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30156U - 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30156U
CN210930156U CN201921406038.3U CN201921406038U CN210930156U CN 210930156 U CN210930156 U CN 210930156U CN 201921406038 U CN201921406038 U CN 201921406038U CN 210930156 U CN210930156 U CN 2109301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fety lock
shell
rotating shaft
operating device
op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060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suo Furniture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suo Furniture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suo Furniture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suo Furniture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060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301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301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301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包含外壳、操作钮,及安全锁,所述操作钮连接于所述外壳并能沿第一运动方向相对于所述外壳运动,所述安全锁连接于所述外壳并能相对于所述外壳在锁定位置及释锁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安全锁阻挡所述操作钮以防止其沿所述第一运动方向运动,在所述释锁位置时,所述安全锁移离所述操作钮以使所述操作钮能沿所述第一运动方向运动。借此,能防止操作钮不慎被误触时产生运动进而造成锁定件解除锁定状态,以提升使用上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操作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防止误操作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可调整桌板倾斜角度的桌子,使用者能通过按压释锁钮来解除锁定状态,以进行桌板倾斜角度的调整。然而,当儿童在使用桌子的过程中若不慎误触释锁钮而解除锁定状态时,会导致桌板瞬间往下旋转进而夹伤儿童的手,造成使用上的安全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背景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操作装置包含外壳、操作钮,及安全锁,所述操作钮连接于所述外壳并能沿第一运动方向相对于所述外壳运动,所述安全锁连接于所述外壳并能相对于所述外壳在锁定位置及释锁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安全锁阻挡所述操作钮以防止其沿所述第一运动方向运动,在所述释锁位置时,所述安全锁移离所述操作钮以使所述操作钮能沿所述第一运动方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所述安全锁能沿第二运动方向由所述锁定位置运动到所述释锁位置,所述第二运动方向相反于所述第一运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所述外壳及所述操作钮能阻挡所述安全锁以使其定位在所述锁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所述操作钮包括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外壳并能沿所述第一运动方向旋转的第一转轴,及与所述第一转轴相间隔的立板,所述立板具有底面,所述安全锁包括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外壳并能沿所述第二运动方向旋转的第二转轴,及凸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外周面用以挡止所述底面的挡板,在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挡板挡止于所述底面,在所述释锁位置时,所述挡板与所述底