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62073U - 新型全塑手扣式喷雾器 - Google Patents

新型全塑手扣式喷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62073U
CN210762073U CN201921301551.6U CN201921301551U CN210762073U CN 210762073 U CN210762073 U CN 210762073U CN 201921301551 U CN201921301551 U CN 201921301551U CN 210762073 U CN210762073 U CN 210762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plastic spring
plastic
piston
buck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0155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z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z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z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z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0155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62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62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620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全塑手扣式喷雾器,针对现有同类产品中塑料弹簧使用寿命、强度欠佳的技术问题而设计。其要点是该手扣式喷雾器的塑料弹簧的L字形弯曲处内侧的第一R角为110‑120度之间,塑料弹簧的扣座边处内侧的第二R角为70‑75度之间,塑料弹簧的R角最佳设计为第一R角为110度,第二R角为73度;上述吸管、大圈、主体、塑料球、主体、头帽、扳手,以及罩壳和连接件由环保型高韧性PP材料制成。为了较好地掩盖塑料弹簧带来的外观和色彩影响,罩壳采用实色生产;并且为了带来更多的色彩搭配和自由度,罩壳由罩底和罩盖组成,给予更多的颜色选择及搭配。

Description

新型全塑手扣式喷雾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喷雾器,是一种新型全塑手扣式喷雾器。
背景技术
喷雾器,是一种微型喷雾器,此类产品利用活塞在泵体中运动,使泵体内气体流动,压强变小,泵体外的压强不变,泵体内、外产生压强差,通过压强差将液体导流出泵体,当液体碰到高速气流时瞬间雾化。现有微型喷雾器中的部件采用不同的原材料制成,其中包括金属弹簧、玻璃球或钢珠等组成,其零部件的再生料需分拣步骤方可回收利用,此步骤繁琐、对节能、环保、废弃物的再次回收极其不便。现有一些手扣式喷雾器采用全塑结构设计,特别是采用塑料弹簧的全塑手扣式喷雾器,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720890938.4,授权公告日2018.03.20,实用新型名称“高韧性强度改性塑料网罩的全塑手扣式喷雾器”;上述手扣式喷雾器的组装和结构为:塑料弹簧尾部扣位处与主体配弹簧限位筋处配合,塑料弹簧前端平面与扳手配弹簧限位处配合。但由于一般塑料弹簧在配合组装后按压扳手过程中塑料弹簧几处R角处为受力点,在使用过程中因受力点R角处存在强度不够,易导致塑料弹簧断裂、白芯以及回弹力不足等不良缺点,影响在使用时的手感和持续功能。