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95644U - 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95644U
CN210795644U CN201921012754.3U CN201921012754U CN210795644U CN 210795644 U CN210795644 U CN 210795644U CN 201921012754 U CN201921012754 U CN 201921012754U CN 210795644 U CN210795644 U CN 210795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groove
motor
hole
lead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1275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锐
徐联明
蒋存汉
金日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eny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eny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eny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eny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1275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95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95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95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器、涡轮蜗杆机构、电机、控制箱和行程限位装置,所述升降器包括箱体、直线轴承、丝杆和提升丝杆压盖,所述箱体内设有涡轮蜗杆机构,所述涡轮蜗杆机构包括涡轮和蜗杆,所述涡轮的下方设有直线轴承,所述箱体的上端设有提升丝杆压盖,所述丝杆的上端依次穿过直线轴承、涡轮和提升丝杆压盖,所述丝杆的上端部设有凹槽四,所述提升丝杆压盖的内侧一端设有凸块,所述凹槽四与凸块相配合,所述蜗杆与涡轮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安全性高,占用空间小,重量轻,使用灵活方便,也避免了电池升降平台发生歪扭和卡死的现象,电池更换更加便利。

Description

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升降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汽油资源的日渐稀少,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纯电动汽车(Blade Electric Vehicles,BEV)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在纯电动汽车尤其是纯电动货车行驶过程中,若蓄电池电力不足,需要对该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时长一般为2-3个小时,则限制了纯电动汽车的行驶,因此对该技术进行了改进,在蓄电池的上方设置升降平台,方便将电力不足的蓄电池取出然后放入充满电力的蓄电池,而无需花大量时间进行充电。
但是现有的纯电动汽车用于放置蓄电池的升降平台中的升降机通常采用液压系统。液压系统位于纯电动汽车内,存在漏油,油管老化,低温升降困难,占用空间大,重量重等问题,而且在行驶过程中,纯电动汽车内温度高,若油管老化漏油极易引起车辆自燃。因此采用涡轮丝杆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用于电池升降平台上。
但是现有的涡轮丝杆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用在汽车升降平台上时,电池升降平台的阻力大,电池升降平台发生歪扭和卡死的现象严重,增加电机的负担,减少了升降平台的使用寿命,也降低了电池更换的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采用涡轮蜗杆、丝杆以及行程限位装置组成的升降系统,安全性高,占用空间小,重量轻,使用灵活方便,也避免了电池升降平台发生歪扭和卡死的现象,电池更换更加便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器、涡轮蜗杆机构、电机、控制箱和行程限位装置,所述升降器包括箱体、直线轴承、丝杆和提升丝杆压盖,所述箱体内设有涡轮蜗杆机构,所述涡轮蜗杆机构包括涡轮和蜗杆,所述涡轮的下方设有直线轴承,所述箱体的上端设有提升丝杆压盖,所述丝杆的上端依次穿过直线轴承、涡轮和提升丝杆压盖,所述丝杆的上端部设有凹槽四,所述提升丝杆压盖的内侧一端设有凸块,所述凹槽四与凸块相配合,所述蜗杆与涡轮垂直设置,所述蜗杆的右端与电机的左端连接,所述电机的前侧与控制箱连接,所述行程限位装置位于箱体的两侧,所述丝杆的下端设有限位板,所述行程