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21956U - 杯托结构、车门护板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杯托结构、车门护板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21956U
CN210821956U CN201921653030.7U CN201921653030U CN210821956U CN 210821956 U CN210821956 U CN 210821956U CN 201921653030 U CN201921653030 U CN 201921653030U CN 210821956 U CN210821956 U CN 210821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stand
cup
carrier
cup holder
bas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5303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朋立
刘彦君
张志龙
刘二敏
张润朝
勾玉成
戴树
马恩标
杨思航
王树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5303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21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21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219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杯托结构、车门护板及车辆。杯托结构包括杯托和杯托载体;杯托包括杯托基体、旋转支架、第一弹性件和托盘;旋转支架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连接端可旋转的连接杯托基体;第一弹性件为旋转支架的自由端靠近杯托基体提供弹力;托盘,连接杯托基体,用于支撑承载物的底部;杯托载体包括杯托腔,杯托基体可旋转的连接杯托载体,杯托可旋入杯托腔。本公开的杯托使用时旋出杯托载体,不使用时旋入杯托载体,实现杯托的隐藏,杯托可夹持不同尺寸的承载物,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杯托结构、车门护板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致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杯托结构、车门护板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汽车已经不简简单单的只是代步工具,人们对其实用性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杯托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零件,其主要作用是方便乘客储存物品。
目前车辆的杯托一般布置在副仪表板前部,杯托占用空间大,不能隐藏。而且杯托的形式单一,不能对不同尺寸的水杯或水瓶进行固定。现有的杯托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背景技术部分的内容仅仅是公开人所知晓的技术,并不当然代表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提出一种杯托结构、车门护板及车辆,杯托不使用时可隐藏,适用于对不同尺寸的承载物进行固定。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杯托结构,包括杯托和杯托载体;所述杯托包括杯托基体、旋转支架、第一弹性件和托盘;所述旋转支架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端可旋转的连接所述杯托基体;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所述旋转支架的自由端靠近所述杯托基体提供弹力;所述托盘,连接所述杯托基体,用于支撑承载物的底部;所述杯托载体包括杯托腔,所述杯托基体可旋转的连接所述杯托载体,所述杯托可旋入所述杯托腔。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转支架的连接端设有第一转轴;所述杯托基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轴对应的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转轴穿入所述第一轴孔;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杯托基体与所述旋转支架相对的面包括内凹的第一曲面;所述旋转支架包括与所述第一曲面相对的第二曲面。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托盘包括:底板;支撑板,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滑柱,两个所述滑柱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由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向下延伸;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滑柱上;所述第一曲面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与所述滑柱相对的滑柱孔,所述滑柱穿入所述滑柱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住所述支撑板,另一端抵住所述滑轨。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杯托还包括卡爪,所述卡爪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架上,所述卡爪的尖端延伸出所述第二曲面。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转支架上设有卡爪孔,外壁上延伸出支撑筋;所述卡爪的底端通过第二转轴可旋转的连接所述支撑筋,所述卡爪的顶端延伸出限位部,所述卡爪穿入所述卡爪孔;第三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为所述限位部贴紧所述旋转支架提供弹力。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杯托结构还包括第三转轴、第四弹性件和锁止结构;所述杯托基体通过所述第三转轴可旋转的连接所述杯托载体;所述第四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三转轴上,为所述杯托旋出所述杯托腔提供弹力;所述锁止结构设置于所述杯托载体上,所述杯托位于所述杯托腔时,所述锁止结构阻止所述杯托旋出所述杯托腔。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门护板,包括:本体,包括载体腔,所述载体腔的底面上设有卡孔;如上所述的杯托结构,所述杯托载体的外壁上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卡入所述卡孔,所述杯托载体设置于所述载体腔。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扣包括:卡勾,穿过所述卡孔,与所述本体的侧壁接触;限位筋,与所述卡孔的内壁接触。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门护板。
