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12056U - 充电触点机构及无人搬运车用充电站 - Google Patents

充电触点机构及无人搬运车用充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12056U
CN210912056U CN201921514458.3U CN201921514458U CN210912056U CN 210912056 U CN210912056 U CN 210912056U CN 201921514458 U CN201921514458 U CN 201921514458U CN 210912056 U CN210912056 U CN 2109120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harging
horizontal
float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144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Eio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Eio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Eio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Eio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1445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120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120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120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触点机构及无人搬运车用充电站。该充电触点机构,包括充电座,以及分别设于充电座两侧的浮动触点结构;充电座包括座体结构,以及设于座体结构上的充电线路;每个浮动触点结构包括设于充电座上的第一浮动结构,设于第一浮动结构上的第二浮动结构,以及设于第二浮动结构上、并与充电线路电连接的充电触点板;其中,第一浮动结构用于带动充电触点板向第一方向移动,第二浮动结构用于带动充电触点板向第二方向移动,且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本实用新型充电适应性好,保证了充电操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充电触点机构及无人搬运车用充电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触点机构及无人搬运车用充电站。
背景技术
智能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简称无人搬运车),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这种无人搬运车主要应用于工业应用中,不需要驾驶员。而且,所有的AGV一般利用可充电的蓄电池作为其动力来源,因此均离不开自动充电装置。但是,目前的智能AGV充电装置均比较简陋,大部分触点是固定式的或者是闸刀式的,这样对智能AGV的组装精度、行走定位精度以及对地面的平整度要求就特别高,稍有偏差就容易造成无法充电、撞坏车体甚至是发生短路等严重危险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触点机构及无人搬运车用充电站,充电适应性好,保证了充电操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触点机构,包括充电座,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充电座两侧的浮动触点结构;
所述充电座包括座体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座体结构上的充电线路;
每个所述浮动触点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充电座上的第一浮动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浮动结构上的第二浮动结构,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浮动结构上、并与所述充电线路电连接的充电触点板;
其中,所述第一浮动结构用于带动所述充电触点板向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浮动结构用于带动所述充电触点板向第二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
可选地,所述第一浮动结构包括水平设于所述充电座上的第一水平弹性件,以及水平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水平弹性件上的触点底座;
所述第二浮动结构包括垂直设于所述触点底座上的第二垂直弹性件,所述充电触点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二垂直弹性件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水平弹性件包括水平设于所述充电座上的第一水平轴,以及穿设于所述第一水平轴上的第一水平浮动弹簧,所述触点底座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水平轴上,且所述第一水平浮动弹簧一端抵接于所述触点底座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充电座上;
所述第二垂直弹性件包括垂直设于所述触点底座上的第二垂直浮动弹簧,所述充电触点板设于所述第二垂直浮动弹簧顶部。
可选地,所述座体结构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端部顶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水平轴两端分别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两侧的所述底座板的侧壁上,所述触点底座穿设于所述第一水平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中,所述第一水平轴的两侧分别套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水平浮动弹簧,所述第一水平浮动弹簧一端与所述触点底座侧面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在的所述底座板侧壁抵接;
所述触点底座顶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充电触点板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对应的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垂直浮动弹簧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中、另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槽中。
