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48136U - 一种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48136U
CN210948136U CN201921003770.6U CN201921003770U CN210948136U CN 210948136 U CN210948136 U CN 210948136U CN 201921003770 U CN201921003770 U CN 201921003770U CN 210948136 U CN210948136 U CN 210948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base
hinge
articulated
hing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037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庆华
谢珍
王莹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oodway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oodway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oodway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oodway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037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481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48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481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用于船舶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底座、液压装置、铰接件、钩体、连杆及挡销,钩体上的弯钩部与挡销相配合;所述铰接件包含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及第三铰接部,液压装置一端铰接在底座上,另一端与第一铰接部相铰接,第二铰接部与底座另一端下部相铰接,第三铰接部与连杆一端相铰接,连杆另一端与钩体相铰接,当弯钩部与挡销锁紧时,铰接件第三铰接部置于钩体铰接点与铰接件第二铰接部的连接线以下。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钩体既能实现外张回缩的锁紧方式,又在最终锁止位置实现机械自锁,这样即使将液压装置拆除,整个机构仍旧处于锁紧状态,保证了航行的安全性,提高了设备的可维护性。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紧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用于船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船舶是各种船只的总称,用来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船舶材料也不断更新,船舶的发展越来越可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
在船舶运输中,有一种是滚装运输,滚装运输是指使用"滚装船"连车带货一起装运的一种水路运输方式。滚装船又称"开上开下"船,或称"滚上滚下"船,是利用运货车辆来载运货物的专用船舶,用牵引车牵引载有箱货或其他货的半挂车或轮式托盘直接进出货舱装卸的运输船舶,如运载各种汽车、装满集装箱或货物的卡车和挂车等。
滚装船以装满集装箱或货物的车辆为运输单元。装载时,汽车及由牵引车辆拖带的挂车通过跳板开进舱内。到达目的港后,车辆可直接开往收货单位。滚装船的装卸效率很高,装卸方便费用低,而且实现了从发货单位到收货单位的"门-门"直接运输,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货损和差错。此外,船与岸都不需起重设备,即使港口设备条件很差,滚装船也能高效率装卸。
滚装船船体结构的特点是甲板层数多,一般有2~6层。为了充分利用货仓容积,在货仓的局部区域设有活动平台,平时翻起或贴在舷侧,或者升起置放于上层甲板下;需要装运车辆时,将活动平台放下,把货仓隔成几层,以便多装车辆。
因此,在用滚装设备中,往往会设置一些液压锁紧钩,其作用是把滚装船上的活动设备紧紧的拉到关闭位置,例如锁紧舱盖到关闭的位置,舱盖也就是各层的甲板,以实现水密封或者风雨密的要求。
现有的锁紧机构,要么只能实现钩头转动锁紧,缺点是一旦锁紧轴销的位置未完全到位,则不能有效锁止。要么具备一定的外张锁紧功能,钩头的动作先伸在关闭位置的前端100mm处,然后向后拉到位,但这种方式的锁紧机构,往往只能通过液压锁的方式实现锁紧,一旦在航行时油缸出现故障,在更换油缸的过程中,锁紧钩不能有效的实现锁紧功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锁紧机构中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该自锁的锁紧机构既能实现外张回缩的锁紧方式,又在最终锁止位置实现机械自锁,这样即使将油缸拆除,整个机构仍旧处于锁紧状态,保证了航行的安全性,提高了设备的可维护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械自锁性的锁紧机构,包括底座、液压装置、铰接件、钩体、连杆及挡销,所述钩体对称设置在底座两侧,其中一端设有弯钩部,另一端上设有铰接部,所述弯钩部与挡销相配合;所述铰接件包含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及第三铰接部,且三个铰接部形成三角形,第一铰接部在第二铰接部及第三铰接部的上方,所述液压装置一端铰接在底座一端,液压装置另一端与铰接件第一铰接部相铰接,铰接件第二铰接部与底座另一端下部相铰接,铰接件第三铰接部与连杆一端相铰接,连杆另一端与钩体的铰接部相铰接,且该铰接点在底座的第一水平滑槽内移动,移动距离与弯钩部向挡销回钩平移的距离相对应,当弯钩部与挡销锁紧时,铰接件第三铰接部置于钩体铰接点与铰接件第二铰接部的连接线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二水平滑槽,所述第二水平滑槽置于第一水平滑槽的上方,所述钩体上还设有平衡部,所述平衡部在底座的第二水平滑槽内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水平滑槽与第一水平滑槽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水平滑槽在第一水平滑槽的斜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铰接件第二铰接部与底座的第一水平滑槽在一水平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滑动槽靠近弯钩部的一侧设有倾斜向上的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铰接件的第一铰接部与第三铰接部之间形成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弯钩部设有向内的钩角,该钩角与挡销配合,阻止钩体部脱离挡销。
