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2127A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2127A
CN110542127A CN201910956612.0A CN201910956612A CN110542127A CN 110542127 A CN110542127 A CN 110542127A CN 201910956612 A CN201910956612 A CN 201910956612A CN 110542127 A CN110542127 A CN 1105421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moke channel
air inlet
air
coo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566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志文
张冀喆
赵涛
林健
杨柳
唐相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566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421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42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21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20Removing cooking fum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与进风口相连通的出风口;烹饪腔,设置在壳体内;烟气通道,设置在壳体内,位于烹饪腔外,烟气通道与进风口和出风口相连通;挡板,与壳体相连接,对应进风口设置,且挡板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壳体内,挡板伸入壳体内的部分设置有通孔。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烟气可由进风口进入烟气通道,并由出风口排出,进而起到吸油烟的作用,挡板与壳体相连接,对应进风口设置,以防止用户的手触摸到壳体内的电气元件等,起到防护的作用,其中,挡板上设置有通孔,使得气流能够穿过通孔流向烟气通道内,并且气流不需要越过挡板后再流向烟气通道,降低了挡板对气流的阻力,提高了烹饪器具的吸风效率。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OTR微波炉(位于炉灶上方的微波炉)兼有微波炉和油烟机功能,其利用有限的空间将微波炉和油烟机巧妙地结合,但相关技术中的OTR微波炉的吸风效率较低,吸油烟效果不佳,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与进风口相连通的出风口;烹饪腔,设置在壳体内;烟气通道,设置在壳体内,位于烹饪腔外,烟气通道与进风口和出风口相连通;挡板,与壳体相连接,对应进风口设置,且挡板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壳体内,挡板伸入壳体内的部分设置有通孔。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烹饪腔,烹饪腔内可用于加热食物,烟气可由进风口进入烟气通道,并由出风口排出,进而起到吸油烟的作用,挡板与壳体相连接,对应进风口设置,具体地,挡板设置在进风口的周向,以防止用户的手触摸到壳体内的电气元件等,起到防护的作用,其中,挡板上设置有通孔,使得气流能够穿过通孔流向烟气通道内,也即气流不需要越过挡板后再流向烟气通道,进而降低了挡板对气流的阻力,提高了烹饪器具的吸风效率。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孔均匀分布在挡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孔提高了烟气流通的速度,减小了挡板对烟气的阻挡力,进一步地,多个通孔均布在挡板上,进而使得穿过挡板的气流更加均匀,减小了吸入气流时壳体的振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烟气通道包括:第一烟气通道;第二烟气通道,第一烟气通道和第二烟气通道分别设置在烹饪腔的两侧;其中,进风口包括与第一烟气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与第二烟气通道相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出风口包括与第一烟气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出风口,和与第二烟气通道相连通的第二出风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烟气通道包括第一烟气通道和第二烟气通道,其中,第一烟气通道和第二烟气通道分别位于壳体的两侧,进而可将更大范围内的油烟吸入到壳体内,提高了对油烟的吸收能力,进一步地,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包括与第一烟气通道对应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以及与第二烟气通道对应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使得第一烟气通道和第二烟气通道分隔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电气设备室,设置在壳体内,位于烹饪腔外,电气设备室与第一烟气通道设置在烹饪腔的同一侧;其中,第一烟气通道由电气设备室、壳体和烹饪腔合围而成,第二烟气通道由烹饪腔与壳体合围而成。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包括电气设备室,电气设备室内设置有电气元件,其中,电气设备室与第一烟气通道位于烹饪腔的同一侧,进一步地,电气设备室与第一烟气通道位于烹饪腔的右侧,第一烟气通道由电气设备室、壳体和烹饪腔合围而成,第二烟气通道由烹饪腔与壳体合围而成,从而相比于单独设置第一烟气通道和第二烟气通道而言,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增大了第一烟气通道和第二烟气通道的容积,进而增大了吸风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形成第二烟气通道的烹饪腔的壁面,向烹饪腔内部凹陷形成凹陷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形成第二烟气通道的烹饪腔的壁面,向烹饪腔的内部凹陷形成凹陷部,增大了第二烟气通道的容积,从而提高了烹饪器具的吸风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沿凹陷部的凹陷方向,壳体形成第二烟气通道的部分与凹陷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8mm,且小于等于12mm。