可选地,所述浮动触点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触点底座两侧的触点侧板,所述充电触点板位于两侧的所述触点侧板之间;
所述触点侧板的侧面上向所述充电触点板的方向突出设有限位凸起,所述充电触点板的侧面开设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限位槽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水平弹性件包括水平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水平轴,每个所述第一水平轴的两侧均套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水平浮动弹簧,所述触点底座滑动穿设于所有的所述第一水平轴上;
所述第二垂直弹性件包括垂直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垂直浮动弹簧,每个所述第二垂直浮动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触点底座顶部和所述充电触点板底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浮动结构包括垂直设于所述充电座上的第一垂直弹性件,以及固设于所述第一垂直弹性件上的触点底座;
所述第二浮动结构包括水平设于所述触点底座上的第二水平弹性件,所述充电触点板水平滑动设于所述第二水平弹性件上的触点底座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垂直弹性件包括垂直设于所述充电座上的第一垂直浮动弹簧,所述触点底座固定设于所述第一垂直浮动弹簧的顶部;
所述第二水平弹性件包括水平设于所述触点底座上的第二水平轴,以及穿设于所述第二水平轴上的第二水平浮动弹簧,所述充电触点板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水平轴上,且所述第二水平浮动弹簧一端抵接于所述触点底座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充电触点板上。
可选地,所述座体结构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端部顶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触点底座底部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垂直浮动弹簧的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中、另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中;
所述触点底座顶部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水平轴两端分别穿设在所述第三安装槽两侧的所述触点底座的侧壁上,所述充电触点板穿设于所述第二水平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三安装槽中,所述第二水平轴的两侧分别套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水平浮动弹簧,所述第二水平浮动弹簧一端与所述充电触点板侧面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安装槽所在的所述触点底座侧壁抵接。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无人搬运车用充电站,包括如上所述的充电触点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在利用充电触点机构对无人搬运车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充电座两侧的浮动触点结构会分别与无人搬运车的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以对无人搬运车进行充电。而且,通过在浮动触点结构上设置可向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浮动结构和可向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二浮动结构,使得与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的充电触点板可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浮动,从而使得充电触点板具有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浮动的能力。这样,在无人搬运车与充电触点机构的充电触点板对接的过程中,两个充电触点板具有的上下和左右独立浮动的功能。而且,充电触点板有上下浮动的能力,就允许地面和无人搬运车装配精度存在高度方向上的误差;充电触点板有左右浮动的能力,就允许无人搬运车自动充电时行走和定位存在一定的左右偏差,并且该结构简单可靠,也能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上述充电触点机构简单可靠,使每个充电触点板带有独立双重浮动,使其对智能无人搬运车充电时的定位偏差容忍度大大提高,保证了该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充电触点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充电触点机构的前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充电触点机构的仰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充电触点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充电座 110 底座板
112 触点安装部 120 盖板
130 充电线路 200 浮动触点结构
210 触点底座 220 充电触点板
230 触点侧板 240 第一浮动结构
242 第一水平轴 244 第一水平浮动弹簧
250 第二浮动结构 252 第二垂直浮动弹簧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便于对无人搬运车的蓄电池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人搬运车用充电站。而且,该充电站包括充电触点机构,该充电触点机构可与无人搬运车的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以便于对蓄电池进行电连接和充电。
如图1至图4所示,上述充电触点机构可包括充电座100,以及分别设于充电座100两侧的浮动触点结构200。在利用充电触点机构对无人搬运车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充电座100两侧的浮动触点结构200会分别与无人搬运车的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以对无人搬运车进行充电。而且,两侧的浮动触点结构200具有浮动功能,可以与位于不同高度位置和水平位置处的无人搬运车的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
