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96652U - 便携式氢氧仪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氢氧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96652U
CN210796652U CN202020691315.6U CN202020691315U CN210796652U CN 210796652 U CN210796652 U CN 210796652U CN 202020691315 U CN202020691315 U CN 202020691315U CN 210796652 U CN210796652 U CN 2107966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shell
generation chamber
electrode plate
oxy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9131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德会
刘艳廷
杨笑
范锦昌
赵强
赵效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kai instrument (Dalian) Co.,Ltd.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Jinkai Instrument Dalian Co ltd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kai Instrument Dalian Co ltd,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Jinkai Instrument Dali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9131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96652U/zh
Priority to JP2022566445A priority patent/JP2023523637A/ja
Priority to PCT/CN2020/095727 priority patent/WO2021217798A1/zh
Priority to US17/997,457 priority patent/US20230175147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966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966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氢氧仪,包括壳体,其上端设有可拆卸的上盖,底部由底盖扣合;电解池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存放电解液,具有相互独立的氢气发生腔室和氧气发生腔室,阴极电极板和阳极电极板分别置于所述氢气发生腔室与所述氧气发生腔室内,两个发生腔室的底部连通用于电解液流通;氢气出口部和氧气出口部,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上盖上,分别与所述氢气发生腔室和所述氧气发生腔室相对应,氢气/氧气出口部与所述电解池模块之间还设有用于除去水分的过滤膜;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盖上,用于为所述阴极电极板和所述阳极电极板提供电能。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具有便携性。

Description

便携式氢氧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备氢气和氧气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氢氧仪。
背景技术
氢气和氧气制备从电化学原理上讲,可通过电解水获得,在电子、机械及化工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时,电解水也可直接产生适合人体吸入的氢氧混合气(H2/O2:66.6%/33.3%),在氢医疗中也被广泛的应用。而现有的氢氧发生设备体积大、重量大、价格高,仅适合在特定的医疗机构使用。面对日益增长的家庭需求和外出便携的需求,氢氧发生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基于对便携的需求,急需开发一种以成本低、安全可靠、可快速推广为目的便携式氢氧仪。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便携式氢氧仪。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设置具有独立工作的氢气/氧气发生腔室的电解池模块,利用电解水的电化学原理,从而制备出氢气、氧气、氢气/氧气混合气,达到气体可选、能耗低、成本低、安全无噪音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便携式氢氧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容纳空间的中空柱状结构,其上端设有可拆卸的上盖,底部由底盖扣合,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用于分隔电解池模块和和电源模块的隔板;
电解池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存放电解液,具有相互独立的氢气发生腔室和氧气发生腔室,阴极电极板和阳极电极板分别置于所述氢气发生腔室与所述氧气发生腔室内,两个发生腔室的底部连通用于电解液流通;
氢气出口部和氧气出口部,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上盖上,分别与所述氢气发生腔室和所述氧气发生腔室相对应,氢气/氧气出口部与所述电解池模块之间还设有用于除去水分的过滤膜;
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盖上,用于为所述阴极电极板和所述阳极电极板提供电能。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氢氧仪还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的控制部件设置在所述底盖上,所述液位传感器的探头设在所述电解池模块内。
进一步地,当电解液到低液位时蜂鸣器响,提醒加液,通过拧开氢气出口部或氧气出口部的盖子对其加入电解液;当电解液到高液位时蜂鸣器响,提醒停止加液。