面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所述挡板具有用以挡止所述底面并与其面接触的挡止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所述操作钮包括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外壳并能沿所述第一运动方向旋转的第一转轴,及与所述第一转轴相间隔的立板,所述立板具有邻近所述第一转轴一侧的直立面,所述安全锁包括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外壳并能沿所述第二运动方向旋转的第二转轴,及至少一凸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外周面用以接触所述直立面的凸板,在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凸板接触所述直立面并且被其挡止,在所述释锁位置时,所述凸板与所述直立面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所述安全锁包括两个凸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外周面的凸板。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所述安全锁包括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外壳的第二转轴、凸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外周面用以挡止所述操作钮的挡板,及至少一凸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外周面的拨杆,所述拨杆用以供拨动以使所述安全锁由所述锁定位置旋转到所述释锁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所述拨杆具有弧形面,所述外壳包括弧形限位面,所述弧形限位面用以挡止所述弧形面以将所述安全锁限位在所述释锁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所述安全锁包括两个凸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外周面的拨杆,所述拨杆位于所述挡板相反侧以及所述操作钮相反侧。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及两个侧板,所述壳体具有两个相间隔的内侧壁,每一个所述内侧壁具有第一下半圆弧面,及与所述第一下半圆弧面相间隔的第二下半圆弧面,所述侧板分别组装于所述内侧壁外侧,每一个所述侧板具有位在对应的所述第一下半圆弧面上方的第一上半圆弧面,及位在对应的所述第二下半圆弧面上方的上弧面,所述第一下半圆弧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上半圆弧面共同界定出第一枢接槽,所述上弧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下半圆弧面共同界定出第二枢接槽,所述操作钮包括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槽的第一转轴,所述安全锁包括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槽的第二转轴。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所述壳体还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侧板外侧的外侧壁,每一个所述侧板还具有卡掣于对应的所述外侧壁的卡钩。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每一个所述外侧壁具有立壁部,及凸设于所述立壁部外侧且邻近其顶端的横壁部,所述立壁部顶端向下凹陷形成长导槽,所述横壁部位于所述长导槽中段处,所述卡钩卡掣于所述长导槽并具有卡掣于所述横壁部底端的钩部。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所述操作钮能相对于所述外壳在初始位置及操作位置之间运转,所述操作装置还包含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用以对所述操作钮朝所述初始位置方向施加弹力,所述第二弹簧用以对所述安全锁朝所述锁定位置方向施加弹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安全锁阻挡操作钮以防止其沿第一运动方向运动的设计方式,能防止操作钮不慎被误触时产生转动并通过缆线带动锁定件解除锁定状态,借此,能提升使用上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的一实施例应用于一桌子的一不完整俯视图,说明所述操作装置与两条缆线连接;
图2是所述实施例的一俯视图;
图3是所述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说明一外壳、一操作钮、一安全锁、两个第一弹簧,及一第二弹簧之间的组装关系;
