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9775U -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9775U
CN210839775U CN201922374166.0U CN201922374166U CN210839775U CN 210839775 U CN210839775 U CN 210839775U CN 201922374166 U CN201922374166 U CN 201922374166U CN 210839775 U CN210839775 U CN 210839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assembly
component
shake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741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Nanchang OFilm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741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9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9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97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该摄像模组包括:镜头组件;感光芯片,用于接收从镜头组件传出的光线进行成像;第一光转向组件,设置在镜头组件和感光芯片之间,用于调整从镜头组件传出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以使从镜头组件传出的光线投射至感光芯片;第一防抖组件,与第一光转向组件相接,用于驱动第一光转向组件运动,以补偿摄像模组在第一方向上的抖动,其中,第一方向与镜头组件的光轴方向垂直。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防抖组件与第一光转向组件的配合来实现摄像模组的光学防抖,相比于现有光学防抖方式而言可以降低负载的重量,从而可以降低光学防抖所消耗的能量。另外,将第一防抖组件与镜头组件分开设置,可以降低组装难度。

Description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摄像模组的光学防抖,大都是通过摄像模组的防抖组件驱动摄像模组的镜头组件运动来实现的,这不仅会提高防抖组件的能耗,同时需要防抖组件具有较高的集成度,导致摄像模组的组装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摄像模组的防抖组件能耗较高、组装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一种摄像模组,包括:镜头组件;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具有感光面,以便接收从所述镜头组件投射出的光线以进行成像;第一光转向组件,设置在所述镜头组件和所述感光芯片之间,用于调整从所述镜头组件传出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以使从所述镜头组件传出的光线投射至所述感光芯片;第一防抖组件,与所述第一光转向组件相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光转向组件运动,以补偿所述摄像模组在第一方向上的抖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防抖组件与第一光转向组件的配合、第二防抖组件与第二光转向组件的配合来实现摄像模组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光学防抖,相比于直接驱动镜头组件进行光学防抖而言可以降低负载的重量,从而可以降低光学防抖所消耗的能量。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对摄像模组第一方向上进行光学防抖的防抖组件与镜头组件分开设置,可以降低组装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抖组件包括:连接座,与所述镜头组件相接,所述第一光转向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其中,所述第一光转向组件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时所环绕的转动轴与所述感光面平行,并与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方向垂直;第一驱动模块,与所述连接座相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光转向组件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以改变从所述镜头传出的光线在所述感光芯片上投射的位置,进而补偿所述摄像模组在第一方向上的抖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与所述第一光转向组件相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光转向组件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及/或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三磁性单元和第二磁性单元,所述第一磁性单元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二磁性单元与所述第一光转向组件相接;所述第二磁性单元与所述第一磁性单元相对,并能够产生与所述第一磁性单元相同或相反的磁性,以驱动所述第一光转向组件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其中,所述第一磁性单元和所述第二磁性单元二者中的至少一者为电磁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转向组件包括第一反射棱镜,所述第一反射棱镜的入光面与所述镜头组件相对,所述第一反射棱镜的出光面与所述感光芯片相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射棱镜的入光面和所述第一反射棱镜的出光面的其中至少一者上设有滤光膜,以滤除射向所述感光芯片的杂光,这样可以省去现有摄像模组中所设置的滤光片,降低生产成本;及/或所述第一反射棱镜的入光面和所述第一反射棱镜的出光面的其中至少一者上设有增透膜,这样可以增大第一反射棱镜的透光性,进而提高感光芯片的成像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二光转向组件,设置在所述镜头组件远离所述第一光转向组件的一侧,用于调整光线的传播方向,以便使光线投射至所述镜头组件;第二防抖组件,与所述第二光转向组件相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光转向组件运动,以补偿所述摄像模组在第二方向上的抖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且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组成的平面与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方向垂直。