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05057U - 显示装置及显示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显示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05057U
CN210805057U CN201921490519.7U CN201921490519U CN210805057U CN 210805057 U CN210805057 U CN 210805057U CN 201921490519 U CN201921490519 U CN 201921490519U CN 210805057 U CN210805057 U CN 210805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abutting
limiting rib
fixing
connec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905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垣贤
杨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lumi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lumi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lumi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lumi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905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05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05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05057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0029 priority patent/WO2021047258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屏装置,显示装置包括底壳、面罩以及连接件。底壳具有底壳安装面,底壳安装面凸设有固定柱,固定柱的远离底壳安装面的一端开设有固定连接孔;面罩具有面罩安装面,面罩安装面与底壳安装面相对;面罩安装面开设有面罩连接孔,固定连接孔与面罩连接孔连通;连接件依次穿设于面罩连接孔内及固定连接孔内;其中,面罩安装面凸设有相对的第一限位筋和第二限位筋,固定柱卡设于第一限位筋与第二限位筋之间。上述的显示装置及显示屏装置,在第一限位筋和第二限位筋对固定柱限位的作用下,可以实现面罩连接孔与固定连接孔的精准配合,即实现面罩在底壳上的精准定位。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显示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屏装置。
背景技术
户外LED显示屏模组,一般带有面罩,面罩的定位非常重要,对整屏的显示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目前行业内一般采用定位柱定位,即面罩上设有定位柱,底壳上对应设有定位孔。由于底壳为注塑成型,总是存在一定的变形,其平面度很难到达理想状态,因此,定位孔的定位效果不甚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底壳的定位孔的定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屏装置。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底壳,所述底壳具有底壳安装面,所述底壳安装面凸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远离所述底壳安装面的一端开设有固定连接孔;
面罩,所述面罩具有面罩安装面,所述面罩安装面与所述底壳安装面相对;所述面罩安装面开设有面罩连接孔,所述固定连接孔与所述面罩连接孔连通;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设于所述面罩连接孔内及所述固定连接孔内;
其中,所述面罩安装面凸设有相对的第一限位筋和第二限位筋,所述固定柱卡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筋与所述第二限位筋之间。
上述的显示装置,由于在面罩的面罩连接孔的两边设置了第一限位筋与第二限位筋,在通过连接件将固定柱与面罩连接时,即通过连接件将底壳与面罩连接时,固定柱卡设于第一限位筋与第二限位筋之间,即使当底壳变形时,在第一限位筋和第二限位筋对固定柱限位的作用下,可以实现面罩连接孔与固定连接孔的精准配合,即实现面罩在底壳上的精准定位,从而能够确保面罩与位于底壳和面罩之间的显示模组精确对位,进而确保显示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罩的所述面罩连接孔的两边分别设置所述第一限位筋与所述第二限位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筋具有第一抵持面,所述第二限位筋具有与所述第一抵持面相对的第二抵持面,所述固定柱分别与所述第一抵持面及所述第二抵持面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持面的远离所述面罩安装面的一端设有第一倒角,所述第二抵持面的远离所述面罩安装面的一端设有第二倒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具有相背的第一抵接侧面和第二抵接侧面,所述第一抵持面与所述第一抵接侧面抵接,所述第二抵持面与所述第二抵接侧面抵接,所述第一抵持面、所述第一抵接侧面、所述第二抵持面及所述第一抵接侧面均为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罩安装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面罩连接孔开设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所述面罩连接孔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固定柱的远离所述底壳安装面的一端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抵持面与所述第一侧壁共面,所述第二抵持面与所述第二侧壁共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适配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所述固定连接孔、所述面罩连接孔、所述第一限位筋及所述第二限位筋的数目均为多个,多个固定连接孔与多个所述面罩连接孔一一对应连通,每一所述固定柱卡设于一所述第一限位筋与一所述第二限位筋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罩的竖直方向上设有一所述第一限位筋与一所述第二限位筋,所述面罩的水平方向上设有一所述第一限位筋与一所述第二限位筋;在所述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限位筋与一所述第二限位筋为竖直的;在所述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限位筋与一所述第二限位筋为水平的;所述竖直方向与所述水平方向垂直。
