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61200U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61200U
CN210861200U CN201921494333.9U CN201921494333U CN210861200U CN 210861200 U CN210861200 U CN 210861200U CN 201921494333 U CN201921494333 U CN 201921494333U CN 210861200 U CN210861200 U CN 210861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urner
gas
mixing chamber
f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943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943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61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61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61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基座、与基座形成中央混气室的内环火盖,与基座形成外环混气室的外环火盖,该中央混气室和外环混气室之间形成补气腔,基座上还设有连通补气腔与外界的二次补气通道,其特征在于:内环火盖在邻近补气腔的壁面上沿周向开设有连通中央混气室的出火孔和/或保火孔,二次补气通道内具有用于采集出火孔和/或保火孔形成的火焰所产生光的采光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光装置能最终控制燃气灶的电磁阀关闭,切断燃气通路,减少了现有燃烧器的热电偶或感应针,使得灶具整体上更加简洁美观;同时采光装置二次补气通道内,能保持燃烧器原有整体外观的美观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熄火保护结构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市场上的灶具产品,熄火保护系统主要分为两种,离子熄火保护系统和热电偶熄火保护系统,但两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火焰的感应范围较小,个别火孔堵塞就易误判熄火,为此如本申请人提供了一种如一专利号为ZL201520935722.6(授权公告号为CN20517436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其公开了一种包括有热电偶、点火针、独立内环通道、独立外环通道,位于独立外环通道出口上方的外环火盖和位于独立内环通道出口上方的内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蚋和点火针均安装在外环火盖外侧,点火针依靠外环通道火焰点火,热电偶利用外环通道火焰保火,维持热电熄火保护装置正常使用,使得热电偶外移以避免因内环火盖的散热过慢而造成热电偶的敏感性降低,提高热电偶的熄火保护力。而另外一种离子熄火保护系统如一申请号为CN201810080868.5(申请公布号为CN10806131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燃气灶离子感焰式熄火保护装置》其包括了控制器、电池、燃烧器、热电束、自吸电磁阀、燃气管道组成,所述的自吸电磁阀安装在燃气管上并与控制器导线连接,所述的热电偶束由若干根热电首尾串联外部套金属外壳而成,所述热电偶相互之间利用耐高温绝缘层相互隔开,放置于金属外壳中,热电偶束安装在燃烧器火孔旁边与控制器导线连接,所述的控制器与电池导线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由于安装有电池与控制器连接,在灶具开始工作点火时,电磁低依靠电池能量开启,火焰点燃正常工作后,由时同于燃烧器上安装有热电偶束,自吸电磁阀利用热电偶束遇火焰热能产生的电量保持所需工作状态,因此,灶具正常工作时无需电池供电,节省电池电量,但这种熄火保护结构耗电较大,电池更换频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具有另一种熄火保护装置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
基座;
内环火盖,设置在基座之上,并且与基座之间形成中央混气室;
外环火盖,也设置在基座之上,位于内环火盖的外围,并且与基座之间形成外环混气室;所述中央混气室和外环混气室之间形成补气腔;所述基座上还沿周向间隔地设有多个径向的用于连通所述补气腔与外界的二次补气通道;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在邻近所述补气腔的壁面上沿周向开设有连通所述中央混气室的出火孔和/或保火孔,所述二次补气通道内具有用于采集所述出火孔和/或保火孔形成的火焰所发生光的采光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采光装置包括有:
采光通道,包括有朝向所述出火孔和/或保火孔的采光口;
光敏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外围,用于接收光信号;以及
传输部件,设置在所述采光通道内,以用于将所述采光口的光传输至光敏组件。
由于光敏组件设置在基座外围,可使得光敏组件远离温度较高的燃烧部位,使得光敏组件的工作温度不至于过高,保证了光敏组件的性能和寿命,而且保存了灶具外观的整体性和美观性;另外,由于采光通道的采光口正对着内环出火孔形成的内环火焰,若内环出火孔为顶面形成内环火焰,则采光口正对热电偶对应的保火孔,从而保证内环火焰或是保火孔所发出的光可以最大范围地传播到传输部件上,然后直接传输至光敏组件如光敏管,由于传输部件可采用光纤射,使得光线损失很小,故光敏管所接收到的内环光线强度较强。
进一步地,所述光敏组件包括有光敏管;以及
壳体,用于容纳所述光敏管,该壳体具有供所述光敏管的正、负电极露出的通孔。
为了防止光纤在采光口被溢液或是其它杂物堵塞,所述传输部件包括有光纤以及包围该光纤的密封套。
