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2223U - 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线型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线型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32223U
CN210532223U CN201921909496.9U CN201921909496U CN210532223U CN 210532223 U CN210532223 U CN 210532223U CN 201921909496 U CN201921909496 U CN 201921909496U CN 210532223 U CN210532223 U CN 2105322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heat dissipation
plate
light source
sourc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094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炜祥
胡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ulia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uliang Light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uliang Light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uliang Light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094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322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322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322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线型灯,包括灯壳、散热支架、电源、光源模组及透明盖板,灯壳的内部形成具有开口的容腔;散热支架沿容腔的长度方向设于容腔内,散热支架将容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二腔体位于第一腔体上方;电源设于散热支架且位于第二腔体内;光源模组设于散热支架且位于第一腔体内,光源模组与电源电连接;透明盖板盖设于容腔的开口,透明盖板用于透出光源模组发出的光线。本实用新型采用将光源模组安装于不同的腔体,在电源和光源模组运行时,其运行产生的热量可分别通过散热支架、第二腔体和第一腔体向外散发,从而避免热量长时间聚集在灯壳的容腔内,有利于提高LED线型灯的散热性能,提高光源模组的运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线型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线型灯。
背景技术
LED线型灯因其具有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坚固、耐腐蚀且安装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办公室、家居照明。
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LED线型灯的体积较小,通常将用于供电的电源以及光源模组一起设置在LED线型灯的同一腔体内。但因工作时,电源的发热量较大,而热量大多只能通过线型灯的外壳慢慢扩散至外部环境,这导致光源模组长时间处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工作,长此以往使用,可能导致光源模组因热量过高而出现运行故障,严重时可能出现爆炸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线型灯,能够将电源和光源模组分隔开来,同时也能够加快电源的散热,提高LED线型灯的散热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线型灯,包括:
灯壳,为长条状,其内部形成具有开口的容腔;
散热支架,为长条状,沿所述容腔的长度方向设于所述容腔内,所述散热支架将所述容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方;
电源,设于所述散热支架且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光源模组,设于所述散热支架且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光源模组与所述电源电连接;以及
透明盖板,盖设于所述容腔的开口,所述透明盖板用于透出所述光源模组发出的光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支架包括散热板和多条散热筋条,所述散热板将所述容腔分隔为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所述散热板包括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多条散热筋条设于所述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电源设于所述多条散热筋条上;
