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91636U - 一种火盖及应用其的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盖及应用其的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91636U
CN210891636U CN201921327094.8U CN201921327094U CN210891636U CN 210891636 U CN210891636 U CN 210891636U CN 201921327094 U CN201921327094 U CN 201921327094U CN 210891636 U CN210891636 U CN 2108916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air
fire cover
bosses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270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国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Cucinarte Intelligent Kitc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Cucinarte Intelligent Kitc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Cucinarte Intelligent Kitc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Cucinarte Intelligent Kitc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270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916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91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916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盖应用其的燃烧器,属于燃气领域,包括火盖主体;若干个凸台,设置在所述火盖主体上,所述凸台的顶部设置有贯穿所述凸台及所述火盖的火孔或者火槽;若干个所述凸台间隔分布在所述火盖主体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台之间形成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具有将空气由火盖的外周引向火盖的中心的引导结构;所述空气通道靠近所述火盖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传火结构。相邻的两个凸台之间形成无火的空气通道,且空气能够经由所述空气通道达到传火结构处和内圈火接触,从而增加内圈火二次空气进气量,并使得内圈燃烧更加充分。

Description

一种火盖及应用其的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领域,特别是一种火盖及应用其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燃气灶的燃烧器上一般设置有一用于直接出火及与锅具接触的火盖。同时,燃气也会在火盖处与空气进行接触并燃烧。现有的火盖中,一种情况是火盖的火孔或火槽间距较小,从而导致内圈火部分的空气补充不足、黄焰严重。另一种情况是火盖顶部火孔间距过大,并且仅依靠侧面火孔传火。在这种情况下,当锅具燃烧时,容易形成火墙,从而内圈火焰空气补充不足以及火焰模糊不清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火盖,能够增加内圈火空气进气量。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了该火盖的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火盖,包括:火盖主体;若干个凸台,设置在所述火盖主体上,所述凸台的顶部设置有贯穿所述凸台及所述火盖的火孔或者火槽;若干个所述凸台间隔分布在所述火盖主体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台之间形成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具有将空气由火盖的外周引向火盖的中心的引导结构;所述空气通道由内火部和外火部连接组成,所述内火部靠近所述火盖主体的中心,所述外火部靠近所述火盖主体的外周,所述内火部内设置有传火结构。
上述火盖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燃气由凸台顶部的火孔或者火槽处流出并燃烧。由于火焰由凸台的顶部处流出,因此间隔分布的凸台能够将火焰分隔开来,以使得相邻的两个凸台之间形成无火的空气通道,且空气能够经由所述空气通道达到火盖主体的内圈。空气达到火盖主体的内圈部分时,将会进入传火结构内,并和传火结构内的火焰接触以促使其燃烧,从而增加内圈火二次空气进气量,并使得内圈燃烧更加充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火盖,所述引导结构包括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台上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沿着朝向所述火盖主体的中心的方向逐渐靠近。所述空气通道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由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逐渐靠近,因此位于相邻的两个凸台上的火焰也越来越近,并在相应的空气通道内消耗更多的空气。因此,空气通道内消耗的空气量将会随着其靠近火盖主体的中心的方向递增,从而导致火盖主体的中心的气压低于火盖主体的外周的气压、形成负压效果,进而增大空气的流速。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火盖,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沿着朝向所述火盖主体的内部的方向逐渐靠近。