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新型全塑手扣式喷雾器,使其主要解决现有同类产品中塑料弹簧使用寿命、强度欠佳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全塑手扣式喷雾器,该手扣式喷雾器的主体外径设有罩壳,主体的出水孔设有头帽,头帽处的主体出水孔内径设有引阀和分水头,主体的进水孔设有闷盖,闷盖处的主体外径设有大圈,大圈的圈口与主体的进水孔处外径扣合固定,大圈内的主体进水孔处端面设有垫片,主体内闷盖的上盖孔处内径设有塑料球,塑料球下方闷盖的下盖孔设有吸管,主体内进水孔与出水孔之间的通道呈L字形,闷盖的塑料球处主体的出水孔一侧设有活塞腔,闷盖的塑料球处上方主体内通道的出水孔一侧设有通孔,主体的活塞腔通过通孔与主体内通道相通,主体的活塞腔外径固定设有塑料弹簧,塑料弹簧的一端与扳手相抵扣合,扳手的一端铰接固定于主体出水孔处外径两侧的铰接柱,扳手与塑料弹簧相抵扣合处下方设有活塞,活塞的一端密封套入主体的活塞腔内,活塞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扳手的塑料弹簧处下方相抵扣合;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塑料弹簧的两侧分别呈L字形,两侧的L字形两端分别连接连为一体,塑料弹簧两侧的L字形短边呈弧形向外弯曲,塑料弹簧的L字形短边的连接处设有弧形拱起的扣座边,塑料弹簧的L字形长边的连接处端部设有凸起的扁平头,塑料弹簧的L字形长边向扁平头中心处收拢;塑料弹簧的L字形短边处中心通过主体的大圈套入主体的活塞腔外径,塑料弹簧的L字形短边处中心套于主体的活塞腔处外径的同时,塑料弹簧的扣座边内侧与主体的大圈处上方主体外侧扣合,塑料弹簧的扁平头插入扳手的连接件处上方扣槽并扣合固定,再装入主体活塞处的活塞和连接件;所述塑料弹簧的L字形弯曲处内侧的第一R角a为110-120度之间,塑料弹簧的扣座边处内侧的第二R角b为70-75度之间。从而该塑料弹簧的原设计存在受力强度不足等缺点,改进后的塑料弹簧结构为:增大塑料弹簧在扳手按压时两个受力处的R角,该结构优点:塑料弹簧在增大R角后,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强度;从而使该手扣式喷雾器在正常使用时塑料弹簧在配合后牢固度会明显优于之前产品,塑料弹簧回弹力也会明显增强,且增大R角后白芯现象也会有明显改善,使得在使用过程大大提高喷雾手感和持续功能。
所述塑料弹簧的第一R角a为110度,第二R角b为73度。上述为最佳R角设计。
所述罩壳包括罩底和罩盖,塑料弹簧的扣座边上方L字形短边设有向后凸台的插筋,插筋与塑料弹簧的扣座边之间设有倒角,倒角卡扣于罩底的外径与大圈的圈口之间,罩底和罩盖内的后部设有凸起腔,凸起腔内的罩底与罩盖相互扣合固定连为一体后推入主体的后部,罩盖内顶部的扣孔与主体顶部通道外径的末端倒钩扣合,主体的头帽处顶部倒钩板两翼与罩盖内壁的翼钩扣合,主体的倒钩板下方主体长通道外径后部两侧设有侧筋,主体的侧筋插入罩盖内壁两侧的侧槽,塑料弹簧的插筋插入主体处的筋槽,塑料弹簧的插筋上方边沿对称设有翼筋,翼筋插入底罩内壁的翼槽,塑料弹簧的L字形长边的连接处顶部设有平槽,塑料弹簧的平槽与扳手的扣槽扣合。上述结构使主体与罩底、罩盖进一步固定,塑料弹簧与主体、扳手进一步固定。
所述连接件包括活塞连接座和活塞连接杆,活塞的一侧内槽中设有活塞连接座,活塞连接杆的两道分别设有球头,活塞连接杆的一端球头与扳手的内侧球槽扣合,活塞连接杆另一端的球头与活塞内的活塞连接座扣合。上述为该连接件的具体实施例,该连接件亦可采用其他活塞与扳手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其他结构部件。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生产、使用方便,密封性和稳定性好特别是塑料弹簧的使用寿命长、强度高;其适合作为全塑手扣式喷雾器使用,以及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内主体、塑料弹簧、扳手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塑料弹簧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后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1、吸管,2、大圈,3、垫片,4、闷盖,5、塑料球,6、罩底,7、罩盖,8、主体,9、活塞,10、塑料弹簧,1001、第一R角,1002、第二R角,11、活塞连接座,12、活塞连接杆,13、引阀,14、分水头,15、头帽,16、扳手。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5,该手扣式喷雾器的主体8外径设有罩壳,主体的出水孔设有头帽15,头帽处的主体出水孔内径设有引阀13和分水头14,主体的进水孔设有闷盖4,闷盖处的主体外径设有大圈2,大圈的圈口与主体的进水孔处外径扣合固定,大圈内的主体进水孔处端面设有垫片3,主体内闷盖的上盖孔处内径设有塑料球5,塑料球下方闷盖的下盖孔设有吸管1,主体内进水孔与出水孔之间的通道呈L字形,闷盖的塑料球处主体的出水孔一侧设有活塞腔,闷盖的塑料球处上方主体内通道的出水孔一侧设有通孔,主体的活塞腔通过通孔与主体内通道相通,主体的活塞腔外径固定设有塑料弹簧10,塑料弹簧的一端与扳手16相抵扣合,扳手的一端铰接固定于主体出水孔处外径两侧的铰接柱,扳手与塑料弹簧相抵扣合处下方设有活塞9,活塞的一端密封套入主体的活塞腔内,活塞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扳手的塑料弹簧处下方相抵扣合。