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38584U - 一种新型抛光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抛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38584U
CN210938584U CN201921907291.7U CN201921907291U CN210938584U CN 210938584 U CN210938584 U CN 210938584U CN 201921907291 U CN201921907291 U CN 201921907291U CN 210938584 U CN210938584 U CN 210938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nnular abrasive
adjusting
pressing
leve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072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传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90729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38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38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3858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抛光机,包括机架、装夹装置及抛光装置,装夹装置设置于机架上,抛光装置设置于机架上并位于装夹装置上方,抛光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机架上的支撑立柱、驱动机构以及环形砂带,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主动轮及从动轮,主动轮受驱动组件驱动进行转动,主动轮通过砂轮带动从动轮进行转动,还包括使环形砂带与工件表面平整接触的平整装置,平整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支撑架、设置于支撑架上的平整下压机构,平整下压机构设置于环形砂带之间,平整下压机构的下底面与环形砂带的内侧面接触,平整下压机构与装夹装置相配合。采用平整装置来控制环形砂带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平整、压力的稳定,使得抛光质量高、工件抛光面平整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抛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抛光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工件(产品)的光洁度,会对工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而现在对于工件的抛光,往往是操作工人手拿工件对准抛光装置中的环形砂带,随着环形砂带的周向旋转,从而实现对工件表面的打磨,而这样的操作方式,由于操作工人手拿工件进行打磨,导致工件与环形砂带之间的压力会随时变化,另外,一个合格的抛光技工需要多年的长期培训,才能严格控制环形砂带对工件一次的切削量,在长时间人工进行抛光后,操作人员容易产生疲劳,导致抛光效率降低、工件抛光质量变差。
现有的抛光机是利用环形砂带磨削技术对工件进行加工,通过压辊将环形砂带进行张紧,使得环形砂带与工件表面接触处张紧并形成平整的接触面,再对工件表面进行抛光。但利用压辊张紧环形砂带形成的平整面与工件接触时,仍不能保证环形砂带与工件表面完全接触,不能在抛光时保证工件表面抛光的平整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抛光效率高、抛光质量高、工件抛光面平整度高的新型抛光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抛光机,包括机架、用于装夹工件的装夹装置及用于对工件进行抛光的抛光装置,所述装夹装置设置于机架上,所述抛光装置设置于机架上并位于装夹装置上方,所述抛光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机架上的支撑立柱、设置于支撑立柱上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抛光的环形砂带,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主动轮及从动轮,所述环形砂带转动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主动轮受驱动组件驱动进行转动,所述主动轮通过砂轮带动从动轮进行转动,还包括使环形砂带与工件表面平整接触的平整装置,所述平整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支撑架、设置于支撑架上的平整下压机构,所述平整下压机构设置于环形砂带之间,所述平整下压机构的下底面与环形砂带的内侧面接触,所述平整下压机构与装夹装置相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夹持在装夹装置上,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组件带动主动轮进行转动,同时主动轮通过环形砂带带动从动轮转动,实现环形砂带的循环,平整装置的平整下压机构设置在环形砂带之间,平整下压机构的下底面与环形砂带的内侧面接触。需要对装夹装置上的工件进行抛光时,平整下压机构下压并带动环形砂带下压,平整下压机构的下底面与环形砂带紧密接触,由此使得环形砂带与平整下压机构接触的部分平整无褶皱,保证了在环形砂带与工件表面接触进行抛光时的平整度;平整下压机构带动环形砂带与装夹装置上的工件接触时,平整下压机构的下底面为抛光提供支撑力,使得环形砂带在转动循环时能始终与装夹装置上的工件的表面相互贴合,避免环形砂带与工件表面之间压力的变化,保证了抛光的平整度。