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72240U - 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 - Google Patents

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72240U
CN210872240U CN201921119960.4U CN201921119960U CN210872240U CN 210872240 U CN210872240 U CN 210872240U CN 201921119960 U CN201921119960 U CN 201921119960U CN 210872240 U CN210872240 U CN 210872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ving
far
stent
braided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1996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峥
刘享承
金飞龙
赵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qi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Tongqi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Tongqi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Tongqia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1996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72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72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72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呈管状结构,作为支撑血管的主体,包括切割部件和编织部件,其中切割部件靠近支架近端,编织部件靠近支架远端;推送回收装置,采用可解脱的方式与支架本体连接,用于在导管内推送和回收支架主体;所述切割部件,在近端与推送回收装置连接,在远端与编织部件连接;其中,所述切割部件上设置有穿插孔,用于编织部件的编织丝穿插编织。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相对于现有技术,该编织支架完全释放后,如果支架出现定位不准确、贴壁不佳等问题后,可以将支架再回收到微导管内,重新定位和释放,从而保证操作安全性。

Description

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用于治疗颅内血管的植入装置,属于颅内血管动脉瘤的支架辅助栓塞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动脉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血管疾病,是由于动脉壁因局部病变而向外膨出,形成永久性的局限性扩张。动脉瘤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但发生动脉瘤最常见的地方是脑动脉,颅内动脉瘤是一种高致病率和高致死率的脑血管疾病,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外科手术夹壁和血管介入治疗是颅内动脉瘤治疗的两种主要方式,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由于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愈合好等特点,成为很多医院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式基本为颅内栓塞弹簧圈。
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是经皮血管穿刺,通过微导管导入血管,将金属弹簧圈置入动脉瘤内以填塞动脉瘤,从而阻止血流流入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材料和微导管的设计,可以到达迂曲复杂的脑动脉的动脉瘤病变,且通过瘤腔的填塞阻止血流冲击。对于宽颈的复杂动脉瘤的栓塞治疗,为避免弹簧圈填塞过程中突入载瘤动脉,可在载瘤动脉内采取临时性或永久性的辅助栓塞策略。目前支架辅助栓塞技术是弹簧圈栓塞最常用的技术。支架在动脉瘤的血管治疗中,除了发挥机械阻挡作用,防止弹簧圈突入并保证载瘤动脉通畅;还可以改变载瘤动脉和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特性,促进瘤内血栓形成,降低动脉瘤复发的风险。
由于脑血管的解剖形态迂曲复杂,具有比冠脉和外周血管更多、更小的弯曲,例如,在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血管弯曲夹角为20°~90°,弯曲半径为2mm~4.5mm,所以需要支架具有足够的顺应性,顺应迂曲的脑血管。目前的颅内血管支架技术如下:
