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71544U - 一种无缝无阴影的线型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缝无阴影的线型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71544U
CN210771544U CN201921909416.XU CN201921909416U CN210771544U CN 210771544 U CN210771544 U CN 210771544U CN 201921909416 U CN201921909416 U CN 201921909416U CN 210771544 U CN210771544 U CN 2107715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heat dissipation
plate
light source
sourc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094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天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ulia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uliang Light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uliang Light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uliang Light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094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715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715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715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缝无阴影的线型灯,包括灯壳、散热支架、电源、光源模组、扩散部件、防眩光部件及透明盖板,灯壳内部形成具有向下开口的容腔,散热支架沿容腔的长度方向设于容腔内,所述电源设于散热支架,光源模组设于散热支架,扩散部件设于容腔内且位于光源模组的下方,防眩光部件设于容腔内且位于扩散部件的下方,透明盖板盖设于容腔的开口。本实用新型的线型灯,通过在光源模组的下方设置扩散部件和防眩光部件,利用防眩光部件的防眩光设计,可以避免光源模组在拼接处出现漏光、阴影等现象,有效确保线型灯的照明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无缝无阴影的线型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缝无阴影的线型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线型灯大多采用吊装或吸顶的方式安装在办公室或家居室内,其发光方式多采用下发光。当室内空间较大需要比较长的线型灯时,通常采用比较长的灯壳,在灯壳内拼接多段LED灯带,然后再在灯带下方安装透明板出光。但是,这种方式会导致在相邻的两段LED灯带的拼接处出现漏光和阴影,从而影响照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缝无阴影的线型灯,利用防眩光部件的设计,能够有效防止LED灯带的拼接处出现漏光和阴影的现象,确保照明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缝无阴影的线型灯,包括灯壳、散热支架、电源、光源模组、扩散部件、防眩光部件及透明盖板,所述灯壳内部形成具有向下开口的容腔,所述散热支架沿所述容腔的长度方向设于所述容腔内,所述电源设于所述散热支架,所述光源模组设于所述散热支架,所述光源模组的发光方向朝向所述容腔的开口,所述扩散部件设于容腔内且位于所述光源模组的下方,所述防眩光部件设于所述容腔内且位于所述扩散部件的下方,所述透明盖板盖设于所述容腔的开口,用于透出所述光源模组发出的光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支架包括散热板和设于所述散热板上的多条散热筋条,所述散热板将所述容腔内部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方,所述多条散热筋条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电源设于所述多条散热筋条上,所述光源模组设于所述散热板且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多条散热筋条在所述散热板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光源模组在所述散热板上的投影面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基板及多个LED灯珠,所述基板固设于所述散热板,所述多个LED灯珠间隔设于所述基板上;
所述扩散部件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且所述扩散部件至所述基板具有第一间距。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防眩光部件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防眩光部件包括防眩光膜和防眩光格栅,所述防眩光膜贴设于所述扩散部件,所述防眩光格栅贴设于所述防眩光膜的下方,且所述防眩光格栅的两侧面分别贴设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容腔的两侧内壁面分别延伸设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远离所述容腔的内壁面的一端向下延伸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散热板的上表面对应各所述第一限位部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靠近所述散热板的侧端部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于所述散热板的所述上表面,所述导向部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线型灯还包括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包括主体部分和分设于所述主体部分两侧的折弯部分,所述折弯部分自所述主体部分向下折弯,所述主体部分贴设于所述散热筋条的上表面,所述折弯部分抵接于所述台阶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的一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板的下表面向下凸设有两卡接部,两所述卡接部间隔设置且分别临近所述散热板的两侧端设置,所述基板位于两所述卡接部之间;