这样设置有利于摄像模组的长焦距设计,同时,在第二方向上对摄像模组进行光学防抖可以进一步提高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此外,第二防抖组件与第一防抖组件以及镜头组件分开设置,可以方便摄像模组的组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抖组件包括:固定座,与所述镜头组件相接,所述第二光转向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其中,所述第二光转向组件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时所环绕的转动轴与所述感光面垂直,并与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方向垂直;第二驱动模块,与所述固定座相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光转向组件转动以改变从所述第二转向组件传出的光线在所述镜头上投射的位置,进而补偿所述摄像模组在第二方向上的抖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二电机的主轴与所述第二光转向组件相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光转向组件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及/或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三磁性单元和第四磁性单元,所述第三磁性单元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四磁性单元与所述第二光转向组件相接;所述第四磁性单元与所述第三磁性单元相对,能够产生与所述第三磁性单元相同或相反的磁性,以驱动所述第二光转向组件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其中,所述第三磁性单元和所述第四磁性单元二者中的至少一者为电磁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镜头组件包括驱动组件,与所述镜头组件相接,用于驱动所述镜头组件在第三方向上运动以实现对焦;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为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方向。这样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及/或,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感光面垂直。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这样可以降低电子设备的能耗并降低电子设备的组装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的另一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的第一反射棱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的第一防抖组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的第一防抖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的第二防抖组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的第二防抖组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摄像模组100包括镜头组件10、感光芯片20、第一光转向组件30、第二光转向组件40、第一防抖组件50、第二防抖组件60、驱动组件70。其中,感光芯片20所述感光芯片具有感光面201,以便接收从镜头组件10投射出的光线以进行成像;第一光转向组件30设置在镜头组件10和感光芯片20之间,用于调整从镜头组件10投射出的光线的传播方向,并最终使从镜头组件10投射出的光线投射至感光芯片20。这样设置可以使摄像模组100的设计更加灵活,提高摄像模组100对不同电子设备的适应性。第二光转向组件40设置在镜头组件10远离第一光转向组件30的一端,用于调整光线的传播方向,以便使光线投射至镜头组件10,即本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100为潜望式摄像模组100,利于摄像模组100的长焦距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抖组件50与第一光转向组件30相接,用于驱动第一光转向组件30运动,以补偿摄像模组100在第一方向上的抖动。第二防抖组件60与第二光转向组件40相接,用于驱动第二光转向组件40运动,以补偿摄像模组100在第二方向上的抖动。驱动组件70与镜头组件10相接,用于驱动镜头组件10在镜头组件10的光轴方向上运动以实现对焦。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组成的平面与镜头组件10的光轴方向垂直,定义镜头组件10的光轴方向为第三方向,则第一方向与第三方向相互垂直,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相互垂直,另外,在实际产品中,感光面201可以与第一方向垂直。如图1所示,为了描述方便,在本实施例中,定义第一方向为X轴方向、第二方向为Y轴方向、第三方向为Z轴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防抖组件50与第一光转向组件30的配合、第二防抖组件60与第二光转向组件40的配合来实现摄像模组100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光学防抖,相比于直接驱动镜头组件10进行光学防抖而言可以降低负载的重量,从而可以降低光学防抖所消耗的能量。另外,由于摄像模组100本身体积较小,如果将用于实现摄像模组100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光学防抖的防抖组件,以及实现摄像模组100在第三方向上对焦的驱动组件70组装在一起,会有极大的装配难度。而在本实施例中,将对摄像模组100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进行光学防抖的防抖组件以及对摄像模组100进行对焦的驱动组件70分开设置,这样可以降低组装难度。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摄像模组100在X轴方向上的防抖是通过第一防抖组件50驱动第一光转向组件30转动来实现的,其中,第一光转向组件30转动所绕的转轴与Y轴方向平行。摄像模组100在Y轴方向上的防抖是通过第二防抖组件60驱动第二光转向组件40转动来实现的,其中,第二光转向组件40转动所绕的转轴与X轴方向平行。摄像模组100在Z轴方向上的对焦是通过驱动组件70驱动镜头组件10在Z轴方向上平移来实现的。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摄像模组100还包括外壳80,镜头组件10、感光芯片20、第一防抖组件50、第二防抖组件60、驱动组件70等均设置在外壳80内,通过外壳80使得光线只能从第二光转向组件40处射入镜头组件10,并使得感光芯片20只能接收从镜头组件10投射的光线。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壳80上设有缺口801,第二光转向组件40从缺口801处露出以便外壳80外部的光线进入光转向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80主要是为了提供一个遮光环境,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省去外壳80,只要能保证镜头组件10、感光芯片20、第一防抖组件50、第二防抖组件60、驱动组件70等部件组装后满足以下条件即可:感光芯片20接收到的光线只能是从镜头组件10投射的,而从镜头组件10传出的光线只能是从第二光转向组件40传入。