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51533U - 一种过滤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滤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51533U
CN210751533U CN201921201170.0U CN201921201170U CN210751533U CN 210751533 U CN210751533 U CN 210751533U CN 201921201170 U CN201921201170 U CN 201921201170U CN 210751533 U CN210751533 U CN 210751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s
warp
spacing
warp yarns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011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建东
吕有权
柯文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011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515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51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515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过滤器组件,包括外壳和滤芯,所述的外壳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的滤芯位于外壳的内部,所述的滤芯包括中心杆和设在中心杆外周的滤膜,滤膜折叠形成褶,滤膜的上游侧和下游侧设有支撑网,该支撑网由相互垂直的经纱和纬纱形成,经纱具有以固定的频率分布的大小不同的间距,间距小的经纱,排列紧密,该排列紧密的多根经纱之间的作用相互加强,和纬纱一起提供支撑网必须的结构稳定性,间距大的相邻的经纱与相邻的纬纱一起形成大的网孔,大的网孔对流体流动造成的阻力小,便于流体通过。并且,经纱的延伸方向与褶峰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在经纱之间形成宽度不同的流道,该流道的延伸方向与流体的流动方向平行,从而进一步加快流体通过支撑网的速度,加快滤芯的过滤速率。

Description

一种过滤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过滤器组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滤膜的上游侧和/或下游侧设有支撑网的过滤器组件。
背景技术
褶状的滤膜广泛应用于流体的过滤和纯化,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在滤膜的两侧设置支撑网,支撑网与滤膜一起折叠形成褶后,安装在中心杆和外壳之间,形成滤芯。滤芯安装在具有入口和出口的外壳内部,形成过滤器组件。支撑网在折叠及安装过程中能够保护滤膜,减小折叠机对滤膜的损伤;此外,支撑网将滤膜表面间隔开,以在褶表面间形成一定的间隙,形成流体的流动通道,减小流体的流动阻力。
由纱线编织成带网孔的支撑网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类支撑网,而且比较常见的是经纱和纬纱以相互垂直的关系进行编织,其中,经向方向,纱线以恒定的密度编织,纬向方向,纱线也以恒定的密度编织,即经向方向所有纱线的间距相同,纬向方向所有纱线的间距相同。但是,这种编织形式的支撑网的结构稳定性和网孔大小之间相互矛盾,要提高支撑网的结构稳定性,则网孔大小必须减小,而网孔大小减小会对流体流动造成比较大的流动阻力,进而造成过滤器组件的过滤速率低;而为了减小流体的流动阻力,增大纱线间的距离,从而增大网孔大小,则会造成支撑网的结构稳定性变差,进而影响过滤器组件的滤芯的过滤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改进现有的支撑网,并提供一种过滤器组件,改进的支撑网可在确保自身结构的良好稳定性及滤芯的过滤性能稳定性的前提下,减小对流体造成的流动阻力,加快过滤器组件的过滤速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器组件,该过滤器组件的滤芯的滤膜的上游侧和/或下游侧设有改进的支撑网,该支撑网可在确保自身结构的良好稳定性及滤芯的过滤性能稳定性的前提下,减小对流体造成的流动阻力,加快过滤器组件的过滤速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过滤器组件,包括外壳和滤芯,所述的外壳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的滤芯位于外壳的内部,所述的滤芯包括中心杆和位于中心杆外周的滤膜,所述的滤膜折叠形成褶,所述的褶具有靠近中心杆侧的褶谷和外周的褶峰,所述的滤膜具有上游侧和下游侧,所述的上游侧与入口连通,所述的下游侧与出口连通,所述的滤膜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至少一者设有支撑网,所述的支撑网由相互垂直的经纱和纬纱形成,所述的纬纱相互平行并具有恒定的间距,所述的经纱之间相互平行并具有以固定的频率分布的大小不同的间距。