一种显示屏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
上述的显示屏装置,由于在面罩的面罩连接孔的两边设置了第一限位筋与第二限位筋,在通过连接件将固定柱与面罩连接时,即通过连接件将底壳与面罩连接时,固定柱卡设于第一限位筋与第二限位筋之间,即使当底壳变形时,在第一限位筋和第二限位筋对固定柱限位的作用下,可以实现面罩连接孔与固定连接孔的精准配合,即实现面罩在底壳上的精准定位,从而能够确保面罩与位于底壳和面罩之间的显示模组精确对位,进而确保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显示装置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显示装置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所述的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面罩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所述的面罩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面罩的D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显示装置及显示屏装置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显示装置及显示屏装置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显示装置及显示屏装置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显示装置及显示屏装置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显示装置及显示屏装置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底壳、面罩以及连接件。所述底壳具有底壳安装面,所述底壳安装面凸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远离所述底壳安装面的一端开设有固定连接孔;所述面罩具有面罩安装面,所述面罩安装面与所述底壳安装面相对;所述面罩安装面开设有面罩连接孔,所述固定连接孔与所述面罩连接孔连通;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设于所述面罩连接孔内及所述固定连接孔内;其中,所述面罩安装面凸设有相对的第一限位筋和第二限位筋,所述固定柱卡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筋与所述第二限位筋之间。
如图1和图3所示,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包括底壳100、面罩200以及连接件(图未示)。所述底壳100具有底壳安装面110,同时参阅图2和图4,所述底壳安装面110凸设有固定柱120,所述固定柱120的远离所述底壳安装面110的一端开设有固定连接孔121。同时参阅图5,所述面罩200具有面罩安装面210,所述面罩安装面210与所述底壳安装面110相对。所述面罩安装面210开设有面罩连接孔211,所述固定连接孔121与所述面罩连接孔211连通。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设于所述面罩连接孔211内及所述固定连接孔121内。同时参阅图4至图8,所述面罩安装面210凸设有相对的第一限位筋220和第二限位筋230,所述固定柱120卡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筋220与所述第二限位筋23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面罩安装面210与所述底壳安装面110平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120的远离所述底壳安装面110的一端的端面开设有所述固定连接孔121。
上述的显示装置10,由于在面罩200的面罩连接孔211的两边设置了第一限位筋220与第二限位筋230,在通过连接件将固定柱120与面罩200连接时,即通过连接件将底壳100与面罩200连接时,固定柱120卡设于第一限位筋220与第二限位筋230之间,即使当底壳100变形时,在第一限位筋220和第二限位筋230对固定柱120限位的作用下,可以实现面罩连接孔211与固定连接孔121的精准配合,即实现面罩200在底壳100上的精准定位,从而能够确保面罩200与位于底壳100和面罩200之间的显示模组精确对位,进而确保显示效果。
为了提升固定柱120与面罩200的连接稳固程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120的远离所述底壳安装面110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面罩安装面210抵接。这样固定柱120的端面与面罩安装面210接触,不仅使得固定柱120的更多部分卡设于第一限位筋220与第二限位筋230之间,从而提升了第一限位筋220与第二限位筋230对固定柱120的固定效果,而且固定连接孔121与面罩连接孔211直接连通,使得连接件更加稳固地连接固定柱120与面罩2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罩200的所述面罩连接孔211的两边分别设置所述第一限位筋220与所述第二限位筋230,即所述面罩连接孔211开设于所述面罩安装面210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筋220与所述第二限位筋230之间,即所述面罩连接孔211开设于所述面罩安装面210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筋220在所述面罩安装面210的投影与所述第二限位筋230在所述面罩安装面210的投影之间,即所述第一限位筋220与所述第二限位筋230分别位于所述面罩连接孔211的两侧。这样固定柱120的固定连接孔121与面罩200的面罩连接孔211连通时,使得固定柱120被面罩连接孔211的外部边缘的两侧的第一限位筋220与所述第二限位筋230卡住。
为了能够卡设固定柱1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限位筋220具有第一抵持面221,所述第二限位筋230具有与所述第一抵持面221相对的第二抵持面(图未示),所述固定柱120分别与所述第一抵持面221及所述第二抵持面抵接,通过第一抵持面221与第二抵持面分别于固定柱120的两侧抵接固定柱120,可以将固定柱120卡在第一限位筋220与第二限位筋23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持面221与所述第二抵持面平行。
为了便于装配固定柱1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持面221的远离所述面罩安装面210的一端设有第一倒角,所述第二抵持面的远离所述面罩安装面210的一端设有第二倒角,由于第一限位筋220的第一抵持面221与第二限位筋230的第二抵持面分别设有倒角,因此,第一限位筋220的远离面罩安装面210的那端与第二限位筋230的远离面罩安装面210的那端之间的距离最大,因此便于固定柱120逐渐插入第一限位筋220与第二限位筋230之间,即便于装配固定柱120。