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基板和多个LED灯珠,所述基板贴设于所述散热板的下表面,所述多个LED灯珠间隔贴设于所述基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容腔的两侧内壁面分别延伸设有固定台阶,所述固定台阶远离所述容腔的内壁面的一端向下延伸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散热板的所述上表面对应各所述第一限位部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靠近所述散热板的侧端部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于所述散热板的所述上表面,所述定位部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LED线型灯还包括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包括主体部分和分设于所述主体部分两侧的折弯部分,所述折弯部分自所述主体部分向下折弯,所述主体部分贴设于所述散热筋的上表面,所述折弯部分抵接于所述固定台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的一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板的下表面向下凸设有两卡合部,两所述卡合部间隔设置且分别临近所述散热板的两侧端设置,所述基板位于两所述卡合部之间;
所述LED线型灯还包括两反射片,所述反射片的一端卡接于所述卡合部,所述反射片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容腔的内壁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包括两间隔设置的凸条,所述凸条与所述散热板的下表面之间成一定夹角,所述容腔的两内壁面分别延伸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反射片的所述一端卡合于两所述凸条之间,所述反射片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二限位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凸条与所述散热板的下表面形成的所述一定夹角为锐角,两所述反射片分别围合于所述基板的外周,两所述反射片的反射面相互朝向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容腔的所述开口为下部开口,所述容腔的两内壁面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分别延伸设有固定部,所述透明盖板的两端分别卡接于所述固定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灯壳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灯壳包括顶板和两侧板,两所述侧板分设于所述顶板的两侧且与所述顶板围合形成所述容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LED线型灯还包括吊装部件,所述吊装部件设于所述顶板上,用于实现所述LED线型灯的吊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LED线型灯,通过设置散热支架将所述灯壳的容腔分隔为相互隔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然后将光源模组安装于散热支架且位于第一腔体内,而电源则安装于散热支架且位于第二腔体内,从而将光源模组和电源分隔开来,在电源和光源模组运行时,其运行产生的热量可分别通过第二腔体和第一腔体向外散发,从而避免热量长时间聚集在灯壳的容腔内,有利于提高LED线型灯的散热性能,提高光源模组的运行安全性。
进一步地,散热支架包括散热板和设于散热板上的散热筋条,利用散热筋条位于第二腔体内能够加速电源的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另外,在散热板上设置用于固定反射片的凸条,并使得凸条与散热板的下表面形成锐角,从而使得两反射片之间也形成锐角,并且围合在光源模组的外周,进而可以利用反射片将光源模组发出的光线集中反射至透明盖板并通过透明盖板出光,减少光源模组的光线损耗,有利于提高LED线型灯的光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LED线型灯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LED线型灯(省略电源)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LED线型灯(省略电源)的内部剖面图。
图4是图3的A处的放大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散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线型灯,该LED线型灯可用于办公室、家居等室内场所的照明。该LED线型灯可吊装在天花板或吸顶在天花板上,该LED线型灯包括灯壳10、散热支架20、电源(未图示)、光源模组30及透明盖板40,该灯壳10为长条形灯壳10,其内部形成具有开口的容腔11。散热支架20同样为长条形支架,其沿着容腔1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容腔11内。即,灯壳10的容腔11为长条形容腔11,而散热支架20在设置时,散热支架20的长度方向和灯壳10的长度方向同向。散热支架20将容腔11分隔成第一腔体11a和第二腔体11b,第二腔体11b位于第一腔体11a上方。该电源设置在散热支架20上且位于第二腔体11b内。光源模组30同样设于散热支架20但是位于第一腔体11a内,从而光源模组30和电源可位于不同的腔体内。且光源模组30和电源电连接,从而利用电源可对光源模组30供电。透明盖板40则盖设于容腔11的开口,透明盖板40可用于透出光源模组30发出的光线。
具体地,该容腔11的开口方向向下,透明盖板40也为长条形的盖板,并且开口的长度方向、透明盖板40的长度方向和光源模组30在第一腔体11a内的设置方向同向,从而可尽可能地将光源模组30发出的光线散发出来。由此可知,对于本实施例的LED线型灯而言,其实质为下部发光的灯具,光源模组30的发光方向朝下。
