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81638U - 一种车用顶板开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用顶板开合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881638U CN210881638U CN201921944515.1U CN201921944515U CN210881638U CN 210881638 U CN210881638 U CN 210881638U CN 201921944515 U CN201921944515 U CN 201921944515U CN 210881638 U CN210881638 U CN 2108816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riage
- power mechanism
- top plate
- wall
-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顶板开合结构,包括车厢,还包括相对于车厢左右对开的两块矩形顶板、与左右对开的两块矩形顶板分别配合的两套动力机构;每块顶板下面螺接固定有一根齿条,齿条在顶板沿车长方向的中间位置;每块顶板与车厢的前后内壁通过水平滑动结构连接;动力机构中有动力机构输出齿轮;动力机构固定在车厢左侧或右侧内壁上,通过动力机构输出齿轮输出动力,动力机构输出齿轮与齿条啮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开顶板设计,使得整个结构可以打开得更为彻底,有效面积更大;通过设置两套动力机构控制对开顶板,可以更加灵活地控制车厢暴露的区域与面积;采用新的结构形式,缩小了占用空间,使得车厢更为宽敞。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附属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顶板开合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的许多应用场景都需要车用活动顶板的参与。目前的车用活动顶板多是采用翻转式的结构,即在使用时,将活动顶板向车辆两侧或前后翻转,从而将车顶打开,但是,假如采用人力进行翻转,容易造成夹伤事故,采用液压或普通传统轮机构,又对机械动力的要求较高,还有技术方案采用的是输送带与活动顶板固定连接,通过输送带的环形转动,控制活动顶板的伸出与缩回。
申请号为CN201410630548.4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观光电动车及其活动顶板伸缩装置,通过其文件内容可知,观光电动车为开放式的。该技术方案中的伸缩装置包括可转动地安装于两个侧板内侧面前后两端的各自两个输送带轮,切两个侧板上的两个输送带轮上各自环绕设置有一根输送带,输送带轮和动力电机相连并能够靠动力电机带动输送带轮环形运动,输送带轮与活动顶板固定连接,输送带轮固定连接在活动顶板侧面的连接柱上,连接柱距离活动顶板前后端面留有一定距离。该技术方案是通过输送带将活动顶板伸出至车身尾部或缩回至车身前方,但是该方案的适用范围为旅游观光车,且仍会将部分座位上方遮挡,占用大量的车辆顶部空间,有效面积较小,同时,整个结构占用空间较大,另外,由于该活动顶板是整块结构,假如只需要暴露车厢中部的某块区域而不想暴露车厢前后或左右两侧的区域时,该结构难以做到,因此,该结构难以灵活控制车厢的暴露区域的位置与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达到如下目的:1.使车用顶板可以打开得更为彻底、2.灵活控制车厢的暴露区域与面积、3.进一步缩小开合结构占用的空间,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活动顶板开合结构。
一种车用顶板开合结构,包括车厢,还包括相对于车厢左右对开的两块矩形顶板、与左右对开的两块矩形顶板分别配合的两套动力机构;
每块顶板下面螺接固定有一根齿条,齿条在顶板沿车长方向的中间位置;
每块顶板与车厢的前后内壁通过水平滑动结构连接;
动力机构中有动力机构输出齿轮;
动力机构固定在车厢左侧或右侧内壁上,通过动力机构输出齿轮输出动力,动力机构输出齿轮与齿条啮合。
优选地,所述的动力机构为电动机。
优选地,所述的动力机构为液压马达。
优选地,所述的水平滑动结构包括滑块和滑槽,滑块固定在顶板沿车长方向的前后两个端面上,滑槽固定在车厢前后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的滑块的长度与车厢宽度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通过对开顶板设计,使得整个结构可以打开得更为彻底,有效面积更大;
2. 通过设置两套动力机构控制对开顶板,可以更加灵活地控制车厢暴露的区域与面积;
3. 采用新的结构形式,缩小了占用空间,使得车厢更为宽敞。
附图说明
图1:车用顶板开合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2:车用顶板开合结构内部示意图;
图3:图2中B-B向示意图;
图4:图2中C-C向示意图;
图5: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6:图3中D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车厢、3.动力机构、3.1.动力机构输出齿轮、4.顶板、4.1.滑块、4.2.齿条、4.3.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公开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解释,而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一切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替换、组合和发展得到的技术方案,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6所示,针对封闭式的车厢1,一种车用顶板开合结构,包括车厢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于车厢1左右对开的两块矩形顶板4、与左右对开的两块矩形顶板4分别配合的两套动力机构3;
每块顶板4下面螺接固定有一根齿条4.2,齿条4.2在顶板4沿车长方向的中间位置;
每块顶板4与车厢1的前后内壁通过水平滑动结构连接;
动力机构3中有动力机构输出齿轮3.1;
动力机构3设置在一个倒L型承载平台上,L型承载平台螺接固定在车厢1左侧或右侧内壁上,通过动力机构输出齿轮3.1输出动力,动力机构输出齿轮3.1与齿条4.2啮合。
其中,所述的动力机构3为电动机。
所述的水平滑动结构包括滑块4.1和滑槽4.3,滑块4.1截面呈“工”字型,滑槽4.3固定在车厢1前后内壁上。滑块4.1固定在顶板4沿车长方向的前后两个端面上,滑块4.1的长度与车厢1宽度相等,这样,滑块4.1在随顶板4向车厢左侧或右侧滑出较长距离时,仍有较长部分穿在滑槽4.3中,使得整体结构其能够承受较大的力,更为牢固、稳定,相应地,车厢前内壁或后内壁上均设置两排滑槽4.3,使得顶板4闭合时,滑块4.1能够合适地隐藏在车厢内,进一步地,两排滑槽4.3的较高槽的下沿略高于较低的槽的上沿1-2mm,这样使得两排滑槽4.3出现部分重叠,进一步地节省了空间。