为了便于装配固定柱1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限位筋220具有第一倾斜面222,所述第一倾斜面222与所述第一抵持面221的远离所述面罩安装面21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倾斜面222朝远离所述面罩安装面210的方向逐渐向外侧倾斜;所述第二限位筋230具有第二倾斜面(图未示),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二抵持面的远离所述面罩安装面21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倾斜面朝远离所述面罩安装面210的方向逐渐向外侧倾斜。第一限位筋220的远离面罩安装面210的那端与第二限位筋230的远离面罩安装面210的那端之间的距离最大,因此便于固定柱120逐渐插入第一限位筋220与第二限位筋230之间,即便于装配固定柱120。
为了提升限位筋对固定柱120的固定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120具有相背的第一抵接侧面和第二抵接侧面,所述第一抵持面221与所述第一抵接侧面抵接,所述第二抵持面与所述第二抵接侧面抵接,所述第一抵持面221、所述第一抵接侧面、所述第二抵持面及所述第一抵接侧面均为平面。限位筋的抵持面设置成平面,这样便于制造限位筋,同时固定柱120的抵接侧面为平面时,限位筋与固定柱120的抵持面积较大,限位筋对固定柱120的固定效果较好。当固定柱120的抵接侧面为圆弧面时,如果限位筋的抵持面需做成与固定柱120的外侧面相配的圆弧面,但是首先限位筋做弧面不好做,其次二者的圆弧面还得做成半径相同,制造难度和成本增高,因此第一抵持面221、第一抵接侧面、第二抵持面及第一抵接侧面均为平面时,制造难度较低,固定效果好。
为了提升对固定柱120的限位固定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8所示,所述面罩安装面210开设有安装槽212,所述面罩连接孔211开设于所述安装槽212的底部,所述面罩连接孔211与所述安装槽212连通,所述固定柱120的远离所述底壳安装面110的一端容置于所述安装槽212内;如图8所示,所述安装槽212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213和第二侧壁(图未示),所述第一抵持面221与所述第一侧壁213共面,所述第二抵持面与所述第二侧壁共面。这样除了第一限位筋220的第一抵持面221和第二限位筋230的第二抵持面分别与固定柱120抵接,安装槽212的第一侧壁213和第二侧壁也分别与固定柱120抵接,这样增加了固定柱120被抵持的面积,即提升了对固定柱120的限位固定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120适配插设于所述安装槽212内,即所述安装槽212的侧壁均与所述固定柱120抵接,这样在第一限位筋220、第二限位筋230、第一侧壁213及第二侧壁起主要的抵接限位作用的情况下,再配合安装槽212的其他侧壁对固定柱120抵接,如此进一步提升了对固定柱120的限位固定效果。
为了便于拆装面罩200和固定柱120同时保证面罩200在底壳100上的定位精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连接孔121和所述面罩连接孔211的内壁分别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件的外螺纹分别与所述面罩连接孔211的内螺纹及所述固定连接孔121的内螺纹配合。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拆装面罩200和固定柱120,同时又保证了面罩200在底壳100上的定位精度。
为了提升面罩200的定位精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120、所述固定连接孔121、所述面罩连接孔211、所述第一限位筋220及所述第二限位筋230的数目均为多个,多个固定连接孔121与多个所述面罩连接孔211一一对应连通,每一所述固定柱120卡设于一所述第一限位筋220与一所述第二限位筋23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固定柱120间隔均匀分布于所述底壳安装面110,多个所述面罩连接孔211间隔均匀分布于所述面罩安装面210。通过设置多个均匀间隔分布的面罩连接孔211及固定柱120,而且多个第一限位筋220与第二限位筋230对多个固定柱120卡设,提升了面罩200的定位精度,提升了面罩200与底壳100的连接稳固程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罩安装面210凸设有多个第三限位筋,所述面罩连接孔211位于多个所述第三限位筋之间,所述固定柱120卡设于多个所述第三限位筋之间。这样,在第一限位筋220和第二限位筋230的基础上增加了多个第三限位筋,使得固定柱120的侧面全部被限位筋抵接,进一步提升了对固定柱120的限位固定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升面罩200在底壳100上的定位精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面罩连接孔211的数目至少为四个,至少两个所述面罩连接孔211位于所述面罩安装面210的横向中心线215的附近,至少两个所述面罩连接孔211位于所述面罩安装面210的纵向中心线216的附近,所述面罩安装面210的横向中心线215和纵向中心线216相互垂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壳安装面110上设有至少四个所述固定柱120,至少四个所述固定柱120与至少四个所述面罩连接孔211一一对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面罩安装面210的横向中心线215附近的所述面罩连接孔211的两侧的第一限位筋220的第一抵持面221和所述第二限位筋230的第二抵持面分别与所述面罩安装面210的横向中心线215平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面罩安装面210的纵向中心线216附近的所述面罩连接孔211的两侧的第一限位筋220的第一抵持面221和所述第二限位筋230的第二抵持面分别与所述面罩安装面210的横向中心线215平行。这样在面罩安装面210的横向中心线215附近和纵向中心线216附近分布有面罩连接孔211,而且横向中心线215附近的限位筋的抵持面与横向中心线215平行,纵向中心线216附近的限位筋的抵持面与纵向中心线216平行,因此限位筋可以在面罩安装面210的横向中心线215方向和纵向中心线216方向对底壳100的固定柱120限位固定,这样大大提升了面罩200在底壳100上的定位精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面罩连接孔211的中心位于所述面罩安装面210的横向中心线215上,至少两个所述面罩连接孔211的中心位于所述面罩安装面210的纵向中心线216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面罩200的竖直方向上设有一所述第一限位筋220与一所述第二限位筋230,所述面罩200的水平方向上设有一所述第一限位筋220与一所述第二限位筋230;在所述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限位筋220与一所述第二限位筋230为竖直的;在所述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限位筋220与一所述第二限位筋230为水平的;所述竖直方向与所述水平方向垂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竖直方向与所述纵向中心线216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水平方向与所述横向中心线215的延伸方向平行。