为了避免因采光通道的设置而影响二次补气通道的二次空气的补气,优选地,所述采光通道包括有竖向部和倾斜部,所述竖向部呈管状并为所述基座的一部分,而所述倾斜部则位于所述二次补气通道内。
为了实现倾斜部还有导引二次空气的作用,优选地,所述倾斜部相对所述二次补气通道所在水平面的夹角α的大小为45°≤α≤60°。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补气通道具有邻近所述补气腔的空气流出口,所述空气流出口被所述采光通道的倾斜部一分为二,即分为第一空气流出口和第二空气流出口,所述第一空气流出口和第二空气流出口沿气流的方向呈喇叭口状。由于二次补气通道因采光通道之倾斜部的阻挡而影响二次空气的补充,为此,第一空气流出口和第二空气流出口的呈喇叭口的设置则能使二次空气气体体积由小变大,形成负压区,更利于吸入二次空气进入补气腔中,而改善二次空气补充,减弱采光通道对二次空气的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燃烧器在燃烧时,火焰中含有一定量的光,为此,二次补气通道内具有独立于外环混气室、并用于采集出火孔和/或保火孔形成的火焰所产生光的采光装置,以最终控制燃气灶的电磁阀关闭,切断燃气通路,减少了现有燃烧器的热电偶或感应针,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灶具整体上更加简洁美观;同时采光装置二次补气通道内,能保持燃烧器原有整体外观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烧器放置在底盘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座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最佳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基座1,设置在基座1之上,并且与基座1之间形成中央混气室21的内环火盖2,同样也设置在基座1之上,位于内环火盖2的外围,并且与基座1之间形成外环混气室31的外环火盖3,中央混气室21和外环混气室31之间形成补气腔4,基座1上还沿周向间隔地设有多个径向的用于连通补气腔4与外界的二次补气通道11,内环火盖2在邻近补气腔4的壁面上沿周向开设有连通中央混气室21的出火孔22,二次补气通道11内具有用于采集出火孔22和/或保火孔23形成的火焰所产生光的采光装置。由于燃烧器在燃烧时,火焰中含有一定量的光,为此,二次补气通道11内具有独立于外环混气室31、并用于采集出火孔22和/或保火孔23形成的火焰所产生光的采光装置,以最终控制燃气灶的电磁阀关闭,切断燃气通路,减少了现有燃烧器的热电偶或感应针,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灶具整体上更加简洁美观,同时采光装置设于二次补气通道11内,能保持燃烧器原有整体外观的美观性,本实施例以采集出火孔22的火焰所产生光的采光装置为例。
具体地,采光装置包括有采光通道5,该采光通道5包括有朝向出火孔22和/或保火孔23的采光口51;设置在基座1外围,用于接收光信号的光敏组件6;以及设置在采光通道5内,以用于将采光口51的光传输至光敏组件6的传输部件7;由于光敏组件6设置在基座1外围,可使得光敏组件6远离温度较高的燃烧部位,如靠近底盘8的位置,使得光敏组件6的工作温度不至于过高,保证了光敏组件6的性能和寿命,而且保存了灶具外观的整体性和美观性;另外,由于采光通道5的采光口51正对着内环出火孔22形成的内环火焰,若内环出火孔22为顶面形成内环火焰,则采光口51正对热电偶对应的保火孔23,从而保证内环火焰或是保火孔23所发出的光可以最大范围地传播到传输部件7上,然后直接传输至光敏组件6如光敏管61,由于传输部件7可采用光纤71,使得光线损失很小,故光敏管61所接收到的内环光线强度较强。
另外,本实施例的光敏组件6包括有光敏管61;以及用于容纳光敏管61的壳体62,该壳体62具有供光敏管61的正、负电极露出的通孔621。而为了防止光纤71在采光口51被溢液或是其它杂物堵塞,传输部件7包括有光纤71以及包围该光纤71的密封套72。其中,为了避免因采光通道5的设置而影响二次补气通道11的二次空气的补气,采光通道5包括有竖向部52和倾斜部53,竖向部52呈管状并为基座1的一部分,而倾斜部53则位于二次补气通道11内。为了实现倾斜部53还有导引二次空气的作用,优选地,倾斜部53相对二次补气通道11所在水平面的夹角α的大小为45°≤α≤60°,该角度可优选择45°,以确保光纤71具有较小的折弯角。最后,二次补气通道11具有邻近补气腔4的空气流出口,空气流出口被所述采光通道5的倾斜部53一分为二,即分为第一空气流出口111和第二空气流出口112,第一空气流出口111和第二空气流出口112沿气流的方向呈喇叭口状。由于二次补气通道11因采光通道5之倾斜部53的阻挡而影响二次空气的补充,为此,第一空气流出口111和第二空气流出口112的呈喇叭口的设置则能使二次空气气体体积由小变大,形成负压区,更利于吸入二次空气进入补气腔4中,而改善二次空气补充,减弱采光通道5对二次空气的影响。
综上述,该采光装置判断的依据就是内环,而外环的状态时不参与熄火保护系统的,原因在于灶具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内环一般都会有火,但外环可以处于熄火状态,本实施方案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保证光敏组件6所采集到的信号来源于内环,而不是外环。一、采光通道5的采光口51正对着内环火焰,保证该处的内环火焰所发出的紫外线可以畅通无阻的传播到光纤71后直接传导到光敏组件6上,由于光纤71的光损失很小,故光敏组件6中光敏管61所接收到的内环光强度较强;本实施例的采光装置,即光电式熄火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燃气燃烧时,火焰中含有一定量的光,这些光线不断向四周辐射,利用对光特别敏感的光敏管61作光检测的传感器,光敏管61的两个电极接上电源,火焰发出的光照射到光敏管61上使其激发导通,通过电子控制线路使燃气通道上的电磁阀保持在开启状态,并以信号灯指示火焰正常燃烧,当火焰熄灭后,光敏管61截止,电磁阀关闭,燃气通路被切断,信号灯指示火焰熄灭,或伴以声向报警。

Claims (7)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
基座(1);
内环火盖(2),设置在基座(1)之上,并且与基座(1)之间形成中央混气室(21);
