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99783U - 一种层流电弧等离子体束发生器的并联水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层流电弧等离子体束发生器的并联水冷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99783U CN210899783U CN201921628296.6U CN201921628296U CN210899783U CN 210899783 U CN210899783 U CN 210899783U CN 201921628296 U CN201921628296 U CN 201921628296U CN 210899783 U CN210899783 U CN 2108997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water inlet
- beam generator
- outlet
- plasma 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层流电弧等离子体束发生器的并联水冷装置,包括壳体和电弧通道组件,壳体套装在电弧通道组件上,电弧通道组件上的表面具有绕其周向设置的环状凹槽,壳体的表面开设由至少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壳体内还设置有进出水分配水道,其中一个进出水分配水道与进水口和环状凹槽连通,另一个进出水分配水道与出水口和环状凹槽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通过进出水分配通道和环形凹槽连接,形成至少两个以上并联流道连接,从而形成了低阻、大流量并联水道,能够有效地降低水阻并增大冷却水的流量,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等离子体束发生器电弧通道组件的温度,使长束等离子体束发生器能够更大功率、更稳定和长寿命工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等离子体束发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流电弧等离子体束发生器的并联水冷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大功率层流电弧等离子体束发生器采用轴线式多环定长电弧通道结构,便于实现小电流高弧压状态下产生稳定层流长射束等离子体射流,因此与传统湍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水冷结构相比有更长和更多电弧通道区域需要按需冷却,现有的冷却装置由于冷却水的流量不易增大会导致发生器的冷却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流电弧等离子体束发生器的并联水冷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等离子体束发生器的冷却装置冷却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层流电弧等离子体束发生器的并联水冷装置,包括壳体和电弧通道组件,所述壳体套装在电弧通道组件上,所述电弧通道组件上的表面具有绕其周向设置的环状凹槽,所述壳体的表面开设由至少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进出水分配水道,其中一个所述进出水分配水道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环状凹槽连通,另一个所述进出水分配水道与所述出水口和所述环状凹槽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出水分配水道上设置有进出水连接通孔,所述进出水连接通孔与所述环状凹槽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端面上且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具有多个,多个所述进水口相对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表面,多个所述出水口也相对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表面,所述进出水分配水道的数量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总数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电弧通道组件包括阴极环、阳极环和中间环,所述阳极环和阴极环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环的两端,所述阴极环、阳极环和中间环上设置有多个沿其轴向间隔设置的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与所述进出水分配水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分配水道上和出水分配水道上设置有多个进出水连通孔,多个所述进出水连通孔与所述多个凹槽一一对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空心管状圆柱体。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材质为耐热电绝缘体。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通过进出水分配通道和环形凹槽连接,形成至少两个以上并联流道连接,从而形成了低阻、大流量并联水道,能够有效地降低水阻并增大冷却水的流量,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等离子体束发生器电弧通道组件的温度,使长束等离子体束发生器能够更大功率、更稳定和长寿命工作,同时本实用新型为整体加工一体成型而成,结构简洁且牢固,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绝缘性、耐热性和自限位保持电弧通道组件同轴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多个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101-进水口,102-出水口,103-进出水分配水道,104-进出水连通孔,2-电弧通道组件,201-阴极环,202-阳极环,203-中间环,204-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层流电弧等离子体束发生器的并联水冷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和电弧通道组件2上,所述壳体1套装在所述电弧通道组件2上,壳体1的材质为耐热电绝缘体,具体可采用陶瓷,陶瓷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当然壳体1也可以采用机械强度高的耐温有机材料或金属材料制造,壳体1的外形为空心圆柱体,所述电弧通道组件2由阴极环201、阳极环202和中间环203组成,所述阳极环202和阴极环201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环203的两端,所述电弧通道组件2的表面具有绕其周向设置的环状凹槽204,所述壳体1的表面开设由至少一个进水口101和一个出水口102,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两个进出水分配水道103,其中一个所述进出水分配水道103与所述进水口101和所述环状凹槽204连通,另一个所述进出水分配水道与所述出水口和所述环状凹槽连通,冷却水能够通过进水口101进入到一个进出水分配通道103中后再进入到环状凹槽204中,随着冷却水充满了环状凹槽204后冷却水能够再通过另一个进出水分配水道103经出水口102流出,从而实现了冷却水的循环,进水口101、出水口102和进出水分配水道103形成了至少两个并联流道连接,从而形成了低阻、大流量并联水道,能够有效地降低水阻并增大冷却水流量,同时冷却水在环状凹槽204内能够对电弧通道组件2进行充分有效地散热,同时壳体1采用整体加工而一体成型,结构简介牢固,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绝缘性、耐热性和自限位性,壳体1套装在电弧通道组件2上能够保证电弧通道组件2与壳体1的同轴精度。