采用平整装置来控制环形砂带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平整、压力的稳定,使得抛光效率高、抛光质量高、工件抛光面平整度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平整下压机构包括固定底板、下压气缸及下压板,所述固定底板与支撑架连接,所述下压气缸设置于固定底板对应装夹装置一侧,所述下压板与下压气缸的输出轴配合连接,所述下压板相对下压气缸的另一侧与环形砂带的内侧面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设置于机架上,平整下压机构通过固定底板与支撑架连接,下压气缸设置于固定底板对应装夹装置一侧,且下压气缸的输出轴与下压板连接,下压板相对下压气缸的另一侧与环形砂带的内侧面接触配合。抛光时,下压气缸的输出轴推动下压板朝向装夹装置进行下压,下压板的下底面与环形砂带紧密接触,由此使得环形砂带与下压板接触的部分平整无褶皱,保证了环形砂带与工件表面接触进行抛光时的平整,同时在环形砂带与工件表面接触时,下压板为环形砂带提供支撑力,使得环形砂带在转动循环时能始终与装夹装置上的工件的表面相互贴合避免环形砂带与工件表面之间压力的变化,保证了抛光的平整度;抛光结束后,下压气缸的输出轴带动下压板进行复位,下压板对环形砂带的压紧力减弱,同时环形砂带远离装夹装置并复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平整下压机构还包括导向杆及套设于导向杆上的弹簧,所述固定底板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导向杆相匹配,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下压板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设置于贯穿孔内,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底板及下压板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底板上设置有贯穿孔,导向杆滑动设置于贯穿孔内,导向杆的另一端与下压板固定连接,在下压气缸带动下压板进行下压或向上复位时起导向作用,避免下压气缸在带动下压板进行下压或向上复位时发生偏移。弹簧套设在导向杆上,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底板及下底板相抵接,弹簧在下压气缸带动下压板进行向上复位时起缓冲作用,避免下压气缸带动下压板复位时因力过大导致装置损坏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机架一侧的驱动电机、第一转轴单元及转轴单元,所述第一转轴单元及第二转轴单元分别设置于两侧的支撑立柱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送皮带驱动第一转轴单元进行转动,所述第一转轴单元与主动轮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单元与从动轮配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轴与第一转轴单元配合连接,从动轴与第二转轴单元配合连接,第一转轴单元及第二转轴单元分别设置在机架上的支撑立柱上,驱动电机通过传送皮带与第一转轴单元配合连接并驱动第一转轴单元转动,使得第一转轴单元带动主动轮进行转动,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环形砂带联动配合,从而使得主动轮带动从动轮以及环形砂带进行转动,以实现环形砂带的磨削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立柱对应第二转轴单元处设有用于调节第一转轴单元与第二转轴单元之间间距的间距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转轴单元包括连接底板,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座、承载座及调节单元,所述连接座与支撑立柱连接,所述承载座与连接底板连接,所述连接座沿其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燕尾块,所述承载座上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与燕尾块相匹配,所述燕尾块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调节单元包括位移件、调节螺杆及调节手轮,所述位移件设置于承载座的燕尾槽内,所述位移件与滑动槽相匹配,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设置于滑动槽内,所述位移件与调节螺杆同轴设置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手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距调节机构的连接座与支撑立柱连接,承载座与第二转轴单元的链接底板连接,连接座上的燕尾块插设于承载座上的燕尾槽内,调节单元的位移件固定设置于承载座的燕尾槽内,燕尾块上开设有,调节单元的调节螺杆一端设置于滑动槽内,调节螺杆设置于滑动槽内的螺纹部分与位移件螺纹连接,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手轮连接。当需要调节第一转轴单元与第二转轴单元之间间距时,操作者转动调节手轮,调节手轮带动调节螺杆转动,调节螺杆沿其自身周向方向转动,使得与调节螺杆螺纹配合的位移件沿调节螺杆的轴向方向位移,位移件位移时带动承载座及与承载座连接的第二转轴单元进行位移,实现对第一转轴单元与第二转轴单元之间间距的调节。通过间距调节机构调节第一转轴单元与第二转轴单元之间的间距,可实现对套设于主动轮、从动轮上的环形砂带的拆装及张紧的调节。采用燕尾槽与燕尾块相互配合使用,连接稳固、承载力大、便于配合调节单元进行间距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装夹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内的装夹机构及用于调节底座与抛光装置之间间距的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设置于机架上,所述底座的底面与高度调节机构连接,所述装夹机构包括设置于底座内的滑动座、推动气缸及装夹台,所述装夹台对应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滑动座匹配,所述装夹台对应底座的一侧还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推动气缸的输出轴与连接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度调节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底座的地面与高度调节机构连接,装夹机构设置于底座上,通过高度调节机构调节装夹机构上的工件的待加工表面与抛光装置之间的间距。