进一步地,所述钩体还包括一本体部,所述本体部为两块平行平板,该两块平板置于底座的两侧,且两块平板的一部分伸出底座,两块平板的伸出底座的一端通过弯钩部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装置与底座的铰接点设置在底座的一端上端,且与弯钩部的位置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铰接件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底座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铰接件在液压装置的驱动下,通过连杆带动钩体运动,使钩体既能实现外张回缩的锁紧方式,又在最终锁止位置实现机械自锁,这样即使将油缸拆除,整个机构仍旧处于锁紧状态,保证了航行的安全性,提高了设备的可维护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锁紧过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锁紧过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锁紧到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钩体在锁紧过程的变化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自锁时状态三眼铰接件与两眼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底座;20-液压装置;30-铰接件;40-钩体;50-连杆;60-挡销;41-本体部;42-弯钩部;43-铰接部;44-平衡部;45-钩角;11-第一水平滑槽;12-第二水平滑槽;31-第一铰接部;32-第二铰接部;33-第三铰接部;13-铰接部;14-铰接部;15-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械自锁性的锁紧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自锁性的锁紧机构,包括底座10、液压装置20、铰接件30、钩体40、连杆50及挡销60。
所述底座10上设有两个水平滑槽,即第一水平滑槽11和第二水平滑槽12,所述第一水平滑槽11和第二水平滑槽12的长度一致,且所述第二水平滑槽12置于第一水平滑槽11的斜上方。斜上方在图1中所示的视角为左上方,所述底座10上还设有两个铰接部(13、14)。
所述钩体40对称设置在底座10两侧,所述钩体40包括一本体部41,所述本体部41为两块平行平板,该两块平板置于底座10的两侧,且两块平板的一部分伸出底座10,两块平板伸出底座10的一端通过弯钩部42固定。所述弯钩部42设于钩体40的一端,钩体40另一端上设有铰接部43,所述铰接部43的上方还设有平衡部44,所述平衡部44为连接轴结构,该平衡部44安装在底座10的第二水平滑槽12上,且可沿第二水平滑槽12上水平滑动。
所述弯钩部42与挡销60相配合;即弯钩部42卡在挡销60的一侧,从而锁住钩体40。具体来说,所述弯钩部42设有向内的钩角45,该钩角45与挡销60配合,从而阻止钩体40脱离挡销60。
所述铰接件30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底座10的两侧。所述每个铰接件30包含第一铰接部31、第二铰接部32及第三铰接部33,且三个铰接部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铰接件30的第一铰接部31与第三铰接部33之间形成有凹槽,以方便整体部件的转动。第一铰接部31在第二铰接部32及第三铰接部33的上方,即铰接件30在转动时,第一铰接部31始终在最上方。
所述液压装置20一端铰接在底座10一端的铰接部13上,所述液压装置20与底座的铰接部13设置在底座的一端上方,且与弯钩部42的位置相反。通过液压装置20驱动来带动钩体40转动。
液压装置20另一端与铰接件第一铰接部31相铰接,铰接件第二铰接部32与底座10另一端铰接部14相铰接,该铰接部14位于底座10另一端的下方,使铰接件30有相应的转动空间。
所述铰接件第三铰接部33与连杆50一端相铰接,连杆50另一端与钩体40的铰接部43相铰接,且该铰接部43在底座10的第一水平滑槽11内移动,移动距离与弯钩部42向挡销60回钩平移的距离相对应。
当弯钩部42与挡销60锁紧时,铰接件第三铰接部33置于钩体铰接部43与铰接件第二铰接部32的连接线以下。此时锁紧结构处于自锁状态。这样即使没有油缸作用,钩体40也不会发生移动,从而完成自锁。如图6所示。
所述铰接件第二铰接部32与底座10的第一水平滑槽11在一水平线上,以使钩体40进行水平移动。
所述底座10上的第一水平滑槽11靠近弯钩部42的一侧设有倾斜向上的滑槽15,钩体40转动时在滑槽15内转动,转动到水平位置时,钩体40从滑槽15内移出继续在第一水平滑槽11内移动。具体地说,钩体40可以绕铰接部43转动,同时又在第一水平滑槽11内移动。
所述底座10的第二水平滑槽12置于第一水平滑槽11的上方,所述钩体40的连接部44在底座10的第二水平滑槽12内移动,使钩体40水平移动时保持平衡状态,具体来说,钩体40水平移动到位时,钩体40一端在铰接部43及平衡部44作用下,钩体40不会发生晃动。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使用时,在液压装置20驱动下,由于液压装置20一端与铰接件第一铰接部31相铰接,从而带动铰接件30转动,进而,通过铰接件30的第三铰接部33与连杆50一端相铰接,连杆50另一端与钩体40的铰接部43相铰接,使钩体40进行旋转运动,钩体40运动轨迹如下:钩体40先旋转到最上方,如图2所示,此时所述铰接件第一铰接部31在最高处,钩体40以铰接部43为中心进行转动,直到钩体40为水平状态,钩体40的弯钩部42上的钩角45置于挡销60的前端,钩体40在液压装置20及铰接件30带动下,进行水平移动,使钩体40的弯钩部42进行回钩平移,使钩体的弯钩部42牢牢锁住挡销。
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既能实现外张回缩的锁紧方式,又在最终锁止位置实现机械自锁,这样即使将油缸拆除,整个机构仍旧处于锁紧状态,保证了航行的安全性,提高了设备的可维护性。