具体地,在进出水分配水道103上设置有进出水连接通孔104,进出水连接通孔104与环状凹槽204连通,进出水连接通孔104的孔径大小可根据实际散热需要设置,从而改变冷却水进入到环状凹槽204中的流量,在电弧通道组件2上设置的环形凹槽204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环形凹槽204沿着壳体1的轴向间隔设置,因此进出水分配水道103上的进出水连接通孔104的数量与环形凹槽204的数量和位置对应,从而使得进出水分配水道103中的冷却水能够快速地进入到每一个环形凹槽204中。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当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的数量都为一个时,上述两者可以设置在壳体1的一侧端面上,同时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多个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可以设置在壳体1的外侧表面上,当然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在壳体1外侧表面上设置的位置不受限制。在图2中展示了一种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进水口101的数量有两个,出水口102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进水口101相对设置在壳体1的外侧表面上,两个出水口102也相对设置在壳体1的外侧表面上,相应的,进出水分配水道103的数量为四个,这样设置能够加大进水流量和出水流量,使冷却水能够更快速的在壳体1内循环。
在本实用新型中壳体1的材质为耐热电绝缘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通过进出水分配通道和环形凹槽连接,形成至少两个以上并联流道连接,从而形成了低阻、大流量并联水道,能够有效地降低水阻并增大冷却水的流量,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等离子体束发生器电弧通道组件的温度,使长束等离子体束发生器能够更大功率、更稳定和长寿命工作,同时本实用新型为整体加工一体成型而成,结构简洁且牢固,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绝缘性、耐热性和自限位保持电弧通道组件同轴精度。
Claims (8)
1.一种层流电弧等离子体束发生器的并联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电弧通道组件,所述壳体套装在电弧通道组件上,所述电弧通道组件上的表面具有绕其周向设置的环状凹槽,所述壳体的表面开设由至少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进出水分配水道,其中一个所述进出水分配水道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环状凹槽连通,另一个所述进出水分配水道与所述出水口和所述环状凹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流电弧等离子体束发生器的并联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水分配水道上设置有进出水连接通孔,所述进出水连接通孔与所述环状凹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流电弧等离子体束发生器的并联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端面上且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流电弧等离子体束发生器的并联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具有多个,多个所述进水口相对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表面,多个所述出水口也相对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表面,所述进出水分配水道的数量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总数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流电弧等离子体束发生器的并联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弧通道组件包括阴极环、阳极环和中间环,所述阳极环和阴极环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环的两端,所述阴极环、阳极环和中间环上设置有多个沿其轴向间隔设置的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与所述进出水分配水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流电弧等离子体束发生器的并联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水分配水道上设置有多个进出水连接通孔,多个所述进出水连接通孔与所述多个凹槽一一对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流电弧等离子体束发生器的并联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空心管状圆柱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流电弧等离子体束发生器的并联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材质为耐热电绝缘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28296.6U CN210899783U (zh) | 2019-09-27 | 2019-09-27 | 一种层流电弧等离子体束发生器的并联水冷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28296.6U CN210899783U (zh) | 2019-09-27 | 2019-09-27 | 一种层流电弧等离子体束发生器的并联水冷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99783U true CN210899783U (zh) | 2020-06-30 |
Family
ID=71312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28296.6U Active CN210899783U (zh) | 2019-09-27 | 2019-09-27 | 一种层流电弧等离子体束发生器的并联水冷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99783U (zh) |
-
2019
- 2019-09-27 CN CN201921628296.6U patent/CN21089978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075144B2 (ja) | 一種の大電力充電スタンドの正負極液冷電気ケーブルの直列冷却構造 | |
WO2021147871A1 (zh) |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插座用液冷线缆 | |
CN109788713B (zh) | 一种流体冷却充电装置 | |
CN105470702B (zh) | 绝缘体及使用该绝缘体的电连接器 | |
CN210899783U (zh) | 一种层流电弧等离子体束发生器的并联水冷装置 | |
CN109887670B (zh) | 一种紫铜波纹管结构的大功率充电桩并冷电缆 | |
CN108493655A (zh) | 一种大功率充电桩专用液冷电缆dc+与dc-并冷液冷电极 | |
CN110662338B (zh) | 一种长弧等离子体束发生器电弧通道结构 | |
CN202678684U (zh) | 能散热的空心电缆 | |
CN213460174U (zh) | 一种充电连接器 | |
CN203013292U (zh) | 一种高效率内导热式软连接电缆 | |
CN109755785B (zh) | 一种大功率充电桩用液冷电缆电极的内部冷却结构 | |
CN207038366U (zh) | 一种表面喷涂石墨烯散热材料的大电流导电筒装置 | |
CN214542424U (zh) | 一种锂电池的智能散热断电装置 | |
CN214377836U (zh) | 水冷电阻器 | |
CN112259985A (zh) | 一种充电连接器 | |
CN216852863U (zh) | 一种基于氮化铝的自来水冷却桥臂 | |
CN212542638U (zh) | 一种大功率同轴固定衰减器 | |
CN220065255U (zh) | 电缆 | |
CN217902741U (zh) | 一种高耐压型的镀锡铜母线 | |
CN104167396A (zh) | 一种新型一体化水冷晶闸管 | |
CN220822560U (zh) | 一种耐高温的石墨烯母线 | |
CN219300534U (zh) | 耐高温的接口切换指示灯 | |
CN208209063U (zh) | 一种大功率充电桩专用液冷电缆dc+与dc-并冷液冷电极 | |
CN211265782U (zh) | 一种耐高温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