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42884U - 一种便于携带的计算机用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携带的计算机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42884U
CN210742884U CN201922024621.4U CN201922024621U CN210742884U CN 210742884 U CN210742884 U CN 210742884U CN 201922024621 U CN201922024621 U CN 201922024621U CN 210742884 U CN210742884 U CN 210742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positioning rod
power supply
fixedly connected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246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树军
王綮
林宝德
张赛
于刘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Light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Light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Light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Light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246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42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42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42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便于携带的计算机用电源,属于计算机电源辅助部件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计算机电源不具有方便携带的功能,导致使用者携带起来比较麻烦的问题,减少了使用者携带电源的劳动力,也增加了电源携带的安全性,也提高了电源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本体,电源本体的表面套接有防护壳,防护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并在滑柱接触滑槽的最顶点进行限位,避免拉伸过长,然后使用者向上拉动U型提手使其延伸出去达到方便手提的作用,也方便携带,同理反之按压U型提手复位,弹簧向右推动连接柱复位,连接柱带动连接框和固定环向右移动,固定环带动定位杆向右复位通过开口插入凹槽的内部完成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携带的计算机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电源辅助部件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的计算机用电源。
背景技术
计算机属于弱电产品,也就是说部件的工作电压比较低,一般在正负12伏以内,并且是直流电。而普通的市电为220伏交流电,不能直接在计算机部件上使用。现有的计算机电源不具有方便携带的功能,导致使用者携带起来比较麻烦,增加了使用者携带电源的劳动力,也降低了电源携带的安全性,也降低了电源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计算机用电源,具备携带方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计算机电源不具有方便携带的功能,导致使用者携带起来比较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计算机用电源,包括电源本体,所述电源本体的表面套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防护壳的顶部滑动连接有U型提手,所述U型提手的左侧和右侧且对应固定箱的位置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右侧贯穿至凹槽的内部,所述固定箱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且位于定位杆的背侧均横向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定位杆的表面且位于固定箱的内部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内腔且对应斜板的位置滑动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背侧贯穿连接框的背侧与斜板的前侧滑动连接。
所述定位杆的表面且位于固定箱的内部套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左侧与固定箱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与定位杆配合使用。
所述连接框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滑柱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零点二毫米,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所述滑槽与滑柱配合使用。
所述斜板倾斜的角度不得小于四十五度,所述斜板的表面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长度大于滑柱的移动距离,所述滑轨与滑柱配合使用。
所述滑柱的左侧且位于斜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滑柱的一端与斜板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所述弹簧与滑柱配合使用。
所述固定箱的右侧且对应定位杆的位置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定位杆的宽度,所述开口与定位杆配合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源本体、防护壳、固定箱、U型提手、凹槽、定位杆、斜板、固定环、连接框和滑柱配合使用,通过使用者向左拉动定位杆,定位杆向左移动脱离凹槽解除固定的同时带动固定环向左移动,固定环向左移动带动连接框向左移动,连接框向左移动带动滑柱向左移动,滑柱配合滑轨向左移动的同时向上移动,并在滑柱接触滑槽的最顶点进行限位,避免拉伸过长,然后使用者向上拉动U型提手使其延伸出去达到方便手提的作用,也方便携带,同理反之按压U型提手复位,弹簧向右推动连接柱复位,连接柱带动连接框和固定环向右移动,固定环带动定位杆向右复位通过开口插入凹槽的内部完成固定,解决了现有的计算机电源不具有方便携带的功能,导致使用者携带起来比较麻烦的问题,减少了使用者携带电源的劳动力,也增加了电源携带的安全性,也提高了电源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套的设置,能够辅助定位杆进行工作,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了定位杆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也增加定位杆移动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滑槽的设置,能够使滑柱在滑槽的内部上下移动,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滑柱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也减少滑柱对连接框内壁的摩擦,增加滑柱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通过滑轨的设置,能够使滑柱在滑轨的内部左右斜向移动,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了滑柱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也减少滑柱在滑轨内部的磨损,延长滑柱的使用时间。
5、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的设置,能够辅助滑柱进行工作,同时起到减震复位的作用,避免了滑柱在移动至最左侧无法复位导致机械故障,也减少滑柱在移动的过程中因为晃动而产生噪音的现象。
6、本实用新型通过开口的设置,能够使定位杆完整的通过开口进行机械连接,避免了开口的宽度过窄导致定位杆在开口处移动时出现卡死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电源本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防护壳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固定箱结构剖视图。
图中:1电源本体、2防护壳、3固定箱、4 U型提手、5凹槽、6定位杆、7斜板、8固定环、9连接框、10滑柱、11限位套、12滑槽、13滑轨、14弹簧、15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4,一种便于携带的计算机用电源,包括电源本体1,电源本体1的表面套接有防护壳2,防护壳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箱3,防护壳2的顶部滑动连接有U型提手4,U型提手4的左侧和右侧且对应固定箱3的位置均开设有凹槽5,固定箱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6,定位杆6的表面且位于固定箱3的内部套接有限位套11,限位套11的左侧与固定箱3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限位套11与定位杆6配合使用,通过限位套11的设置,能够辅助定位杆6进行工作,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了定位杆6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也增加定位杆6移动的稳定性,固定箱3的右侧且对应定位杆6的位置开设有开口15,开口15的宽度大于定位杆6的宽度,开口15与定位杆6配合使用,通过开口15的设置,能够使定位杆6完整的通过开口15进行机械连接,避免了开口15的宽度过窄导致定位杆6在开口15处移动时出现卡死的现象,定位杆6的右侧贯穿至凹槽5的内部,固定箱3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且位于定位杆6的背侧均横向固定连接有斜板7,定位杆6的表面且位于固定箱3的内部套接有固定环8,固定环8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框9,连接框9的内腔且对应斜板7的位置滑动连接有滑柱10,连接框9的表面开设有滑槽12,滑槽12与滑柱10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零点二毫米,滑槽12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滑槽12与滑柱10配合使用,通过滑槽12的设置,能够使滑柱10在滑槽12的内部上下移动,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滑柱10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也减少滑柱10对连接框9内壁的摩擦,增加滑柱10的使用寿命,斜板7倾斜的角度不得小于四十五度,斜板7的表面开设有滑轨13,滑轨13的长度大于滑柱10的移动距离,滑轨13与滑柱10配合使用,通过滑轨13的设置,能够使滑柱10在滑轨13的内部左右斜向移动,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了滑柱10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也减少滑柱10在滑轨13内部的磨损,延长滑柱10的使用时间,滑柱10的左侧且位于斜板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4,弹簧14远离滑柱10的一端与斜板7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弹簧14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弹簧14与滑柱10配合使用,通过弹簧14的设置,能够辅助滑柱10进行工作,同时起到减震复位的作用,避免了滑柱10在移动至最左侧无法复位导致机械故障,也减少滑柱10在移动的过程中因为晃动而产生噪音的现象,滑柱10的背侧贯穿连接框9的背侧与斜板7的前侧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向左拉动定位杆6,定位杆6向左移动脱离凹槽5解除固定的同时带动固定环8向左移动,固定环8向左移动带动连接框9向左移动,连接框9向左移动带动滑柱10向左移动,滑柱10配合滑轨13向左移动的同时向上移动,并在滑柱10接触滑槽12的最顶点进行限位,避免拉伸过长,然后使用者向上拉动U型提手4使其延伸出去达到方便手提的作用,也方便携带,同理反之按压U型提手4复位,弹簧14向右推动连接柱9复位,连接柱9带动连接框9和固定环8向右移动,固定环8带动定位杆6向右复位通过开口15插入凹槽5的内部完成固定。