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杆、限位框和行程开关,所述限位杆的下端与限位板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上端与限位框连接,所述行程开关包括行程开关一和行程开关二,所述行程开关一卡于箱体的左侧且位于限位框内,所述行程开关二位于箱体的右侧,所述控制箱的左端设有进线孔三,所述行程开关的电线通过进线孔三与控制箱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涡轮蜗杆、电机、丝杆的相互配合作用实现电池升降平台的上下移动,方便蓄电池的更换,与液压升降系统相比,具有安全性高,占用空间小,重量轻,使用灵活方便等优点;通过涡轮蜗杆、电机、丝杆、控制箱和行程限位装置的相互配合作用,实现了升降平台升降时的精确度,升降平台提升的阻力减少,电机运行顺畅;通过在丝杆上设置直线轴承,以及在丝杆上设置凹槽四与提升丝杆压盖上的凸块的相互配合作用,使得丝杆在固定的轴线上上下移动,不发生倾斜现象,不造成卡死,减少电池平台歪扭现象的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的前侧两端分别设有穿线槽一和穿线槽二,所述控制箱的后侧两端分别设有进线孔一和进线孔二,所述控制箱的后侧下端设有出线孔,所述进线孔一、进线孔二、穿线槽一和穿线槽二的截面均为矩形,所述出线孔的截面为圆形。这样的设置使得电机线和霍尔线在电机壳内分开,然后通过穿线槽一、穿线槽二、进线孔一、进线孔二,进入控制箱内,实现了电机线和霍尔线之间的信号互不干扰,同时防尘防水效果好,矩形截面设置的进线孔一、进线孔二、穿线槽一和穿线槽二,方便电机线和霍尔线的穿入同时提高其散热性能,圆形设置的出线孔,方便引出线的集中穿出,提高电线的整齐性。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包括无刷电机、电机机壳、机壳前盖和机壳后盖,所述无刷电机位于电机机壳内,所述无刷电机和电机机壳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机壳前盖卡于间隙内,所述穿线槽一位于机壳前盖的左侧,所述机壳后盖卡于间隙内,所述穿线槽二位于机壳后盖的左侧。
通过将电机外壳设置为电机机壳、机壳前盖和机壳后盖,方便电机的拆卸,将穿线槽一设置在机壳前盖,穿线槽二设置在机壳后盖,电机线和霍尔线的先穿出,然后将机壳前盖和机壳后盖分别与电机机壳连接,方便电机线和霍尔线的穿出。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机壳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凸条一,所述凸条一为空心圆柱体,所述机壳后盖的上端面一周设有若干个凹槽一,所述凹槽一的上端设有连接孔五,所述连接孔五与凸条一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机壳前盖上设有若干个连接孔六,所述连接孔六与凸条一通过螺栓连接,两个所述凸条一之间设有凸条二,所述凸条二为长方体,所述控制箱位于凸条二的前侧。
通过设置凸条一和凸条二增加了电机机壳表面的面积,提高了电机机壳的散热功能,通过凸条一、连接孔五和连接孔六有效的将机壳前盖、机壳后盖与电机机壳紧密连接,凹槽一的设置在机壳后盖与电机机壳通过螺栓连接时,螺栓位于凹槽一内不外露,增加美观性,也有效减小了电机后端的体积和重量,电机设置灵活方便,长方体设置的凸条二还可以有效的将控制箱的侧面和电机机壳有效贴合,实现控制箱和电机机壳无缝连接,防尘防水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箱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进线孔一位于下盖的上端,所述进线孔二位于下盖的下端。方便控制箱的拆卸,上盖和下盖连接之前,首先将电机线和霍尔线分别通过进线孔一和进线孔二穿至下盖内,然后对上盖和下盖进行固定连接,提高了电机线和霍尔线穿入的便捷性。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杆包括限位杆一、限位杆二和限位杆三,所述限位杆一的上端与限位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一的下端卡于限位杆二内,所述限位杆三的上端卡于限位杆二内,所述限位杆三的下端与限位板连接。在下降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对行程开关一和限位框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行程开关一和限位框两者之间接触过猛造成彼此伤害。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左侧设有限位槽一,所述限位槽一内设有开关座,所述行程开关一卡于开关座上,所述开关座的两侧设有卡槽一,所述限位框的两侧卡于卡槽一内且能够上下移动,所述卡槽一的下方设有限位通孔一,所述限位杆的上端穿过限位通孔一与限位框连接,所述箱体的右侧设有限位槽二,所述限位开关二位于限位槽二的底端。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槽一的底端两侧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为“L”形,所述限位条位于限位框的下方,所述限位条的上端面与限位框下端面的距离与行程开关一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相吻合。