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51458U - 一种吸油烟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油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51458U
CN210951458U CN201921902538.6U CN201921902538U CN210951458U CN 210951458 U CN210951458 U CN 210951458U CN 201921902538 U CN201921902538 U CN 201921902538U CN 210951458 U CN210951458 U CN 210951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range hood
multipli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025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恩齐
杨川
周少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Guangdong Kitchen and Bath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Guangdong Kitchen and Bath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Guangdong Kitchen and Bath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Guangdong Kitchen and Bath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0253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51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51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51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吸油烟机,涉及厨房电器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吸油烟机中风幕装置的加工难度大或风幕均匀性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集烟罩内形成有容置腔;第一进风口,开设于集烟罩的边沿位置,且与容置腔连通;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开设于集烟罩的底板的边沿位置,且与容置腔连通,第一出风口为长条形;风幕装置,风幕装置包括空气倍增器,空气倍增器安装于集烟罩的容置腔室内;第二进风口,第二进风口设置于空气倍增器上;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设置于空气倍增器上、且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与容置腔连通,第二出风口与第一出风口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用于抽吸烹饪油烟。

Description

一种吸油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吸油烟机是一种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通常安装在厨房炉灶的上方,能将厨房炉灶燃烧的废物和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油烟迅速抽走,并排出室外,从而减少厨房污染,净化厨房空气,并有防毒、防爆的安全保障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吸油烟机得到了广泛应用,用户对吸油烟机的吸油烟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吸油烟机的拢烟效果不佳,油烟还会外溢,为提高吸油烟机的吸油烟能力,一些吸油烟机中安装有风幕装置,该风幕装置采用贯流风机或离心式风机产生风幕,风幕能够减少油烟的外溢,从而提高吸油烟机的拢烟效果。
若采用贯流风机形成风幕,由于现有吸油烟机的长度一般在900mm左右,产生900mm长度的风幕所需的贯流风机的叶片较长,生产较长的贯流风机叶片,其加工难度大,很难保持同轴性;若采用离心风机形成风幕,由于离心风机本身的出风特点,导致产生的风幕均匀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油烟机,用于解决现有吸油烟机中风幕装置的加工难度大或风幕均匀性较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所述集烟罩内形成有容置腔;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开设于所述集烟罩的边沿位置,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开设于所述集烟罩的底板的边沿位置,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为长条形;风幕装置,所述风幕装置包括空气倍增器,所述空气倍增器安装于所述集烟罩的容置腔室内;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空气倍增器上;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空气倍增器上、且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对应设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油烟机中的风幕装置包括空气倍增器,并在集烟罩的边沿位置处开设与容置腔均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该空气倍增器的第二进风口与集烟罩的容置腔连通,空气倍增器的第二出风口与第一出风口相对设置;当风幕装置开启时,空气倍增器可从第一进风口(或容置腔)吸入少量空气,并将该部分空气加速形成高速气流,再使其具有一定的环绕力,高速气流从空气倍增器的第二出风口中高速流出后,根据伯努利原理,在空气倍增器中会形成一个低压区,上述低压区和上述高速气流的环绕力可将更多的空气经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吸入空气倍增器内,再经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向下吹出,从而形成均匀稳定的风幕,该风幕可阻止烹饪产生的油烟溢出,提高吸油烟机的拢烟效果。