现有的支撑网的结构稳定性和网孔大小之间相互矛盾,要提高支撑网的结构稳定性,则网孔大小必须减小,而网孔大小减小会对流体流动造成比较大的流动阻力,进而造成过滤器组件的过滤速率低;而为了减小流体的流动阻力,增大纱线间的距离,从而增大网孔大小,则会造成支撑网的结构稳定性变差,进而影响过滤器组件的滤芯的过滤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组件,在滤芯的滤膜的上游侧和/或下游设有所述的支撑网,该支撑网由相互垂直的经纱和纬纱形成,经纱具有大小不同的间距,间距较小的经纱排列紧密,排列紧密的多根经纱之间的作用相互加强,和纬纱一起提高支撑网的结构稳定性,进而确保滤芯的结构及过滤性能的稳定。间距较大的相邻的两根经纱与相邻的两根纬纱围绕的区域形成较大的网孔,该较的大的网孔便于流体流动通过,加快过滤器组件的过滤速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经纱的延伸方向与褶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60°-120°。
进一步的,所述的经纱以至少两根纱线为重复单元,所述的经纱具有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进而在所述的经纱之间形成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的第一流道的宽度为第二流道的宽度的30%-80%。
由于经纱的延伸方向与褶峰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60°-120°,因而经纱间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与褶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60°-120°,而流体的流动方向与褶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90°,即第一和第二流道的延伸方向与流体的流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在0°-30°范围内,在该夹角范围内,第一和第二流道能够对流体的流动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使进料流体快速、均匀地分布于滤膜的上游表面,加快流体由滤膜的上游侧流向下游侧的速度,进而加快滤芯及过滤器组件的过滤速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经纱以三根纱线为重复单元,所述的重复单元内任意相邻的两根纱线的间距为第一间距,相邻的重复单元的最接近的两根经纱的间距为第二间距。
重复单元内,经纱的间距为第一间距,第一间距较小,因此重复单元内的经纱排列紧密,该排列紧密的多根经纱之间的作用相互加强,与纬纱一起提供支撑网必须的结构稳定性。相邻的重复单元的最接近的两根经纱的间距为第二间距,第二间距较大,间距为第二间距的相邻的两根经纱与相邻的两根纬纱围绕的区域形成较大的网孔,该较的大的网孔便于流体流动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的的经纱以三根或四根纱线为重复单元,所述的重复单元内的纱线具有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相邻的重复单元的最接近的两根经纱的间距为第二间距。
重复单元内,经纱具有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第一间距较小,因此重复单元内,间距为第一间距的经纱排列紧密,该排列紧密的两根经纱之间的作用相互加强,与纬纱一起提供支撑网必须的结构稳定性。相邻的重复单元的最接近的两根经纱的间距为第二间距,并且重复单元内也存在间距为第二间距的经纱,由于第二间距较大,间距为第二间距的相邻的两根经纱与相邻的两根纬纱围绕的区域形成较大的网孔,该较的大的网孔便于流体流动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网由经纱和纬纱穿插编织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网由经纱全部固定于纬纱的同一侧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网的纬纱接触抵靠滤膜表面,所述的经纱抵靠在一起,从而在相邻的褶间或者同一褶的内部形成两倍于经纱直径的间隔。
由于支撑网是通过将相互平行的经纱全部固定于纬纱的同一侧形成,当纬纱接触滤膜表面时,支撑网和滤膜形成的褶安装在中心杆和外壳之间,支撑网的经纱抵靠在一起,从而在相邻的褶间或者同一褶的内部形成两倍于经纱直径的间隔,该间隔内均匀分布着宽度不同的流道,该流道的延伸方向与流体的流动方向的夹角为0°-30°,并且由于纬纱位于经纱和滤膜表面之间,进料流体沿着流体的径向流动方向上没有纬纱的阻挡作用,因而流体能够沿着流道的延伸方向快速、均匀地分布于滤膜的整个上游表面,而洁净滤液同样能够快速从滤膜的整个下游表面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纬纱的间距为经纱的第一间距的1.2-2.5倍。
进一步的,所述的经纱的第二间距为经纱直径的1-5倍。
过滤时,滤膜受到流体由上游侧指向下游侧的压力作用,当下游侧的支撑网的经纱的第二间距过大时,该间距为第二间距的两条经纱和相邻的两条纬纱围绕的区域形成大的网孔,该大的网孔对应的滤膜的下游表面会因为被挤压而贴在一起的问题,这不利于洁净滤液的排出。