通过设置限位条,对限位框向下移动进行限位,防止限位框向下移动用力过猛对行程开关一的触点造成损伤。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槽一的上方设有左盖板,所述限位槽二包括左限位槽和右限位槽,所述左限位槽的下方设有限位通孔二,所述行程开关二位于限位通孔二的底端,所述右限位槽的上方设有右盖板。通过设置左盖板对限位槽一进行防尘防水,有效的保护行程开关一和限位框,通过设置限位通孔二对行程开关二进行固定限位,左限位槽的上方未设置盖板,便于行程开关的电线与控制器连接,实现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升降的精确调节,通过在右限位槽上设置右盖板,对行程开关的电线有效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涡轮蜗杆、电机、丝杆、控制器和行程限位装置的相互配合作用,实现了升降平台升降时的精确度,升降平台提升的阻力减少,电机运行顺畅;通过在丝杆上设置直线轴承,以及在丝杆上设置凹槽四与提升丝杆压盖上的凸块的相互配合作用,使得丝杆在固定的轴线上上下移动,不发生倾斜现象,不造成卡死,减少电池平台歪扭现象的发生;通过设置穿线槽一、穿线槽二、进线孔一、进线孔二,使得电机线和霍尔线在电机壳内分开,然后通过穿线槽一、穿线槽二、进线孔一、进线孔二,进入控制箱内,实现了电机线和霍尔线之间的信号互不干扰,同时防尘防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箱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箱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箱体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7是电机的爆炸图。
图8是控制箱的爆炸图。
图9是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升降器、2-涡轮蜗杆机构、3-电机、4-控制箱、5-限位装置、11-箱体、12-丝杆、13-直线轴承、14-提升丝杆压盖、21-涡轮、22-蜗杆、23-平键、31-卡孔一、32-连接孔一、33-连接孔二、34-穿线槽一、35-穿线槽二、36-无刷电机、37-电机机壳、38-机壳前盖、39-机壳后盖、40-间隙、41-连接孔三、42-连接孔四、43-进线孔一、44-进线孔二、45-出线孔、45-上盖、46-下盖、51-限位杆、52-限位框、53-行程开关、100-电池托盘、101-蓄电池、111-中空一、112-中空二、113-空心圆柱体、114-限位槽一、115-开关座、卡槽一116、117-限位槽二、121-凹槽四、122-限位板、141-通孔、142-凸块、211-平面轴承一、212-螺纹、221-卡孔二、371-凸条一、372-凸条二、381-连接孔六、391-凹槽一、392-进线孔、451-散热片、452-凹槽二、461-凹槽三、511-限位杆一、512-限位杆二、513-限位杆三、531-行程开关一、532-行程开关二、1111-台阶三、1112-台阶二、1121-台阶五、1122-平面轴承二、1131-台阶一、1151-卡槽三、1152-限位台阶、1161-限位通孔一、1171-左限位槽、1172-右限位槽、1173-限位通孔二、1174-右盖板、1151-卡槽三、1152-限位台阶、1161-限位通孔一、1171-左限位槽、1172-右限位槽、1173-限位通孔二、1174-右盖板、3911-连接孔五、3912-半圆形通槽、4521-连接孔七、4522-限位块、4523-凸出环、4611-空心卡条、4612-台阶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本实施例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升降器1、涡轮蜗杆机构2、电机3、控制箱4,涡轮蜗杆机构2包括涡轮21和蜗杆22,升降器1设有箱体11,箱体11的竖直方向设有中空一111,中空一111的中间设有台阶三1111,箱体11水平方向设有中空二112,中空二112和中空一111的中间相通,蜗杆22位于中空二112内,中空二112的左右两端设有台阶五1121,台阶五1121内设有平面轴承二1122,平面轴承二1122套接在蜗杆22的两端,涡轮21位于台阶三1111内,涡轮21的上下两端设有平面轴承一211,电机3的电机轴设有卡孔一31,涡杆22内设有卡孔二221,平键23的两端位于卡孔一31和卡孔二内将电机3轴和蜗杆22连接,这样电机轴就能带动蜗杆22转动,进而带动涡轮21转动。
如图2和图3所示,升降器1还包括丝杆12、直线轴承13和提升丝杆压盖14,为了降低丝杆12与直线轴承13之间的摩擦,提高丝杆12和直线轴承13的使用寿命,在箱体11的下端凸出的设有空心圆柱体113,中空一111的底端与空心圆柱体113重合,在空心圆柱体113的底端设有台阶一1131,直线轴承13位于台阶一1131内,丝杆12的上端部穿过中空一111的底端与直线轴承13套接;在涡轮21的内壁一周设有螺纹212,丝杆12通过螺纹212与涡轮21相互配合,这样涡轮21就能带动丝杆12上下运动,实现升降。
如图1和图4所示,为了使得丝杆12在固定的轴线上上下移动,不发生倾斜现象,不造成卡死,保证升降器1的正常运转,提高工作效率,在中空一111的上端设有台阶二1112,提升丝杆压盖14位于台阶二1112内,提升丝杆压盖14的中间设有通孔141,通孔141的一侧设有凸块142,丝杆12的上端部设有凹槽四121,凹槽四121与凸块142相配合。