进一步地,所述氢气/氧气出口部下端焊接有所述过滤膜,所述氢气/氧气出口部与所述上盖开口之间还设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氢气发生腔室和所述氧气发生腔室是由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腔室隔板Ⅰ分隔而成的,所述腔室隔板Ⅰ底部距离所述隔板表面留有空隙,所述空隙用于连通两个发生腔室且用于电解液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氢气发生腔室和所述氧气发生腔室是由上盖下端设有的、用于插入到所述壳体内的、且具有双腔室的延伸部形成的,所述延伸部设置在所述上盖下端,具有与所述壳体匹配的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延伸部的双腔室是由其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腔室隔板Ⅱ分隔而成的;所述腔室隔板Ⅱ的底部距离所述隔板表面留有空隙,所述空隙用于连通两个发生腔室且用于电解液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边沿设有若干凸起与所述壳体内壁上端的定位孔相匹配,实现卡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阴极电极板和所述阳极电极板上还设有防止电极摆动的、孔状的电极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阴极电极板和所述阳极电极板分别通过螺杆固定在所述壳体底部的底盖上,通过电线与所述电源模块中的电路板相连。所述螺杆依次穿过垫片、用于固定电极的第一螺丝、接线柱及用于固定接线柱的第二螺丝后固定在所述底盖上的底盖固定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底盖上还设有散热孔,所述底盖底部还设有用于防止晃动的吸盘。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氢氧仪,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电解池模块,电源模块,电解池模块内存放电解液,电解池模块内设有液位传感器,当电解液到低液位时蜂鸣器响,提醒加液,当电解液到高液位时蜂鸣器响,提醒停止加液;电解池模块内设有阴极电极板和阳极电极板,两个电极板通过两个腔室分开,电解液通过腔室底部的通道自由流动,含有阳极电极板腔体的上部设有可拆卸氧气出口部,含有阴极电极板腔体的上部设有可拆卸氢气出口部,所述可拆卸氢气/氧气出口部处设有过滤膜,用于除去氢气和氧气中的水分,并凝结水汽后回到电解池模块中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以水为反应原料,以廉价、安全无毒的无机盐为电解质,可直接产生常压的纯氢气(>99%)、纯氧气(>99%)或氢氧混合气(H2/O2: 66.6%/33.3%)。即用即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重量小、气体可选、能耗低、成本低、安全无噪音等特点,结构简单,体积小,具有便携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氢氧仪的上盖及氢/氧气出口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氢氧仪的电极板及电极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氢氧仪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氢氧仪的上盖带有延伸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氢氧仪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中:1、壳体;11、腔室隔板Ⅰ;12、定位孔;13、底盖;14、吸盘; 15、散热孔;16、液位传感器;17、螺杆固定孔;18、底盖固定孔;2、上盖; 21、氢气出口部;22、氧气出口部;23、过滤膜;24、密封垫片;25、凸起; 26、延伸部;27、腔室隔板Ⅱ;3、电极板;31、电极盖板;32、螺杆;33、卡扣;34、垫片;35、第一螺丝;36、接线柱;37、第二螺丝;4、电源模块; 41、控制部;42、电路板;43、电池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向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位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氢氧仪,包括:
壳体1,具有容纳空间的中空柱状结构,如图3所示,截面可以是长圆形也可以是矩形亦或是其他形状,具有中空结构即可。其上端设有可拆卸的上盖2,所述上盖2边沿设有若干凸起25与所述壳体1内壁上端的定位孔12 相匹配,实现卡接固定,出于壳体外侧美观考量,定位孔11可设置成盲孔,朝向壳体中空部分开孔即可;所述壳体1底部由底盖13扣合,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用于分隔电解池模块和和电源模块4的隔板(图中未示出,可以理解的是,隔板所起的作用为分隔电解池模块和电源模块,可以根据两部分模块的占据空间合理设置其位置即可);
电解池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即由上盖2扣合于壳体1上,再由壳体1内的隔板一起构成用于存放电解液的空间,具有相互独立的氢气发生腔室和氧气发生腔室,电极板3(包括阴极电极板和阳极电极板,在图中呈右、左分布)分别置于所述氢气发生腔室与所述氧气发生腔室内,两个发生腔室的底部连通用于电解液流通,作为优选方案,可以在隔板上设置多条沟槽,作为电解液流通的通道;
如图1所示,氢气出口部21和氧气出口部22,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上盖2上,分别与所述氢气发生腔室和所述氧气发生腔室相对应,可拆卸的方式可以选择螺纹旋进旋出的方式,也可以选择胀紧的方式,或其他插拔方式等等。氢气/氧气出口部与所述电解池模块之间还设有用于除去水分的过滤膜 23;所述过滤膜23焊接在所述氢气/氧气出口部下端,所述氢气/氧气出口部与所述上盖2开口之间还设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垫片24。
如图2中所示,所述阴极电极板和所述阳极电极板上还设有防止电极摆动的、孔状的电极盖板31,所述电极盖板31通过其侧边的卡扣33与所述隔板上伸出的配合结构卡接固定。
所述阴极电极板和所述阳极电极板分别通过螺杆32固定在所述壳体1底部的底盖13上,所述螺杆32先穿过所述隔板,通过电线与所述电源模块4 中的电路板42相连。所述螺杆依次穿过垫34、用于固定电极的第一螺丝35、接线柱36及用于固定接线柱36的第二螺丝37后固定在所述底盖13上的螺杆固定孔17中,底盖13扣合在壳体1上时,可以通过底盖固定孔18进一步紧固。所述接线柱36通过电线与所述电源模块4中的电路板42电连接。