Claims (6)

1.一种便于携带的计算机用电源,包括电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本体(1)的表面套接有防护壳(2),所述防护壳(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箱(3),所述防护壳(2)的顶部滑动连接有U型提手(4),所述U型提手(4)的左侧和右侧且对应固定箱(3)的位置均开设有凹槽(5),所述固定箱(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6),所述定位杆(6)的右侧贯穿至凹槽(5)的内部,所述固定箱(3)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且位于定位杆(6)的背侧均横向固定连接有斜板(7),所述定位杆(6)的表面且位于固定箱(3)的内部套接有固定环(8),所述固定环(8)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框(9),所述连接框(9)的内腔且对应斜板(7)的位置滑动连接有滑柱(10),所述滑柱(10)的背侧贯穿连接框(9)的背侧与斜板(7)的前侧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计算机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6)的表面且位于固定箱(3)的内部套接有限位套(11),所述限位套(11)的左侧与固定箱(3)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11)与定位杆(6)配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计算机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9)的表面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与滑柱(10)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零点二毫米,所述滑槽(12)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所述滑槽(12)与滑柱(10)配合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计算机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7)倾斜的角度不得小于四十五度,所述斜板(7)的表面开设有滑轨(13),所述滑轨(13)的长度大于滑柱(10)的移动距离,所述滑轨(13)与滑柱(10)配合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计算机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柱(10)的左侧且位于斜板(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远离滑柱(10)的一端与斜板(7)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4)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所述弹簧(14)与滑柱(10)配合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计算机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3)的右侧且对应定位杆(6)的位置开设有开口(15),所述开口(15)的宽度大于定位杆(6)的宽度,所述开口(15)与定位杆(6)配合使用。
CN201922024621.4U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便于携带的计算机用电源 Active CN210742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24621.4U CN210742884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便于携带的计算机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24621.4U CN210742884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便于携带的计算机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42884U true CN210742884U (zh) 2020-06-12

Family

ID=71005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24621.4U Active CN210742884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便于携带的计算机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428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28473A (zh) 一种手持式往复击打治疗仪结构
CN210742884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计算机用电源
CN107378921A (zh) 一种机器人设备
CN210680102U (zh) 烫金机主动辊上的残粉清理装置
CN210336254U (zh) 一种通用性高的木工机械用加工平台
CN213317777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便于拆装的钻孔设备
CN110005216A (zh) 一种瓷砖快速刨除装置
CN211193679U (zh) 一种螺旋扣的固定机构
CN211396486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幕墙印刷滚筒
CN205915696U (zh) 一种直流电机胶盖和插片装配及铆压装置
CN216064777U (zh) 一种纺织设备用纺织尘收集装置
CN219870359U (zh) 一种土质取样机构
CN210256883U (zh) 一种木工凿手柄脱芯棒机构
CN111713792A (zh) 一种羽绒服超声波无缝粘结机
CN214624790U (zh) 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换相开关
CN204524723U (zh) 一种送料定位压插芯机
CN219429025U (zh) 一种输瓶带除油装置
CN220093415U (zh) 一种裁切装置
CN213163094U (zh) 一种电主轴主轴套
CN216742328U (zh) 一种可快速拼接式的铝型材
CN213369779U (zh) 一种果酱食品用导料装置
CN210338793U (zh) 一种应用于国际农产品物流的定位装置
CN215612166U (zh) 一种新型便于检修的冷冻超微粉碎机
CN212385106U (zh) 一种车铣复合数控机床
CN108209700A (zh) 一种新型分体式除尘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Floor 20-23, block a, Ximei building, no.6, Changchun Road,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450000

Patentee after: Zhengzhou Light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a10, 5a11, building 13, R & D building 5,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No.11, Changchun Road, Zhengzho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Henan Province, 450000

Patentee before: ZHENGZHOU LIGHT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Ltd.