此外,空气倍增器中不需叶片,其加工制作也较容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油烟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油烟机中风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油烟机中风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图4的B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油烟机中风幕装置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油烟机中风幕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油烟机中风幕装置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油烟机中风幕装置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的C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油烟机中风幕装置的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油烟机中风幕装置的出风方向朝前倾斜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油烟机中风幕装置的出风方向朝后倾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吸油烟机包括箱体组件、集烟罩组件、集排油装置、风机系统、电控系统、照明系统及电源开关,其中,箱体组件包括装饰罩、风箱及止回阀,装饰板安装在风箱的外侧,止回阀安装在风箱的顶部出风口处;集烟罩组件包括集烟罩和集烟罩盖板,集烟罩的底板向上凹陷形成的腔体为集烟腔,集烟罩盖板与集烟罩围成容置腔;集排油装置包括均安装在集烟腔中的油网、导烟板及油杯,油网安装在导烟板的下方,油杯安装在导烟板和油网的下方;风机系统由蜗壳、电机及叶轮组成、且风机系统安装在风箱内,电控系统安装在风箱的上方、且位于装饰罩内,照明系统和电源开关安装在集烟罩上,电源开关与电控系统、风机系统、照明系统均电连接。
吸油烟机工作,打开电源开关,控制风机系统启动(照明装置可根据需要打开),风机系统将烹饪产生的油烟经导烟板吸入集烟腔内,再经容置腔、风箱内的风道将油烟排放至公共烟道或室外,从而实现吸油烟机的吸油烟功能。由于大量油烟在经过集烟腔内时,部分油烟凝结在导烟板和油网上,经导烟板的壁面进入油杯中。
参照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1和风幕装置2,其中,集烟罩1内形成有容置腔11,且集烟罩1的边沿位置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01和第一出风口,第一进风口101和第一出风口均与容置腔11连通,第一出风口位于集烟罩1的底板上,且第一出风口的形状均为长条形;风幕装置2包括空气倍增器21,空气倍增器21安装在集烟罩1的容置腔11内,空气倍增器21设有第二进风口201和第二出风口202,第二进风口201、第二出风口202与容置腔11均连通,第二出风口202与第一出风口对应设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油烟机中的风幕装置2包括空气倍增器21,并在集烟罩1的边沿位置处开设与容置腔11均连通的第一进风口101和第二进风口201,该空气倍增器21的第二进风口201与集烟罩1的容置腔11连通,空气倍增器21的第二出风口202与第一出风口相对设置;当风幕装置2开启时,空气倍增器21可从第一进风口101(或容置腔11)吸入少量空气,并将该部分空气加速形成高速气流,在使其具有一定的环绕力,高速气流从空气倍增器21的第二出风口202中高速流出后,根据伯努利原理,在空气倍增器21中会形成一个低压区,上述低压区和上述高速气流的环绕力可将更多的空气经第一进风口101、第二进风口吸入空气倍增器21内,再经第二出风口202、第一出风口向下吹出,从而形成均匀稳定的风幕,该风幕可阻止烹饪产生的油烟溢出,提高吸油烟机的拢烟效果。此外,空气倍增器21中不需叶片,其加工制作也较容易。
进一步地,参照如图7和图12,上述空气倍增器21包括环形外壳板211、以及位于环形外壳板211内侧的环形内壳板212,环形外壳板211的外侧与环形内壳板212间隔设置,环形外壳板211和环形内壳板212之间的间隙形成射流腔210,环形外壳板211的上边沿与环形内壳板212的上边沿连接,环形外壳板211的下边沿和环形内壳板212的下边沿的间隙形成射流腔出风口203,环形内壳板212的内部空间形成负压风道220。空气倍增器21中还包括风机213,经第二进风口201进入的空气,被风机213加速后导入射流腔210中,高速气流沿射流腔210的环形流道流动而形成一定的环绕力后,急速从射流腔出风口203射出,高速气流的环绕力、形成的负压区及气体的粘滞力可带动环形外壳板211和环形内壳板212附近的空气随高速气流流动,从而形成均匀稳定的风幕。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11,上述风机213包括风扇和电机,风扇和电机传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负压风道220的截面宽度由上至下均相同,空气倍增器21的负压风道220的面积较大,瞬时出风量较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负压风道220的截面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相较于前者,空气倍增器21的出口流速快,流场稳定,能够形成形状稳定的风幕。
可选地,上述截面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的负压风道220的形状有多种,如上述环形内壳板212为朝负压风道220的中心凸起的弧面;又如环形内壳板212为朝负压风道220的外侧凸起的弧面;再如环形内壳板212包括平直段2121和缩口段2122,平直段2121的截面为长方形,缩口段2122的上边沿与平直段2121的下边沿连接,缩口段2122的截面为倒锥形,如图7和图12所示。相较于前两种负压风道的设计方案,最后一种负压风道的设计方案不需加工弧面,加工难度较低。