现有的血管支架,其明显缺陷在于,支架推出微导管80%以上后,无法再次回收到微导管内,但在术中操作时,动脉瘤支架需要完全覆盖瘤颈口,同时要保证瘤颈口两侧有足够的锚定距离,而且颅内血管形态迂曲复杂,为了保证良好的贴壁,在释放过程中会采用一定推拉释放技术。但在这些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支架提前释放,以及定位与贴壁性存在问题时,支架却又无法回收再定位的等现象,一旦这些问题出现,在术中就比较难处理。特别是,相对于切割型支架,编织型支架具有更好的径向支撑力和顺应性,在颅内血管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但术中定位和释放技术更为繁琐,对操作的安全性要求更高。所以,对于颅内编织型支架,术中操作的安全性尤为重要。
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颅内动脉瘤支架,其一,能够完全释放后再回收,保证操作安全性,其二,具有更优的径向支撑力和顺应性,其三,具有更好的血管锚定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下问题:一是,编织型支架释放大于80%后不可再回收,导致定位不准确和贴壁不良,但又无法重新再调整的现象;二是,由于编织型支架在术中操作比较繁琐,易出现提前解脱的现象。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包括:
支架主体,呈管状结构,作为支撑血管的主体,包括切割部件和编织部件,其中切割部件靠近支架近端,编织部件靠近支架远端;
推送回收装置,采用可解脱的方式与支架本体连接,用于在导管内推送和回收支架主体;
切割部件,在近端与推送回收装置连接,在远端与编织部件连接;
其中,切割部件上设置有穿插孔,用于编织部件的编织丝穿插编织。
进一步地,切割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近端连接杆和远端连接部,且穿插孔位于沿管壁分布延伸的远端连接部上;
近端连接杆采用可解脱的方式与推送回收装置连接;
远端连接部,整体呈斜开口式管状结构。
进一步地,可解脱的方式采用电解脱方式。
进一步地,切割部件的远端连接部由若干连接筋组成;
连接筋组成树状结构后,最末层的连接筋的自由端顺次两两连接,组成圆柱状结构;
其中,最末层的连接筋包括依次间隔排布的正连接筋和负连接筋;相邻的正连接筋和负连接筋的自由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编织部件由一根编织丝沿工装螺旋回绕编织而成;编织丝的头端和尾端采用相连接;
编织部件的近端形成第一回绕编织环和第二回绕编织环;
编织部件的远端形成第三回绕编织环和第四回绕编织环;
其中,第一回绕编织环比第二回绕编织环更靠近支架近端,第四回绕编织环比第三回绕编织环更靠近支架远端。
进一步地,正连接筋和负连接筋依次连接,形成一排靠近支架近端的近端连接点和一排靠近支架远端的远端连接点,仅在远端连接点上设置有穿插孔。
进一步地,正连接筋和负连接筋依次连接,形成一排靠近支架近端的近端连接点和一排靠近支架远端的远端连接点,在近端连接点和远端连接点上均设置有穿插孔。
进一步地,回绕编织环穿过穿插孔时,回绕编织环在穿插孔的两侧形成有防滑结构;
防滑结构:
由回绕编织环在穿插孔的两侧的编织丝相互缠绕形成或由回绕编织环在穿插孔的两侧与穿插孔固定连接形成。
进一步地,回绕编织环与穿插孔的连接处形成两股缠绕的辫状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回绕编织环依次穿过远端连接点上的穿插孔时,第一回绕编织环在穿插处形成第一尖角,第二回绕编织环自身形成对称的第二尖角,且第一尖角比第二尖角更靠支架近端;
第一回绕编织环依次穿过近端连接点上的穿插孔时,第二回绕编织环依次穿过远端连接点上的穿插孔,第一回绕编织环在穿插处形成第一尖角,第二回绕编织环在穿插处形成第二尖角。
进一步地,推送回收装置包括:
一根输送导丝;
输送导丝的远端设置有连接球;连接球与近端连接杆相连;输送导丝通过电解脱的方式与支架主体主动分离。
进一步地,输送导丝远端的连接球与连接杆的连接处设置有显影环,支架主体上螺旋缠绕有显影丝,且支架主体远端的喇叭口上沿圆周均布有显影弹簧圈。
进一步地,编织丝头端和编织丝尾端重叠,并通过激光点焊连接。
进一步地,支架主体的切割部件和编织部件所用材料为镍钛合金、钴基合金或不锈钢,编织丝的直径为0.02mm~0.3mm,显影所用的材料为铂钨合金、铂铱合金或纯钽;
进一步地,第一回绕编织环、第二回绕编织环、第三回绕编织环第四回绕编织环个数均相等。
进一步地,第一回绕编织环、第二回绕编织环、第三回绕编织环第四回绕编织环个数均为1~20。
进一步地,第三回绕编织环和第四回绕编织环在远端形成喇叭口。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该编织支架完全释放后,如果支架出现定位不准确、贴壁不佳等问题后,可以将支架再回收到微导管内,重新定位和释放,从而保证操作安全性;
2、一旦确认定位、贴壁等性能良好后,就可以通过电解脱的方式,实现输送导丝31与支架的分离,有效避免出现提前解脱现象;