所述线型灯还包括两反射片,两所述反射片位于所述扩散部件与所述基板之间的第一间距内,所述反射片的一端卡接于所述卡接部,所述反射片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容腔的内壁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包括两间隔设置的凸条,所述凸条与所述散热板的下表面之间成一定夹角,所述容腔的两内壁面分别延伸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反射片的所述一端卡合于两所述凸条之间,所述反射片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二限位部。
优选地,所述凸条与所述散热板的下表面形成的所述一定夹角为锐角,两所述反射片分别围合于所述基板的外周,且两所述反射片的反射面相互朝向设置且形成锐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线型灯还包括透明板,所述透明板设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扩散部件贴设于所述透明板的下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照明效果佳。本实用新型的线型灯,通过在光源模组的下方设置扩散部件和防眩光部件,扩散部件和防眩光部件的长度都和容腔的长度相等,利用防眩光部件的防眩光功能,以及扩散部件的扩散作用,在采用多个LED灯带拼接时,一整条的扩散部件和防眩光部件可以有效避免光源模组在拼接处出现漏光、阴影等现象,有效确保线型灯的照明效果。
(2)防眩光效果佳。本实用新型的线型灯,防眩光部件采用防眩光膜结合防眩光格栅板的设计,还可以提高线型灯的防眩光效果,使得发出的光线更加柔和,起到护眼作用。
(3)散热效果佳。本实用新型的线型灯,通过设置散热支架将所述灯壳的容腔分隔为相互隔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然后将光源模组安装于散热支架且位于第一腔体内,而电源则安装于散热支架且位于第二腔体内,从而将光源模组和电源分隔开来,在电源和光源模组运行时,其运行产生的热量可分别通过第二腔体和第一腔体向外散发,从而避免热量长时间聚集在灯壳的容腔内,有利于提高线型灯的散热性能,提高光源模组的运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线型灯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线型灯(省略电源)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线型灯(省略电源)的内部剖面图。
图4是图3的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散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防眩光格栅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缝无阴影的线型灯,该线型灯可用于办公室、家居等室内场所的照明。该线型灯可吊装于天花板或通过吸顶方式吸顶在天花板,该线型灯包括灯壳10、散热支架20、电源(未图示)、光源模组30、扩散部件40、防眩光部件50及透明盖板60,该灯壳10为长条形灯壳,其内部形成具有开口的容腔11。散热支架20同样为长条形支架,其沿着容腔1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容腔11内。即,灯壳10的容腔11为长条形容腔11,而散热支架20在设置时,散热支架20的长度方向和灯壳10的长度方向同向。电源设于散热支架20上,光源模组30也设于散热支架并和电源电连接,从而电源可对光源模组30供电。光源模组30的发光方向朝向容腔11的开口,该扩散部件40设于容腔11内且位于光源模组30的下方,防眩光部件50设于容腔11内且位于扩散部件40的下方。透明盖板60盖设于容腔11的开口,用于透出光源模组30发出的光线。
结合图2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散热支架20将容腔11分隔成第一腔体11a和第二腔体11b,第二腔体11b位于第一腔体11a上方。该电源设置在散热支架20上且位于第二腔体11b内。光源模组30同样设于散热支架20但是位于第一腔体11a内,从而光源模组30和电源可位于不同的腔体内。
采用本实施例的线型灯,利用散热支架20将容腔11分隔成上下设置的第二腔体11b和第一腔体11a,从而可将电源设置在第二腔体11b内,而光源模组30则设置在第一腔体11a内,光源模组30和电源之间通过散热支架20进行分隔,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而且可以避免电源产生的热量聚集在光源模组30周边,避免光源模组30在高温下工作,提高光源模组30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灯壳10为矩形灯壳10,且灯壳10的材质为铝合金,从而具有质轻以及良好的散热性能的特点。该灯壳10包括顶板12和两侧板13,该两块侧板13分设于顶板12的两侧并与顶板12围合形成该容腔11。也就是说,容腔11是由两块侧板13和顶板12围合形成,且容腔11的开口为下部开口。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该线型灯的安装,该线型灯还可包括吊装部件121,该吊装部件121可设于顶板12上。采用吊装部件121的设计,可将线型灯吊装于天花板上,从而使得线型灯可作为吊灯使用。