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光转向组件30包括第一反射棱镜1,其中,第一反射棱镜为三棱镜,第一反射棱镜1的入光面11与镜头组件10相对,第一反射棱镜1的出光面12与感光芯片20相对。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射棱镜1的入光面11上设有滤光膜13,以滤除射入第一反射棱镜1的杂光,进而可以滤除投射至感光芯片20的杂光,提高感光芯片20的成像质量。在本实施例中,滤光膜13可以是用于滤除红外光的红外滤光膜13。这样可以省去现有摄像模组100中所设置的滤光片,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射棱镜1的出光面12上还设有增透膜14,以增大第一反射棱镜1的透光性,进而提高感光芯片20的成像质量。可以理解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第一反射棱镜1的出光面12上设置滤光膜13,在第一反射棱镜1的入光面11上设置增透膜14。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滤光膜13与增透膜14也可以是均设置在入光面11上或均设置在出光面12上,此时可以是滤光膜13设置在增透膜14和第一反射棱镜1之间,也可以是增透膜14设置在滤光膜13和第一反射镜1之间。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光转向组件40包括第二反射棱镜2,其中,第二反射棱镜2为三棱镜,第二反射棱镜2的入光面21从外壳80的缺口801处露出,第二反射棱镜2的出光面22与镜头组件10相对。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反射棱镜2的入光面21与Y轴方向垂直,第二反射棱镜2的入光面21上也设有增透膜,以增大第二反射棱镜2的透光性。可以理解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反射棱镜1和第二反射棱镜2也可以是采用六棱镜等其他棱镜进行替换。
如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抖组件50包括连接座3和第一驱动模块4。其中,连接座3设置在外壳80内,并与镜头组件10相接,第一光转向组件30可转动地设置在连接座3上。第一驱动模块4与第一光转向组件30相接,用于驱动第一光转向组件30转动,以改变从镜头传出的光线在感光芯片20上投射的位置,进而补偿摄像模组100在X轴方向上的抖动。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座3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杆31,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杆31上的连接件32。其中,支撑杆31上设有安装孔311,两个支撑杆31上的安装孔311相对设置。连接件32包括支撑板321、分别设置在支撑板321两端的两个转动轴322,以及分别套设在两个转动轴322上的两个轴承323。第一反射棱镜1安装在支撑板321上,两个轴承323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孔311内,这样便可以实现第一光转向组件30与连接座3的转动连接。其中,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射棱镜1除了包括入光面11、出光面12,还包括两个侧面15和反射面16,其中,入光面11和出光面12相互垂直,两个侧面15相互平行,反射面16与支撑板321相接。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32也可以不设置支撑板321,此时两个转动轴322可以分别设置在两个侧面上。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模块4包括第一电机41,第一电机41固定在连接座3上,第一电机41的主轴与第一光转向组件30相接,用于驱动第一光转向组件30相对连接座3转动。具体的,第一电机41固定在其中一个支撑杆31上,第一电机41的主轴与转动轴322连接,第一电机41驱动转动轴322转动时,便会带动第一反射棱镜1转动。第一电机41可以是音圈马达、记忆线马达、步进电机、压电电机等。
可以理解的,第一驱动模块4也可以是采用其他设置方式,比如,如图6所示,驱动模块包括第一磁性单元42和第二磁性单元43,第一磁性单元42设置在连接座3上,第二磁性单元43与第一光转向组件30相接;第二磁性单元43与第一磁性单元42相对,并能够产生与第一磁性单元42相同或相反的磁性,以驱动第一光转向组件30相对连接座3转动。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磁性单元43固定在支撑板321上,以实现与第一光转向组件30相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磁性单元43也可以是直接固定在第一光转向组件的30上,比如直接固定在第一反射棱镜1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单元42为电磁单元,第二磁性单元43为永磁体,电磁单元可以是电磁线圈等能够通电产生磁场的元器件。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磁性单元42为永磁体、第二磁性单元43为电磁单元,或者第一磁性单元42和第二磁性单元43均为电磁单元。
可以理解的,在实际产品中,控制装置可以根据摄像模组100在X轴方向上的偏移量来控制第一磁性单元42产生的磁场强度,其中,控制装置可以是摄像模组100内的一个控制器,也可以是使用了摄像模组100的电子设备内的一个控制器。另外,对摄像模组100抖动的检测可以通过相应的陀螺仪来实现,陀螺仪可以是摄像模组100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使用了该摄像模组100的电子设备的一部分。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防抖组件60包括固定座5和第二驱动模块6。其中,固定座5设置在外壳80内,并与镜头组件10相接,第二光转向组件40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座5上。第二驱动模块6与第二光转向组件40相接,用于驱动第二光转向组件40转动以改变从第二光转向组件40传出的光线在镜头10上投射的位置,进而补偿摄像模组100在第二方向上的抖动。另外,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模块6包括第二电机61,第二电机61固定在固定座5上,第二电机61的主轴与第二光转向组件40相接,用于驱动第二光转向组件40相对固定座5转动。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光转向组件40、固定座5之间的转动连接方式可以设置的和第一光转向组件30、连接座3之间的转动连接方式相同。即此时,固定座5也具有两个支撑杆31、转动连接在支撑杆31上的连接件32,第二光转向组件40安装在连接件32上。另外,第二电机61也可以采用与第一电机41相同的设置方式,第二电机61驱动第二光转向组件40相对固定座5转动的方式可以与第一电机41驱动第一光转向组件30相对连接座3转动的方式相同。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模块6也可以采用磁力相斥或相吸的方式驱动第二光转向组件40相对固定座5转动。此时,如图8所示,第二驱动模块6包括第三磁性单元62和第四磁性单元63。第三磁性单元62设置在固定座5上,第四磁性单元63与第二光转向组件40上;第四磁性单元63与第三磁性单元62相对,能够产生与第三磁性单元62相同或相反的磁性,以驱动第二光转向组件40相对所述固定座5转动;其中,第三磁性单元62和第四磁性单元63二者中的至少一者为电磁单元。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70包括安装座7、导向模块8以及第三驱动模块9。