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83952U - 一种用于耳机插头的自动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耳机插头的自动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83952U
CN210883952U CN201921839800.7U CN201921839800U CN210883952U CN 210883952 U CN210883952 U CN 210883952U CN 201921839800 U CN201921839800 U CN 201921839800U CN 210883952 U CN210883952 U CN 2108839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plug
earphone plug
clamping
ear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398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金海
王蓉
钟育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ZHEN SHI HA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HEN SHI HA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HEN SHI HA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HEN SHI HA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398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839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839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839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耳机插头的自动上料装置,耳机插头的一端设有半月形圆柱结构,耳机插头的另一端为夹持端,耳机插头设有半月形圆柱结构的一端与夹持端之间设有限位凸缘,包括有供料机构、夹持机构、纠偏机构,供料机构用于向夹持机构提供耳机插头,夹持机构用于夹住耳机插头的夹持端,纠偏机构用于对夹持机构处的耳机插头进行朝向纠正。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振动盘结合平振器的方式来实现耳机插头的自动出料和自动筛选,振动盘能够对不合格的耳机插头进行筛除;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持机构配合纠偏机构,能够对耳机插头的任何朝向进行纠偏,有效地解决了采用振动盘结合平振器出料所存在的耳机插头朝向不一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耳机插头的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耳机插头的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有线耳机设有用于插入手机的耳机插头。在生产有线耳机的过程中,需要对耳机插头进行定位,使其准确地朝向某一方位。尽管采用振动盘结合平振器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圆柱状物料(如 销钉、螺钉)的出料效率并在出料的同时对物料进行一番筛选,但是此种方式无法使送出的物料保持某一特定方位的朝向,而在工序中要求耳机插头准确地朝向某一方位,所以此种方式无法适用于耳机插头。在目前的生产过程中,通常是将若干耳机插头放置在盒子中,并采用人手取料的方式从盒子中抓取耳机插头,再将耳机插头放置在相应的治具上,通过治具来使准确地朝向某一方位,若发现该耳机插头无法适用在治具上(注:可能是耳机插头的尺寸偏大或偏小),则为不良品,需要将不良的耳机插头放置在废料盒内,此种方式不仅效率较低,无法适用于大批量加工和生产,而且无法对耳机插头进行自动筛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耳机插头的自动上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耳机插头的自动上料装置,所述耳机插头的一端设有半月形圆柱结构,所述耳机插头的另一端为夹持端,所述耳机插头设有半月形圆柱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夹持端之间设有限位凸缘,包括有供料机构、夹持机构、纠偏机构,所述供料机构用于向所述夹持机构提供耳机插头,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住耳机插头的夹持端,所述纠偏机构用于对所述夹持机构处的耳机插头进行朝向纠正;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夹爪气缸、左夹块、右夹块,所述左夹块与所述右夹块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夹爪气缸的两气动手指处,所述左夹块处开有左半槽,所述左半槽安装有至少一颗球头柱塞,所述右夹块处开有右半槽,所述右半槽安装有至少一颗球头柱塞;当所述夹爪气缸夹住耳机插头时,耳机插头的夹持端位于所述左半槽与所述右半槽所形成的空腔内,所述左半槽处的球头柱塞的拨珠头与所述右半槽处的球头柱塞的拨珠头共同将耳机插头顶紧;
