氧区中分别设置有曝气设备。
上述第一环形壁、第二环形壁和环形沉淀池壁都呈圆形。
从周进周出幅流式沉淀池中排出的污泥先流至污泥回流泵房,污泥回流泵房内设有潜水轴流泵以将污泥回流泵房内的污泥提升至厌氧池。
上述厌氧池内还设置有剩余污泥泵以将污泥回流泵房内的剩余污泥泵离排放。
本发明一体化高效氧化沟的污水处理流程,其特征在于:
(1)污水进入厌氧池,在搅拌器的作用下与回流污泥充分混合;
(2)充分混合后的污水依次进入氧化沟缺氧区与氧化沟好氧区;
(3)经过氧化沟好氧区的污水,进入周进周出幅流式沉淀池沉淀;
(4)沉淀后的污泥通过吸泥机和污泥回流管回流至污泥回流泵房;
(5)污泥回流泵房内的一部分污泥通过潜水轴流泵提升到厌氧池,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泵排放到池体外。
本发明在两个氧化沟之前增设厌氧池,将沉淀池污泥回流到该厌氧池以与进水混合,使富磷污泥释放和补充活性污泥,实现系统的除磷。同时根据溶解氧量,两个氧化沟由外至内分别形成缺氧区和好氧区,使整个工艺具有A2O工艺(厌氧/缺氧/好氧工艺)的特点和效能,提高了除磷脱氮的稳定性。
本发明沉淀池是一种周边进水和周边出水的幅流式沉淀池,具有较大的有效容积、较高溢流率、最佳水力稳定性等优点,保障了出水稳定性。同时将沉淀池布置于环形氧化沟中心,沉淀池池壁和氧化沟池壁实现共用,节省了占地和土建投资,并极大减少了流程上工艺联络管道。
此外,将沉淀池污泥回流泵房合建于氧化沟,采用潜水轴流泵回流污泥至厌氧池,减少了泵的提升扬程,节省了电耗,同时构筑物的合建,节省土建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体化高效氧化沟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一体化高效氧化沟,包括环径依次缩小的第一环形壁1、第二环形壁2和环形沉淀池壁3,在两两环形壁之间分别形成氧化沟缺氧区4和氧化沟好氧区5,以及位于环形沉淀池壁3内的周进周出幅流式沉淀池6,在第一环形壁外侧壁一侧边设有具有污水进口8的厌氧池7,在第一环形壁1、第二环形壁2和环形沉淀池壁3上分别设有以让厌氧池7与氧化沟缺氧区4连通、氧化沟缺氧区4与氧化沟好氧区5连通、氧化沟好氧区5与周进周出幅流式沉淀池6连通的连通孔9,周进周出幅流式沉淀池6内设有以将污泥排至设置于厌氧池内污泥回流泵房14的吸泥机10和污泥回流管11,周进周出幅流式沉淀池内还设有出水管12。
上述氧化沟缺氧区4和氧化沟好氧区5中分别设置有曝气设备13。
上述第一环形壁1、第二环形壁2和环形沉淀池壁3都呈圆形。
从周进周出幅流式沉淀池6中排出的污泥先流至污泥回流泵房14,污泥回流泵房14内设有潜水轴流泵15以将污泥回流泵房内的污泥提升至厌氧池7。
上述厌氧池7内还设置有剩余污泥泵16以将污泥回流泵房内的剩余污泥泵离排放。
本发明污水处理流程:
(1)污水进入厌氧池,在搅拌器的作用下与回流污泥充分混合;
(2)充分混合后的污水依次进入氧化沟缺氧区与氧化沟好氧区;
(3)经过氧化沟好氧区的污水,进入周进周出幅流式沉淀池沉淀;
(4)沉淀后的污泥通过吸泥机和污泥回流管回流至污泥回流泵房;
((5)污泥回流泵房内的一部分污泥通过潜水轴流泵提升到厌氧池,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泵排放到池体外。
 
