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49405U - 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49405U
CN210949405U CN201921494124.4U CN201921494124U CN210949405U CN 210949405 U CN210949405 U CN 210949405U CN 201921494124 U CN201921494124 U CN 201921494124U CN 210949405 U CN210949405 U CN 210949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embedding cavity
plates
plate material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941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明
布莱恩.加德纳.本特里姆
段大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nco Precision Part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nco Precision Part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nco Precision Part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nco Precision Part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941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49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49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494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扣件装置,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内侧具有第一嵌设腔;第二扣件装置,包括第三本体,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三本体内侧的第二嵌设腔;所述第一扣件装置能相对第二扣件装置移动,从而使第三本体与第二本体抵触,所述第二本体在断裂部断裂后流动至第一嵌设腔和第二嵌设腔内,并且与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三本体固定;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在所述断裂部断裂后发生流动固定在多个所述板材上。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优点:采用压铆工艺使得第一扣件装置断裂后在连接方向上产生让位高度,且使得所述两个扣件装置能够相对固定连接,进而对外部板材起到连接作用。

Description

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连接件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目前的连接件可以将两个或三个甚至更多个板材固定连接在一起。
但是,为了连接更加牢固,在两个板材中需要设置弹性系数较大(即连接后厚度变小较多)的板材。
对于传统的连接件而言,不能够适配于这种尺寸变化较大的板材。
此外,还希望适配于这种尺寸变化较大的连接件还具有传统连接件的一些必要性能,例如,具有一定的连接强度,较为容易拆卸等。
连接件作为一种辅助件,用于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板材固定连接在一起。现在通常采用的是螺栓、螺钉等螺纹连接的方式,或者采用铆接件对两个板材进行相互固定连接。上述的连接方式,不能改变连接机构的整体长度,这样在连接弹性件时,若需调整弹性件的厚度需要被压缩时,则上述螺栓、螺钉、铆接件等均不太适用,且强行压缩连接,人工劳动强度大,且连接件承受的应力大,非常难实现。为了满足需连接的材料其厚度在连接前和连接后差异很大的场合和应用,现有的连接技术和连接件是拉铆工艺和使用断颈拉铆钉。即,拉铆后把拉铆钉上长度多余的部分通过机械的方法去除而实现连接后紧固件两端不高出需连接的板材平面。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采用压铆工艺使得第一扣件装置断裂后在连接方向上产生让位高度,且使得所述两个扣件装置能够相对固定连接,进而对外部板材起到连接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其中,多个所述板材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板材、第二板材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之间的至少一个的第三板材;
多个所述板材上对应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三板材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弹性;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第一扣件装置,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内侧具有第一嵌设腔,所述第一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压紧部,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通过断裂部与所述第一本体能断裂地连接,所述第二本体的另一端具有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二本体能在所述断裂部断裂后插入所述第一本体的嵌设腔内并与所述第一本体固定连接;
第二扣件装置,包括第三本体,所述第三本体具有第二抵接部、形成在所述第三本体内侧的第二嵌设腔、设置在所述第三本体的外侧的第二压紧部,所述第二抵接部用于与第一抵接部抵触,从而使断裂部断裂;
所述第一扣件装置能相对所述第二扣件装置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三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抵触,所述第二本体在所述断裂部断裂后流动至所述第一嵌设腔和所述第二嵌设腔内,并且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固定;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在所述断裂部断裂后发生流动固定在多个所述板材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板材可采用具有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断裂部的强度小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的外侧壁在所述断裂部断裂前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外侧壁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的另一端具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在所述第二本体插入所述第一本体的嵌设腔内后位于所述嵌设腔的外部;或,所述台阶部在所述第二本体插入所述第一本体的嵌设腔内后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端面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扣件装置由具有塑性的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的内侧壁在所述断裂部断裂前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内侧壁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本体具有沿所述第二嵌设腔延伸方向相对的两个端面,其中一个所述端面凸出于所述第二压紧部。