图4是所述实施例的一壳体的一立体图;
图5是沿图2中的V-V线所截取的一剖视图;
图6是沿图2中的VI-VI线所截取的一剖视图;
图7是沿图2中的VII-VII线所截取的一剖视图;
图8是沿图2中的VIII-VIII线所截取的一剖视图,说明所述安全锁在一锁定位置,所述操作钮在一初始位置;
图9是类似于图5的一剖视图,说明所述安全锁沿一第二运动方向转动到一释锁位置;
图10是类似于图8的一剖视图,说明所述安全锁的一挡止平面及一竖直面与所述操作钮的一立板分离;及
图11是类似于图10的一剖视图,说明所述操作钮沿一第一运动方向转动到一操作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的一实施例,其应用在一桌子,桌子包含一可调整倾斜角度的桌板11。操作装置200与两条缆线12的一端连接,每一条缆线12的另一端连接于一锁定件(图未示),操作装置200能通过两条缆线12带动锁定件移动以解除其锁定状态,使得使用者能够调整桌板11的倾斜角度。每一条缆线12具有一钢索121、一卡块122、一包覆套123,及一接头124。钢索121一端连接于卡块122而另一端连接于对应的锁定件。接头124设于包覆套123一端且两者共同包覆住钢索121。钢索121的一部分露出接头124。
参阅图1及图2,操作装置200包含一外壳20、一操作钮4,及一安全锁5。外壳20通过例如螺丝锁固于桌板11底面。操作钮4连接于外壳20并与两缆线12的卡块122连接,操作钮4能沿一第一运动方向D1(如图11所示)相对于外壳20运动,以拉动缆线12的钢索121移动。安全锁5连接于外壳20并能相对于外壳20在一锁定位置(如图8所示)及一释锁位置(如图10所示)之间运动。在锁定位置时,安全锁5阻挡操作钮4以防止其沿第一运动方向D1运动,借此,能防止操作钮4不慎被使用者误触时沿第一运动方向D1运动进而通过缆线12带动锁定件解除锁定状态。在释锁位置时,安全锁5移离操作钮4以使操作钮4能沿第一运动方向D1运动,借此,使用者触压操作钮4使其沿第一运动方向D1运动时能通过缆线12带动锁定件解除锁定状态,以进行桌板11的倾斜角度调整。
以下将针对操作装置200的具体结构与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操作钮4及安全锁5是以可转动地枢接于外壳20并能相对于外壳20旋转运动的方式为例作说明。外壳20包括一壳体2,及两个侧板3。壳体2具有一底壁21、一前端壁22、一后端壁23、两个外侧壁24,及两个内侧壁25。前端壁22及后端壁23分别由底壁21的前后端朝上凸伸且沿一前后方向X相间隔。前端壁22顶端向下凹陷形成两个卡槽221,两卡槽221分别用以供两缆线12的接头124(如图1所示)卡接。后端壁23具有一第一壁部231,及两个分别连接于第一壁部231左右侧的第二壁部232。第一壁部231用以挡止操作钮4以限制其沿第一运动方向D1(如图11所示)旋转运动的角度。每一个第二壁部232的高度低于第一壁部231的高度,用以挡止安全锁5以将其限位在锁定位置。
两外侧壁24分别由底壁21的左右侧朝上凸伸且沿一左右方向Y相间隔,每一个外侧壁24具有一立壁部241,及一凸设于立壁部241外侧且邻近其顶端的横壁部242。立壁部241连接于前端壁22及后端壁23的对应第二壁部232之间,立壁部241顶端向下凹陷形成一长导槽243,长导槽243的长向沿一上下方向Z延伸。横壁部242位于长导槽243中段处。
两内侧壁25分别位于两外侧壁24的立壁部241内侧且沿左右方向Y相间隔。每一个内侧壁25连接于底壁21、前端壁22及后端壁23的对应第二壁部232之间并与对应的立壁部241相间隔。每一个内侧壁25具有一邻近于前端壁22的第一下半圆弧面251,及一邻近于对应的第二壁部232并与第一下半圆弧面251相间隔的第二下半圆弧面252。第二下半圆弧面252的高度低于第一下半圆弧面251的高度。底壁21、前端壁22、后端壁23及两内侧壁25共同界定出一第一容置空间26,底壁21、前端壁22、后端壁23的一第二壁部232及一外侧壁24共同界定出一与第一容置空间26相连通的第二容置空间27。
参阅图2、图3、图5及图6,每一个侧板3设置于对应的第二容置空间27内且位于对应的外侧壁24内侧及对应的内侧壁25外侧。每一个侧板3具有一第一板体31、一第二板体32,及一卡钩33。第一板体31具有一平面311、一弧形限位面312,及一下连接面313。平面311由第一板体31前端向后水平延伸,平面311向上凹陷形成一第一上半圆弧面314,第一上半圆弧面314位在对应的内侧壁25的第一下半圆弧面251上方且两者共同界定出一第一枢接槽34。弧形限位面312由第一板体31后端朝下并朝前延伸。下连接面313连接于弧形限位面312底端并呈倒L型。第二板体32连接于第一板体31的弧形限位面312及下连接面313,第二板体32沿左右方向Y所取的厚度小于第一板体31沿左右方向Y所取的厚度。第二板体32具有一位于底端的上弧面321,上弧面321位在对应的内侧壁25的第二下半圆弧面252上方且两者共同界定出一第二枢接槽35。
参阅图2、图3及图7,卡钩33凸设于第一板体31外侧面并具有一臂部331,及一钩部332。臂部331呈长条形且其长向沿上下方向Z延伸,用以穿设于对应的长导槽243内并能于其内滑动。钩部332形成于臂部331底端用以穿设于对应的长导槽243内并能于其内滑动,钩部332还用以卡掣于对应外侧壁24的横壁部242底端,以防止侧板3向上移动而脱离第二容置空间27。