具体地,上述充电座100可包括座体结构,以及设于座体结构上的充电线路130。而且,每个浮动触点结构200包括设于充电座100的座体结构上的第一浮动结构240,设于第一浮动结构240上的第二浮动结构250,以及设于第二浮动结构250上、并与充电线路130电连接的充电触点板220;其中,第一浮动结构240用于带动充电触点板220向第一方向移动,第二浮动结构250用于带动充电触点板220向第二方向移动,且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通过在浮动触点结构200上设置可向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浮动结构和可向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二浮动结构,使得与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的充电触点板220可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浮动,从而使得充电触点板220具有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浮动的能力。这样,在无人搬运车与充电触点机构的充电触点板220对接的过程中,两个充电触点板220具有的上下和左右独立浮动的功能。而且,充电触点板220有上下浮动的能力,就允许地面和无人搬运车装配精度存在高度方向上的误差;充电触点板220有左右浮动的能力,就允许无人搬运车自动充电时行走和定位存在一定的左右偏差,并且该结构简单可靠,也能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上述充电触点机构简单可靠,使每个充电触点板220带有独立双重浮动,使其对智能无人搬运车充电时的定位偏差容忍度大大提高,保证了该操作的安全性。
而且,上述座体结构可包括底座板110,以及盖设于该底座板110上的盖板120。而且,底座板110的前端突出到盖板的前方形成触点安装部112,便于将两个浮动触点结构200分别安设在触点安装部112的两侧。而且,底座板110和盖板120之间形成有容纳腔,充电线路130可设于该容纳腔中。而且,该充电线路130包括设于容纳腔中、并与充电电源连接的充电导线,与充电导线活动连接的铜鼻子,且该铜鼻子可通过连接螺钉活动连接于充电触点板220上。这样,可使得无人搬运车的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两个充电触点板220接触时,就可以实现对无人搬运车的蓄电池进行充电。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方向设为水平方向(主要指水平横向,因为座体结构的盖板120盖设在底座板110的水平纵向方向,浮动触点结构200向水平纵向方向移动的空间较小、而在水平横向方向移动的空间较大),上述第二方向设为垂直方向。则上述第一浮动结构240可包括水平设于充电座100的底座板110的触点安装部112上的第一水平弹性件,以及水平滑动设于第一水平弹性件上的触点底座210。而且,上述第二浮动结构250可包括垂直设于触点底座210上的第二垂直弹性件,而充电触点板220固定设于第二垂直弹性件上。通过将触点底座210及充电触点板220设置在第一水平弹性件上,使得充电触点板220可在水平方向来回浮动,从而使得无人搬运车与浮动触点结构200存在水平误差时,也可以通过浮动触点结构200的水平浮动来抵消这种误差,以使得无人搬运车的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可与两个充电触点板220正常对接。而且,通过在充电触点板220和触点底座210之间设置第二垂直弹性件,使得充电触点板220可在垂直方向来回浮动,从而使得无人搬运车与浮动触点结构200存在垂直误差时,也可以通过浮动触点结构200的垂直浮动来抵消这种误差,以使得无人搬运车的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可与两个充电触点板正常对接。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水平弹性件可包括水平设于充电座100的底座板110的触点安装部112上的第一水平轴242,以及穿设于第一水平轴242上的第一水平浮动弹簧244,触点底座210滑动穿设于第一水平轴242上,且第一水平浮动弹簧244一端抵接于触点底座210上、另一端抵接于充电座100的底座板110的触点安装部112上。通过将触点底座210滑动穿设于第一水平轴242上,使得触点底座210及整个浮动触点结构200可沿着第一水平轴水平移动。而通过在第一水平轴242上穿设第一水平浮动弹簧244,并使得第一水平浮动弹簧244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触点底座210和底座板110上,不仅可使得触点底座210及浮动触点结构200可自动复位,还可使得无人搬运车的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可在第一水平浮动弹簧244的弹力作用下与充电触点板220接触紧密。此外,还可在第一水平轴242的两侧分别套设一个第一水平浮动弹簧244,从两侧对触点底座210进行弹性限位。
而且,上述充电座100的底座板110端部(即触点安装部110)顶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水平轴242两端分别穿设在第一安装槽两侧的底座板110上,触点底座210穿设于第一水平轴242上、并位于第一安装槽中,第一水平轴242的两侧分别套设有一个第一水平浮动弹簧244,第一水平浮动弹簧244一端与触点底座210侧面抵接、另一端与第一安装槽所在的底座板110侧壁抵接。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水平弹性件可包括水平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水平轴242,每个第一水平轴242的两侧均套设有一个第一水平浮动弹簧244,触点底座210滑动穿设于所有的第一水平轴242上。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水平轴242,可使得对触点底座210的滑动支撑更加稳定和可靠。
此外,上述第二垂直弹性件可包括垂直设于触点底座210上的第二垂直浮动弹簧252,充电触点板220设于第二垂直浮动弹簧252顶部。通过将充电触点板20固定于第二垂直浮动弹簧252的顶部,使得充电触点板220在第二垂直浮动弹簧252的作用下可以在垂直方向上上下浮动。而且,上述触点底座210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充电触点板220底部开设有与第二安装槽对应的第三安装槽,第二垂直浮动弹簧252一端嵌设于第二安装槽中、另一端嵌设于第三安装槽中。通过分别在触点底座210的顶部和充电触点板220底部分别开设安装槽,便于将第二垂直浮动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安装槽中。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垂直弹性件可包括垂直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垂直浮动弹簧252,每个第二垂直浮动弹簧25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触点底座210顶部和充电触点板220底部。即可以在触点底座210和充电触点板220之间设置多个第二垂直浮动弹簧252,使得充电触点板220的浮动更加稳定可靠。