在该技术方案中,沿凹陷部的凹陷方向,第二烟气通道的宽度过大会使烹饪腔减小或使烹饪器具整体的体积增大,第二烟气通道的宽度过小会降低吸风效率,将第二烟气通道的宽度设置在大于等于8mm,且小于等于12mm的范围内,不仅保证了烹饪器具的整体体积不会过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能够提高吸风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风机,设置在烟气通道内,风机配置为适于将气流由进风口吸入烟气通道并由出风口排出壳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包括风机,风机设置在烟气通道内,且与进风口和出风口相连通,风机开启时,能够将气流由进风口吸入烟气通道,并将气流由出风口排出壳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支架,设置在壳体内,与壳体和风机相连接,支架对应风机的吸风口的部分的形状为流线型。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包括支架,支架设置在壳体内,与壳体和风机相连接,以保持壳体以及风机的稳定性,同时也为风机的安装起到支撑的作用,其中,支架的一部分对应风机的吸风口设置,将支架对应风机的吸风口的部分设置呈流线型,则气流经过这部分支架时,减少了气流的流体损失,流线型的支架避免了对风机的吸风口的遮挡,使气流能够更多的直接流向风机的吸风口,进而提高了风机的吸风效率,提高了对油烟的吸收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风机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风机同轴设置;其中,两个风机中的一个风机设置在第一烟气通道内,另一个风机设置在第二烟气通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风机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风机的设置提高了烹饪器具整体的吸风速度,避免油烟分散到其他地方,其中,两个风机分别对应第一烟气通道和第二烟气通道设置,两个风机风别将风吸入第一烟气通道和第二烟气通道,提高了风机的吸风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底板,进风口设置在底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包括底板,进风口设置在底板上,从而油烟可在上升过程中直接被吸入烟气通道,避免了油烟四散,提高吸油烟效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底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又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又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烹饪器具,110壳体,112进风口,1120第一进风口,1122第二进风口,114底板,120烹饪腔,122凹陷部,130第一烟气通道,140第二烟气通道,150挡板,152通孔,160电气设备室,170风机,172吸风口,180支架,182流线型结构,190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100。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100,包括:壳体110、烹饪腔120、烟气通道以及挡板150。
具体地,壳体110上设置有进风口112和与进风口112相连通的出风口(图中未示出);烹饪腔120设置在壳体110内;烟气通道设置在壳体110内,位于烹饪腔120外,烟气通道与进风口112和出风口相连通;挡板150与壳体110相连接,对应进风口112设置,且挡板150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壳体110内,挡板150伸入壳体110内的部分设置有通孔152。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100包括壳体110和设置在壳体110内的烹饪腔120,烹饪腔120内可用于加热食物,烟气可由进风口112进入烟气通道,并由出风口排出,进而起到吸油烟的作用,挡板150与壳体110相连接,对应进风口112设置,具体地,挡板150设置在进风口112的周向,以防止用户的手触摸到壳体110内的电气元件等,起到防护的作用,其中,挡板150上设置有通孔152,使得气流能够穿过通孔152流向烟气通道内,也即气流不需要越过挡板150后再流向烟气通道,进而降低了挡板150对气流的阻力,提高了烹饪器具100的吸风效率。
具体地,烹饪器具100为OTR微波炉,挡板150设置在进风口112的周向,且挡板15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壳体110内,也即挡板150可一部分位于壳体110内,一部分位于壳体110外,进一步地,挡板150位于壳体110内的部分上设置有通孔152,气流可穿过通孔152后流向烟气通道。
进一步地,挡板150全部位于壳体110内。
进一步地,烟气通道可由烹饪腔120和壳体110合围而成,也可以将单独的烟气通道设置在壳体110内、烹饪腔120外。
进一步地,挡板150与进风口112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以避免挡板150过多的遮挡进风口112,具体地,夹角可以为90°。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通孔15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孔152均匀分布在挡板150上。
在该实施例中,多个通孔152提高了烟气流通的速度,减小了挡板150对烟气的阻挡力,进一步地,多个通孔152均布在挡板150上,进而使得穿过挡板150的气流更加均匀,减小了吸入气流时壳体110的振动噪音。
进一步地,当挡板150的一部分位于壳体110内时,多个通孔152在挡板150位于壳体110内的部分均匀分布,当挡板150全部位于壳体110内时,多个通孔152在整个挡板150上均匀分布。
具体地,通孔152的大小及位置在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尽量做到疏松。
实施例一:
如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除上述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之外,进一步地:烟气通道包括:第一烟气通道130;第二烟气通道140,第一烟气通道130和第二烟气通道140分别设置在烹饪腔120的两侧;其中,进风口112包括与第一烟气通道130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1120,和与第二烟气通道140相连通的第二进风口1122,出风口包括与第一烟气通道130相连通的第一出风口,和与第二烟气通道140相连通的第二出风口。