具体地,该吊装部件121可包括设置在顶板12上的盖板、锁线器和吊线。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线型灯还可包括吸顶部件,该吸顶部件同样可设置在顶板12上,此时线型灯可作为吸顶灯使用。
进一步地,由上述可知,容腔11的开口为下部开口,因此透明盖板60设置在光源模组30下方。具体地,为了便于透明盖板60的拆装,在容腔11的两内壁面分别延伸设有固定部11c,该透明盖板60的两端分别卡接于该固定部11c。更具体地,该固定部11c由凸设在容腔11的内壁面的两凸台形成,该两个凸台间隔设置,透明盖板60的端部则卡接于两个凸台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透明盖板60也可通过螺接的方式与容腔11的内壁面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扩散部件40可设置在第一腔体11a内。扩散部件40可为扩散片,该扩散部件40至基板之间具有第一间距。具体地,扩散部件40是长条形的扩散片,其长度可和容腔的长度相等。
采用一整条长条形的扩散部件可以避免拼接的光源模组在拼接处产生的漏光、阴影现象。
进一步地,该防眩光部件50也设于第一腔体11a内,其为长条形且长度和容腔的长度相等。防眩光部件50包括防眩光膜51和防眩光格栅板52,该防眩光膜51贴设在扩散部件40的下表面,防眩光格栅板52贴设在防眩光膜51的下表面,并且,该防眩光格栅板52的两侧面分别贴设在第一腔体的内壁面。具体地,防眩光格栅板52具有一定的厚度,该防眩光格栅板52的一面贴设在防眩光膜51的下表面,另一面朝向透明盖板60设置,并且防眩光格栅板52的两侧端分别抵接于该固定部11c上。
防眩光部件50采用防眩光膜51和防眩光格栅板52结合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线型灯的防眩光效果,同时也可避免LED灯带拼接处产生的漏光、阴影现象,提高线型灯的照明效果。
可以得知的是,扩散部件40、防眩光膜51、防眩光格栅板52均为长条状,且沿着容腔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扩散部件40、防眩光膜51、防眩光格栅板52的长度应大于LED灯珠在基板上的布置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该散热支架20可包括散热板21和多条散热筋条22,该散热板21为长条形板,其将容腔11分隔成上述的第一腔体11a和第二腔体11b。散热板21包括相对的上表面21a和下表面21b,该多条散热筋条22设置在上表面21a且位于第二腔体11b内,该电源可设置在多条散热筋条22上。光源模组30包括基板和多个LED灯珠,基板可贴设在散热板21的下表面21b,该多个LED灯珠则间隔贴设在基板上。具体地,该多条散热筋条22间隔设置在散热板21的上表面21a,并且,散热筋条22自散热板21的上表面21a向上延伸一定高度,从而使得电源固定在散热筋条22上时,电源与散热板21的上表面21a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利用该一定间距,可以便于电源发出的热量的散发,避免热量直接传递至位于散热板21的下表面21b的基板上。
进一步地,散热板21的下表面21b可分成中部区域和位于中部区域的两侧区域,其中,基板是直接贴设于中部区域上的,基于此,对于散热板21的上表面21a而言,该多条散热筋条22同样设置在散热板21的上表面21a的中部区域,且多条散热筋条22在散热板21的上表面21a上的投影面积大致与基板在散热板21的下表面21b上的投影面积相当,从而可集中有效地对基板上的LED灯珠发出的热量进行散发。
可以得知的是,电源固定于散热筋条22上的方式可采用螺栓、螺钉固定或者是卡扣固定的方式。而基板固定于散热板21的下表面21b的方式可为粘接或者也可采用螺栓、螺钉固定的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该散热支架20在容腔11内的固定,容腔11的两侧内壁面分别延伸设有台阶部11d,该台阶部11d远离容腔11的内壁面的一侧向下延伸设有第一限位部11e,散热板21的上表面21a对应各第一限位部11e设有导向部211,该导向部211靠近散热板21的侧端部设置,该第一限位部11e抵接于散热板21的上表面21a,而导向部211则抵持于该第一限位部11e。具体地,台阶部11d为平板状,第一限位部11e和台阶部11d近似成L字形设置,因此,第一限位部11e可为竖直板。该导向部211设置在散热板21的上表面21a的两侧区域,并且,导向部211至散热板21的上表面21a的外侧边具有一定距离,该第一限位部11e刚好抵接在散热板21的上表面21a且位于该一定距离内,导向部211和第一限位部11e可滑动连接。
利用第一限位部11e和台阶部11d的设计,不仅可以利用第一限位部11e和台阶部11d限定散热支架20在容腔11内的设置位置,同时还可利用第一限位部11e和定位部211的定位连接,实现散热支架可相对第一限位部11e滑动抽出或滑动推入灯壳内。这样,相较于采用螺栓、螺钉等强固定方式,采用第一限位部11e和定位部211连接的方式,能够有利于散热支架20的拆装。即,在需安装散热支架20时,可将散热支架的定位部211对准第一限位部11e,然后将散热支架211滑动推入灯壳内。而当需要拆出该散热支架20时,同样可将散热支架211滑动抽出。
也就是说,实质上,定位部在散热板上与散热板的侧端形成了滑动导轨,第一限位部可在该滑动导轨上滑动,从而可便于散热板从容腔内滑动抽出或滑动推入容腔内。
进一步地,线型灯还包括安装部件70,该安装部件70包括主体部分71和分设于主体部分71两侧的折弯部分72,该折弯部分72自主体部分71向下折弯,安装时,主体部分71贴设于散热筋条22的上表面21a,而折弯部分72则抵接于台阶部11d与第一限位部11e连接的一端。具体地,该安装部件70可为安装弹片,从而具有一定的弹性性能,安装部件70的主体部分71刚好对应该多条散热筋条22设置,而该折弯部分72则刚好与台阶部11d的侧端抵接,这样,利用安装部件70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支架20在容腔11内的固定可靠性,同时,在散热支架20上安装电源时,利用安装部件70还可用于方便电源的安装。
优选地,该折弯部分72为近似U形折弯,且折弯部分72的U形开口朝下,折弯部分72的折弯侧边刚好抵接于该台阶部11d的侧端。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该线型灯的光效,在散热板21的下表面21b向下凸设有两卡接部212,该两个卡接部212间隔设置且分别临近散热板21的两侧端设置,该基板位于该两卡接部212之间,该线型灯还包括两个反射片80,该反射片80的一端卡接于该卡接部212,反射片80的另一端抵持于容腔11的内壁面。具体地,该卡接部212实质上是由凸设在散热板21的下表面21b的两间隔设置的凸条形成,该凸条和散热板21的下表面21b之间形成一定夹角,该容腔11的两内壁面分别延伸设有第二限位部11f,反射片80的一端卡合于该两个凸条之间,反射片80的另一端则抵持于该第二限位部11f。