所述纠偏机构包括有第一电机、旋转头、第一气缸、移动座,所述旋转头开有凹穴,所述凹穴内设置有浮动头,所述旋转头开有螺丝孔,所述螺丝孔插设有限位螺钉,所述浮动头于所述螺丝孔处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螺钉的端部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螺钉对所述浮动头进行限位,使所述浮动头仅可相对所述旋转头向内滑动且无法向外滑出所述旋转头的凹穴,所述旋转头通过所述限位螺钉带动所述浮动头进行同步旋转,所述浮动头与所述旋转头之间设有中间弹簧,所述中间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浮动头相抵触,所述中间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头相抵触,所述浮动头开有中间插口,所述中间插口的形状与耳机插头端部的半月形圆柱结构相同,所述旋转头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移动座,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移动座相连接,所述第一气缸通过所述移动座带动所述第一电机、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处的所述旋转头和所述浮动头朝着耳机插头的中轴线方向进行平移,所述旋转头带动所述浮动头一边平移一边旋转,直至耳机插头一端的半月形圆柱结构插入所述浮动头的所述中间插口,所述半月形圆柱结构插入所述中间插口后,所述旋转头通过所述限位螺钉带动所述浮动头,所述浮动头带动耳机插头继续旋转,以将耳机插头纠正至指定朝向。
进一步阐述,所述供料机构包括有振动盘、平振器,所述振动盘内盛放着若干耳机插头,所述平振器设有中间料道,所述中间料道的一端设于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振动盘内的耳机插头经所述出料口掉入所述平振器的所述中间料道,耳机插头在所述中间料道内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中间料道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块、拉簧、拨板,所述限位块与所述中间料道之间设有一缺口,所述拨板设于所述缺口处,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拨板相连接,所述中间料道处的耳机插头移动至所述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将耳机插头挡在所述缺口处,使耳机插头停止Y轴方向的移动,所述拨板将耳机插头挡在所述缺口内;所述夹持机构夹住并带动所述缺口处的耳机插头推开所述拨板,所述拨板在被推开时,所述拉簧受拉而出现弹性形变,当被夹住的耳机插头完全脱离所述拨板时,所述拉簧恢复弹性形变并带动所述拨板进行复位。
进一步阐述,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有第二气缸、连杆结构、偏转板,所述连杆结构分别与所述偏转板和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相连接,所述夹爪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偏转板,所述第二气缸通过所述连杆结构带动所述偏转板进行偏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振动盘结合平振器的方式来实现耳机插头的自动出料和自动筛选,振动盘能够对不合格的耳机插头进行筛除;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持机构配合纠偏机构,能够对耳机插头的任何朝向进行纠偏,有效地解决了采用振动盘结合平振器出料所存在的耳机插头朝向不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7为纠偏机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
10、供料机构;11、振动盘;12、平振器;121、中间料道;122、限位块;1222、缺口;123、拉簧;124、拨板;
20、夹持机构;21、夹爪气缸;22、左夹块;221、左半槽;23、右夹块;231、右半槽;24、球头柱塞;241、拨珠头;25、第二气缸;26、连杆结构;27、偏转板;
30、纠偏机构;31、第一电机;32、旋转头;321、中间插口;322、浮动头;3221、限位槽;323、中间弹簧;324、限位螺钉;33、第一气缸;35、移动座;
