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2235U - 一种冷梁结构和冷梁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梁结构和冷梁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2235U
CN210832235U CN201922058419.3U CN201922058419U CN210832235U CN 210832235 U CN210832235 U CN 210832235U CN 201922058419 U CN201922058419 U CN 201922058419U CN 210832235 U CN210832235 U CN 210832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m structure
chilled beam
air
nozzle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584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子平
黄玉优
谢文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20584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2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2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22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梁结构和冷梁空调系统,冷梁结构包括静压室、换热器和喷嘴,冷梁结构具有从下方遮挡静压室的隔板,喷嘴朝下地连接在隔板上,喷嘴与静压室连通,换热器设置在隔板的下方;换热器与隔板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气流通道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两个换热器之间形成出风通道,出风通道位于喷嘴下方,出风通道沿垂向贯通;气流通道与出风通道连通于喷嘴所在处。冷梁空调系统包括冷梁结构。室内空气从换热器进入气流通道成为二次风,与喷嘴送出的一次风在文丘里效应下混合后通过行程较短的出风通道后,成为较强的下喷气流,从而足以到达空间底部,使冷梁结构适用于高大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冷梁结构和冷梁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梁结构和冷梁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CN201711260128.1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一种主动式冷梁及冷梁空调系统,该主动式冷梁包括壳体,壳体的上部为静压室,壳体的底部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出设置换热管盘;进风口的两侧设有出风口,静压室具有朝向出风口的喷嘴,壳体内设有与出风口连通的出风风道,出风口处设有可旋转的导风翼板。
现有的该种主动式冷梁存在的问题是,该冷梁结构中的气流组织主要依靠导风翼板实现贴附式送风,送风流速受到阻碍,无法满足高大空间的送风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大空间的冷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大空间的冷梁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第一目的提供的冷梁结构包括换热器、喷嘴和隔板,冷梁结构内部形成静压室,隔板从下方遮挡静压室,喷嘴连接在隔板的下表面且喷嘴与所述静压室连通,换热器设置在隔板的下方,换热器与隔板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气流通道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两个换热器之间形成出风通道,出风通道位于喷嘴下方,出风通道沿垂向贯通;气流通道与出风通道连通于喷嘴所在处。
由上述方案可见,室内空气从换热器进入气流通道成为二次风,与喷嘴送出的一次风在文丘里效应下混合后通过行程较短的出风通道后,成为较强的下喷气流,从而足以到达空间底部,使冷梁结构适用于高大空间。
进一步的方案是,气流通道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于远端与近端之间,远端相对于近端远离喷嘴;隔板与换热器之间的间距从远端到近端逐渐增大。
由上可见,倾斜上升的隔板与水平换热器形成的气流通道截面积越来越大,与形成于喷嘴一侧的负压区域内逐渐增加的室内回风量相匹配,保证二次风的回收量和混合量。
进一步的方案是,隔板的水平高度从远端向近端逐渐上升。
由上可见,隔板左右对称设置,隔板朝喷嘴所在的中部向上倾斜,因此喷嘴离静压箱室的顶部更近,故可以减小冷梁结构的整体高度,使冷梁结构的厚度有效减小。
进一步的方案是,隔板沿弧线延伸于远端与近端之间。
由上可见,此设置提高气流的流畅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喷嘴具有圆形的喷出口;多个喷嘴沿第二水平方向布置,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
另一进一步的方案是,喷嘴具有条缝状的喷出口;喷出口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
由上可见,两种喷嘴的设置方式均能有效实现气流下喷,而条缝喷嘴则更具连续性,一次风和二次风之间的混合更充分。
进一步的方案是,每个换热器上设置有导风板,出风通道形成于两块导风板之间。
由上可见,设置导风板使送出风的风向更稳定。
进一步的方案是,两块导风板之间的距离自上往下逐渐减小。
由上可见,此设置在朝向出风外,能送出风的风向范围稍扩大,提高舒适感。
进一步的方案是,导风板具有朝向出风通道的导流面,导流面为弧面。
由上可见,此设置提高出风的流畅性和风向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方案是,静压室的外表面设置保温棉。
由上可见,此设置能防止冷梁外表面产生凝露。
本实用新型第二目的提供的冷梁空调系统包括冷梁结构,冷梁结构采用上述的冷梁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梁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梁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梁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冷梁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冷梁结构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梁结构第一实施例在延伸方向上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设立的空间坐标系中,x轴方向为冷梁结构的宽度方向(第一水平方向),y轴方向为冷梁结构的长度方向(第二水平方向),z轴方向为高度方向(垂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梁空调系统具有安装在楼层顶壁上的冷梁结构,冷梁结构的顶部具有与空调器连接的接入风管11,接入风管11用于接入一次风。接入风管11的下方为静压室12,静压室12的外表面设置保温棉;接入风管11与静压室12连通;在冷梁结构高度方向的中部设置有隔板17,隔板17延伸于冷梁结构宽度方向两侧的侧壁之间,且隔板17从静压室12的下方对静压室12进行密闭遮挡。
隔板17的下表面上安装有喷嘴13,喷嘴13为圆锥喷嘴,其具有朝向设置的圆形的喷出口,多个喷嘴13沿冷梁结构的长度方向排布,喷嘴13连通至静压室12内。在宽度方向上,以喷嘴13为中心,隔板17在喷嘴13的两侧对称设置;隔板17的水平高度从延伸末端171向靠近喷嘴13的延伸中部172逐渐上升,喷嘴13连接在隔板17上的水平位置最高处。
冷梁结构还包括位于隔板17下方的换热器14,水平布置的两个换热器14以喷嘴13作为中心对称布置;换热器14中具有与空调水系统连接的管道组,且换热器14的厚度方向两侧贯通以供气流通过。换热器14在宽度方向靠近喷嘴13的延伸端部安装有导风板141,两块导风板141之间的距离自上往下逐渐减小。两块导风板141之间形成沿高度方向贯通的出风通道16,导风板141具有朝向出风通道16的导流面,导流面为弧面。
喷嘴13的下端与出风通道16上端的进风口的水平位置相同,在出风通道16上端的进风口处,喷嘴13与导风板141之间形成气流间隙161。
在高度方向上,冷梁结构在隔板17与换热器14之间形成了沿宽度方向延伸且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气流通道15,气流通道沿宽度方向延伸于远端与近端之间,远端相对于近端远离喷嘴13,由于隔板17的倾斜设置,隔板17与换热器14之间的间距从远端到近端逐渐增大。气流通道15与出风通道16通过气流间隙161连通。
