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97149U - 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97149U
CN210797149U CN201921386883.9U CN201921386883U CN210797149U CN 210797149 U CN210797149 U CN 210797149U CN 201921386883 U CN201921386883 U CN 201921386883U CN 210797149 U CN210797149 U CN 2107971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layer
water
basic unit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8688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芬芳
郑银芳
郑可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ahua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ahua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ahua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ahua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8688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971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971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971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基层、碎石层、粗砂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基层、碎石层、粗砂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粗砂层上的排水基层、以及设置于所述排水基层上的透水沥青面层,由底基层、碎石层和粗砂层形成的层状结构中自上往下贯插有多个呈蜂窝状分布的透水桩,这些透水桩由底基层支承且顶部与排水基层的下表面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透水沥青面层和排水基层促进雨水渗透,并辅以呈蜂窝状排布的透水桩引导雨水向下渗透,在保证底基层、碎石层、粗砂层之间的结构强度的同时,能够提高道路结构的渗水性能,避免路面积水。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路面结构层指的是构成路面的各铺砌层,按其所处的层位和作用,主要有沥青面层、基层和垫层。最新《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指出路面结构层由三部分组成:沥青面层、基层和底基层,之前的垫层,可归为功能层或路基处置层。
现有的道路结构,不但要承受车轮荷载的作用,而且要受到雨水的影响。短时间内集中降雨时,大量雨水通过地下排水设施排入河流,大大加重了排水设施的负担,因此道路容易积水,给车辆和行人通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带来不利影响,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渗水功能的市政沥青道路结构,其解决了短时间内集中降雨时路面积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基层、碎石层、粗砂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粗砂层上的排水基层、以及设置于所述排水基层上的透水沥青面层,由底基层、碎石层和粗砂层形成的层状结构中自上往下贯插有多个呈蜂窝状分布的透水桩,这些透水桩由底基层支承且顶部与排水基层的下表面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短时间内集中降雨时,雨水先通过透水沥青面层和排水基层渗透至粗砂层处,少部分雨水渗透至粗砂层内,通过透水桩将底基层、碎石层和粗砂层分隔为多个近似于六边柱的排水区域,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效果;同时,大部分雨水经过透水桩向下渗透,由于透水桩内外内聚力和附着力的差异,大部分雨水经过透水桩向底基层渗透,其中部分雨水横向渗透至碎石层和粗砂层;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呈蜂窝状排布的透水桩起到引导雨水向下渗透的作用,在保证底基层、碎石层、粗砂层之间的结构强度的同时,能够提高道路结构的渗水性能,避免路面积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水桩包括柱体、罩设于所述柱体的筒套,所述筒套的开口向上,且所述筒套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排水基层的下端面,所述柱体由多孔混凝土组成,所述柱体上沿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有多个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筒套便于施工时浇注柱体,另外多孔混凝土由普通碎石经专业机械压制而成,有利于柱体内的雨水向外渗透,并且透水孔的设置有利于引导雨水向底基层渗透,从而促进雨水渗透,有利于消纳雨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套包括由透水型土工网格布组成的筒体、多个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周向外壁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筒体的轴心线平行,且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筒体的周向均匀分布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性土工布有利于柱体处雨水的渗透,并通过加强筋支撑,在提高透水桩的强度的同时,便于柱体施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水桩的横截面呈花瓣形;所述筒体包括多个沿周向首尾顺次连接的弧形片,所述加强筋固定于所述弧形片之间的连接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限制透水桩转动和水平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套内设置有由透水混凝土粘结剂组成的粘结层,所述粘结层的下端固定于所述柱体上、上端穿过所述筒套的开口且抵触于所述排水基层的下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透水混凝土粘结剂粘结固定排水基层和柱体,在不影响路面结构的排水性能的同时,避免柱体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基层为沥青稳定排水基层,所述透水沥青面层为大孔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所述排水基层和所述透水沥青面层之间设置有由透水性混凝土组成的连接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是采用沥青、粗集料及少量填料、经过严格设计的骨架空隙型沥青混合料,其主要做为沥青道路结构的内部排水层;大孔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是指用大孔隙的沥青混合料铺筑,能从其内部排走路表雨水,具有抗滑、抗车辙及降噪等优点;透水性混凝土是指空隙率为15%-25%的混凝土,能够减轻降雨季节道路排水系统的负担,将其作为连接层与排水基层和透水沥青面层组成的路面结构,该路面结构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透水沥青面层和排水基层促进雨水渗透,并辅以呈蜂窝状排布的透水桩引导雨水向下渗透,在保证底基层、碎石层、粗砂层之间的结构强度的同时,能够提高道路结构的渗水性能,避免路面积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市政沥青道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透水桩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透水桩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基层;2、碎石层;3、粗砂层;4、排水基层;5、连接层;6、透水沥青面层;7、桩孔;8、透水桩;81、柱体;811、透水孔;82、粘结层;83、筒套;831、筒体;832、加强筋;833、弧形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基层1、碎石层2、粗砂层3、排水基层4、连接层5、透水沥青面层6。其中,碎石层2由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组成,粗砂层3由粒径在5-25mm之间的岩石颗粒组成,排水基层4为沥青稳定排水基层,连接层5由透水性混凝土组成,透水沥青面层6为大孔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