为解决上述问题,将经纱的第二间距限定在经纱直径的1-5倍范围内,可确保间距为第二间距的两条经纱和相邻的两条纬纱围绕的区域形成大的网孔对应的滤膜的下游表面也不会因为挤压而贴在一起,即确保滤膜的下游表面的全部区域被间隔开,便于洁净滤液的快速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组件包括外壳和滤芯,滤芯包括中心杆和设在中心杆外周的滤膜,滤膜折叠形成褶,滤膜的上游侧和下游侧设有支撑网,该支撑网由相互垂直的经纱和纬纱形成,经纱具有以固定的频率分布的大小不同的间距,间距小的经纱,排列紧密,该排列紧密的多根经纱之间的作用相互加强,和纬纱一起提供支撑网必须的结构稳定性,间距大的相邻的经纱与相邻的纬纱一起形成大的网孔,大的网孔对流体流动造成的阻力小,便于流体通过。并且,经纱间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能够对流体的流动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使进料流体快速、均匀地分布于滤膜的上游表面,加快流体由滤膜的上游侧流向下游侧的速度,进而加快滤芯及过滤器组件的过滤速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支撑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支撑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种支撑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种支撑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五种支撑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六种支撑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七种支撑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八种支撑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九种支撑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十种支撑网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11中,1-滤芯,10-中心杆,11-滤膜,12-外壳,13-上端盖,130-接口,14-第一支撑网,15-第二支撑网,D1-第一间距,D2-第二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组件,包括外壳和滤芯1,外壳具有入口和出口,滤芯1位于外壳的内部。
如图1所示,滤芯1包括中心杆10,滤膜11,外壳12及位于过滤器组件1的上端的上端盖13和下端的下端盖(图中未示出),滤膜11折叠成褶并设在中心杆10的外周,褶具有靠近中心杆10侧的褶谷和外周的褶峰,外壳12包裹在滤膜11的外周,中心杆10和外壳12一起起到固定滤膜11、维持褶的稳定性的作用。中心杆10和外壳12都具有均匀分布的孔隙,以供流体通过。上端盖13具有与中心杆10的中心流道连通的接口130,以供洁净滤液从中心杆10的中心流道流出或者原料液的流入中心杆10的中心流道。下端盖是封闭不透液的。
滤膜11具有上游侧和下游侧,上游侧与入口连通,下游侧与出口连通。滤膜11的上游侧设有第一支撑网14。或者,滤膜11的下游侧设有第二支撑网15。或者,滤膜11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同时设有第一支撑网14和第二支撑网15。
第一和第二支撑网14和15由相互垂直的经纱和纬纱形成,纬纱相互平行,并具有恒定的间距,经纱之间相互平行并具有以固定的频率分布的大小不同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组件,在滤芯的滤膜的上游侧和/或下游设有所述的支撑网,该支撑网由相互垂直的经纱和纬纱形成,经纱具有大小不同的间距,间距较小的经纱排列紧密,排列紧密的多根经纱之间的作用相互加强,和纬纱一起提高支撑网的结构稳定性,进而确保滤芯的结构及过滤性能的稳定。间距较大的相邻的两根经纱与相邻的两根纬纱围绕的区域形成较大的网孔,该较的大的网孔便于流体流动通过,加快过滤器组件的过滤速率。
进一步的,将经纱的延伸方向与褶峰的延伸方向的夹角设置为60°-120°,其实现方式是,在将第一和第二支撑网14和15置于滤膜11的上游侧和下游侧时,将第一和第二支撑网14和15倾斜一定的角度,使第一和第二支撑网14和15的经纱的延伸方向与滤膜11的打褶的方向的夹角为60°-120°,再将第一和第二支撑网14和15和滤膜11一起打褶。
更具体地,经纱以至少两根纱线为重复单元,经纱具有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第一间距为第二间距的30%-80%,进而形成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的宽度为第二流道的宽度的30%-80%。
由于第一和第二流道的延伸方向与褶峰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60°-120°,而流体的总的流动方向与褶峰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90°,则流道的延伸方向与流体的总的流动方向的夹角在0°-30°范围内,其能够对流体的流动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使进料流体快速、均匀地分布于滤膜的上游表面,加快流体由滤膜的上游侧流向下游侧的速度,进而加快滤芯及过滤器组件的过滤速率。