这样,相当于是在基板的两侧向外设置有两个反射片80,利用两个反射片80,可将设于基板上的LED灯珠发出的光进行反射,从而反射至位于LED灯珠下方的透明盖板60上射出,减少LED灯珠发出的光线直接发射至容腔11内壁面而造成光线损耗的情况,提高线型灯的光效。
进一步地,该凸条实质上是设置在散热板21的下表面21b的两侧区域,该凸条和散热板21的下表面21b形成的该一定夹角为锐角,从而使得两个反射片80分别围合于基板的外周,使得两个反射片80的反射面相互朝向且形成锐角。即,两个反射片80、基板以及透明盖板60围合形成近似等腰梯形,透明盖板60为等腰梯形的上底,两反射片80为等腰梯形的两腰,而透明盖板60则为等腰梯形的下体。这样,可将LED灯珠发出的光线通过两反射片80尽可能多的反射至透明盖板60上透出,提高线型灯的光效。
更进一步地,反射片8位于扩散部件40的上方,即,反射片位于该第一间距内,从而反射片反射后的光线可通过扩散部件40扩散。
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承载扩散部件40和防眩光膜51,该线型灯还包括透明板90,该透明板90设置在第一腔体11a内,且位于反射片和扩散部件之间。其中,透明板90的顶部抵接于第二限位部11f,扩散部件40直接贴设在透明板90的下表面,即,透明板90、扩散部件40、防眩光膜51、防眩光格栅板52在第一腔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透明板90同样为长条形板,其长度和容腔的长度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拆装线型灯,该容腔11还设有向前的开口,该向前的开口与向下的开口连通,该线型灯还包括端部盖板100,该端部盖板100用于与灯壳10连接以封盖该容腔11的向前开口。具体地,端部盖板100朝向容腔11内的一面设有连接部101,该连接部101在端部盖板100上的位置与安装部件70的位置大致相当,从而该连接部101可与安装部件70固定连接,实现端部盖板100和灯壳10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线型灯,防眩光部件采用防眩光膜结合防眩光格栅板的设计,可以提高线型灯的防眩光效果,使得发出的光线更加柔和,起到护眼作用。
此外,通过在光源模组的下方设置扩散部件和防眩光部件,扩散部件和防眩光部件的长度都和容腔的长度相等,利用防眩光部件的防眩光功能,以及扩散部件的扩散作用,在采用多个LED灯带拼接时,一整条的扩散部件和防眩光部件可以有效避免光源模组在拼接处出现漏光、阴影等现象,有效确保线型灯的照明效果。
另外,通过设置散热支架将所述灯壳的容腔分隔为相互隔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然后将光源模组安装于散热支架且位于第一腔体内,而电源则安装于散热支架且位于第二腔体内,从而将光源模组和电源分隔开来,在电源和光源模组运行时,其运行产生的热量可分别通过第二腔体和第一腔体向外散发,从而避免热量长时间聚集在灯壳的容腔内,有利于提高线型灯的散热性能,提高光源模组的运行安全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无缝无阴影的线型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缝无阴影的线型灯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无缝无阴影的线型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散热支架、电源、光源模组、扩散部件、防眩光部件及透明盖板,所述灯壳内部形成具有向下开口的容腔,所述散热支架沿所述容腔的长度方向设于所述容腔内,所述电源设于所述散热支架,所述光源模组设于所述散热支架,所述光源模组的发光方向朝向所述容腔的开口,所述扩散部件设于容腔内且位于所述光源模组的下方,所述防眩光部件设于所述容腔内且位于所述扩散部件的下方,所述透明盖板盖设于所述容腔的开口,用于透出所述光源模组发出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支架包括散热板和设于所述散热板上的多条散热筋条,所述散热板将所述容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方,所述多条散热筋条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电源设于所述多条散热筋条上,所述光源模组设于所述散热板且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散热筋条在所述散热板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光源模组在所述散热板上的投影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基板及多个LED灯珠,所述基板固设于所述散热板,所述多个LED灯珠间隔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扩散部件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并与所述容腔的长度相等,所述扩散部件至所述基板具有第一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部件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并与所述容腔的长度相等,所述防眩光部件包括防眩光膜和防眩光格栅板,所述防眩光膜贴设于所述扩散部件,所述防眩光格栅板贴设于所述防眩光膜的下方,且所述防眩光格栅板的两侧面分别贴设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线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的两侧内壁面分别延伸设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远离所述容腔的内壁面的一端向下延伸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散热板的上表面对应各所述第一限位部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靠近所述散热板的侧端部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于所述散热板的所述上表面,所述导向部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型灯还包括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包括主体部分和分设于所述主体部分两侧的折弯部分,所述折弯部分自所述主体部分向下折弯,所述主体部分贴设于所述散热筋条的上表面,所述折弯部分抵接于所述台阶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线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的下表面向下凸设有两卡接部,两所述卡接部间隔设置且分别临近所述散热板的两侧端,所述基板位于两所述卡接部之间;