3、该编织支架完全释放后,在动脉瘤两端具有足够的锚定距离,并且具有一定网格密度和径向支撑力,且支架远端具有喇叭口,增强了对载瘤动脉的锚定效果,支架更不易移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主体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主体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主体从微导管内释放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支架主体前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支架主体后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支架主体前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编织部件与穿插孔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支架主体前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支架主体前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近端连接杆与输送导丝31的连接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编织丝头端和编织丝尾端的连接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编织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包括:
10-支架主体,11-近端连接杆,12-斜连接筋,13-远端波纹筋,14-切割部件,15-编织丝,16-编织部件,17-喇叭口,18-显影弹簧圈,19-显影丝,21-第一回绕编织环,22-第二回绕编织环,23-连接球,24-微导管,25-显影环,26-载瘤动脉,27-动脉瘤,28-栓塞弹簧圈,29-编织芯轴,30-回绕柱,31-输送导丝,42-头端,43-激光点焊,44-尾端,46-熔断点,48-绝缘涂层,61-圆孔,62-第一尖角,63-分支负波纹筋,64-分支正波纹筋,65-第一交点,66-远端负波纹筋,67-远端正波纹筋,68-第二尖角,69-第二交点,70-第二穿插孔,73-第一回绕柱,74-第二回绕柱,75-编织工装,76-第三回绕柱,77-第四回绕柱,80-第三回绕编织环,81-第三尖角,82-第四回绕编织环,83-第四尖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3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尤其是一种用于颅内血管疾病治疗的支架,可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等血管疾病。
本申请中的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包括支架主体10及推送回收装置,且支架主体10呈镂空管状结构,置于血管内,起支撑血管和栓塞弹簧圈的作用,其中支架主体10包括切割部件14和编织部件16。
本申请中的近端是指在送入血管中时靠近推送回收装置的一端(即靠近操作端),同时也对应血管近端;而反之,远端是指在送入血管中时远离推送回收装置的一端(即远离操作端),同时也对应血管远端。
本申请中的支架主体10作为血管支架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金属管材雕刻而成,一部分是由金属丝编织而成的。编织部件16由一根编织丝15沿圆柱壁面螺旋回绕编织而成,且编织部件16的近端和远端均形成多个回绕编织环。
具体地,如图1-2所示,支架主体10是由切割部件14和编织部件16组成,切割部件14采用斜口设计,由近端连接杆11、斜连接筋12、远端波纹筋13组成。编织部件16靠近支架远端,由一根编织丝15编织而成,其近端与切割部件14连接,远端具有喇叭口17,喇叭口17上均匀分布着显影弹簧圈18,整个编织部件16缠绕着显影丝,起到支架全身显影的效果。
如图6所示的展开图,连接筋组成树状结构后,最末层的连接筋自由端顺次两两连接,组成圆柱状结构。所谓的连接筋,从树状结构图上看,就是两个端点之间的连接线,也就是枝杈,其中位于最末层的连接筋的两端的连接点,分别形成了近端连接点和远端连接点。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由斜连接筋12和远端波纹筋13组成了远端连接部,且远端连接部采用一个具有斜口段结构的圆柱形,斜口的设计方案能够使得整个支架在收缩到微导管24中相对容易。
本实施例中,正连接筋对应远端正波纹筋67,负连接筋对应远端负波纹筋66,所谓的波纹筋意味着该筋的形状呈现波纹状,且一组相对的远端正波纹筋67和远端负波纹筋66组成一个类似于椭圆的结构。分支正波纹筋64和分支负波纹筋63中的分支是用于区别远端正波纹筋67和远端负波纹筋66中的远端所指代的区域。
切割部件14的近端连接杆11上有圆孔61,斜连接筋12向远端延伸出分支正波纹筋64和分支负波纹筋63,分支正波纹筋64和分支负波纹筋63再向远端延伸出远端正波纹筋67和远端负波纹筋66。远端正波纹筋67和远端负波纹筋66在近端相交形成第一交点65,远端正波纹筋67和远端负波纹筋66在远端相交形成第二交点69,一定相同数量的第一交点65和第二交点69沿周向均匀分布。
在本申请中,斜连接筋12的筋宽大于远端波纹筋13的筋宽,由于远端波纹筋13的数量远远多余斜连接筋12,因此为了保持整体强度的一致以及使用效果,远端波纹筋13的筋宽略细于斜连接筋12的筋宽。