电源模块4,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底盖13上,用于为所述阴极电极板和所述阳极电极板提供电能,包括控制部41、电路板42以及电池组43,所述控制部41可控制仪器的开关及其他常规调节操作。所述便携式氢氧仪还设有液位传感器16,所述液位传感器16的控制部件设置在所述底盖13上,所述液位传感器16的探头设在所述电解池模块内。当电解液到低液位时蜂鸣器响,提醒加液,通过拧开氢气出口部21或氧气出口部22的盖子对其加入电解液;当电解液到高液位时蜂鸣器响,提醒停止加液。所述底盖13上还设有散热孔15,所述底盖13底部还设有用于防止晃动的吸盘14。
实施例1
如图3所示,在上述主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电解池模块中的所述氢气发生腔室和所述氧气发生腔室是由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腔室隔板Ⅰ 11分隔而成的,前述中上盖2扣合在带有腔室隔板Ⅰ11的壳体1上端,再由壳体1中的隔板一同,构成电解池模块的主体腔室,放置电极板3,然后充入电解液,在上盖2与壳体1的扣合处设置密组件,防止电解液漏液的发生。进一步优选地,如考虑电极板的稳定性,可以在其下部增设支撑机构。所述腔室隔板Ⅰ11底部距离所述隔板表面留有空隙,所述空隙用于连通两个发生腔室且用于电解液流动,两个腔室底部连通即可,确保有独立的反应腔室,这样各自的腔室中可以制备出单一的氧气或氢气。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在上述的主结构的基础上,可以改变上盖2的形式,所述上盖2下端设置具有容纳空间的延伸部26,设置延伸部26的目的在于,由延伸部26和壳体1配合,组成电解池模块的主体腔室,即所述氢气发生腔室和所述氧气发生腔室是由上盖2下端设有的、用于插入到所述壳体1内的、且具有双腔室的延伸部26形成的,所述延伸部26的双腔室是由其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腔室隔板Ⅱ27分隔而成的。使用时,将带有延伸部26的上盖2 插入到壳体1内,与壳体1之间基本呈零间隙配合,延伸部26的底端与壳体 1之间设有密封组件,防止电解液漏液。所述腔室隔板Ⅱ27的底部距离所述隔板表面留有空隙,所述空隙用于连通两个发生腔室且用于电解液流动,两个腔室底部连通即可,确保有独立的反应腔室,这样各自的腔室中可以制备出单一的氧气或氢气。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氢氧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容纳空间的中空柱状结构,其上端设有可拆卸的上盖,底部由底盖扣合,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用于分隔电解池模块和和电源模块的隔板;
电解池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存放电解液,具有相互独立的氢气发生腔室和氧气发生腔室,阴极电极板和阳极电极板分别置于所述氢气发生腔室与所述氧气发生腔室内,两个发生腔室的底部连通用于电解液流通;
氢气出口部和氧气出口部,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上盖上,分别与所述氢气发生腔室和所述氧气发生腔室相对应,氢气/氧气出口部与所述电解池模块之间还设有用于除去水分的过滤膜;
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盖上,用于为所述阴极电极板和所述阳极电极板提供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氢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氢氧仪还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的控制部件设置在所述底盖上,所述液位传感器的探头设在所述电解池模块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氢氧仪,其特征在于,当电解液到低液位时蜂鸣器响,提醒加液,通过拧开氢气出口部或氧气出口部的盖子对其加入电解液;当电解液到高液位时蜂鸣器响,提醒停止加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氢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氧气出口部下端焊接有所述过滤膜,所述氢气/氧气出口部与所述上盖开口之间还设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氢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发生腔室和所述氧气发生腔室是由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腔室隔板Ⅰ分隔而成的,所述腔室隔板Ⅰ底部距离所述隔板表面留有空隙,所述空隙用于连通两个发生腔室且用于电解液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氢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发生腔室和所述氧气发生腔室是由上盖下端设有的、用于插入到所述壳体内的、且具有双腔室的延伸部形成的,所述延伸部设置在所述上盖下端,具有与所述壳体匹配的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延伸部的双腔室是由其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腔室隔板Ⅱ分隔而成的;所述腔室隔板Ⅱ的底部距离所述隔板表面留有空隙,所述空隙用于连通两个发生腔室且用于电解液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便携式氢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边沿设有若干凸起与所述壳体内壁上端的定位孔相匹配,实现卡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便携式氢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电极板和所述阳极电极板上还设有防止电极摆动的、孔状的电极盖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氢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电极板和所述阳极电极板分别通过螺杆固定在所述壳体底部的底盖上,通过电线与所述电源模块中的电路板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氢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上还设有散热孔,所述底盖底部还设有用于防止晃动的吸盘。
