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93542U - 一种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93542U
CN210793542U CN201921005401.0U CN201921005401U CN210793542U CN 210793542 U CN210793542 U CN 210793542U CN 201921005401 U CN201921005401 U CN 201921005401U CN 210793542 U CN210793542 U CN 2107935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cable
unmanned ship
ship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054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国松
陆斌
王雪
刘陈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un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Zhuhai Yunzhou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Yunzhou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Yunzhou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Yunzhou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054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935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935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935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船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其包括设置于母船上的起吊装置、设置于无人船上的挂钩装置以及收放装置,起吊装置上设有至少一根从母船上延伸的第一缆绳,第一缆绳的端部设有第一挂钩,第一挂钩远离第一缆绳的端部连接有绳网;挂钩装置上设有至少一根从无人船延伸的第二缆绳,第二缆绳的端部设有用于与第一挂钩连接的第二挂钩,收放装置用于压紧或松开第二缆绳。本实用新型的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第一挂钩通过绳网与第二挂钩连接,增加了与第二挂钩的接触面积,便于该绳网与第二挂钩的连接,并通过将收放装置设置于无人船上,当无人船靠近母船时松开收放装置,第二缆绳被松开,从而使得第二挂钩下落至水中。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船海上布放回收技术是无人船以水面舰艇为母船执行海上任务时,对无人船实施布放,确保无人船顺利执行任务,并在任务完成后及时回收无人船的技术。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主要用于从母船上对无人船进行回收或者投放,其中,无人船是一种自主运载的平台,在水体环境调查、海上目标侦查等领域应用广泛,即在母船上可对无人船进行操作。
目前针对无人船进行回收的装置,多是采用吊臂缆绳与无人船上的挂钩进行连接,从而将无人船吊至母船上,由于海面运行不平稳,很难保证吊臂缆绳与无人船上的挂钩准确地连接在一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在回收无人船的过程中难以保证吊臂缆绳与无人船上的挂钩准确地连接在一起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用于将无人船牵引至母船上,包括:
起吊装置,设置于所述母船上,其上设有至少一根从所述母船上延伸的第一缆绳,所述第一缆绳的端部设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的远离所述第一缆绳的端部连接有绳网;
挂钩装置,设置于所述无人船上,其上设有至少一根从所述无人船上延伸的第二缆绳,所述第二缆绳的端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绳网连接的第二挂钩;以及
收放装置,设置于所述无人船上,用于压紧或者松开所述第二缆绳。
进一步地,所述收放装置包括:
安装板,位于第二缆绳的一侧;
挡板,位于第二缆绳的另一侧,与所述安装板平行设置于所述无人船上;以及
驱动机构,安装于安装板上,用于将所述第二缆绳压紧于所述挡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缆绳压紧于所述挡板上的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驱动段,位于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第二缆绳的一侧;以及
伸缩段,其一端与所述驱动段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压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驱动油缸或者电推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挂钩包括:
杆件,其一端与所述第二缆绳的端部连接;
钩体,其数量具有多个,自所述杆件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杆件的方向弯折延伸;以及
弹性件,其数量具有多个,与所述钩体一一对应设置,其一端与所述杆件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钩体的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挂钩还包括对应所述弹性件设置的弹簧,所述弹性件包括:
第一段,与所述杆件固定连接;以及
第二段,自所述第一段的端部朝向所述钩体的末端方向弯折延伸;