参阅图2、图3及图5,操作钮4包括一连接壳体41,及一操作壳体42。连接壳体41包含一壳罩410、一第一转轴411,及一立板412。壳罩410的一部分容置于第一容置空间26内而另一部分凸伸出壳体2后端,壳罩410形成有两个位于前侧顶端处的穿槽413,每一个穿槽413用以供对应缆线12的钢索121(如图1所示)及卡块122(如图1所示)穿设,使得卡块122能卡接于壳罩410。第一转轴411形成于壳罩410前侧底端处且轴向沿左右方向Y延伸,第一转轴411的左右两端分别凸伸出壳罩410左右侧一段适当距离,且分别可转动地枢接于外壳20的两第一枢接槽34。
参阅图3、图7及图8,立板412形成于壳罩410内侧且位于第一容置空间26内。立板412具有一底面414、一第一直立面415,及一第二直立面416。底面414呈矩形且其长向沿左右方向Y延伸。第一直立面415垂直地连接于底面414邻近于第一转轴411的一侧。第二直立面416垂直地连接于底面414相反于第一直立面415的另一侧。操作壳体42形成于连接壳体41的壳罩410后端,用以供使用者按压。
操作钮4能相对于外壳20在一初始位置(如图8所示),及一操作位置(如图11所示)之间旋转,其中,操作钮4能由初始位置沿第一运动方向D1旋转到操作位置,且操作钮4能由操作位置沿一相反于第一运动方向D1的第二运动方向D2(如图10所示)旋转并回复到初始位置。当操作钮4在初始位置时,锁定件在锁定状态,桌板11被固定住而无法被调整倾斜角度;当操作钮4在操作位置时,锁定件在一解锁状态,桌板11能被调整倾斜角度。
参阅图2、图3及图8,操作装置200还包含两个第一弹簧6,每一个第一弹簧6为一扭力弹簧,其套设于第一转轴411的一对应凸伸出壳罩410的端部上,且两端分别抵接于前端壁22内壁面及卡扣于壳罩410底端。两第一弹簧6用以对操作钮4朝初始位置方向施加弹力,使得操作钮4恒保持在初始位置。
参阅图3、图6、图7及图8,安全锁5包括一第二转轴51、一挡板52、两个凸板53、一凸台54,及两个拨杆55。第二转轴51的轴向沿左右方向Y延伸且可转动地枢接于外壳20的两第二枢接槽35。挡板52由第二转轴51外周面朝上凸伸而成并具有一位于顶端的挡止平面521,挡止平面521用以挡止立板412的底面414并与其面接触。挡板52借由挡止平面521以面接触方式接触立板412的底面414,能增加与底面414的接触面积,以提升阻挡立板412的稳固性。
两凸板53由第二转轴51外周面朝上凸伸而成且沿左右方向Y相间隔并连接于挡板52前端,每一个凸板53凸伸出挡止平面521一段适当距离并具有一垂直地连接于挡止平面521的竖直面531,竖直面531用以接触立板412的第一直立面415。凸台54凸设于第二转轴51外周面且位于挡板52前方。
参阅图2、图3、图5及图6,两拨杆55凸设于第二转轴51外周面且分别邻近第二转轴51的两相反端,每一个拨杆55具有一杆体551,及一拨片552。杆体551呈弧形状且由第二转轴51外周面朝上并朝后延伸而出,杆体551的一部分位于对应的第二容置空间27内而另一部分凸伸出壳体2后端。杆体551具有一位于前端的弧形面553,弧形面553间隔位于对应侧板3的弧形限位面312后方且能被弧形限位面312挡止。杆体551形成有一由弧形面553向下凹陷至第二转轴51外周面的开槽554,开槽554用以供对应侧板3的第二板体32容置。拨片552凸设于杆体551外侧面且邻近杆体551顶端,用以供使用者拨动。
安全锁5能相对于外壳20在锁定位置(如图8所示)及释锁位置(如图10所示)之间旋转,其中,安全锁5能由锁定位置沿第二运动方向D2(如图10所示)旋转到释锁位置,且安全锁5能由释锁位置沿第一运动方向D1(如图11所示)旋转并回复到锁定位置。当安全锁5在锁定位置时,挡板52的挡止平面521挡止立板412的底面414,且每一个凸板53的竖直面531接触立板412的第一直立面415并且被其挡止;当安全锁5在释锁位置时,挡板52的挡止平面521与底面414分离,且每一个凸板53的竖直面531与第一直立面415分离。
参阅图3及图8,操作装置200还包含一第二弹簧7,第二弹簧7为一上下两端分别抵接于安全锁5的凸台54以及壳体2的底壁21的压缩弹簧。第二弹簧7用以对安全锁5朝锁定位置方向施加弹力,使得安全锁5恒保持在锁定位置。
参阅图3、图6、图7及图8,欲组装操作装置200时,先将第二弹簧7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26内并接触底壁21。接着,将安全锁5的第二转轴51放置于两内侧壁25的第二下半圆弧面252上,使凸台54压缩第二弹簧7,以及各拨杆55具有拨片552的部分凸伸出壳体2后端。之后,将两第一弹簧6分别套设于操作钮4的第一转轴411的两相反端,使每一个第一弹簧6的一端卡扣于壳罩410底端。把操作钮4的连接壳体41及第一弹簧6置入第一容置空间26内,使第一转轴411放置于两内侧壁25的第一下半圆弧面251上,立板412的底面414及第一直立面415分别抵接于挡止平面521及竖直面531,以及每一个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被挤压而顶抵于前端壁22内壁面。最后,先将每一个侧板3的卡钩33对齐于对应的长导槽243上方,再把侧板3向下插置于对应的第二容置空间27内。侧板3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板体32会先穿入对应拨杆55的开槽554内,随后卡钩33的钩部332会穿入对应的长导槽243内并越过对应横壁部242。当钩部332卡掣于对应横壁部242底端时,卡钩33的臂部331及钩部332同时卡掣于长导槽243内,且第一上半圆弧面314及上弧面321分别阻挡于第一转轴411及第二转轴51上方。此时,即完成操作装置200的组装。