本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其中,多个所述板材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板材、第二板材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之间的至少一个的第三板材;
多个板材上对应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三板材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弹性;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通孔内的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外侧壁与多个所述板材中的至少两个铆接,所述第一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板材进行压紧的第一压紧部;所述第一本体的内侧形成有第一嵌设腔;
设置在所述通孔内的第三本体,所述第三本体的外侧壁与多个所述板材中的至少一个铆接,所述第三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二板材进行压紧的第二压紧部;所述第三本体的内侧形成有第二嵌设腔;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在和所述第一本体断裂后分别铆接在所述第一本体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嵌设腔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三本体用于形成所述第二嵌设腔的内侧壁上。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申请中通过设置的第一扣件装置和第二扣件装置,所述第一扣件装置能相对所述第二扣件装置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三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抵触,所述第二本体在所述断裂部断裂后流动至所述第一嵌设腔和所述第二嵌设腔内,并且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固定;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在所述断裂部断裂后发生流动固定在多个所述板材上;
2、本申请通过设置的断裂部和具有弹性的第三板材,采用冲压工艺使得第一扣件装置断裂后在连接方向上产生让位高度,且使得所述两个扣件装置能够相对固定连接,进而对外部板材起到连接作用。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前的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扣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扣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后的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安装前的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安装后的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不设有第二压紧部的实施例中安装前的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不设有第二压紧部的实施例中安装后的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不设有第二压紧部的实施例中安装前的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不设有第二压紧部的实施例中安装后的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第一板材;2、第二板材;3、第三板材;4、通孔;5、第一本体;6、第二本体;7、第一嵌设腔;8、第一压紧部;9、断裂部;10、第一抵接部;11、第三本体;12、第二抵接部;13、第二嵌设腔;14、第二抵接部;15、台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其中,多个所述板材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板材1、第二板材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板材1和第二板材2之间的至少一个的第三板材3。多个所述板材上对应设置有通孔4,所述第三板材3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弹性。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板材沿上下方向层叠设置有三个,且所述第一板材1、第二板材2和第三板材3均呈形状相似的矩形状,从而使得在层叠设置的过程中,相邻两个板材的表面能够完全或近似完全贴合在一起,保证后续在压紧过程中,所述第一板材1和第二板材2受力的均匀性好,减小或避免所述第一板材1和第二板材2的变形,进而对具有弹性的第三板材3的变形造成影响。第三板材3在第一板材1和第二板材2的作用下,其厚度可以变小,例如,从19.3㎜变化至8.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为金属材料制成。第三板材由聚氨酯等弹性较好的材料制成。
上述的所述通孔4沿上下方向延伸,可采用现有的钻孔技术直接在所述第一板材1、第二板材2和第三板材3上加工出圆形通孔4,加工便捷,操作简单。当然,上述板材的截面形状还可以呈多边形、圆形等其他形状,此处需要保证的是相邻两个板材的表面贴合程度;上述通孔4的形状还可以根据连接件的形状做适应性调整,例如多边形状等,此处不做限制和累述。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扣件装置和第二扣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扣件装置包括第一本体5和第二本体6。所述第一本体5的内侧具有第一嵌设腔7。所述第一本体5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压紧部8。具体地,所述第一本体5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结构。且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5的轴线与所述通孔4的轴线重叠。所述嵌设腔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本体6的形状相似,呈圆孔状。所述第一压紧部8位于所述第一本体5 远离所述第二本体6的端部处,且沿垂直于所述通孔4的轴线方向向外延伸。其中,所述第二本体6的一端通过断裂部9与所述第一本体5能断裂地连接,所述第二本体6的另一端具有第一抵接部10,所述第二本体6能在所述断裂部9断裂后插入所述第一本体5的嵌设腔内并与所述第一本体5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二本体6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结构,且所述第二本体6的轴线与所述通孔4的轴线重叠。