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是采用沥青、粗集料及少量填料、经过严格设计的骨架空隙型沥青混合料,其主要做为沥青道路结构的内部排水层。大孔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是指用大孔隙的沥青混合料铺筑,能从其内部排走路表雨水,具有抗滑、抗车辙及降噪等优点。透水性混凝土是指空隙率为15%-25%的混凝土,能够减轻降雨季节道路排水系统的负担。通过连接层5与排水基层4和透水沥青面层6组成的路面结构,该路面结构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
参照图1和图2,底基层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多个呈蜂窝状排布的桩孔7,桩孔7向上贯穿碎石层2和粗砂层3,底基层1、碎石层2和粗砂层3内设置有用于形成桩孔7的透水桩8。其中,透水桩8的横截面呈花瓣形,有利于限制透水桩8转动和水平移动。透水桩8包括柱体81、设置于柱体81上端的粘结层82、罩设于柱体81和粘结层82外的筒套83。筒套83的开口向上,且筒套83的上端固定于排水基层4的下端面。
柱体81由多孔混凝土组成,柱体81上沿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有多个透水孔811。粘结层82由透水混凝土粘结剂组成,且粘结层82的上端穿过筒套83的开口且抵触于排水基层4的下端面。采用透水混凝土粘结剂粘结固定排水基层4和柱体81,在不影响路面结构的排水性能的同时,柱体81内的雨水通过多孔混凝土之间的孔隙向外渗透,并且透水孔811的设置有利于引导雨水向底基层1渗透,从而消纳雨水。
参照图3,筒套83包括由透水型土工网格布组成的筒体831、多个固定于筒体831的周向外壁的加强筋832。筒体831包括多个沿轴向首尾顺次连接的弧形片833,加强筋832固定于弧形片833之间的连接处。
参照图1和图3,透水柱施工时,先将花瓣形的柱状的筒体831嵌接于底基层1、粗砂层3和碎石层2内,以此形成桩孔7,然后将多孔混凝土灌注于筒体831内形成柱体81,最后用透水混凝土粘结剂封闭柱体81上端和筒体831开口。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短时间内集中降雨时,雨水先通过透水沥青面层6和排水基层4渗透至粗砂层3处,少部分雨水渗透至粗砂层3内,通过透水桩8将底基层1、碎石层2和粗砂层3分隔为多个近似于六边柱的排水区域,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效果;同时,大部分雨水经过透水桩8向下渗透,由于透水桩8内外内聚力和附着力的差异,大部分雨水经过透水桩8向底基层1渗透,其中部分雨水横向渗透至碎石层2和粗砂层3。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基层(1)、碎石层(2)、粗砂层(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粗砂层(3)上的排水基层(4)、以及设置于所述排水基层(4)上的透水沥青面层(6),由底基层(1)、碎石层(2)和粗砂层(3)形成的层状结构中自上往下贯插有多个呈蜂窝状分布的透水桩(8),这些透水桩(8)由底基层(1)支承且顶部与排水基层(4)的下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桩(8)包括柱体(81)、罩设于所述柱体(81)的筒套(83),所述筒套(83)的开口向上,且所述筒套(83)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排水基层(4)的下端面,所述柱体(81)由多孔混凝土组成,所述柱体(81)上沿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有多个透水孔(8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套(83)包括由透水型土工网格布组成的筒体(831)、多个固定于所述筒体(831)的周向外壁的加强筋(832);所述加强筋(83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筒体(831)的轴心线平行,且所述加强筋(832)沿所述筒体(831)的周向均匀分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桩(8)的横截面呈花瓣形;所述筒体(831)包括多个沿周向首尾顺次连接的弧形片(833),所述加强筋(832)固定于所述弧形片(833)之间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套(83)内设置有由透水混凝土粘结剂组成的粘结层(82),所述粘结层(82)的下端固定于所述柱体(81)上、上端穿过所述筒套(83)的开口且抵触于所述排水基层(4)的下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基层(4)为沥青稳定排水基层(4),所述透水沥青面层(6)为大孔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所述排水基层(4)和所述透水沥青面层(6)之间设置有由透水性混凝土组成的连接层(5)。
CN201921386883.9U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 Active CN2107971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6883.9U CN210797149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86883.9U CN210797149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97149U true CN210797149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41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86883.9U Active CN210797149U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971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22631U (zh) 一种城市道路路面排水结构
CN208501416U (zh)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道路结构
CN109958018A (zh) 一种强降雨城市道路透水性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887609A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渗滤地面的构建方法
CN210262547U (zh) 一种沥青路面绑宽结构
CN209602893U (zh) 一种可防路基软化的高速公路路基结构
CN2837360Y (zh) 透水式公路、道路结构
CN208649826U (zh)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透水沥青路
CN106087639A (zh) 一种公路、过水路面结构及过水路面施工方法
JP3778738B2 (ja) 透水性舗装構造
CN210797149U (zh) 一种市政沥青道路结构
CN209759944U (zh) 一种排水性路面结构组合
CN207987662U (zh) 一种适用于高频重载路况的透水路面结构
CN105803888A (zh) 一种海绵型道路铺装结构
CN214116117U (zh)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
CN214245208U (zh) 一种带有排水通道的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
CN108411728A (zh) 路面排水系统
CN213358855U (zh) 一种可收集透水材料基层雨水的截水沟
CN210797147U (zh) 海绵城市天然透水采石铺装结构
CN209924091U (zh) 一种降低路基水位及排出路面的矩形边沟结构
CN211079810U (zh) 一种避免积水的沥青公路
CN211815290U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组合式透水景观人行道结构
CN210916876U (zh) 一种城市道路改建工程的人行道透水铺装结构
CN210031383U (zh) 一种地面透水砖
CN213507883U (zh) 沥青路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