如图2和图8所示,为了使电机3能够运转顺畅以及对电机3的运转能够精确调节,而不像现有的总控制器控制多个电机3,只能对电机3进行总的调节,则在电机3的前侧设置控制箱4,电机3的前侧左端设有连接孔一32,电机3的前侧右端设有连接孔二33,控制箱4的后侧左端设有连接孔三41,控制箱4的后侧右端设有连接孔四42,连接孔一32和连接孔三41前后对应,连接孔二33和连接孔四42前后对应,通过连接孔一32、连接孔三41、连接孔二33、连接孔四42和螺栓的相互配合将控制箱4固定在电机3上,为了将电机线和霍尔线分开设置,减少两者之间的信号干扰,以及提高其防尘防水性,在电机3的前侧两端分别设有穿线槽一34和穿线槽二35,控制箱4的后侧两端分别设有进线孔一43和进线孔二44,电机线穿出穿线槽一34然后通过进线孔一43进入控制箱4内,霍尔线穿出穿线槽二35然后通过进线孔二44进入控制箱4内,控制箱4的后侧下端设有出线孔45,将主板上的电线引出连接至总的控制箱4。
为了方便电机线和霍尔线的穿入同时提高其散热性能,方便引出线的集中穿出,提高电线的整齐性,将进线孔一43、进线孔二44、穿线槽一34和穿线槽二35的截面均设置为矩形,出线孔45的截面设置为圆形。
如图7所示,为了方便电机3的拆卸,将电机3设置为包括无刷电机36、电机机壳37、机壳前盖38和机壳后盖39,无刷电机36位于电机机壳37内,无刷电机36和电机机壳37之间设有间隙40,机壳前盖38卡于间隙40内,所述穿线槽一34位于机壳前盖38的左侧,机壳后盖39卡于间隙40内,穿线槽二35位于机壳后盖39的左侧,将穿线槽一34设置在机壳前盖38,穿线槽二35设置在机壳后盖39,电机线和霍尔线的先穿出,然后将机壳前盖38和机壳后盖39分别与电机机壳37连接,方便电机线和霍尔线的穿出。
如图7所示,为了提高电机机壳37的散热功能,在电机机壳37的表面设置若干个凸条一371,在两个凸条一371之间设置凸条二372,凸条一371为空心圆柱体,凸条二372为长方体,在机壳后盖39的上端面一周设有若干个凹槽一391,凹槽一391的上端设有连接孔五3911,连接孔五3911与凸条一371通过螺栓连接,凹槽一391的下端设有半圆形通槽3912,所述机壳前盖38上设有若干个连接孔六381,所述连接孔六381与凸条一371通过螺栓连接,提高了机壳前盖38和机壳后盖39与电机机壳37连接的稳定性,同时螺栓位于半圆形通槽3912,内不外露,增加美观性,也有效减小了电机3后端的体积和重量,电机3设置灵活方便,长方体设置的凸条二372还可以有效的将控制箱4的侧面和电机机壳37有效贴合,实现控制箱4和电机机壳37无缝连接,防尘防水性好。
如图2、图8和图9所示,为了方便控制箱4的拆卸,实现电机线和霍尔线穿入的便捷性,将控制箱4设置为上盖45和下盖46,上盖45的上端面设有若干片散热片451,散热片451的片数为10-13片,上盖45的下侧设有凹槽二452,凹槽二452的四周设有连接孔七4521,凹槽二452的下端一周设有凸出环4523,下盖46的上侧设有凹槽三461,凹槽三461的四周设有空心卡条4611,连接孔七4521和空心卡条4611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凹槽三461的上端设有台阶四4612,凸出环4523和台阶四4612卡合,连接孔七4521的一侧设有限位块4522,限位块4522的截面为矩形,凸出环4523和台阶四4612卡合后限位块4522位于台阶四4612的四周,进线孔一43位于下盖46的上端,进线孔二44位于下盖46的下端,在上盖45和下盖46连接之前,首先将电机线和霍尔线分别通过进线孔一43和进线孔二44穿至下盖46内,然后对上盖45和下盖46进行固定连接,提高了电机线和霍尔线穿入的便捷性。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对丝杆12的向上运动进行限位,提高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升降的精确度,增强丝杆12与电池托盘100连接的稳定性,在丝杆12的下端设置限位板122,限位板122与电池托盘100连接,还设置了限位装置5,限位装置5包括限位杆51、限位框52和行程开关53,限位杆51包括限位杆一511、限位杆二512和限位杆三513,行程开关53包括行程开关一531和行程开关二532,
如图2和图5所示,为了便于限位装置5的固定安装,在箱体11的左侧设有限位槽一114,限位槽一114内设有开关座115,行程开关一531卡于开关座115上,开关座115的两侧设有卡槽一116,限位框52的两侧卡于卡槽一116内且能够上下移动,卡槽一116的下方设有限位通孔一1161,限位杆一511的上端穿过限位通孔一1161与限位框52通过螺栓连接,限位杆一511的下端卡于限位杆二512内且能够在限位杆二512内上下移动,限位杆三513的上端卡于限位杆二512内且能够在限位杆二512内上下移动,限位杆三513的下端与限位板122连接,同时行程开关一531位于限位框52内且行程开关一531的触点与限位框52的上端面设有一定距离,
如图2和图6所示,箱体11的右侧设有限位槽二117,行程开关二532位于限位槽二117的底端,行程开关二532与行程开关一531电线连接且行程开关二532的触点位于行程开关二532的下端,且行程开关二532位于限位板122的上方,