而且,上述浮动触点结构200还可包括设于触点底座210两侧的触点侧板230,充电触点板220位于两侧的触点侧板230之间。而且,上述触点侧板230的侧面上向充电触点板220的方向突出设有限位凸起,充电触点板220的侧面开设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限位槽,限位凸起位于限位槽中。通过在触点底座210两侧设置触点侧板230,可以从两侧对充电触点板220进行限位,避免充电触点板220过渡偏移而无法与无人搬运车的蓄电池正常对接。而且,通过在触点侧板230和充电触点板220之间设置相互配合的限位槽和限位凸起,可利用限位凸起对充电触点板220在垂直方向上进行限位,也可避免充电触点板220在垂直方向上过渡偏移。
此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方向设为垂直方向,上述第二方向设为水平方向(主要指水平横向,因为座体结构的盖板盖设在底座板的水平纵向方向,浮动触点结构200向水平纵向方向移动的空间较小、而在水平横向方向移动的空间较大)。而且,上述第一浮动结构240可包括垂直设于充电座100的座体结构的底座板110上的第一垂直弹性件,以及固设于第一垂直弹性件上的触点底座。而且,上述第二浮动结构250可包括水平设于触点底座上的第二水平弹性件,充电触点板水平滑动设于第二水平弹性件上的触点底座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浮动结构的浮动方向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浮动结构的浮动方向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浮动结构的浮动方向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浮动结构的浮动方向相同,因此相应的结构也基本相同。
具体地,上述第一垂直弹性件可包括垂直设于充电座的座体结构的底座板上的第一垂直浮动弹簧,触点底座可固定设于第一垂直浮动弹簧的顶部。而且,上述第二水平弹性件可包括水平设于触点底座上的第二水平轴,以及穿设于第二水平轴上的第二水平浮动弹簧,充电触点板滑动穿设于第二水平轴上,且第二水平浮动弹簧一端抵接于所述触点底座上、另一端抵接于充电触点板上。
而且,上述充电座可包括底座板,底座板端部顶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触点底座底部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一垂直浮动弹簧的一端嵌设于第一安装槽中、另一端嵌设于第二安装槽中。而且,上述触点底座顶部可开设有第三安装槽,第二水平轴两端分别穿设在第三安装槽两侧的触点底座上,充电触点板穿设于第二水平轴上、并位于第三安装槽中,第二水平轴的两侧分别套设有一个第二水平浮动弹簧,第二水平浮动弹簧一端与充电触点板侧面抵接、另一端与第三安装槽所在的触点底座侧壁抵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触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座(100),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充电座(100)两侧的浮动触点结构(200);
所述充电座(100)包括座体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座体结构上的充电线路(130);
每个所述浮动触点结构(200)包括设于所述充电座(100)上的第一浮动结构(240),设于所述第一浮动结构(240)上的第二浮动结构(250),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浮动结构(250)上、并与所述充电线路(130)电连接的充电触点板(220);
其中,所述第一浮动结构(240)用于带动所述充电触点板(220)向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浮动结构(250)用于带动所述充电触点板(220)向与第二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触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动结构(240)包括水平设于所述充电座(100)上的第一水平弹性件,以及水平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水平弹性件上的触点底座(210);
所述第二浮动结构(250)包括垂直设于所述触点底座(210)上的第二垂直弹性件,所述充电触点板(220)固定设于所述第二垂直弹性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触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弹性件包括水平设于所述充电座(100)上的第一水平轴,以及穿设于所述第一水平轴上的第一水平浮动弹簧,所述触点底座(210)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水平轴上,且所述第一水平浮动弹簧一端抵接于所述触点底座(210)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充电座(100)上;
所述第二垂直弹性件包括垂直设于所述触点底座(210)上的第二垂直浮动弹簧,所述充电触点板(220)设于所述第二垂直浮动弹簧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触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结构包括底座板(110),所述底座板(110)端部顶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水平轴两端分别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两侧的所述底座板(110)的侧壁上,所述触点底座(210)穿设于所述第一水平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中,所述第一水平轴的两侧分别套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水平浮动弹簧,所述第一水平浮动弹簧一端与所述触点底座(210)侧面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在的所述底座板(110)侧壁抵接;
所述触点底座(210)顶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充电触点板(220)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对应的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垂直浮动弹簧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中、另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触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触点结构(200)还包括设于所述触点底座(210)两侧的触点侧板(230),所述充电触点板(220)位于两侧的所述触点侧板(230)之间;