在本申请中,斜连接筋12以直线筋为例,波纹筋以弧线为例,但实际上连接筋的形状没有强制性要求。同时,所采用的的正,负这样的词语,只是为了形成一正一负的配合结构,在结构本身没有特别含义。
如图7所示的局部结构图,通过特定的工装,固定和拉紧切割部件14与编织部件16,并通过热处理定型的方式,使第一回绕编织环21在第二穿插孔70处形成第一尖角62,使第二回绕编织环22形成第二尖角68,这样的话,在回收整个支架时,编织部件16会很轻易进入内径较小的微导管24内。在编织部件16远端的第三回绕编织环80和第四回绕编织环82上均有第三尖角81和第四尖角83,沿周向均布的第四回绕编织环82被热定型成喇叭。
本申请中,编织部件16由编织工装75编织而成,编织工装75包括编织芯轴29、第一回绕柱73、第二回绕柱74、第三回绕柱76、第四回绕柱77。由一根编织丝15绕着编织芯轴29,并分别在第一回绕柱73、第二回绕柱74、第三回绕柱76、第四回绕柱77处回绕,进而形成第一回绕编织环21、第二回绕编织环22、第三回绕编织环80、第四回绕编织环82。一根编织环的头端42和尾端44部分重叠,并通过激光点焊43连接。
支架主体10通过连接杆与输送导丝31上的连接球23进行连接,支架释放后,通过电解脱的方式进行释放。
近端的回绕编织环穿过远端连接筋上的穿插孔,用于实现与切割部件14的连接,且远端的回绕编织环呈向外扩张的喇叭口17;编织丝头端42和编织丝尾端44部分重叠,并通过激光点焊43连接,如图11所示。
推送回收装置包括一根输送导丝31,输送导丝31的远端设置有连接球23。连接球23与近端连接杆相连。输送导丝31通过电解脱的方式与支架主体10主动分离,如图10所示,支架释放后,通过电解脱的方式进行释放;支架主体10在释放前收纳于微导管24内,通过输送导丝31实现支架主体10的完全推送或回收。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输送导丝31的尾端熔接形成连接球23,连接球23置入连接杆上圆孔61内,再将显影环25套入连接杆,然后通过焊接或粘接的方式将显影环25与连接杆固定,从而实现输送导丝31与切割部件14的连接。另外,输送导丝31进入血管内的部分均有绝缘涂层48,包括尾端的连接球23也被绝缘涂层48覆盖,但在显影环25靠近近端附近有熔断点46,熔断点46外层未覆盖绝缘涂层48,当时整个金属的输送导丝31通入恒定电流时,熔断点46在血液中形成电流回路,在一定导电时间内熔断点46被电解熔断,实现输送导丝31与支架本体10的分离。
本实施例中,微导管24远端、输送导丝31与连接杆的连接处设置有显影环25,支架主体10上螺旋缠绕有显影丝19,且支架主体10远端的喇叭口17上沿圆周均布有显影弹簧圈18。
远端连接部沿管壁倾斜延伸,并与管壁上的近端连接杆11相接;远端连接筋沿管壁呈波形延伸,且相邻的远端连接筋交汇于波形的波峰波谷处。
实施例一:
如图4-7所示,编织部件16近端沿圆周均匀分布相同数量第一回绕编织环21和第二回绕编织环22,编织部件16远端沿圆周均匀分布相同数量第三回绕编织环80和第四回绕编织环82。第一回绕编织环21到近端连接杆11的距离小于第二回绕编织环22到近端连接杆11的距离。每个第二交点69上均有第二穿插孔70,第一回绕编织环21均穿过第二穿插孔70,起到切割部件14与编织部件16连接的作用。
实施例二:
如图8所示,是本申请的另一种编织方式,切割部件14在第一交点65处有第一穿插孔,第二交点69处有第二穿插孔70,第一回绕编织环21穿过第一穿插孔,第二回绕编织环22穿过第二穿插孔70,从而达到切割部件14与编织部件16连接的目的。
实施例三:
如图9,在另一实施例中,切割部件14和编织部件16,通过第一回绕编织环21穿过第二穿插孔70进行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两股缠绕的辫状结构。这里的辫状结构作为防滑结构放置编织丝在穿插孔内滑动,也可以通过焊接等固定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相较于第一种连接方式,该连接结构中回绕编织环与穿插孔的连接不易滑动,更为稳固。
如图12所示,本申请中编织部件16由一根编织丝15沿编织工装75螺旋回绕编织而成,且编织工装75包括编织芯轴29和沿轴线交错分布于编织芯轴29上的若干组回绕柱30,通过在编织工装75上的回绕柱30上回绕形成;编织丝15的材料可以为镍钛合金、钴铬合金或不锈钢等,且编织丝15的直径为0.02mm-0.3mm。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释放过程中,根据血管尺寸,选择合适的支架,支架系统沿着微导管24进入血管内,采用标准的释放技术,将支架主体10完全释放。本结构可以通过观察支架显影环25、螺旋缠绕的显影丝以及显影弹簧圈18来判断支架释放位置是否准确、支架是否张开完全以及支架贴壁是否良好。一旦发现支架有位置不合适、张开不完全、贴壁不佳等问题,可以回拉输送导丝31将整个支架再回收到微导管24内,重新定位和释放。
完成支架位置、张开和贴壁性情况的确认后,通过电解脱的方式将连接杆与输送远端分离,将支架置于血管内。在本技术领域中,目前并没有类似的技术方案能够做到。
其次,在本方案中,近端连接杆11采用偏置的方案,支架释放后,近端连接杆11会因切割部件14的外扩力而贴近血管壁,避免因近端连接杆11未贴壁而形成血栓。
具体地,在中间斜口段的近端方向,近端连接杆11逐步贴近血管,在结构上,近端连接杆11在血管中任何位置都可以,但是实际操作中,近端连接杆11最好要逐步贴近血管,这样能够降低在使用过程中,血液流动在近端连接杆11与中间斜口段连接处形成血栓的可能,如果将近端连接杆11悬置于血管中,在近端连接杆11与中间斜口段连接处的周边都会因为血液流动而提高形成血栓的可能,因此在实际中,近端连接杆11需要逐步贴近血管设置,将整个中间斜口段形成一个斜坡面放置于血管中,与血液相接触。