40、耳机插头;41、半月形圆柱结构;42、夹持端;43、限位凸缘;44、纵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一种用于耳机插头的自动上料装置,结合附图1、附图2和附图5所示,耳机插头40的一端设有半月形圆柱结构41,耳机插头40的另一端为夹持端42,耳机插头40设有半月形圆柱结构41的一端与夹持端42之间设有限位凸缘43,结合附图1所示,包括有供料机构10、夹持机构20、纠偏机构30,供料机构10用于向夹持机构20提供耳机插头40,夹持机构20用于夹住耳机插头40的夹持端42,纠偏机构30用于对夹持机构20处的耳机插头40进行朝向纠正;结合附图1和附图5所示,夹持机构20包括有夹爪气缸21、左夹块22、右夹块23,左夹块22与右夹块23分别固定安装于夹爪气缸21的两气动手指处,左夹块22处开有左半槽221,左半槽221安装有至少一颗球头柱塞24,右夹块23处开有右半槽231,右半槽231安装有至少一颗球头柱塞24;结合附图1和附图5所示,当夹爪气缸21夹住耳机插头40时,耳机插头40的夹持端42位于左半槽221与右半槽231所形成的空腔内,左半槽221处的球头柱塞24的拨珠头241与右半槽231处的球头柱塞24的拨珠头241共同将耳机插头40顶紧,以防止耳机插头40从左半槽221与右半槽231所形成的空腔内掉出;
结合附图1所示,纠偏机构30包括有第一电机31、旋转头32、第一气缸33、移动座35,如附图7所示,旋转头32开有凹穴,凹穴内设置有浮动头322,旋转头32开有螺丝孔,螺丝孔插设有限位螺钉324,浮动头322于螺丝孔处设有限位槽3221,限位螺钉324的端部位于限位槽3221内,限位螺钉324对浮动头322进行限位,使浮动头322仅可相对旋转头32向内滑动且无法向外滑出旋转头32的凹穴,旋转头32通过限位螺钉324带动浮动头322进行同步旋转,浮动头322与旋转头32之间设有中间弹簧323,中间弹簧323的一端与浮动头322相抵触,中间弹簧323的另一端与旋转头32相抵触,浮动头322开有中间插口321,中间插口321的形状与耳机插头40端部的半月形圆柱结构41相同,旋转头32固定安装于第一电机31的电机轴,如附图1所示,第一电机31安装于移动座35,第一气缸33的伸缩杆与移动座35相连接,第一气缸33通过移动座35带动第一电机31、以及安装于第一电机31处的旋转头32和浮动头322朝着耳机插头40的中轴线方向进行平移,旋转头32带动浮动头322一边平移一边旋转,直至耳机插头40一端的半月形圆柱结构41插入浮动头322的中间插口321,半月形圆柱结构41插入中间插口321后,旋转头32通过限位螺钉324带动浮动头322,浮动头322带动耳机插头40继续旋转,以将耳机插头40纠正至指定朝向;如附图5所示,纠正后的耳机插头40的最终朝向为其半月形圆柱结构41的纵截面44朝正上方圆柱面朝下。如附图3至附图5所示,在夹爪气缸21夹住耳机插头40时,耳机插头40的夹持端42位于左半槽221与右半槽231所形成的空腔内,左夹块22与右夹块23的尖端面顶住耳机插头40的限位凸缘43。
旋转头32带动浮动头322朝着耳机插头40的中轴线方向一边平移一边旋转,当浮动头322移动至供料机构10处夹取的耳机插头40处、并与耳机插头40发生碰触时,由于左夹块22与右夹块23的尖端面顶住耳机插头40的限位凸缘43,耳机插头40不会被推动;同时,浮动头322朝旋转头32的凹穴向内浮动,中间弹簧323发生弹性形变且处于受压缩的状态,旋转头32与浮动头322仍保持旋转状态;浮动头322在处于旋转状态时,浮动头322的中间插口321会出现各种方位,当中间插口321的方位与耳机插头40的半月形圆柱结构41的方位相一致时,中间弹簧323将浮动头322推向耳机插头40,使耳机插头40的半月形圆柱结构41插入浮动头322的中间插口321。如附图4所示,在耳机插头40的半月形圆柱结构41插入中间插口321之后,如附图6所示,由于球头柱塞24的拨珠头241为可翻滚的圆球状,浮动头322会带动耳机插头40继续旋转,以将耳机插头40纠正至指定朝向,耳机插头40在旋转时会带动拨珠头241翻滚;在完成纠正之后,第一气缸33带动旋转头32进行反方向平移,浮动头322随着旋转头32进行同步移动,以将耳机插头40从浮动头322的中间插口321处退出。
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示,供料机构10包括有振动盘11、平振器12,振动盘11内盛放着若干耳机插头40,平振器12设有中间料道121,中间料道121的一端设于振动盘11的出料口的下方,振动盘11内的耳机插头经出料口掉入平振器12的中间料道121,耳机插头40在中间料道121内沿Y轴方向移动,中间料道121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块122、拉簧123、拨板124,限位块122与中间料道121之间设有一缺口1222,拨板124设于缺口1222处,拉簧123的一端固定,拉簧123的另一端与拨板124相连接,中间料道121处的耳机插头40移动至限位块122,限位块122将耳机插头40挡在缺口1222处,使耳机插头40停止Y轴方向的移动,拨板124将耳机插头40挡在缺口1222内;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示,夹持机构20夹住并带动缺口1222处的耳机插头40推开拨板124,拨板124在被推开时,拉簧123受拉而出现弹性形变,当被夹住的耳机插头40完全脱离拨板124时,拉簧123恢复弹性形变并带动拨板124进行复位。