所述触点侧板(230)的侧面上向所述充电触点板(220)的方向突出设有限位凸起,所述充电触点板(220)的侧面开设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限位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触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弹性件包括水平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水平轴,每个所述第一水平轴的两侧均套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水平浮动弹簧,所述触点底座(210)滑动穿设于所有的所述第一水平轴上;
所述第二垂直弹性件包括垂直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垂直浮动弹簧,每个所述第二垂直浮动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触点底座(210)顶部和所述充电触点板(220)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触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动结构(240)包括垂直设于所述充电座(100)上的第一垂直弹性件,以及固设于所述第一垂直弹性件上的触点底座(210);
所述第二浮动结构包括水平设于所述触点底座(210)上的第二水平弹性件,所述充电触点板(220)水平滑动设于所述第二水平弹性件上的触点底座(21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触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直弹性件包括垂直设于所述充电座(100)上的第一垂直浮动弹簧,所述触点底座(210)固定设于所述第一垂直浮动弹簧的顶部;
所述第二水平弹性件包括水平设于所述触点底座(210)上的第二水平轴,以及穿设于所述第二水平轴上的第二水平浮动弹簧,所述充电触点板(220)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二水平轴上,且所述第二水平浮动弹簧一端抵接于所述触点底座(210)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充电触点板(22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触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结构包括底座板(110),所述底座板(110)端部顶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触点底座(210)底部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垂直浮动弹簧的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中、另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中;
所述触点底座(210)顶部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水平轴两端分别穿设在所述第三安装槽两侧的所述触点底座(210)的侧壁上,所述充电触点板(220)穿设于所述第二水平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三安装槽中,所述第二水平轴的两侧分别套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水平浮动弹簧,所述第二水平浮动弹簧一端与所述充电触点板(220)侧面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安装槽所在的所述触点底座(210)侧壁抵接。
10.一种无人搬运车用充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触点机构。
CN201921514458.3U 2019-09-11 2019-09-11 充电触点机构及无人搬运车用充电站 Active CN2109120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4458.3U CN210912056U (zh) 2019-09-11 2019-09-11 充电触点机构及无人搬运车用充电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4458.3U CN210912056U (zh) 2019-09-11 2019-09-11 充电触点机构及无人搬运车用充电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12056U true CN210912056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62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14458.3U Active CN210912056U (zh) 2019-09-11 2019-09-11 充电触点机构及无人搬运车用充电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120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6088B (zh) 连接器
US4873479A (en) Battery charger
KR102084098B1 (ko) 홀더를 갖는 전지 모듈
CN101989667A (zh) 相对电动交通工具装卸的电池组和具备该电池组的电动交通工具
US10651599B2 (en) Connector
US8253372B2 (en) Charging system and charging apparatus thereof
KR101600809B1 (ko) 측면 충전수단을 구비하는 자율주행 이동로봇과 이를 위한 충전스테이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충전시스템
CN111009781A (zh) 一种agv充电对接机构
CN211045891U (zh) 一种agv充电对接机构
CN105680204B (zh) 连接器
CN210912056U (zh) 充电触点机构及无人搬运车用充电站
CN103427057A (zh) 电池组以及充电式电气设备系统
CN109075282B (zh) 电池组
CN105074963A (zh) 电源装置
CN212022355U (zh) 充电桩、自动导引车以及充电系统
US20070145943A1 (en) Charging apparatus and charging apparatus for self-propelled apparatus
CN210416265U (zh) 一种rgv运输车的自动充电装置
CN210363413U (zh) 一种自动充电装置及agv充电系统
CN106329646B (zh) 一种移动机器人防短路自动充电结构
CN114258616B (zh) 连接器模块、包括其的电池组、车辆和连接器组件
US11557809B2 (en) Battery pack
CN114156989A (zh) 用于轮式机器人的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CN217649312U (zh) Agv车充电装置
CN108123501B (zh) 充电组件,充电箱以及充电装置
CN114583503B (zh) 一种充电柔性插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