塑料弹簧的两侧分别呈L字形,两侧的L字形两端分别连接连为一体,塑料弹簧两侧的L字形短边呈弧形向外弯曲,塑料弹簧的L字形短边的连接处设有弧形拱起的扣座边,塑料弹簧的L字形长边的连接处端部设有凸起的扁平头,塑料弹簧的L字形长边向扁平头中心处收拢;塑料弹簧的L字形短边处中心通过主体的大圈套入主体的活塞腔外径,塑料弹簧的L字形短边处中心套于主体的活塞腔处外径的同时,塑料弹簧的扣座边内侧与主体外侧扣合,塑料弹簧的扁平头插入扳手16的连接件处上方扣槽并扣合固定,再装入主体活塞处的活塞和连接件。上述塑料弹簧的L字形弯曲处内侧的第一R角a1001为110-120度之间,塑料弹簧的扣座边处内侧的第二R角b1002为70-75度之间,第一R角a的最佳值为110度,第二R角b的最佳值为73度。
同时,上述罩壳包括罩底6和罩盖7,塑料弹簧的扣座边上方L字形短边设有向后凸台的插筋,插筋与塑料弹簧的扣座边之间设有倒角,倒角卡扣于罩底的外径与大圈的圈口之间,罩底和罩盖内的后部设有凸起腔,凸起腔内的罩底与罩盖相互扣合固定连为一体后推入主体的后部,罩盖内顶部的扣孔与主体顶部通道外径的末端倒钩扣合,主体的头帽处顶部倒钩板两翼与罩盖内壁的翼钩扣合,主体的倒钩板下方主体长通道外径后部两侧设有侧筋,主体的侧筋插入罩盖内壁两侧的侧槽,塑料弹簧的插筋插入主体的筋槽,塑料弹簧的插筋上方边沿对称设有翼筋,翼筋插入底罩内壁的翼槽,塑料弹簧的L字形长边的连接处顶部设有平槽,塑料弹簧的平槽与扳手的扣槽扣合。连接件包括活塞连接座11和活塞连接杆12,活塞的一侧内槽中设有活塞连接座,活塞连接杆的两道分别设有球头,活塞连接杆的一端球头与扳手的内侧球槽扣合,活塞连接杆另一端的球头与活塞内的活塞连接座扣合。
上述吸管、大圈、主体、塑料球、主体、头帽、扳手,以及罩壳和连接件由环保型高韧性PP材料制成,所述环保型高韧性PP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P树脂40-70份,增韧剂5-10份,相容剂2-8份,增强粉体5-10份,石墨烯3-5份,抗氧化剂0.2-0.4份,润滑剂0.5-2份,硅烷偶联剂0.1-0.3份;所述PP树脂为均聚PP树脂、共聚PP树脂中的一种或者两者的混合物;所述增韧剂为聚烯烃弹性体、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两种的混合物或者三者的混合物;所述增强粉体为云母粉与玻璃微珠、有机纤维微珠或者石棉微珠按1-5:2-4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增强粉体的粒径为400目-800目;所述相容剂为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一种或者两者的混合物;所述的增韧剂为POM、PVC、PET或者PETG;所述抗氧化剂为由抗氧化剂1076和抗氧化剂168按1: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所述润滑剂为聚乙烯蜡、乙撑双硬脂酰胺、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或硅烷偶联剂KH560中的一种。
上述环保型高韧性PP材料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粉体处理:将以上重量份的增强粉体倒入配置高压喷雾器的搅拌机中,在搅拌粉体的同时,喷淋以上重量份的硅烷偶联剂,高压喷雾器的压力为0.5MPa-1.0MPa,搅拌温度为60-80℃,搅拌时间为25-35min;2)、挤出造粒:将以上重量份的PP树脂、石墨烯、增韧剂、相容剂、抗氧化剂、润滑剂搅拌均匀后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进入挤出机筒内,并将步骤1)处理好的增强粉体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侧喂料口进入挤出机筒内混合挤出,挤出机筒内的温度为180-230℃,螺杆的转速为200-800r/min,挤出后经冷却水槽冷却,切粒机造粒,制成成品。
上述塑料弹簧的原料组成中加入闪光粉1-5份和颜料0.5-2份,所述增强粉体和闪光粉倒入配置高压喷雾器搅拌,颜料倒入PP树脂、石墨烯、增韧剂、相容剂、抗氧化剂、润滑剂搅拌均匀。从而增加塑料弹簧的金属质感。