本申请中切割部件14由斜连接筋12和远端连接筋形成了斜口段的结构,斜口的设计方案能够使得整个支架在收缩到微导管24中相对容易,如果采用圆柱状结构,在收缩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夹角的存在也是为了使得编织部件16在进入微导管24的过程中操作更容易便捷一些,尤其是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的排布方式,如果两类夹角位于同一个平面内,会使得收纳的时候远远没有错开的分布使用起来更好。本申请中的编织部件16由一根丝编织成型,使得整体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的稳固。
如图3所示,在血管内,可以通过观察支架上显影环25和微导管24上显影环25的位置,判定支架是否完全释放。支架完全释放后,放置在动脉瘤27的瘤颈部位,动脉瘤27两端也有足够的锚定距离,由于支架具有一定网格密度和径向支撑力,弹簧圈不会压迫支架使之变形,弹簧圈也不会突入载瘤动脉26中。支架远端具有喇叭口17,增强了对载瘤动脉26的锚定效果,支架更不易移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包括:
支架主体,呈管状结构,作为支撑血管的主体,包括切割部件和编织部件,其中切割部件靠近支架近端,编织部件靠近支架远端;
推送回收装置,采用可解脱的方式与支架本体连接,用于在导管内推送和回收支架主体;
所述切割部件,在近端与推送回收装置连接,在远端与编织部件连接;
其中,所述切割部件上设置有穿插孔,用于编织部件的编织丝穿插编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割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近端连接杆和远端连接部,且所述穿插孔位于沿管壁分布延伸的远端连接部上;
所述近端连接杆采用可解脱的方式与推送回收装置连接;
所述远端连接部,整体呈斜开口式管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割部件的远端连接部由若干连接筋组成;
所述连接筋组成树状结构后,最末层的连接筋的自由端顺次两两连接,组成圆柱状结构;
其中,所述最末层的连接筋包括依次间隔排布的正连接筋和负连接筋;相邻的所述正连接筋和负连接筋的自由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织部件由一根编织丝沿工装螺旋回绕编织而成;所述编织丝的头端和尾端相互连接;
所述编织部件的近端形成第一回绕编织环和第二回绕编织环;
所述编织部件的远端形成第三回绕编织环和第四回绕编织环;
其中,所述第一回绕编织环比第二回绕编织环更靠近支架近端,第四回绕编织环比第三回绕编织环更靠近支架远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连接筋和负连接筋依次连接,形成一排靠近支架近端的近端连接点和一排靠近支架远端的远端连接点,仅在远端连接点上设置有所述穿插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连接筋和负连接筋依次连接,形成一排靠近支架近端的近端连接点和一排靠近支架远端的远端连接点,在近端连接点和远端连接点上均设置有所述穿插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有所述回绕编织环穿过所述穿插孔时,回绕编织环在所述穿插孔的两侧形成有防滑结构;
所述防滑结构:
由回绕编织环在所述穿插孔的两侧的编织丝相互缠绕形成或由回绕编织环在所述穿插孔的两侧与穿插孔固定连接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回绕编织环依次穿过远端连接点上的穿插孔时,第一回绕编织环在穿插处形成第一尖角,第二回绕编织环自身形成对称的第二尖角,且第一尖角比第二尖角更靠支架近端;
所述第一回绕编织环依次穿过近端连接点上的穿插孔时,第二回绕编织环依次穿过远端连接点上的穿插孔,第一回绕编织环在穿插处形成第一尖角,第二回绕编织环在穿插处形成第二尖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送回收装置包括:
一根输送导丝;
所述输送导丝的远端设置有连接球;所述连接球与近端连接杆相连;所述输送导丝通过电解脱的方式与支架主体主动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导丝远端的连接球与连接杆的连接处设置有显影环,支架主体上螺旋缠绕有显影丝,且支架主体远端的喇叭口上沿圆周均布有显影弹簧圈。
