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98493U - 一种包塑软管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塑软管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98493U
CN210898493U CN201921660596.2U CN201921660596U CN210898493U CN 210898493 U CN210898493 U CN 210898493U CN 201921660596 U CN201921660596 U CN 201921660596U CN 210898493 U CN210898493 U CN 210898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e
electric wire
cable
plastic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605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国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aij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杨国薇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杨国薇 filed Critical 杨国薇
Priority to CN2019216605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98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98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984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塑软管接头,包括软管,所述软管外壁环绕焊接有不锈钢材质的金属层,所述软管左端焊接有金属质圆环状接头,所述接头内熔接有橡胶材质密封层,所述密封层内壁熔接有橡胶材质密封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外环和隔热层的设置,通过当电线和电缆穿过密封层后,仍然位于接头中心位置,避免了电线和电缆直接贴合接头,同时隔热层材质为石棉,减少外部高温快速加热了金属质外环,而电线和电缆贴合金属质外环导致电线和电缆包塑破损,减少外部环境因素对接头处内部电线和电缆的影响,整体提高对电线和电缆保护性,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包塑软管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接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包塑软管接头。
背景技术
总所周知,包塑软管具有良好的柔软性、耐蚀性、耐高温、耐磨损和抗拉性特性,而与包塑软管衔接的接头成为脆弱之处,由于为了保证接头处的强度,因此大多采用金属材质,而金属材质导热性强,接头受热后使得电线和电缆外部包塑烫化,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包塑软管接头,避免电线和电缆直接贴合接头处,同时提高接头内部隔热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塑软管接头,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塑软管接头,包括软管,所述软管外壁环绕焊接有不锈钢材质的金属层,所述软管左端焊接有金属质圆环状接头,所述接头内熔接有橡胶材质密封层,所述密封层内壁熔接有橡胶材质密封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金属层外壁环绕熔接有聚氯乙烯材料的包塑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接头左端焊接有金属质环状卡环,所述卡环外壁通过螺纹滚压压装成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卡环内壁胶合有石棉材质隔热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包塑软管接头,通过密封层和密封通孔的设置,由于包塑软管本身具有柔软性、耐蚀性和耐高温等优点,而接头处成为脆弱点,通过橡胶材质的密封层和密封通孔将内部电线和电缆束缚在接头中部,减少外部热量传递至电线和电缆,同时也提高接头处的密封性,防护性更好。
2.本实用新型的包塑软管接头,通过外环和隔热层的设置,通过当电线和电缆穿过密封层后,仍然位于接头中心位置,避免了电线和电缆直接贴合接头,同时隔热层材质为石棉,减少外部高温快速加热了金属质外环,而电线和电缆贴合金属质外环导致电线和电缆包塑破损,减少外部环境因素对接头处内部电线和电缆的影响,整体提高对电线和电缆保护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包塑软管接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封通孔;2、隔热层;3、外环;4、密封层;5、接头;6、包塑层;7、金属层;8、软管;9、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包塑软管接头,包括软管8,所述软管8外壁环绕焊接有不锈钢材质的金属层7,所述软管8左端焊接有金属质圆环状接头5,所述接头5内熔接有橡胶材质密封层4,所述密封层4内壁熔接有橡胶材质密封通孔1。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通过密封层4和密封通孔1的设置,由于包塑软管本身具有柔软性、耐蚀性和耐高温等优点,而接头5处成为脆弱点,通过橡胶材质的密封层4和密封通孔1将内部电线和电缆束缚在接头中部,减少外部热量传递至电线和电缆,同时也提高接头5处的密封性,防护性更好。
其中,所述金属层7外壁环绕熔接有聚氯乙烯材料的包塑层6。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金属层7外壁环绕熔接有聚氯乙烯材料的包塑层6,保证软管8良好的柔软性。
其中,所述接头5左端焊接有金属质环状卡环3,所述卡环3外壁通过螺纹滚压压装成螺纹9。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螺纹9便于和外部装置螺纹9连接。