装夹机构的滑动座设置于底座内,装夹台对应滑动座的一侧设置有滑动件,滑动件滑动设置于滑动座上,推动气缸设置于底座上,推动气缸的输出轴与装夹台上的连接板连接。当推动气缸的输出轴推动装夹台远离抛光装置,操作人员可对装夹台上的工件进行重新更换放置或调整;当推动气缸的输出轴带动装夹台复位缩回至抛光装置下方,可继续进行抛光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冲刷工件抛光产生的杂质的冲淋机构,所述冲淋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对应装夹装置处的冲淋管道、设置于机架一侧的储水槽,所述冲淋管道通过供水装置与储水槽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水装置可以为水泵、提升泵等供水装置,本实用新型优选供水装置为水泵。出水槽设置于机架一侧,抛光时,供水装置将出水槽内的水输送到冲淋管道,再经由冲淋管道冲至装夹装置上对工件进行冲淋,使得抛光表面的吸附物无依附时间,使得清洗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对应抛光装置处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机架铰接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与机架铰接连接并设置于机架对应抛光装置处,盖板放下时,可避免抛光装置在对工件进行抛光时产生的碎屑或灰尘飞溅;盖板翻起时,可对机架内的装置进行检查维修。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四;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五;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爆炸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六;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爆炸图二;
图中标号含义:机架-1,冲淋机构-11,冲淋管道-111,储水槽-112,供水装置-113,盖板-12,装夹装置-2,底座-21,装夹机构-22,滑动座-221,推动气缸-222,装夹台-223,滑动件-2231,连接板-2232,高度调节机构-23,抛光装置-3,支撑立柱-31,驱动机构-32,驱动组件-321,驱动电机-3211,第一转轴单元-3212,第二转轴单元-3213,连接底板-32131,传送皮带-3214,主动轮-3215,从动轮-3216,环形砂带-33,间距调节机构-34,连接座-341,燕尾块-3411,滑动槽-3412,承载座-342,燕尾槽-3421,调节单元-343,位移件-3431,调节螺杆-3432,调节手轮-3433,平整装置-4,支撑架-41,平整下压机构-42,固定底板-421,贯穿孔-4211,下压气缸-422,下压板-423,导向杆-424,弹簧-42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施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施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参见附图1-1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抛光机,包括机架1、用于装夹工件的装夹装置2及用于对工件进行抛光的抛光装置3,所述装夹装置2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抛光装置3设置于机架1上并位于装夹装置2上方,所述抛光装置3包括对称设置于机架1上的支撑立柱31、设置于支撑立柱31上的驱动机构32以及用于抛光的环形砂带33,所述驱动机构32包括驱动组件321、主动轮3215及从动轮3216,所述环形砂带33转动套设在主动轮3215和从动轮3216上,所述主动轮3215受驱动组件321驱动进行转动,所述主动轮3215通过砂轮带动从动轮3216进行转动,还包括使环形砂带33与工件表面平整接触的平整装置4,所述平整装置4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支撑架41、设置于支撑架41上的平整下压机构42,所述平整下压机构42设置于环形砂带33之间,所述平整下压机构42的下底面与环形砂带33的内侧面接触,所述平整下压机构42与装夹装置2相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夹持在装夹装置2上,通过驱动机构32的驱动组件321带动主动轮3215进行转动,同时主动轮3215通过环形砂带33带动从动轮3216转动,实现环形砂带33的循环,平整装置4的平整下压机构42设置在环形砂带33之间,平整下压机构42的下底面与环形砂带33的内侧面接触。需要对装夹装置2上的工件进行抛光时,平整下压机构42下压并带动环形砂带33下压,平整下压机构42的下底面与环形砂带33紧密接触,由此使得环形砂带33与平整下压机构42接触的部分平整无褶皱,保证了在环形砂带33与工件表面接触进行抛光时的平整度;平整下压机构42带动环形砂带33与装夹装置2上的工件接触时,平整下压机构42的下底面为抛光提供支撑力,使得环形砂带33在转动循环时能始终与装夹装置2上的工件的表面相互贴合,避免环形砂带33与工件表面之间压力的变化,保证了抛光的平整度。采用平整装置4来控制环形砂带33与工件表面之间的平整、压力的稳定,使得抛光效率高、抛光质量高、工件抛光面平整度高。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平整下压机构42包括固定底板421、下压气缸422及下压板423,所述固定底板421与支撑架41连接,所述下压气缸422设置于固定底板421对应装夹装置2一侧,所述下压板423与下压气缸422的输出轴配合连接,所述下压板423相对下压气缸422的另一侧与环形砂带33的内侧面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41设置于机架1上,平整下压机构42通过固定底板421与支撑架41连接,下压气缸422设置于固定底板421对应装夹装置2一侧,且下压气缸422的输出轴与下压板423连接,下压板423相对下压气缸422的另一侧与环形砂带33的内侧面接触配合。