如图5所示,开关座115包括卡槽三1151和位于卡槽三1151上方的限位台阶1152,行程开关一531的上端部卡于限位台阶1152上,行程开关一531的下端部卡于卡槽三1151内,提高了行程开关一531安装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为了防止限位框52向下移动用力过猛对行程开关一531的触点造成损伤,在限位槽一114的底端两侧设有限位条1141,限位条1141设置为“L”形且位于限位框52的下方,限位条1141的上端面与限位框52下端面的距离与行程开关一531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相吻合。
如图5所示,为了有效保护行程开关一531和限位框52,在限位槽一114的上方设有左盖板1142,左盖板1142与限位槽一114一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效的对限位槽一114进行防尘防水。
如图6所示,限位槽二117包括左限位槽1171和右限位槽1172,为了对行程开关二532进行固定限位,在左限位槽1171的下方设置限位通孔二1173,行程开关二532的下端卡于限位通孔二1173的底端,为了便于行程开关53的电线与控制箱4有效连接,在左限位槽1171的上方未设置盖板,在控制箱4机壳后盖39的上端设置进线孔三392,通过进线孔392,将行程开关53的电线与控制箱53的主板连接,实现丝杆12升降的精确调节,通过对行程开关53的电线有效保护,在右限位槽1172上设置右盖板1174。
如图10所示,工作时,首先将限位板122的下端面与电池托盘100连接,电池托盘100内放置蓄电池,当需要将蓄电池取101出时,启动电机3,电机3转动后带动涡轮21、蜗杆22正向转动,丝杆12通过涡轮21的转动向下移动,带动电池托盘100向下移动至所需位置,总的控制箱控制电机3停止工作,若电池托盘100一端处于倾斜状态,其中一个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的丝杆12还未完全达到所需位置,则控制箱4控制电机3继续工作,直到限位框52的上端与行程开关一531接触,电机3停止工作,将蓄电池101取出,放入新的蓄电池,启动电机3,电机3转动后带动涡轮21、蜗杆22反向转动,丝杆12通过涡轮21的转动向上移动,带动电池托盘100向上移动,至限位板122与行程开关二532接触,电机3停止工作,蓄电池101安装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器、涡轮蜗杆机构、电机、控制箱和行程限位装置,所述升降器包括箱体、直线轴承、丝杆和提升丝杆压盖,所述箱体内设有涡轮蜗杆机构,所述涡轮蜗杆机构包括涡轮和蜗杆,所述涡轮的下方设有直线轴承,所述箱体的上端设有提升丝杆压盖,所述丝杆的上端依次穿过直线轴承、涡轮和提升丝杆压盖,所述丝杆的上端部设有凹槽四,所述提升丝杆压盖的内侧一端设有凸块,所述凹槽四与凸块相配合,所述蜗杆与涡轮垂直设置,所述蜗杆的右端与电机的左端连接,所述电机的前侧与控制箱连接,所述行程限位装置位于箱体的两侧,所述丝杆的下端设有限位板,所述行程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杆、限位框和行程开关,所述限位杆的下端与限位板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上端与限位框连接,所述行程开关包括行程开关一和行程开关二,所述行程开关一卡于箱体的左侧且位于限位框内,所述行程开关二位于箱体的右侧,所述控制箱的左端设有进线孔三,所述行程开关的电线通过进线孔三与控制箱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前侧两端分别设有穿线槽一和穿线槽二,所述控制箱的后侧两端分别设有进线孔一和进线孔二,所述控制箱的后侧下端设有出线孔,所述进线孔一、进线孔二、穿线槽一和穿线槽二的截面均为矩形,所述出线孔的截面为圆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无刷电机、电机机壳、机壳前盖和机壳后盖,所述无刷电机位于电机机壳内,所述无刷电机和电机机壳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机壳前盖卡于间隙内,所述穿线槽一位于机壳前盖的左侧,所述机壳后盖卡于间隙内,所述穿线槽二位于机壳后盖的左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机壳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凸条一,所述凸条一为空心圆柱体,所述机壳后盖的上端面一周设有若干个凹槽一,所述凹槽一的上端设有连接孔五,所述连接孔五与凸条一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机壳前盖上设有若干个连接孔六,所述连接孔六与凸条一通过螺栓连接,两个所述凸条一之间设有凸条二,所述凸条二为长方体,所述控制箱位于凸条二的前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进线孔一位于下盖的上端,所述进线孔二位于下盖的下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包括限位杆一、限位杆二和限位杆三,所述限位杆一的上端与限位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一的下端卡于限位杆二内,所述限位杆三的上端卡于限位杆二内,所述限位杆三的下端与限位板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左侧设有限位槽一,所述限位槽一内设有开关座,所述行程开关一卡于开关座上,所述开关座的两侧设有卡槽一,所述限位