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68396U - 一种制作方便的平开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作方便的平开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768396U CN210768396U CN201921497834.2U CN201921497834U CN210768396U CN 210768396 U CN210768396 U CN 210768396U CN 201921497834 U CN201921497834 U CN 201921497834U CN 210768396 U CN210768396 U CN 2107683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plate
- front side
- strip
- p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作方便的平开门,包括门框、门扇框和玻璃板,所述门扇框安装于门框内,所述玻璃板安装于门扇框内,所述门框由第一上框杆、第一下框杆、第一左框杆和第一右框杆首尾相接而成,所述门扇框由第二上框杆、第二下框杆、第二左框杆和第二右框杆首尾相接而成,第一上框杆、第一下框杆、第一左框杆和第一右框杆的横截面均相同,第二上框杆、第二下框杆、第二左框杆和第二右框杆的横截面均相同。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大大减少了需要制作的型材结构的类型,方便生产制作,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建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制作方便的平开门。
背景技术
门窗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水密性、气密性、抗风压、隔热、隔音、防盗、遮阳、采光、通风等一系列重要功能,目前,铝合金门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平开门是指铰链装与门侧面、向内或向外开启的门。现有的铝合金平开门大多结构复杂,需要很多不同结构的型材进行组装,制作过程复杂,生产成本高,且现有的很多铝合金门隔热效果差,不能满足节能环保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作方便的平开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门框、门扇框和玻璃板,所述门扇框安装于门框内,所述玻璃板安装于门扇框内,所述门框由第一上框杆、第一下框杆、第一左框杆和第一右框杆首尾相接而成,所述门扇框由第二上框杆、第二下框杆、第二左框杆和第二右框杆首尾相接而成;
所述第一上框杆、第一下框杆、第一左框杆和第一右框杆均包括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的后侧设有两个第一燕尾槽,所述第二型腔的前侧设有两个第二燕尾槽,两个第二燕尾槽与两个第一燕尾槽一一正对,每个第一燕尾槽和与其正对的第二燕尾槽之间均连接有第一隔热条;
所述第二上框杆、第二下框杆、二左框杆和第二右框杆均包括第三型腔和第四型腔,所述第三型腔的后侧设有两个第三燕尾槽,所述第四型腔的前侧设有两个第四燕尾槽,两个所述第四燕尾槽与两个第三燕尾槽一一正对,每个第三燕尾槽和与其正对的第四燕尾槽之间均连接有第二隔热条;
所述第二型腔的后侧向内设有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的内端的前侧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嵌设有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的前侧抵触在第四型腔的后侧,所述第三型腔的前侧向外设有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的外端的后侧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嵌设有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的后侧抵触在第一型腔的前侧面;
所述第三型腔的前侧向内设有第三延伸板,所述第三延伸板的内侧的后侧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的内嵌设有第三密封条,所述第四型腔的内侧面设有第四卡槽,所述第四卡槽内安装有门扇压线,所述门扇压线的前侧固设有第四密封条,所述玻璃板被夹紧于第三密封条和第四密封条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板包括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所述外层玻璃的边缘和内层玻璃的边缘之间设有橡胶条,所述橡胶条通过玻璃胶粘结固定在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条包括卡合在第一卡槽内的第一卡块,固定连接在第一卡块前侧的第一连接条,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条前侧的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板,所述第一弹性板和第一连接板组成开口向外的V形结构,所述第一弹性板的内侧端向前设有第一凸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密封条包括卡合在第二卡槽内的第二卡块,固定连接在第二卡块前侧的第二连接条,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条前侧的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板,所述第二弹性板和第二连接板组成开口向外的V形结构,所述第二弹性板的内侧端向前设有第二凸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上框杆、第一下框杆、第一左框杆和第一右框杆的型材结构相同,第二上框杆、第二下框杆、二左框杆和第二右框杆的型材结构相同,加上制作门扇压线的型材,在制作时只需要制作三种不同结构的型材结构,相对于其它铝合金门来说,大大减少了需要制作的型材结构的类型,方便生产制作,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2、门框包括第一型腔、第二型腔和位于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之间的两条第一隔热条形成的腔体,门框一种包括三个隔热腔,门扇框包括第三型腔、第四型腔和位于第三型腔和第四型腔之间的两条第二隔热条形成的腔体,门扇框一共包括三个隔热腔;进而使本实用新型的隔热效果好,能够满足节能环保的需求。