实施实例
某城镇污水厂采用本发明,其水量为2万m3/d,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HRT=1.0h,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HRT=11.2h,总泥龄SRT=14d,污泥负荷FWV= 0.072kgBOD5/kgMLSS.d,氧化沟有效水深H=4.0m,污泥最大回流比100%,氧化沟内污泥浓度均匀,混合液浓度2500~3500mg/L,平均COD、NH4+-N、SS和TP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2.6%、86.6%、91.2%和83.3%,出水水质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的规定。 

Claims (5)

1.一种一体化高效氧化沟,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径依次缩小的第一环形壁、第二环形壁和环形沉淀池壁,在两两环形壁之间分别形成氧化沟的缺氧区和好氧区,以及位于环形沉淀池壁内的周进周出幅流式沉淀池,在第一环形壁外侧壁一侧边设有具有污水进口的厌氧池,在第一环形壁、第二环形壁和环形沉淀池壁上分别设有以让厌氧池与氧化沟缺氧区连通、氧化沟缺氧区与氧化沟好氧区连通、氧化沟好氧区与周进周出幅流式沉淀池连通的连通孔,所述周进周出幅流式沉淀池内设有以将污泥排至设置于厌氧池内污泥回流泵房的吸泥机和污泥回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效氧化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沟缺氧区和氧化沟好氧区中分别设置有曝气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高效氧化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壁、第二环形壁和环形沉淀池壁都呈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高效氧化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周进周出幅流式沉淀池中排出的污泥先流至污泥回流泵房,所述污泥回流泵房内设有潜水轴流泵以将污泥回流泵房内的污泥提升至厌氧池。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高效氧化沟的污水处理流程,其特征在于:
(1)污水进入厌氧池,在搅拌器的作用下与回流污泥充分混合;
(2)充分混合后的污水依次进入氧化沟缺氧区与氧化沟好氧区;
(3)经过氧化沟好氧区的污水,进入周进周出幅流式沉淀池沉淀;
(4)沉淀后的污泥通过吸泥机和污泥回流管回流至污泥回流泵房;
(5)污泥回流泵房内的一部分污泥通过潜水轴流泵提升到厌氧池,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泵排放到池体外。
CN 201010570327 2010-12-02 2010-12-02 一体化高效氧化沟及其处理污水流程 Pending CN1020101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70327 CN102010106A (zh) 2010-12-02 2010-12-02 一体化高效氧化沟及其处理污水流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70327 CN102010106A (zh) 2010-12-02 2010-12-02 一体化高效氧化沟及其处理污水流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0106A true CN102010106A (zh) 2011-04-13