框的两侧卡于卡槽一内且能够上下移动,所述卡槽一的下方设有限位通孔一,所述限位杆的上端穿过限位通孔一与限位框连接,所述箱体的右侧设有限位槽二,所述行程开关二位于限位槽二的底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一的底端两侧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为“L”形,所述限位条位于限位框的下方,所述限位条的上端面与限位框下端面的距离与行程开关一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相吻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一的上方设有左盖板,所述限位槽二包括左限位槽和右限位槽,所述左限位槽的下方设有限位通孔二,所述行程开关二位于限位通孔二的底端,所述右限位槽的上方设有右盖板。
CN201921012754.3U 2019-06-21 2019-06-21 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 Active CN210795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2754.3U CN210795644U (zh) 2019-06-21 2019-06-21 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2754.3U CN210795644U (zh) 2019-06-21 2019-06-21 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95644U true CN210795644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39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12754.3U Active CN210795644U (zh) 2019-06-21 2019-06-21 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956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4577A (zh) * 2019-06-21 2019-10-08 浙江神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4577A (zh) * 2019-06-21 2019-10-08 浙江神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
CN110304577B (zh) * 2019-06-21 2023-10-20 浙江神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04577B (zh) 一种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
CN200969381Y (zh) 电动车户外充电装置
CN210795644U (zh) 用于电池换装升降平台的升降装置
CN1742396A (zh) 车辆电池安装结构
CN210795643U (zh) 电池换装升降平台
CN203600973U (zh) 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的布置结构
CN104600905A (zh) 一种一体化减速轮毂电机
CN210528339U (zh) 一种升降机
CN208010001U (zh) 一种地坑式负一正二升降横移车库
CN21140658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低压控制盒
CN201988631U (zh) 吊装斜楔上滑板式导板机构
CN116135578A (zh) 一种电动车的节能续航控制机构
CN106151509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变速器带驻车锁止机构
CN109252462A (zh) 用于高速公路的交通警示装置
CN112895866B (zh) 一种动能自回收节能型新能源汽车用电动机
CN208698504U (zh) 一种电动汽车一体式变速驱动总成
CN220341324U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铝合金电池盒
CN110526159A (zh) 一种电池换装升降平台及其控制方法
CN21100082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防抖动装置
CN220430405U (zh) 一种电动车前置电机安装结构
CN111086403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自动调节充电头
CN110316283B (zh) 一种增程式汽车发动机舱盖装配系统
CN211773076U (zh) 一种智能车位地锁
CN219874332U (zh) 一种直流充电枪
CN21882964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车载逆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