第一支撑网14和第二支撑网15的具体形式有如下10种。
如图2所示的第一种支撑网,该支撑网由相互垂直的经纱和纬纱穿插编织形成,纬纱的间距恒定,例如,纬纱的恒定间距为0.625mm,0.423 mm,0.317 mm或者0.30 mm等。经纱以三根纱线为重复单元与纬纱穿插编织,并且经纱具有第一和第二间距D1和D2,第一间距D1为第二间距D2的30%-80%。重复单元内任意相邻的两根经纱的间距为第一间距D1,相邻的重复单元的最接近的两根经纱的间距为第二间距D2。用于形成第一和第二支撑网14和15的经纱和纬纱的直径为0.05 mm-0.2 mm,纬纱的间距限定为经纱的第一间距D1的1.2-2.5倍,第一间距D1为第二间距D2的30%-80%,并且将经纱的第二间距D2限定在经纱直径的1-5倍。
具体地,第一间距D1为0.25 mm,第二间距D2为0.83 mm。
或者,第一间距D1为0.25 mm,第二间距D2为0.45 mm。
或者,第一间距D1为0.25 mm,第二间距D2为0.38 mm。
或者,第一间距D1为0.25 mm,第二间距D2为0.31 mm。
另外,第一间距D1并不限于0.25 mm,而是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的,如第一间距D1也可为0.20 mm或者0.13 mm等,而第二间距D2则始终按照第一间距D1为第二间距D2的30%-80%的关系来确定,因为第一间距D1和第二间距D2的比值为30%-80%时,第一间距D1明显小于第二间距D2,重复单元内,三根经纱的任意相邻的两根经纱的间距为第一间距D1,第一间距D1较小,该三根经纱编织紧密,该编织紧密的三根经纱之间的作用相互加强,和纬纱一起提供支撑网必须的结构稳定性。相邻的重复单元的最接近的两根经纱的间距为第二间距D2,第二间距D2较大,与纬纱一起穿插编织,从而在相邻的重复单元之间形成大的网孔。因此,该支撑网可在确保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提供大的网孔,减小流体的流动阻力,便于流体流动通过。
而经纱的第二间距D2限定在经纱直径的1-5倍,可确保间距为第二间距的两条经纱和相邻的两条纬纱围绕的区域形成大的网孔对应的滤膜的下游表面也不会因为挤压而贴在一起,即确保滤膜的下游表面的全部区域被间隔开,便于洁净滤液的快速排出。
如图3所示的第二种支撑网,该支撑网由相互垂直的经纱和纬纱穿插编织形成,纬纱之间相互平行并具有恒定的间距,例如,纬纱的恒定间距为0.625mm,0.423 mm,0.317 mm或者0.30 mm等。经纱以四根纱线为重复单元与纬纱穿插编织,并且经纱具有第一和第二间距D1和D2,第一间距D1为第二间距D2的30%-80%。重复单元内的第一根和第二根经纱的间距及第三根和第四根经纱的间距为第一间距D1,重复单元内的第二根和第三根经纱的间距及相邻的重复单元的最接近的两根经纱的间距为第二间距D2。用于形成第一和第二支撑网14和15的经纱和纬纱的直径为0.05 mm-0.2 mm,纬纱的间距限定为经纱的第一间距D1的1.2-2.5倍,第一间距D1为第二间距D2的30%-80%,并且将经纱的第二间距D2限定在经纱直径的1-5倍。
具体地,第一间距D1为0.25 mm,第二间距D2为0.83 mm。
或者,第一间距D1为0.25 mm,第二间距D2为0.45 mm。
或者,第一间距D1为0.25 mm,第二间距D2为0.38 mm。
或者,第一间距D1为0.25 mm,第二间距D2为0.31 mm。
另外,第一间距D1并不限于0.25 mm,而是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的,如第一间距D1也可为0.20 mm或者0.13 mm。而第二间距D2则始终按照第一间距D1为第二间距D2的30%-80%的关系来确定,因为第一间距D1和第二间距D2的比值为30%-80%时,重复单元内的第一根和第二根经纱的间距及第三根和第四根经纱的间距为第一间距D1,第一间距D1较小,第一根和第二根经纱及第三根和第四根经纱编织紧密,该编织紧密的每两根经纱之间的作用相互加强,和纬纱一起提供支撑网必须的结构稳定性。重复单元内的第二根和第三根经纱及相邻的重复单元的最接近的两根经纱的间距为第二间距D2,第二间距D2较大,从而在重复单元内的第二根和第三根经纱之间及相邻的重复单元之间形成大的网孔。因此,该支撑网可在确保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提供大的网孔,减小流体的流动阻力,便于流体流动通过。
如图4所示的第三种支撑网,该支撑网由相互垂直的经纱和纬纱穿插编织形成,纬纱之间相互平行并具有恒定的间距,例如,纬纱的恒定间距为0.625mm,0.423 mm,0.317 mm或者0.30 mm等。经纱以三根纱线为重复单元与纬纱穿插编织,并且经纱具有第一和第二间距D1和D2,第一间距D1为第二间距D2的30%-80%。重复单元内,第一根经纱和第二根经纱的间距为第一间距D1,第二根经纱和第三根经纱的间距为第二间距D2,并且,相邻的重复单元的最接近的两根经纱的间距也为第二间距D2。用于形成第一和第二支撑网14和15的经纱和纬纱的直径为0.05 mm-0.2 mm,纬纱的间距限定为经纱的第一间距D1的1.2-2.5倍,第一间距D1为第二间距D2的30%-80%,并且将经纱的第二间距D2限定在经纱直径的1-5倍。
具体地,第一间距D1为0.25 mm,第二间距D2为0.83 mm。
或者,第一间距D1为0.25 mm,第二间距D2为0.45 mm。