CN201921119960.4U 2019-07-17 2019-07-17 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 Active CN210872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19960.4U CN210872240U (zh) 2019-07-17 2019-07-17 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19960.4U CN210872240U (zh) 2019-07-17 2019-07-17 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72240U true CN210872240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25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19960.4U Active CN210872240U (zh) 2019-07-17 2019-07-17 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7224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6734A (zh) * 2019-07-17 2019-09-17 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
CN113288535A (zh) * 2021-05-28 2021-08-24 成都百瑞恒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颅内血管支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6734A (zh) * 2019-07-17 2019-09-17 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
CN110236734B (zh) * 2019-07-17 2024-06-04 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
CN113288535A (zh) * 2021-05-28 2021-08-24 成都百瑞恒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颅内血管支架
CN113288535B (zh) * 2021-05-28 2023-11-28 成都百瑞恒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颅内血管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6734B (zh) 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
US11678888B2 (en) Devices for vascular occlusion
US11045204B2 (en) Vascular remodeling device
KR101843219B1 (ko) 임플란트
US9962164B2 (en) Wing bifurcation reconstruction device
USRE38972E1 (en) Intravascular device
US931432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taining vaso-occlusive devices within an aneurysm
USRE42758E1 (en) Expandable curvilinear strut arrangement for deployment with a catheter to repair an aneurysm
US20120296362A1 (en) Vascular remodeling device
US8267923B2 (en) Detachable aneurysm neck bridge
US5916235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use of detachable coils in vascular aneurysms and body cavities
CN109789008A (zh) 动脉瘤闭塞装置
JP2011528943A (ja) 血管リモデリング装置
CN210872240U (zh) 可完全回收的编织支架
US10828040B2 (en) Vascular implant
CN111658251A (zh) 一种血流导向型血管支架
JP2022534994A (ja) 血管再建デバイス
CN218186864U (zh) 一种新型形状记忆聚合物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Unit 1-B, Building 4, Zhuhai Zhongdian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No. 1 Tangjiawan Keji 7th Road,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9000

Patentee after: Tongqiao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Unit 1-B, Building 4, Zhuhai Zhongdian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No. 1 Tangjiawan Keji 7th Road,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9000

Patentee before: ZHUHAI TONGQIAO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