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50425U - 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50425U
CN210950425U CN201921677072.4U CN201921677072U CN210950425U CN 210950425 U CN210950425 U CN 210950425U CN 201921677072 U CN201921677072 U CN 201921677072U CN 210950425 U CN210950425 U CN 210950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upport
supporting
guide
suppor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7707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令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uz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uz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uz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uz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7707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50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50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504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包括:行走车、驱动电机、探测机构和支撑组件;行走车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轮,驱动电机设置于行走车内,驱动电机与驱动轮驱动连接;探测机构设置于行走车上;行走车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设置一支撑轴,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分别与支撑轴连接,第一支撑架远离支撑座的一端设置第一导向轮,第二支撑架远离支撑座的一端设置第二导向轮。当行走车的底部的驱动轮抵接于管道一侧的侧壁时,支撑组件上的两个导向轮能够抵接于管道另一侧的侧壁,使得行走车能够以不同的倾斜角度在管道内行驶,使探测装置能够多角度对管道进行探测。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管道的种类有多种,有的地下管道为通信或者电路管道,通常用于铺设通信电缆或者电力电缆,有的地下管道为传输管道,比如有用于传输水的输水管道,用于传输气体的输气管道。
由于地下管道承担着重要的功能,因此,地下管道需要进行周期性的检测,以避免外部的动物进入管道内对管道内的设施进行破坏。目前管道自动探测装置一般采用机器人来实现,然而一般的机器人无法沿着管道运动,并且无法多角度多方向对管道内进行探测。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
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包括:行走车、驱动电机、探测机构和支撑组件;
所述行走车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行走车内,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轮驱动连接;
所述探测机构设置于所述行走车上;
所述行走车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一支撑轴,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分别与所述支撑轴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相互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分别弹性伸缩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转动设置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二支撑架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转动设置第二导向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探测机构包括超声波探头和摄像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套架和第一导向架,所述第一支撑套架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轴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套架的第二端的端面开设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架的第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第一导向架的第二端设置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导向架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底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轴上设置有第一外花键,所述第一支撑套架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套圈,所述第一套圈的内侧表面设置第一内花键,所述第一内花键与所述第一外花键啮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开设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的两侧的侧壁抵接于所述第一套圈的轴向的两端的端面,且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支撑轴通过螺钉螺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支撑套架和第二导向架,所述第二支撑套架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轴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套架的第二端的端面开设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架的第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所述第二导向架的第二端设置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导向架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底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轴上设置有第二外花键,所述第二支撑套架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套圈,所述第二套圈的内侧表面设置第二内花键,所述第二内花键与所述第二外花键啮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开设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的两侧的侧壁抵接于所述第二套圈的轴向的两端的端面,且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