或者,第一间距D1为0.25 mm,第二间距D2为0.38 mm。
或者,第一间距D1为0.25 mm,第二间距D2为0.31 mm。
另外,第一间距D1并不限于0.25 mm,而是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的,如第一间距D1也可为0.20 mm或0.13 mm。而第二间距D2则始终按照第一间距D1为第二间距D2的30%-80%的关系来确定,因为第一间距D1和第二间距D2的比值为30%-80%时,第一间距D1明显小于第二间距D2。重复单元内,第一间距D1较小,间距为第一间距D1的第一根经纱和第二根经纱编织紧密,该编织紧密的两根经纱之间的作用相互加强,其与纬纱一起穿插编织,提供支撑网所必须的结构稳定性。重复单元内的间距为第二间距D2的第二根经纱和第三根经纱及相邻的重复单元的最接近的两根经纱排列疏松,与纬纱一起穿插编织,从而在重复单元内的第二根和第三根经纱及相邻的重复单元之间形成大的网孔,大的网孔便于流体通过,减小流体的流动阻力。
显而易见地,该第三种支撑网中,大网孔的分布频率高于第一种和第二种支撑网中大网孔的分布频率。
如图5所示的第四种支撑网,该支撑网由相互垂直的经纱和纬纱穿插编织形成,纬纱之间相互平行并具有恒定的间距,例如,纬纱的恒定间距为0.625mm,0.423 mm,0.317 mm或者0.30 mm等。经纱以四根纱线为重复单元与纬纱穿插编织,经纱具有第一间距D1和第二间距D2,第一间距D1为第二间距D2的30%-80%。重复单元内,前三根经纱的任意相邻的两根经纱的间距为第一间距D1,第三根经纱与第四根经纱的间距为第二间距D2,并且,相邻的重复单元的最接近的两根经纱的间距为第二间距D2。用于形成第一和第二支撑网14和15的经纱和纬纱的直径为0.05 mm-0.2 mm,纬纱的间距限定为经纱的第一间距D1的1.2-2.5倍,第一间距D1为第二间距D2的30%-80%,并且将经纱的第二间距D2限定在经纱直径的1-5倍。
具体地,第一间距D1为0.25 mm,第二间距D2为0.83 mm。
或者,第一间距D1为0.25 mm,第二间距D2为0.45 mm。
或者,第一间距D1为0.25 mm,第二间距D2为0.38 mm。
或者,第一间距D1为0.25 mm,第二间距D2为0.31 mm。
另外,第一间距D1并不限于0.25 mm,而是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的,如第一间距D1也可为0.20 mm或0.13 mm。而第二间距D2则始终按照第一间距D1为第二间距D2的30%-80%的关系来确定,因为第一间距D1和第二间距D2的比值为30%-80%时,第一间距D1明显小于第二间距D2。重复单元内,间距为第一间距D1的前三根经纱编织紧密,编织紧密的前三根作用相互加强,其与纬纱一起穿插编织,提供支撑网所必须的结构稳定性。重复单元内,间距为第二间距D2的第三根经纱和第四根经纱及相邻的重复单元的最接近的两根经纱排列疏松,与纬纱一起穿插编织,从而在重复单元内第三根和第四根经纱之间及相邻的重复单元之间形成大的网孔,大的网孔便于流体通过,减小流体的流动阻力。
如图6所示的第五种支撑网,该支撑网由相互垂直的经纱和纬纱穿插编织形成,纬纱之间相互平行并具有恒定的间距,例如,纬纱的恒定间距为0.625mm,0.423 mm,0.317 mm或者0.30 mm等。经纱以四根纱线为重复单元进行编织,经纱具有第一间距D1和第二间距D2,第一间距D1为第二间距D2的30%-80%。重复单元内,第一根经纱和第二根经纱的间距为第一间距D1,第二根经纱和第三根经纱的间距及第三根经纱与第四根经纱的间距为第二间距D2,并且,相邻的重复单元的最接近的两根经纱的间距为第二间距D2。用于形成第一和第二支撑网14和15的经纱和纬纱的直径为0.05 mm-0.2 mm,纬纱的间距限定为经纱的第一间距D1的1.2-2.5倍,第一间距D1为第二间距D2的30%-80%,并且将经纱的第二间距D2限定在经纱直径的1-5倍。
具体地,第一间距D1为0.25 mm,第二间距D2为0.83 mm。
或者,第一间距D1为0.25 mm,第二间距D2为0.45 mm。
或者,第一间距D1为0.25 mm,第二间距D2为0.38 mm。
或者,第一间距D1为0.25 mm,第二间距D2为0.31 mm。
另外,第一间距D1并不限于0.25 mm,而是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的,如第一间距D1也可为0.20 mm或0.13 mm。而第二间距D2则始终按照第一间距D1为第二间距D2的30%-80%的关系来确定,因为第一间距D1和第二间距D2的比值为30%-80%时,第一间距D1明显小于第二间距D2。重复单元内,间距为第一间距D1的第一根经纱和第二根经纱编织紧密,编织紧密的两根作用相互加强,其与纬纱一起穿插编织,提供支撑网所必须的结构稳定性。重复单元内,间距为第二间距D2的第二根经纱和第三根经纱及第三根经纱和第四根经纱及相邻的重复单元的最接近的两根经纱排列疏松,与纬纱一起穿插编织,从而在重复单元内的第二根经纱和第三根经纱及第三根经纱和第四根经纱及相邻的重复单元之间形成大的网孔,大的网孔便于流体通过,减小流体的流动阻力。
经纱和纬纱除了通过以穿插编织的方式形成第一和第二支撑网14和15以外,还可以由其他方式形成。如在不改变前五种经纱之间的间距、纬纱之间的间距及经纱和纬纱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情况下,将经纱全部固定于纬纱的同一侧形成如图7-11所示的支撑网。
与前面五种支撑网类似,所有经纱固定于纬纱的同一侧形成的后五种支撑网通过间距为第一间距D1的经纱间的作用相互加强,与纬纱一起提供支撑网必须的结构稳定性,间距为第二间距D2的相邻的经纱与相邻的纬纱一起形成大的网孔,便于流体快速通过。