结合图2和图3所述,所述第二扣件装置包括第三本体11,所述第三本体11具有第二抵接部12、形成在所述第三本体11内侧的第二嵌设腔13、设置在所述第三本体11的外侧的第二压紧部。所述第二抵接部12用于与第一抵接部10抵触,从而使断裂部9断裂。具体地,所述第三本体11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结构,且所述第三本体11的轴线与所述通孔4的轴线重叠。所述第二压紧部位于所述第二本体6远离所述第三本体11的端部处,且沿垂直于所述通孔4的轴线方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三本体11具有沿所述第二嵌设腔13延伸方向相对的两个端面,其中一个所述端面凸出于所述第二压紧部。
结合图1所示,在安装前,所述第一本体5插入所述通孔4中,且贯穿所述第一板材1后延伸至第三板材3形成的通孔4位置处,所述第二本体6容置于所述第三板材3形成的通孔4中。所述第一压紧部8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板材1的下端面抵接。所述第二本体6凸出与所述第二压紧部的端面穿过所述第二板材2延伸至所述第三板材3的通孔4中,且所述第二压紧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板材2的上表面抵接。
结合图4所示,在安装后,所述第一本体5插入所述通孔4中,且贯穿所述第一板材1后延伸至第三板材3形成的通孔4位置处,所述第一本体5的外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板材1和所述第三板材3铆接。所述第二本体6的下部插在所述第一嵌设腔7中,并与所述第一嵌设腔7铆接;所述第二本体6的上部延伸至所述第二板材2形成的通孔4位置处,且位于所述第一嵌设腔7的外部,从而能够插入所述第二嵌设腔13内,与所述第二嵌设腔13铆接,此时所述第二本体6凸出于所述第二压紧部的端面位于所述第一本体5的上方,或,与所述第一本体5的上端面抵接。所述第一压紧部8的上端面被压入所述第一板材1内与所述第一板材1铆接,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板材1的下表面齐平。所述第二压紧部的下表面被压入所述第二板材2内与所述第二板材2铆接,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板材2的上表面齐平。
结合图1和图4所示,在安装前,所述第一本体5和所述第三本体11分别与板材上预设的所述通孔4之间的配合关系为间隙配合;在安装后,所述第一本体5通过金属材料本身的塑性特性,在被所述第二本体6的挤压下在径向上发生塑性变形,并与所述通孔4之间形成过盈配合;所述第三本体在冲压力的作用下也可以在径向上发生塑性形变,进而与所述通孔4之间形成过盈配合。综上,所述连接机构不仅适用于在所述通孔4的轴向上满足了连接板材的厚度有较大变化的场合外,同时,在所述通孔4的径向上也消除了间隙,从而满足每个所述板材上开设的通孔的精准位置要求,结构优化。
结合图5所示,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安装前,所述第一本体5插入所述通孔4中,且贯穿所述第一板材1后延伸至第三板材3形成的通孔4位置处,所述第二本体6容置于所述第三板材3形成的通孔4中。所述第一压紧部8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板材1上开设的台阶面抵接,且所述第一压紧部8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板材1的下端面齐平设置。所述第二本体 6凸出与所述第二压紧部的端面穿过所述第二板材2延伸至所述第三板材3的通孔4中。所述第二压紧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板材2的上开设的台阶面抵接,且所述第二压紧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板材2的上表面齐平设置。且所述第二压紧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板材2的上表面抵接。
结合图6所示,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安装后,所述第一本体5插入所述通孔4中,且贯穿所述第一板材1后延伸至第三板材3形成的通孔4位置处,所述第一本体5的外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板材1和所述第三板材3铆接。所述第二本体6的下部插在所述第一嵌设腔 7中,并与所述第一嵌设腔7铆接;所述第二本体6的上部延伸至所述第二板材2形成的通孔4位置处,且位于所述第一嵌设腔7的外部,从而能够插入所述第二嵌设腔13内,与所述第二嵌设腔13铆接,此时所述第二本体6凸出于所述第二压紧部的端面位于所述第一本体5的上方,或,与所述第一本体5的上端面抵接。所述第一压紧部8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板材1的下表面齐平;所述第二压紧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板材2的上表面齐平。
结合图7-10所示,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本体5或所述第三本体11上可以不设置有第一压紧部8和第二压紧部,但不设置有压紧部的本体在水平面上的截面尺寸要大于其对应的通孔4尺寸,以能使实现正常安装。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本体6的外侧壁在所述断裂部9断裂前位于所述第一本体5的外侧壁的内侧,从而能够便于所述第二本体6在冲压过程中,断裂后插入所述嵌设腔。上述的设置方式,所述第二本体6的外径略大于所述第一嵌设腔7的尺寸,在冲压的过程中,当所述第二本体6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5断裂后,上述尺寸的设计一方面能够便于所述第二本体6插入所述第一嵌设腔7中,另一方面,根据金属的流动性,所述第一本体5能够和第二本体6实现铆接,进而完成两者在断裂后的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断裂部9的强度小于所述第一本体5的强度。具体地,由于第一本体5和第二本体6及断裂部9为一体化设置,则所述断裂部9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本体5的宽度。上述的设置方式,在冲压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本体5上能够承受的力大于所述断裂部9处承受的力,从而能够使得所述第一本体5和第二本体6能够在所述断裂部9处发生断裂,进而使得所述第二本体6相对所述第一本体5移动以插入所述第一嵌设腔7内。
在断裂前,所述第二本体6完全位于所述第一本体5的外部,两者的长度均能够形成第一扣件装置的整体长度;在断裂后,所述第二本体6的部分插入到第一本体5的嵌设腔中,此时插入的部分则不会形成第一扣件装置的整体长度,即该部分在通孔4直径上的长度则为让位长度,具有弹性的第三板材3可被压缩让位长度的量。例如,预设嵌设腔在通孔4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为17㎜时,则第三板材3在施压后被压缩的量则近似为17㎜。优选地,所述嵌设腔自所述第一本体5的第一端部延伸至第二端部。上述的设置,能够完全利用所述第一本体5在通孔4轴线方向上的全部长度,从而能够实现第三板材3最大量的压缩,结构优化。此处的嵌设腔的长度可根据第三板材3被压缩量不同的要求做适应性调整。