支撑轴通过螺钉螺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行走车上设置支撑组件,当行走车的底部的驱动轮抵接于管道的底部或者一侧的侧壁时,支撑组件上的两个导向轮能够抵接于管道的顶部或者另一侧的侧壁,从而使得行走车能够以不同的倾斜角度在管道内行驶,从而使探测装置能够多角度对管道进行探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的一方向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架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支撑轴与第一支撑架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支撑轴与第一固定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10,包括:行走车100、驱动电机、探测机构200和支撑组件300;所述行走车100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轮110,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行走车100内,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轮110驱动连接;所述探测机构200设置于所述行走车100上;所述行走车100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座410,所述支撑座410设置一支撑轴420,所述支撑组件300包括第一支撑架310和第二支撑架320,所述第一支撑架310和所述第二支撑架320分别与所述支撑轴420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310和所述第二支撑架320相互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310和所述第二支撑架320分别弹性伸缩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310远离所述支撑座4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部311,所述第一支撑部311上转动设置第一导向轮315,所述第二支撑架320远离所述支撑座4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部321,所述第二支撑部321上转动设置第二导向轮325。
具体地,行走车100的底部设置四个驱动轮110,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两个驱动轮110运动,一个实施例是,驱动电机通过差速器与两个驱动轮110驱动连接。行走车100还设置转向机和控制器,控制器与驱动电机以及转向机电连接,这样,行走车100通过控制器对驱动电机和转向机的控制,即可实现行走车100的运动。应该理解的是,关于驱动电机、转向机和驱动轮110的连接结构均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获知并理解,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
本实施例中,支撑座410上的支撑轴420用于支撑第一支撑架310和第二支撑架320,第一支撑架310和第二支撑架320以支撑轴420为支点,第一支撑架310和第二支撑架320相互倾斜设置,使得第一支撑架310和第二支撑架320能够呈V字形分开,进而支撑于管道的内壁的不同位置,由于第一支撑架310和第二支撑架320分别可以弹性伸缩,一方面,能够适应相应尺寸的管道的内壁,可根据管道的尺寸进行伸缩,另一方面,能够为第一支撑架310和第二支撑架320提供缓冲,并且能够使得第一导向轮315和第二导向轮325在运动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能够通过第一支撑架310和第二支撑架320的伸缩而越过。
第一导向轮315和第二导向轮325抵接于管道的内壁,而行走车100底部的驱动轮110抵接于管道的另一侧的侧壁,第一导向轮315、第二导向轮325以及驱动轮110之间的连线形成三角形,使得地下管道探测装置10的运动更为平稳。这样,行走车100不仅可以沿着水平方向运动,还可以侧倾运动,通过第一支撑架310和第二支撑架320的支撑,使得行走车100能够倾斜于水平方向运动,甚至能够底部朝上,顶部朝下地沿着水平方向运动,从而使得行走车100的运动角度更大,进而使得探测机构200的探测方向和角度更多。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行走车100上设置支撑组件300,当行走车100的底部的驱动轮110抵接于管道的底部或者一侧的侧壁时,支撑组件300上的两个导向轮能够抵接于管道的顶部或者另一侧的侧壁,从而使得行走车100能够以不同的倾斜角度在管道内行驶,从而使探测装置10能够多角度对管道进行探测。
值得一提的是,探测机构200用于探测地下管道内的状态,可采用超声波、红外、摄像等方式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探测机构200包括超声波探头和摄像头。这样,本实施例中的地下管道探测装置10能够对地下管道进行超声波探测,并且还可以通过摄像头进行拍摄。在一个实施例中,地下管道探测装置10还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模块,超声波探头和摄像头分别与处理器电连接,处理器与存储器以及通信模块电连接,这样,处理器能够将超声波探头检测到的信号通过通信模块发射至监控人员的终端,此外,处理器还能够将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或者视频通过通信模块发射至监控人员的终端,并存储在存储器中。一个实施例是,该通信模块包括4G模块。此外,控制器还与通信模块电连接,这样,用户可以通过终端向通信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使得行走车100根据用户的控制信号运动。
为了使得第一支撑架310弹性可伸缩,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架310包括第一支撑套架330和第一导向架340,所述第一支撑套架330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轴420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套架330的第二端的端面开设第一导向槽331,所述第一导向架340的第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槽331内,所述第一导向架340的第二端突出于所述第一导向槽331的外部,且所述第一导向架340的第二端设置所述第一支撑部311,所述第一导向架340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弹性件510与所述第一导向槽331的底部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导向槽331内设置第一弹性件510,例如,第一弹性件510为弹簧,第一弹性件510的一端与第一导向槽331的底部连接,第一弹性件510的另一端与第一导向架340的第一端连接,这样,第一导向架340能够在第一导向槽331内运动,也就是说,当第一导向架340受力时将向第一导向槽331的底部运动,并且还能够在第一弹性件510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为了避免第一导向架340滑出第一导向槽331,第一导向槽331位于开口的边缘的侧壁凸起设置第一挡止圈332,所述第一导向架340的第一端向外侧凸起设置第一抵接部341,所述第一抵接部抵接于所述第一挡止圈。通过第一挡止圈对第一抵接部的抵接,从而限制第一导向架340的第一端向第一导向槽331的外部运动,从而避免了第一导向架340滑出第一导向槽331。