抛光时,下压气缸422的输出轴推动下压板423朝向装夹装置2进行下压,下压板423的下底面与环形砂带33紧密接触,由此使得环形砂带33与下压板423接触的部分平整无褶皱,保证了环形砂带33与工件表面接触进行抛光时的平整,同时在环形砂带33与工件表面接触时,下压板423为环形砂带33提供支撑力,使得环形砂带33在转动循环时能始终与装夹装置2上的工件的表面相互贴合避免环形砂带33与工件表面之间压力的变化,保证了抛光的平整度;抛光结束后,下压气缸422的输出轴带动下压板423进行复位,下压板423对环形砂带33的压紧力减弱,同时环形砂带33远离装夹装置2并复位。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平整下压机构42还包括导向杆424及套设于导向杆424上的弹簧425,所述固定底板421上设置有贯穿孔4211,所述贯穿孔4211与导向杆424相匹配,所述导向杆424的一端与下压板423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设置于贯穿孔4211内,所述弹簧425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底板421及下压板423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底板421上设置有贯穿孔4211,导向杆424滑动设置于贯穿孔4211内,导向杆424的另一端与下压板423固定连接,在下压气缸422带动下压板423进行下压或向上复位时起导向作用,避免下压气缸422在带动下压板423进行下压或向上复位时发生偏移。弹簧425套设在导向杆424上,弹簧425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底板421及下底板相抵接,弹簧425在下压气缸422带动下压板423进行向上复位时起缓冲作用,避免下压气缸422带动下压板423复位时因力过大导致装置损坏的情况出现。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组件321包括设置于机架1一侧的驱动电机3211、第一转轴单元3212及转轴单元,所述第一转轴单元3212及第二转轴单元3213分别设置于两侧的支撑立柱31上,所述驱动电机3211通过传送皮带3214驱动第一转轴单元3212进行转动,所述第一转轴单元3212与主动轮3215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单元3213与从动轮3216配合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轴与第一转轴单元3212配合连接,从动轴与第二转轴单元3213配合连接,第一转轴单元3212及第二转轴单元3213分别设置在机架1上的支撑立柱31上,驱动电机3211通过传送皮带3214与第一转轴单元3212配合连接并驱动第一转轴单元3212转动,使得第一转轴单元3212带动主动轮3215进行转动,主动轮3215与从动轮3216通过环形砂带33联动配合,从而使得主动轮3215带动从动轮3216以及环形砂带33进行转动,以实现环形砂带33的磨削作用。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立柱31对应第二转轴单元3213处设有用于调节第一转轴单元3212与第二转轴单元3213之间间距的间距调节机构34,所述第二转轴单元3213包括连接底板32131,所述间距调节机构34包括连接座341、承载座342及调节单元343,所述连接座341与支撑立柱31连接,所述承载座342与连接底板32131连接,所述连接座341沿其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燕尾块3411,所述承载座342上开设有燕尾槽3421,所述燕尾槽3421与燕尾块3411相匹配,所述燕尾块3411上开设有滑动槽3412,所述调节单元343包括位移件3431、调节螺杆3432及调节手轮3433,所述位移件3431设置于承载座342的燕尾槽3421内,所述位移件3431与滑动槽3412相匹配,所述调节螺杆3432的一端设置于滑动槽3412内,所述位移件3431与调节螺杆3432同轴设置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杆3432的另一端与调节手轮3433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距调节机构34的连接座341与支撑立柱31连接,承载座342与第二转轴单元3213的链接底板连接,连接座341上的燕尾块3411插设于承载座342上的燕尾槽3421内,调节单元343的位移件3431固定设置于承载座342的燕尾槽3421内,燕尾块3411上开设有,调节单元343的调节螺杆3432一端设置于滑动槽3412内,调节螺杆3432设置于滑动槽3412内的螺纹部分与位移件3431螺纹连接,调节螺杆3432的另一端与调节手轮3433连接。当需要调节第一转轴单元3212与第二转轴单元3213之间间距时,操作者转动调节手轮3433,调节手轮3433带动调节螺杆3432转动,调节螺杆3432沿其自身周向方向转动,使得与调节螺杆3432螺纹配合的位移件3431沿调节螺杆3432的轴向方向位移,位移件3431位移时带动承载座342及与承载座342连接的第二转轴单元3213进行位移,实现对第一转轴单元3212与第二转轴单元3213之间间距的调节。通过间距调节机构34调节第一转轴单元3212与第二转轴单元3213之间的间距,可实现对套设于主动轮3215、从动轮3216上的环形砂带33的拆装及张紧的调节。采用燕尾槽3421与燕尾块3411相互配合使用,连接稳固、承载力大、便于配合调节单元343进行间距调节。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装夹装置2包括底座21、设置于底座21内的装夹机构22及用于调节底座21与抛光装置3之间间距的高度调节机构23,所述高度调节机构23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底座21的底面与高度调节机构23连接,所述装夹机构22包括设置于底座21内的滑动座221、推动气缸222及装夹台223,所述装夹台223对应底座21的一侧设置有滑动件2231,所述滑动件2231与滑动座221匹配,所述装夹台223对应底座21的一侧还设置有连接板2232,所述推动气缸222的输出轴与连接板2232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度调节机构23设置于机架1上,底座21的地面与高度调节机构23连接,装夹机构22设置于底座21上,通过高度调节机构23调节装夹机构22上的工件的待加工表面与抛光装置3之间的间距。