这样,在面罩安装面210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分别分布有面罩连接孔211,而且水平方向的限位筋的抵持面与水平方向平行,竖直方向的限位筋的抵持面与竖直方向平行,因此限位筋可以在面罩安装面210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对底壳100的固定柱120限位固定,这样大大提升了面罩200在底壳100上的定位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壳安装面110还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远离所述底壳安装面110的一端的端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面罩安装面210开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显示装置10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依次穿设于所述装配孔内及所述安装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120的高度大于所述安装柱的高度。由于固定柱120需要部分插设安装槽212内,而安装柱没有,因此固定柱120的高度大于安装柱的高度,能够保证面罩安装面210与底壳安装面110平行,即保证了安装在底壳100上的面罩200的平整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120为圆柱体状,所述第一限位筋220与所述第二限位筋230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固定柱120的直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筋220与所述第二限位筋230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固定柱120的直径,即所述第一限位筋220及所述第二限位筋230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固定柱120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可以补偿误差,也可以防止固定柱120或限位筋受热膨胀影响固定柱120与限位筋之间的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10包括多个所述面罩200,多个所述连接件与多个所述面罩连接孔211及多个所述固定连接孔121配合,使得多个所述面罩200定位于所述底壳100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面罩200呈矩阵排列于所述底壳100上。
一种显示屏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10。在本实施中,所述显示屏装置还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面罩200与所述底壳100连接形成的空间中。
上述的显示屏装置10,由于在显示装置10的面罩200的面罩连接孔211的两边设置了第一限位筋220与第二限位筋230,在通过连接件将固定柱120与面罩200连接时,即通过连接件将显示装置10的底壳100与面罩200连接时,固定柱120卡设于第一限位筋220与第二限位筋230之间,即使当底壳100变形时,在第一限位筋220和第二限位筋230对固定柱120限位的作用下,可以实现面罩连接孔211与固定连接孔121的精准配合,即实现面罩200在底壳100上的精准定位,从而能够确保面罩200与位于底壳100和面罩200之间的显示模组精确对位,进而确保显示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壳,所述底壳具有底壳安装面,所述底壳安装面凸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远离所述底壳安装面的一端开设有固定连接孔;
面罩,所述面罩具有面罩安装面,所述面罩安装面与所述底壳安装面相对;所述面罩安装面开设有面罩连接孔,所述固定连接孔与所述面罩连接孔连通;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设于所述面罩连接孔内及所述固定连接孔内;
其中,所述面罩安装面凸设有相对的第一限位筋和第二限位筋,所述固定柱卡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筋与所述第二限位筋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的所述面罩连接孔的两边分别设置所述第一限位筋与所述第二限位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筋具有第一抵持面,所述第二限位筋具有与所述第一抵持面相对的第二抵持面,所述固定柱分别与所述第一抵持面及所述第二抵持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持面的远离所述面罩安装面的一端设有第一倒角,所述第二抵持面的远离所述面罩安装面的一端设有第二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具有相背的第一抵接侧面和第二抵接侧面,所述第一抵持面与所述第一抵接侧面抵接,所述第二抵持面与所述第二抵接侧面抵接,所述第一抵持面、所述第一抵接侧面、所述第二抵持面及所述第一抵接侧面均为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安装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面罩连接孔开设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所述面罩连接孔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固定柱的远离所述底壳安装面的一端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抵持面与所述第一侧壁共面,所述第二抵持面与所述第二侧壁共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适配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所述固定连接孔、所述面罩连接孔、所述第一限位筋及所述第二限位筋的数目均为多个,多个固定连接孔与多个所述面罩连接孔一一对应连通,每一所述固定柱卡设于一所述第一限位筋与一所述第二限位筋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的竖直方向上设有一所述第一限位筋与一所述第二限位筋,所述面罩的水平方向上设有一所述第一限位筋与一所述第二限位筋;在所述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限位筋与一所述第二限位筋为竖直的;在所述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限位筋与一所述第二限位筋为水平的;所述竖直方向与所述水平方向垂直。