其中,所述卡环3内壁胶合有石棉材质隔热层2。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当电线和电缆穿过密封层4后,仍然位于接头5中心位置,避免了电线和电缆直接贴合接头5,同时隔热层2材质为石棉,减少外部高温快速加热了金属质外环3,而电线和电缆贴合金属质外环3导致电线和电缆包塑破损,减少外部环境因素对接头5处内部电线和电缆的影响,整体提高对电线和电缆保护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包塑软管接头,包括密封通孔1、隔热层2、外环3、密封层4、接头5、包塑层6、金属层7、软管8和螺纹9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包塑软管具有具有良好的柔软性、耐蚀性、耐高温、耐磨损和抗拉性,已为公知技术,同时和本实用新性技术特点无关,因此不再过多赘述,通过橡胶材质的密封层4和密封通孔1将内部电线和电缆束缚在接头中部,减少外部热量传递至电线和电缆,同时也提高接头5处的密封性,当电线和电缆穿过密封层4后,仍然位于接头5中心位置,避免了电线和电缆直接贴合接头5,同时隔热层2材质为石棉,减少外部高温快速加热了金属质外环3,而电线和电缆贴合金属质外环3导致电线和电缆包塑破损,减少外部环境因素对接头5处内部电线和电缆的影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包塑软管接头,包括软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8)外壁环绕焊接有不锈钢材质的金属层(7),所述软管(8)左端焊接有金属质圆环状接头(5),所述接头(5)内熔接有橡胶材质密封层(4),所述密封层(4)内壁熔接有橡胶材质密封通孔(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塑软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7)外壁环绕熔接有聚氯乙烯材料的包塑层(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塑软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5)左端焊接有金属质环状卡环(3),所述卡环(3)外壁通过螺纹滚压压装成螺纹(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包塑软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3)内壁胶合有石棉材质隔热层(2)。
CN201921660596.2U 2019-10-05 2019-10-05 一种包塑软管接头 Active CN210898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0596.2U CN210898493U (zh) 2019-10-05 2019-10-05 一种包塑软管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0596.2U CN210898493U (zh) 2019-10-05 2019-10-05 一种包塑软管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98493U true CN210898493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14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60596.2U Active CN210898493U (zh) 2019-10-05 2019-10-05 一种包塑软管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984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25394U (zh) 液冷线缆
CN201063865Y (zh) 一种发热电缆一体化密封隐式连接结构
CN209876267U (zh) 输油管道集肤加热线缆
CN210898493U (zh) 一种包塑软管接头
CN202396010U (zh) 一种隐形压接式接头加热电缆
CN103727348A (zh) 一种车用scr系统电加热尿素管及一种液体防冻输送管
CN201243092Y (zh) 一种金属导线连接的密封装置
CN201764186U (zh) 一种内嵌电热丝的电熔管件
CN203857154U (zh) 一种电热熔承插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的连接结构
CN204289727U (zh) 一种带焊锡环的防水型一体式热缩中接管
CN202203590U (zh) 管道内加热解冻装置
CN210607641U (zh) 新型带焊锡环的防水型一体式热缩中接管
CN211239164U (zh) 一种内壁带螺旋结构的mpp电力管
CN211267114U (zh) 铠装电缆的连接结构
CN220086961U (zh) 电缆修复套管
CN208939549U (zh) 碳纤维发热电缆高压绝缘接头
CN211320352U (zh) 一种感温线束的防水改进装置
CN208900945U (zh) 一种新型管道补口装置
CN106678473A (zh) 一种片式无渗漏快速热熔连接方法及连接头
CN110137713B (zh) 一种三向圆形热缩端子
CN210711366U (zh) 一种电热型热熔胶条
CN206175921U (zh) 一种片式无渗漏快速热熔连接头
CN208474701U (zh) 一种管材接头焊接装置
CN211209959U (zh) 电内加热整体式热缩套管
CN218378269U (zh) 克拉管管道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16

Address after: Room 708-2a, building 21, 1158 Jiuting Central Road, Jiuting Town,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Maij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56, Jishui Road, Nanhu District,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ang Guowe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