为了使得第一支撑架310与支撑轴420的方向可调,并且使得第一支撑架310能够相对第二支撑架320的角度固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轴420上设置有第一外花键421,所述第一支撑套架330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套圈333,所述第一套圈333的内侧表面设置第一内花键334,所述第一内花键334与所述第一外花键421啮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内花键和第一外花键的啮合,使得第一支撑架310的角度固定,而需要调整第一支撑架310的角度时,可将第一套圈沿着支撑轴420的轴向运动,使得第一套圈与第一外花键错开,随后绕支撑轴420转动第一支撑架310使得第一支撑架310的角度调整,调整了支撑轴420的角度后,再次将第一套圈套入第一外花键上,并且使得第一内花键和第一外花键啮合,使得第一支撑架310的角度固定,从而实现了第一支撑架310的角度可调,配合第二支撑架320的角度调节,实现了第一支撑架310和第二支撑架320的张开角度的调节。
为了固定第一支撑架310,避免第一支撑架310的第一套圈333与第一外花键错开,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地下管道探测装置10还包括第一固定件610,所述第一固定件610开设第一固定槽611,所述第一固定槽611的两侧的侧壁抵接于所述第一套圈333的轴向的两端的端面,且所述第一固定件610与所述支撑轴420通过螺钉650螺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610的两侧分别设置于第一套圈333的轴向的两端,第一套圈333设置于第一固定槽611内,这样,第一固定槽611的一侧的侧壁抵接于第一套圈333的一端的端面,第一固定槽611的另一侧的侧壁抵接于第一套圈333的另一端的端面,第一固定件610将第一套圈333夹紧,从而将第一套圈333的两端固定,从而避免了第一套圈333沿着支撑轴420的轴向运动,从而避免了第一支撑架310的第一套圈333与第一外花键错开,使得第一支撑架310稳固地固定在支撑轴420上。此外,支撑轴420开设有第一支撑螺孔,第一固定件610设置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开设第一连接螺孔,这样,通过螺钉650拧入第一连接螺孔和第一支撑螺孔内,使得第一固定件610与支撑轴420固定连接。当需要对第一支撑架310的角度进行调整时,将螺钉650拧出,将第一固定件610从支撑轴420上取下,从而使得第一套圈333能够移动,从而实现第一支撑架310的角度调整。
为了使得第二支撑架320弹性可伸缩,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支撑架320包括第二支撑套架350和第二导向架360,所述第二支撑套架350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轴420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套架350的第二端的端面开设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架360的第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所述第二导向架360的第二端突出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外部,且所述第二导向架360的第二端设置所述第二支撑部321,所述第二导向架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底部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槽内设置第二弹性件,例如,第二弹性件为弹簧,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导向槽的底部连接,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导向架的第一端连接,这样,第二导向架能够在第二导向槽内运动,也就是说,当第二导向架受力时将向第二导向槽的底部运动,并且还能够在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为了避免第二导向架滑出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位于开口的边缘的侧壁凸起设置第二挡止圈,所述第二导向架的第一端向外侧凸起设置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于所述第二挡止圈。通过第二挡止圈对第二抵接部的抵接,从而限制第二导向架的第一端向第二导向槽的外部运动,从而避免了第二导向架滑出第二导向槽。
为了使得第二支撑架与支撑轴的方向可调,并且使得第二支撑架能够相对第一支撑架的角度固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轴上设置有第二外花键,所述第二支撑套架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套圈,所述第二套圈的内侧表面设置第二内花键,所述第二内花键与所述第二外花键啮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内花键和第二外花键的啮合,使得第二支撑架的角度固定,而需要调整第二支撑架的角度时,可将第二套圈沿着支撑轴的轴向运动,使得第二套圈与第二外花键错开,随后绕支撑轴转动第二支撑架使得第二支撑架的角度调整,调整了支撑轴的角度后,再次将第二套圈套入第二外花键上,并且使得第二内花键和第二外花键啮合,使得第二支撑架的角度固定,从而实现了第二支撑架的角度可调,配合第一支撑架的角度调节,实现了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张开角度的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地下管道探测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开设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的两侧的侧壁抵接于所述第二套圈的轴向的两端的端面,且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支撑轴通过螺钉螺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的两侧分别设置于第二套圈的轴向的两端,第二套圈设置于第二固定槽内,这样,第二固定槽的一侧的侧壁抵接于第二套圈的一端的端面,第二固定槽的另一侧的侧壁抵接于第二套圈的另一端的端面,第二固定件将第二套圈夹紧,从而将第二套圈的两端固定,从而避免了第二套圈沿着支撑轴的轴向运动,从而避免了第二支撑架的第二套圈与第二外花键错开,使得第二支撑架稳固地固定在支撑轴上。此外,支撑轴开设有第二支撑螺孔,第二固定件设置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开设第二连接螺孔,这样,通过螺钉拧入第二连接螺孔和第二支撑螺孔内,使得第二固定件与支撑轴固定连接。当需要对第二支撑架的角度进行调整时,将螺钉拧出,将第二固定件从支撑轴上取下,从而使得第二套圈能够移动,从而实现第二支撑架的角度调整。
上述各实施例中,通过在行走车上设置支撑组件,当行走车的底部的驱动轮抵接于管道的底部或者一侧的侧壁时,支撑组件上的两个导向轮能够抵接于管道的顶部或者另一侧的侧壁,从而使得行走车能够以不同的倾斜角度在管道内行驶,从而使探测装置能够多角度对管道进行探测。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车、驱动电机、探测机构和支撑组件;
所述行走车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行走车内,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轮驱动连接;
所述探测机构设置于所述行走车上;