采用本实施例的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线型灯,利用散热支架20将容腔11分隔成上下设置的第二腔体11b和第一腔体11a,从而可将电源设置在第二腔体11b内,而光源模组30则设置在第一腔体11a内,光源模组30和电源之间通过散热支架20进行分隔,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而且可以避免电源产生的热量聚集在光源模组30周边,避免光源模组30在高温下工作,提高光源模组30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结合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灯壳10为矩形灯壳10,且灯壳10的材质为铝合金,从而具有质轻以及良好的散热性能的特点。该灯壳10包括顶板12和两侧板13,该两块侧板13分设于顶板12的两侧并与顶板12围合形成该容腔11。也就是说,容腔11是由两块侧板13和顶板12围合形成,且容腔11的开口为下部开口。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该LED线型灯的安装,该LED线型灯还可包括吊装部件50,该吊装部件50可设于顶板12上。采用吊装部件50的设计,可将LED线型灯吊装于天花板上,从而使得LED线型灯可作为吊灯使用。
具体地,该吊装部件50可包括设置在顶板12上的盖板、锁线器和吊线。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LED线型灯还可包括吸顶部件,该吸顶部件同样可设置在顶板12上,此时LED线型灯可作为吸顶灯使用。
进一步地,由上述可知,容腔11的开口为下部开口,因此透明盖板40设置在光源模组30下方。具体地,为了便于透明盖板40的拆装,在容腔11的两内壁面靠近开口的位置分别延伸设有固定部11c,该透明盖板40的两端分别卡接于该固定部11c。更具体地,该固定部11c由凸设在容腔11的内壁面的两凸台形成,该两个凸台间隔设置,透明盖板40的端部则卡接于两个凸台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透明盖板40也可通过螺接的方式与容腔11的内壁面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散热支架20可包括散热板21和多条散热筋条22,该散热板21为长条形板,其将容腔11分隔成上述的第一腔体11a和第二腔体11b。散热板21包括相对的上表面21a和下表面21b,该多条散热筋条22设置在上表面21a且位于第二腔体11b内,该电源可设置在多条散热筋条22上。光源模组30包括基板和多个LED灯珠,基板可贴设在散热板21的下表面21b,该多个LED灯珠则间隔贴设在基板上。具体地,该多条散热筋条22间隔设置在散热板21的上表面21a,并且,散热筋条22自散热板21的上表面21a向上延伸一定高度,从而使得电源固定在散热筋条22上时,电源与散热板21的上表面21a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利用该一定间距,可以便于电源发出的热量的散发,避免热量直接传递至位于散热板21的下表面21b的基板上。
进一步地,散热板21的下表面21b可分成中部区域和位于中部区域的两侧区域,其中,基板是直接贴设于中部区域上的,基于此,对于散热板21的上表面21a而言,该多条散热筋条22同样设置在散热板21的上表面21a的中部区域,且多条散热筋条22在散热板21的上表面21a上的投影面积大致与基板在散热板21的下表面21b上的投影面积相当,从而可集中有效地对基板上的LED灯珠发出的热量进行散发。
可以得知的是,电源固定于散热筋条22上的方式可采用螺栓、螺钉固定或者是卡扣固定的方式。而基板固定于散热板21的下表面21b的方式可为粘接或者也可采用螺栓、螺钉固定的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该散热支架20在容腔11内的固定,容腔11的两侧内壁面分别延伸设有固定台阶11d,该固定台阶11d远离容腔11的内壁面的一侧向下延伸设有第一限位部11e,散热板21的上表面21a对应各第一限位部11e设有定位部211,该定位部211靠近散热板21的侧端部设置,该第一限位部11e抵接于散热板21的上表面21a,而定位部211则可滑动连接于该第一限位部11e。具体地,固定台阶11d为平板状,第一限位部11e和固定台阶11d近似成L字形设置,因此,第一限位部11e可为竖直板。该定位部211设置在散热板21的上表面21a的两侧区域,并且,定位部211至散热板21的上表面21a的外侧边具有一定距离,该第一限位部11e刚好抵接在散热板21的上表面21a且位于该一定距离内,定位部211的外侧边可刚好用于定位滑动连接于该第一限位部。
利用第一限位部11e和固定台阶11d的设计,不仅可以利用第一限位部11e和固定台阶11d限定散热支架20在容腔11内的设置位置,同时还可利用第一限位部11e和定位部211的定位连接,实现散热支架可相对第一限位部11e滑动抽出或滑动推入灯壳内。这样,相较于采用螺栓、螺钉等强固定方式,采用第一限位部11e和定位部211连接的方式,能够有利于散热支架20的拆装。即,在需安装散热支架20时,可将散热支架的定位部211对准第一限位部11e,然后将散热支架211滑动推入灯壳内。而当需要拆出该散热支架20时,同样可将散热支架211滑动抽出。
也就是说,实质上,定位部在散热板上与散热板的侧端形成了滑动轨道,第一限位部可在该滑动轨道上滑动,从而可便于散热板从容腔内滑动抽出或滑动推入容腔内。
进一步地,LED线型灯还包括安装部件60,该安装部件60包括主体部分61和分设于主体部分61两侧的折弯部分62,该折弯部分62自主体部分61向下折弯,安装时,主体部分61贴设于散热筋条22的上表面21a,而折弯部分62则抵接于固定台阶11d与第一限位部11e连接的一端。具体地,该安装部件60可为安装弹片,从而具有一定的弹性性能,安装部件60的主体部分61刚好对应该多条散热筋条22设置,而该折弯部分62则刚好与固定台阶11d的侧端抵接,这样,利用安装部件60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支架20在容腔11内的固定可靠性,同时,在散热支架20上安装电源时,利用安装部件60还可用于方便电源的安装。
优选地,该折弯部分62为近似U形折弯,且折弯部分62的U形开口朝下,折弯部分62的折弯侧边刚好抵接于该固定台阶11d的侧端。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该LED线型灯的光效,在散热板21的下表面21b向下凸设有两卡合部212,该两个卡合部212间隔设置且分别临近散热板21的两侧端设置,该基板位于该两卡合部212之间,该LED线型灯还包括两个反射片70,该反射片70的一端卡接于该卡合部212,反射片70的另一端抵持于容腔11的内壁面。具体地,该卡合部212实质上是由凸设在散热板21的下表面21b的两间隔设置的凸条形成,该凸条和散热板21的下表面21b之间形成一定夹角,该容腔11的两内壁面分别延伸设有第二限位部11f,反射片70的一端卡合于该两个凸条之间,反射片70的另一端则抵持于该第二限位部11f。