在该实施例中,烟气通道包括第一烟气通道130和第二烟气通道140,其中,第一烟气通道130和第二烟气通道140分别位于壳体110的两侧,进而可将更大范围内的油烟吸入到壳体110内,提高了对油烟的吸收能力,进一步地,进风口112和出风口分别包括与第一烟气通道130对应的第一进风口1120和第一出风口,以及与第二烟气通道140对应的第二进风口1122和第二出风口,使得第一烟气通道130和第二烟气通道140分隔开。
进一步地,第一烟气通道130和第二烟气通道140分别位于烹饪腔120的左右两侧。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除上述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之外,进一步地:烹饪器具100还包括:电气设备室160,设置在壳体110内,位于烹饪腔120外,电气设备室160与第一烟气通道130设置在烹饪腔120的同一侧;其中,第一烟气通道130由电气设备室160、壳体110和烹饪腔120合围而成,第二烟气通道140由烹饪腔120与壳体110合围而成。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100还包括电气设备室160,电气设备室160内设置有电气元件,其中,电气设备室160与第一烟气通道130位于烹饪腔120的同一侧,进一步地,电气设备室160与第一烟气通道130位于烹饪腔120的右侧,第一烟气通道130由电气设备室160、壳体110和烹饪腔120合围而成,第二烟气通道140由烹饪腔120与壳体110合围而成,从而相比于单独设置第一烟气通道130和第二烟气通道140而言,本申请的实施例增大了第一烟气通道130和第二烟气通道140的容积,进而增大了吸风量。
具体地,电气设备室160内设置有磁控管等元件。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形成第二烟气通道140的烹饪腔120的壁面,向烹饪腔120内部凹陷形成凹陷部122。
在该实施例中,形成第二烟气通道140的烹饪腔120的壁面,向烹饪腔120的内部凹陷形成凹陷部122,增大了第二烟气通道140的容积,从而提高了烹饪器具100的吸风效率。
具体地,将形成第二烟气通道140的烹饪腔120的左侧的侧壁向烹饪腔120内部凹陷。
具体地,凹陷部122通过压型而成。
具体地,将烹饪腔120的壁面向内凹陷后,可能会使烹饪腔120的体积减小,可在高度方向上对烹饪腔120的容积进行补偿,从而保持烹饪腔120的体积不变,具体地,可在高度方向上使烹饪腔120的壁面向烹饪腔120的外部方向凸起,进而增大烹饪腔120的容积。
进一步地,沿凹陷部122的凹陷方向,壳体110形成第二烟气通道140的部分与凹陷部122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8mm,且小于等于12mm。
在该实施例中,沿凹陷部122的凹陷方向,第二烟气通道140的宽度过大会使烹饪腔120减小或使烹饪器具100整体的体积增大,第二烟气通道140的宽度过小会降低吸风效率,将第二烟气通道140的宽度设置在大于等于8mm,且小于等于12mm的范围内,不仅保证了烹饪器具100的整体体积不会过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能够提高吸风效率。
进一步地,第二烟气通道140的宽度为10mm,则风机170在最大转速下,可使吸风效率至少提高7%。其中,第二烟气通道140的宽度即为沿凹陷部122的凹陷方向,壳体110形成第二烟气通道140的部分与凹陷部122之间的距离。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除上述任一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之外,进一步地:烹饪器具100还包括:风机170,设置在烟气通道内,风机170配置为适于将气流由进风口112吸入烟气通道并由出风口排出壳体110。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100还包括风机170,风机170设置在烟气通道内,且与进风口112和出风口相连通,风机170开启时,能够将气流由进风口112吸入烟气通道,并将气流由出风口排出壳体110。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烹饪器具100还包括:支架180,设置在壳体110内,与壳体110和风机170相连接,支架180对应风机170的吸风口172的部分的形状为流线型。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100还包括支架180,支架180设置在壳体110内,与壳体110和风机170相连接,以保持壳体110以及风机170的稳定性,同时也为风机170的安装起到支撑的作用,其中,支架180的一部分对应风机170的吸风口172设置,将支架180对应风机170的吸风口172的部分设置呈流线型,则气流经过这部分支架180时,减少了气流的流体损失,流线型的支架180避免了对风机170的吸风口172的遮挡,使气流能够更多的直接流向风机170的吸风口172,进而提高了风机170的吸风效率,提高了对油烟的吸收效率。
具体地,支架180对应风机170的吸风口172的部分剪切后形成流线型结构182,避免了对风机170的吸风口172的遮挡,进而提高了风机170的吸风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风机17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风机170同轴设置;其中,两个风机170中的一个风机170设置在第一烟气通道130内,另一个风机170设置在第二烟气通道140内。进一步地,图4中箭头所示方向为气流的流动方向。
在该实施例中,风机17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风机170的设置提高了烹饪器具100整体的吸风速度,避免油烟分散到其他地方,其中,两个风机170分别对应第一烟气通道130和第二烟气通道140设置,两个风机170风别将风吸入第一烟气通道130和第二烟气通道140,提高了风机170的吸风效率。
具体地,风机170设置在烹饪腔120的上方。
具体地,第一烟气通道130和第二烟气通道140分隔开,也即第一烟气通道130和第二烟气通道140不连通,从而避免将油烟吸入壳体110内时产生紊流现象,进而降低了烹饪器具100工作时的振动噪音。
实施例四: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除上述任一实施例限定的特征之外,进一步地,壳体110包括底板114,进风口112设置在底板114上。
在该实施例中,壳体110包括底板114,进风口112设置在底板114上,从而油烟可在上升过程中直接被吸入烟气通道,避免了油烟四散,提高吸油烟效果。
具体地,出风口设置在壳体110的顶部,可与其他排烟通道相连通,以将烟气排至外界。