所述行走车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一支撑轴,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分别与所述支撑轴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相互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分别弹性伸缩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转动设置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二支撑架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转动设置第二导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机构包括超声波探头和摄像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套架和第一导向架,所述第一支撑套架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轴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套架的第二端的端面开设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架的第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第一导向架的第二端设置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导向架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底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上设置有第一外花键,所述第一支撑套架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套圈,所述第一套圈的内侧表面设置第一内花键,所述第一内花键与所述第一外花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开设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的两侧的侧壁抵接于所述第一套圈的轴向的两端的端面,且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支撑轴通过螺钉螺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支撑套架和第二导向架,所述第二支撑套架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轴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套架的第二端的端面开设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架的第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所述第二导向架的第二端设置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导向架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底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上设置有第二外花键,所述第二支撑套架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套圈,所述第二套圈的内侧表面设置第二内花键,所述第二内花键与所述第二外花键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开设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的两侧的侧壁抵接于所述第二套圈的轴向的两端的端面,且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支撑轴通过螺钉螺接。
CN201921677072.4U 2019-10-06 2019-10-06 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 Active CN210950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7072.4U CN210950425U (zh) 2019-10-06 2019-10-06 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77072.4U CN210950425U (zh) 2019-10-06 2019-10-06 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50425U true CN210950425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88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77072.4U Active CN210950425U (zh) 2019-10-06 2019-10-06 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504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7025A (zh) * 2020-08-27 2020-11-20 广州武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引体向上考核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7025A (zh) * 2020-08-27 2020-11-20 广州武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引体向上考核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50425U (zh) 一种地下管道探测装置
US20160082595A1 (en) Self-Mobile Robot Laser-Guided Travel Operat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WO2007047953A3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nboard vision processing
CN110985812B (zh) 管道变形检测装置及方法
US11077764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onnecting a cable to a parked vehicle
US9817298B1 (en) Camera with aerodynamic housing
JP2015505708A5 (zh)
JP2021516853A (ja) 特に電動自転車用のプラグコネクタ
CN107976152B (zh) 用于检测管状体外壁形貌的ccd的位置调节装置
JP5283948B2 (ja) 管内調査機器、管内調査システム、管内調査機器の浮力及び姿勢調整方法及び管内調査方法。
KR101506093B1 (ko) 하수도관 평판형 관측 장치
US10221988B2 (en) Channeled tube inspection device
CN217634573U (zh) 大角度弯曲管道机器人
KR101263354B1 (ko) 다굴절 관로 로봇
KR100986673B1 (ko) 상수도관 내부 촬영용 삽입기
KR100663726B1 (ko) 공동주택 전기배선용 케이블 리더
JPS61200464A (ja) 管内走行装置
CN109969420B (zh) 一种舵机驱动的折叠云台
KR200307935Y1 (ko) 하수 관로 탐색용 cctv 카메라의 처짐 및 흔들림방지 지지대
FR2950749A1 (fr) Harnais electrique de longueur ajustable pour moteur d'avion
KR20220071375A (ko) 추락방지 기능이 구비된 관로 탐색장치
CN111525456A (zh) 一种用于管道内电缆布线的机器人
KR20090011494U (ko) 자주차
JP4232187B2 (ja) レンズ支持装置
KR102242570B1 (ko) 차량 센서용 얼라이먼트 조절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