将所有经纱固定于纬纱的同一侧形成的后五种支撑网作为第一和第二支撑网14和15置于滤膜11的上游侧和下游侧时,第一和第二支撑网14和15的经纱接触滤膜11表面。
或者更好的是,所有经纱固定于纬纱的同一侧形成的后五种支撑网作为第一和第二支撑网14和15置于滤膜11的上游侧和下游侧时,第一和第二支撑网14和15的纬纱接触滤膜11表面。
由于第一和第二支撑网14和15是通过将相互平行的经纱全部固定于相互平行的纬纱的同一侧形成,当纬纱接触滤膜11表面时,第一和第二支撑网14和15和滤膜11形成的褶安装在中心杆10和外壳12之间,第一和第二支撑网14和15各自的经纱抵靠在一起,从而在相邻的褶间或者同一褶的内部形成两倍于经纱直径的间隔,该间隔内均匀分布着宽度不同的流道,该流道的延伸方向与流体的流动方向的夹角为0°-30°,可对流体的流动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并且由于纬纱位于经纱和滤膜11表面之间,进料流体的流动方向上没有纬纱的阻挡作用,因而进料流体能够沿着流道的延伸方向快速、均匀地分布于滤膜11的上游侧的整个表面,而洁净滤液同样能够快速从滤膜11的下游侧表面流出。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过滤器组件,包括外壳和滤芯,所述的外壳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的滤芯位于外壳的内部,所述的滤芯包括中心杆和位于中心杆外周的滤膜,所述的滤膜折叠形成褶,所述的褶具有靠近中心杆侧的褶谷和外周的褶峰,所述的滤膜具有上游侧和下游侧,所述的上游侧与入口连通,所述的下游侧与出口连通,所述的滤膜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中的至少一者设有支撑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网由相互垂直的经纱和纬纱形成,所述的纬纱相互平行并具有恒定的间距,所述的经纱之间相互平行并具有以固定的频率分布的大小不同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的延伸方向与褶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60°-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以至少两根纱线为重复单元,所述的经纱具有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进而形成在经纱之间形成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的第一流道的宽度为第二流道的宽度的30%-8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以三根纱线为重复单元,所述的重复单元内任意相邻的两根纱线的间距为第一间距,相邻的重复单元的最接近的两根经纱的间距为第二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以三根或四根纱线为重复单元,所述的重复单元内的纱线具有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相邻的重复单元的最接近的两根经纱的间距为第二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网由经纱和纬纱穿插编织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网由经纱全部固定于纬纱的同一侧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网的纬纱接触抵靠滤膜表面,所述的经纱抵靠在一起,从而在相邻的褶间或者同一褶的内部形成两倍于经纱直径的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纬纱的间距为经纱的第一间距的1.2-2.5倍。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的第二间距为经纱直径的1-5倍。
CN201921201170.0U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过滤器组件 Active CN2107515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1170.0U CN210751533U (zh)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过滤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1170.0U CN210751533U (zh)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过滤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51533U true CN210751533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59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01170.0U Active CN210751533U (zh)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过滤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5153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4441A (zh) * 2020-12-30 2021-05-11 东莞科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过滤变温装置