外环火盖(3),也设置在基座(1)之上,位于内环火盖(2)的外围,并且与基座(1)之间形成外环混气室(31);所述中央混气室(21)和外环混气室(31)之间形成补气腔(4);所述基座(1)上还沿周向间隔地设有多个径向的用于连通所述补气腔(4)与外界的二次补气通道(11);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2)在邻近所述补气腔(4)的壁面上沿周向开设有连通所述中央混气室(21)的出火孔(22)和/或保火孔(23),所述二次补气通道(11)内具有用于采集所述出火孔(22)和/或保火孔(23)形成的火焰所发生光的采光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装置包括有:
采光通道(5),包括有朝向所述出火孔(22)和/或保火孔(23)的采光口(51);
光敏组件(6),设置在所述基座(1)外围,用于接收光信号;以及
传输部件(7),设置在所述采光通道(5)内,以用于将所述采光口(51)的光传输至光敏组件(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组件(6)包括有光敏管(61);以及
壳体(62),用于容纳所述光敏管(61),该壳体(62)具有供所述光敏管(61)的正、负电极露出的通孔(6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部件(7)包括有光纤(71)以及包围该光纤(71)的密封套(7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通道(5)包括有竖向部(52)和倾斜部(53),所述竖向部(52)呈管状并为所述基座(1)的一部分,而所述倾斜部(53)则位于所述二次补气通道(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53)相对所述二次补气通道(11)所在水平面的夹角α的大小为45°≤α≤60°。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补气通道(11)具有邻近所述补气腔(4)的空气流出口,所述空气流出口被所述采光通道(5)的倾斜部(53)一分为二,即分为第一空气流出口(111)和第二空气流出口(112),所述第一空气流出口(111)和第二空气流出口(112)沿气流的方向呈喇叭口状。
CN201921494333.9U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Active CN210861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4333.9U CN210861200U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4333.9U CN210861200U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61200U true CN210861200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306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94333.9U Active CN210861200U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612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6135A (zh) * 2018-11-30 2020-06-09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6135A (zh) * 2018-11-30 2020-06-09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11256135B (zh) * 2018-11-30 2022-01-2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3152582A1 (zh) 一种红外线燃气燃烧器
CN210861200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11256135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10094729B (zh) 双旋风燃烧器
US4390003A (en) Petroleum combustion device
CN209355247U (zh) 内火盖、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109611846A (zh) 一种具有熄火安全保护装置的燃烧器
CN105917168B (zh) 燃气辐射发射器
CN213119061U (zh) 一种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9318495U (zh) 带发光旋钮的卡式炉
CN215294901U (zh) 一种家用燃气炉的燃烧器
TWI235811B (en) Gas stove
CN219656071U (zh) 燃烧器和灶具
CN214172314U (zh) 灶具
CN210717531U (zh) 一种燃烧器
CN216408963U (zh) 一种适应性强的sgco燃气烧嘴
CN219083080U (zh) 一种提高小火稳定性的炉头及燃气灶
CN213686809U (zh) 燃烧器小火盖、燃烧器及灶具
CN215112764U (zh) 燃气加热炉
CN212657762U (zh) 甲醇采暖炉
CN201096367Y (zh) 一种炉膛
CN111006250A (zh) 一种烟灶联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2869759U (zh) 一种侧面出火燃烧炉头
CN109959009A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的火盖结构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结构的燃烧器
CN212841556U (zh) 甲醇燃烧机构、甲醇灶及甲醇采暖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