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弯折处均设置有所述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挂钩还包括加强杆,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钩体之间连接有所述加强杆。
进一步地,所述挂钩装置还包括供第二缆绳缠绕的圆轮,所述第二缆绳绕过所述圆轮与所述第二挂钩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起吊装置还包括:
起吊臂,设置于所述母船上;以及
多个滑轮,设置于起吊臂上,所述第一缆绳依次从各所述滑轮绕过垂至所述母船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挂钩通过绳网与第二挂钩连接,由于绳网的面积较大,可以增加与第二挂钩的接触面积,便于该绳网与第二挂钩的连接。并通过将收放装置设置于无人船上,用于在无人船靠近母船时压紧第二缆绳,而当无人船靠近母船,并朝着第一挂钩的方向向前行驶时,松开收放装置,第二缆绳被松开,从而使得设置于第二缆绳端部的第二挂钩下落至水中,并进一步使得第二挂钩与绳网连接,然后通过起吊装置拉起无人船至母船上,通过收放装置可以避免第二挂钩长时间浸泡于海水中,同时也避免了第二挂钩勾住海面上的漂浮物而影响无人船的前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增加了无人船和母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收放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起吊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挂钩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标号如下:
1-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11-起吊装置;111-第一缆绳;112-第一挂钩;113- 起吊臂;114-滑轮;115-绳网;12-挂钩装置;121-第二缆绳;122-第二挂钩; 1221-杆件;1222-钩体;1223-弹性件;1224-弹簧;1225-第一段;1226-第二段; 1227-加强杆;123-圆轮;13-收放装置;131-安装板;132-挡板;133-驱动机构; 1331-驱动段;1332-伸缩段;1334-压板;2-母船;3-无人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1,其可以对无人船3进行牵引。该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1包括设置于母船2上的起吊装置11、设置于无人船3上的挂钩装置12以及设置于无人船3上的收放装置13。其中,起吊装置11上设有至少一根从母船2上延伸的第一缆绳111,该第一缆绳111垂至母船2的外侧并在其端部设有第一挂钩112,第一挂钩112 的远离第一缆绳111的端部连接有绳网115,用于对无人船3进行牵引。挂钩装置12上设有至少一根从无人船3上延伸的第二缆绳121,该第二缆绳121垂至无人船3的外侧,且第二缆绳121的端部设有用于与绳网115连接的第二挂钩122,即第二挂钩122与第一挂钩112通过绳网115连接。收放装置13,设置于无人船3上,用于压紧或者松开第二缆绳121,以避免第二挂钩122长时间在海水中浸泡。
具体地,第一挂钩112通过绳网115与第二挂钩122连接,绳网115可以增加与第二挂钩122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第一挂钩112与第二挂钩122连接的可能性。由于无人船3的体积较大,为避免起吊装置11在起吊无人船3的过程中绳网115断裂,该绳网115可以采用钢丝绳编织而成,钢丝绳由钢丝、绳芯及润滑脂组成,由于钢丝绳的强度高、自重轻、工作平稳且不易骤然整根折断,因此在物料搬运机械中,供提升、牵引、拉紧和承载之用。
该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1的工作原理如下:
无人船3在回收前,第二挂钩122呈拉起的状态,此时收放装置13将第二缆绳121压紧,不让第二挂钩122下落至海水中,即避免第二挂钩122长时间泡至海水中,同时也避免第二挂钩122勾住海面上的漂浮物;
当回收无人船3时,松开收放装置13,挂钩下落至水中,同时使得无人船 3靠近母船2边,并朝向第一挂钩112的方向向前行驶,当第一挂钩112与绳网115连接时,起吊装置11回收,拉起无人船3至母船2上。
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1,第一挂钩112通过绳网115与第二挂钩122连接,由于绳网115的面积较大,可以增加与第二挂钩122的接触面积,便于该绳网115与第二挂钩122的连接。并通过将收放装置13设置于无人船3上,用于压紧或松开第二缆绳121,当无人船3靠近母船 2,并朝着第一挂钩112的方向向前行驶时,松开收放装置13,第二缆绳121 被松开,从而使得设置于第二缆绳121端部的第二挂钩122下落至水中,并进一步使得第二挂钩122与绳网连接,然后通过起吊装置11拉起无人船3至母船 2上,通过收放装置13可以避免第二挂钩122长时间浸泡于海水中,同时也避免了第二挂钩122勾住海面上的漂浮物而影响无人船3的前进。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是无人船3,因此都是在母船2上对无人船3进行操作,例如通过遥控控制无人船3的运作等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结合图2和图3,上述的收放装置13包括安装板 131、挡板132以及驱动机构133。其中,安装板131位于第二缆绳121的一侧,挡板132位于第二缆绳121的另一侧,安装板131和挡板132均固定连接于无人船3上,且两者平行设置,驱动机构133安装于安装板131上,用于将第二缆绳121压紧于挡板132上。具体地,通过在母船2上对驱动机构133进行自动控制,进而将第二缆绳121压紧于挡板132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与第二缆绳121的接触面积,驱动机构133包括用于将第二缆绳121压紧于挡板上的压板1334。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33还包括驱动段1331和伸缩段1332。其中,驱动段1331位于安装板131背离第二缆绳121的一侧,伸缩段1332的一端与驱动段1331连接,另一端穿过安装板131与压板1334连接。驱动段1331主要提供动力,以驱动伸缩段1332伸缩,从而使得伸缩段1332能够带动压板1334 与挡板132抵接,进而将第二缆绳121压紧于压板1334和挡板132之间。