装夹机构22的滑动座221设置于底座21内,装夹台223对应滑动座221的一侧设置有滑动件2231,滑动件2231滑动设置于滑动座221上,推动气缸222设置于底座21上,推动气缸222的输出轴与装夹台223上的连接板2232连接。当推动气缸222的输出轴推动装夹台223远离抛光装置3,操作人员可对装夹台223上的工件进行重新更换放置或调整;当推动气缸222的输出轴带动装夹台223复位缩回至抛光装置3下方,可继续进行抛光工作。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冲刷工件抛光产生的杂质的冲淋机构11,所述冲淋机构11包括设置于机架1对应装夹装置2处的冲淋管道111、设置于机架1一侧的储水槽112,所述冲淋管道111通过供水装置113与储水槽112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水装置113可以为水泵、提升泵等供水装置113,本实用新型优选供水装置113为水泵。出水槽设置于机架1一侧,抛光时,供水装置113将出水槽内的水输送到冲淋管道111,再经由冲淋管道111冲至装夹装置2上对工件进行冲淋,使得抛光表面的吸附物无依附时间,使得清洗效果更佳。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1对应抛光装置3处设置有盖板12,所述盖板12与机架1铰接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12与机架1铰接连接并设置于机架1对应抛光装置3处,盖板12放下时,可避免抛光装置3在对工件进行抛光时产生的碎屑或灰尘飞溅;盖板12翻起时,可对机架1内的装置进行检查维修。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机架-1,冲淋机构-11,冲淋管道-111,储水槽-112,供水装置-113,盖板-12,装夹装置-2,底座-21,装夹机构-22,滑动座-221,推动气缸-222,装夹台-223,滑动件-2231,连接板-2232,高度调节机构-23,抛光装置-3,支撑立柱-31,驱动机构-32,驱动组件-321,驱动电机-3211,第一转轴单元-3212,第二转轴单元-3213,连接底板-32131,传送皮带-3214,主动轮-3215,从动轮-3216,环形砂带-33,间距调节机构-34,连接座-341,燕尾块-3411,滑动槽-3412,承载座-342,燕尾槽-3421,调节单元-343,位移件-3431,调节螺杆-3432,调节手轮-3433,平整装置-4,支撑架-41,平整下压机构-42,固定底板-421,贯穿孔-4211,下压气缸-422,下压板-423,导向杆-424,弹簧-425,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施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施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8)

1.一种新型抛光机,包括机架、用于装夹工件的装夹装置及用于对工件进行抛光的抛光装置,所述装夹装置设置于机架上,所述抛光装置设置于机架上并位于装夹装置上方,所述抛光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机架上的支撑立柱、设置于支撑立柱上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抛光的环形砂带,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主动轮及从动轮,所述环形砂带转动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主动轮受驱动组件驱动进行转动,所述主动轮通过砂轮带动从动轮进行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环形砂带与工件表面平整接触的平整装置,所述平整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支撑架、设置于支撑架上的平整下压机构,所述平整下压机构设置于环形砂带之间,所述平整下压机构的下底面与环形砂带的内侧面接触,所述平整下压机构与装夹装置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下压机构包括固定底板、下压气缸及下压板,所述固定底板与支撑架连接,所述下压气缸设置于固定底板对应装夹装置一侧,所述下压板与下压气缸的输出轴配合连接,所述下压板相对下压气缸的另一侧与环形砂带的内侧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下压机构还包括导向杆及套设于导向杆上的弹簧,所述固定底板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导向杆相匹配,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下压板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设置于贯穿孔内,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底板及下压板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机架一侧的驱动电机、第一转轴单元及第二转轴单元,所述第一转轴单元及第二转轴单元分别设置于两侧的支撑立柱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送皮带驱动第一转轴单元进行转动,所述第一转轴单元与主动轮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单元与从动轮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对应第二转轴单元处设有用于调节第一转轴单元与第二转轴单元之间间距的间距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转轴单元包括连接底板,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座、承载座及调节单元,所述连接座与支撑立柱连接,所述承载座与连接底板连接,所述连接座沿其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燕尾块,所述承载座上