综上所述,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底座、液压装置、铰接件、钩体、连杆及挡销,所述钩体对称设置在底座两侧,其中一端设有弯钩部,另一端设有铰接部,所述弯钩部与挡销相配合;所述铰接件包含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及第三铰接部,且三个铰接部形成三角形,第一铰接部在第二铰接部及第三铰接部的上方,所述液压装置一端铰接在底座一端,液压装置另一端与铰接件第一铰接部相铰接,铰接件第二铰接部与底座另一端下部相铰接,铰接件第三铰接部与连杆一端相铰接,连杆另一端与钩体的铰接部相铰接点,且该铰接点在底座的第一水平滑槽内移动,移动距离与弯钩部向挡销回钩平移的距离相对应,当弯钩部与挡销锁紧时,铰接件第三铰接部置于钩体铰接点与铰接件第二铰接部的连接线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二水平滑槽,所述第二水平滑槽置于第一水平滑槽的上方,所述钩体上还设有平衡部,所述平衡部在底座的第二水平滑槽内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滑槽与第一水平滑槽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水平滑槽在第一水平滑槽的斜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件第二铰接部与底座的第一水平滑槽在一水平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水平滑槽靠近弯钩部的一侧设有倾斜向上的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件的第一铰接部与第三铰接部之间形成有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钩部设有向内的钩角,该钩角与挡销配合,阻止钩体部脱离挡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体还包括一本体部,所述本体部为两块平行平板,该两块平板置于底座的两侧,且两块平板的一部分伸出底座,两块平板的伸出底座的一端通过弯钩部固定连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装置与底座的铰接点设置在底座的一端上部,且与弯钩部的位置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件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底座两侧。
CN201921003770.6U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 Active CN2109481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3770.6U CN210948136U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3770.6U CN210948136U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48136U true CN210948136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75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03770.6U Active CN210948136U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4813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4788A (zh) * 2019-06-27 2019-09-27 上海科得威船舶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
CN113579609A (zh) * 2021-07-22 2021-11-02 成都焊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直缝焊机的对中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4788A (zh) * 2019-06-27 2019-09-27 上海科得威船舶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
CN113579609A (zh) * 2021-07-22 2021-11-02 成都焊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直缝焊机的对中结构
CN113579609B (zh) * 2021-07-22 2023-07-18 成都焊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直缝焊机的对中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83489B2 (en) Collapsible storage container
CN210948136U (zh) 一种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
CN1241803C (zh) 货运集装箱
US20080107505A1 (en)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method
NO761786L (zh)
KR101992800B1 (ko) 하역방법
CN201961505U (zh) 一种客滚船的舱体结构
CN103380052A (zh) 可转换集装箱
CA2772011C (en) A freight carrier
US3481298A (en) Securing system for deck container or the like
CA3100293C (en) Cargo container
CN103391879A (zh) 可转换集装箱
US5967072A (en) Deep draft-shallow draft cargo vessel
HRP20010799A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curing horizontally loaded cargo units to a vessel
CN110284788A (zh) 一种机械自锁型锁紧机构
US20030146616A1 (en) Adaptor for coverting bulk solids container for fluid transport /storage
US7757622B2 (en) Transfer of wheeled objects
US2970705A (en) Cargo ships
RU2057677C1 (ru) Многоцелевое однопалубное судно
US6129506A (en) Material handling process utilizing specialized super containers as floating vessels/barges
RU2152329C1 (ru) Судно-терминал
RU2297941C2 (ru) Многоцелевое сухогрузное судно ледового плавания
CN116198407A (zh) 运输装置及运输系统
WO2019209135A1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перевозки тарно-штучных и жидких грузов
Gallaher An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the Container Ship Revolution on Military Logisti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