夹持机构20还包括有第二气缸25、连杆结构26、偏转板27,连杆结构26分别与偏转板27和第二气缸25的伸缩杆相连接,夹爪气缸21固定安装于偏转板27,第二气缸25通过连杆结构26带动偏转板27进行偏转。具体地,结合附图1至附图3所示,当夹爪气缸21夹住限位块122的缺口1222处的耳机插头40时,第二气缸25带动其伸缩杆缩回,第二气缸25的伸缩杆带动连杆结构26,连杆结构26带动偏转板27向下偏转90°,夹爪气缸21随偏转板27进行同步偏转。夹爪气缸21在偏转的同时会带动缺口1222处的耳机插头40推开拨板124,从而实现将耳机插头40从供料机构10处取出。结合附图3所示,当偏转板27完全偏转至90°时,夹爪气缸21夹持的耳机插头40正好与旋转头32的中间插口321位于同一轴线上。
实施例一:一种用于耳机插头的自动上料装置的工作方法,基于上述的一种用于耳机插头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有以下步骤:
A1、结合附图3所示,夹爪气缸21将从供料机构10处夹取的耳机插头40移送至纠偏机构30,耳机插头40与纠偏机构30的旋转头32位于同一轴线上;
A2、结合附图4所示,纠偏机构30的第一电机31带动旋转头32进行旋转,浮动头322随着旋转头32进行同步转动;同时,纠偏机构30的第一气缸33带动旋转头32沿着步骤A1的轴线进行水平移动,旋转头32移向供料机构10处夹取的耳机插头40;
A3、当浮动头322移动至供料机构10处夹取的耳机插头40处、并与耳机插头40发生碰触时,浮动头322朝旋转头32的凹穴向内浮动,中间弹簧323发生弹性形变且处于受压缩的状态,旋转头32与浮动头322仍保持旋转状态;浮动头322在处于旋转状态时,浮动头322的中间插口321会出现各种方位,当中间插口321的方位与耳机插头40的半月形圆柱结构41的方位相一致时,中间弹簧323将浮动头322推向耳机插头40,使耳机插头40的半月形圆柱结构41插入浮动头322的中间插口321;
A4、旋转头32带动耳机插头40继续旋转,以将耳机插头40纠正至指定朝向;
A5、对耳机插头40纠正后,第一气缸33带动旋转头32进行反方向平移,浮动头322随着旋转头32进行同步移动,以将耳机插头40从浮动头322的中间插口321处退出;如附图5所示,耳机插头40的最终朝向为其半月形圆柱结构41的纵截面44朝正上方。
实施例二:一种用于耳机插头的自动上料装置的工作方法,基于上述的一种用于耳机插头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有以下步骤:
B1、振动盘11向平振器12提供耳机插头40,耳机插头40从平振器12的出口处掉落至平振器12的中间料道121,耳机插头40以直立的形态移动于中间料道121;具体地,如附图2所示,振动盘11向平振器12提供的耳机插头40会呈现出各种朝向;
B2、中间料道121处的耳机插头40移动至限位块122,限位块122将耳机插头40挡在缺口1222处;
B3、夹持机构20的夹爪气缸21带动左夹块22和右夹块23夹持住缺口1222处的耳机插头40的夹持端42;
B4、结合附图1至附图3所示,第二气缸25带动其伸缩杆缩回,第二气缸25的伸缩杆带动连杆结构26,连杆结构26带动偏转板27向下偏转,夹爪气缸21随偏转板27进行同步偏转,夹爪气缸21在偏转的同时会带动缺口1222处的耳机插头40推开拨板124,拨板124带动拉簧123,拉簧123受拉而出现弹性形变;当被夹爪气缸21夹住的耳机插头40完全脱离拨板124时,拉簧123恢复弹性形变并带动拨板124复位;
B5、结合附图3所示,偏转板27向下偏转90°,在偏转板27偏转至90°时,夹爪气缸21夹持的耳机插头40处于横卧状态,夹爪气缸21夹持的耳机插头40与浮动头322的中间插口321位于同一轴线上;
B6、纠偏机构30的第一电机31带动旋转头32进行旋转,浮动头322随着旋转头32进行同步转动;同时,纠偏机构30的第一气缸33带动旋转头32沿着步骤B5的轴线进行水平移动,旋转头32移向供料机构10处夹取的耳机插头40;
B7、当旋转头32移动至供料机构10处夹取的耳机插头40处、并与耳机插头40发生碰触时,浮动头322朝旋转头32的凹穴向内浮动,中间弹簧323发生弹性形变且处于受压缩的状态,旋转头32与浮动头322仍保持旋转状态;浮动头322在处于旋转状态时,浮动头322的中间插口321会出现各种方位,当中间插口321的方位与耳机插头40的半月形圆柱结构41的方位相一致时,中间弹簧323将浮动头322推向耳机插头40,使耳机插头40的半月形圆柱结构41插入浮动头322的中间插口321;
B8、旋转头32带动耳机插头40继续旋转,以将耳机插头40纠正至指定朝向;
B9、结合附图5所示,对耳机插头40纠正后,第一气缸33带动旋转头32进行反方向平移,浮动头322随着旋转头32进行同步移动,以将耳机插头40从浮动头322的中间插口321处退出;如附图5所示,耳机插头40的最终朝向为其半月形圆柱结构41的纵截面44朝正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用于耳机插头的自动上料装置,耳机插头(40)的一端设有半月形圆柱结构(41),所述耳机插头(40)的另一端为夹持端(42),所述耳机插头(40)设有半月形圆柱结构(41)的一端与所述夹持端(42)之间设有限位凸缘(43),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供料机构(10)、夹持机构(20)、纠偏机构(30),所述供料机构(10