Family

ID=43840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70327 Pending CN102010106A (zh) 2010-12-02 2010-12-02 一体化高效氧化沟及其处理污水流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10106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1375A (zh) * 2011-07-07 2012-02-15 安徽亚泰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5712479A (zh) * 2016-04-15 2016-06-29 云南水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型一体化氧化沟
CN105712477A (zh) * 2014-12-05 2016-06-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好氧-缺氧-厌氧生化反应器及连续处理污水的方法
CN107445298A (zh) * 2017-08-24 2017-12-08 江苏亚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沟
CN111217451A (zh) * 2020-02-25 2020-06-02 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体化ao生物膜反应器
CN113788583A (zh) * 2021-09-17 2021-12-14 中广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废水处理系统
CN113788583B (zh) * 2021-09-17 2024-05-28 中广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废水处理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43338A (en) * 1977-11-04 1984-04-17 Reid John H Conversion of plug flow and complete mix aeration basins to barrier oxidation ditches
JPH07136682A (ja) * 1993-11-22 1995-05-30 Hitachi Kiden Kogyo Ltd 曝気機の運転制御方法
CN2613483Y (zh) * 2003-02-19 2004-04-28 区岳州 一种采用a2/o氧化沟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1172705A (zh) * 2007-09-21 2008-05-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高效氧化沟污水生物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269882A (zh) * 2008-04-10 2008-09-24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一体化氧化沟及其建造和操作方法
CN201296704Y (zh) * 2008-11-21 2009-08-26 嘉园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氧化沟污水处理装置
CN201334396Y (zh) * 2008-12-20 2009-10-28 茂名学院 中心岛式一体化循环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设备
CN101628775A (zh) * 2009-08-09 2010-01-20 江苏鼎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改良的卡鲁塞尔氧化沟
CN101041509B (zh) * 2007-04-24 2010-05-19 上海亚同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循环流环型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CN101723562A (zh) * 2009-12-23 2010-06-09 绿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圆形一体化氧化沟
CN201890805U (zh) * 2010-12-02 2011-07-06 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 一体化高效氧化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43338A (en) * 1977-11-04 1984-04-17 Reid John H Conversion of plug flow and complete mix aeration basins to barrier oxidation ditches
JPH07136682A (ja) * 1993-11-22 1995-05-30 Hitachi Kiden Kogyo Ltd 曝気機の運転制御方法
CN2613483Y (zh) * 2003-02-19 2004-04-28 区岳州 一种采用a2/o氧化沟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1041509B (zh) * 2007-04-24 2010-05-19 上海亚同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循环流环型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CN101172705A (zh) * 2007-09-21 2008-05-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高效氧化沟污水生物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269882A (zh) * 2008-04-10 2008-09-24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一体化氧化沟及其建造和操作方法
CN201296704Y (zh) * 2008-11-21 2009-08-26 嘉园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氧化沟污水处理装置
CN201334396Y (zh) * 2008-12-20 2009-10-28 茂名学院 中心岛式一体化循环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设备
CN101628775A (zh) * 2009-08-09 2010-01-20 江苏鼎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改良的卡鲁塞尔氧化沟
CN101723562A (zh) * 2009-12-23 2010-06-09 绿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圆形一体化氧化沟
CN201890805U (zh) * 2010-12-02 2011-07-06 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 一体化高效氧化沟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1375A (zh) * 2011-07-07 2012-02-15 安徽亚泰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2351375B (zh) * 2011-07-07 2012-10-31 安徽亚泰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5712477A (zh) * 2014-12-05 2016-06-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好氧-缺氧-厌氧生化反应器及连续处理污水的方法
CN105712477B (zh) * 2014-12-05 2019-01-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好氧-缺氧-厌氧生化反应器及连续处理污水的方法
CN105712479A (zh) * 2016-04-15 2016-06-29 云南水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型一体化氧化沟
CN107445298A (zh) * 2017-08-24 2017-12-08 江苏亚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沟
CN111217451A (zh) * 2020-02-25 2020-06-02 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体化ao生物膜反应器
CN113788583A (zh) * 2021-09-17 2021-12-14 中广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废水处理系统
CN113788583B (zh) * 2021-09-17 2024-05-28 中广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废水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5950B (zh) 大中型污水处理v型气提脱氮除磷工艺
CN103395947B (zh) V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105293834A (zh) 一体式iods反应器
CN103395948B (zh) Z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102010106A (zh) 一体化高效氧化沟及其处理污水流程
CN203392986U (zh) V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201890805U (zh) 一体化高效氧化沟
CN102826653B (zh) 一种脱氮除磷生物反应装置以及用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CN201437522U (zh) 厌氧水解和sbr耦合的反硝化除磷装置
CN105712479A (zh) 一种改良型一体化氧化沟
CN100500593C (zh) 复合式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13141737U (zh) 片区污水一体化高效处理系统
CN204625301U (zh) 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脱氮除磷的好氧-缺氧-厌氧结构
CN101985383A (zh) 改进型四沟式氧化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07954516A (zh) 一种四内循环改良a/o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
CN203392987U (zh) Z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201737806U (zh)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一体化设备
CN101538085A (zh) 旋流曝气沉淀污水处理池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CN104496021A (zh) 一种适用于复合型氧化沟的生物强化脱氮结构
CN204224399U (zh) 一种侧流反硝化池
CN208151064U (zh) 节能高效紧凑复合型a2/o除磷脱氮处理系统
CN204981473U (zh) 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脱氮除磷的中心岛多斗式沉淀结构
CN204625299U (zh) 一种用于一体化污水脱氮除磷的导流结构
CN201284273Y (zh) 一体式倒置缺氧/厌氧/好氧污水脱氮除磷装置
CN117049707B (zh) 一体化养殖废水处理反应器及其在养殖废水处理中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