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与燕尾块相匹配,所述燕尾块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调节单元包括位移件、调节螺杆及调节手轮,所述位移件设置于承载座的燕尾槽内,所述位移件与滑动槽相匹配,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设置于滑动槽内,所述位移件与调节螺杆同轴设置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手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内的装夹机构及用于调节底座与抛光装置之间间距的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设置于机架上,所述底座的底面与高度调节机构连接,所述装夹机构包括设置于底座内的滑动座、推动气缸及装夹台,所述装夹台对应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滑动座匹配,所述装夹台对应底座的一侧还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推动气缸的输出轴与连接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冲刷工件抛光产生的杂质的冲淋机构,所述冲淋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对应装夹装置处的冲淋管道、设置于机架一侧的储水槽,所述冲淋管道通过供水装置与储水槽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对应抛光装置处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机架铰接连接。
CN201921907291.7U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新型抛光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38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07291.7U CN210938584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新型抛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07291.7U CN210938584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新型抛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38584U true CN210938584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89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0729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938584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新型抛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3858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1327A (zh) * 2022-05-05 2022-06-03 杭州荆鑫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加工抛光装置
CN114670094A (zh) * 2022-03-31 2022-06-28 重庆山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修磨高度自适应的砂带式电极修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0094A (zh) * 2022-03-31 2022-06-28 重庆山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修磨高度自适应的砂带式电极修磨装置
CN114571327A (zh) * 2022-05-05 2022-06-03 杭州荆鑫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加工抛光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05573A (zh) 弧形玻璃磨边机
CN210938584U (zh) 一种新型抛光机
CN109129100A (zh) 一种胶合板表面打磨除毛刺装置
CN112894597B (zh) 一种具有夹紧功能的木板抛光装置
CN212266292U (zh) 一种单晶硅棒切磨加工设备
CN112045522A (zh) 一种用于机械制造的零件打磨装置
CN110919505A (zh) 一种多角度磨削装置
CN212665630U (zh) 一种防工件错位的胶合板用打磨装置
CN211940303U (zh) 一种用于特种电机加工的打磨机床
CN211639456U (zh) 一种金属板材双面抛光装置
CN211029341U (zh) 一种不锈钢冲压件的外侧打磨装置
CN210452218U (zh) 一种双龙门数控磨床
CN219053942U (zh) 一种建筑木工板砂光机
CN209681861U (zh) 一种板材磨边机的砂带安装结构
CN101318305B (zh) 一种异形木线砂光机
CN212886811U (zh) 一种套装门加工抛光用打磨装置
CN214559602U (zh) 一种家具生产用高效打磨装置
CN105196141B (zh) 一种端面超精机
CN106625064A (zh) 蓝宝石片抛磨装置
CN221248201U (zh) 一种门窗加工抛光装置
CN111805365A (zh) 一种具有打磨功能的木料车床
CN111002190A (zh) 一种方木加工表面抛光装置
US2467978A (en) Buffing, polishing, or sanding machine
CN220740624U (zh) 一种工件打磨抛光处理装置
CN215881001U (zh) 一种钢管打磨机械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