其中,驱动机构133包括驱动气缸、驱动油缸或者电推杆。在具体应用中,可以单独采用驱动气缸、驱动油缸或者电推杆。驱动气缸、驱动油缸或者电推杆在于提供的动力源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具体参见图4,起吊装置11还包括设置于母船2上的起吊臂113以及设置于起吊臂113上的多个滑轮114。其中,第一缆绳111依次从各个滑轮114绕过垂至母船2的外侧,第一缆绳111垂至母船2外侧的一端与第一挂钩112连接。其中,第一挂钩112为单钩。
在一个实施例中,具体参见图5,挂钩装置12还包括供第二缆绳121缠绕的圆轮123,第二缆绳121绕过圆轮123与第二挂钩122连接。当收放装置13 松开对第二缆绳121的压紧时,第二缆绳121在第二挂钩122的重力作用下,自动延伸,即使得第二挂钩122落入水中。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挂钩122包括杆件1221、多个钩体1222以及多个弹性件1223。其中,杆件1221的一端与第二缆绳121的端部连接,钩体1222自杆件1221的另一端朝向杆件1221的方向弯折延伸,各弹性件1223 与钩体1222一一对应设置,弹性件1223的一端与杆件1221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钩体1222的末端。具体地,通过设置多个钩体1222,能够增加该钩体1222 伸入绳网115内的几率,缩短第二挂钩122与绳网115连接的时间,同时在杆件1221上设置弹性件1223,弹性件1223的另一端延伸至钩体1222的末端,便于钩体1222与绳网115连接后,避免钩体1222从绳网115中脱落。优选地,钩体1222的个数为三个,相对应地,弹性件1223的个数为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1223虽延伸至钩体1222的末端,但并不与钩体1222 连接,这样绳网115可弹性挤压该弹性件1223,便于钩体1222与绳网115连接,且又可以避免钩体1222脱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便于绳网115弹性挤压该弹性件1223,第二挂钩122还包括对应弹性件1223设置的弹簧1224,即每一个弹性件1223对应设置有一个弹簧1224。该弹簧1224设置于弹性件1223的内侧,指向钩体1222 的一侧为“内侧”。其中,该弹性件1223为弯折件,其包括依次弯折连接的第一段1225和第二段1226。第一段1225与杆件1221固定连接,第二段1226自第一段1225的端部朝向钩体1222的末端方向弯折延伸,弹簧1224设置于第一段1225和第二段1226的弯折处。通过设置弹簧1224能够进一步提高该弹性件1223的弹性作用力,而将弹簧1224设置于弹性件1223的内侧,只是能够便于绳网115在与钩体1222连接时通过挤压第二段1226,进而弹性挤压该弹簧 1224。
请参见图5,为了加强第二钩体1222的强度,该第二挂钩122还包括加强杆1227,该加强杆1227设置于每两个相邻的钩体1222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用于将无人船(3)牵引至母船(2)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起吊装置(11),设置于所述母船(2)上,其上设有至少一根从所述母船(2)上延伸的第一缆绳(111),所述第一缆绳(111)的端部设有第一挂钩(112),所述第一挂钩(112)的远离所述第一缆绳(111)的端部连接有绳网(115);
挂钩装置(12),设置于所述无人船(3)上,其上设有至少一根从所述无人船(3)上延伸的第二缆绳(121),所述第二缆绳(121)的端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绳网(115)连接的第二挂钩(122);以及
收放装置(13),设置于所述无人船(3)上,用于压紧或松开所述第二缆绳(1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装置(13)包括:
安装板(131),位于第二缆绳(121)的一侧;
挡板(132),位于第二缆绳(121)的另一侧,与所述安装板(131)平行设置于所述无人船(3)上;以及
驱动机构(133),安装于安装板(131)上,用于将所述第二缆绳(121)压紧于所述挡板(13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33)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缆绳(121)压紧于所述挡板(132)上的压板(133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33)还包括:
驱动段(1331),位于所述安装板(131)背离所述第二缆绳(121)的一侧;以及
伸缩段(1332),其一端与所述驱动段(1331)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板(131)与所述压板(1334)连接。
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33)包括驱动气缸、驱动油缸或者电推杆。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挂钩(122)包括:
杆件(1221),其一端与所述第二缆绳(121)的端部连接;
钩体(1222),其数量具有多个,自所述杆件(1221)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杆件(1221)的方向弯折延伸;以及
弹性件(1223),其数量具有多个,与所述钩体(1222)一一对应设置,其一端与所述杆件(1221)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钩体(1222)的末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挂钩(122)还包括对应所述弹性件(1223)设置的弹簧(1224),所述弹性件(1223)包括:
第一段(1225),与所述杆件(1221)固定连接;以及
第二段(1226),自所述第一段(1225)的端部朝向所述钩体(1222)的末端方向弯折延伸;
所述第一段(1225)和所述第二段(1226)的弯折处均设置有所述弹簧(1224)。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挂钩(122)还包括加强杆(1227),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钩体(1222)之间连接有所述加强杆(1227)。