上述的运动过程后,断裂后的所述第一扣件装置和第二扣件装置通过金属的流动性能够较好地相互固定连接,并且能够与多个所述板材进行铆接,从而使得所述连接机构在所述第三板材被压缩后,能够承受较大的应力。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扣件装置能相对所述第二扣件装置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三本体 11与所述第二本体6抵触,所述第二本体6在所述断裂部9断裂后流动至所述第一嵌设腔7 和所述第二嵌设腔13内,并且与所述第一本体5和所述第三本体11固定;所述第一本体5 和所述第三本体11在所述断裂部9断裂后发生流动固定在多个所述板材上。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板材3可采用具有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上述的材料设置,当第三板材3在被施压的工程中,能够被压薄,进而在冲压后,实现成型产品所需要的厚度。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本体6的另一端具有台阶部15。其中一种方式中,所述台阶部 15在所述第二本体6插入所述第一本体5的嵌设腔内后位于所述嵌设腔的外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台阶部15在所述第二本体6插入所述第一本体5的嵌设腔内后与所述第一本体5的端面齐平。上述台阶部15的设置,在冲压的过程中,通过第二本体6与所述台阶部15的抵接,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压力,从而避免冲压过量,对板材造成损伤,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扣件装置由具有塑性的金属材料制成。具体地,所述第一本体5、第二本体6、第三本体11、第一压紧部8和第二压紧部均为塑性金属制成,从而在冲压的过程中,通过金属的流动性,实现铆接动作。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本体6的外侧壁具有一定的倾斜状,以便于在后续插入所述第一嵌设腔7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导向性,结构优化。
本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其中,多个所述板材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板材1、第二板材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板材1和所述第二板材2之间的至少一个的第三板材3;
多个板材上对应设置有通孔4,所述第三板材3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弹性;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通孔4内的第一本体5,所述第一本体5的外侧壁与多个所述板材中的至少两个铆接,所述第一本体5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板材1进行压紧的第一压紧部8;所述第一本体5的内侧形成有第一嵌设腔7;
设置在所述通孔4内的第三本体11,所述第三本体11的外侧壁与多个所述板材中的至少一个铆接,所述第三本体1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二板材2进行压紧的第二压紧部;所述第二本体6的内侧形成有第二嵌设腔13;
第二本体6,所述第二本体6在和所述第一本体5断裂后分别铆接在所述第一本体5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嵌设腔7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三本体11用于形成所述第二嵌设腔13的内侧壁上。
本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扣件装置,从第一板材1的第一侧插入通孔4中;此时,所述第一压紧部8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板材1的下表面抵接;
将第二扣件装置从第二板材2的第二侧插入通孔4中,其中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背离;此时,所述第一压紧部8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板材2的上表面抵接;
对所述第一扣件装置和所述第二扣件装置施压。从而使断裂部9在所述第三本体11与所述第二本体6抵触后断裂,由此使第二本体6在所述断裂部9断裂后流动至第一嵌设腔7 和第二嵌设腔13内,以使所述第二本体6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5和所述第三本体11固定,并且使所述第一本体5和所述第三本体11在所述断裂部9断裂后发生流动固定在多个所述板材上。
具体地,在冲压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三本体11朝向所述第二本体6移动并能够与所述第二本体6抵触,此时断裂部9在冲压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所述第二压紧部被压入所述第二板材2内并跟随所述第二板材2同步向下移动;所述第二板材2继续向下移动,第二本体6在所述第二板材2的抵触下插入所述第一嵌设腔7内;所述第二板材2继续向下移动,当所述本体移动到位时,在冲压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二本体6的上端部插入所述第二嵌设腔13内,此时,所述第一压紧部8被压入所述第一板材1内。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其中,多个所述板材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板材、第二板材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之间的至少一个的第三板材;
多个所述板材上对应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三板材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弹性;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第一扣件装置,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内侧具有第一嵌设腔,所述第一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压紧部,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通过断裂部与所述第一本体能断裂地连接,所述第二本体的另一端具有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二本体能在所述断裂部断裂后插入所述第一本体的嵌设腔内并与所述第一本体固定连接;
第二扣件装置,包括第三本体,所述第三本体具有第二抵接部、形成在所述第三本体内侧的第二嵌设腔、设置在所述第三本体的外侧的第二压紧部,所述第二抵接部用于与第一抵接部抵触,从而使断裂部断裂;