综上所述,原扣式喷雾器的塑料弹簧和塑料球都采用POM原料制成,存在环保性能欠佳难降解,且产品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高温后极易挥发伴有刺鼻难闻气味,危害健康。该全塑手扣式喷雾器的塑料弹簧和塑料球采用环保型高韧性PP原料,该原料是由无毒、无害的材料制成,不易与液体产生化学腐蚀反应,稳定性高,具有较高的柔韧性和刚性,均能满足功能需求;且高温受热后基本无挥发气味产生。在全球倡导绿色低碳,环保可回收的大背景下。我司该款产品的主要零件均由环保塑料制成,且在制造塑料弹簧时添加PCR原料生产,PCR原料其为再生料,意为将现有塑料垃圾进行分类、筛选、加工制造、经过一系列复杂工艺处理后生产出各种再生原料,真正的做到了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的效果。同时,为了较好地掩盖PCR原料产生的塑料弹簧带来的外观和色彩影响,罩壳采用实色生产,组装后将塑料弹簧遮掩;并且为了带来更多的色彩搭配和自由度,罩壳由罩底和罩盖组成,给予客户更多的颜色选择及搭配,增加产品外形多样性。

Claims (4)

1.一种新型全塑手扣式喷雾器,该手扣式喷雾器的主体(8)外径设有罩壳,主体的出水孔设有头帽(15),头帽处的主体出水孔内径设有引阀(13)和分水头(14),主体的进水孔设有闷盖(4),闷盖处的主体外径设有大圈(2),大圈的圈口与主体的进水孔处外径扣合固定,大圈内的主体进水孔处端面设有垫片(3),主体内闷盖的上盖孔处内径设有塑料球(5),塑料球下方闷盖的下盖孔设有吸管(1),主体内进水孔与出水孔之间的通道呈L字形,闷盖的塑料球处主体的出水孔一侧设有活塞腔,闷盖的塑料球处上方主体内通道的出水孔一侧设有通孔,主体的活塞腔通过通孔与主体内通道相通,主体的活塞腔外径固定设有塑料弹簧(10),塑料弹簧的一端与扳手(16)相抵扣合,扳手的一端铰接固定于主体出水孔处外径两侧的铰接柱,扳手与塑料弹簧相抵扣合处下方设有活塞(9),活塞的一端密封套入主体的活塞腔内,活塞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扳手的塑料弹簧处下方相抵扣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弹簧(10)的两侧分别呈L字形,两侧的L字形两端分别连接连为一体,塑料弹簧两侧的L字形短边呈弧形向外弯曲,塑料弹簧的L字形短边的连接处设有弧形拱起的扣座边,塑料弹簧的L字形长边的连接处端部设有凸起的扁平头,塑料弹簧的L字形长边向扁平头中心处收拢;塑料弹簧的L字形短边处中心通过主体(8)套入的活塞腔外径,塑料弹簧的L字形短边处中心套于主体的活塞腔处外径的同时,塑料弹簧的扣座边内侧与主体的大圈处上方主体外侧扣合,塑料弹簧的扁平头插入扳手(16)的连接件处上方扣槽并扣合固定,再装入主体活塞处的活塞(9)和连接件;所述塑料弹簧的L字形弯曲处内侧的第一R角a(1001)为110-120度之间,塑料弹簧的扣座边处内侧的第二R角b(1002)为70-75度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全塑手扣式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弹簧(10)的第一R角a(1001)为110度,第二R角b(1002)为73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全塑手扣式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包括罩底(6)和罩盖(7),塑料弹簧(10)的扣座边上方L字形短边设有向后凸台的插筋,插筋与塑料弹簧的扣座边之间设有倒角,倒角卡扣于罩底的外径与大圈(2)的圈口之间,罩底和罩盖内的后部设有凸起腔,凸起腔内的罩底与罩盖相互扣合固定连为一体后推入主体(8)的后部,罩盖内顶部的扣孔与主体顶部通道外径的末端倒钩扣合,主体的头帽(15)处顶部倒钩板两翼与罩盖内壁的翼钩扣合,泵主的倒钩板下方主体长通道外径后部两侧设有侧筋,主体的侧筋插入罩盖内壁两侧的侧槽,塑料弹簧的插筋插入主体的筋槽,塑料弹簧的插筋上方边沿对称设有翼筋,翼筋插入底罩内壁的翼槽,塑料弹簧的L字形长边的连接处顶部设有平槽,塑料弹簧的平槽与扳手(16)的扣槽扣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全塑手扣式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活塞连接座(11)和活塞连接杆(12),活塞(9)的一侧内槽中设有活塞连接座,活塞连接杆的两道分别设有球头,活塞连接杆的一端球头与扳手(16)的内侧球槽扣合,活塞连接杆另一端的球头与活塞内的活塞连接座扣合。