CN113694585A (zh) * 2021-08-26 2021-11-26 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切向流过滤组件、切向流过滤装置及灌流系统
CN113713621A (zh) * 2021-08-26 2021-11-30 杭州纽创生物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病毒的sptff装置、灌注系统及病毒料液过滤方法
CN114873685A (zh) * 2022-05-19 2022-08-09 江河工程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非紧凑型滤芯的超滤膜污水处理设备
CN115337781A (zh) * 2021-05-15 2022-11-15 张春燕 一种用于过滤光刻胶的过滤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4441A (zh) * 2020-12-30 2021-05-11 东莞科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过滤变温装置
CN115337781A (zh) * 2021-05-15 2022-11-15 张春燕 一种用于过滤光刻胶的过滤器
CN113694585A (zh) * 2021-08-26 2021-11-26 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切向流过滤组件、切向流过滤装置及灌流系统
CN113713621A (zh) * 2021-08-26 2021-11-30 杭州纽创生物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病毒的sptff装置、灌注系统及病毒料液过滤方法
CN113713621B (zh) * 2021-08-26 2022-08-02 杭州纽创生物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病毒的sptff装置、灌注系统及病毒料液过滤方法
CN114873685A (zh) * 2022-05-19 2022-08-09 江河工程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非紧凑型滤芯的超滤膜污水处理设备
CN114873685B (zh) * 2022-05-19 2022-11-08 江河工程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非紧凑型滤芯的超滤膜污水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51533U (zh) 一种过滤器组件
CN112274999B (zh) 一种折叠滤芯
US4358371A (en) Backwashable filter
EP2906320A1 (en) Self-supporting folded sheet material, filter elements, and methods
CN110769912B (zh) 滤盘、在滤盘中使用的滤芯以及减少滤盘中的干扰的方法
KR101983289B1 (ko) 필터 요소
CN109890666A (zh) 平坦的片的间断的定向凸起
US9943792B2 (en) Filter material for a fluid and drainage layer for such a filter material including a filter element
KR102138010B1 (ko) 수처리 장치의 복합 필터
CN115845538A (zh) 一种干式漆雾过滤箱
US4358370A (en) Backwashable filter
WO2008039377A1 (en) Filter media arrangement, filter cartridge, and methods
US3392839A (en) Multiple element strainer sandwich
JP6900615B2 (ja) 支持・ドレネージ材、フィルタ、及び使用方法
CN110072605A (zh) 四面体过滤器介质
CN210645360U (zh) 一种高纳污量绕线滤芯
CN111085022B (zh) 支撑和排泄物料、过滤器和使用方法
JP7307621B2 (ja) プリーツフィルター複合用支持ネット
CN111085025B (zh) 支撑和排泄物料、过滤器和使用方法
CN211885951U (zh) 一种新型折波滤芯
US1893048A (en) Filtering material
CN113491895B (zh) 滤芯组件、过滤器和热水器
CN217418268U (zh) 一种用于反渗透膜的双面凸点进水网格
CN212712865U (zh) 一种管网式反渗透膜过滤装置的进水通道
CN212712864U (zh) 一种管网式反渗透膜过滤装置的进水网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