)用于向所述夹持机构(20)提供耳机插头(40),所述夹持机构(20)用于夹住耳机插头(40)的夹持端(42),所述纠偏机构(30)用于对所述夹持机构(20)处的耳机插头(40)进行朝向纠正;所述夹持机构(20)包括有夹爪气缸(21)、左夹块(22)、右夹块(23),所述左夹块(22)与所述右夹块(23)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夹爪气缸(21)的两气动手指处,所述左夹块(22)处开有左半槽(221),所述左半槽(221)安装有至少一颗球头柱塞(24),所述右夹块(23)处开有右半槽(231),所述右半槽(231)安装有至少一颗球头柱塞(24);当所述夹爪气缸(21)夹住耳机插头(40)时,耳机插头(40)的夹持端(42)位于所述左半槽(221)与所述右半槽(231)所形成的空腔内,所述左半槽(221)处的球头柱塞(24)的拨珠头(241)与所述右半槽(231)处的球头柱塞(24)的拨珠头(241)共同将耳机插头(40)顶紧;
所述纠偏机构(30)包括有第一电机(31)、旋转头(32)、第一气缸(33)、移动座(35),所述旋转头(32)开有凹穴,所述凹穴内设置有浮动头(322),所述旋转头(32)开有螺丝孔,所述螺丝孔插设有限位螺钉(324),所述浮动头(322)于所述螺丝孔处设有限位槽(3221),所述限位螺钉(324)的端部位于所述限位槽(3221)内,所述限位螺钉(324)对所述浮动头(322)进行限位,使所述浮动头(322)仅可相对所述旋转头(32)向内滑动且无法向外滑出所述旋转头(32)的凹穴,所述旋转头(32)通过所述限位螺钉(324)带动所述浮动头(322)进行同步旋转,所述浮动头(322)与所述旋转头(32)之间设有中间弹簧(323),所述中间弹簧(323)的一端与所述浮动头(322)相抵触,所述中间弹簧(323)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头(32)相抵触,所述浮动头(322)开有中间插口(321),所述中间插口(321)的形状与耳机插头(40)端部的半月形圆柱结构(41)相同,所述旋转头(32)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31)的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31)安装于所述移动座(35),所述第一气缸(33)的伸缩杆与所述移动座(35)相连接,所述第一气缸(33)通过所述移动座(35)带动所述第一电机(31)、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31)处的所述旋转头(32)和所述浮动头(322)朝着耳机插头(40)的中轴线方向进行平移,所述旋转头(32)带动所述浮动头(322)一边平移一边旋转,直至耳机插头(40)一端的半月形圆柱结构(41)插入所述浮动头(322)的所述中间插口(321),所述半月形圆柱结构(41)插入所述中间插口(321)后,所述旋转头(32)通过所述限位螺钉(324)带动所述浮动头(322),所述浮动头(322)带动耳机插头(40)继续旋转,以将耳机插头(40)纠正至指定朝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耳机插头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机构(10)包括有振动盘(11)、平振器(12),所述振动盘(11)内盛放着若干耳机插头(40),所述平振器(12)设有中间料道(121),所述中间料道(121)的一端设于所述振动盘(11)的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振动盘(11)内的耳机插头经所述出料口掉入所述平振器(12)的所述中间料道(121),耳机插头(40)在所述中间料道(121)内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中间料道(121)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块(122)、拉簧(123)、拨板(124),所述限位块(122)与所述中间料道(121)之间设有一缺口(1222),所述拨板(124)设于所述缺口(1222)处,所述拉簧(123)的一端固定,所述拉簧(123)的另一端与所述拨板(124)相连接,所述中间料道(121)处的耳机插头(40)移动至所述限位块(122),所述限位块(122)将耳机插头(40)挡在所述缺口(1222)处,使耳机插头(40)停止Y轴方向的移动,所述拨板(124)将耳机插头(40)挡在所述缺口(1222)内;所述夹持机构(20)夹住并带动所述缺口(1222)处的耳机插头(40)推开所述拨板(124),所述拨板(124)在被推开时,所述拉簧(123)受拉而出现弹性形变,当被夹住的耳机插头(40)完全脱离所述拨板(124)时,所述拉簧(123)恢复弹性形变并带动所述拨板(124)进行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耳机插头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0)还包括有第二气缸(25)、连杆结构(26)、偏转板(27),所述连杆结构(26)分别与所述偏转板(27)和所述第二气缸(25)的伸缩杆相连接,所述夹爪气缸(21)固定安装于所述偏转板(27),所述第二气缸(25)通过所述连杆结构(26)带动所述偏转板(27)进行偏转。