10.一种显示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1921490519.7U 2019-09-09 2019-09-09 显示装置及显示屏装置 Active CN210805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0519.7U CN210805057U (zh) 2019-09-09 2019-09-09 显示装置及显示屏装置
PCT/CN2020/100029 WO2021047258A1 (zh) 2019-09-09 2020-07-03 显示装置及显示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0519.7U CN210805057U (zh) 2019-09-09 2019-09-09 显示装置及显示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05057U true CN210805057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27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90519.7U Active CN210805057U (zh) 2019-09-09 2019-09-09 显示装置及显示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05057U (zh)
WO (1) WO202104725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47258A1 (zh) * 2019-09-09 2021-03-18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29142U (zh) * 2010-09-21 2011-05-11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维护led显示屏
CN202230681U (zh) * 2011-08-29 2012-05-23 深圳市欧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ed模组结构
CN102314814B (zh) * 2011-09-23 2014-06-04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箱体、led显示屏及维护工具
CN202905039U (zh) * 2012-09-26 2013-04-24 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用的面罩
KR20150026028A (ko) * 2013-08-30 2015-03-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영상표시장치
CN206759833U (zh) * 2017-04-19 2017-12-15 深圳市丽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前维护共用底壳
CN107995809A (zh) * 2017-12-23 2018-05-04 重庆电特威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防松脱卡扣机构
CN208256204U (zh) * 2018-06-21 2018-12-18 福建省华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屏用面罩
CN208938573U (zh) * 2018-11-02 2019-06-04 北京澄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室外led显示模组
CN210805057U (zh) * 2019-09-09 2020-06-19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屏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47258A1 (zh) * 2019-09-09 2021-03-18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47258A1 (zh) 2021-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16902B1 (en) Illuminating building block with high light transmission
US8967567B2 (en) Bracket pin assembly
CN210805057U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屏装置
CN104180212A (zh) 面板灯
US20150268411A1 (en) Frame structur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11009054B2 (en) Fixing device,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175656B (zh) 一种透镜模组及灯具
CN214899044U (zh) 一种具有防尘盖的usb端子座
US20130206380A1 (en) Heat sink assembly
US20130149138A1 (en) Fastening apparatus for fan
CN101952640A (zh) 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源
TWI661618B (zh) 電連接器和電連接器組件
CN210130008U (zh) 导气垫板
CN214898974U (zh) 一种信号发射器
CN211294524U (zh) 灯板组件及具有其的显示屏
CN212322565U (zh) Led显示屏模组
CN209804150U (zh) 交互智能平板、边框组件及其转角件
CN214014767U (zh) 一种信号发射器的安装座
KR102025229B1 (ko) Led 평판조명장치
CN214014768U (zh) 一种信号发射器的外壳
CN219219460U (zh) 应用于室内的玻璃隔墙
CN212619217U (zh) 机壳组件、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以及壁挂式空调器
CN210409524U (zh) 连接结构
CN209991226U (zh) 一种光源板固定结构和球泡灯
CN220067897U (zh) 一种室内底壳和户外底壳的定位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