通过前述将操作装置200的各构件组装在一起的组装方式,使得组装人员在组装的过程中不需通过例如螺丝起子的辅助工具辅助便能轻易地完成操作装置200的组装。借由卡钩33的钩部332卡掣于横壁部242底端,能防止侧板3向上移动,借由卡钩33卡掣于长导槽243内能防止侧板3前后移动,借由第一板体31被对应立壁部241及对应内侧壁25夹持,能防止侧板3左右移动。借此,使得侧板3能稳固地固定于壳体2的第二容置空间27内。此外,借由每一个侧板3的第一上半圆弧面314及上弧面321分别阻挡于第一转轴411及第二转轴51上方,能起到对第一转轴411及第二转轴51限位的作用,以防止操作钮4及安全锁5向上移动。
参阅图5及图8,借由第二弹簧7对安全锁5朝锁定位置方向施加弹力,每一个拨杆55的杆体551后端面会紧抵于对应后端壁23的第二壁部232,而每一个凸板53的竖直面531会紧抵于立板412的第一直立面415,且挡板52的挡止平面521接触并挡止立板412的底面414。借此,使得安全锁5能稳固地定位在锁定位置。由于立板412的底面414被挡板52的挡止平面521挡止,因此,当操作钮4的操作壳体42被儿童误触下压时,操作钮4不会沿第一运动方向D1(如图11所示)旋转。借此,能防止操作钮4不慎被误触时产生转动并通过缆线12带动锁定件解除锁定状态,以提升使用上的安全性。
此外,借由每一个拨杆55的杆体551紧抵于对应第二壁部232而被其阻挡,以及每一个凸板53的竖直面531紧抵于第一直立面415而被其阻挡,使得壳体2及操作钮4能起到阻挡安全锁5的作用,以防止拨杆55被儿童误触下压而沿第一运动方向D1旋转,进而导致挡板52的挡止平面521脱离底面414的情形。本实施例以两个凸板53的竖直面531紧抵于第一直立面415的方式,能增加与第一直立面415接触的面积,以提升被第一直立面415阻挡时的稳固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凸板53的数量也可为一个。
参阅图9及图10,欲操作操作装置200以使锁定件解除锁定状态时,首先,使用者以食指及中指施力将两拨杆55的拨片552往上拨动,以带动安全锁5沿第二运动方向D2旋转。安全锁5沿第二运动方向D2旋转的过程中,挡板52的挡止平面521会于立板412的底面414转动并逐渐移离底面414,每一个凸板53的竖直面531会移离第一直立面415,且凸台54压缩第二弹簧7使其变形并蓄积复位弹力。当每一个拨杆55的弧形面553接触到对应侧板3的弧形限位面312并且被其挡止时,安全锁5即无法再转动而被限位在释锁位置,此时,挡止平面521及竖直面531分别移离底面414及第一直立面415。
参阅图11,随后,使用者能以拇指将操作壳体42往下按压,以带动操作钮4沿第一运动方向D1旋转。操作钮4旋转过程中会通过卡块122拉动钢索121移动,使钢索121带动锁定件移动。同时,壳罩410扭转第一弹簧6使其变形并蓄积复位弹力。当操作钮4的立板412的第二直立面416(如图3所示)接触到第一壁部231并且被其挡止时,操作钮4即无法再转动而被限位在操作位置,此时,锁定件在解锁状态,使用者能依照需求调整桌板11(如图1所示)的倾斜角度。
借由两拨杆55位于挡板52相反侧并供拨动的设计方式,能提升对第二转轴51及挡板52的施力均匀性,以使挡板52能顺畅地转动并移离立板412。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拨杆55的数量也可为一个。由于第二运动方向D2相反于第一运动方向D1,因此,使用者需以两个相反的方向分别先后操作安全锁5及操作钮4,才能解除锁定件的锁定状态。借此,能提升操作装置200在操作时的技巧性及难度,以避免安全锁5及操作钮4两者受到误触压力时轻易地被触动而导致锁定件解锁。此外,使用者能够以通过左手或右手的单手操作方式拨动安全锁5以带动其解锁,以及按压操作钮4使其拉动钢索121移动,借此,能提升使用操作上的方便性。
参阅图8及图11,待桌板11的倾斜角度调整完成后,使用者便能同时释放操作钮4及安全锁5。借由第一弹簧6及第二弹簧7所蓄积的复位弹力分别带动操作钮4沿第二运动方向D2(如图10所示)旋转及安全锁5沿第一运动方向D1旋转,使得操作钮4及安全锁5能自动地分别复位至初始位置及锁定位置。此时,锁定件借由弹簧回复至锁定状态并将桌板11定位在调整后的倾斜角度位置。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操作钮4及安全锁5的运动方式虽然是以旋转为例作说明,但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两者的运动方式也可以是滑动。例如操作钮4可沿前后方向X滑动地连接于外壳20,且操作钮4由初始位置运动到操作位置的第一运动方向D1为一后移方向。安全锁5可沿上下方向Z滑动地连接于外壳20,且安全锁5由锁定位置运动到释锁位置的第二运动方向D2为一上移方向。借此,安全锁5同样能达到在锁定位置时阻挡操作钮4以防止其沿第一运动方向D1运动的功效。
