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61054U - 一种智能小车的传感器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小车的传感器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61054U
CN210761054U CN201921474716.XU CN201921474716U CN210761054U CN 210761054 U CN210761054 U CN 210761054U CN 201921474716 U CN201921474716 U CN 201921474716U CN 210761054 U CN210761054 U CN 2107610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sensor
intelligent trolley
bev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747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继红
王飞
叶海峰
吴恒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eiying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eiying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eiying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uzhou Beiying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747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610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610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610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小车的传感器升降装置,包括有智能小车本体,所述智能小车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的一侧内部设置有支板,所述支板的底端与智能小车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板远离防护壳体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于防护壳体内腔的顶部和智能小车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板与定位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底板。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的组合使用,实现传感器本体的稳定升降,方便对传感器本体进行收纳,在不使用智能小车本体时,传感器本体能够被防护壳体所保护,避免传感器本体意外受损,提高了使用寿命,便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小车的传感器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小车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智能小车的传感器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小车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环境里自动运行,无需人为管理,可应用于科学勘探等领域,智能小车能够实时显示时间、速度和里程,具有自动寻迹、寻光和避障的功能,可程控行驶速度,准确定位停车以及远程传输图像等。
智能小车的改进点有很多,所以,目前智能小车的研究仍在继续,但是智能小车本身所具备的传感器部位一般位于小车的车头部位,采用固定式的安装方式,无法进行升降,不能起到对传感器的收纳作用,导致小车在不使用的状态下,传感器容易被误碰而受损,降低了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小车的传感器升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小车的传感器升降装置。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小车的传感器升降装置,包括有智能小车本体,所述智能小车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的一侧内部设置有支板,所述支板的底端与智能小车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板远离防护壳体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于防护壳体内腔的顶部和智能小车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板与定位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与智能小车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板的中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升降机构相互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的顶端设置有传感器本体,所述传感器本体的另一端延伸至防护壳体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螺纹杆、活动块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定位板靠近支板一侧的顶部,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板和底板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块的中部开设有与螺纹孔且与螺纹套接在螺纹杆的外表面,所述活动块的一侧与定位板镶嵌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螺纹杆两侧的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板的上方且固定连接有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与传感器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转轴、把手、主动锥齿轮和被动锥齿轮,所述转轴活动套接在支板的顶端,所述转轴的一端延伸至防护壳体的外部且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主动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被动锥齿轮固定套装在螺纹杆的底部,所述主动锥齿轮与被动锥齿轮相互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靠近支板的一侧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镶嵌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滑槽的外部且与活动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位于升降机构正上方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与传感器本体和基板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均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活动孔,所述连接杆穿过活动孔,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与活动孔的内壁相接触且滑动连接
3、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的组合使用,能够实现对传感器本体的上升和下降,从而方便对传感器本体进行收纳,在不使用智能小车本体时,传感器本体能够被防护壳体所保护,避免传感器本体被误碰而受损,提高了传感器本体的使用寿命,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小车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壳体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本体收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槽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智能小车本体;2、防护壳体;3、支板;4、定位板;5、底板;6、传感器本体;7、螺纹杆;8、活动块;9、固定板;10、连接杆;11、基板;12、转轴;13、把手;14、主动锥齿轮;15、被动锥齿轮;16、滑槽;17、滑杆;18、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一种智能小车的传感器升降装置,包括有智能小车本体1,智能小车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壳体2,智能小车本体1为常规的智能小车,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控制器用于接收传感器传递的信号,并根据事前写入的软件程序,来决定智能小车对外部信号的反应,将控制信号发给执行器,执行器驱动机器人做出各种行为,并且可以根据控制器的信号调整自己的状态,此处的执行器就是小车的动力部位,控制器和执行器均设置在防护壳体2的内部,防护壳体2的一侧内部设置有支板3,支板3的底端与智能小车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板3远离防护壳体2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板4,定位板4的上下两端分别于防护壳体2内腔的顶部和智能小车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板3与定位板4之间固定连接有底板5,底板5的下表面与智能小车本体1固定连接,支板3的中部设置有驱动机构,底板5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机构,驱动机构与升降机构相互连接,升降机构的顶端设置有传感器本体6,传感器本体6的另一端延伸至防护壳体2的上方,通过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的组合使用,实现传感器本体6的上下升降,从而方便对传感器本体6进行收纳,避免暴露在防护壳体2的外部而意外受损,提高使用寿命,便于推广使用。