互相靠近的两个侧壁会使得空气通道形成上宽下窄的结构,从而使得空气通道下部的火焰比上部更为密集,消耗的空气也比上部更多,进而使得下部的气压低于上部的气压并形成负压的效果,从而吸收火盖主体上部的空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火盖,所述内火部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台阶位,两个所述台阶位配合缩减所述空气通道的横截面积并形成所述传火结构。所述台阶位使得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在邻近所述火盖主体的中心处互相靠近,并造成空气通道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的效果。由于凸台逐渐靠近,因此火焰也逐渐靠近,消耗的空气量增多,从而形成负压,加大空气的流速。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火盖,两个所述台阶位形状和大小均相同且均相对于所述外火部的内侧壁外凸。相同形状和大小的台阶位不仅便于加工,还确保了火焰靠近于空气通道的中间,便于空气通道内的空气同时和相邻的两个凸台相接触,避免凸台间的火焰大小不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火盖,所述外火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能够扩大所述空气通道的横截面积的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使得所述空气通道扩大,从而能够接收更大量的空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火盖,所述火槽延伸至所述凸台的两侧并贯穿所述凸台的侧壁;或者,所述内火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火孔。由于火槽贯穿所述凸台的侧壁,或者所述内火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火孔,因此空气通道的两侧将会带有火焰。火焰会消耗空气通道内的空气,以形成更大的气压,进而造成负压效果吸收外界的空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燃烧器,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火盖、连接座和底座,三者依次连接。
上述燃烧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燃气由凸台顶部的火孔或者火槽处流出并燃烧。由于火焰由凸台的顶部处流出,因此间隔分布的凸台能够将火焰分隔开来,以使得相邻的两个凸台之间形成无火的空气通道,且空气能够经由所述空气通道达到火盖主体的内圈。空气达到火盖主体的内圈部分时,将会进入传火结构内,并和传火结构内的火焰接触以促使其燃烧,从而增加内圈火二次空气进气量,并使得内圈燃烧更加充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燃烧器,所述底座内设置有一敞口的容腔,所述容腔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槽,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槽等同数量的连接台;所述连接台安装在所述连接槽上并撑起所述连接座以使得所述连接座和所述敞口之间存在一间隙。所述容腔用于容纳燃气。空气能够通过所述间隙进入到所述容腔中,并和所述容腔中的燃气进行初步混合。所述间隙能够加大所述进入到容腔中的空气量,从而使得燃烧更为充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燃烧器,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点火针和/或保险针,所述火盖主体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和/或所述保险针邻近所述点火针。燃气能够通过所述通气孔流动至所述点火针和/或所述保险针处。点火针工作时,将会点燃通气口处的燃气,从而带动火盖主体上的燃气进行燃烧。保险针用于防止火焰未起或已经停止时切断燃气的供应,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轴侧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轴侧剖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台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为火盖主体,15为通气孔,20为凸台,22为引导斜面,25为台阶位,26为空气通道,27为传火结构,30为底座,35 为容腔,40为连接座,50为点火针,55为保险针,60为间隙,71为连接台,72为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一种火盖,包括:火盖主体10;若干个凸台20,设置在火盖主体10上,凸台20的顶部设置有贯穿凸台20及火盖的火孔或者火槽;若干个凸台20间隔分布在火盖主体10上,相邻的两个凸台 20之间形成空气通道26,空气通道26具有将空气由火盖的外周引向火盖的中心的引导结构;空气通道26由内火部和外火部连接组成,内火部靠近火盖主体10的中心,外火部靠近火盖主体10的外周,内火部内设置有传火结构27。燃气由凸台20顶部的火孔或者火槽处流出并燃烧。由于火焰由凸台20的顶部处流出,因此间隔分布的凸台20 能够将火焰分隔开来,以使得相邻的两个凸台20之间形成无火的空气通道26,且空气能够经由空气通道26达到火盖主体10的内圈。空气达到火盖主体10的内圈部分时,将会进入传火结构27内,并和传火结构27内的火焰接触以促使其燃烧,从而增加内圈火二次空气进气量,并使得内圈燃烧更加充分。
在某些实施例中,火盖主体10为圆盘状结构,若干个凸台 20环绕火盖主体10中心进行等间隔地设置。