归纳上述,本实施例的操作装置200,借由安全锁5阻挡操作钮4以防止其沿第一运动方向D1运动的设计方式,能防止操作钮4不慎被误触时产生转动并通过缆线12带动锁定件解除锁定状态,借此,能提升使用上的安全性,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所诉求的目的。

Claims (14)

1.一种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装置包含外壳、操作钮,及安全锁,所述操作钮连接于所述外壳并能沿第一运动方向相对于所述外壳运动,所述安全锁连接于所述外壳并能相对于所述外壳在锁定位置及释锁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安全锁阻挡所述操作钮以防止其沿所述第一运动方向运动,在所述释锁位置时,所述安全锁移离所述操作钮以使所述操作钮能沿所述第一运动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锁能沿第二运动方向由所述锁定位置运动到所述释锁位置,所述第二运动方向相反于所述第一运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及所述操作钮能阻挡所述安全锁以使其定位在所述锁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钮包括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外壳并能沿所述第一运动方向旋转的第一转轴,及与所述第一转轴相间隔的立板,所述立板具有底面,所述安全锁包括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外壳并能沿所述第二运动方向旋转的第二转轴,及凸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外周面用以挡止所述底面的挡板,在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挡板挡止于所述底面,在所述释锁位置时,所述挡板与所述底面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具有用以挡止所述底面并与其面接触的挡止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钮包括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外壳并能沿所述第一运动方向旋转的第一转轴,及与所述第一转轴相间隔的立板,所述立板具有邻近所述第一转轴一侧的直立面,所述安全锁包括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外壳并能沿所述第二运动方向旋转的第二转轴,及至少一凸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外周面用以接触所述直立面的凸板,在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凸板接触所述直立面并且被其挡止,在所述释锁位置时,所述凸板与所述直立面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锁包括两个凸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外周面的凸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锁包括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外壳的第二转轴、凸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外周面用以挡止所述操作钮的挡板,及至少一凸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外周面的拨杆,所述拨杆用以供拨动以使所述安全锁由所述锁定位置旋转到所述释锁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具有弧形面,所述外壳包括弧形限位面,所述弧形限位面用以挡止所述弧形面以将所述安全锁限位在所述释锁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锁包括两个凸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外周面的拨杆,所述拨杆位于所述挡板相反侧以及所述操作钮相反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及两个侧板,所述壳体具有两个相间隔的内侧壁,每一个所述内侧壁具有第一下半圆弧面,及与所述第一下半圆弧面相间隔的第二下半圆弧面,所述侧板分别组装于所述内侧壁外侧,每一个所述侧板具有位在对应的所述第一下半圆弧面上方的第一上半圆弧面,及位在对应的所述第二下半圆弧面上方的上弧面,所述第一下半圆弧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上半圆弧面共同界定出第一枢接槽,所述上弧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下半圆弧面共同界