可选地,空气倍增器21的第二出风口202可与集烟罩1的第一出风口的形状相同,也可不同。考虑到空气倍增器21的第二出风口202与集烟罩1的第一出风口形状不同,通常第一出风口较窄,高速气流在流出时会受到第一出风口附近的集烟罩1壁面的阻挡,降低空气倍增器21的出风速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气倍增器21的第二出风口202与集烟罩1的第一出风口的形状相同。
相应地,空气倍增器21的第二出风口202可与集烟罩1的第一出风口的长度均相同、也可不同。若空气倍增器21的第二出风口202较短,使得形成的风幕长度较短,导致烹饪的操作面积较小。因此,为了增大烹饪的操作面积,第一出风口的长度应尽可能较长,空气倍增器21的出风长度也尽可能较长,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烟罩1的第一出风口的长度与空气倍增器21的第二出风口202长度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可选地,上述环形内壳板212由环形外壳板211向下弯折形成,或者将环形外壳板211和环形内壳板212焊接在一起。相较于后者,前者不需组装操作,加工较方便、且射流腔210的表面平滑,射流腔210内的风场较平稳,空气倍增器21所形成的风幕较均匀。
可选地,上述吸油烟机内的风幕装置2可为一个或多个,如仅在集烟罩1的容置腔11内的前侧边沿位置(前侧即用户的烹饪操作侧)设置一个风幕装置2,相应地,集烟罩1上对应该风幕装置2的第二出风口202位置开设有一个第一出风口,在集烟罩1的前侧形成风幕,减少油烟从正面直接接触人体;如集烟罩1的容置腔11内的多个边沿处均设置至少一个风幕装置2,相应地,集烟罩1上对应每个风幕装置2的位置开设有一个出风口,从而从多个方向防止油烟溢出。现有吸油烟机的集烟罩1通常具有四个边,可在四个边沿处均设置风幕装置2,或除后侧墙面以外的其他三个边沿处设置风幕装置2。当然,为了增强拢烟效果,还可在集烟罩1的一侧边沿处设置两个风幕装置2,即在该侧形成双层风幕。
进一步地,参照图4、图5、图9和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风幕装置2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22,该负离子发生器22安装在空气倍增器21的第二进风口201处或第二出风口202处。该负离子发生器22可将空气倍增器21的进风或出风电离生成负离子,使得形成具有负离子的风幕,从而净化空气。
上述空气倍增器21还包括安装壳体214,安装壳体214内形成有安装腔230,风机213和负离子发生器22可均安装在安装腔230内,给风机213和负离子发生器22提供合适的安装空间,风机213和负离子发生器22安装方便,风机213的风场稳定。考虑到负离子发生器22位于风机213的出风侧,如图5和图10所示。对风机213的出风的阻力过大,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负离子发生器22安装在风机213的进风侧,减少负离子发生器22对风机213的出风风场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环形外壳板211和环形内壳板212均为长条形、且环形外壳板211或环形内壳板212的两端均为圆弧形。上述安装壳体214可安装在环形外壳板211的一侧端部,如图9和图10所示;上述安装壳体214也可安装环形外壳板211的长边一侧。此外,环形外壳板211上开设有射流进风口,该射流进风口与风机213的出风侧相对,从而实现风机213将加速气流导入射流腔210内。上述第二进风口201为环形内壳板212的上端开口,上述第二出风口202为环形内壳板212的下端开口,如图7所示。
可选地,上述第一进风口101可开设在集烟罩1的顶板上,也可开设在集烟罩1的侧板上。考虑到集烟罩1侧板上的第一进风口与空气倍增器21的第二进风口201中心的距离较远,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进风口101开设在集烟罩1的顶板上,如图2所示。
可选地,上述安装壳体214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204,多个通风孔204将安装腔230与容置腔11连通,即风机213通过多个通风孔204从容置腔11中吸入空气,其进风较分散,安装壳体214具有较好的防尘效果。可选地,上述安装壳体214上开设有与风机213的进风侧相对的风机进风口,风机213可从风机进风口瞬时吸入较大的风量。
进一步地,上述多个通风孔204可仅分布在安装壳体214上与风机213的进风侧相对的壁面上,或者上述多个通风孔204同时分布在安装壳体214的各个壁面上。后者的方案如图4和图5所示,其进风量较大。
上述空气倍增器21的射流腔出风口203的宽度对空气倍增器21的风场和噪声影响较大。若射流腔出风口203的宽度W小于0.5mm,空气倍增器21会产生啸叫,增大空气倍增器21的噪声;若射流腔出风口203的宽度W大于2mm,由于风机213的射流流量固定不变,射流腔出风口203的面积过大,导致空气倍增器21的出风风速较低,产生的负压不足,周围气体流动较慢,所产生的风幕不均匀。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气倍增器21的射流腔出风口203的宽度W的取值范围为0.5mm~2mm,如图7所示。具体地,射流腔出风口203的宽度W为0.5mm、0.8mm、1.2mm、1.6mm或2mm。
考虑到空气倍增器21中第二出风口202的出风方向可朝远离集烟罩1中心(朝用户侧)倾斜,如图12所示,带有负离子的风幕在朝外倾斜向下吹出时,部分负离子可接触用户的面部,使其感觉空气清新。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空气倍增器21中第二出风口202的出风方向朝靠近集烟罩1中心倾斜,如图13所示,朝内倾斜向下吹出的风幕能够更全面的包裹油烟,防止油烟溢出。当然,上述负压风道220的出风方向也可为竖直方向。
对于上述两种空气倍增器21中第二出风口202的出风方向的倾斜方案,若第二出风口202的出风方向朝内或朝外的倾斜角度过大,如第二出风口202的出风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大于10°,倾斜角度过大的风幕对油烟的包裹效果差。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出风口202的出风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10°,如图12和图13所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烟罩,所述集烟罩内形成有容置腔;
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开设于所述集烟罩的边沿位置,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开设于所述集烟罩的底板的边沿位置,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为长条形;