CN201921839800.7U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用于耳机插头的自动上料装置 Active CN2108839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9800.7U CN210883952U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用于耳机插头的自动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39800.7U CN210883952U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用于耳机插头的自动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83952U true CN210883952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38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39800.7U Active CN210883952U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用于耳机插头的自动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8395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9379A (zh) * 2019-10-30 2019-12-20 东莞市珍世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耳机插头的自动上料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WO2023065516A1 (zh) * 2021-10-21 2023-04-27 迈得医疗工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上料装置及医用耗材生产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9379A (zh) * 2019-10-30 2019-12-20 东莞市珍世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耳机插头的自动上料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WO2023065516A1 (zh) * 2021-10-21 2023-04-27 迈得医疗工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上料装置及医用耗材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83952U (zh) 一种用于耳机插头的自动上料装置
CN1574265A (zh) 半导体测试处理器中放置半导体器件的装置
CN109980479A (zh) 插针机
CN110919339A (zh) 高精度螺丝锁附定位装置
CN110589379A (zh) 一种用于耳机插头的自动上料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5789677A (zh) 一种电池限位组层夹具及其组装设备
CN114994544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制造安全测试装置
CN216563269U (zh) 锂电池防爆阀组装机构
CN203649676U (zh) 焊接机
CN206302466U (zh) 一种手机测试设备
CN109787067B (zh) 平衡式音频插座自动装配机
CN102495391B (zh) 一种适用于电流互感器的工装板
CN212355513U (zh) 一种用于耳机插头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15345060U (zh) 一种耳机自动测试设备
CN210200854U (zh) 一种生产线
CN210148568U (zh) 上下料夹具及物料转移装置及螺丝刀帽二次注塑设备
CN107634251B (zh) 电芯蹲封机构及其电芯蹲封设备
CN105458818A (zh) 一种自动送料装置
CN112935791B (zh) 一种电口拉环自动装配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217702184U (zh) 一种钟表螺母自动上料锁紧机构
CN211265939U (zh) 一种直流电源插座的组装机
CN110293428A (zh) 一种电机外筒铣削夹具
CN204116491U (zh) 一种汽车绝缘轴接头的检测装置
CN216622653U (zh) 一种连接器的检测治具
KR20190089392A (ko) 이차 전지 세정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