在某些实施例中,火盖主体10上设置有五个凸台20。当然,火盖主体10上也可以设置六个或者其他数量的凸台20。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引导结构包括相邻的两个凸台 20上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沿着朝向火盖主体10的中心的方向逐渐靠近。空气通道26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由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逐渐靠近,因此位于相邻的两个凸台20上的火焰也越来越近,并在相应的空气通道26内消耗更多的空气。因此,空气通道26内消耗的空气量将会随着其靠近火盖主体10的中心的方向递增,从而导致火盖主体10的中心的气压低于火盖主体10的外周的气压、形成负压效果,进而增大空气的流速。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为直侧壁,第二侧壁为斜侧壁,第二侧壁靠近火盖中心的一端向靠近第一侧壁的方向倾斜以形成引导结构。第一侧壁为直侧壁,第二侧壁为斜侧壁的加工方式无需加工所有的侧壁,从而减小了加工量。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沿着朝向火盖主体10的内部的方向逐渐靠近。互相靠近的两个侧壁会使得空气通道26形成上宽下窄的结构,从而使得空气通道26下部的火焰比上部更为密集,消耗的空气也比上部更多,进而使得下部的气压低于上部的气压并形成负压的效果,从而吸收火盖主体10上部的空气。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内火部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台阶位25,两个台阶位25配合缩减空气通道26的横截面积并形成传火结构27。台阶位25使得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邻近火盖主体10的中心处互相靠近,并造成空气通道26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的效果。由于凸台20逐渐靠近,因此火焰也逐渐靠近,消耗的空气量增多,从而形成负压,加大空气的流速。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两个台阶位25形状和大小均相同且均相对于外火部的内侧壁外凸。相同形状和大小的台阶位25不仅便于加工,还确保了火焰靠近于空气通道26的中间,便于空气通道26内的空气同时和相邻的两个凸台20相接触,避免凸台20间的火焰大小不一。
在某些实施例中,内火部的单个内侧壁上设置有台阶位25,与台阶位25相对的内侧壁为平面侧壁。单个台阶位25和平面侧壁的配合也能够减小空气通道26的横截面积,并且还能减小加工量,从而达到节省成本的效果。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外火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能够扩大空气通道26的横截面积的引导斜面22。引导斜面22使得空气通道 26扩大,从而能够接收更大量的空气。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火槽延伸至凸台20的两侧并贯穿凸台20的侧壁;或者,内火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火孔。由于火槽贯穿凸台20的侧壁,或者内火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火孔,因此空气通道 26的两侧将会带有火焰。火焰会消耗空气通道26内的空气,以形成更大的气压,进而造成负压效果吸收外界的空气。
在某些实施例中,传火结构27包括设置在内火部内的连接火槽 (图中未绘视)。连接火槽分布在内火部的底壁上,并连通至火盖主体10的内部。燃气可通过连接火槽分布至内火部内,从而确保内火部内能够具有传火用的燃气。
参照图2,一种燃烧器,包括以上任一项的火盖、连接座40 和底座30,三者依次连接。燃气由凸台20顶部的火孔或者火槽处流出并燃烧。由于火焰由凸台20的顶部处流出,因此间隔分布的凸台 20能够将火焰分隔开来,以使得相邻的两个凸台20之间形成无火的空气通道26,且空气能够经由空气通道26达到火盖主体10的内圈。空气达到火盖主体10的内圈部分时,将会进入传火结构27内,并和传火结构27内的火焰接触以促使其燃烧,从而增加内圈火二次空气进气量,并使得内圈燃烧更加充分。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底座30内设置有一敞口的容腔35,容腔35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槽72,连接座40上设置有与连接槽72等同数量的连接台71;连接台71 安装在连接槽72上并撑起连接座40以使得连接座40和敞口之间存在一间隙60。容腔35用于容纳燃气。空气能够通过间隙 60进入到容腔35中,并和容腔35中的燃气进行初步混合。间隙60能够加大进入到容腔35中的空气量,从而使得燃烧更为充分。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底座30上还设置有点火针50,火盖主体10上设置有通气孔15,通气孔15邻近点火针50。燃气能够通过通气孔15流动至点火针50处。点火针50工作时,将会点燃通气口处的燃气,从而带动火盖主体10上的燃气进行燃烧。
在某些实施例中,底座30上设置有延伸至邻近火盖主体10 的保险针55。保险针55用于防止火焰未起或已经停止时切断燃气的供应,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5,底座内还设置有用于传输燃气的传气道13。传气道13分别连通至容腔35和外界,传气道13和容腔35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喷嘴80,喷嘴80能够将燃气喷射至连接座 40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或组合,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火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火盖主体(10);
若干个凸台(20),设置在所述火盖主体(10)正面上,所述凸台(20)的顶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火盖主体(10)的背面的火孔或者火槽;
若干个所述凸台(20)间隔分布在所述火盖主体(10)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台(20)之间形成空气通道(26),所述空气通道(26)具有将空气由火盖的外周引向火盖的中心的引导结构;