所述第一扣件装置能相对所述第二扣件装置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三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抵触,所述第二本体在所述断裂部断裂后流动至所述第一嵌设腔和所述第二嵌设腔内,并且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固定;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在所述断裂部断裂后发生流动固定在多个所述板材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材可采用具有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裂部的强度小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强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外侧壁在所述断裂部断裂前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外侧壁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另一端具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在所述第二本体插入所述第一本体的嵌设腔内后位于所述嵌设腔的外部;或,所述台阶部在所述第二本体插入所述第一本体的嵌设腔内后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端面齐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装置由具有塑性的金属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内侧壁在所述断裂部断裂前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内侧壁的外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本体具有沿所述第二嵌设腔延伸方向相对的两个端面,其中一个所述端面凸出于所述第二压紧部。
9.一种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其中,多个所述板材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板材、第二板材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之间的至少一个的第三板材;
多个板材上对应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三板材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弹性;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通孔内的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外侧壁与多个所述板材中的至少两个铆接,所述第一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板材进行压紧的第一压紧部;所述第一本体的内侧形成有第一嵌设腔;
设置在所述通孔内的第三本体,所述第三本体的外侧壁与多个所述板材中的至少一个铆接,所述第三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二板材进行压紧的第二压紧部;所述第三本体的内侧形成有第二嵌设腔;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在和所述第一本体断裂后分别铆接在所述第一本体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嵌设腔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三本体用于形成所述第二嵌设腔的内侧壁上。
CN201921494124.4U 2019-09-09 2019-09-09 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 Active CN210949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4124.4U CN210949405U (zh) 2019-09-09 2019-09-09 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4124.4U CN210949405U (zh) 2019-09-09 2019-09-09 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49405U true CN210949405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73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94124.4U Active CN210949405U (zh) 2019-09-09 2019-09-09 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494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0113A (zh) * 2019-09-09 2021-03-09 宾科精密部件(中国)有限公司 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0113A (zh) * 2019-09-09 2021-03-09 宾科精密部件(中国)有限公司 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49405U (zh) 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
CN210686539U (zh) 扣件装置
CN207296416U (zh) 用于组合式模板与木模板装拆的连接组件
CN112460114A (zh) 扣件装置
CN103271563A (zh) 中空挤塑板及该中空挤塑板的加工方法
CN112460113A (zh) 用于多个板材连接用的连接机构及方法
CN112663951A (zh) 梁模板及梁模组合
CN201132186Y (zh) 一种冷冲压模具的侧冲孔结构
CN214367179U (zh) 同心度好的拉铆机构
CN210135195U (zh) 一种定力弹簧连接结构
CN212900610U (zh) 一种快换式工装结构
CN201065640Y (zh) 建筑施工用组合模板
CN112252508A (zh) 兼具地震监测与分阶耗能功能的装配式摩擦金属阻尼器
CN110485858B (zh) 一种双面注胶铝型材
KR200394536Y1 (ko) 에어필터 고정프레임
CN105756288A (zh) 一种碳纤维板锚具
CN212733787U (zh) 一种冲孔冲头
CN103089777B (zh) 一种自带锁片的安全锁销及加工工艺
CN211693170U (zh) 一种螺栓组件
CN211730401U (zh) 一种新型液压机压头结构
CN211514727U (zh) 欧版反击式破碎机专用板锤
CN211393456U (zh) 电梯导轨支撑结构
CN218224093U (zh) 插板式连接结构
CN218492759U (zh) 一种结合剪力墙和框架结构的模块化建筑结构
CN220151691U (zh) 一种辅助扣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