9.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装置(12)还包括供第二缆绳(121)缠绕的圆轮(123),所述第二缆绳(121)绕过所述圆轮(123)与所述第二挂钩(122)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装置(11)还包括:
起吊臂(113),设置于所述母船(2)上;以及
多个滑轮(114),设置于起吊臂(113)上,所述第一缆绳(111)依次从各所述滑轮(114)绕过垂至所述母船(2)的外侧。
CN201921005401.0U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 Active CN2107935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5401.0U CN210793542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5401.0U CN210793542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93542U true CN210793542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47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05401.0U Active CN210793542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935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5966A (zh) * 2021-09-10 2021-11-3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针对大型船只的无人船探测投放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5966A (zh) * 2021-09-10 2021-11-3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针对大型船只的无人船探测投放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88960B1 (en) Vessel recovery system and method
CN112356989B (zh) 一种吊放式小艇收放装置及方法
CN109305305A (zh) 一种海洋水下滑翔机收放系统及其布放方法
CN210793542U (zh) 一种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
CN201012746Y (zh) 水下载体布放与回收打捞器
CA2212612A1 (en) Seismic cable retrieval system
JP4247850B2 (ja) 水中機器の着水揚収装置
KR101791614B1 (ko) 소형 작업선의 정밀 회수를 위한 진회수 보조 장치
CN111712430B (zh) 用于拖曳另一艘船的船
CN111169598A (zh) 一种捕捞系统及捕捞船
CN217598785U (zh) 一种船舶回收装置
JP3746590B2 (ja) 水中航走体着脱装置
CN213416068U (zh) 一种机动平台布放回收系统
CN112938783B (zh) 多吊点潜水器的吊索挂钩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10510069B (zh) 用于释放着陆器回收绳的方法和装置
CN114394216A (zh) 一种无人潜航器收放装置及回收方法
JP6200150B2 (ja) 遠隔玉外し装置
CN213649837U (zh) 船体的引缆回收装置以及船体布放回收系统
CN109353475A (zh) 一种水下滑翔机回收方法
CN112193362A (zh) 船体的引缆回收装置以及船体布放回收系统及方法
CN219545029U (zh) 一种小型无人潜航器回收装置
CN218559115U (zh) 一种拖网渔船
CN211869618U (zh) 一种用于波浪滑翔器布放装置
CN114919716B (zh) 一种用于回收水下滑翔机的对接抱紧系统
CN113212643B (zh) 一种舰船挂饰悬挂收放装置及舰船挂饰收放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2

Address after: 222042 7 / F, Fenghui Plaza, Lianyun new town,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Yun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ZHUHAI YUNZHOU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 214, teaching area, No.1, software garden road, Tangjiawan Town,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HAI YUNZHOU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2042 7 / F, Fenghui Plaza, Lianyun new town,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Yun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Zhuhai Yun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2042 7 / F, Fenghui Plaza, Lianyun new town,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Yun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UHAI YUNZHOU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