所述线型灯还包括两反射片,两所述反射片位于所述扩散部件与所述基板之间的第一间距内,所述反射片的一端卡接于所述卡接部,所述反射片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容腔的内壁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包括两间隔设置的凸条,所述凸条与所述散热板的下表面之间成一定夹角,所述容腔的两内壁面分别延伸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反射片的所述一端卡合于两所述凸条之间,所述反射片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二限位部。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线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型灯还包括透明板,所述透明板设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扩散部件贴设于所述透明板的下表面。
CN201921909416.XU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无缝无阴影的线型灯 Active CN2107715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09416.XU CN210771544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无缝无阴影的线型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09416.XU CN210771544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无缝无阴影的线型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71544U true CN210771544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44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09416.XU Active CN210771544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无缝无阴影的线型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715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31258B2 (en) Lighting module and ligh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10060608B2 (en) Detachable LED lighting device
WO2018196564A1 (zh) 一种发光模组及应用该发光模组的照明装置
CN212961176U (zh) 筒灯
CN210771544U (zh) 一种无缝无阴影的线型灯
KR101150830B1 (ko) 방열구조를 갖는 다용도 엘이디등기구용 조명프레임 및 이를 이용한 엘이디조명
CN104879699B (zh) Led平面灯具组合
WO2016037580A1 (zh) 一种线性灯
KR101272400B1 (ko) 천장 설치용 면광원 조명장치
CN210532223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线型灯
KR102131349B1 (ko) 도광판을 구성한 엘이디 조명기구
KR101325080B1 (ko) 엘이디 촛대전구
CN107763507B (zh) 可换式led格栅灯
KR101780426B1 (ko) 조명 모듈
KR20100100451A (ko) 엘이디 형광등
CN215001131U (zh) 一种面板灯及家电设备
CN211315831U (zh) 一种led面板灯
CN218409764U (zh) 一种led反射灯散热结构及轨道车辆前照灯
CN218409769U (zh) 一种led反射灯结构及轨道车辆前照灯
CN218914744U (zh) 面板灯
CN218781159U (zh) 一种极薄嵌入式格栅射灯
KR200473827Y1 (ko) Led 전구용 천정 등기구
KR101325793B1 (ko) 직관형 엘이디램프
CN218954724U (zh) 防眩光护眼照明led灯
CN211059948U (zh) 一种灯具及组合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0555 No. 3, Fenghuang road 3, Jiulong Industrial Park, Jiulong Town,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Yulia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555 No. 3, Fenghuang road 3, Jiulong Industrial Park, Jiulong Town, Luoga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YULIANG LIGHT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