CN201921301551.6U 2019-08-12 2019-08-12 新型全塑手扣式喷雾器 Active CN210762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1551.6U CN210762073U (zh) 2019-08-12 2019-08-12 新型全塑手扣式喷雾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1551.6U CN210762073U (zh) 2019-08-12 2019-08-12 新型全塑手扣式喷雾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62073U true CN210762073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33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01551.6U Active CN210762073U (zh) 2019-08-12 2019-08-12 新型全塑手扣式喷雾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6207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9207A (zh) * 2019-08-12 2019-12-20 浙江正庄实业有限公司 全塑手扣式喷雾器及其环保型高韧性pp材料制备方法
EP4032618A1 (en) * 2021-01-21 2022-07-27 Zhejiang Z&Z Industrial Co., Ltd. A pre-compression miniaturized atomizing devic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9207A (zh) * 2019-08-12 2019-12-20 浙江正庄实业有限公司 全塑手扣式喷雾器及其环保型高韧性pp材料制备方法
EP4032618A1 (en) * 2021-01-21 2022-07-27 Zhejiang Z&Z Industrial Co., Ltd. A pre-compression miniaturized atomizing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62073U (zh) 新型全塑手扣式喷雾器
EP3932825A1 (en) Improved pump core and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high-tech material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9265835A (zh) 一种新能源车电池包上盖用阻燃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7386A (zh) 一种木塑材料的生产工艺
CN110589207A (zh) 全塑手扣式喷雾器及其环保型高韧性pp材料制备方法
CN105315591A (zh) 耐油性可发泡密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42245B (zh) 一种喷枪
CN109515962B (zh) 环保低挥发型按压式喷雾器及其制备方法
CN203687509U (zh) 一种冰箱压缩机后罩
CN108501482A (zh) 一种新型复合层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10308957U (zh) 一种复合挤出机用导电胶预口型
CN211563407U (zh) 环保型高刚性按压式喷雾器
CN209274728U (zh) 一种汽车前端骨架总成
CN210883371U (zh) 改进型泵芯
CN112358698A (zh) 一种高保温包装箱的制备方法
CN209876233U (zh) 新型分水器
CN220448542U (zh) 基于顶部下凹的耐压高分子乳液瓶
CN201506791U (zh) 沼气罐
CN218167427U (zh) 扳手强扣高韧性高分子手扣式喷雾器
CN206622462U (zh) 一种用于防腐蚀铜管拉伸模具
CN204820033U (zh) 一种塑料造粒机
CN112974028A (zh) 预压微型喷雾装置及其高弹性耐热材料制备方法
CN215141140U (zh) 一种喷雾器内置弹簧
CN216727793U (zh) 高刚性高分子倒扣预压缩式喷枪
CN217392704U (zh) 高韧性高分子手扣式喷雾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