本公开的杯托通过杯托基体和旋转支架的配合夹持承载物,支撑承载物底部的托盘可上下移动,实现容纳粗细不同的承载物,适用性强;杯托结构体积小,方便布置;不使用杯托时,将杯托旋入杯托载体中,实现杯托的隐藏,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公开杯托结构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杯托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杯托基体的立体图一;
图4示出了本公开杯托基体的立体图二;
图5示出了本公开旋转支架的立体图一;
图6示出了本公开旋转支架的立体图二;
图7示出了本公开托盘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公开卡爪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公开卡爪的安装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公开杯托载体的立体图一;
图11示出了本公开杯托载体的立体图二;
图12示出了本公开第三转轴和第四弹性件的组装图;
图13示出了本公开杯托基体与杯托载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公开锁止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公开锁止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公开车门护板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公开车门护板的爆炸图;
图18示出了本公开卡勾连接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本公开杯托的打开轨迹;
图20示出了本公开杯托打开状态图;
图21示出了本公开杯托夹持承载物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杯托;1杯托基体;11第一转轴孔;111第一卡槽;12第一曲面; 13滑轨;131滑柱孔;14第三转轴孔;141第二卡槽;15第三转轴;16第四弹性件;17锁止块;2旋转支架;21连接端;22自由端;23第一转轴;24 支撑筋;25卡爪孔;26第二曲面;3第一弹性件;4托盘;41底板;42支撑板;43滑柱;44第二弹性件;5卡爪;51尖端;52空腔;53弯钩;54限位部;55第二转轴;56锁止销;57第三弹性件;200杯托载体;201杯托腔; 202第四转轴孔;203卡扣;2031卡勾;2032第一限位筋;2033第二限位筋; 204沉台;205锁止孔;300锁止结构;301锁止盖;302导向柱;303第五弹性件;400本体;401载体腔;402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 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 "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 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 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 "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公开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公开。此外,本公开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公开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定本公开。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杯托结构。杯托结构包括杯托100 和杯托载体200。不使用杯托100时,杯托100可旋入杯托载体200中实现杯托100的隐藏,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
如图2-6所示,杯托100用于承载水瓶等物体。杯托100包括:杯托基体1、旋转支架2、第一弹性件3和托盘4。旋转支架2可旋转的连接杯托基体1,杯托基体1与旋转支架2形成夹持空间,用于放置承载物。第一弹性件3为夹持承载物提供弹力。托盘4用于支撑承载物的底部。
旋转支架2包括连接端21和自由端22,连接端21可旋转的连接杯托基体1。根据本公开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旋转支架的连接端21处设有第一转轴23,第一转轴23由旋转支架的顶端向下延伸。杯托基体1与旋转支架2 连接的位置设有与第一转轴23对应的第一轴孔11。第一转轴23穿入第一轴孔11,使旋转支架连接端21可旋转的连接杯托基体1。
第一弹性件3的弹力使得旋转支架的自由端22靠近杯托基体1。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套设在第一转轴23上。第一弹性件3可选用扭簧,杯托基体1上相对第一弹性件3的位置设有第一卡槽111,扭簧的一端卡入第一卡槽111,另一端连接旋转支架2。转动旋转支架2,旋转支架的自由端22 远离杯托基体1,第一弹性件3变形。将承载物放入夹持空间,松开旋转支架2,第一弹性件3为旋转支架的自由端22靠近杯托基体1提供弹力,使得杯托基体1与旋转支架2夹紧承载物。
根据本公开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杯托基体1与旋转支架2相对的面包括内凹的第一曲面12。旋转支架2包括与第一曲面12相对的第二曲面26。第二曲面26为内凹的曲面。第一曲面12和第二曲面26之间为夹持空间。
如图7所示,可选地,托盘4包括底板41、支撑板42、滑柱43和第二弹性件44。底板41沿水平方向设置,支撑板42沿竖直方向设置,底板41 位于支撑板42的底部。圆柱形的滑柱4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支撑板42 的两侧,由支撑板42的顶端向下延伸。第二弹性件44套设在滑柱43上,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44为弹簧。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曲面12上设有滑轨13。滑轨13的底部设有滑柱孔131。滑柱43穿入滑柱孔131,第二弹性件44的一端抵住支撑板42,另一端抵住滑轨13。托盘4可沿滑轨13上下移动。将承载物放入杯托中,承载物的重力压迫托盘4向下移动,第二弹性件44被压缩。移走承载物后,由于第二弹性件44的弹力作用,托盘4复位。