具体地,如图1所示,电气设备室160还包括底盘190,底盘190位于进风口112上方,且第一烟气通道130的进口设置在底盘190上,电气设备室160的腔室位于第一烟气通道130的进口的一侧,以避免遮挡第一烟气通道130的进口,提高吸风效率。
实施例五:
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100,烹饪器具100包括壳体110和设置在壳体110内的烹饪腔120,如图1所示,壳体110的底板114上设置有进风口112,壳体110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如图3和图4所示,烹饪腔12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烟气通道130和第二烟气通道140,进风口112包括与第一烟气通道130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1120,和与第二烟气通道140相连通的第二进风口1122,出风口包括与第一烟气通道130相连通的第一出风口和与第二烟气通道140相连通的第二出风口,烹饪腔120外侧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同轴设置的风机170,两个风机170分别与第一烟气通道130和第二烟气通道140相连通,从而提高了风机170的吸风效率,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进风口112的周向设置有挡板150,挡板150起到防止用户触摸到壳体110内的电气元件的作用,如图2所示,在挡板150上设置有通孔152,流体能够顺利穿过通孔152,从而减小流体的流动阻力,进而提高风机170的吸风效率,使OTR微波炉具有更好的吸油烟效果。具体地,如图2所示,将挡板150做成多孔形状,流体能够顺利通过通孔152流到烟气通道的进口,这比要“越过”相关技术中的实体挡板阻力减小很多,因此本申请的设计能够大大提升吸风效率,为了达到更好的吸风效果,孔径以及位置在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尽量做到疏松。
具体地,如图7所示,若风机170入口位置有支架180等零部件的遮挡,将支架180剪切成流线型以形成流线型结构182,从而避免支架180对风机170的吸风口172的遮挡,减少流量损失,进而可以有效提高吸风效率。
具体地,烹饪腔120的右侧设置有电气设备室160,具体地,电气设备室160内安装有磁控管等零部件,为了增大右侧腔体的容积,往往将左侧风道进行压缩,也即减小左侧腔室的容积,这样一来吸风效率将会大大降低,据研究,左侧留置10mm空间位置,吸风效率在风机170的最大转速下能够有效提高7%,也即左侧的第二烟气通道140的宽度为10mm,吸风效率在风机170的最大转速下能够有效提高7%,因此本发明将烹饪腔120的左侧壁面的压型进行了改型,具体地,如图6所示,将烹饪腔120的左侧壁面向烹饪腔120内部凹陷形成凹陷部122,进而增大左侧第二烟气通道140的容积,给左侧留置更大的空间,避免流体在狭缝的流动,降低阻力,使吸风效率大大提高,烹饪腔120被压缩的体积可在烹饪腔120的高度方向进行压型补偿,也即可将烹饪腔120的上下壁面向外部凸起以扩烹饪腔120内的容积。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采用同轴相连的多翼离心风机从左右两个通道吸风,该结构简单紧凑,腔体容积可达到2.3Cu.ft.,吸风效率可达到50%。
具体地,烹饪器具100为微波炉或烤箱或蒸箱等,进一步地,烹饪器具100为OTR微波炉。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的出风口;
烹饪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烟气通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烹饪腔外,所述烟气通道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相连通;
挡板,与所述壳体相连接,对应所述进风口设置,且所述挡板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挡板伸入所述壳体内的部分设置有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挡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通道包括:
第一烟气通道;
第二烟气通道,所述第一烟气通道和所述第二烟气通道分别设置在所述烹饪腔的两侧;
其中,所述进风口包括与所述第一烟气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与所述第二烟气通道相连通的第二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包括与所述第一烟气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出风口,和与所述第二烟气通道相连通的第二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气设备室,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烹饪腔外,所述电气设备室与所述第一烟气通道设置在所述烹饪腔的同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烟气通道由所述电气设备室、所述壳体和所述烹饪腔合围而成,所述第二烟气通道由所述烹饪腔与所述壳体合围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第二烟气通道的所述烹饪腔的壁面,向所述烹饪腔内部凹陷形成凹陷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凹陷部的凹陷方向,所述壳体形成所述第二烟气通道的部分与所述凹陷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8mm,且小于等于12mm。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机,设置在所述烟气通道内,所述风机配置为适于将气流由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烟气通道并由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壳体和所述风机相连接,所述支架对应所述风机的吸风口的部分的形状为流线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风机同轴设置;