风幕装置,所述风幕装置包括空气倍增器,所述空气倍增器安装于所述集烟罩的容置腔室内;
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空气倍增器上;
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空气倍增器上、且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倍增器包括:
环形外壳板;
环形内壳板,所述环形内壳板位于所述外壳板的内侧、且所述环形外壳板与所述环形内壳板间隔设置,所述环形外壳板和所述环形内壳板之间的间隙形成射流腔,所述环形外壳板的上边沿与所述环形内壳板的上边沿连接,所述环形外壳板的下边沿和所述环形内壳板的下边沿的间隙形成射流腔出风口,所述环形内壳板的内部空间形成负压风道,所述负压风道的截面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内壳板包括:
平直段,所述平直段的截面为长方形;
缩口段,所述缩口段的上边沿与所述平直段的下边沿连接,所述缩口段的截面为倒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倍增器的第二出风口与所述集烟罩的第一出风口的形状、长度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风幕装置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别分布在所述集烟罩的多个边沿处,多个风幕装置与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别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幕装置还包括:
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在所述空气倍增器的第二进风口处或第二出风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倍增器还包括:
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内形成有安装腔;
风机,所述风机和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均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位于所述风机的进风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上开设有:
多个通风孔,多个所述通风孔将所述安装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倍增器的射流腔的出风口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0.5mm~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10°。
CN201921902538.6U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吸油烟机 Active CN210951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02538.6U CN210951458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吸油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02538.6U CN210951458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吸油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51458U true CN210951458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80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02538.6U Active CN210951458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吸油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514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34155A1 (en) Vent grille of microwave oven
EP1672285B1 (en) Hood ventilation apparatus
CN107990392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0951458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10542127A (zh) 烹饪器具
CN112648664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15388444A (zh) 一种烟机头及集成灶
CN209459012U (zh) 一种风帘式家用抽油烟机
CN111121122B (zh) 一种吹吸风装置及应用有该吹吸风装置的吸油烟机
KR100366023B1 (ko) 벽걸이형 전자렌지
CN213421210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8936440U (zh) 集成灶
CN219414917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0861256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2618532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8936439U (zh) 风幕装置及油烟机
CN219083201U (zh) 一种吸油烟机
JP3524953B2 (ja) 給排気式レンジフードファン
CN220156939U (zh) 一种具有隐蔽进出风口的集成烹饪中心
CN110375349B (zh) 一种侧吸式吸油烟机
CN220417420U (zh) 一种带有自动风幕的集成灶
CN216346477U (zh) 薄型烟机
CN218096115U (zh) 顶吸式吸油烟机
CN110274278A (zh) 围栏式抽油烟机
CN215982732U (zh) 风道组件和抽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