其中,安装座7设置在外壳80内,并与第一防抖组件50相接;导向模块8包括导轨81和滑块82,导轨81设置在安装座7上,滑块82与导轨81匹配,可以滑动地安装在导轨81上;第三驱动模块9与滑块82相接用于为滑块82提供驱动力,以驱动滑块82沿导轨81运动,同时在本实施例中,镜头组件10设置在滑块82上,这样滑块82运动时便可以带动镜头组件10在第三方向上运动。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使摄像模组100具有更大的对焦行程。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模块9包括第三电机91和传动机构92,第三电机91固定在安装座7上,传动机构92用于将第三电机91的驱动力传递至滑块82,以便使滑块82运动;其中,传动机构92的输入端921与第三电机91相接,传动机构92的输出端922与滑块82相接。第三电机91可以是步进电机、伺服电机、压电马达等,传动机构92可以的丝杆传动机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驱动模块9也可以采用磁力相斥或相吸的方式驱动滑块82运动。此时,如图9所示,第三驱动模块9包括第五磁性单元93和第六磁性单元94,第五磁性单元93固定在安装座7上,第六磁性单元94与镜头组件10相接;第六磁性单元94与第五磁性单元93相对,能够产生与第五磁性单元93相同或相反的磁性以驱动滑块82运动;其中,第五磁性单元93和第六磁性单元94二者中的至少一者为电磁单元。在本实施例中,第六磁性单元94固定在滑块82上,以实现与镜头组件10相接,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六磁性单元94也可以是直接固定在镜头组件10上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摄像模组100的设计更简单,驱动组件70可以直接采用音圈马达。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连接座3、固定座5、安装座7均可以是与外壳80一体成型设计,即连接座3、固定座5、安装座7均可以看作是外壳80的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座3、固定座5、安装座7三者也可以是一体成型,或者通过粘接、卡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使用了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100,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头组件;
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具有感光面,以便接收从所述镜头组件投射出的光线以进行成像;
第一光转向组件,设置在所述镜头组件和所述感光芯片之间,用于调整从所述镜头组件传出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以使从所述镜头组件传出的光线投射至所述感光芯片;
第一防抖组件,与所述第一光转向组件相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光转向组件运动,以补偿所述摄像模组在第一方向上的抖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抖组件包括:
连接座,与所述镜头组件相接,所述第一光转向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其中,所述第一光转向组件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时所环绕的转动轴与所述感光面平行,并与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方向垂直;
第一驱动模块,与所述连接座相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光转向组件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以改变从所述镜头传出的光线在所述感光芯片上投射的位置,进而补偿所述摄像模组在第一方向上的抖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与所述第一光转向组件相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光转向组件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及/或
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磁性单元和第二磁性单元,所述第一磁性单元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二磁性单元与所述第一光转向组件相接;所述第二磁性单元与所述第一磁性单元相对,并能够产生与所述第一磁性单元相同或相反的磁性,以驱动所述第一光转向组件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其中,所述第一磁性单元和所述第二磁性单元二者中的至少一者为电磁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转向组件包括第一反射棱镜,所述第一反射棱镜的入光面与所述镜头组件相对,所述第一反射棱镜的出光面与所述感光芯片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棱镜的入光面和所述第一反射棱镜的出光面的其中至少一者上设有滤光膜;及/或
所述第一反射棱镜的入光面和所述第一反射棱镜的出光面的其中至少一者上设有增透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
第二光转向组件,设置在所述镜头组件远离所述第一光转向组件的一侧,用于调整光线的传播方向,以便使光线投射至所述镜头组件;
第二防抖组件,与所述第二光转向组件相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光转向组件运动,以补偿所述摄像模组在第二方向上的抖动;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且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组成的平面与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抖组件包括:
固定座,与所述镜头组件相接,所述第二光转向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其中,所述第二光转向组件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时所环绕的转动轴与所述感光面垂直,并与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方向垂直;
第二驱动模块,与所述固定座相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光转向组件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以改变从所述第二转向组件传出的光线在所述镜头上投射的位置,进而补偿所述摄像模组在第二方向上的抖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二电机的主轴与所述第二光转向组件相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光转向组件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及/或