CN202020691315.6U 2020-04-29 2020-04-29 便携式氢氧仪 Active CN2107966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1315.6U CN210796652U (zh) 2020-04-29 2020-04-29 便携式氢氧仪
JP2022566445A JP2023523637A (ja) 2020-04-29 2020-06-12 携帯型水素酸素発生装置
PCT/CN2020/095727 WO2021217798A1 (zh) 2020-04-29 2020-06-12 便携式氢氧仪
US17/997,457 US20230175147A1 (en) 2020-04-29 2020-06-12 Portable oxyhydrogen instru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1315.6U CN210796652U (zh) 2020-04-29 2020-04-29 便携式氢氧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96652U true CN210796652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30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91315.6U Active CN210796652U (zh) 2020-04-29 2020-04-29 便携式氢氧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9665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1471A (zh) * 2021-10-26 2022-01-28 刘钢铸 一种杯式吸氢氧器
WO2022126898A1 (zh) * 2020-12-15 2022-06-2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紧凑型便携式氢氧仪
CN115449820A (zh) * 2022-10-11 2022-12-09 广东骏丰频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溶液电解装置
RU2816979C1 (ru) * 2020-12-15 2024-04-08 Далянь Инститьют Оф Кемикал Физикс, Чайниз Экэдеми Оф Сайенсиз Компактное портатив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кислород-водородной смеси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6898A1 (zh) * 2020-12-15 2022-06-2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紧凑型便携式氢氧仪
RU2816979C1 (ru) * 2020-12-15 2024-04-08 Далянь Инститьют Оф Кемикал Физикс, Чайниз Экэдеми Оф Сайенсиз Компактное портатив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кислород-водородной смеси
CN113981471A (zh) * 2021-10-26 2022-01-28 刘钢铸 一种杯式吸氢氧器
CN115449820A (zh) * 2022-10-11 2022-12-09 广东骏丰频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溶液电解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96652U (zh) 便携式氢氧仪
JP3175997U (ja) ポータブル型飲料用水素水の生成器
JP6051386B2 (ja) 電解装置
US5733422A (en) High-pressure gas producing electrolysis tank
WO2021217798A1 (zh) 便携式氢氧仪
KR101280595B1 (ko) 산성이온수 제조장치
CN211972466U (zh) 便携式氢氧仪
CN109868484B (zh) 一种气体产生装置
CN107981666B (zh) 一种新型富氢水杯
CN216514165U (zh) 医疗保健用高效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
CN210176966U (zh) 一种基于铝空气电池的富氢水发生装置
KR100954545B1 (ko) 기수 분리 역화 방지기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수소산소 혼합가스 발생장치
WO2021227566A1 (zh) 制氧装置及具有该制氧装置的空调器
CN210584365U (zh) 一种通过电解方式除湿的主动式除湿器
CN219547107U (zh) 一种氢氧仪
CN220999359U (zh) 金属离子发生装置的电解机构
KR101943068B1 (ko) 휴대용 기능수 생성기기
CN207685351U (zh) 一种迷你型盐氯发生装置
CN217536178U (zh) 氢气机
TWI243862B (en) Device for generating gas by electrolysis
CN220665006U (zh) 电解装置及电器
CN216273247U (zh) 电解水杀菌装置
CN216513006U (zh) 一种富氢水电解片的防水结构
EP4239105A1 (en) Compact portable oxyhydrogen device
CN108557961A (zh) 一种用于电解水的电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457, Zhongshan Road, Shahekou District,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atentee after: Jinkai instrument (Dalia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457, Zhongshan Road, Shahekou District, Dalian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atentee before: JINKAI INSTRUMENT (DALIA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