升降机构包括有螺纹杆7、活动块8和固定板9,固定板9固定连接在定位板4靠近支板3一侧的顶部,螺纹杆7的两端分别固定板9和底板5转动连接,活动块8的中部开设有与螺纹孔且与螺纹套接在螺纹杆7的外表面,活动块8的一侧与定位板4镶嵌滑动连接,活动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螺纹杆7两侧的连接杆10,两个连接杆10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板9的上方且固定连接有基板11,基板11的上表面与传感器本体6的底端固定连接,驱动机构包括有转轴12、把手13、主动锥齿轮14和被动锥齿轮15,转轴12活动套接在支板3的顶端,转轴12的一端延伸至防护壳体2的外部且与把手13固定连接,转轴12的另一端与主动锥齿轮14固定连接,被动锥齿轮15固定套装在螺纹杆7的底部,主动锥齿轮14与被动锥齿轮15相互啮合连接,通过把火速13带动转轴12和主动锥齿轮14转动,使得被动锥齿轮15带动螺纹杆7转动,螺纹杆7带动活动块8升降,活动块8带动连接杆10、基板11和传感器本体6进行升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定位板4靠近支板3的一侧中部开设有滑槽16,滑槽16的内部滑动镶嵌有滑杆17,滑杆17的另一端延伸至滑槽16的外部且与活动块8固定连接,利用滑槽16的设计,使得活动块8的一端被定位板4限位,由于活动块8与螺纹杆7为螺纹啮合套接,使得螺旋力被转化为升降力,实现活动块8的升降,同时,活动块8带动滑杆17在滑槽16的内部滑动,提高了活动块8升降时的稳定性。
防护壳体2的顶部开设有位于升降机构正上方的通槽18,通槽18的内壁与传感器本体6和基板1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通槽18为上小下大式设计。较小的一端与传感器本体6相适配,较大的一端与基板11相适配,使得传感器本体6上升至顶端时,能够与防护壳体2紧密贴合,提高上升后传感器本体6的整体稳定性。
固定板9的两端均开设有与连接杆10相适配的活动孔,连接杆10穿过活动孔,连接杆10的外表面与活动孔的内壁相接触且滑动连接,利用活动孔的设计,便于活动块8带动连接杆10、基板11和传感器本体6进行升降,提高升降稳定性。
工作原理,首先顺时针转动把手13,转轴12带动主动锥齿轮14和被动锥齿轮15转动,被动锥齿轮15带动螺纹杆7转动,活动块8带动连接杆10从活动孔处向上延伸,连接杆10带动基板11和传感器本体6进入通槽18内,传感器本体6延伸至防护壳体2的外部,完成传感器本体6的上升,然后逆时针转动把手13,即可实现传感器本体6的下降。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Claims (6)

1.一种智能小车的传感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智能小车本体(1),所述智能小车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壳体(2),所述防护壳体(2)的一侧内部设置有支板(3),所述支板(3)的底端与智能小车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板(3)远离防护壳体(2)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板(4),所述定位板(4)的上下两端分别于防护壳体(2)内腔的顶部和智能小车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板(3)与定位板(4)之间固定连接有底板(5),所述底板(5)的下表面与智能小车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板(3)的中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底板(5)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升降机构相互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的顶端设置有传感器本体(6),所述传感器本体(6)的另一端延伸至防护壳体(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小车的传感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螺纹杆(7)、活动块(8)和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固定连接在定位板(4)靠近支板(3)一侧的顶部,所述螺纹杆(7)的两端分别固定板(9)和底板(5)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块(8)的中部开设有与螺纹孔且与螺纹套接在螺纹杆(7)的外表面,所述活动块(8)的一侧与定位板(4)镶嵌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螺纹杆(7)两侧的连接杆(10),两个所述连接杆(10)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板(9)的上方且固定连接有基板(11),所述基板(11)的上表面与传感器本体(6)的底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小车的传感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转轴(12)、把手(13)、主动锥齿轮(14)和被动锥齿轮(15),所述转轴(12)活动套接在支板(3)的顶端,所述转轴(12)的一端延伸至防护壳体(2)的外部且与把手(13)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2)的另一端与主动锥齿轮(14)固定连接,所述被动锥齿轮(15)固定套装在螺纹杆(7)的底部,所述主动锥齿轮(14)与被动锥齿轮(15)相互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小车的传感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4)靠近支板(3)的一侧中部开设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的内部滑动镶嵌有滑杆(17),所述滑杆(17)的另一端延伸至滑槽(16)的外部且与活动块(8)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小车的传感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体(2)的顶部开设有位于升降机构正上方的通槽(18),所述通槽(18)的内壁与传感器本体(6)和基板(1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小车的传感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9)的两端均开设有与连接杆(10)相适配的活动孔,所述连接杆(10)穿过活动孔,所述连接杆(10)的外表面与活动孔的内壁相接触且滑动连接。
CN201921474716.XU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智能小车的传感器升降装置 Active CN2107610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4716.XU CN210761054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智能小车的传感器升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4716.XU CN210761054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智能小车的传感器升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61054U true CN210761054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43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74716.XU Active CN210761054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智能小车的传感器升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610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61054U (zh) 一种智能小车的传感器升降装置
CN207631066U (zh) 一种车用升降杯架
WO2019230078A1 (ja) 車両給電装置
CN213034634U (zh) 特种设备受限空间检测机器人
CN215502770U (zh) 水箱可移动的清洁机器人
CN205939271U (zh) 一种可升降旋钮
CN210800589U (zh) 用于激光投线仪的多功能调节支架
CN209888965U (zh) 一种防侧倒硅砖制备调转车
CN103317503B (zh) 一种机械手上的升降旋转调整装置及拥有其的焊接机械手
CN112432020A (zh) 一种信息技术教学用展示装置
CN207953855U (zh) 一种移动机器人稳定机构及装有该稳定机构的移动机器人
CN209846473U (zh) 双侧升降驱动机构
CN112185035A (zh) 一种门铃及其安装底座
CN204850859U (zh) 一种叉臂式汽车玻璃升降器的叉臂总成
CN218208470U (zh) 一种底盘固定结构
CN214648205U (zh) 自动驾驶车辆的电子制动系统
CN112073606A (zh) 一种危险驾驶行为检测用图像采集装置
CN217902521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地质灾害电子警示装置
CN215711520U (zh) 一种agv驱动单元的提升机构
CN201084650Y (zh) 定时器
CN220701130U (zh) 便携式可调轮距植物表型移动平台
CN214306024U (zh) 一种可调节使用高度的水泵
CN219374187U (zh) 电池式电动升降机构和美发椅底座
CN211437303U (zh) 一种多功能压缩气体脉冲吹扫装置
CN212072978U (zh) 3d打印机的自动调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