3、由于所述第一卡槽内嵌设有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的前侧抵触在第四型腔的后侧;所述第二卡槽内嵌设有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的后侧抵触在第一型腔的前侧面;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将门框和门扇框之间形成的腔体进行密封,使门框和门扇框之间形成一个隔热腔体,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隔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制作方便的平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第一型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第二型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第三型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第四型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第一密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第二密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中,1、门框;2、门扇框;3、玻璃板;4、第一上框杆;5、第一下框杆;6、第一左框杆;7、第一右框杆;8、第二上框杆;9、第二下框杆;10、第二左框杆;11、第二右框杆;12、第一型腔;13、第二型腔;14、第一燕尾槽;15、第二燕尾槽;16、第一隔热条;17、第三型腔;18、第四型腔;19、第三燕尾槽;20、第四燕尾槽;21、第二隔热条;22、第一延伸板;23、第一卡槽;24、第一密封条;25、第二延伸板;26、第二卡槽;27、第二密封条;28、第三延伸板;29、第三卡槽;30、第三密封条;31、第四卡槽;32、门扇压线;33、第四密封条;34、外层玻璃;35、内层玻璃;36、橡胶条;37、第一卡块;38、第一连接条;39、第一连接板;40、第一弹性板;41、第一凸条;42、第二卡块;43、第二连接条;44、第二连接板;45、第二弹性板;46、第二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以平开门的室外侧为前侧,以平开门的室内侧为后侧,以靠近平开门的中部的一侧为内侧,以靠近平开门的外边缘的一侧为外侧。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门框1、门扇框2和玻璃板3,门扇框2安装于门框1内,玻璃板3安装于门扇框2内,门框1由第一上框杆4、第一下框杆5、第一左框杆6和第一右框杆7首尾相接而成,门扇框2由第二上框杆8、第二下框杆9、第二左框杆10和第二右框杆11首尾相接而成。
如图1、图2、图3和图9所示,第一上框杆4、第一下框杆5、第一左框杆6和第一右框杆7均包括第一型腔12和第二型腔13,第一型腔12的后侧设有两个第一燕尾槽14,第二型腔13的前侧设有两个第二燕尾槽15,两个第二燕尾槽15与两个第一燕尾槽14一一正对,每个第一燕尾槽14和与其正对的第二燕尾槽15之间均连接有第一隔热条16;第一上框杆4、第一下框杆5和第一左框杆6和第一右框杆7均包括第一型腔12、第二型腔13和两条第一隔热条16在第一型腔12和第二型腔13之间形成的腔体,一共三个隔热腔,即门框1包括三个隔热腔,使门框1的保温隔热效果好。
如图1、图2、图6和图9所示,第二上框杆8、第二下框杆9、二左框杆和第二右框杆11均包括第三型腔17和第四型腔18,第三型腔17的后侧设有两个第三燕尾槽19,第四型腔18的前侧设有两个第四燕尾槽20,两个第四燕尾槽20与两个第三燕尾槽19一一正对,每个第三燕尾槽19和与其正对的第四燕尾槽20之间均连接有第二隔热条21;第二上框杆8、第二下框杆9、二左框杆和第二右框杆11均包括三型腔、第四型腔18和两条第二隔热条21在第三型腔17和第四型腔18之间形成的腔体,一共三个隔热腔,即门扇框2包括三个隔热腔,使门扇框2的保温隔热效果好。
如图2、图4、图5和图9所示,第二型腔13的后侧向内设有第一延伸板22,第一延伸板22的内端的前侧设有第一卡槽23,第一卡槽23内嵌设有第一密封条24,第一密封条24的前侧抵触在第四型腔18的后侧,第三型腔17的前侧向外设有第二延伸板25,第二延伸板25的外端的后侧设有第二卡槽26,第二卡槽26内嵌设有第二密封条27,第二密封条27的后侧抵触在第一型腔12的前侧面;第一密封条24对门框1和门扇框2的后侧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第二密封条27对门框1和门扇框2的前侧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使门框1和门扇框2之间形成一个隔热腔,进一步提高了保温隔热效果。
如图2、图5、图6和图9所示,第三型腔17的前侧向内设有第三延伸板28,第三延伸板28的内侧的后侧设有第三卡槽29,第三卡槽29的内嵌设有第三密封条30,第四型腔18的内侧面设有第四卡槽31,第四卡槽31内安装有门扇压线32,门扇压线32的前侧固设有第四密封条33,玻璃板3被夹紧于第三密封条30和第四密封条33之间,以此将玻璃固定在门扇框2内。
如图2和图9所示,玻璃板3包括外层玻璃34和内层玻璃35,外层玻璃34的边缘和内层玻璃35的边缘之间设有橡胶条36,橡胶条36通过玻璃胶粘结固定在外层玻璃34和内层玻璃35之间。橡胶条36使外层玻璃34和内层玻璃35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隔热腔体,能起到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
如图2和图7所示,第一密封条24包括卡合在第一卡槽23内的第一卡块37,固定连接在第一卡块37前侧的第一连接条38,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条38前侧的第一连接板39,第一连接板39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板40,第一弹性板40和第一连接板39组成开口向外的V形结构,第一弹性板40的内侧端向前设有第一凸条41。第一密封条24的前侧面抵触在第四型腔18的后侧面时,第一弹性板40和第一凸条41均抵触在第四型腔18的后侧面,第一弹性板40、第一凸条41和第四型腔18的后侧面形成一个三角形的隔热腔,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隔热效果。
如图2和图8所示,第二密封条27包括卡合在第二卡槽26内的第二卡块42,固定连接在第二卡块42前侧的第二连接条43,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条43前侧的第二连接板44,第二连接板44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板45,第二弹性板45和第二连接板44组成开口向外的V形结构,第二弹性板45的内侧端向前设有第二凸条46。第二密封条27的后侧面抵触在第一型腔12的的前侧面时,第二弹性板45和第二凸条46均抵触在第一型腔12的前侧面,第二弹性板45、第二凸条46和第一型腔12的前侧面形成一个三角形的隔热腔,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隔热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制作方便的平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门扇框和玻璃板,所述门扇框安装于门框内,所述玻璃板安装于门扇框内,所述门框由第一上框杆、第一下框杆、第一左框杆和第一右框杆首尾相接而成,所述门扇框由第二上框杆、第二下框杆、第二左框杆和第二右框杆首尾相接而成;