如图8和图9所示,杯托100还包括卡爪5。卡爪5设置在旋转支架2 上,卡爪5的中部形成凸出的尖端51。尖端51延伸出第二曲面26,有利于对承载物进行夹持。卡爪5的数量可以为多个。
卡爪5可固定在第二曲面26上。本实施例中,卡爪5可旋转的安装在旋转支架2上。旋转支架2上设有卡爪孔25,旋转支架2的外壁上延伸出支撑筋24,每个卡爪孔25对应两个支撑筋24,两个支撑筋24分别位于卡爪孔 25的两侧。
卡爪5包括倾斜设置的上壁板和下壁板,上壁板和下壁板的端部连接,形成尖端51。上壁板、下壁板及卡爪5的两侧壁形成三角形的空腔52。卡爪 5的底端延伸出弯钩53。第二转轴55穿过支撑筋24上的第二转轴孔和弯钩 53,端部安装锁止销56,使卡爪5可旋转的连接支撑筋24。
卡爪5穿入卡爪孔25,尖端51延伸出第二曲面26。卡爪5的顶端延伸出限位部54,限制卡爪5过度进入卡爪孔25。第三弹性件57套设在第二转轴55上,本实施例中,第三弹性件57为扭簧。第三弹性件57的两端抵住旋转支架2的外壁,第三弹性件57的中部延伸入卡爪5的空腔52,压在下壁板的内壁上。卡爪5的尖端51受力,卡爪5向远离旋转支架2的外壁旋转,第三弹性件57产生变形。尖端51的受力消失,第三弹性件57的弹力使得限位部54贴紧旋转支架2的外壁。
如图10和图11所示,杯托载体200包括杯托腔201。杯托基体1可旋转的连接杯托载体200,旋转杯托100,杯托100可旋入杯托腔201,实现杯托100的隐藏。
如图12和图13所示,杯托结构还包括第三转轴15和第四弹性件16。杯托基体1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三转轴孔14,第三转轴孔14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卡槽141。杯托载体200上设有第四转轴孔202。第三转轴15穿过第三转轴孔14和第四转轴孔202,与杯托载体200固定连接,使得杯托100 相对杯托载体200可旋转。本实施例中第四弹性件16为扭簧。第四弹性件 16套设在第三转轴15上,一端卡入第二卡槽141,另一端与第三转轴15连接。第四弹性件16的弹力使得杯托100保持旋出杯托腔201的状态。杯托 100旋入杯托腔201时,第四弹性件16变形。
如图14和图15所示,杯托结构还包括锁止结构300。锁止结构300设置于杯托载体200上,杯托100位于杯托腔201时,锁止结构30阻止杯托 100旋出杯托腔201。
可选地,锁止结构300包括锁止盖301、导向柱302和第五弹性件303。本实施例中,第五弹性件303为弹簧。两个导向柱302位于锁止盖301的下方,第五弹性件303套设在导向柱302上。杯托载体200中,杯托腔201的底部内壁上设有沉台204,沉台204的底面上设有锁止孔205。导向柱302穿入锁止孔205中,第五弹性件303的一端抵住锁止盖301,另一端抵住沉台 204的底面。锁止盖301可上下移动。杯托基体1的底面上,与锁止盖301 相对的位置设有锁止块17。
杯托100旋入杯托腔201后,锁止盖301的上表面高于锁止块17的底面,锁止结构300卡住杯托基体1。锁止结构300和锁止块17的配合,使得用户不操作时,杯托100保持位于杯托腔201内。锁止块17挤压锁止盖301,锁止盖301向下移动。锁止块17不挤压锁止盖301,由于第五弹性件303的弹力作用,锁止盖301复位。
锁止块17的底面由中间至两侧边缘向上倾斜,锁止盖301的上表面由中间至两侧边缘向外倾斜,便于锁止块17挤压锁止盖301。
本公开的杯托结构中,杯托可容纳粗细不同的承载物,适用性强;结构体积小,方便布置;杯托不使用时可隐藏入杯托载体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实施例2
如图16和17所示,本公开的实施例一种车门护板,车门护板包括如上所述的杯托结构和本体400。杯托结构安装在本体400上。
本体400包括载体腔401,载体腔401的底面上设有卡孔402。多个卡孔 402设置在载体腔401的底面上。杯托载体200设置于载体腔401中。如图 10所示,杯托载体200的外壁上设有多个与卡孔402对应的卡扣203。卡扣 203卡入卡孔402,实现杯托载体200和本体400的固定连接。
如图11和图18所示,根据本公开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卡扣203包括卡勾2031。卡勾2031穿过卡孔402,与本体400的侧壁接触,实现杯托载体 200与本体400的卡接。卡扣203的限位筋包括第一限位筋2032和第二限位筋2033。杯托载体200装入载体腔401后,第一限位筋2032和第二限位筋 2033分别与卡孔402相邻的两内壁接触,用于对杯托载体200的双向限位。
本实施例的车门护板,杯托载体200先通过六个卡扣与本体400固定连接。杯托100通过第三转轴15和第四弹性件16与杯托载体200连接,杯托 100可绕第三转轴15旋转。杯托100旋入杯托腔201的过程中,第四弹性件 16变形。同时,锁止块17与锁止盖301配合,完成杯托100的锁止固定,杯托100隐藏入杯托腔201中。
如图19-21所示,通过按压杯托基体1的按压区,锁止块17挤压锁止盖 301,锁止盖301向下移动,第五弹性件303被压缩,杯托100移出杯托腔 201,完成杯托100的解锁,之后锁止盖301复位。由于第四弹性件16的作用,杯托100处于打开状态(位于杯托腔201之外)。
用户转动旋转支架2,旋转支架的自由端22远离杯托基体1。将承载物放入夹持空间。由于承载物的重力作用,托盘4下滑至可支撑承载物的位置,第二弹性件44被压缩。用户放开旋转支架2,由于第一弹性件3的弹力作用,旋转支架的自由端22向靠近杯托基体1的方向移动。卡爪5与承载物接触,由于第三弹性件57的弹力作用,卡爪5压紧承载物,对承载物进行锁止固定。
当取出承载物后,旋转支架2、托盘4、卡爪5均回到初始位置。用户旋转杯托100,将杯托100压入杯托腔201。锁止块17与锁止盖301配合,完成杯托100的锁止固定。
本实施例的杯托结构设置在串门护板的本体400上,不使用杯托100时,杯托100旋入杯托载体200隐藏,节省车内空间,便于用户使用。
实施例3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门壳体和如上的车门护板。车门护板安装在车门壳体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杯托和杯托载体;
所述杯托包括杯托基体、旋转支架、第一弹性件和托盘;
所述旋转支架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端可旋转的连接所述杯托基体;
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所述旋转支架的自由端靠近所述杯托基体提供弹力;
所述托盘,连接所述杯托基体,用于支撑承载物的底部;
所述杯托载体包括杯托腔,所述杯托基体可旋转的连接所述杯托载体,所述杯托可旋入所述杯托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的连接端设有第一转轴;