这样,相当于是在基板的两侧向外设置有两个反射片70,利用两个反射片70,可将设于基板上的LED灯珠发出的光进行反射,从而反射至位于LED灯珠下方的透明盖板40上射出,减少LED灯珠发出的光线直接发射至容腔11内壁面而造成光线损耗的情况,提高LED线型灯的光效。
进一步地,该凸条实质上是设置在散热板21的下表面21b的两侧区域,该凸条和散热板21的下表面21b形成的该一定夹角为锐角,从而使得两个反射片70分别围合于基板的外周,使得两个反射片70的反射面相互朝向且形成锐角。即,两个反射片70、基板以及透明盖板40围合形成近似等腰梯形,透明盖板40为等腰梯形的上底,两反射片70为等腰梯形的两腰,而透明盖板40则为等腰梯形的下体。这样,可将LED灯珠发出的光线通过两反射片70尽可能多的反射至透明盖板40上透出,提高LED线型灯的光效。
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拆装LED线型灯,该容腔11还设有向前的开口,该向前的开口与向下的开口连通,该LED线型灯还包括端盖80,该端盖80用于与灯壳10连接以封盖该容腔11的向前开口。具体地,端盖80朝向容腔11内的一面设有连接部81,该连接部81在端盖80上的位置与安装部件60的位置大致相当,从而该连接部81可与安装部件60固定连接,实现端盖80和灯壳10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散热的LED线型灯,通过设置散热支架将所述灯壳的容腔分隔为相互隔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然后将光源模组安装于散热支架且位于第一腔体内,而电源则安装于散热支架且位于第二腔体内,从而将光源模组和电源分隔开来,在电源和光源模组运行时,其运行产生的热量可分别通过第二腔体和第一腔体向外散发,从而避免热量长时间聚集在灯壳的容腔内,有利于提高LED线型灯的散热性能,提高光源模组的运行安全性。
进一步地,散热支架包括散热板和设于散热板上的散热筋条,利用散热筋条位于第二腔体内能够加速电源的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另外,在散热板上设置用于固定反射片的凸条,并使得凸条与散热板的下表面形成锐角,从而使得两反射片之间也形成锐角,并且围合在光源模组的外周,进而可以利用反射片将光源模组发出的光线集中反射至透明盖板并通过透明盖板出光,减少光源模组的光线损耗,有利于提高LED线型灯的光效。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线型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线型灯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线型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壳,为长条状,其内部形成具有开口的容腔;
散热支架,为长条状,沿所述容腔的长度方向设于所述容腔内,所述散热支架将所述容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方;
电源,设于所述散热支架且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光源模组,设于所述散热支架且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光源模组与所述电源电连接;以及
透明盖板,盖设于所述容腔的开口,所述透明盖板用于透出所述光源模组发出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线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支架包括散热板和多条散热筋条,所述散热板将所述容腔分隔为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所述散热板包括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多条散热筋条设于所述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电源设于所述多条散热筋条上;
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基板和多个LED灯珠,所述基板贴设于所述散热板的下表面,所述多个LED灯珠间隔贴设于所述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线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的两侧内壁面分别延伸设有固定台阶,所述固定台阶远离所述容腔的内壁面的一端向下延伸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散热板的所述上表面对应各所述第一限位部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靠近所述散热板的侧端部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于所述散热板的所述上表面,所述定位部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线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线型灯还包括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包括主体部分和分设于所述主体部分两侧的折弯部分,所述折弯部分自所述主体部分向下折弯,所述主体部分贴设于所述散热筋条的上表面,所述折弯部分抵接于所述固定台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LED线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的下表面向下凸设有两卡合部,两所述卡合部间隔设置且分别临近所述散热板的两侧端设置,所述基板位于两所述卡合部之间;