所述第一上框杆、第一下框杆、第一左框杆和第一右框杆均包括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的后侧设有两个第一燕尾槽,所述第二型腔的前侧设有两个第二燕尾槽,两个第二燕尾槽与两个第一燕尾槽一一正对,每个第一燕尾槽和与其正对的第二燕尾槽之间均连接有第一隔热条;
所述第二上框杆、第二下框杆、二左框杆和第二右框杆均包括第三型腔和第四型腔,所述第三型腔的后侧设有两个第三燕尾槽,所述第四型腔的前侧设有两个第四燕尾槽,两个所述第四燕尾槽与两个第三燕尾槽一一正对,每个第三燕尾槽和与其正对的第四燕尾槽之间均连接有第二隔热条;
所述第二型腔的后侧向内设有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的内端的前侧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嵌设有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的前侧抵触在第四型腔的后侧,所述第三型腔的前侧向外设有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的外端的后侧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嵌设有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的后侧抵触在第一型腔的前侧面;
所述第三型腔的前侧向内设有第三延伸板,所述第三延伸板的内侧的后侧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的内嵌设有第三密封条,所述第四型腔的内侧面设有第四卡槽,所述第四卡槽内安装有门扇压线,所述门扇压线的前侧固设有第四密封条,所述玻璃板被夹紧于第三密封条和第四密封条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方便的平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板包括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所述外层玻璃的边缘和内层玻璃的边缘之间设有橡胶条,所述橡胶条通过玻璃胶粘结固定在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方便的平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条包括卡合在第一卡槽内的第一卡块,固定连接在第一卡块前侧的第一连接条,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条前侧的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板,所述第一弹性板和第一连接板组成开口向外的V形结构,所述第一弹性板的内侧端向前设有第一凸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作方便的平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条包括卡合在第二卡槽内的第二卡块,固定连接在第二卡块前侧的第二连接条,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条前侧的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板,所述第二弹性板和第二连接板组成开口向外的V形结构,所述第二弹性板的内侧端向前设有第二凸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97834.2U CN210768396U (zh) | 2019-09-10 | 2019-09-10 | 一种制作方便的平开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497834.2U CN210768396U (zh) | 2019-09-10 | 2019-09-10 | 一种制作方便的平开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768396U true CN210768396U (zh) | 2020-06-16 |
Family
ID=71039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497834.2U Active CN210768396U (zh) | 2019-09-10 | 2019-09-10 | 一种制作方便的平开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768396U (zh) |
-
2019
- 2019-09-10 CN CN201921497834.2U patent/CN21076839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119670A (zh) | 一种内/外双平面隔热断桥平开窗 | |
CN203499481U (zh) | 一种明框铝包木节能窗 | |
CN210768396U (zh) | 一种制作方便的平开门 | |
CN202299956U (zh) | 新型铝板平开门结构 | |
CN204311917U (zh) | 一种铝包木新型结构 | |
CN203285253U (zh) |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的平开铝合金窗 | |
CN203050407U (zh) | 一种木铝复合外开窗结构 | |
CN202970365U (zh) | 三腔三密高强节能环保窗 | |
CN203755920U (zh) | 塑钢65五腔三密封平开窗异型材 | |
CN210067151U (zh) | 一种金属复合幕墙板用装配式一体化集成窗 | |
CN202706841U (zh) | 一种新型节能铝塑复合窗 | |
CN202767797U (zh) | 隔热式外平开窗 | |
CN206888792U (zh) | 一种保温型钢塑共挤型材 | |
CN201180455Y (zh) | 铝木复合梃料 | |
CN203559713U (zh) | 隔热保温铝合金窗 | |
CN105297966A (zh) | 一种带有侧开窗的玻璃幕墙 | |
CN104775711A (zh) | 一种铝包木外开门窗系统 | |
CN204728902U (zh) | 铝包木外开门窗系统 | |
CN210888571U (zh) | 一种断桥型材平开门 | |
CN203050406U (zh) | 一种木铝复合内开窗结构 | |
CN210003122U (zh) | 一种复合材料框架的多功能节能窗 | |
CN210113358U (zh) | 一种无框玻璃窗 | |
CN2599193Y (zh) | 节能型塑铝复合平开门窗 | |
CN210918729U (zh) | 一种高密封性的节能门窗 | |
CN203515152U (zh) | 一种节能注胶平开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