在需要将顶板4打开时,固定在倒L型承载平台上的两个电动机分别转动,带动动力机构输出齿轮3.1转动,由于齿条4.2与动力机构输出齿轮3.1啮合,因此,齿条4.2随着动力机构输出齿轮3.1的转动而向车厢两侧移动,又由于齿条4.2是螺接固定在顶板4上的,因此,顶板4就会随之向车厢两侧移动,由于顶板4的前后两侧各螺接固定有呈“工”字型的长条状滑块4.1,且滑块4.1的一侧穿入滑槽4.3,因此,一方面,顶板4的垂直高度位置被固定,另一方面,顶板4在开合时,可以沿滑槽4.3水平移动,其稳定性更好,当需要将顶板4关闭时,控制电机反转即可。
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缩小了占用空间,使得车厢1更为宽敞;通过对开顶板4设计以及滑块4.1与滑槽4.3间的配合,使得整个结构可以打开得更为彻底,有效面积更大;通过设置两套动力机构3分别控制对开顶板4,可以更加灵活地控制车厢1暴露的面积与位置,另外,其控制方案更为安全可靠,且顶板4的移动轨迹更易控制,也更为稳定。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的动力机构3为液压马达,另外,滑块4.1固定在车厢1前后内壁上,滑槽4.3固定在顶板4沿车长方向的前后两个端面上。但是,显而易见地,其整个工作过程并未受到影响,可以达到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Claims (5)
1.一种车用顶板开合结构,包括车厢(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于车厢(1)左右对开的两块矩形顶板(4)、与左右对开的两块矩形顶板(4)分别配合的两套动力机构(3);
每块顶板(4)下面螺接固定有一根齿条(4.2),齿条在顶板(4)沿车长方向的中间位置;
每块顶板(4)与车厢(1)的前后内壁通过水平滑动结构连接;
动力机构(3)中有动力机构输出齿轮(3.1);
动力机构(3)固定在车厢(1)左侧或右侧内壁上,通过动力机构输出齿轮(3.1)输出动力,动力机构输出齿轮(3.1)与齿条(4.2)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顶板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机构(3)为电动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顶板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机构(3)为液压马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顶板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滑动结构包括滑块(4.1)和滑槽(4.3),滑块(4.1)固定在顶板(4)沿车长方向的前后两个端面上,滑槽(4.3)固定在车厢(1)前后内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用顶板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4.1)的长度与车厢(1)宽度相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44515.1U CN210881638U (zh) | 2019-11-12 | 2019-11-12 | 一种车用顶板开合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44515.1U CN210881638U (zh) | 2019-11-12 | 2019-11-12 | 一种车用顶板开合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881638U true CN210881638U (zh) | 2020-06-30 |
Family
ID=71334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44515.1U Active CN210881638U (zh) | 2019-11-12 | 2019-11-12 | 一种车用顶板开合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881638U (zh) |
-
2019
- 2019-11-12 CN CN201921944515.1U patent/CN21088163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E202007003110U1 (de) | Automobil mit erleichtertem Fahrgastausstieg | |
CN210881637U (zh) | 一种车用活动顶板开合结构 | |
CN210881638U (zh) | 一种车用顶板开合结构 | |
CN106240433A (zh) | 一种气象雷达车电动顶盖 | |
CN209833476U (zh) | 平推式篷布机构货箱顶盖和渣土车 | |
CN206928184U (zh) | 一种适用性强的桥梁伸缩装置 | |
EP1561674B1 (en) | Adjustable-wheelbase vehicle chassis | |
CN203623874U (zh) | 一种电动车 | |
CN112093350A (zh) | 一种十六轮四向穿梭车 | |
CN206719067U (zh) | 一种前后双翻式牵引式房车 | |
CN212556012U (zh) | 一种拱篷式篷盖系统 | |
CN212765917U (zh) | 一种链条牵引式篷盖系统 | |
CN115230760A (zh) | 一种具有登车踏板组件的轨道交通车辆 | |
CN212220211U (zh) | 一种多动力机构地铁隧道维修车 | |
CN105291869A (zh) | 一种可伸缩电动汽车 | |
CN204870702U (zh) | 后置式移动式汽车维修保养服务车 | |
CN211818491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共享车位 | |
CN211729073U (zh) | 一种可翻转式无人驾驶车控制元件安装平台 | |
CN209813824U (zh) | 多连杆货厢顶盖系统 | |
CN103707976B (zh) | 一种电动车 | |
CN205970784U (zh) | 一种气象雷达车大顶盖开合机构 | |
CN217259785U (zh) | 一种带有前后平移顶盖的环保车厢及其构成的车辆 | |
CN205044610U (zh) | 一种拉臂上装箱体支撑滚轮 | |
CN204567894U (zh) | 前置儿童遮雨篷 | |
CN219931943U (zh) | 一种新型自卸车车厢后门翻转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