所述LED线型灯还包括两反射片,所述反射片的一端卡接于所述卡合部,所述反射片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容腔的内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线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包括两间隔设置的凸条,所述凸条与所述散热板的下表面之间成一定夹角,所述容腔的两内壁面分别延伸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反射片的所述一端卡合于两所述凸条之间,所述反射片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第二限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线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与所述散热板的下表面形成的所述一定夹角为锐角,两所述反射片分别围合于所述基板的外周,两所述反射片的反射面相互朝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LED线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的所述开口为下部开口,所述容腔的两内壁面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分别延伸设有固定部,所述透明盖板的两端分别卡接于所述固定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LED线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灯壳包括顶板和两侧板,两所述侧板分设于所述顶板的两侧且与所述顶板围合形成所述容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线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线型灯还包括吊装部件,所述吊装部件设于所述顶板上。
CN201921909496.9U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线型灯 Active CN2105322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09496.9U CN210532223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线型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09496.9U CN210532223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线型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32223U true CN210532223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608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09496.9U Active CN210532223U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线型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322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28252B2 (en) Lighting fixture and ceil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9857069B2 (en) Spherical lamp with easy heat dissipation
CN202008100U (zh) 灯具及其灯框组件
CN104456189A (zh) 照明装置
JP4807631B2 (ja) 照明器具
JP5570465B2 (ja) 照明装置
CN210532223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led线型灯
WO2016037580A1 (zh) 一种线性灯
CN210771544U (zh) 一种无缝无阴影的线型灯
JP2013069626A (ja) 照明器具
KR101848801B1 (ko) 조명 장치
KR101652783B1 (ko) 조명 장치
CN219202236U (zh) 一种具有发光面盖的电脑机箱
CN218409764U (zh) 一种led反射灯散热结构及轨道车辆前照灯
CN214580753U (zh) 一种led新型线条灯
CN218781159U (zh) 一种极薄嵌入式格栅射灯
CN218409769U (zh) 一种led反射灯结构及轨道车辆前照灯
CN217382650U (zh) Led路灯
CN215892266U (zh) 一种灯具及用于灯具的基座
CN211260519U (zh) Led筒射灯及轨道射灯
CN220397397U (zh) 一种侧发光筒灯
JP2013069627A (ja) 照明器具
CN212273754U (zh) 一种全截光型的灯具结构
CN209819369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管形吊灯
CN210424634U (zh) 一种灯具墙体装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0555 No. 3, Fenghuang road 3, Jiulong Industrial Park, Jiulong Town,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Yulia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555 No. 3, Fenghuang road 3, Jiulong Industrial Park, Jiulong Town, Luoga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YULIANG LIGHTING ELECTRICAL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