其中,两个所述风机中的一个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烟气通道内,另一个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烟气通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板,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CN201910956612.0A 2019-10-10 2019-10-10 烹饪器具 Pending CN1105421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6612.0A CN110542127A (zh) 2019-10-10 2019-10-10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6612.0A CN110542127A (zh) 2019-10-10 2019-10-10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2127A true CN110542127A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15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56612.0A Pending CN110542127A (zh) 2019-10-10 2019-10-10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4212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7447A (zh) * 2020-12-31 2021-05-14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
CN112914348A (zh) * 2021-03-01 2021-06-08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27750U (zh) * 1974-04-02 1975-10-20
CN2175889Y (zh) * 1993-11-24 1994-08-31 江照政 喇叭形吸烟口挡板
US5951907A (en) * 1997-03-08 1999-09-14 Lg Electronics, Inc. Exhaust structure for ventilation-hooded microwave ovens
CN1459587A (zh) * 2002-05-23 2003-12-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墙面安装型微波炉
CN207247320U (zh) * 2017-10-13 2018-04-17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微波炉的吸烟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微波炉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27750U (zh) * 1974-04-02 1975-10-20
CN2175889Y (zh) * 1993-11-24 1994-08-31 江照政 喇叭形吸烟口挡板
US5951907A (en) * 1997-03-08 1999-09-14 Lg Electronics, Inc. Exhaust structure for ventilation-hooded microwave ovens
CN1459587A (zh) * 2002-05-23 2003-12-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墙面安装型微波炉
CN207247320U (zh) * 2017-10-13 2018-04-17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微波炉的吸烟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微波炉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7447A (zh) * 2020-12-31 2021-05-14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
CN112797447B (zh) * 2020-12-31 2023-05-0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
CN112914348A (zh) * 2021-03-01 2021-06-08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84548B1 (ko) 전자렌지용 후드팬의 설치구조
KR101450879B1 (ko) 밴트그릴
CN110542127A (zh) 烹饪器具
EP1672285B1 (en) Hood ventilation apparatus
KR20060035477A (ko) 원심팬의 토출구 형성구조
CN211575548U (zh) 模块化排风组件
CN209445454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12240576A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WO2021115105A1 (zh) 具有微波加热功能的烹饪电器
KR100366023B1 (ko) 벽걸이형 전자렌지
CN111121122B (zh) 一种吹吸风装置及应用有该吹吸风装置的吸油烟机
CN209877015U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112741500A (zh) 风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12754313A (zh) 风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2930145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8495028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7383574U (zh) 一种烤箱结构
CN218495045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0463175U (zh) 烹饪器具
CN214906083U (zh) 一种烤箱负压式排气系统
KR100492580B1 (ko) 후드겸용 전자레인지의 소음저감장치
CN217090413U (zh) 烹饪设备
CN210107489U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3237675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8763549U (zh) 烹饪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