定出第二枢接槽,所述操作钮包括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槽的第一转轴,所述安全锁包括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槽的第二转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侧板外侧的外侧壁,每一个所述侧板还具有卡掣于对应的所述外侧壁的卡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外侧壁具有立壁部,及凸设于所述立壁部外侧且邻近其顶端的横壁部,所述立壁部顶端向下凹陷形成长导槽,所述横壁部位于所述长导槽中段处,所述卡钩卡掣于所述长导槽并具有卡掣于所述横壁部底端的钩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钮能相对于所述外壳在初始位置及操作位置之间运转,所述操作装置还包含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用以对所述操作钮朝所述初始位置方向施加弹力,所述第二弹簧用以对所述安全锁朝所述锁定位置方向施加弹力。
CN201921406038.3U 2019-08-27 2019-08-27 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 Active CN2109301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6038.3U CN210930156U (zh) 2019-08-27 2019-08-27 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6038.3U CN210930156U (zh) 2019-08-27 2019-08-27 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30156U true CN210930156U (zh) 2020-07-07

Family

ID=71388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06038.3U Active CN210930156U (zh) 2019-08-27 2019-08-27 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301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10426A (en) Installation mechanism for removable computer drive module
US5474461A (en) Lever-operated connector
EP0977227B1 (en) Key switch
US6034869A (en) Locking apparatus for locking a notebook computer on a docking station
EP2536594B1 (en) Connecting device for multifunctional box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JP3887693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US20090290322A1 (en) Enclosure operable between unlocked and locked states and including a switch device
CN108879218B (zh) 杆式连接器
US11931911B2 (en) Coupling mechanism
CN210930156U (zh) 具有安全锁的操作装置
CN211173483U (zh) 电子挂锁
CN114665327A (zh) 具有双重位置确认装置的连接器组件
CN106922099B (zh) 机柜及其电气模块组件、起拔器
CN212659461U (zh) 一种按动开关
RU2477214C2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с крюком механизированного инструмента
TWI745737B (zh) 具有安全鎖的操作裝置
CN109774843B (zh) 把手开关控制器
CN220955133U (zh) 一种平移滑动解锁机构
CN220234734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12927386U (zh) 一种可实现选挡切换的车用钥匙、车体连接座及换挡装置
CN212874297U (zh) 一种防误碰开关按钮组件及插座
TWM587699U (zh) 具有安全鎖的操作裝置
CN218338171U (zh) 烹饪器具
CN219974159U (zh) 一种内手柄释放电子开关结构
CN216517344U (zh) 一种暗执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