所述杯托基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轴对应的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转轴穿入所述第一轴孔;
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托基体与所述旋转支架相对的面包括内凹的第一曲面;
所述旋转支架包括与所述第一曲面相对的第二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包括:
底板;
支撑板,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
滑柱,两个所述滑柱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由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向下延伸;
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滑柱上;
所述第一曲面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与所述滑柱相对的滑柱孔,所述滑柱穿入所述滑柱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住所述支撑板,另一端抵住所述滑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托还包括卡爪,所述卡爪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架上,所述卡爪的尖端延伸出所述第二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上设有卡爪孔,外壁上延伸出支撑筋;
所述卡爪的底端通过第二转轴可旋转的连接所述支撑筋,所述卡爪的顶端延伸出限位部,所述卡爪穿入所述卡爪孔;
第三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为所述限位部贴紧所述旋转支架提供弹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转轴、第四弹性件和锁止结构;
所述杯托基体通过所述第三转轴可旋转的连接所述杯托载体;
所述第四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三转轴上,为所述杯托旋出所述杯托腔提供弹力;
所述锁止结构设置于所述杯托载体上,所述杯托位于所述杯托腔时,所述锁止结构阻止所述杯托旋出所述杯托腔。
8.一种车门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包括载体腔,所述载体腔的底面上设有卡孔;
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杯托结构,所述杯托载体的外壁上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卡入所述卡孔,所述杯托载体设置于所述载体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车门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
卡勾,穿过所述卡孔,与所述本体的侧壁接触;
限位筋,与所述卡孔的内壁接触。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9任意一项所述的车门护板。
CN201921653030.7U 2019-09-30 2019-09-30 杯托结构、车门护板及车辆 Active CN210821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3030.7U CN210821956U (zh) 2019-09-30 2019-09-30 杯托结构、车门护板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3030.7U CN210821956U (zh) 2019-09-30 2019-09-30 杯托结构、车门护板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21956U true CN210821956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71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53030.7U Active CN210821956U (zh) 2019-09-30 2019-09-30 杯托结构、车门护板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219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24917B2 (en) Retaining element for use on an accumulator, and associated retaining device
US7413155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d using an apparatus capable of holding an object
CN201001516Y (zh) 滑轨装置
US7429068B2 (en) Removable storage console
US6571669B2 (en) Socket wrench organizer
US20110070018A1 (en) System for attaching an accessory to vehicle interior
US6863200B2 (en) Cup holder assembly
CN210821956U (zh) 杯托结构、车门护板及车辆
CN210591662U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CN116194330A (zh) 用于车辆的物品安装系统
US6959844B2 (en) Vehicle article carrier and bracket assembly
KR20120020098A (ko) 차량의 하물(荷物) 유지 장치
CN109349904B (zh) 窗帘卡座和旅游汽车
US11598355B1 (en) Holder
CN210912228U (zh) 一种储物装置及车辆
CN210867816U (zh) 一种角度易调节的车载手机支架
KR101392585B1 (ko) 자동차용 우산꽂이
US7581908B1 (en) Cargo securing system
JP4253402B2 (ja) クリップ
CN212654285U (zh) 一种装载支架及其支撑机构
DE102004005053A1 (de) Haltevorrichtung zum lösbaren Halten von Gegenständen
CN215826607U (zh) 中控储物盒及中控面板
CN215793362U (zh) 汽车拉手支架
CN212289604U (zh) 一种车载杯座支架
CN215097334U (zh) 车载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