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三磁性单元和第四磁性单元,所述第三磁性单元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四磁性单元与所述第二光转向组件相接;所述第四磁性单元与所述第三磁性单元相对,能够产生与所述第三磁性单元相同或相反的磁性,以驱动所述第二光转向组件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其中,所述第三磁性单元和所述第四磁性单元二者中的至少一者为电磁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组件包括驱动组件,与所述镜头组件相接,用于驱动所述镜头组件在第三方向上运动以实现对焦;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为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方向;及/或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感光面垂直。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
CN201922374166.0U 2019-12-25 2019-12-25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0839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4166.0U CN210839775U (zh) 2019-12-25 2019-12-25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4166.0U CN210839775U (zh) 2019-12-25 2019-12-25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9775U true CN210839775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79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74166.0U Active CN210839775U (zh) 2019-12-25 2019-12-25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977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4018A (zh) * 2020-12-08 2021-03-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2788245A (zh) * 2021-02-20 2021-05-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079304A (zh) * 2021-04-25 2021-07-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584698A (zh) * 2020-11-17 2022-06-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的焦距调整结构、镜头及终端
CN116437175A (zh) * 2023-06-13 2023-07-14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4698A (zh) * 2020-11-17 2022-06-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的焦距调整结构、镜头及终端
CN114584698B (zh) * 2020-11-17 2024-02-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的焦距调整装置、镜头及终端
CN112584018A (zh) * 2020-12-08 2021-03-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2788245A (zh) * 2021-02-20 2021-05-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079304A (zh) * 2021-04-25 2021-07-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079304B (zh) * 2021-04-25 2023-01-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6437175A (zh) * 2023-06-13 2023-07-14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6437175B (zh) * 2023-06-13 2023-09-22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39775U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725001U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037953A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1955955U (zh) 自动聚焦装置和照相机模块
CN112653809A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US10732429B2 (en)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
US9423629B2 (en) Imaging apparatus
CN110505370B (zh) 光转向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潜望式摄像模组、潜望式阵列模组和电子设备
KR20180102946A (ko) 손떨림 보정 반사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08965663B (zh) 电子装置
CN212115447U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TW201636669A (zh) 具閉迴路防震結構之鏡頭驅動裝置
CN109413317B (zh) 双向防抖反射模块及潜望式模组
CN210839753U (zh) 潜望式变焦摄像模组
CN112532816B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1206941U (zh) 潜望式光学模块以及光学系统
WO2021213216A1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多摄摄像模组和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US20230204899A1 (en)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CN110365886A (zh) 一种光学防抖摄像头模组
US20220014653A1 (en) Camera module
CN215297800U (zh) 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241061A (zh) 镜头装置
WO2020019838A1 (zh)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装置
WO2021068208A1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784027B (zh) 一种潜望式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