所述空气通道(26)由内火部和外火部连接组成,所述内火部靠近所述火盖主体(10)的中心,所述外火部靠近所述火盖主体(10)的外周,所述内火部内设置有传火结构(2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结构包括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台(20)上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沿着朝向所述火盖主体(10)的中心的方向逐渐靠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沿着朝向所述火盖主体(10)的内部的方向逐渐靠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火部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台阶位(25),两个所述台阶位(25)配合缩减所述空气通道(26)的横截面积并形成所述传火结构(2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台阶位(25)形状和大小均相同且均相对于所述外火部的内侧壁外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火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能够扩大所述空气通道(26)的横截面积的引导斜面(2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槽延伸至所述凸台(20)的两侧并贯穿所述凸台(20)的侧壁;或者,所述内火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火孔。
8.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火盖、连接座(40)和底座(30),三者依次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30)内设置有一敞口的容腔(35),所述容腔(35)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槽(72),所述连接座(40)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槽(72)等同数量的连接台(71);
所述连接台(71)安装在所述连接槽(72)上并撑起所述连接座(40)以使得所述连接座(40)和所述敞口之间存在一间隙(60)。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30)上还设置有点火针(50)和/或保险针(55),所述火盖主体(10)上设置有通气孔(15),所述通气孔(15)和/或所述保险针(55)邻近所述点火针(50)。
CN201921327094.8U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火盖及应用其的燃烧器 Active CN210891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7094.8U CN210891636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火盖及应用其的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7094.8U CN210891636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火盖及应用其的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91636U true CN210891636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17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27094.8U Active CN210891636U (zh) 2019-08-15 2019-08-15 一种火盖及应用其的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916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4732A (zh) * 2019-08-15 2019-12-20 中山古奇诺智能厨房有限公司 一种火盖及应用其的燃烧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4732A (zh) * 2019-08-15 2019-12-20 中山古奇诺智能厨房有限公司 一种火盖及应用其的燃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91636U (zh) 一种火盖及应用其的燃烧器
CN203718841U (zh) 一种三环火家用燃气燃烧器
CN210861088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CN111649326A (zh) 燃烧器以及集成灶
CN110594732A (zh) 一种火盖及应用其的燃烧器
CN109000232B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0511664U (zh) 一种燃烧器及应用其的燃气灶
CN108343958B (zh) 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的火盖、燃气灶及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11450924U (zh) 燃烧器的外环火盖
CN219913057U (zh) 燃气灶用燃烧器的炉头、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09944324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CN217685001U (zh) 火盖及燃烧器
CN209688906U (zh) 一种火盖及应用其的上进风燃烧器
CN219913047U (zh) 燃气灶用燃烧器的炉头、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WO2019223402A1 (zh) 一种上进风灶具燃烧器
CN215863386U (zh) 一种高热效率的三环火炉头及燃烧器
CN217503659U (zh) 一种单通道炉头结构及燃气灶
CN217714916U (zh) 一种新型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5808471U (zh)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9318434U (zh) 外环火盖及具有其的燃烧器
CN218494977U (zh) 一种外火盖及其燃烧器
CN212339242U (zh) 燃烧器以及集成灶
CN220828872U (zh) 一种户外野营炉
CN219550523U (zh) 燃气灶用燃烧器的炉头、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20338458U (zh) 一种爆炒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