结合图1和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梁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设现在需要对室内空气进行换气和制冷调节,空调器将冷的一次风通过接入风管11进入静压室12中,再由喷嘴13朝向位于喷嘴13正下方的出风通道16喷出,而在文丘里效应下,喷嘴13在喷出一次风的同时,喷嘴13的外周则产生负压区域151,从而迫使位于室内的二次风穿过换热器14进入气流通道17,并朝向负压区域151流动。由于换热器14的管道组中具有流动冷液体,二次风得到降温调节,最后冷的一次风和降温后的二次风于出风通道16混合并送出到室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梁结构换热效率高,且垂向下喷的送出风能够到达高大空间的底部,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梁结构有效适用于高大空间中;另外,隔板17的倾斜设计提高了喷嘴13在冷梁结构内的水平位置,冷梁结构17的整体厚度更小,安装适应性和外观美感均得到提升。
冷梁结构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梁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阻隔于静压室22和气流通道25之间的隔板27水平延伸,气流通道25在宽度方向上的截面积各处相等。
冷梁结构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冷梁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阻隔于静压室32和气流通道35之间的隔板27水平延伸,在宽度方向上,冷凝器34倾斜设置,冷凝器34的水平位置从远离喷嘴33的延伸第一端到靠近喷嘴33的延伸第二端逐渐下降。
其他实施例中,喷嘴具有条缝状的喷出口,喷出口沿冷梁结构的长度方向延伸。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冷梁结构,包括换热器、喷嘴和隔板,所述冷梁结构内部形成静压室,所述隔板从下方遮挡所述静压室,所述喷嘴连接在所述隔板的下表面且所述喷嘴与所述静压室连通,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下方;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
两个所述换热器之间形成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位于所述喷嘴下方,所述出风通道沿垂向贯通;
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于所述喷嘴所在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通道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延伸于远端与近端之间,所述远端相对于所述近端远离所述喷嘴;
所述隔板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间距从所述远端到所述近端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的水平高度从所述远端向所述近端逐渐上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沿弧线延伸于所述远端与所述近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冷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具有圆形的喷出口;
多个所述喷嘴沿第二水平方向布置,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冷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具有条缝状的喷出口;
所述喷出口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冷梁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换热器上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出风通道形成于两块所述导风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梁结构,其特征在于:
两块所述导风板之间的距离自上往下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具有朝向所述出风通道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为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冷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压室的外表面设置保温棉。
11.冷梁空调系统,包括冷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梁结构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冷梁结构。
CN201922058419.3U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冷梁结构和冷梁空调系统 Active CN210832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8419.3U CN210832235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冷梁结构和冷梁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58419.3U CN210832235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冷梁结构和冷梁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2235U true CN210832235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58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58419.3U Active CN210832235U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冷梁结构和冷梁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22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32262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1363836Y (zh) 机房空调系统
CN111023296A (zh) 一种冷梁结构和冷梁空调系统
CN217763653U (zh) 天井机
CN113864880A (zh) 壁挂式新风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441329U (zh) 空气式放射空调机
CN209819704U (zh) 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7238189A (zh) 一种出风结构、壁挂机以及空调器
CN209165740U (zh) 一种空调器接水盘及空调器
CN210832235U (zh) 一种冷梁结构和冷梁空调系统
CN21251144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6222469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619163U (zh) 出风模块及空调器
CN112283799B (zh) 一种主动式冷梁空调末端
CN209763311U (zh) 一种用于高大空间的送风末端装置
CN210832497U (zh) 接水盘和移动空调
CN112283803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2016509195A (ja) 空気調和ユニット
CN108800410B (zh) 一种适用于商业综合体的区域通风装置
CN206300280U (zh) 空调器及其空调器室内机
CN216897622U (zh) 一种蒸发冷却器
CN207146617U (zh) 风管机的室内机及风管机
CN216716422U (zh) 移动空调
CN21024176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6903095U (zh) 一种通风管和储能电池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